如何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延遲滿足實驗是發展心理學研究中的經典實驗。所謂的延遲滿足,就是能夠等待自己需要的東西的到來,而不是想到什麼就要什麼,這是一個很通俗的解釋。
實驗中,實驗者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棉花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將經受考驗。
實驗視頻:延遲滿足實驗錄像
研究人員在十幾年以後再考察當年那些孩子現在的表現,研究發現,那些能夠為獲得更多的軟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延遲滿足能力越強,更容易取得成功。
怎樣幫助孩子培養延遲滿足的能力?
==================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不養熊孩子,更多兒童教育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也許只需要換一種更接近孩子的方式。
---
傳統理論認為,四歲以下的兒童前額皮層發育不充分,不懂得延遲滿足,所以對於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Kana Imuta他們可不這麼看。他們認為,之所以傳統的實驗方法對四歲以下兒童不能奏效,是因為傳統方法的呈現方式有問題。
傳統的棉花糖實驗範式對四歲以下兒童不奏效,所以他們另闢蹊徑,巧妙地糅合了跨期選擇的實驗手段,採用了以下方式:
一般認為兒童在四歲開始獲得延遲滿足能力,而三歲兒童尚不具備,於是研究人員找來三歲兒童和四歲兒童進行對比。研究人員設置了兩種情境,在兩種實驗情境下研究者均告訴兒童,他可以選擇即刻獲得一張貼紙,或者等待一段時間後獲得五張貼紙;兩種情境的區別在於,前者按照傳統的實驗方法,將兩個選項分開擺放;而後者則改進了呈現方式,直接呈現五張貼紙,不進行區分。示意圖如下:
*左側為傳統呈現方式,右側為改進的呈現方式
按照傳統理論,三歲兒童是不具備延遲滿足能力的,因此無論哪種呈現方式結果都應該是然並卵。傳統的呈現方式下的實驗結果的確印證了這一結論。
然而改進的呈現方式下,實驗結果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被認為「前額皮層發育不完善」的三歲兒童展現出了延遲滿足的能力!
*橫軸為年齡分組情況,縱軸為延遲滿足得分情況,分數越高代表延遲滿足能力越強;深灰色塊為傳統呈現方式下的結果,而淺灰色塊則是改進後的呈現方式。
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看出,傳統呈現方式下,三歲兒童被四歲兒童吊打;而改進呈現方式之後,三歲兒童居然迎頭趕上、並駕齊驅。
---
倘若我寫到這裡就此打住,這個實驗就是不可信的。因為我只是草草地把對我有利的證據擺在檯面上,對實驗的缺陷卻避而不談。尤其實驗對象是兒童時,實驗的問題就會複雜許多:
兒童會不會根本沒有明白實驗的意圖,只是在呈現方式改進之後發現只有一個選項,就選擇了等待?
兒童在實驗中會不會受到研究者期望的干擾?
呈現方式改進後,兒童會不會只因為等待的獎勵更豐厚而選擇了等待?
研究者怎麼可能沒想到這些問題呢。為了排除干擾選項,他們再次改進了實驗方法。
實驗者在改進過的呈現方式的基礎上,為了強調即刻可選的那一張貼紙,給它配了綠油油的底色,並且明確告訴兒童,選擇等待可以拿走所有的貼紙,而那一張貼紙他們隨時都可以拿走,進一步明確了實驗意圖。如圖所示:
*右側為二次改進的呈現方式,兒童被告知他們隨時可以拿走綠色背景的貼紙,而選擇等待則可以拿走所有的貼紙。
實驗結果表明,這兩種呈現方式是沒有顯著差異的,說明兒童很清楚實驗者的目的。
而為了明確獎勵大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研究者設定了不同的比率,從1:2到1:5,等待的回報越來越豐厚。如果兒童是經過思考的,那麼隨著獎勵越來越豐厚,選擇等待的兒童會越來越多;反之,如果兒童不假思索地選擇等待,選擇等待的兒童的比例應該是基本穩定的。
實驗結果證明,兒童面臨選擇的時候可不隨便。
*橫軸表示選擇等待可獲得的貼紙數量,縱軸表示延遲滿足的得分情況。可以看出,隨著等待獎勵比例的提升,兒童更傾向於選擇等待以得到更多的貼紙。
至此,我們可以確認:兒童明白實驗的意圖,也經歷了抉擇,實驗結果也的確反映了他們的延遲滿足水平。並且三歲兒童延遲滿足水平的提高,確實得益於呈現方式的改變。
---
通過改變呈現方式,使得兒童獲得了本來「不具備」的能力,這不是第一例了。
發展心理學巨擘讓 · 皮亞傑曾認為,2-7歲的兒童思考問題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不具備「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的能力,為此設計了著名的三山實驗。
如圖所示,研究者讓兒童回答布娃娃能看到什麼,兒童往往回答不上來,皮亞傑因此認為兒童無法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
三山實驗廣受批評,批評者認為三山實驗難度太高,如果選材更為貼近兒童的認知水平,那麼他們是可以完成的。如在Helen Borke於1975年報告的一項任務中,背景被設定為一個有小湖、森林、動物、建築物和人的農莊,而布娃娃被替換為美國著名兒童節目《芝麻街》中的角色Grover。當研究者把Grover放置在農莊各處並詢問兒童它能看到什麼景象時,即使是三歲的兒童都能繪聲繪色地講述。
這有力地反駁了三山實驗的結論,而這也是一條重要的啟示:
我們認為兒童不具備某些能力的時候,可能只是問題的打開方式不對罷了。
培養孩子的能力,也許只需要換一種更接近孩子的方式。
---
參考文獻:
- Mischel, Walter; Ebbesen, Ebbe B.; Raskoff Zeiss, Antonette (1972). "Cognitive and attentional mechanisms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 (2): 204–218. doi:10.1037/h0032198. ISSN 0022-3514. PMID 5010404
- Imuta, K., Hayne, H., Scarf, D. (2014). I want it all and I want it now: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56(7), 1541-1552.
- Cole, Michael, Sheila R. Cole, and Cynthia Lightfoot.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New York: Worth, 2004. Print.
