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蕭峰要死掉?
金庸的作品中,個人認為天龍的成就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在這裡,手機簡要回答一下。天龍寫成後,金庸送給陳世驤閱評,陳世驤評價天龍八部,有情皆孽,無人不冤。不知道另外是哪位高手給了另外的一個概括主旨是,眾生諸相,盡歸於佛。天龍是一個整體,貫穿始終,你會發現,每個人無論如何掙扎,其總是都逃不脫命運這雙大手對它的安排。蕭峰作為金庸小說的第一大英雄,那麼,最大的悲劇自然就降臨了。借用納蘭妙殊的一句話,英雄的悲劇,總是英雄自己一手造成的。
其實,如果看金庸的武俠,你會發現兩個明顯的特點,1,按照寫作的時間順序,越來越趨向虛無。2,從金庸的整個寫作的作品來看,所有的作品無疑都充斥著悲劇色彩,說的更透徹些,就是悲天憫人的色彩。
只要把握了這兩個大的原則,你就會對金庸的小說理解的更深沉。
這無疑反應出很多問題,1.金庸對中國傳統文化把握之精準,可見一斑2.金庸自己的「歷史觀進化之故」,其實是隨著對生活對世界的認識加深,金庸對世界對人性對自己的理解更深入,從而感覺在茫茫世界中,個人的力量如同滄海一粟。這從金庸的小說的寫作序列中可以反應出來。初始,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陳家洛郭靖憑藉一己之力或苦苦奮鬥縱橫世間,中期神鵰倚天屠龍記連城訣迷茫追尋,後期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詢問人生的奮鬥和拼搏有什麼意義,天龍中眾生無論如何掙扎始終逃脫不了生命之輪的碾壓,笑傲江湖中什麼是正什麼是邪?邪惡戴著正義的面具,吃噬著它的鮮血在世上招搖,東方不敗對了還是錯了?任我行呢,或者說左冷禪,岳不群?或者令狐沖放蕩江湖,虛無生命算對算錯?至於到鹿鼎記,如韋小寶般的者發大財做大官泡美妞,貫穿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這種人遍地都是,用竇娥冤中的一句話,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作惡的富貴又壽延。可以說後期開始有歷史虛無主義傾向。
更多的說一下,金庸的個人信仰也是隨著對世界認識加深逐漸開始變化,從他的小說大家也可以看出。初始,儒家,代表人物,陳家洛,胡飛,郭靖。其責任為以天下為己任,典型的修身齊家治天下。中期,道家,王重陽,楊過,張無忌,張三丰,趨向虛無,注重個人。後期,佛家,典型代表天龍八部各人物,令狐沖,人生為苦。佛家七苦,其實都是空無。(這個過程反映了金庸在武俠中為自己編造的成人童話也在不斷的破滅。)
這下,可以明白蕭峰為什麼要死了吧,他的死是註定的。
——————————————————————————————————————————————————————————————
這裡開闢一個空間來容納下整個天龍中喬峰的經歷變遷——雁門關之殤
當沉穩老練的喬幫主平息丐幫內亂,後被丐幫驅逐,當身負堅毅之剛的喬幫主被整個中原武林江湖豪友指責為契丹野種,被大惡人折磨身心,義父義母死亡,背負惡名,痛失至愛,痛失邦國,你面對著整個書卷,一定會陷入沉思,當第一次你遇見那麼如若天人的喬幫主的時候,你一定不會想起,這個面對百般困難依然大碗飲酒的喬幫主,這個赫赫神威的喬幫主最後居然會選擇自殺,走上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條道路。
雁門關是個重要的地方,非常重要的地方。在天龍中金庸先生是這麼寫的:雁兒南遊北歸,難以飛越高峰,皆從兩峰之間穿過,是以稱為雁門。蕭大俠面對雁門關也發出如此感慨:今日我從南來,倘若石壁上的字跡表明我確是契丹人,那麼喬某這一次出雁門關後,永為塞北之人,不再進關來了。倒不如雁兒一年一度南來北往,自由自在。
雁門關在蕭峰的人生經歷中大約出現了三次,蕭峰曾經在這關前留戀數次,並邂逅摯愛,然而,他終不會想到,他這一生也跨越不了這一雄關。
這三次分別是:
1蕭峰出生至雁門關兵變,人生經歷為一大變。此後種種皆有此關此事衍生——此為天神之生。
2蕭峰來雁門關求證自己是否契丹人,若是,今生永為塞北之人,不復中原。結果,遇見阿朱,結果為是,然而其不但沒有過關,反而得到人生摯愛,重入江湖——此為天神重生。
(如若不是重生,那這一結局就是蕭峰的死,至少按照金庸這麼龐大的宿命寫作來說肯定死死,要不變成如今流水一般的武俠偵探小說了)。
3蕭峰被救,入關。阿朱已死。蕭峰迴憶起過往種種。家國淪落,親人慘死,摯愛已去,一生執著的夢想與理想,正義與民族大義,忽然就如春夢一場,遙遙而不可追。少時的苦難幸福,青年的發憤,一舉成名,壯年的積極進取,統領天下第一大幫,成就民族偉業,在這一瞬間,似乎都是那麼的可笑。這一切有何意義,無論自己如何掙扎,如何拼搏,雖萬千人往矣,都逃不脫命運的掌控。蕭峰,死。——是的,死。沒有天神重生的起因了,有什麼可以解救一個必死之人呢?
連蕭峰這樣赫赫神威的人,都逃不脫命運的輪迴,你感受到佛家之苦諦了沒?
