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真的會上癮嗎?


謝 拾年 邀

現實問題的複合型很強,我並不打算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只提供一些視角供參考。

1. 懶惰並不存在一個嚴格的定義

當我們說某一個人很懶惰,或者自己很懶惰的時候,我們通常並不是指這個人的生理和精神狀態出了問題,而在在相對意義上的認為這個人沒有積極的把事情做的跟別人一樣的好,或者是跟自己所預期的一樣好。是一種「沒有達成目的,而找不到具體原因的」狀態。「懶惰」在這種情況下只是歸因時的最後選擇。被描述為懶惰的人,或者某個人在某一時期的狀態,就像有的人高有的人矮一樣,是各人表現出的性格特質,並不直接影響TA的身體功能。

「懶惰」通常是一種表現,而不是「問題」的根本原因。實際上,缺乏「動機」可能解釋大部分的「懶惰」。對於同一個任務,積極的人跟懶惰的人對這件任務的價值的評估非常的不同,實際上這是動機的重要定義[1],而「動機」跟「性格」有緊密的聯繫[2]。比如,一個優秀的學生,可能被選拔到需要面對更複雜問題,從而需要更多努力來面對困難的環境,如果TA再次證明自己優秀,就可能被進一步的選拔。這種情況只有TA內在的動機足夠是才會實現,一些缺乏動機的學生,可能故意考低分來避免進入需要更加努力的環境。而這是符合基本人性的,關於這一點,在後文中會有詳細討論。更平常的是,人不能做到一些事情的原因,在於缺乏所必須的一些能力或技能,這一點就顯得更加隱晦,從而被經常的忽視。技能掌握不夠熟練或根本上缺乏的人,在執行相應任務時候需要面對更多壓力,這在外人看來可能就是TA根本就沒有去嘗試所需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懶惰」

有一些人格障礙可能也被誤認為是懶惰。比如依賴性人格或依賴型人格障礙(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DPD)[3],這些人傾向於依賴於他人滿足自己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在沒有他人極多的建議和保證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能力做日常決定,只有少數的人可以達到正常的獨立生活的水平;迴避型人格障礙(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PD)[4], 這類人因為害怕在別人面前丟臉,害怕別人的評價/評估/批評,傾向於降低與人社交的機會,有些患者會幻想與他人擁有完美、被愛和被別人接受的關係,不過因TA們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這些關係,所以並不主動去追求,TA們只有在確信不會被拒絕的情況下才願意與人建立關係,並只關注自己的缺點,經常貶低自我。這類人可能需要諮詢以解決自身的問題。

2. 人傾向於節省能量(「懶惰」)的解決問題方式和生活方式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都受到飢餓的威脅,簡單來說就是攝入能量不足。因此能通過節省能量的方式做到同樣的事情,對人類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義。

具體的,比如人體的運動控制。人的身體很複雜,具有很多的運動自由度,對於要執行的動作任務通常的自由度是冗餘的。通過多次執行同樣的任務,執行該任務的特徵就會通過複雜的反饋來產生一定的變化[5]。

在執行任務的精度提高的同時,動作涉及的自由度也會降低,這大大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這是一種「習得的懶惰」[6]。
此外人的眼動控制等特徵也與此類似。實際上,人體在解剖方面,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也因為這種節省能耗的「懶惰」產生了一系列的解剖變化[7]。以耐力跑(Endurance Running, ER)為例:

人雙足行走/跑動,這是人類相比於所有其他物種(四足行走)的巨大優勢,這是的人在耐力跑中的能耗大大降低,同時增加耐力跑的持續能力[8]:

因此,在運動方面,「懶惰」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考慮到「懶惰」的巨大好處,可以推斷地認為,在其他很廣泛的方面(生活方式等),以「懶惰」來節省能量,也是合理和必須的。

3. 「懶惰」與「動機」

先看一個動物實驗[9]:通過多代的選擇性孕育,可以培養出兩種大鼠,高自主性運動大鼠(High Voluntary Running, HVR)和低自主性運動大鼠(Low Voluntary Running, LVR), 前者每天耗費在跑輪上的時間比後者多的多:

可以認為前者是極為勤奮,而後者是極為懶惰的。在阻塞了前者的μ-阿片受體(μ-opioid receptor)之後,也就是阻斷了多巴胺的作用,可以看到前者的運動距離大大縮短,變得"懶惰"了。

而多巴胺被認為跟獎賞有直接關係,從而激勵動機[10, 11]. 結合第2部分的內容可以發現,「懶惰」、缺乏「動機」是常態,作為「懶惰」反面的「勤奮」才是需要驅動的[12]:

4. 休假,一個「懶惰」模型

很多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假後再回到工作,會發生"節後綜合征"(Post-Vacation Syndrome, Post-vacation blues)的狀態,指的是在這個時間發生的情緒低落等體驗,不過,這並不是一個被承認和嚴格定義過的精神「疾病」。但是它給我們檢測「懶惰」對人的影響提供了完美的模型——人在休假中通常精神更放鬆,處於缺少動機和獎賞刺激的狀態。

與預期相反的是,長時間的休假(兩周)後回來工作的第一天(上圖中Time 2)人的情緒衰竭水平(悲觀、沮喪、抑鬱、無助、無望、消沉)是最低的,而工作投入水平是最高的[13]。這證明了休假的作用,從而也說明節後綜合征不是一種典型的狀態,大部分人能很好的從休假的長期「懶惰狀態」很快地調整到工作狀態。少數人經過假期之後會感受到嚴重的不適,主要原因在於TA的假期期間缺少刺激——宅著什麼事都不做/不願意做,這讓人感到難受從而陷入惡性循環——長期的「懶惰」並不是讓TA感到良好,而是難以做出第一件改變這種狀態的事情:缺乏做它的動機(沒有社交聯繫),要改變狀態給了人以很大的精神壓力。長期的「懶惰」沒有讓人感到釋放、輕鬆等,因此並不是「上癮」。而是相比於改變所帶來的壓迫感,當事人更願意保持這種低動機狀態。
----
[1] Deci, E. L., Ryan, R. M. (1975). Intrinsic motivation. John Wiley Sons, Inc..
[2] Maslow, A. H., Frager, R., Cox, R.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Vol. 2). J. Fadiman, C. McReynolds (Eds.). New York: Harper Row.
[3] Bornstein, R. F. (2010).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John Wiley Sons, Inc..
[4] Brown, E. J., Heimberg, R. G., Juster, H. R. (1995). Social phobia subtype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Effect on severity of social phobia, impairment, and outcome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Behavior Therapy, 26(3), 467-486.
[5] Todorov, E., Jordan, M. I. (2002). Optimal feedback control as a theory of motor coordination. Nature neuroscience, 5(11), 1226-1235.
[6] Ranganathan, R., Adewuyi, A., Mussa-Ivaldi, F. A. (2013). Learning to be lazy: exploiting redundancy in a novel task to minimize movement-related effort.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3(7), 2754-2760.
[7] Lieberman, D. E., Bramble, D. M., Raichlen, D. A., Shea, J. J. (2009). Brains, brawn,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endurance running capabilities. In The First Humans–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the Genus Homo (pp. 77-92). Springer Netherlands.
[8] Bramble, D. M., Lieberman, D. E. (2004). Endurance run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Homo. Nature, 432(7015), 345-352.
[9] Ruegsegger, G. N., Toedebusch, R. G., Will, M. J., Booth, F. W. (2015). Mu opioid receptor modulation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lowers voluntary wheel running in rats bred for high running motivation. Neuropharmacology,97, 171-181.
[10] Liebman, J. M., Cooper, S. J. (1989). The neuro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reward. Clarendon Pres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Stewart, J., De Wit, H., Eikelboom, R. (1984). Role of unconditioned and conditioned drug effects in the self-administration of opiates and stimulants.Psychological review, 91(2), 251.
[12] Wise, R. A. (2004). Dopamine,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5(6), 483-494.
[13] Kühnel, J., Sonnentag, S. (2011). How long do you benefit from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e fade‐out of vacation effect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2(1), 125-143.