每次看這個錄像,在考慮背後理論之前總是忍不住要先開心一會兒。拍的人很會抓,這些娃娃讓人的心都要萌化了。總希望懂得孩子的爸爸媽媽多一點,再多一點,感覺好像整個世界都變好了。
話歸正題,先從個人經驗出發說說延遲滿足為什麼重要。
我們從一個萌萌的小娃娃長大,上學,進入社會,承擔起一個成年人的責任,組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活。這一系列過程,在我看來有兩個核心的重要的支撐,一是智商,二就是延遲滿足的能力。第二點也可以延伸為毅力、耐力、自制力或者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保證一個人的智商至少在基本水平,不存在智弱或者智障;然後,就是一個人是否可以在個人的慾望和社會要求上做一個選擇,能夠優先完成社會生活需要的工作和要求,然後再來滿足個人慾望。
個人認為,固然智商太低是硬傷,延遲滿足能力是更重要的一個能力,它能夠幫助一個人進行有效率的工作和生活。來到諮詢室的來訪者不乏高智商者,但是依然充滿了苦惱和困惑。就好像之前網路流行的一句話「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缺乏延遲滿足能力是我們諸多痛苦的來源之一。兒時缺乏延遲滿足能力,不利之處也許只在於是否能脅迫爸爸媽媽,「我要。我此刻就要現在就要馬上就要!」成人之後,不再有父母來縱容滿足,社會在這一點上對於每個人都是一視同仁的。伴隨能力的缺乏隨之而來的是自責、自我貶低、沮喪、喪失信心等等不良的情緒,久而久之,如毒浸骨。「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關鍵字在「聽」,聽道理和身體力行並不是一回事。有智慧有能力做,跟可以持續地做直到一件事情完成,這也不是一回事。社會對於人的要求,主要在於後者。
棉花糖實驗也許不能完全地體現出延遲滿足能力高低,畢竟無論孩子還是成人,做決定的因素都是複雜的,都不是單一因素。但是培養延遲滿足的重要性,如前文所論,對孩子的成長和順利進入社會生活都很重要。
對於孩子延遲滿足的培養,大方向上個人以為主要原則有二:
1. 滿足在先。對於一個從不曾被滿足過的孩子,根本無從談起「延遲」。這裡的「滿足」,更多地指的是情感上的。3歲之前,父母要儘可能地滿足孩子愛和依戀的需要,餓了要喂,哭了要抱。孩子的關於生存、愛和安全的需要被滿足了,就會喜樂平安,不再嗷嗷索求。有的來訪者在經過一段長程諮詢之後,驚訝地發現,伴隨著親密關係的改善,自己亂吃東西,不知饑飽的習慣不知不覺地也改變了。我們情感上的匱乏和飢餓,很多時候是通過其他的方式表現出來。孩子也是一樣,3歲之前媽媽的首要任務是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溫暖的養育環境,爸爸的首要任務是讓媽媽不要太勞累,讓媽媽快樂:) 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
2. 立規則隨後。3歲之後,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開始逐步學習適應社會需要。父母來建立規則,孩子學習遵守。建立規則,並幫助孩子適應這些規則,這是為人父母無法迴避的責任。有的媽媽覺得孩子將來一生都會很辛苦,兒時不如多縱容。這愛的本意是好的,但是長遠來看,反而會給孩子將來的生活帶來很多困難。父母要有意識地增長滿足孩子之前的等待期,慢慢加強孩子對於延遲滿足的耐力。要注意的事,有的孩子天生的耐受力比較差,這時候父母不能強求,不能一下子定一個很高的目標。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適應、成長,而不是打擊孩子。挫敗感對於培養延遲滿足半點好處也沒有。對於耐受力低的孩子,爸爸媽媽更要有很多的耐心。同時,每一步的目標都要定小一點,一點點地增長。多增加孩子成功的經驗,並且說話算數,在孩子做到標準之後要給予滿足。這樣大多數的寶寶都可以發展出比較好的延遲滿足的能力來。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延遲滿足實際上是自我控制(self-control)的一種形式。自我控制除了延遲滿足之外,還有很多常見的形式,例如,存錢;有益品和有害品之間的選擇(virtue and vice);是買享樂品和實用品之間的選擇(錢不多的情況下如何抵制住享樂品的誘惑?);目標的完成(是不是能堅持完成既定目標?還是半途而廢?)等等。
想要知道怎麼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其實是自我控制能力),首先需要知道人們為什麼會自我控制失敗。關於自我控制失敗,我從文獻中主要總結了三派的觀點。
- 經濟學家認為消費者自我控制失敗是源於消費者偏好在不同時間點的動態不一致性(Loewenstein
Prelec, 1992)。例如,Mischel這個實驗中,對於小朋友來說,「現在」偏好的是「吃掉眼前這顆棉花糖」,「未來」偏好的是「未來吃掉兩顆棉花糖」。這兩個時間點的偏好是不一樣的,所以小朋友需要權衡一下,要眼前的利益還是未來的利益。
-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的意志力資源又是有限的(Baumeister et al., 2000),自我控制的失敗是因為每一次克服短期利益的誘惑都需要耗費意志力資源。在A任務中自我控制了,在B任務中就沒有足夠的資源去進行自我控制。舉個栗子,一個人花費了很多意志力在好好學習上,就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去控制體重、健康飲食。一個人要是花費了很多意志力在減肥上,那就沒有足夠的意志力抵制「買買買」的衝動。Baumeister認為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要多鍛煉。具體,見鮑大爺的暢銷書《意志力》。
- 還有一些心理學家認為自我控制受動機(motivation)驅動。自我控制失敗是由於人們對於實現自我控制目標的動機不足(Fishbach,
Zhang Trope, 2010),而不是意志力不夠。比如爬樓梯需要自我控制,爬到了50層爬不動了,鮑大爺的觀點認為此時你的意志力被耗盡了。而Fishbach和Zhang(光華的張影教授,真男神!)的觀點是說,此時你只是沒有動機了。這個時候,樓下放一隻狼狗追你,你又有了動機,還是能狂奔起來。
芝加哥大學的Bartels和Urminsky兩位教授覺得自我控制失敗的問題大概可以歸為兩類:
- 有些人並不知道自己現在的行為會影響到明天的生活。例如,現在忍一忍不亂花錢,老了以後就能存下一筆養老金安度晚年;
- 有些人並不關心明天。這類人往往活在當下,心理上感覺「明天的自己」就像是另外一個人,他們只在乎當下的自己過得爽不爽。
總結以上的學術觀點,應用到我們的實踐問題中來,我感覺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關鍵在於培養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舉幾個例子,可以在教養的過程中讓他明白:
- 要放眼未來。你現在的每一個決策和行為,都會影響到「未來的你」的生活。你現在偷懶不愛學習,未來的你就只能去差學校;現在的你好好鍛煉,未來的你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有所付出才有所回報。天上不會掉餡餅,想要一個好的結果,你就要付出與這個結果相對應的努力。誰都沒有辦法幫你努力。如果你不沒有得到你要的結果,說明你還沒有足夠desire這個結果。對一個目標的渴望,會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 ……
最後,還需要掌握一些自我控制的技巧。例如,很多人,在別人的監督下會更有動力,那就公開自己的目標尋求監督;再如,把有限的意志力花在最重要的地方。比如你最重要的目標是好好學習,那就不要把自我控制資源浪費在不那麼重要的事情上,該吃就吃,該買就買,別浪費意志力。
感興趣可以閱讀原文:
Bartels, D. M., Urminsky, O. (2015). To Know and to Care: How Awareness and Valuation of the Future Jointly Shape Consumer Spending.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1(6), 1469-1485.
Baumeister, R. F., Muraven, M., Tice, D. M. (2000). Ego depletion: A resource model of volition, self-regulation, and controlled processing. Social cognition, 18(2), 130-150.
Fishbach, A., Zhang, Y., Trope, Y. (2010). Counteractive
evaluation: Asymmetric shifts in the implicit value of conflicting motiv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1), 29-38.
Loewenstein, G., Prelec, D. (1992). Anomalies in intertemporal
choice: Evidence and an interpret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573-597.
當年這一實驗的確實另不少父母震驚了。實驗道具哪裡是棉花糖,簡直是人生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啊!自此之後,「提高孩子自控能力」、「學會延遲滿足」等建議就出現在了各種育兒書籍、教子書籍上,似乎這項能力優秀的話就能走上成功的高速路。
關於延遲滿足的爭議