金庸在釋名中已經說的很明白,「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崐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天神的壽命終了之後,也是崐要死的。天神臨死之前有五種徵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崐不樂本座(第五個徵狀或說是「玉子離散」),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崐大的悲哀。帝釋是眾天神的領袖。
蕭峰就是天龍八部中的天,神。
當然如果是一個二流作家的話,可以讓蕭峰和阿朱不死。當然,我們知道金庸,不是。
所以,蕭峰的死都是註定,無法排解的。
——————————————————————————————————————
完善下答案。阿朱死的原因就是死在雁門關之殤的第2和第3個起因了。2是為3埋得一個伏筆。前面說的很詳細,而蕭峰的一生變遷都逃不脫雁門關這一事件。
中國古典小說有個明顯的寫作技法,即為輪迴圓轉。蕭峰的一生,自也為一輪迴,他在南朝的所有苦難榮譽,俱來自雁門關,而虧欠南朝的,在雁門關前他一併還清;他出生自大遼,遼國給了他生命開始,給了他聲望的頂點,雁門關一箭後,自此他也無愧故國。
耶律洪基見蕭峰自盡,心下一片茫然,尋思:「他到底於我大遼是有功還是有過?他苦
苦勸我不可伐宋,到底是為了宋人還是為了契丹?他和我結義為兄弟,始終對我忠心耿耿,今日自盡於雁門關前,自然決不是貪圖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卻又為了什麼?」他搖了搖頭,微微苦笑,拉轉馬頭,從遼軍陣中穿了過去。
蹄聲響處,遼軍千乘萬騎又向北行。眾將士不住回頭,望向地下蕭峰的屍體。
只聽得鳴聲哇哇,一群鴻雁越過眾軍的頭頂,從雁門關飛了過去。
凡大英雄必有大悲劇才能方顯人生之坎坷,命運之無常,所以阿朱死在蕭峰的手裡是最讓人唏噓了最讓人感人生無常!而這,並不是悲劇的結束,而正是悲劇的開始,在雁門關前,想起阿朱,想起父母皆因此關而死,他也最終註定要葬身此地了。
這樣的安排才最先天龍之主題,那就是無人不苦,無人逃脫,眾生諸相,盡歸於佛。前兩句是我自己總結的。
————————————————————————————————————————————————————————————
最後再8幾句無關的,而讓人落淚的事情————關於阿朱。
喬峰對阿朱的評價是,狡猾。以喬大俠的識人功力,我想必然不會錯。然而,如此機智狡猾頑劣的少女,在與命運相對時,都逃不脫這樣的結果,阿朱的死是註定的。她自己走向這個她避不開的心結。
正如阿朱死的時候對蕭峰所說的,命運真是無常,我苦苦幫你追尋仇人,然而發現,自己親手套出的答案,居然是我的父親。(能感受到這句話么,我估計大家讀到這兒,血都冷了)
蕭峰心裡暗想,段正淳對她並無養育之恩,怎麼會這樣呢。阿朱說,你打死了他們的鎮南王,他們豈能跟你罷休!我想,阿朱那晚必定輾轉反側想了一夜,最後才想出了這個絕妙的主意!!!那就是只有我死,才能救贖,救贖父親,救贖蕭峰,救贖悲劇。
讀到這兒,我才終於想起,原來,金庸武俠裡面最聰明的人,不是黃蓉,而是阿朱!!!!誰能想到這個絕妙的主意呢???可是,這是用自己的命啊!!!聰敏絕頂的人程靈素不也是死在這兒了么?如果說黃蓉的聰敏在於她心中無有執著,而阿朱的聰敏在於她心中始終有所執著!
阿朱死的時候,對阿紫說,你要好好照看你的姐夫。
自己都快要死了,還凄然而深情望著這個打死自己的男子,他終於要孤零零的在這個冷苦的世界上獨自前行了。然而自己,始終是無法,陪著他生死與共,照顧他,安慰他。這時候,縱然萬般不舍,也只能託付他給自己還沒有相認的妹子!!
愛一個愛到深處,就是看見所愛的人是那麼可憐,那麼的需要人疼愛。其實,蕭峰的武功在天龍中或者在金庸武俠中縱然不是天下無敵,便是獨步海內,見識氣度能力俱皆不凡,怎麼可能需要他人來照顧呢!!!????
愛啊,就是這麼深沉,它讓你愛到深處,會使你感到你所愛的人笨手笨腳,離開你就再也無人呵護,再也無人疼惜。愛,讓嬌怯怯的小阿朱搖身一變,變成了大丈夫蕭峰的女兒,伴侶,母親!讓她變成了能為他抵擋人世間任何風霜嚴寒的女子。
還記得阿朱調戲鳩摩智,假扮蕭峰解救丐幫,大鬧少林,偷盜易筋經,調戲薛神醫么,你們想起了誰???
比黃蓉還聰明的黃蓉啊!!!!
多麼聰慧的女子,然而,愛,讓一個人變成了傻子。
——————————————————————————————————————————————————————————————————
總結下:
蕭峰,這樣的大英雄,見識氣度武功人品在整個武俠體系有誰能當???
然而,最終自殺於雁門關外,實在是苦到極點。一生的拼搏智慧在這一瞬間,皆化為雲煙。化為一場悲劇之夢。
這才是大悲劇。凸顯了天龍的主題,用天龍中的章節詞來總結下主題: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而浮雲生死,此身何懼,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
蕭峰是金庸武俠體系中,最後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英雄,孟子曾經說,大丈夫仰不愧於天 俯不怍於人。此後,金庸武俠再無英雄。這也宣布了金庸的個人英雄夢想的徹底破碎。
曾經勒令自己不許再讀文學了,如今五年都快過去了。這很久在知乎上只是看而不答,用手機寫了這許多,沒有條理,思維混亂,且加上沒有書籍在旁,無法參考,全憑記憶寫出。
參考文獻:
納蘭妙殊——從此蕭郎為畸零
