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看待少數民族加分這種現象呢?


中國教育的本質是選拔
我支持給貧困地區考生加分。貧困地區教育質量差,相同水平的學生會得到較低的考試成績,加分用以糾正這種外部性,提高選拔效率。
我支持給母語非漢語地區的考生加分。母語非漢語地區的學生接收漢語載體知識效率低,相同水平的學生會得到較低的考試成績,加分用以糾正這種外部性,提高選拔效率。
如果你是少數民族,並且恰好是在貧困地區,或者母語非漢語,那我非常支持你加分啊。因為有可能你本身很聰明,只不過被落後的教育和語言的轉換耽誤了,加分給你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可是既不貧困,也講漢語,光不出溜的一個少數民族,如果還加分,那我除了解釋為你確實比我們血統高貴之外,實在想不出別的原因來了。


對於滿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考生來說,哪怕只加1分,也是不合理的。因為他們都是以漢語為母語的,加分加得莫名其妙。
但對於雙語班、民考漢的少數民族考生來說,酌情加分是很有必要的。最好要達到一個「為了加分學漢語很值」的效果。
我在南疆發現這邊的少數民族漢語說得很差,這無疑嚴重阻礙了本地發展。但中小學中雙語班、民考漢已經覆蓋了百分之七八十。我見到的一個民考漢的柯族初中生,從小生活在大部分人是柯族的環境里,但漢語接近母語水平,甚至成語典故都懂。
如果能解決語言問題,對民族問題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現在就連南疆幹部下鄉,都經常遇到全村沒人能說流利漢語的情況,得帶翻譯才行。

另外,題目中這句話如果換成「一百個人,八個加分」,就是另一種感覺了,雖然這兩句話說的是同一回事。


我給大家說說廣西的高考加分政策吧,私以為是全國範圍做得較好的。大家是不是都忘了廣西也是自治區,而且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哈哈。

廣西的加分政策粗略可以分為三個等級:
+20分:國家級貧困縣、邊境城市的所有少數民族和漢族學生,以及除南寧柳州北海桂林梧州外的世居少數民族
+10分:貧困市、縣的所有少數民族和漢族學生
+7分:除上述地區外的世居少數民族
+5分:南寧柳州北海桂林梧州的城市少數民族
這是我高考那年(2010年)的情況。
最高加20,不像某些自治區一次加個30、50這麼誇張這麼不平衡。PS,壯語早就名存實亡,文字都是建國後生造的,不像北方一樣還有民族語言科。僑胞台籍烈士加分的就不列了,各省區差不多。

廣西的加分政策是比較公平和理想的,首先它並不以少數民族為加分核心,而是廣泛地照顧到不發達地區的所有學生,當然,貧困地區少數民族佔比也確實較高。同時,作為城市少數民族也可以享受到比漢族同學稍微多一些的好處,5分與加分失衡還是差距很大的。看答案北方竟然許多滿、回都沒加分啊,我是祖輩遷桂的滿族人,也和佔比較高的壯族同學一樣拿到了5分,算是佔了便宜嗎……

可能這裡有些同學要質疑了,他們生在華中、華北地區的貧困縣鎮村,為什麼並無加分?同時,較為繁華的邊境城市比如防城港市、東興市,為什麼城市漢族高考也有20分加分?這裡要說明一下,廣西的教育非常落後,一本率全國倒數,五千萬人口中堪稱重點中學的學校全區才六七所左右(比教育發達大省一個市還少),而且全部都在大城市裡,邊境城市和縣城很難享受到哪怕很普通的教育資源,而重點中學的高昂借讀費也讓縣城學生望而卻步,更別提大山溝里連上高中都很艱難的農村學生了。這10分和20分,是對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地區的照顧性補償,也因為這些地方少數民族人口通常佔比很高,也算是踐行教育公平的一種手段吧。

咳咳,誇完政策,現在抖點不那麼讓人愉快的內幕。但是呢,全國絕大地方的漢族學生可能並無了解,少數民族自治區域最大的實惠絕非加分,而是少數民族預科班,俗稱B類(一本B類、二本B類),這也是目前涉及民族優惠政策的隱秘沉痾之所在。解釋一下,預科班就是某些重點學校會給自治區少數民族學生以少量名額降分錄取,比如我那年基本少數民族(城市戶口也可以)只要高過一本線就可以上南開大學、大連理工、東北大學等。但是呢,絕大部分學生都會在正常錄取的A類篩乾淨,並且由於預科名額較少(一個學校給大概3~15名),也很少會有少數民族學生把寶押在上面。於是呢,每年都有很多預科班的名額剩餘下來,落入有關機構手中,然後在廣西的權貴家庭暗中流動甚至明碼標價,非常不利於教育平等。

