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硬幣的存在的理由是什麼呢?
為什麼要有硬幣呢?在中國好像必須用硬幣的場合很少,而硬幣的攜帶也不是非常的方便吧。而且製造成本也高啊。求教
生活在杭州的表示買東西碰到找紙幣的會要求換成硬幣。硬幣放在牛仔褲兜里很方便啊,小額支付根本不用掏錢包,而且掏錢之前手在兜里就能數清楚數量了,不同面額的硬幣也很容易用手分辨。
一毛錢硬幣多了的確不方便,不過現實當中涉及到一毛錢的場合其實很少,超市都是刷卡了。只用一塊錢硬幣的話,數量不會超過10個,並不會太重。
硬幣的製作成本是要比紙幣高些,但硬幣比紙幣更加耐磨。人民幣紙幣的質量實在不敢恭維,特別是10元以下小面額的紙幣,磨損速率驚人。紙幣磨損到一定程度後就要通過銀行回收銷毀,然後用新的紙幣替代。這個過程是很耗費人力物力的。看似製作便宜的紙幣在實際使用中成本比硬幣高多了。小面額貨幣用硬幣是值得提倡的做法。
能用水洗、能用來拋出猜拳做選擇、能用來測地震、能用來塞門縫測有無人闖入、能用來彈射防狼、能用來刮痧、能用來變魔術哄女孩開心、能用來玩硬幣遊戲、能堵娘炮的菊花、能用來玩積木疊羅漢、能用來玩多米諾骨牌、能丟在地上等笨蛋揀硬幣...
硬幣控表示,小時候有幾枚硬幣在手中,一下午都不無聊了.... 可玩可買零食....
硬幣,就是尼瑪神器般的存在!
因為成本。
借鑒美國的例子,( http://old.dongxi.net/b14Jl)
美元紙幣易於破損,美聯儲必須不斷回收銷毀舊的紙幣,因此減少了政府的鑄幣收入,所以政府想要用壽命更長的硬幣代,因而成為一項公共議題,引起贊成和反對雙方長期激烈的爭論,它不但牽扯到經濟問題,而且常常上升成為富於感情色彩的爭議。
現在美國流通的紙幣最常見的是1、5、10、20和100美元,50美元的比較少見,偶爾也能見到2美元的鈔票。不像很多其他國家的紙幣,美元鈔票的大小尺寸和顏色都是一樣的,只是圖案和面值不同。大部分美元鈔票正面是總統的頭像,面值最小、使用頻繁的1美元的圖案是首任總統華盛頓。
美元紙幣的用紙是一家規模不大的造紙廠生產的,它的紙漿採用非常特別的材料和配方,手感堅挺,耐磨抗折,不易污損。有一次洗衣服的時候我不小心忘記將幾張紙幣從口袋裡拿出來,烘乾之後才發現,結果鈔票只是略微軟了一點,完全不妨礙使用。
儘管如此,紙幣總歸壽命有限,據美聯儲統計,100美元鈔票的平均使用年限超過20年,1、5和10美元的壽命都只有4年左右。法律規定,銀行與任何金融機構收進殘缺污損的紙幣,有義務匯總交還美聯儲,登記系列號之後集中銷毀,所以人們在市面上很少見到缺損污穢的鈔票。
因為1美元紙幣的流通數量最大,因此在每年需要印製的新鈔票當中,它佔了絕大部分。聯邦印鈔局的印鈔廠每周5天、每天24小時開機,印製的鈔票當中80%以上是1美元的紙幣。