金庸——天龍八部後記修改
原文為在天龍八部中,金庸為什麼要寫死阿朱,還要死在喬峰手下?的答案。
個人認為,這個答案完全可以用來回答這個問題,故修改下,發到這兒。
一篇舊文,裡邊有提到過這個問題。
《蕭峰:人生到此》
1
蕭峰死的那天我二年級。那是一九九八年某個周六的下午。
我至今清楚記得那一幕:黃日華把一枝羽箭插入胸膛,用力一挺,穿胸而過。眾人號呼,三軍聳動。這一幕後來我拿我媽的毛線針重演了很多遍,往胸口一戳,我倒地而死,在客廳躺了一會沒人搭理,又睜開眼來,盯著天花板發獃。
獃獃地想:他為什麼要死呢?——這樣一個大英雄。
那個周末我第一次被一種後來才知道叫做蒼涼的感覺所填滿。片尾曲聽完,關掉電視,開始悲痛欲絕地寫作業。小明小紅的傻氣對話被千軍萬馬前的慷慨豪言席捲而去。
追想起來,我看的第一版天龍八部,其實是梁家仁版。當時才幼兒園大班或中班,也不知這是天龍八部,還以為慕容公子是主角之一呢(那個慕容復帥極)。那一版只零星地看了幾集,但記住了蕭大哥威風凜凜的臉孔。後來發現此人竟跑去華府當了看家護院的武狀元,並忘了阿朱,愛慕著石榴姐。我……更加蒼涼了。
如此,我七八歲就中了金庸的毒,開始嫌棄起還迷戀著奧特曼的小夥伴了。課間打鬥,他們都舉手發射著幼稚的奧特光線,只有我扎個馬步,雙手左右繚繞,揮舞著虛擬的金光,口中自行配樂「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然後雙掌一齊拍出。這樣低效率的招式讓我吃了很多虧,畢竟他們的雷歐飛踢、天馬流星拳只要喊一聲就招呼過來了,因此我總是前奏沒耍完就被踢飛或壓倒在地。可我始終愛用這一套掌法,並堅信只要把全套招式施展完,就會發揮出強大的威力。更主要原因是,蕭大哥在我心目中是無與倫比的——雷歐星矢卡卡羅特,哪個能和他相提並論?他是那種一出場天空就會響起激昂配樂的人啊。
至今在金庸群俠中,蕭峰和令狐沖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人物。可兩種喜歡大不相同:喜歡令狐沖,是希望自己成為他那樣的人;喜歡蕭峰,是因為知道自己永遠也做不了那樣的人。
2
蕭峰其人,前人之述備矣。
於輝煌鼎盛之際,遭風雲突變,然後踏破九州、千方百計地追兇,到頭髮現真兇竟是自己,「這些人既是爹爹所殺,便和孩兒所殺沒有分別。」——脫胎自俄狄浦斯王的悲劇,這個廣為人知了。
其實蕭峰和赫拉克勒斯更像:赫半神有十二大功於世,蕭峰則為丐幫立過七大功勞,破了三大難題。赫半神被赫拉施了幻術,誤將自己的子女當作巨人殺了(一說連妻子也殺了),清醒後既悔且痛。與蕭峰為易容術所欺,誤殺阿朱類似。最後,兩大蓋世豪雄,皆為痴心婦人所誤:赫半神的妻子誤信人言,將毒血當魔葯,以為能喚回丈夫的愛情,給他穿浸過毒血的衣服,赫半神遂痛嚎而死;阿紫則往姐夫的酒里摻能讓男人死心塌地的「聖水」,以致蕭峰被擒——全書中唯一一次受人所制。
金庸手造了這樣一個渾身古希臘色彩、搖天撼地、移山填海的偉男子,先讓他無往不利,然後徹底敗於命運手下。以此定下《天龍》的大悲劇格局。
誤殺阿朱,禍因是和段正淳那幾句含糊不清的對答——曾犯下大錯,害一個孩子自幼孤苦云云。段王爺的處處留情,前使段譽處處碰壁,後間接害了女兒殞命,一物兩用。而阿朱若不會易容術,便不能替父赴死;也不能假裝白世鏡騙得康敏言語,把事栽給段王爺。又是一物兩用。每個屬性、每個技能都不是偶然。設計如此精巧細密,又絲毫不損整體雄渾恢弘氣度的,古今小說有幾?也只有《天龍》這樣壯闊而穩固的結構,才能托得住蕭峰這等分量的人物。
令狐沖的魅力,和他的武功沒有關係,武功全失時一樣瀟洒可愛。蕭峰的人格魅力,則和他無可匹敵的能力不可剝離。王語嫣被人制住了當人質,要慕容復下跪投降,慕容復不跪,段譽搶著跪了。後來星宿老怪也捉了阿紫當人質,游坦之忙不迭磕頭拜師,待蕭峰到來,如何處置?不跪則無情,跪則無能——金庸壓根不讓他陷入兩難境地,呼的一掌亢龍有悔拍出,逼退丁春秋,聲色不動奪回阿紫。聲震譚青,掌拍雲中鶴,皆是於眾人束手無策之際輕描淡寫把事辦了。無此雷霆手段,不能成其吞吐天地的氣魄。
「憑你也配和我喝這絕交酒?你跟我有什麼交情?」
「蕭某大好男兒,竟和你這種人齊名!」
蕭峰生之前,死之後,無論史冊中還是小說里,都沒有人說過這樣的言語。也沒有人這樣驕傲地活過。
3
金庸要建立某人的人格魅力,最擅長的就是,借旁人之口猛誇他。令狐沖靠這招增色不少。對蕭峰,當然也毫不吝惜地用。群豪聽說蕭峰要隻身拜庄,反應如下:
鮑千靈尋思:「久聞丐幫喬幫主膽大心細,智勇雙全,若不是有恃無恐,絕不會去自投羅網。」
游駒沉吟道:「素問喬峰智勇雙全,其才頗足以濟惡,倒也不是個莽撞匹夫,難道他真敢到這英雄大宴中來?」
以及,「諸長老聽了都不勝駭異,各人跟隨喬峰日久,知他行事素來有勇有謀……」
連說三遍,簡直是表白。關於蕭峰武學天賦那一段也是給了逆天的設定,足見厚愛——然而,蕭峰自言童年舊事,說生平最恨被人冤枉。於是金庸讓他背負天下之冤。真是玩弄英雄若等閑。蕭峰風雪漫漫中仰天狂嘯,金庸則眯著莫測高深的雙眼,在半空中俯望著他,帶著老奸巨猾的微笑。
藏經閣「王霸雄圖」一章,註定是壯絕千古的名篇。雙方雖未大打出手,但口舌間的波瀾跌宕遠比任何打鬥好看。初入閣,兩對父子抗衡,蕭家佔上風,突然插進來一個鳩摩智為慕容助拳,局勢倒轉,是為一折。慕容博提出以自盡換蕭峰提兵攻宋,又一折。蕭峰拒絕,說殺母大仇豈容交易,第三折。慕容博忙施展愛國教育,說你匹夫之勇,身為大遼重臣只顧私仇不思為國立功,第四折。蕭峰遂慷慨陳詞,說了那段著名的和平主義宣言:「你可曾見過邊關之上、宋遼相互仇殺的慘狀?可曾見過宋人遼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我對大遼盡忠報國,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為了一己的榮華富貴,因而殺人取地、建功立業。」一番話,聽得長窗外的掃地僧直呼善哉。筆法有如衝波逆折,百轉而下,最後擊亂石、騰巨浪,浩蕩入海。