同樣的,目前存在另外一個漏洞,即貧困縣的學生到大城市去求學,但是卻保有戶口所在地的加分。我對這個空子不予置評,對廣西教育有所了解的人可以知道,政府是一向默許這樣的學生存在的,不僅因為高昂的借讀費和找關係的門檻使得這類學生人數並不多,而且廣西的教育確實已經落後到絕大部分縣鎮根本無法沒有培養優秀學生的能力,政府只能以默許作為補償。舉兩個例子,8年前我那一年的中考,我的高中對某廣西前列的人口大縣的中考生只招收全縣前3名,第4名都得先交三萬再每學期五千的贊助費;我表哥(漢族)出身於廣西某大城市的第一大縣的某人口大鎮,到市裡讀高中,後考上一所區內二本,當時鎮政府獎勵了幾千塊,原因竟然是本鎮第一個大學生……

總結一下,廣西的民族加分政策以惠及不發達地區的所有學生為主,以照顧少數民族學生為輔,在全國範圍內比較也算是很好的促進公平的政策。但是仍有一些隱秘的漏洞仍存在權力尋租的現象,犬儒地說,也算是灰色福利了。

-


國家現有的少數民族照顧政策太簡單粗暴。


我和題主一樣生活在北疆,是世居少數民族之一,高考加分政策的受益者。但我在擁有和身邊漢族同學同等的教育資源下還有五十分的加分政策,並且可以報漢語言計劃和民考漢計劃,這對我身邊的漢族同學來說並不公平,對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匱乏的少數民族同學也不公平。而我身邊也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少數民族同學仗著自己有這樣的「特殊照顧」而荒廢學業,最終竟然也能走個不錯的二本學校。這給和我一樣的少數民族同學造成了一個錯誤的觀念,也造成漢族同學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的歧視。


以下段落摘自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M2NDcwMg==mid=211838609idx=1sn=66cbeeaf7353c3074538edaeca50c2ebscene=0#rd
「以涼山地區為例,西昌市區出生成長的彝族青少年,不論其彝語水平如何,均和當地漢族青少年享有同樣的教育資源和其他社會資源。這些青少年在就讀學校,特別是高考中得到加分或者降分錄取的「照顧」實質也是違背民族照顧政策的初衷的。而相反的,「老九縣」腹心地區的彝族青少年,教育資源和其他資源過於匱乏,現有照顧政策無法實際發揮效力。因此,在加強對偏遠地區民族教育等社會事業的投入時,要裁減對實際與漢族群眾享有同樣社會資源的少數民族人群的照顧。這樣才能使民族照顧政策發揮優勢,也防止對漢族民眾的逆向歧視。」


本人漢族,堅決支持在同一省份內,給該省的少數民族同學加分。不過我不支持直接加分,而是支持各個省單獨為民族語言出一張卷子,各民族都可以考。

舉個例子,在內蒙,滿族考生可以加考一門滿語(滿分20分、難度類似於英語專業八級),蒙古族考生可以加考一門蒙古語(滿分20分、難度類似於英語專業八級)。那麼,內蒙漢族怎麼辦呢?內蒙漢族也可選擇加考滿語或者蒙古語,也有機會拿到加分。

這一門考試的滿分為20分,未來視情況可以削減分數。

這樣做的好處有三:

1、對於那些既要學本民族語言又要學漢語還要學英語的少數民族孩子,人家確實很辛苦,我們應該給加分。漢族人不要太小氣了,我對於斤斤計較的漢人也是看不起。

2、對於以漢語為母語,根本就不會自己民族語言的少數民族,那就沒有加分。

3、對少數民族優惠不服氣的漢人,很簡單,請你學習你所在省份某一個少數民族的語言,學會了你也有加分。這樣還有一個好處,漢人在學習少數民族語言的過程中,可以增進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的了解,促進各民族的團結。一定不要忘記,維吾爾語、滿語、蒙古語。。。也是中國語言。

——————————————————————————

參加公務員考試也是一樣操作,參加維吾爾自治區一級的公務員考試,可以加考維吾爾語或哈薩克語或其他當地少數民族語言(滿分是多少可以再研究),漢族人也可以加考這一門。

————————————————————————————

既然已經點贊數破百。我就說一下我對於少數民族學漢語與本民族語言的看法:

1、各民族都會漢語,有利於降低交流成本,這是客觀事實。當一個中國國籍的藏族人與一個中國國籍的維吾爾人相遇了,選擇用漢語交流是一個選擇。用經濟學術語來說,全國各族人民學漢語不失為一個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率的選擇,舉個例子,100個人開車走右邊,10個人走左邊,那不得已,只能讓那10個人遷就100個人。各族人民學漢語可以視為少數民族對漢族的遷就。

2、各民族都有人想留住自己民族的語言,這種感情值得尊重。很多中國籍的漢族人聽到海外華人要求子女學漢語就高興,聽說海外華人放棄子女學漢語就失落,恨不得會漢語的人越多越好。

3、少數民族學漢語其實就兩個理由:1、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找工作與經商的語言是漢語;2、在中國境內,科技出版物往往以漢語為載體,因為漢族科技知識分子的絕對數量最大。無所謂漢化不漢化,只有賺錢最大化與奔向現代化。(當然,有少數民族朋友喜歡漢文化,我也不反對,這種人其實不少)

4、當然,最牛逼的書籍是用英語寫的,所以中國各民族精英為了現代化都要學英語。

5、考慮到少數民族生活在以漢人為主體的國家的不便,給予他們一些優惠是公正的,不給優惠才是不公正的。只不過這種優惠政策要設計得精巧一些,本答案就有點機會公平的意思,讓對優惠政策不服氣的漢人孩子也可以加考一門少數民族語言。

6、最有利於民族和諧的觀念就是各族人民(當然含漢族人民)對自己民族的傳統要適度(注意:「適度」二字)尊重與保留,但是又不要神聖化這些東西,大家一起奔現代化去。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56個民族55個加分是個偽命題!
56個民族55個加分是個偽命題!
56個民族55個加分是個偽命題!

我國現行民族政策,亂七八糟,不同省份,不同州縣,不同地域,不同年份,當然還有不同民族加分政策都是不一樣的。
還有一點很重要:老,少,邊,窮。只盯著少看實在是有點片面了。中國許許多多邊疆的旗縣無論什麼民族考生只要參加高考一律加邊疆分。
比如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漢族人口95%,少數民族5%,一律加20分邊疆分,民族分不認定。

特殊貧困地區根據當地政府政策也會享受考試政策照顧。苦聰人,穿青人等等等等尚未被承認民族身份的特殊人群(他們的身份證上面寫的是其他)也是受到相當程度的政策照顧的。
民族加分多混亂我就舉個例子:內蒙古地區常居少數民族49個,只有5個享受加分政策。
新疆少數民族47個,常居13個,有11個民族加分。
一些特殊性質的專業不算民族分,內高生(意思是高中考到內地來上學的新疆的考生,他們是新疆生源考生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參加高考的錄取情況按內高班高考計劃書來決定,計劃書單獨由教育部制訂,與當地各省市的高考招生計劃無關。但是他們的錄取分數線和當地考生是一個標準來的。
例如本人,由於當年高考的專業,民族加分並沒有得到承認,同樣是裸分考試。

下面隨便找一個文件來顯示下,網址鏈接 2015全國各省份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匯總

如果圖不清晰建議大家瀏覽原網址。
還有一點很重要:有一些地區是在總成績上加分,有一些地區是針對特殊群體做降分處理。為了方便敘述,下文我統一都說加分。
大體說我國現行民族加分政策分幾類:
一,一律不承認民族加分,比如山西省。
二,無條件承認所有少數民族加分。如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浙江,河南,湖北這幾個非少數民族居住地漢族考生占絕大多數的省市。北京天津安徽河南上海加5分,浙江湖北十分。北京市少數民族只有在報考本市內學校享受加分。江蘇省是對報考民族院校的民族考生加10分,普通加3分。
三,承認一部分民族加分。常見於各個自治區自治縣。以內蒙古為例子,僅承認蒙古,鄂溫克,鄂倫春,俄羅斯,達斡爾五個民族加分。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內蒙古人口約2470萬(原來誤寫成247萬,應評論指正已修改。),蒙古族人口約佔17%,約420萬人。剩下四個族人口數大約分別是八千(鄂倫春)一萬三(達斡爾),三萬(鄂倫春),一萬五(俄羅斯)。佔全區人口比例大概分別是0.032%,0.05%,0.12%,0.06%,每年內蒙參加高考的人數穩定在19-20萬之間,這幾個民族受教育程度以及參加高考人口數的百分比我找不到大概數據,就大體情況來看並不能說高。可能加分政策最惠及的還是蒙古族,其他加分的四個小族的高考促進作用並不大。加分為十分。
四,所有民族都加分,比如我剛剛舉的邊疆分加分(邊疆分不能算作民族加分政策,但是它和民族加分不可以共存)騰衝的例子,還有廣西防城港的兩個區所有都加二十分,廣東但凡居住在少數民族聚居地的考生也是無論少數民族還是漢族都加20分。再比如湖南,居住在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漢族考生加10分。