下個月交稿,現在在輕鬆的玩遊戲。
還差20天交稿的時候,緊張的玩遊戲。
還差10天交稿的時候,焦慮的玩遊戲。
還差3天交稿的時候,崩潰的玩遊戲。
人一旦懶惰了一陣子,就很難再勤快起來了。
雖然勤快很累,但是懶惰真的好爽啊!!!!!!


懶惰真的會上癮嗎?


1、懶惰不會上癮,不會讓你離不開懶惰。

2、但是會讓你忘記自己是處於一個懶惰的狀態,讓你不斷地重複原來的狀態。

3、而只有當你充分意識到你現在是在懶惰,你才能擺脫懶惰。


高考將近,我也來說一件高考的事情。

我還在高三的時候,我上課很喜歡偷偷地看課外書。比如在上數學課,老師在講台上會給我們一兩道比較難的數學題,讓我們去鑽研,但是我通常沒著去解答老師給出的數學題。相反,我在座位上偷偷地看課外書(比如青年文摘等不費腦的書),然後等著老師講解題目。

我自己以為我學到了知識,但是我在事後回想,我並沒有在學習,我在偷懶,我在看雜誌,我覺得我非常的懶惰。但是我在上課時並不會知道我在懶惰。


另外一個情況就是我和好朋友。他和我曾計劃著一起去寫一篇小說,大約10萬字,而最後我們還是沒有能完成這個小說的計劃。我去回想這一件事情,我發現我們把很多的時間放在查閱上,比如看別人的小說怎麼寫,去看別人文章的內容找靈感。看著看著,就開始看雜誌,看漫畫,聊天等等。我們也有意識到我們應該著手去寫作,而不是去看這看那,但是我們並沒有開始寫。我們在拖延,在做沒有難度的事情,我們在偷懶。因為我們懶得動筆寫,我們連小說的雛形都沒能完成。


我們會發現,懶惰在上述的兩種情況下,就是我們不願意花費精力在有難度的事情上,轉而把精力放在我們覺得沒難度的事情上。而這樣的狀況持續下去,就會出現我們在懶惰中所出現的,比如無聊、消沉等的感受和態度。但是,儘管我們無聊了,我們消沉了,我們並不會馬上告訴自己:「啊!我現在在偷懶呢,我應該去做我該做的事情呀!」

懶惰之所以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身邊,就是因為你在偷懶的同時,你不是去睡覺,而是手頭有做事情,有在做一個件簡單的、機械的、比較無意義的事情,你的潛意識會告訴你:「你在做事呢!」

而當你回過頭來反思自己這段時間裡做的事情,你才會覺得你怎麼就在那裡看雜誌、玩手機呢,你怎麼沒去學習,你怎麼沒去鑽研項目呢?

在理解到懶惰在現實生活中是這樣子作用於我們身上,我們是不是應該再深入去思考一下

懶惰是如何讓我們心理、勝利受到影響的?如何才能意識到這樣的懶惰呢?

所以,我現在要去偷懶啊~喔,不對,我要去查資料。

希望各位能給贊喔~希望得到30個贊~

————————高考來臨分割線——————

好激動呀~真的獲得了30個贊!!!

我們現在好好思考下懶惰這個東西是怎樣在心理和生理上對我們產生影響的。

我們會發現,我們在懶惰的時候並不是在睡覺,而是手頭有在做一些事情,而我們發現這一些事情是非常簡單的,機械的東西,比如你要去寫一篇小說的時候你去看時尚雜誌等等。其實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懶惰其實是我們會選擇去做簡單的事情,會選擇去做一些我們很明確知道過程和結果的事情。


那麼,其實懶惰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自我的羊群效應(源自怪誕心理學的詞)。自我羊群效應指的是你會選擇去做你已經做過的事情。