雖然Mischel的實驗結果非常美妙,但近年來,也逐漸出現了質疑的聲音。例如有人提到,實際上當年參加棉花糖實驗的孩子,都來自斯坦福大學的賓格幼兒學校(Bing Nursery School),這裡的孩子都是斯坦福大學教授或研究生的子女(影響因素之一:家長的社會地位)。並且Mischel最初設計實驗的時候,其實也沒打算做長期觀察,之所以會進行進一步研究,是因為他自己的幾個孩子也在賓格上學,能夠找到原來參加實驗的那些人(影響因素之二:同學之間的關係)。在八十年代的後續研究中,Mischel和他的同事雖然找到了當年參與實驗的185人,但其中只有94人願意提供SAT成績,所以其實他並不清楚那些不願意提供成績的人究竟在測驗里得了多少分(影響因素之三:調查樣本的偏差)。
而關於孩子們為什麼吃掉/不吃掉面前的棉花糖,羅切斯特大學的幾名研究人員專門做了個研究,並發表在了2013年1月的《認知》(cognition)期刊上。他們表示有些孩子是因為覺得研究者不會給他們第二顆棉花糖了,所以才會選擇立馬吃掉面前的棉花糖,所以這吃或不吃這件事可能跟延遲滿足、自我控制能力的關係並不大,反而跟孩子的信任感有關係了。
基於以上的幾項原因,Mischel的研究結果爸媽們需要進行理性的接受,那顆棉花糖沒有想像中的神奇,父母們也別沒事在家裡拿自家寶貝做實驗了。總結一下,雖然延遲滿足這項能力對長遠的未來、人生的成功的影響需要打個問號,但大多數研究者還是認可延遲滿足的能力(或者叫做自我控制力)會影響兒童各方面表現。例如,有研究者(Perssley,1983)認為,延遲滿足對兒童教育和學業表現有重要影響,延遲滿足能力能夠促進兒童的學習,提高兒童對信息加工的能力,並且也建議對兒童進行延遲滿足的訓練。除了學業之外,還有研究者(Johnson,1978)發現,肥胖兒童與正常兒童在對食物的自我控制能力上是存在明顯差異的,所以讓寶寶儘早學會正確吃飯具有深刻的意義。
值得推薦的做法
雖然延遲滿足的能力很重要,但萌媽認為,對於寶寶的需求不能樣樣都進行延遲,應該是延遲滿足與及時滿足相結合,才能真正培養出屬於孩子自己的自控力——讓孩子在滿足與延遲的交替中領悟出規則並成長。
1、基礎是安全感
前文里也提到了,當孩子不相信研究人員會履行再給一個棉花糖的承諾時,他會選擇直接吃掉面前的棉花糖,而這種「信任vs不信任」實際上反映出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安全感程度,也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安全感。
請各位爸媽回憶一下,自己是否做過或見過這一類的事情:
在商場里,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非常想要,但父母覺得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而這一件與之前的也沒什麼區別,於是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孩子開始耍脾氣甚至哭鬧,於是父母試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來安撫孩子,但不太奏效,於是父母說:「你看,咱們今天沒有帶夠錢,咱們今天先回去,等下次有錢了就來買。」但實際上,父母心裡非常清楚,絕對不會有「下一次」了。
很遺憾,這種行為不僅是對親子之間信任的破壞,也是對孩子自控力的一種破壞。自控力會隨孩子年齡增長而增長,但對於心智尚不成熟的低齡兒童而言,他們只能思考眼前的、可觸摸的、確定的東西,因此只有當他們知道父母的承諾一定會兌現時,他們才能發揮自己稚嫩的自控力。但這種哄騙的行為毫無疑問會讓兒童對未來的收穫產生懷疑,從而拋棄得到兩顆棉花糖的可能性,直接吃掉放在眼前的棉花糖。所以,各位爸媽要嚴肅對待自己給孩子的任何承諾,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一定不承諾。
2、媽媽在孩子自控力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由於在中國,媽媽與孩子有更長的相處時間,因此有研究者(陳會昌,2005)研究了2歲兒童自我控制與家庭因素的關係,結果發現母親的教養態度能夠顯著預測兒童自我控制行為,而母親適度拒絕的行為則有利於兒童延遲滿足能力的提升。從寶寶出生,媽媽們總是會更多地承擔照顧孩子的工作,並且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更為緊密,因此要想幫助寶寶提高自控力,做媽媽的必須先學會建立合適的教養標準,既不能一味滿足,也不能一味剝奪。
3、爸爸的參與非常必要
出於主觀和客觀的原因,爸爸在育兒過程中的參與是有限的,過去一些研究發現媽媽們會更多的從生活上照顧孩子,爸爸則主要陪孩子玩耍。但是爸爸在遊戲過程中會更加直接的提出要求,並讓孩子依照規則遊戲;也會有更多地劇烈的、冒險性的身體活動;這些都是爸爸能夠給予孩子的,而這些有內容助於幫助孩子克服自身的缺點,學會利用已有條件來面對外部世界,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規範意識。在延遲滿足方面,研究者(聶晉文,蘆詠莉,2014)即使發現排除掉母親的作用、兒童性別等因素的影響後,父親的參與對兒童延遲滿足能力有顯著影響。所以爸爸們要多多陪孩子們玩耍,對於年幼的孩子們來說,玩耍是他們的必修課,有爸爸做導師,他們能在這個過程中學到更豐富的內容。
萌媽非常理解爸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但是成功並不是某一項能力主宰的事情,還要看孩子的性格、智商、興趣、外部機遇等等方面。借某些事情順便培養一下孩子的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但為了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就故意不答應孩子的要求是錯誤的做法,寬嚴適度,不溺愛不忽視,才是正確的做法。
---------
如何對0-6歲的孩子做到養教並重?如何選擇適合自家孩子的早教?如何辨別錯誤或過時的育兒知識?歡迎爸媽們搜索微信號:mengmaclassroom,或掃描下圖的二維碼關注萌媽小教室。
說來也湊巧,這兩天我看的書裡面剛好有一個案例是這個實驗的後續實驗。以下內容皆來自謝明老師的《公共政策概論》。手機打字,多多包涵。2012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重新又做了一次棉花糖的實驗。他們稍稍改變了一下實驗的安排。在實驗開始前,孩子們被分為兩組。一個大人在A組孩子面前許諾但沒有兌現。而在B組孩子面前許諾後加以兌現。當然,這個諾言和棉花糖沒有任何關係。實驗發現,第二組孩子因為實驗前目睹了大人兌現諾言,所以比第一組孩子延遲不吃棉花糖的時間要長4倍。實驗說明,在前期米歇爾的棉花糖實驗里,有些孩子馬上把棉花糖吃了不一定是因為沒有耐心,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孩子經常生活在不太穩定的家庭和社區里,他們不太相信大人所給予的承諾,甚至有的孩子會認為,如果不把到手的棉花糖吃了就有吃不到的可能,這時候的最優選擇當然是馬上把棉花糖塞進嘴裡。這次實驗充分說明,所謂的耐心,或者所謂的延遲滿足,都是一些主觀的標籤。我們不難想像,如果沒有第二次棉花糖實驗,那麼將會有多少人繼續相信耐心是未來成功的主要原因,從而忽視其他一些也許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社會環境,社會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社會科學確實在很多時候改變了我們看待社會的視角,但是也確實在很多時候讓人很輕易地被誤導。
我們當然希望在面對重要的任務時,孩子能採取延遲滿足的姿態,能暫時放下享受或即刻滿足,而雄心勃勃地投入到任務中去,進而獲得更大的成功,儘可能地通過延遲滿足而最終得到更大程度的滿足
這個問題通常分為兩個方面來看:
- 如何從根本上培養孩子延遲滿足這一基本而重要的能力?
- 當面臨一個具體的誘惑時,除了安全感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決定孩子選擇延遲滿足還是即刻滿足?
1. 如何從根本上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終極答案就是在和孩子的互動關係中,讓孩子「感到安全」。下面先介紹原因,然後介紹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到安全」
當然能吃到5顆糖比吃1顆更好,但是這得忍受等待的痛苦;雖然現在只能吃1顆,但是無需忍受等待的煎熬。當然是先做完事換來更多、更放鬆的玩耍時間更好,但是這得忍受先做事的痛苦;雖然現在只能玩一會兒,但是至少無需忍受等待的煎熬
所以,對於等待所致的痛苦的忍受與調節能力的強弱,決定了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的高低。因此,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路徑就是培養【忍受並調節痛苦感受的能力】
怎麼做?首先需要對相關理論背景做個了解:
大腦邊緣系統,是處理情緒感受的神經基礎,主管對感受的忍受和調節,包括兩個重要的結構----「杏仁核」與「海馬」
「杏仁核」又稱為「生存中樞」,負責對體驗進行本能的反射性反應,它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就能完成對滲入的感覺的評估。如果我們感覺到危險或痛苦(比如延遲滿足所致的痛苦、或者打針吃藥所致的痛苦,等等),「杏仁核」將通過向「腦幹」發信號來鬆開「迷走神經剎車」,進而解除對「交感神經系統」的抑制,動員自己「逃跑」----這就是當感受到延遲滿足所致的痛苦時,出現無法忍受進而選擇即刻滿足現象的神經機制,因為即刻滿足無需忍受延遲的痛苦
「海馬」負責對「杏仁核」那些不加區別的、失去控制的、一觸即發的反應偏好進行理智的反思性反應。「海馬」特別能根據後果和情境來組織信息,比如正是由於「海馬」的調節,才能使我們能在面對腳邊的蛇和關在玻璃框中的蛇時,產生不同的反應,還比如需要延遲滿足時,正是由於「海馬」的調節,才能使我們不至於被「杏仁核」檢測到的延遲滿足所帶來的痛苦所擊垮