針對不同的區域,處理情況也不同
同樣以湖南為例,少數民族考生居住在少數民族聚集地,加20;
少數民族考生在漢族城鎮地區,加(其實也是降分)5分;
少數民族考生在漢族農村地區,加10分
漢族在少數民族地區,加10分

所以我說56個民族55個加分是個偽命題。

目前民族加分政策良莠不齊有好有壞,必須承認的是,有一部分的民族加分的確有失偏頗,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因為我們學校正是民族大學,考來的同學近百分之七十都是少數民族,但是各個少數民族中,新疆加分的11個民族之中父母雙方都是這11個民族裡的可以加50分讓大家都覺得有些太過,還有寧夏和青海,在本就低的嚇人的分數線上再加10分20分也是十分讓人不能李菊福。還有在北京上海那幾個都承認加分的發達地區上學的少數民族,本身就享受了比較優厚的教育資源,我認為他們理應和漢族考生按照一定的標準考試。

民族加分還有一部分我覺得是很莫名其妙的,就是對民考民(少數民族考生考取少數民族語言專業),這個可能是為了增加不同地區的相同民族之間的競爭,不過按道理來說,考民族語言的民族一般也就那麼幾個,大家也都幾乎住在相同地區,遷到漢族居住地的少數民族幾乎不會再考民族語言高考了,同樣的,絕大多數的漢族人根本也不會去學習少數民族語言,這種加分並不能增加什麼優勢,所有人一起加分高考,等於都沒加。

(按評論知友提供的信息,添加新內容:(在新疆)民語言的加分不包含十一少數民族,也就是說維族學生維語考試不加分,漢族或者土家族學生維語考試加分。)

加分政策可能是為了增加少數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目前也的確收到了一些成效,不過現在看來,我國人民並不了解高考加分的政策,還沒優化少數民族教育水平,先就挑起了不明就裡的人之間的民族紛爭來了,真是事倍功半何苦呢。與其在這裡搞亂七八糟的評定標準加分政策,不如先解決一下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不平等問題,解決一下北京上海等等大城市的本地戶口優待問題,多給老少邊窮地區分配好的教育資源,多分配幾個211(看看河南河北都成什麼樣子了),大幅度提高當地教育工作者的經濟收入以留住優秀的師資。針對民族隔離嚴重地區,加強漢族教學和雙語教學,增加他們受漢語教育的機會。這些比什麼民族加分都有用的多。

我覺得民族加分政策紛爭反映出來的,是我國日益增長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不同地區教育水平差距大的現狀的一個縮影。大家不是反民族,是反「受著相同教育但是確有不同錄取分數」的特權吧。


新疆有46個民族,但只有父母至少一方屬於11個少數民族的有加分。

這種話舉出來一個反例就夠了吧?提問者竟然還說自己【從小就生活在北疆】?北疆是絕對的大雜居,你告訴我北疆的壯族朝鮮族瑤族甚至藏族加分嗎?這些民族在新疆的人數可不少。

漢語言(漢考漢):漢族、回族、滿族及其他母語為漢語,但非新疆主要13個民族的考生(e.g朝鮮族)用漢語考試。回族考生加10分計算總分,滿族不加分,但很多學校提檔不承認回族加分。
(13個世居民族:維吾爾、漢、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塔吉克、錫伯、滿、烏孜別克、俄羅斯、達斡爾、塔塔爾)

民考漢:父母雙方都是新疆13個世居民族中主要10個少數民族的考生(不一定要同一個民族,例如維吾爾+塔塔爾),用漢語考試,加50分計算總分,一方是10個少數民族的,加10分。(謝 @孤獨的泡麵君 :單民十分,今年起南疆四地州施行單民五十,其他地區不變)填報漢語言計劃錄取時,相當一部分學校提檔不承認民族加分,另有一部分學校錄取承認加分,選專業不承認加分。民考漢學生可以填報漢語言計劃和民考漢單列計劃,招收民考漢單列計劃的內地高校不太多,分數較低,需要讀一年預科。