因此,為了降低貨幣發行成本,美國政府和部分民眾建議使用1美元的硬幣取代紙幣,中國存在同樣的問題。沒人說我加一個,三腳架的快裝板要用硬幣擰緊,玩攝影攝像的都知道
我在上海生活,平時使用硬幣比較多,如果有紙幣很可能就碰到花不出去的情況。上次去外地旅遊,臨走時買紀念品人家找給了一毛的紙幣了一元的紙幣若干,我當場就說,要麼找硬幣要麼我隨便再買點吧,要不這個錢只能用來收藏了。
在上海,人們比較喜歡使用硬幣,那和城市文化程度高有關係,因為需要自動投幣的地方多,比如地鐵售票機,路邊的售貨機。可很多外地人卻很看不懂,甚至看不慣上海人經常試用的硬幣,還抱有一種恐懼的心態。
有網友chinazhen在論壇上說,「上海偌大的城市,全城不見1元紙幣的蹤影。上海人1元不用紙幣,全用硬幣。上海人1元硬幣的習俗,它實際上呈現出來的是一種何等逼仄、猥瑣,甚至有點大言不慚寡廉鮮恥的人民風氣。上海人裝1元硬幣的方法還挺講究,用一個鐵罐,假
如是一個洋娃娃似的小女孩,捧著一個糖盒子似的鐵罐,裡邊裝的都是1元硬幣,然後到陳列了許多洋酒的超市裡跳兩跳,那可真是惹人憐愛。但一個憨厚的中年人,早上穿著短褲涼鞋去買油條,買賣來去用的也都是1元硬幣,那就實在有點傻愣呆板了。」還有網友說「如果你在北京付錢用了一元硬幣,不少小商小販的面部「表情肌」就會開始僵硬,有的就會很明確地告訴你:「不收硬幣,有沒有紙幣?」有的即便收了,也會把硬幣單獨放在罐子里,這種「束之高閣」的行為即表示這些「鋼崩兒」是一群不受歡迎的零錢。把硬幣找零給其他顧客?套用一句相聲里的話——「您別挨罵了」,因為在北京人的消費習慣看來,給硬幣是一種不太友好的做買賣行為:「我哪兒得罪你了,你要給我硬幣?」所以店主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再把這些硬幣拿出來找零。」
其實,上海人更多從實用角度考慮,畢竟投幣售票的地鐵,無人售票的公交車是很大一個推動力。而且硬幣的確更衛生一些。「乾淨」,則是更多上海人提到的理由,因為硬幣不容易折損受污,而紙幣卻很容易被揉得皺巴巴。一般都是文化程度高的大城市硬幣的流通率高,小面額貨幣硬幣化,是貨幣發行的一項重要工作,它以耐磨損、流通次數多、使用壽命長、節約流通成本等優點。欠發達地區硬幣流通確實要差很多。
引用的這段內容,取其精華,領會精神吧
輔幣,要用來輔助大面額貨幣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
南方有許多地區還是習慣用硬幣的
燒香許願求祝福的時候不能用紙幣吧,你能想像紙幣漂浮在水面的場景么???不忍直視〒_〒
吃幸運餃子的時候吃出來一團紙幣。。。你要搞舌尖上的紙幣么???
沒有硬幣,存錢罐就沒媳婦了!樓主腫么這麼殘忍T_T
沒有硬幣哪會有擲正反面的時候,出現立起來的殘酷現實⊙▽⊙
O(∩_∩)O想起來再補+_+
硬幣用多久都不會褶皺,比較適合高流通率的場合,比如公交,超市找零
拋硬幣,猜正反面啊。
沒有硬幣讓我們這些選擇困難綜合症患者怎麼辦哦!