金庸最擅用此類手段,讓情節斗折急轉數次,又能連貫一氣、收放自如。到此篇,筆力發揮到至矣盡矣地步。《天龍》全書立意,蕭峰平生肝膽,也盡在那寥寥數句中。
4
最後,說說蕭峰之死。
他自戮後,一眾中原群豪還在後面愚不可及地議論紛紛,讓人氣煞。他們對蕭峰,先是崇拜,後是冤枉,到最後也沒能理解。甚至有的還以為他是漢人,不然何故幫漢人?可嘆。胡人以殺戮為耕作,也搞不懂他為何要拚命罷兩國之兵,自然舉國視為遼奸。其實阿朱死後,蕭峰就已充滿了倦意。到此倦極。不然蕭峰何等胸襟,豈是耶律洪基幾句話能激死的?一個由頭罷了。溫瑞安有部小說,其中一章的回目叫做:「人生到此,可以一死。」——堪為蕭峰那一刀作註解。
三十年前雁門關外,隨著一聲啼哭,他從雲封霧鎖的深谷中被擲出。此後在世間經歷了一切,三十年後又在眾人哭聲中墜入那谷中。充滿了命運感。他這樣天神般的人物,自該從雲霧中來,歸雲霧中去。在我的想像中,他永不墜地,就這樣消失在半空,不留累贅的屍首,一身豪氣散入天地山川。
——多年前便想寫一篇蕭峰,想了數次都無從下筆。試圖用絮絮叨叨的言語來描繪這樣一條莽莽蒼蒼的漢子,本身就是一種南轅北轍,無異於用撲蝴蝶的網兜去追捕大鵬。因此以上諸多絮叨,近似於徒勞。
寫過一副對聯,權當是輓聯吧,把它刻在我幻想中的雁門關外、亂石谷前,那塊蕭遠山舉刀刻過、蕭峰揮掌擊過的石壁之上——遙對著阿朱倚過的花樹。當有蒼崖冷月,夜夜相照:
天所棄,地所殛,葬於無地無天處
胡不容,漢不解,拋此非胡非漢身
蕭大王見了,當笑此人煽情。
公號:深山電報站
表殉道實殉情。
05年實際新修版坐實了本人之前這個猜想(蕭峰和阿朱這條線基本沒變動,只是增補和修整一些bug),在大哥最終雁門關自盡前做了幾次鋪墊豎了死亡flag:以下引為作證:
對著垂危的阿朱,他當場表示她死後自己不願獨活。
蕭峰恍然大悟,說道:「你用自己性命來化解這場怨仇,是為了要救我性命!阿朱,你如死了,我一個兒活著又幹什麼……」聲音嗚咽,語不成聲,淚水直灑了下來。他低頭去親吻阿朱的嘴唇,驀地嘗到一股鹹味,後來,兩人的淚水混在一起,都流到了唇邊。
阿朱死去當時準備殉情的實際行動:
走到後院,見牆角邊放著一柄花鋤,心想:「我便永遠在這裡陪著阿朱吧?」左手仍抱著阿朱,說什麼也捨不得放開她片刻,右手提起花鋤,走到方竹林中,掘了一個坑,又掘了一個坑,兩個土坑並列在一起。
心想:「她父母回來,多半要挖開墳來看個究竟。須得在墓前豎上塊牌子才是。」折了一段方竹,剖而為二,到廚房中取廚刀削平了,走到西首廂房。見桌上放著紙墨筆硯。他將阿朱橫放在膝頭,研了墨,提起筆來,在一塊竹片上寫道:「契丹莽夫蕭峰之墓」。
拿起另一塊竹片,心下沉吟:「我寫什麼?『蕭門段夫人之墓』么?她雖和我有夫婦之約,卻未成婚,至死仍是個冰清玉潔的姑娘,稱她為『夫人』,不褻瀆她么?」
雖有終生之約卻始終未能真正娶她為妻,此刻蕭峰還意識到,自己甚至都沒有理直氣壯悼念她與她死後同眠的資格。
蕭峰道:「我誤中奸人毒計,害死了阿朱,現下要去找這奸人,先為阿朱報仇,再追隨她於地下。」
在阿紫面前,明確說出了殉情的打算。然而其理智果決亦可見一斑——先理智,再情感,多情未必不丈夫。
一見到鏡中自己的面容,眼淚便忍不住奪眶而出,以往易容時,必是阿朱柔嫩的手指在自己臉上抹來抹去,此刻卻是孤零零的自己動手,想起阿朱的柔情蜜意,而自己親手釀成人鬼殊途,悲憤之下,重重在自己臉上擊了一掌,臉頰登時腫起,嘴角上流出鮮血,心道:「嘿,該打!面貌倒改了不少。」自知與阿朱的易容妙技相差太遠,不論如何用心,總不能改得變成另外一人,心念一動,便剪下 左右雙鬢兩叢頭髮,用膠水一根根的黏上面頰,黏得一半,已成為個虯髯大漢,於是盡量用散發遮去面貌。易容改裝甚難,遮去本來面貌卻易辦得多,過不多時,鏡中相貌已全然不同,心想:「阿朱見到我這副模樣,能認得出我是她大哥嗎?」一時激動,竟想倒轉剪尖,戳入自己心口,到陰世去讓阿朱瞧瞧自己改裝後的相貌。
阿朱死後回信陽找馬夫人算賬,途中易容。易容過程中觸景生情,在阿朱死後第一次萌生死意,強烈到幾乎無法控制。
阿朱的死,與其說沖淡了蕭峰的仇恨,不如是說讓他從此心死作為軀殼活在人間。
蕭峰心中空蕩蕩的,只覺什麼「武林義氣」、「天理公道」,全是一片虛妄,死著活著,也沒多大分別,父母恩師之仇報與不報,都不是什麼要緊事。阿朱既死,從此做人了無意味,念念不忘的,只是曾與阿朱有約,要到塞上去打獵放牧,阿朱的鬼魂多半也會到塞上去等他。一個人百事無望之際,便會深信鬼神之說,料想阿朱死後,魂魄飛去雁門關外,只要自己也去,能給阿朱的鬼魂見上一見,也好讓她知道,自己對她思念之深,她在陰間也會多一分喜樂。
這種活人不介意戀死者與死者人鬼相守的情節少見於中國文學,倒已頗有幾分英國文學的神韻。這時死意已略淡,轉為欲和愛人的靈魂一起終老。
蕭峰聽那西夏公主命那宮女向眾人逐一詢問三個相同的問題,料想其中雖有深意,但顯無加害眾人之心,尋思這三個問題問到自己之時,該當如何回答?念及阿朱,胸口一痛,傷心欲絕。雅不願在旁人之前泄露自己心情,當即轉身出了石室。其時室門早開,他出去時腳步輕盈,旁人大都並未知覺。
到了西夏求親階段,此時癥狀是好轉,還是惡化?我認為是後者,因為蕭峰已經不像小說中期那樣還敢細想下去。
蕭峰緩緩回頭,見到石壁旁一株花樹,耳中似乎聽到了阿朱當年躲在身後的聲音:「喬大爺,你再打下去,這座山峰也要給你擊倒了。」
他一呆,阿朱情致殷殷的幾句話,清清楚楚的在他腦海呼響起:「我在這裡已等了你五日五夜,我只怕你不能來。你……你果然來了,謝謝老天爺保祜,你終於安好無恙。」