舉個來自怪誕心理學MOOC課程里的例子。

你以前喝咖啡,一杯咖啡四塊錢。而有一次在外面,你太陽下暴晒了幾個小時,也好久沒有休息了,你現在急需一杯咖啡來讓振奮一下。這個時候你去買那杯四塊錢的咖啡,還要走很遠,而在附近你發現了一家星巴克。我們都知道星巴克的咖啡的價錢接近30元,如果你以前沒有去過星巴克喝咖啡,你會覺得這個價錢非常高,正常情況下你是不會選擇喝星巴克的咖啡的。然而,在你現在急需一杯冰冰涼涼的咖啡來讓你精神一下的時候,你還是選擇進去,掏出30塊買了一杯星巴克咖啡,心滿意足了。

那麼,當下一次你路過這家星巴克的時候,你還想喝咖啡,你還會不會進這家很貴的咖啡店呢?

會的。

因為人對過去的情緒的記憶會比對過去行為的記憶差。當初你進去喝咖啡是因為你很熱很累,你極度需要一杯咖啡,而你現在只記得,你曾經進去喝了咖啡。雖然不記得為什麼,但是你會覺得,你以前做的事,肯定是有道理的,所以進星巴克去喝一杯咖啡是一個不會錯的選擇。當你不斷地重複上述的行為,你以後去星巴克喝咖啡就會變成一種不用思考的行為:我前面去了那麼多次,肯定符合我的要求的,這樣子做肯定沒錯。這就是一種自我的羊群效應,會自發地去肯定自己以前做過的事情,因為你對你以前做過的事情是了解的,了解過程,了解結果,所以你會更傾向於去做你已經做過的事情。

那麼我們說了這麼多關於自我羊群效應的事情,我們回到關於懶惰的討論上。

我們會發現懶惰的時候我們很少去選擇做一件比較新穎的事情,我們會選擇的方式是看時尚雜誌、煲電話粥或者其他我們以前做過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我們都做過,那麼當我們面對一件工作的時候,我們會選擇我們以前做過的來逃避我們要做的工作。相比之下,除了我們看時尚雜誌比工作輕鬆外,我們對看時尚雜誌的行為會比做工作要來的熟悉:畢竟工作是各種各樣,處理方式也要隨著內容的改變而改變,而看雜誌的話你只需要翻頁,看一看衣服和模特,不需要額外的精力去思考。

基於自我的羊群效應,我們聯想到懶惰和要處理事物的了解程度有關,我們會發現,這實際上聯繫到我們從小都被告知一個道理:一件大的事情,我們需要把它分解成小的事情,這樣子困難的就會變簡單,我們也會積極主動而且有效的去完成。


我們是因為事情變簡單了才選擇去做嗎?並不是,而是因為在目標的劃分過程中,我們會逐步清楚我們要做什麼。我們偷懶的時候會選擇做的事情是我們以前所做過的,而就是因為我們做過了這件事情,我們知道了過程和最終目標。而當一件事情劃分得足夠好的時候,我們也能很明確的知道這個劃分出來的小任務的過程和目標。

所以,學習如何分解任務是一件克服懶惰的極為有效的方法。

不過,好像懶惰也沒有是天生形成的,不然也沒有上癮的可能,那麼懶惰是怎樣開始的呢?

我還要去偷懶下~喔,是去查資料~

感謝各位贊我和感謝我的朋友噢~希望繼續有贊~有66個贊最好喔~


————祝大家高考結束快樂的分割線—————


Wow!!!居然有200個贊了~超級感謝大家

我們知道懶惰是你會選擇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代替你原本要去做的事情,會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無意義的事情上,卻對自己實際上在懶惰毫不知情。而在選擇做事情上,我們會更傾向於做我們所做過的事情,以此代替我們要面對的工作,這樣子也是懶降低我們生活效率的一個地方。

那麼我們來討論一下懶惰的開始。

很多人喜歡打籃球,在打籃球的時候,就算沒力氣你下場了,但是稍微坐一下就會想上場繼續打球。而當我們打完籃球回家坐到沙發上的時候,這時候再有人叫你出去打球,你就會覺得渾身乏力,一點都不想動,不會想繼續打球了。