高考加分算是同化政策的一部分,讓更多的人接受現代化教育(漢化),有利於彼此交流(不然學習那麼多少數民族語言?類似推廣普通話吧),促進經濟發展,進而緩和民族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是長遠考慮。雖然不公平,有逆向的民族主義的嫌疑,但時機成熟的時候會取消的。小不忍則亂大謀。


加分或降低難度對應的是經濟水平教育水平而不該是身份屬性。


支持。
我先裱一個文字,是中學生的閱讀材料:

  ①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些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人。然而,我們是怎樣對待這條母親河的呢?說句實話,我們對不起黃河。據學者們研究,兩千多年前,黃河並不姓「黃」,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當清澈的。隨著她兒女的漸漸增多,她周圍的森林面積卻一天比一天減少,造成了越來越多的水土流失,終於使她由綠變黃了。由於河底的泥沙越來越多,河面逐漸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開封市,河面比房頂還高,成了流在人們頭頂上的「懸河」!。 大概是母親生我們的氣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來教訓我們,造成了難以想像的損失

我就呵呵了。

  5、中國各民族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互相融合成為偉大的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是全人類共同的文明財富,為全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中國和中華民族
這個才是正解啊。」中華民族「從來就沒有黑髮黃皮膚過好嗎,不要想搞個大新聞。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最後強調一點,已經沒有漢族了,已經沒有漢族了,已經沒有漢族了。
只有用漢語的城市人,只有用漢語的城市人,只有用漢語的城市人。
中國是斯大林之後建立的國家,中國是斯大林之後建立的國家,中國是斯大林之後建立的國家。(斯大林開始,國家的基礎就不是民族了,歐盟是進一步的體現。)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是標準自由主義世界,人沒有先於社會的自然權利,機會平等也需要更多機會外的條件。
給少數民族加分,就是給在惡劣條件下學習的優秀者進入「主流社會」(「漢人都市」)的權力。
哪怕是城市裡生存的漢化的少數民族,也是可以代表自己民族發聲的。這可以有效的減少獲得現代知識的人會去搞恐怖主義和分裂。
還可以某種程度上鼓勵學習漢語。

不過憋想了~漢西斯們消停點吧,漢族早就要死去了,就好像抗拒中央製造的(標準)苗語(發音的拉丁書寫)熱衷無法書寫的苗語方言的苗族人(例如黑苗)一樣~
中國最危險的是認同漢族的城市人,很多少數民族都沒有足夠的人口和對「國家」這個「組織」的認同,他們熱衷自己文化,根本構思不到(主流是)這種文化的國家。因為他們了解的國家是現代化的、普世的、平等均質的國家,這種國家的根基不是特殊的文化。
「56個民族55個加分」唯一的大壞處就是讓已經脫離民族範式的人自己去啃書本尋找什麼是漢族。而反對前者也是加分的目的,讓少數民族流動起來,進入政府、大公司,讓城市認識不到漢族,而是認識到中華民族。


說個因為加分改變人生的同學的事!我們從小一起上學,同學蒙古族,中考加五分,本來沒夠重點高中,加分夠了,進去了。然後高考失利,加了20分,去中南民族大學二本,然後考武漢大學的研究生,再考到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好像畢業了。留校任教了。
反觀我,因為是漢族,還有家裡窮,也是高考失利,離二本線差兩分,只能上個大專出來自考。
現在我們的差距……
不談了


不站在漢人立場,僅從道德角度說,拋開什麼利益問題的話,加分也是應該的咯。再說一遍,僅僅從道德角度來說。

畢竟中國是漢人統治的國家,少數民族隨你怎麼樣當一把手都是沒戲的。。
黨的一把手職位基本上都是漢人,非常非常偶爾才能見到一個少民。。。比如滿人是吧,人家語言都沒了,滿洲也丟了。。基本算滅族了。。。總還是要給點好處吧。。