蕭峰熱淚盈眶,走到樹旁,伸手摩挲樹榦,見那樹比之當日與阿朱相會時已高了不少。一時間傷心欲絕,渾忘了身外之事。
在逃亡路上,這成了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蕭峰對待自己狠,這是從杏子林插刀那次便看得出來。在愛人死後先以心後以身相殉,也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金庸小說中,民族血統很大程度上在決定該人的性格,不妨對比蕭峰和郭靖楊康。那麼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了。往近了說,他有一個曾經為母親跳崖的父親蕭遠山;往遠了說,他有當著臣工斷腕殉夫的女先祖述律平皇后,還有同解脫在母親身邊的男後人老舍。(你沒看錯,滿族舒穆祿氏就是契丹蕭氏的直系後裔。)
青牛見,曾避路。沒有什麼能阻擋這一家子人從古至今深思熟慮後也依然強大的死本能。
要說蕭峰為什麼必須死,我覺得首先要說一個人。《權力的遊戲》里瓊恩·雪諾。
身為守夜人首領,為了保全大陸更多人的性命,在「凜冬將至」時保護更多的人,他放下和野人的世代相對立的仇恨,讓野人進入長城以內,既保全這些自由野人,又讓異鬼到來之時有更多並肩作戰的隊友。然而,他這一個決定,卻讓自己的守夜人兄弟們無法理解,最後叛亂者一人一刀將他殺死在雪地中。(還好故事本身有奇幻色彩,此人已復活)
瓊恩的死,是因為他的三觀無法被隊友們理解,他想要保護全體人類的利益,卻被這些以抵抗野人為終身使命的隊友們所不容。兩種不同的三觀相對抗,最後給他帶來的是死亡命運。
同樣,蕭峰的死,說到底是他的三觀在他所處的《天龍八部》里找不到知音,他甚至在金庸小說體系里也找不到遙遠的知音,他的三觀遠高於其他任何人,他只能一死。
在《天龍八部》里我們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悲劇,各種各樣的「五人不冤,有情皆孽」,一場一場的人間大悲劇輪番上演,但最終最大的悲劇還是在蕭峰身上,這也是為什麼蕭峰明明出場遠遠晚於段譽,卻很快成為主線成為無可爭議第一男主角。關於蕭峰的悲劇,有生世之謎的悲劇,有宋遼不兩立的悲劇,有心愛之人死於自己掌下的悲劇,有蒙冤受屈的悲劇,但最大的悲劇,是他的三觀不被認可的悲劇。
我們來看一下《天龍八部》里不同的人有何怎樣的三觀。在全書中幾乎不算有真正的壞人,只能說有不同陣營不同目標的人,慕容博屬於大燕國舊國舊人,他家的目標是興復大燕,所以他假傳消息渴望挑起宋遼更多的矛盾讓自己漁翁得利;而少林寺玄慈、和中原一干好漢們是志在保家衛國的人,他們已經為自己的大宋站了隊,所以容易被人當搶使;而另外一些人,如段譽段正淳,他們情感豐富處處留情,也頗有俠義之風,但歸根結底他們站的隊依然是自己的大理國;包括傻和尚虛竹成了西夏駙馬之後,自然也是為自己的靈鷲宮謀福利;還有各種門派各類洞、各種島的人們,少林寺、丐幫等等,但凡是在書中出場的人,他們要麼就是個人慾望膨脹要將實現不一樣的私利之外,人人皆有自己的陣營,而為自己或是為自己所在組織尋求更高的利益,就是他們個人價值實現的目標,也就是說他們三觀是和他們所在的陣營密切相關的。如鳩摩智算是個武痴,最喜歡就是學習各種武功,但他同樣也因為吐蕃國師的身份,想要在宋遼不兩立中為自己的國家分到一杯羹。
然而,蕭峰卻都不是他們這樣的人。他的三觀在全書中不斷在進行升級和改造,自然和他的悲劇故事分不開。
在身為丐幫幫主時,他以為自己就是宋人,所以也為自己所在的陣營努力謀求福利,也領導了兄弟們做了不少抗遼的事迹;等到自己的身世被揭開後,他開始陷入了混亂迷惑的人生,他試圖找回自己成長經歷中那些美好的東西,獲得歸屬感;但卻在這個過程中眼見自己的養父母和授業恩師死亡,自己卻背上了殺他們的罪名;為了報仇和洗脫冤屈,他又繼續尋找當年的帶頭大哥,在這個過程中阿朱來到他身邊,他想要脫離陣營的心越來越明顯,想要和阿朱到塞外牧馬放羊度過此生,不料卻在節骨眼上錯殺阿朱,他的人生又再一次失去方向;在遠走北邊的時候,他無意中進入了大遼的權力頂峰,官居南院大王,也確實為自己的屬地自己的兄弟們謀取一定的組織福利,但他並未找到能夠安放他三觀的地方,他不願入侵大宋,也知道大遼皇帝無法明白自己的心。
那說到現在,蕭峰的三觀究竟是怎樣的三觀呢?且看少林寺一段他和慕容博的對話。(本人最愛這一段,沒有之一)
在已經把所有謎團都揭曉之後,蕭峰知道自己苦苦追尋的仇人竟是自己以為早就去世的親生父親蕭遠山,悲喜交加之餘,他很快為自己的困惑找到出路:這些人既然是爹您殺的,那也和孩兒所殺沒什麼區別,孩兒也不算冤枉。
蕭氏父子和慕容父子以及後面加入的鳩摩智就要在藏經閣展開一場復仇大戰時,慕容博政治家的本色展現出來,開始以「政治陣營」的角度來展開談判。
慕容博道:「蕭老俠隱居數十年,俠蹤少現人間。蕭大俠卻英名播於天下,一言九鼎,豈會反悔?蕭大俠為了一個無親無故的少女,尚且肯干冒萬險,孤身而入聚賢庄求醫,怎能手刃老朽之後而自食諾言?在下籌算之久,這正是千載一時的良機。老朽風燭殘年,以一命而換萬世之基,這買賣如何不做?」他臉露微笑,凝視蕭峰,只盼他快些下手。(老賊乃是談判高手,先是以陣營說換取蕭遠山的理解,然後提出以自己的性命換蕭氏父子的合作)
蕭遠山道:「我兒,此人這意,倒似不假,你瞧如何?」
(蕭遠山深知對方所說的合理性,作為曾被宋人害的家破人亡的契丹人,他已然動心,從個人觀點上我都覺得人家是合理的,且看蕭峰如何回答:)
蕭峰道:「不行!」突然拍出一掌,擊向木幾,只聽得劈拍一聲響,木幾碎成數塊,匕首隨而跌落,凜然說道:「殺母大仇,豈可當作買賣交易?此仇能報便報,如不能報,則我父子畢命於此便了。這等骯髒之事,豈是我蕭氏父子所屑為?」
(是啊,殺母之仇,哪能作為政治交易?)