「杏仁核」並沒有對此作出區分的能力,它是啟動本能的反射性反應的「加速器」,而「海馬」則是「剎車」,讓我們回歸到理智的反思性反應的狀態,才能讓我們能冷靜下來,同時,呼吸和心跳都得到緩解。所以,才能更好地應對由延遲滿足所致的痛苦的煎熬
延遲滿足能力的高低,在根本上由忍受痛苦能力的強弱決定。而忍受痛苦能力的強弱,通過以上神經生物學的理論介紹可以看到,根本上由「杏仁核」的運作以及「海馬」是否能發揮功能所決定
作為「生存中樞」,負責本能的反射性反應的「杏仁核」,出生時就已發育成熟;但是,作為負責理智的反思性反應的「海馬」,出生時只是一個「半成品」,還需要繼續發育才能逐步發揮功能並進行有效的情緒感受調節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根本的路徑就是促進其「海馬」在後天的正常發育。而「海馬」在後天的正常發育,有兩個決定性的條件:
- 孩子要攝入飲食營養(這點在當今營養過剩的大環境下無需擔心)
- 孩子和父母互動時,總體上要「感到安全」
安全的關係才能讓兒童的「海馬」得以發育,來平衡「杏仁核」的反應,急性的以及關係性的創傷會讓「海馬」的發育受到抑制,使其暫時或永遠失去功能,這將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對「杏仁核」過度警覺的反應進行調節......進而外顯為孩子情緒調節能力差,情商低下,當然也導致其延遲滿足能力低下【備註:引用自LeDoux---享譽全球的神經生物學大師,加粗文字由我添加】
那如何才能讓孩子「感到安全」?框架如下:
(1)儘可能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儘可能接納孩子的全部體驗(注意,接納孩子的體驗,並非是不加區別地接受孩子所有的行為),並對孩子進行共情
比如拒絕給零食,但是對孩子被拒絕後的失望或者生氣進行共情;再比如堅持讓孩子進行延遲滿足,但是對其在延遲滿足時感受到的痛苦進行共情
養育者這樣做,而體現出來的對孩子各種感受和體驗的開放性和包納性,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能被感受,這將給孩子巨大的、實實在在的安全感,進而促進整合----也就是在「海馬」的參與下,孩子能逐漸有效地調節自己的痛苦
(2)對孩子設定一些重要且必要的規則,但允許孩子抗議,孩子抗議的時候,參照第(1)條進行接納和共情
與我們表面所看到不同的是,孩子內在歡迎規則,規則才能給他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安全感,就像法律和秩序讓我們感到安全一樣,雖然看起來法律和秩序是用於約束我們的。但是,孩子要習得規則,有一個破舊立新的適應過程,在破除以前不良習慣而新規則還未真正建立的時候,就是孩子感到極不安全的時候,所以孩子往往會抗拒、會哭鬧。這不是他在反對規則本身,而是他在破舊立新的時候,感到不安全的表現,以及反對父母以錯誤的方式讓他遵守規則的表現,而非反對這個規則本身
因此,要允許他抗議,而且抗議的時候,參照第(1)條進行接納和共情
(3)養育者要主動充當孩子「腳手架」,來支持孩子正在形成的溝通能力
比如,對於還不會說話或流暢表達的孩子,養育者用語言代其表達;等孩子大一些後,鼓勵孩子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表達的意義在於:通過語言,將心智外顯,外顯的過程即是覺察的過程。而【覺察即能改善】----這很奇妙,也很有用,往往說出來了,就好受一些,好受一些,當然就感到更安全
(4)當與孩子的關係出現問題,產生矛盾時,養育者應該主動去修復
這樣做才能讓孩子心生希望:通過和他人互動,自己情緒上失去的平衡有可能得以恢復
2.當面臨一個具體的誘惑時,除了安全感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決定孩子選擇延遲滿足還是即刻滿足?---- 延遲滿足後得到的「獎勵」價值的大小、對能否有效抵禦即刻滿足的誘惑的預期是成功還是失敗、父母是否能根據一以貫之的規則來和孩子互動、父母的榜樣作用、孩子的年齡大小,等等
面臨一個具體的誘惑時,除了安全感之外,往往還有其它因素決定著孩子採取延遲滿足還是即刻滿足,下面分別簡述:
(1)延遲滿足後得到的「獎品」價值的大小
「獎品」價值越大,孩子往往更能延遲滿足,去獲得更大的收穫,「獎品」價值越小,孩子越沒有動力採取延遲滿足
比如延遲滿足得到的獎品是3顆糖,孩子的動力可能就不足,如果是10顆,那麼孩子進行延遲滿足的動力就相應提高。或者延遲玩耍,先搞好學習而得到的獎品是得到同學的尊重和老師的表揚以及父母的讚賞,如果說這些價值對於孩子來講很重要的話,那麼孩子就更可能將先搞好學習放在首位,而將玩耍放在延遲滿足的位置
但是,需要仔細甄別的是,為什麼有的孩子雖然也理解先搞好學習進而得到尊重和表揚價值很高,但是也不願意延遲滿足、而非要先玩耍呢?我們接下來繼續看下面一條,就能明白
(2)對能否有效抵禦即刻滿足的誘惑的預期是成功還是失敗
如果孩子既理解到延遲滿足的價值很高,又預期自己能夠成功地進行延遲滿足,能成功抵禦和調節延遲滿足過程中帶來的痛苦,那麼孩子就會表現出非常良好的延遲滿足狀態
如果孩子雖然理解到延遲滿足的「獎品」的價值很高,但是預感自己並不能成功地進行延遲滿足,也就是說對自己抵禦和調節延遲滿足所帶來的痛苦沒信心,就會產生一個表面看很奇怪、但本質上又非常「正常」的現象:「獎品」的價值越高,孩子越容易表現出非常糟糕的延遲滿足,越容易選擇即刻滿足
因為相對於失敗後什麼也得不到,還不如及時行樂
(3)父母是否能根據一以貫之的規則來和孩子互動
父母沒有原則,心情好,就讓孩子不經過延遲滿足,就能輕鬆得到較高的「獎品」----這肯定會阻礙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發展。心情不好,即使孩子已經表現出延遲滿足,但是不兌現與其相稱的「獎品」,當然也會削弱孩子進行延遲滿足的動力
父母的隨意性和不可預期,很容易讓孩子以即刻滿足的方式去行事
(4)父母的榜樣作用
父母是否具有延遲滿足的特質,往往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榜樣作用,這一點無需多談
(5)孩子的年齡大小
年齡對於延遲滿足能力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年齡越小,孩子大腦邊緣系統中的「海馬」發育越不成熟,所以對於有效調節延遲滿足所致的痛苦感受的調節越弱,這一點在上面介紹神經生物學知識時已經說明,不再贅述
以上供參考
要怎麼告訴4歲的兒童不要讓除了爸媽以外的其他人碰自己的私處? - Go姐的回答
剛做爸爸,覺得自己的時間都被孩子剝奪,該怎麼調整心態? - Go姐的回答
產後瘦身有哪些簡單有效的辦法? - Go姐的回答
近幾年出了好幾種酸奶,能常溫保存好幾個月,莫斯利安,蒙牛甄選,安慕希等,其中哪個比較好? - Go姐的回答
感覺一時間,各類教育書籍,各類講座都在談「延遲滿足」,小寶寶餓了想喝奶需要延遲滿足,孩子去商場想買喜歡的玩具需要延遲滿足……因為育兒專家說,那些能夠等待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延遲滿足能力越強,越容易取得成功。
表面上看,「延遲滿足」專治寶寶各種任性不服和撒潑打滾,將來還能讓孩子變得更有自控力更容易獲得成功,然而,你真的知道該如何正確地「延遲滿足」嗎?錯誤的延遲滿足會帶來什麼危害呢?
「棉花糖試驗」原來有兩次?!
「延遲滿足能力」的含義:為了獲得將來的更大利益,而自己主動延遲或放棄眼前較小的利益。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一個著名的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提示出自我控制能力對獲得成功的重要性。
延遲滿足實驗是發展心理學研究中的經典實驗。所謂的延遲滿足,就是能夠等待自己需要的東西的到來,而不是想到什麼就要什麼,這是一個很通俗的解釋。
實驗中,實驗者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棉花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力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在美味的棉花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將經受考驗。
研究人員在十幾年以後再考察當年那些孩子現在的表現,發現那些能夠為獲得更多的軟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延遲滿足能力越強,越容易取得成功。
當年這一實驗的確令不少父母震驚。實驗道具哪裡是棉花糖,簡直是人生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啊!自此之後,「提高孩子自控能力」、「學會延遲滿足」等建議就出現在了各種育兒書籍、教子書籍上,似乎只要這項能力優秀就能走上成功的高速路。
令人質疑的「延遲滿足成功論」 2012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重新又做了一次棉花糖實驗。他們稍稍改變了一下實驗的安排。在實驗開始前,孩子們被分為兩組。一個大人在A組孩子面前許諾但沒有兌現。而在B組孩子面前許諾後加以兌現。這個諾言和棉花糖並沒有任何關係。
實驗發現,第二組孩子因為實驗前目睹了大人兌現諾言,所以比第一組孩子延遲不吃棉花糖的時間要長4倍。
實驗說明,在之前米歇爾的棉花糖實驗里,有些孩子馬上把棉花糖吃掉,不一定是因為沒有耐心,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孩子經常生活在不太穩定的家庭和社區里,他們不太相信大人所給予的承諾,甚至有的孩子會認為,如果不把到手的棉花糖吃掉,就有吃不到的可能,這時候的最優選擇當然是馬上把棉花糖塞進嘴裡。
這次實驗充分說明,所謂的耐心,或者所謂的延遲滿足,都是一些主觀的標籤。我們不難想像,如果沒有第二次棉花糖實驗,那麼將會有多少人繼續相信耐心是未來成功的主要原因,從而忽視其他一些也許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正確「延遲滿足」,否則只能是傷害!