回族先不說,牽涉宗教問題。。。
其他少民,比如南方各路苗啊,土家啊等等,不也都是被漢人轟進山的,道義上也是該給人點好處不是。。


我不知道其他例子,只就我身邊同學來說(新疆地區少數民族,但是長得漢人樣子)。高考比中原地區的我們低一百分進校,進校之後說他們高中都是想玩就玩的,不知道我們為什麼這麼愛學習。。我們是愛學習么?我們不學習就沒有學上。上大學之後,他的生活費比誰都高,逢年過節都是天南海北地玩,穿的是最時髦的,買的東西也是最貴的。這樣每年也還是有補助,學校還是背著我們給的。上面說的還不算啥。最過分的是考研,大家都廢寢忘食,他繼續天南海北地玩,偶爾學習也是十點才進自習室。可是尼瑪人家考上了。都是一個宿舍的,都在一個自習室,有沒有努力自然看得出來。正納悶,才知道人家考研也有少數民族計劃,二百八九十分就能走一個名校。如果說高考照顧還能歸咎於教育資源,考研照顧歸咎於什麼?大家可都是在一個大學上學啊。這麼多的照顧難道就是方便他天南海北地玩的嗎?好了,怨氣撒完了,正正經經評判一句:少數民族加分政策之所以出現這麼多不公平的呼聲,是因為根本沒有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一棍子打死永遠沒有所謂的公平。


我個人很不喜歡這個政策。
原因很簡單,就因為這個政策,我從小到大都被人說是加了分的……
問題是中考加的五分高考加的十分對我來講完全沒有用啊,沒有這個分對我選學校選專業不會有任何影響……就因為這個倒霉的政策就被貼標籤了……
哦對了,作為一個不信教吃豬肉的回族,大家還會憤憤不平地表示你要是真回民也就算了,一個假回民還可以加分……
你看,這個政策的最大作用,就是把人群割裂開來,人為製造敵我……


其實我說,邊遠山區的人,無論民族都該加分。人家的教育條件擺在那裡,又不是不努力,這種客觀環境的限制最無奈。難道要他們每天學十二個小時考的還是沒有城市孩子好,祖祖輩輩一直待在山區嗎。。
深山裡不是只有被漢人趕進去的少數民族,還有一直生活在那裡的漢族。看著身邊一起長大的兄弟,高考的時候考了差不多的分,因為和自己不同民族,就加上十分幾十分,脫離苦海,而僅僅因為自己是漢族,就只能落榜,打工。那滋味。。
——————————————————————
很贊同 母語非漢語的人高考加分,這也是客觀環境的限制。人家平時交流都不是漢語,考試還考漢語,真的不公平。
但是如果大家從小都說漢語,其他條件也一模一樣,加分就有點傷感情了(?_?)


身在某少數民族自治州的漢族擼過...
沒見過少數民族和漢族有什麼區別 唯一區別就是中考十分高考二十分
利益相關 作為在讀高三生覺得不公平 非常不公平
你造我們這四分之三的都是少數民族嘛 加民族分和不加民族分根本是兩個排名

我做不到很客觀的跳出來看待和自己沒有差別的同學可以憑空多二十分這個事實 二十分可以壓倒多大的一片人?
就是不公平 不甘心

————————————————

雖然改答案很對不起之前點贊的朋友們
但現在心態有了很大改變還是忍不住想說一下
後來我發現 民族分這種東西是越往上走影響越小的 就是你分數越高 他對你傷害越小(雖然有可以有很高加成啦哈哈)
所以希望看到這個回答的大家都可以加油哦
努力成為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


呵呵噠,我想說說我們這裡的情況,湖南常德。
少數民族加十分,就我們班上而言,六十個人有二十個都加分 。他們毫不費力就可以得十分,而我們的十分卻是三年來無數的汗水凝結而成的。高考中的十分,足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這裡的少數民族基本都漢化了,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少數民族語言,他們和我們接受一樣的教育,吃的一樣的糧食,為什麼他們可以享受特殊待遇,
將相王侯寧有種乎?
所以,還是應該按地域來實行,不然,對大多數高考學子來說不公平!!!


作為一個沒享受過加分政策的少數民族,我希望那些無腦噴子們動動腦子想想,這個政策並不是我們制定的。也不是你們制定的,而是國家制定的。如果你真的嘗試著改變它,那你們真的來錯地方了。


那年高考,我和一個朋友關係很好,高考分數出來後,她替我查分,給我帶電話說:
她:分數下來了,我考了515,你考了520,我算上加分525,那個本科分數線是524
我:嗚嗚嗚wuuwu
(山東某地,她回族)


要,而且只是加分還不夠。

只要民考漢考生還在某些少數民族的「文藝作品」里日常被不識好歹的賤種們當笑料開涮,國家應該從政治、經濟、文化層面上站在這些人後面做好他們的後盾。在這一點上,目前可以說是無所作為,我也不認為現政權可以有所作為。然而,這是一個國家為了保障一個公民的尊嚴最基本最基本的義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508031/answer/117825905?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推薦閱讀:

TAG:民族政策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