觸發連擊。刺骨可以打4,軍7可以打3。
我認為硬幣唯一存在的理由就是降低貨幣回收再造的成本。一毛紙幣對於一百塊紙幣,製造成本幾乎相同。一毛錢做成硬幣使用壽命會高出幾倍,維護成本就下降幾倍。當然,就使用體驗來說,紙幣完勝硬幣,就不舉例說明了。
【央行加大1元硬幣投放量 要和1元紙幣說再見了?】
【背景】
輔幣硬幣化有以下四個原因
1、成本問題,實際上紙幣的造價比硬幣高,硬幣的流通壽命遠遠高於紙鈔。
2、1元硬幣的投放有利於自動售貨機、停車場自動收費機、地鐵和公交自動售票機的推廣應用。
3、硬幣可以通過多種措施進行挑殘、清洗、消毒,然後重新投入市場,有利於凈化現金流通環境,減少病菌傳播。
4、有利於節約自然資源。保護了製造紙鈔所需要的木材、棉花、淡水等資源。而且幾十年後金屬仍可收回重鑄,其原有的價值損失不多。
1、紙幣流通成本高於電子貨幣,而電子貨幣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新聞表示,電子貨幣的交易成本相當低,能減少了很多中間交易、製作、結算成本。
2、紙幣與電子貨幣,同樣會有使用風險,關鍵是技術的安全係數,以及使用的普及問題,現階段年輕人都習慣了用電子支付,但是老一輩還是不懂使用電子銀行等相關高科技設備。那麼只能等年輕人老了,才能有普及條件。
3、輔幣用硬幣,唯一的缺點就是不便於攜帶(質量重、體積大)。但是,現在輔幣更多的形式是用電子支付(小額支付),不用找零,也不用結算。因此他的優點遠大於缺點。
4、為什麼我們不用塑料幣?因為技術調整,生產塑料幣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較大,同時考慮到電子貨幣的發展趨勢,因此繼續沿用紙幣,後面直接升級電子貨幣,比重新使用塑料幣更為實際。
5、紙幣有收藏價值?這個因人而異,紙幣未來肯定是逐漸減少的,個人認為如同郵票一樣,只留下收藏價值,而沒有使用價值。而紙幣對存放保管條件要求估計也不低,有條件的,收藏一些作為興趣愛好,是可以考慮的。但是如果以投資角度來做,同時考慮貨幣貶值,估計風險就比較大了。
題主沒特別聲明江浙滬地區的硬幣使用情況?
不作調查就提問?炮姐還要拿來發射電磁炮呢。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宿舍樓公共的洗衣機只能投硬幣(我這裡是,其他就不知道了)不僅投幣洗衣機,還有其他必須投硬幣的設備。
北京地鐵不接受1元紙幣接受硬幣,2元一張卡,投兩硬幣拿到地鐵卡時間比投10元5元紙幣等吐出零錢再取錢(並且1元都不落)和卡的時間要短吧,特別趕時間的話投兩硬幣拿了卡就跑。
硬幣比紙幣不容易破
1元5角它們經過的人手比其他的多尤其那些不太新的就會臟髒的,硬幣面積比紙幣小它攜帶的細菌什麼的應該也相對少些吧。,會有很多人也有這種想法吧:捏著1元這樣小額紙幣總覺得臟髒的去買個吃的什麼的好變扭而且手上拿過那錢的味道不好聞...
儲蓄罐取出硬幣比取出紙幣容易些。
各有各的優缺點,因此無法完全替代對方。
我也覺得超不方便
投幣機還廣泛存在,從驗錢到吐出錢來說,硬幣都比紙幣要方便可計量,且偽造難度大(?)。
個人發現,北京和長沙兩地找錢都是1元的紙幣。而在上海1元紙幣用得很少,找錢基本都是硬幣。可能各地習慣不同吧。
小額流通所必須的,比如說現在已經不印製1、2、5分的硬幣了,因為目前定價機制以及貨幣流通的最小單位已經上升至角,這也是經濟發展和通脹導致的後果,比如說現在買包子或打火機這一類的微商品,定價也都是角了,如果以後一個包子買10元,5元,則1、2、5角會退出流通領域,像日元一樣,這就是為什麼在當前通脹的背景下,500元、1000元人民幣推出預期較強的原因。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不懂比特幣的人,會詆毀和抨擊比特幣?
※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錢是什麼?
※貨幣貶值,個人應該如何使資產保值?
※如何評價即將發行的 2015 版 100 元人民幣?
※人民幣印了這麼多,為什麼銀行還會發生「錢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