雖然延遲滿足這項能力對長遠的未來、人生的成功的影響需要打個問號,但大多數研究者還是認可延遲滿足的能力(或者叫做自我控制力)會影響兒童各方面的表現。
例如,有研究者認為,延遲滿足對兒童教育和學業表現有重要影響,延遲滿足能力能夠促進兒童的學習,提高兒童對信息加工的能力,並且也建議對兒童進行延遲滿足的訓練。無論何時這個能力都能夠幫助一個人進行有效率的工作和生活。不得不說現在有許多成年人都是不具備此能力的。除了學業之外,還有研究者發現,肥胖兒童與正常兒童在對食物的自我控制能力上是存在明顯差異的。
只可惜,延遲滿足在當下許多時候被誤讀了,學而不精的理論很容易把人引入歧途。許多媽媽都有類似的經歷:孩子小時候每次大哭都會跑過去餵奶或者抱抱,然而看了一些關於延遲滿足的書籍後,或者家人看了類似書籍後,寶寶再哭就會放任不管,心想「只要我不及時回應寶寶,他就會知道自己的哭鬧是沒用的,慢慢的他就不會再把哭鬧當武器了」。
1.安全感是延遲滿足的基礎
想會跑,就要先學會走。一個沒有充分體驗過「及時滿足」的孩子,你如何培養他的延遲滿足能力呢?
孩子的成長有很多階段,最起碼在2歲以前,要給孩子充分的滿足和情感上的回應,這個時候寶貝的哭鬧大多是剛需,例如渴了餓了,尿了,身體不舒服,情感需要得到回應等等,如果你不及時回應,就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即使寶寶長大有心眼兒了,學會故意發脾氣或者無理取鬧,我也不認為給他扔大街上、恐嚇說不要他這類懲罰有什麼用,除了讓孩子感到恐懼和不信任父母,這並不會真正改善他的壞脾氣。記住,只有寶寶的需求得到良好的回應,才能擁有足夠安全感,而良好的情感紐帶能為以後打下一個牢固的根基!
那什麼時候開始鍛煉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呢?至少得等到孩子足以和家長正常溝通,能清楚表達自己想要的某一個東西。這一時間通常在孩子大約3-4歲的時候。如果在這之前你和孩子培養起的情感紐帶很牢固,那麼限制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為也會比較容易,你的拒絕和限制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在良性循環的延遲滿足鍛煉中,孩子的自控能力會不斷提高。
2.不是所有事情都適合延遲滿足
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能力的訓練,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正常、合理的物質要求可以隨便被故意「延遲」。餓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困了就要睡,這些都是動物的本能,是應該得到即時滿足的。
對於延遲滿足,玩具、零食等非基本生活需求特別適合。舉例來說,在超市看到那麼多零食和玩具,很多孩子都可能買了這個還想要那個。這個時候就是最好的訓練孩子延遲滿足的時機。
另外,孩子愛看電視這種家家頭疼的事情也是訓練的好時機,GO姐F家有一個2歲多的男孩,非常酷愛看托馬斯小火車動畫片,都知電視傷害眼睛,然而一味的阻止是沒用的,所以F就和孩子立下規矩——每天可以看兩次,每次看1-2集(每集9分鐘),看完自己關上。且在每次動畫快結束前F還會不斷提醒寶寶,「寶貝,電視一會看完了我們自己關上好嗎,守信用的話明天還可以繼續看哦」。出乎意料的是,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孩子竟然可以看完自己主動關上電視!
3.和孩子一起制訂規則
在延遲滿足鍛煉中父母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完全從自身情緒出發。比如帶著孩子逛商場,今天父母心情好,孩子要啥買啥,明天心情不是很好,要啥啥都不買,還美其名曰「我鍛煉孩子延遲滿足能力」,實際毫無原則。一來二去,孩子被弄得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大人的原則和底線在哪裡,他們要不選擇撒潑打滾,要不默默哭泣藏起自己的委屈。
如果我們必須給孩子制訂一系列規則,那麼就不要從自己情緒出發,而是要跟孩子達成相應的約定。比如,出門之前,需要提前告訴孩子「今天玩具只能買一樣」,到了商場孩子想買更多的玩具,需要和他商量想要的東西下次再買。但一定要記得,你只是推遲了滿足的時間,而不是取消,不要以為孩子小記不住你的承諾,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意識到父母的承諾根本無法兌現,心想「媽媽是騙人的,上次答應我的都沒有實現」,恐怕以後你的訓練就徹底失效了!
讓孩子「聽話」的最好做法,就是大人也要多聽孩子的話,尤其是制訂規則的時候(比如上文講到的GO姐F給寶寶看托馬斯動畫片的例子)。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研究將孩子的順從行為分為約束性順從和情境性順從。這兩種順從的主要差別就在動機上。約束性順從是內部動機驅使的,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自發的控制行為);情境性順從是迫於外界的壓力,是一種由外部動機誘發的外控行為(家長為主導的控制行為)。因而,約束性順從才是一種主動的順從行為,最終才能發展為良好的自控力。
如果規則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商定的,就很容易引發孩子的約束性順從,孩子更容易「聽話」;如果所有規則都是大人說了算,就很可能讓孩子迫於壓力接受,即引發情境性順從,孩子通常就會很抗拒。所以建議父母們和孩子一起商定規則,引導他們約束性順從。
4.鍛煉過程中,要注意和孩子共情
舉個親身經歷。有天晚上,兒子和我說很想爸爸,想要找爸爸。可爸爸正在加班根本不可能回來,眼看兒子馬上山洪暴發,我嘗試和他說:「寶貝,我們給爸爸打一個電話怎麼樣」,然後我們給爸爸撥通一個電話,和爸爸說了兩句後,孩子心情平穩,可過了半小時又開始找爸爸。我不希望編造假話來給他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和他說,爸爸加班估計還有2個小時,天氣冷,要不然我們冒著大風去找爸爸怎麼樣,我知道你很想見爸爸。他搖了搖頭似乎覺得這麼晚出門不合適,然後我又和他說,如果你不困,我們就一起玩遊戲看書等爸爸,如果你覺得等不了爸爸,睡一覺明天起來爸爸就在身邊了好不好。
說服的過程是漫長而煎熬的,每隔一段時間兒子就會回到問題起點——「我要找爸爸」。最後他終於扛著睡意等到爸爸回來了,而我也鬆了口氣,頗有成就感。因為他雖然因為「爸爸不回來」悶悶不樂幾個小時,但是在媽媽的不斷引導下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沒有哭鬧,這就是進步。在這段等待中他雖然內心不愉快但是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因為在他眼裡媽媽是願意幫助她解決這個問題的,而不是冷眼旁觀。
以前,孩子在找一個不知丟在哪裡的玩具,或者提出一個不可能馬上實現的需求,我都會很不耐煩,每當這時孩子都會以大哭大鬧開場,而我通常會用其他方式來彌補,比如吃一塊巧克力吃一塊蛋糕,這樣無疑讓孩子覺得他的哭鬧可以換來其他的紅利。後來,運用了延遲滿足,同樣事情再發生的時候,我選擇和他一起想辦法。例如孩子某個新愛的玩具找不到了,雖然我知道它可能丟了,短時間根本解決不了,但是我會假裝一起和他尋找,孩子看到媽媽加入找玩具的過程中,就會停止哭鬧,一起和媽媽參與到「找玩具」的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玩一些小遊戲,講個小故事,轉移孩子注意力,當孩子情緒好了,我們再和他說「東西可能找不到了,不如我們下次一起再買一個新的吧」,孩子就很容易接受了!!