慕容博仰天大笑,朗聲說道:「我素聞蕭峰蕭大俠才略蓋世,識見非凡,殊不知今日一見,竟雖個不明大義、徒逞意氣的一勇之夫。嘿嘿,可笑啊可笑!」
蕭峰知他是以言語相激,冷冷的道:「蕭峰是英雄豪傑也罷,是凡夫俗子也罷,總不能中你圈套,成為手中的殺人之刀。」
慕容博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是大遼國這臣,欲只記得父母私仇,不思盡忠報國,如何對得起大遼?」
(是啊,慕容老賊真心厲害,你蕭峰明明就是大遼國臣,拿著高俸祿,怎能不為自己的國家謀福利呢?當老賊說到此處,換做是我,我已經辯無可辯,因為畢竟對方說得實在在理。換做小說中其他人物,同樣也是辯無可辯,因為他們雖然有不一樣的性格,不一樣的故事,但但凡能夠稱得上一流好漢的,誰不是以民族利益為首位的?)
然而,蕭峰的回答卻遠遠將讀者在該書中積累起來的三觀打碎了。
蕭峰蹭上一步,昂然說到:「你可曾見過邊關之上、宋遼相互仇殺的慘狀?可曾見過宋人遼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遼之間好容易罷兵數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鐵騎侵入南朝,你可知將有多少宋人慘遭橫死?多少遼人死於非命?」他說到這裡,想起當日雁門關外宋兵和遼兵相互打草谷的殘酷情狀,越說越響,又道:「兵凶戰危,世間豈有必勝之事?大宋兵多財足,只須有一二名將,率兵奮戰,大遼、吐蕃聯手,未必便能取勝。咱們打一個血流成河,屍骨如山,欲讓你慕容氏來乘機興復燕國,我對大遼盡忠報國,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為了一己的榮華富貴,因而殺人取地、建功立業。」
(這段對話,簡直就是最佳辯手教材版,必須拍案叫絕!!!!)
而在蕭峰身上,卻有著一套和以上三位都不太一樣的三觀。他深情愛自己的父母和養父母以及授業恩師,但他並不困於家庭悲劇帶來的仇恨;他作為大幫派的曾經的首領,大遼的南院大王,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不錯,但他又不困於此;統領他人生的三觀是什麼?天下蒼生,普通百姓的生活!
跳出小家進入民族再到大國,蕭峰的三觀最終拔高到為天下蒼生為念,有著更高的人文清還,更深刻的悲憫之心,更廣闊的眼界,更高遠的人生志向,更普世的人性光芒。他和段譽、虛竹、完顏阿骨打交好,並不在於他們是大理王子、西夏駙馬、和大金首領,而簡單只在於他們喝酒合得來,談話比較愉快,曾經生死與共而已。在他心裡,最後已經並沒有陣營沒有民族,只是人而已。
然而,這樣的他卻不融於自己所處的世界。他不願帶兵犯宋,於是被大遼皇帝囚禁,等到段譽虛竹一夥將他救出,他在萬軍之中擒拿大遼皇帝,讓其發誓在位期間不犯大宋,段譽和虛竹因為自己所在的陣營也心裡開心。眼看這場爭端要以完美收尾,不了大遼皇帝最後幽幽地來了一句: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功勞,回去大宋皇帝必當為你加官進爵!
蕭峰頓時崩潰了。在這一瞬間,他看到了自己和眼前的世界如此的不同。眼前的二弟三弟他們各有自己的陣營,自己的利益訴求點,而自己呢?有人能夠理解他的三觀么?