其實我們打球累了呆在球場邊休息,和我們回家坐在沙發上休息,都是休息,但是我們在第一種情況下就會想繼續打球,在第二種就會拒絕繼續打球。為什麼,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累呀。

我說的累並不是說身體上的累,而是在心理上,我不想去改變我現在的行為模式去做其他的事情。打球會想繼續打球,休息會想繼續休息。你回家休息了,然後讓你去打球,改變了你在休息這一個行為模式,所以讓你再去打球你就不回去,而如果這時候給你水喝,你會咕嚕咕嚕地去喝水,這時候讓你打遊戲看漫畫休息,你也會這樣子做。(我打完籃球就超級喜歡去看漫畫)


如果我們把打籃球這個事情換成是工作,我們會發現,第二種情況其實指的就是我們在工作中的懶惰。我們會發現懶惰的開始是因為你很累,想休息一下。然後一休息就一直休息。一懶惰就一直懶惰。


因為你會保持你原來的狀態。

很多知乎上的人都提倡適當的運動可以讓我們保持充沛的精力,會讓我們更有效更積極地去工作。我們可以理解為你去適當的運動,其實就是讓你離開原來的懶惰的模式,進入到另外一個行為模式,比如運動,工作。而很多人並沒有保持適當且規律的運動,就是因為你要主動地離開你原來的懶惰的模式,這並不容易。


前面我們有討論到我們面對一項工作的時候,會選擇去簡單的事情來偷懶。而我們會發現,你一偷懶,比如一去看雜誌,一看就會看大半天,而不是看那麼五分鐘就回到工作中去。這種選擇做輕鬆事情來替代困難工作的行為本身是一種對疲勞的大腦的舒緩,但是太多人會不斷地持續,沒有再次主動地回到工作中去,才會產生那麼大的由這種懶惰引起的效率低下。

這是懶惰的開始的一種理解,而懶惰不僅僅是這麼簡單的開始。有的時候,我們的懶惰不僅僅我們不勤奮做事情。

在高中的時候我們會發現:

有一些人在教室里複習的時候慢條斯理,不時看看小人書,不時去和人講下話,忙忙碌碌的樣子卻沒有認真的做事情。而晚自習下課,發現自己很多東西都沒有完成,回到宿舍又開始努力。

本來晚上12點要睡覺休息了,但是你想到別人比你強好多,你就想努力多一把,學到十二點半。你會覺得:啊,我好努力啊,別人都休息了,我還會主動學多半個小時。但是,我們會發現在這半個小時里,你僅僅是做多了兩道題,並沒有多大的效果,而且休息不好還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但是,這半個小時會讓你產生一種錯覺:我好努力!

這是一種典型的自己感動自己的方式,比如在吃飯排隊的時候背單詞,然後忘記了;比如大家在休息的時候,放棄休息去學習,然後效率不高。所有這樣子的行為,是一種自己感動自己的行為,或者叫做戰術上的勤奮,戰略上的懶惰。


你並不是在努力,你只是不斷地在找事情做,把自己的空閑時間和休息時間填滿,營造出一種你很努力的錯覺。


你在自己感動自己。


很危險的是,自己感動自己這樣的行為是會上癮的。懶惰不會上癮,但是在懶惰于思考的情況下,這種自己感動自己的行為(不想方法而只想著用更多的時間學習)會給你一種充實感,滿足感,讓你覺得你的未來在不斷的變好。而這僅僅是錯覺。

懶惰很多時候僅僅是從你想休息一會兒開始,而懶惰的危害則是你並不知道:你所有的努力,僅僅是一種自己感動自己的錯覺。

你看起來很努力,卻懶得去思考。懶惰不會讓你上癮,卻讓你絲毫不知情,你在懶惰;讓你絲毫沒想到,你不應該懶惰下去。


這才是懶惰真正可怕的地方。


謝謝各位贊我和鼓勵我的朋友~希望繼續有贊,希望333個贊喔!