最後想說的是,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與其說在鍛煉孩子,不如說是在提升父母,讓我們學會更耐心,講信用。可能許多大人都還沒有自控能力,我們又如何去好意思去要求孩子們呢?
更多育兒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MamaGo
微信搜索(mamago或mama-gogo)即可訂閱
微博-MamaGo-
http://weixin.qq.com/r/DkOPl0nE9BSLrQ309xYc (二維碼自動識別)
親子關係衝突的處理是否妥當,決定了孩子形成的人格品質及將來可能的社會成就;如果無法承受延遲滿足,那估計以前在心理沒滿足好,一直尋求快速滿足。
用一句話表述:很小的時候如果「恰當」的滿足過,則形成基本的安全感;大一點了在安全感開始形成意志和探索的品質,能夠忍受一定的不安和不滿足探索外部世界;再大一點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達成目的。所以「恰當」很重要
談到延遲滿足,有個概念就一定要談,那就是「即刻滿足」。大家千萬別忽視和鄙視「即刻滿足」,要想長大了不得精神分裂症,在嬰兒時期這是一定要滿足的。
用一張圖表表示精神分析的發展觀看
在0—1.5歲時,嬰兒期由於還非常需要媽媽的照顧,所以這一階段給孩子以恆定、持續的滿足會形成孩子對這個世界最基本的信任感、安全感,對這個世界擁有希望;因為這一階段相當於母親的角色就是孩子的世界。但同時也得給予一定的不滿足,應為適當的不安全感是人類生存下去的基本品質。
所以餵奶喂太多安全感太強,被騙到山溝溝里給人當媳婦,因為相信世界上儘是好人;小時候被粗暴對待沒有一點沒有安全感,完全不相信這個世界、沒有希望(毀滅焦慮),精神分裂症、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而在1.5—3歲時,隨著生理和智力的發育,兒童覺得開始體驗自己的控制感,尤其是對身體的控制。典型的例子是大小便,兒童覺得可以通過括約肌控制大小便來體現自主性和控制感;而這時相當於父親的角色會開始用社會規範去要求孩子,形成拉鋸。
如果放縱導致意志太強,則有可能形成反社會人格,老子說了算。而管的太嚴,則意志薄弱膽小如鼠,一般長大了是不會有什麼成就的,膽小在社會上是成不了事的。
而人不會有絕對的安全、不安全,意志強、意志弱;我們大多在兩者之間。至於是4-6開還是3-7開,就看大家怎麼養吧;而孩子不會看養育者說什麼做什麼,而是怎麼說怎麼做。先說到這裡,下面說兩個例子。
以前國外的工資發放有兩種,一種是藍領拿的Wage(周薪)、一種是白領拿的是Salary(月薪),之所以區別對待是因為兩種人群在延遲滿足上態度不同。藍領安全感、忍受延遲滿足能力不如白領,所以每周趕緊拿了錢去抽煙喝酒打牌,白領則可以相對好的控制自我,錢上可以晚點拿,那其他方面相對應也看的遠,所以收入層次也應該高,憑的就是人格發育更好(這裡僅作為討論,沒有歧視藍領的意思)。
而中國有句俗話叫「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養育者在延遲滿足上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孩子;這裡談的是人格、性格發展,與富貴貧窮無關。拋開實驗及其影響,僅涉及題目,「如何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想會跑,先學走。
這個孩子首先是通常被充分及時滿足的孩子。
孩子適合培養延遲滿足能力的前提:
1.能夠正常和家長溝通。無需使用激烈的方式就能引起家長注意。
2.能清楚表達想要一個東西。
3.想要一個東西,多數可以快樂的得到。一般不需要採取哭鬧等方式就可以得到。
4.通常情況下4歲以上,能理解並遵守規則。
家長適合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前提:
1.有充足的耐心。
2.有充足的時間跨度準備。
3.能夠做到理解孩子。
4.可以接受孩子暫時做不到,家長不發火。
5.可以接受孩子暫時做不到,並且家長下次還願意繼續嘗試並接受失敗。
具體做法:
1.先從不那麼重要的開始。
例如孩子前面有5個玩具,正在歡快的玩其中1個,問他可不可以分享給你一個他暫時不玩的,允許你在他旁邊玩,並且保證如果他隨時需要玩的話,會立刻還給他。【用你自己試,不要用其他小朋友來試】
2.相對不那麼重要的。
孩子喜歡槍,和他對戰,選他不那麼喜歡的。他沒有玩槍的時候,可不可以借來玩他不那麼喜歡的那支槍。
3.重要的東西用定時輔助。
媽媽太喜歡這把槍了,你現在不玩的話,可以借我玩1分鐘嗎?我定時,一分鐘以後還給你。鬧鐘響馬上還。
4角色反轉
IPAD你可以玩10分鐘,10分鐘以後要休息一下再過1分鐘再玩。
5延遲試探
我們先把這些玩具收拾好,然後再玩10分鐘IPAD。來,我幫你一起收拾。
6加長時間
現在吃M豆,只能吃一個,吃完飯再吃,可以吃10個。我們現在就吃飯了,5分鐘就能吃完【明確預期】。
養育孩子是一件複雜精緻的工作,如果僅僅改變這一個指標就能輕鬆成功,那世界上早就沒有學校,只剩下「延遲滿足訓練班」了。
心理學裡面的很多實驗,只能揭示相關性,而不是因果性。是否有可能某種第三因素同時影響了「延遲滿足」與高成就?例如孩子有強烈的「競賽」動機?例如非嗜糖飲食習慣?或者,參考 @成竹 所說的,一個安全、關愛、能夠"即時滿足"孩子大部分需求的家庭環境?信任都沒建立之前談什麼延遲滿足感。天天給孩子玩狼來了的把戲,就別怨孩子只考慮眼前不考慮以後
問1,請問長頸鹿有哪些特點?
答,脖子長,吃草,有斑點..
問2,我想做長頸鹿,請問我如果如何把脖子拉長,可不可以天天吃草,能否紋上斑點...
------------------------------------------------
問1,請問成功的人有哪些特點?
答,自信,自控力強,懂得延遲滿足,樂觀,有毅力...
問2,如何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如何做一個樂觀的人?如何...
來源:哪些策略,能幫助你抵擋住誘惑?
微信公眾號:read01(warfalcon)
去年出了一本《棉花糖實驗》,就是專業討論這個問題,說的比較全面而具體,給這本書寫過推薦語:
很多人都聽過一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試驗-【棉花糖實驗】,今年剛好是這個試驗的50周年,在這50年的時間棉花糖實驗一直都在繼續,並且帶動了自我控制研究的發展和探索,這個實驗的研究結果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幫助兒童、成人、學校、公司甚至是政府來改變世界。
《棉花糖實驗》記錄著這50年來對自控力方面的研究和發展。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以通過有意識的訓練來改變和提升自己的自控力,科學的策略能幫助我們修改原有的思維和行動方式,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知識改變命運,並不是空話
這本書已經上市三個月了,說這本書的缺點應該不會影響到銷量。這本書的框架有些不太合理,理論說得非常全面,但大都比較淺,缺少深入性。我在研究100天行動時,對書中絕大多數理論都做過更深入的研究,現在100天音頻課程中就包括很多理論的實踐應用。
書中的冷系統和熱系統的進解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最後強烈推薦父母去閱讀這本書,你的孩子越小,這本書對孩子的幫助就越大,學會這些策略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哪些策略,能幫助你抵擋誘惑?
在棉花糖實驗中,成功延遲滿足的孩子主要用是應用於了三大策略:
1. 分心策略:
兒童用分心來對抗對糖果的誘惑,比如用手蒙住眼睛,將頭轉向其它的地方。跟自己說話,把按鈕和盤子向外推,遠離自己。當所有可以分心的方法都被使用過一遍之後,一些孩子會閉上眼睛試圖去睡覺。
2. 抽象化策略:
給孩子看到獎勵物的圖片而不是真實的獎勵物,等待就會容易很多。 (圖片的延遲滿足感平均是18分鐘,實物會低於6分鐘)
3. 冷靜聚焦策略:
刺激對我們的效果取決於我們如何在腦海中呈現它。更加關注獎勵物的抽象性、認知性、信息性方面的特徵(它是圓的、白白、軟的、小的),比如提示孩子們將棉花糖想像成圓形的雲朵。
這個試驗使我們相信,如果人們可以改變自己在精神層面上呈現刺激的方式,他們就可以運用自我控制並從控制自己行為的衝動刺激中逃脫,不會成為衝動控制的受害者。
但你要明白一點,吃或不吃棉花糖並不真的代表什麼,有些孩子在延遲滿足方面的起點比較低,但隨著時間和年齡的增長做得越來越好,有些孩子剛好相反。
大腦在延遲滿足里能起到什麼作用?