蕭峰必須死。作為人物個人來說,他因為超前的三觀,他不容於宋,也不容於遼,在他的二弟三弟阿骨打兄弟那裡他得不到共鳴,因為他們各自都有明顯陣營標籤;他深愛的家國,深愛的江湖,深愛的土地,沒有一處能夠安放他的三觀,他已經走到末路了。
而對於作者金庸來說,蕭峰也必須死。他已經為精忠報國的郭靖找到了殉國的最好結局,為愛情至上的楊過找到了活死人墓廝守的結局,為令狐沖找了了兩人琴蕭合奏笑傲江湖的結局,但他沒有辦法讓蕭峰以活著的狀態找到合適的結局,蕭峰,已經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三觀,但同樣也因此將自己推到了難以融於現實的地步,他只有一死。
像囧雪諾被自己的兄弟殺死在雪地里,蕭峰最終也只能在他故事開端的雁門關自殺身亡。
殺死他們的,是眼前那些始終堅守陣營的人們,更是他們自己遠高於當下的超前三觀。
背叛養育自己的大宋同時也背叛自己的祖國大遼,是為不忠。
無法為慘死的母親報仇,是為不孝。
蕭峰可面對不了這樣的自己。
然而如果阿朱不死這些其實都是可以忍的。
蕭峰人格不健全,豈能不死啊。
馬夫人黑他之前,人生一帆風順,一點坎坷都沒有,極度缺乏挫折經驗。
被黑了之後三觀崩潰,反覆被人欺騙(馬夫人,阿朱(善意)),最後發現自己能打交道的都是比較原生態的(段譽虛竹阿骨打),在遼國也是各種政治不正確,繼續混不下去,最後遼宋矛盾劇烈,被宋人救了,對不起父母之邦(世界觀再次被重創,忠臣當不成了),率兵南下,對不起宋人(人生觀重創),不忠(對耶律洪基)不孝(對養父母)不仁不義(率兵南下對不起兄弟,生養自己的宋朝),站在哪邊都是錯,人格上已經不能活下去了。
金庸似乎是想說,你個人能力再牛逼,也可能會悲劇(歷史上這種人有的是,韓信之類),功業富貴長生,皆不由人啊。想起兩句詩
時來天地皆同力,遠去英雄不自由。因為蕭峰這個人起筆的時候,就是仿著歐洲中古時代悲劇英雄來塑造的,他死是因為作者要他死,來完成天龍這本書的悲劇主題。不過說來,作者寫蕭峰選擇去死的心路歷程,也是挺烏龍的……
首先一定要說,我覺得蕭大俠很可愛呢啦啦啦,咳咳,答題——
小時候看天龍八部的電視劇,喜歡的是段譽,段譽人長的好看,又懂得風花雪月,很討喜,而蕭峰這個人,整天苦大仇深,還總是想著家國天下,很沉重的感覺。這種為國為民的英雄人物出現在史書中很動人,但出現在武俠故事裡,冷暖不近,其實不討喜,比如郭靖。後來看書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電視編劇誤他很深啊,這個娃其實沒怎麼糾結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啊。大概是因為編劇覺得他身上應該有這種俠之大者的民族氣節,遂給他濃墨重彩的添上了幾筆。
在原著里,這個娃糾結的是個人歸屬感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 Who am I?」的哲學命題,並且一直很苦惱。除了這個以外,他的性格直爽簡單。他的愛情觀,直接受了他這種性格的影響。
先說蕭峰和阿朱的關係,我認為蕭峰真正愛上阿朱,其實是在她死後。他對阿朱的愛情,多少有些不純粹。阿朱出現的篇幅不多,然後就那麼死了,可是蕭峰和她在一起的大部分時間,心裡想的主要是找到帶頭大哥,為父母師父報仇,阿朱走進他內心,引起他注意的方式,就是幫他找帶頭大哥,為父母師父報仇。蕭峰的心裡大概從來沒在意過男女私情的問題。他是燕趙北國洒脫不羈的俠士,整天不是忙於處置幫中事務,就是和兄弟們喝酒,出任務的時候再殺個把人。他不在意馬夫人是否美貌,就是因為他確實不在意。天龍第一美女王姑娘攜阿朱阿碧出場的時候,他照樣沒在意,說白了就是他不解風情,這要是換了段譽……
雁門關外,當大病初癒柔柔弱弱的阿朱妹子出現在他面前,一腔吳儂軟語訴說對他的理解和仰慕的時候,蕭大俠心裡一定感動得一塌糊塗,因為他被人陷害百口莫辯前途十分渺茫,有這麼一個善解人意的姑娘願意陪著他,他再不解風情也要動心呀。之後青石橋上阿朱為了化解蕭峰的仇恨主動獻身,她其實死的有些不值,而且也沒必要,估摸著金庸是想把蕭峰寫成一個哈姆雷特式的悲情英雄,愛人不死,怎麼悲情呢,捎帶著引出阿紫和蕭峰的糾葛,要是沒有阿朱的臨終托妹,阿紫這樣性格的人是不可能和蕭峰有交集的。
蕭峰最看重恩義,他的世界觀就是你對我好,我一定加倍對你好,比如他對耶律洪基,我欠了你的債,更是要加倍還你,可是他親手打死了阿朱,他欠阿朱的情債,永遠也無法還上。而且阿朱的臨終遺言,說明了是自己心甘情願,還把自己只見過一面的妹子託付給他,擔心她誤入歧途,這是一個心地多麼美好的姑娘啊。在這一刻,蕭峰才意識到阿朱有多麼好,她自此走上神壇,搞得蕭峰很悲情,並且曾經滄海難為水,連帶著後來的阿紫也悲情,這本書的悲情基調成功趕超莎士比亞。
其實我也挺喜歡阿朱這個姑娘,無奈她愛上的人是哈姆雷特的命格啊,逃不開,這命運的枷鎖啊。
阿紫的出現,生生把蕭峰扯離了原來的軌道。先是害的他連大仇人都找不成,千里迢迢抱她到雪山續命,然後又機緣巧合到遼國做官,最後棄官不成,導致雁門關的終局,其實可以說,她根本是蕭峰命中的一個劫。其實金庸應該也是喜歡阿紫的吧,作者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多寫他幾筆,而不是把他寫好或寫壞。
整部書中,阿紫和蕭峰在一起的時間,比阿朱和他在一起的時間要長得多,蕭峰一開始照顧她,是因為她姊姊的託付,但這種長時間的相伴,也會生出感情吧?書中好幾次寫到阿紫的美貌,都是從蕭峰的角度敘述的,他能看到阿紫的美,其實說明他是在意她的,而和她在一起的時候,他甚至都忘了要去找大仇人報仇。這段忘記仇恨的日子他應該過得很開心吧,他悲情的命運恰恰是因為阿紫,才減少了一些灰暗。要是沒有阿紫,在阿朱死後他會怎麼樣,應該十分晦暗,生無可戀吧。
看書看到蕭峰為了救阿紫勇闖少林那一段,真是熱血沸騰,那一章名字叫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根本就是黑馬王子英雄救美嘛。要知道那時遼國和大宋的關係,蕭峰和中原武林的關係,他為了救阿紫,敢率部下來少林寺這個險境,說明他很在意她。
可憐游坦之君慘成為他倆這種不知道算什麼的感情中的炮灰。
如果說蕭峰對阿紫這麼好,都是因為阿朱的關係,他自己一點都不喜歡她,其實說不過去。蕭峰不是一個迂腐的人,他是有過為阿朱照顧她這個妹妹的承諾,但是如果他實在受不了阿紫,他大可以用「你妹妹實在是個小妖女,我好事做盡,也無可奈何」來給阿朱在天之靈一個交代,阿朱善解人意,想必也不會怪他。阿紫的行事作風屢屢挑戰他道義的極限,但他還是寵溺她,說明他在感情上,也對她無可奈何吧。
關於阿紫的性格,天龍中期是倪匡代筆,這老頭大筆一揮就把阿紫寫瞎了,我一直在想他與阿紫有什麼深仇大恨,下筆這麼刻毒,莫不是寫的時候yy把自己帶成了丁春秋?好在後來金庸又給圓回來了,但從此倪匡一生黑,而且聽說他最喜歡的人物是雙兒……
蕭峰做事是理智和道義優先,感情從來被忽視或者克制,聽到阿紫說她的眼睛是游坦之給的,從理性上馬上讓她回去陪在游坦之身邊,這體現了他的道義,欠了別人的就要還,但阿紫對他一番深情表白,他馬上就心軟了。在知道耶律洪基對大宋的野心後,他決定棄官逃跑,想的是出了南京城,他和阿紫就海闊天空了,這時候怎麼沒想要把阿紫送回遊坦之身邊啊喂。阿紫給他喝那碗有問題的酒的時候,他看著她的模樣,怦然心動,體會出阿紫對他的情意。後來他中了毒無法逃離,看到阿紫逃走的時候,他也想的是還好她逃走了。
這可是一個親手下毒害你的人啊蕭大俠,你這是什麼心態?