如果達到了468,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些對待懶惰的方法,或許也會幫助到大家哦~


-------------------- 突然很開心的分割線————————

已經超過五百個贊,很抱歉由於事情多沒能夠及時更新。

我想拿我沒及時完成這份答案這一件事來說一說克服懶惰的方法。

我之前沒時間來完善這一篇文章是我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太多了,導致一些事情被耽誤。為什麼被耽誤呢?因為事情一大堆,我沒及時也不敢把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清理出來,導致我做了好多但其實是不大必要的事情。

懶惰的一個方面是對自己深陷的麻的的不清晰不了解,也懶得去搞清楚,只想著順其自然。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分清楚各種各樣的事情,搞清楚身邊麻煩的來源,在所有麻煩事情中找到自己想要留下來的,然後把所有不要的全部移除,哪怕是可留可不留的,也都不留下。

以下為例子:

一個苦逼工程師的日常:

寫代碼做項目

看論文

和女朋友各種生活日常

和女朋友吵架

健身

跟一幫高中生混,聊天

刷知乎票圈

睡懶覺

寫作

吃飯


篩選後:

一個工程師的日常:

寫代碼做項目

看論文

健身

很明確,我就知道今天我需要做的是什麼了,那我就先把這些東西搞定。比如像寫作這個可要可不要的事情,果斷刪除。

在完成這一些事情後,再想著繼續做什麼。

很容易的,像比如「跟一幫不學習的高中生混,聊天」這樣子的事情就不會做或者做了不耽誤你的事情。(我不是在黑高中生啊)


說說另外的。

一個人和我說他是學生會副主席,而另一個人和我說他是什麼樣子的人,如果我是HR,為什麼我要因為第一個人說他是學生會副主席就覺得他不錯呢?因為學生會副主席代表著他有怎樣怎樣的特質,作為HR可以通過這個去理解,但是如果你能夠直接表達出你有什麼樣子的特質,讓我不用間接地去了解你,這不是更好?

其實這可以讓我們知道,懶惰的一個特性就是有間接地東西。我們要做什麼事情,總是想者要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在行動和最終目的之間拐了無數的彎,這就很容易讓麻煩的事情增多,就回到一個和大家說的,清理麻煩這一步上去了。

想幹嘛就幹嘛,直接做就好了,邊做邊學是最快的


我們為什麼不想要懶惰?因為如果我們不懶惰,我們努力學習工作,我們會不斷地進步,然後可以和更高質量的人接觸,去過更高質量的生活。

所以,保持和高質量的人接觸,這是克服懶惰的一大方法。

不要總想著以高位者好心地去教化低位者。比如你總想著你是大學生,想要去指導高中生,你會發現你接觸的更可能是比你差的人。相反,你需要的更多的是去接觸高水平的人,至少是你身邊差不多水平的人。

這涉及到一個關於學習舒適區的概念。我們去和水平比我們低的人接觸,能夠讓我們有為人師的愉悅感和成就感,但是在為人師中很可能我們會不斷地重複我們已經掌握的知識,而讓我們麻痹了自己,以為自己學了好多,好厲害。在這樣子的心理下,想好好學習的難度很難說不會大大提升。

如果你有什麼想法,不要告訴別人。你說了會以為你做了,這會讓你懶惰。

你有什麼決定,不要太過張揚的告訴別人,自己安安靜靜地做好規劃,記錄自己的想法。

隨時整理自己所做的事情,把必要的留下,其他的盡量排除,換取專心去做必要的事情。

在上述自我完成的基礎上,盡量去和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接觸,不斷提高自己求知的姿勢。

另外,積極點贊也是不可或缺的。

謝謝各位。(還不完善,會修改的~)


推薦閱讀:

16 歲刷了將近一年的知乎,現在三觀混亂怎麼辦?
你是如何擺脫抑鬱的?

TAG:心理學 | 生理學 | 認知 | 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