自控力來源於大腦前額葉皮層的冷認知系統,當孩子們學會把棉花糖想像成雲朵之後,就會把注意力從觸發熱情緒系統轉移到冷靜、抽象化的一面。
長期的壓力會損害前額葉皮層,不利於自我控制。有效的自控力往往需要有效的壓力應對策略,將壓力降到最低。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想像其它人或你的偶像會怎麼做,你在替別人做選擇的時候,通常能冷靜客觀一些,這能降低壓力。
年齡和性別都是關鍵因素,在4歲前的孩子冷認知系統還沒有充分發育,等到12歲的時候,60%的孩子都能等待長達25分鐘。女孩會比男孩有更強的自控力和忍耐時間。
使用「如果---就」或「如果--那麼」的策略也能幫助大腦更好應用冷系統。可以通過定期練習來直接提高自控力。
過於強勢的媽媽,會影響自控力的形成?
孩子控制注意力的技能和基本的神經迴路會在6-7歲左右才能成形,因此孩子在6歲前的成長經歷就會成為他們學會自我控制、情緒控制、移情能力、警覺和道德的基礎。
在書中看到一點很有意思:母親撫養孩子的方式對孩子養成自控力能造成很大的影響。
特別是對孩子過度控制的母親有可能影響孩子自控力的形成和發育,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那些能充足鼓勵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父母,對孩子在棉花糖實驗成功獲得第二顆起到很大的幫助。
怎樣掌控自己的自控力?
冷系統中的執行能力,對於達成目標非常重要:
1、他們會主動牢記自己選擇的目標和兩種可能性,比如吃了這顆就得不到另一顆,不吃就能得到第二顆
2、會在實驗的過程中,利用一些技巧抵擋誘惑或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3、學會抑制自己的衝動反應
當通過一系列小事獲得自信,並且性格也比較樂觀,就能形成一種:「我就是能行/我可以做到」的信念,這能不斷增加你對下一次成功的概率。
自我疏離,用另一種視角來看待自已
很多時候,當我們處於無法控制的時候,可以使用一種策略:自我疏離
試著用一隻黏在牆上的蒼蠅的視角來描述自己的整個經歷,並試用這個角度來理解自身的情緒感受。一旦從這個角度,我們的反應不會那麼情緒化,也不會表現的以自我為中心,會變得更回客觀、抽象。
與此相反,當你用自我沉浸的角度來分析自己的感受時,就會重新想起那些痛苦記憶里的具體細節,情緒會就立刻變得無法控制。
當你站在離自身情緒較遠的角度來分析自己就好很多。
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說白了就是培養他們的自控力,實際上看看那些成功通過棉花實驗的孩子,我們就能夠得到一些啟示。
首先,一部分學齡兒童成功地示範了如何冷卻「現在」和加熱「未來」來增強他們的忍耐力。他們通過身體上遠離事物來冷卻自己當前的即時誘惑。他們把棉花糖推到桌子的邊緣,坐在椅子上轉身朝向另一個方向,然後創造虛構的方法故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並且在做所有這一切的同時牢記著自己的目標(兩顆棉花糖)。他們通過認知轉換事物來冷卻自己的即時誘惑,使棉花糖變得更抽象並且與自己在心理上的距離更遠,這使得自我控制對他們來說更簡單,能夠等待我們都不忍去看的時長。我們可以得到第一種方法:冷卻現在、加熱未來。
- 冷卻現在、加熱未來
不論什麼年齡,這都可以成為自控的核心策略——把你面前的誘惑在時空上推得遠遠的,然後把延遲產生的結果放在頭腦中儘可能拉到現在。研究者在有關煙草和飲食衝動的實驗中就證明了這一點。當實驗者暗示被試關注飲食「以後」和「長期」的後果(「我可能會變得很胖」)時,他們感受到了減少的飲食衝動,這體現在他們自己的感受和大腦成像兩個方面。同樣的,當重度吸煙者關注吸煙「以後」和長期的後果(「我可能會得肺癌」)時,他們的吸煙衝動減弱了。當然,關注「現在」和即時、短期的影響(「這會讓我感覺很好」)會有相反的影響,使得這種衝動無法被抵抗。
再來看看自控力的大腦基礎。
我們的大腦分為冷熱兩個系統。
【熱情緒系統】專門致力於對能夠喚起強烈情緒的刺激物做出快速反應,它會自動觸發愉悅、痛苦與恐慌等情緒。大腦邊緣系統自人類一出生就具有完整的功能性,因此,嬰兒在飢餓或痛苦時就會放聲大哭。也正是由於熱情緒系統的存在,人們經常失控:實驗中的孩子會按下按鈴吃掉棉花糖、節食的人會咬下比薩、煙癮患者會再吸煙、性格暴躁的人會打他的伴侶、失控的男人會因為性慾抓住正在清掃房間的女人...
【冷認知系統】是認識性的、複雜的,具有反思性,也比熱情緒系統反應慢一些。這個系統位於大腦前額葉皮層的中心位置,該系統是可控制的,對一些關於未來的決策和自控都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冷認知系統是自控力的來源。
冷熱系統是連續不斷地進行相互作用的:一方活躍,另一方便會消沉。
熱系統促使我們關注生活中現有的誘惑時,沒有人暗示我們應該去加熱延遲的結果而冷卻即時的享受。我們需要指導自己才能成為自我控制的大師。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因為當面對誘惑時,熱系統發揮優勢:它削減了延遲結果的作用,且比冷系統作用得更快,並加速著冷系統作用的衰減。熱系統的這種優勢可能在我們的祖先在野外生存的情況下給予很大的幫助,但是它也會促使我們對屈服於誘惑缺乏反省,致使聰明的人做出愚蠢的行為。如果我們為自控的失敗而感到後悔,這種感覺可能會是轉瞬即逝的,因為心理免疫系統非常擅長保護我們,使失敗的自控(「我過了瘋狂的一天」;「那都是她的錯」)也會變得有理,還會減少我們在自我感覺糟糕上的時間。這就導致我們學會在未來以一種不同的方式行事更加困難。
2. 「如果- 那麼」計劃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若想要自控,我們就必須在需要時找到自動激活冷系統的途徑,而這恰恰是最難做的,除非我們有所準備。這裡要談的是第二種方法:「如果- 那麼」計劃。
棉花糖實驗的設計者沃爾特·米歇爾通過小丑先生箱實驗來考察「如果- 那麼」計劃在小孩子身上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小丑先生箱是一個大木質箱,上面繪有一張明亮的小丑的笑臉。笑臉被閃爍的燈光包圍,兩側是張開的手臂,每次出現都會舉起一個玻璃窗口式的櫥窗。當櫥窗的燈打開,誘人的小玩具和糖果就會在每個窗戶內的鼓上非常實驗者小丑先生箱的,它一直催促孩子們和它玩耍,不讓孩子完成自己的作業。孩子們則通過預演「如果- 那麼」計劃來為這次邂逅做準備。例如:「如果小丑先生弄出『嘖嘖』的聲響讓你注意它並和它一起玩,那麼你應該只關注自己的事而不是它,然後你說,『不,我不能這樣做;我要寫作業』。」這種「如果- 那麼」計劃幫助孩子們堅守自己的目標,堅持做作業,同時抵抗了小丑先生箱令人沉醉的誘惑。
在生活中,「如果- 那麼」計劃幫助成年人和兒童控制自己的行為的效果比他們設想的可能還要好。如果我們合理運用這些精心預演的計劃,自我控制響應會被與之相關的刺激物自動觸發(「如果我靠近冰箱,那麼我也不會把冰箱門打開」;「如果我看見一家酒吧,那麼我就會穿過街道去街的另一邊」;「如果我的鬧鐘在早上7 點鐘響起,那麼我就會起床去鍛煉」)。我們越多地預演和實施「如果- 那麼」計劃,自控就會變得越自動,從而把努力從自我控制的過程中拿走。
「如果- 那麼」計劃在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的孩子身上也有顯著效果,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是一種越來越常見的病症,並且患有此症的孩子會經歷許多學習和人際上的困難。他們極易受干擾,而且往往很難控制自己的意力,這都使得他們很難保持長時間的工作或學習狀態。這些認知缺點會逐漸損害孩子的學業和人際關係,同時引起人格侮辱和過度用藥的風險。「如果- 那麼」執行計劃已經成功幫助這樣的孩子更快地解決數學問題,充分地改善了他們的工作記憶能力,使他們在非常困難的實驗條件下依然能堅持努力抵抗注意力的分散。
參考文獻:沃爾特·米歇爾,《棉花糖實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出版
棉花糖實驗 (豆瓣) 這本書算得上是一本對自控力講述比較全面的專著了,又是出自棉花糖實驗設計者米歇爾之手,推薦大家去看看。
記得把上一次答應她的,等待就有更多獎勵的承諾兌現了,而不是拿所謂延時作為搪塞的理由,或者無限延時拒不兌現。前者很快孩子就能理解等待的意義,後者孩子很快就不會再信任自己的父母了。
不需要培養,家長只要不撒謊就好,譬如:
壓歲錢我給你存起來,等你長大後給你(聽過這句話的有多少人?拿到錢的又有多少人)
等你考上大學,就可以XXX。(等你考上大學,前半句就會依次變成等你畢業,等你成家)
小時候嗑瓜子,居然會為了享受那一大把剝好殼的瓜子仁一口吃進去的爽快而去一個個嗑但不吃,集滿了一大把之後看著一堆瓜子殼一下子把仁吃進去。想想小時候我也是蠻拼的。。。
如果孩子延遲滿足能力不強,不是因為他天生不行,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幫他找到對的方法,讓他合理地去分配自己的意志力資源。
- 延遲滿足能力為什麼重要
更擅長等待的孩子,在人生上更容易取得成就。
Mischel教授把這種能力稱為「延遲滿足能力」。聽起來有些陌生和拗口。實際上,就是我們從小老師和家長一直告訴我們的——你要「坐得住」,能夠專心聽課,專心學習,專心寫作業。
我更喜歡將這種能力稱為「專註力」。擁有專註力,意味著我們能夠將精神集中在自己想集中的地方。這是一種自律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將幫助我們取得成就。
要取得成就,我們就要完成不同的目標。有時候為了達成目標,必須要先完成一些單調乏味的工作。比如拿奧運金牌是快樂的,但為了拿金牌年復一年辛苦地訓練卻是痛苦的。
有些人能夠讓自己專註於該做的任務,放棄即時的享樂,最後獲得完成目標之後的巨大回報。但有些人卻不能忍受完成目標前的乏味工作,轉而尋找看電視、玩遊戲等即時滿足,也因此無法完成目標,取得之後的回報。
喬布斯練習鍛煉「專註力」數十年。他喜歡用冥想的方式,訓練自己的思維集中於一個特定的點。
他跟傳記作家Isaacson談話時,強調專註力對他工作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坐下思考,你會發覺自己的思維紛繁複雜……(當你練習專註力)你的思維會變得緩慢,當下這刻會無限拓展,你會比之前意識到更多東西。」
在喬布斯的影響下,專註力已經成為美國矽谷最流行的思維訓練之一。像Google,Target, General Mills和Ford等互聯網大公司已經開始教員工如何進行專註力冥想,並為員工提供了進行「專註力冥想」的硬體設施。
- 這種能力和肌肉一樣,需要不斷鍛煉培養
我們總覺得,孩子能不能「坐得住」是天生的。實際上,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想法。如果孩子無法認真做一件事情,不是因為他天生坐不住,而是因為你沒有好好訓練他的專註力。
每個人的意志力資源都是有限的。心理學家Baumeister認為,自我控制的失敗是因為每一次克服誘惑,都需要耗費我們的意志力資源。如果我們在A任務中自我控制了,在B任務中就沒有足夠的資源去進行自我控制。
因此,如果孩子不能專註,不是因為他天生坐不住。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幫他找到對的方法,讓他合理地去分配自己的意志力資源。
有點難理解?用我們的生活舉個栗子吧~就像媽媽們花費了很多意志力,讓自己努力控制飲食,以保持美好的身材。這個時候,我們往往就很難繼續控制自己「買買買」的衝動。因為我們的意志力在減肥上已經消耗了大半。
孩子看起來沒有專註力,也是同樣的原因。
如果一個孩子花費了很多意志力在上練習鋼琴上,接下來可能就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去控制自己立刻堅持好好學習。因此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幫孩子找到對的方法,為他培養出更多的意志力資源,同時找到合理分配這些資源在自己最想「專註」的事情上。這樣,一個孩子就能夠逐漸學會專註力。
專註力跟肌肉一樣,需要不斷地去鍛煉。當我們找到對的訓練方式,訓練得越多,孩子就會擁有越強的專註力。
- 想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學會這3個技巧吧~
1 減少電視等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干擾
大人比孩子更擅長在大腦中自動屏蔽干擾。我們可能沒注意,鄰居家的狗在狂吠,但它卻會嚴重干擾到孩子的注意力。「許多孩子聽到的聲音,會比我們大人聽到的更響。同樣的,他們看到的畫面更鮮明,聞到的味道也更濃烈。」美國華盛頓的兒童社會工作者Jennifer Weaver說。
雖然孩子最終會學會屏蔽掉這些干擾,你也應該再開始將干擾減少到最小。你不應該將一堆可愛的玩具留在房間里。讓你的孩子選一個他最想要的,然後將其他的都藏起來。
把你的電視關掉,然後播放一些鋼琴曲之類的的輕音樂。這將有助於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專註地玩耍或學習。
2 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歡的東西
你還在給孩子規定,從幾點到幾點必須學習嗎?這可不是一個好方法。
「你不應該關注孩子在一件事上花了多少時間,而應該關注孩子多這件事有多感興趣。」美國洛約拉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Kathleen Kannass建議。
如果你的孩子從來都不願意靠近你為他買的玩具鋼琴,那就算了吧。你該做的,是鼓勵他更深地了解那些他喜歡的玩具。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各種汽車模型,那就帶他去坐坐這些真正的汽車,或者給他買一些跟汽車有關的書,教他這些機器是怎麼工作的。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跟他喜歡的玩具有關的知識,他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這些熟悉的玩具,還能發展出更強的專註力。
3 允許孩子動來動去
當你講故事的時候,你的孩子或許會東走走,西看看。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在專註地聽你的故事。
「有些孩子,尤其是特別活潑的孩子,當他們在房間里走來走去時會更加專註。」 美國公益組織「0到3歲」的負責人Claire Lerner說。
不相信?不妨放下書,問問你的孩子你剛剛說了什麼。你會很驚訝,他其實一直在聽著故事。
如果他不知道你之前講了什麼,那就換一種更能跟他互動的方式。當你在講一個關於青蛙的故事時,和他一起學著青蛙跳跳。講灰姑娘故事的時候,讓孩子學著灰姑娘或者王子轉個圓圈。這能夠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在你的故事中,逐漸學會擁有專註力。
——
Homelady (微信id:homelady2016),一個專治「新手媽媽焦慮症」的公號。
Homelady是由人大碩士創立的媽媽社群。我們一個是國家心理諮詢師,另一個曾任教於北京四中,長期關注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前沿成果。我們會在這裡,跟你聊聊育兒理論、親密關係和自我成長。我們不只關心你的孩子,更關心你。
成長過程中,有一點點感想:父母一定要儘力守信。
讓孩子明白延遲滿足真的能帶來好處,當孩子做到以後,請一定要守信給他兩顆糖,而不是說什麼吃多了糖對牙齒不好,爸爸今天忘了帶糖之類的借口,只給他一粒,這樣會打擊他的積極性。
大多數中國家長驗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如果孩子要馬上滿足,就打。讓他知道如果不延遲滿足,就會帶來痛苦。
雖然副作用很多就是了……推薦閱讀:
※想讓兒子從事航天工作,比如發射場,控制中心等該怎麼培養?大學該學什麼專業?
※歷史上有哪些引起蝴蝶效應改變歷史行程的小人物?
※如何有效科普自己的專業知識?
※老師應該如何幫助「後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