阿紫這一路不是虐別人就是虐自己,折騰來折騰去,想要引起蕭峰對她的關注,她最後還是成功了。
蕭峰最後選擇自殺來解開兵困的僵局,是順應了他哈姆雷特命格的悲情劇本,也是因為對他這樣的俠士來說,愛情從來不是第一位的,但這並不表示,他對阿紫沒有愛情。
阿紫,只是差了那麼一點點運氣。
蕭峰嘛,作者要你三更死,怎會留你到五更呢(我是金庸粉,絲毫沒有褻瀆他老人家的意思哈,就是調侃一下~
三十年來都以為宋國是好的,遼國是壞的,認為殺遼國人是天經地義的,結果突然發現自己也是遼國人;在宋遼邊境看見宋國官兵也一樣的欺壓遼國百姓。價值觀被顛覆了。
曾經立誓不會殺一個漢人,結果在聚賢庄又不知殺了多少。
心灰意冷想要隱居塞外,結果因為自己執著於父仇竟然親手打死了自己最愛的人。
害自己背上殺師、殺父母罪名的竟然就是自己的親爹,有怨氣也無處撒。
身為遼國人,卻幫助宋國人阻止遼國侵宋,雖然是慈悲為懷的大善事,心裡卻始終矛盾。
這些痛苦壓在心頭,縱然不死,今後又有何生趣?
因為蕭峰的處境和「郭靖」、「楊康」類似。
都是被外族的人養大。
但是,他又和前兩者不同,他的父母都不在身邊,接受的完全是異族的文化,吃的是漢家的菜,骨子裡流的卻是契丹人的血。
當兩個民族衝突的時候,他無法選擇任何一方,養育之恩和生育之恩難以平衡。
最關鍵的是蕭峰是金庸小說里「義」的代表,和郭靖這個「忠」的代表不同,郭靖可以因為「忠」而背「義」,但是蕭峰不能。
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我國封建思想的滲透性。
郭靖無疑是連養育之恩都不顧的背「義」小人,但是我們還是稱他「俠之大者」。
但是,蕭峰明顯比郭靖更像一個大俠,「忠義當前」,他無法決策,選擇任何一方,都是他對人生信仰的背離。
因為,唯有一死,才能無愧於心!
蕭峰真大俠,真性情!武俠作品之於中國人可謂婦孺皆知,金庸作品更是有漢語處即有人知。
前面各位大家關於蕭峰歷史背景、個人性格和作者的價值觀等方面對蕭峰之死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我在這裡補充一個花絮:當初金庸老爺子主編《明報》,同時兼職連載幾部武俠小說,有一段時間需要出國訪問學習,便讓香港著名作家倪匡代筆。倪匡是著名的科幻和奇幻作家,劉德華曾演出過《衛斯理》就是他的名作,他接手後《天龍八部》變得汪洋恣肆天馬行空起來,什麼天山童姥越活越年輕,蕭峰聚賢庄大開殺戒,阿紫眼睛變瞎等,等金庸回來嚇一跳,這阿朱身死,阿紫眼睛變瞎還可以理解,這天山童姥變得像妖怪一般也就姑妄言之,這正面英雄喬峰聚賢庄變成了嗜血魔頭怎麼辦?!
你敢想像張三丰少林寺大開殺戒滅殺眾僧81口么,你敢想像郭靖杭州當眾殺人血流成河么?(郭靖領元軍花剌子模屠城已引發諸多爭議,但好在可以理解是為了黃蓉)這對正面人物幾乎是一個致命性的打擊,好在金庸筆力甚強,布局深遠,通過複雜的民族矛盾、迷茫的身份認同和悲劇的絕世愛戀,最終雁門關一戰塑造了金庸筆下最悲情的英雄。
所以蕭峰必須死。
他這樣的人活才難吧大概,只分為死於困頓潦倒還是死於轟轟烈烈。
我們契丹人向來以重義氣著稱,就像胸口紋的哈士奇,雖然大口喝酒吃肉,但性格豪爽。骨子裡都是萌的。最受不了被人誤解了。如果不能完成在塞外牧馬放羊的夢想。那為了世界和平做自我犧牲也是挺好的,但是蕭大哥太注重世俗的看法,我感覺挺遺憾的。但這並不影響他在我心中的英雄形象。
蕭峰之死的片段是這樣的: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見蕭峰仍一動不動地站在當地。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曾與陛下義結金蘭,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義,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舉起右手中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右臂回戳,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心口。
這一段的前文是這樣的:
眾士卒想到即刻便可班師,回家與父母妻兒團聚,既無萬里征戰之苦,又無葬身異域之險,自皆大喜過望。契丹人雖驍勇善戰,但兵凶戰危,誰都難保不死,得能免去這場戰禍,除了少數想在征戰中升官發財的悍將外,盡都歡喜。
耶律洪基心中一凜:「原來我這些士卒也不想去攻打南朝,我若揮軍南征,卻也未必能一戰而克。」
我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假如耶律洪基當時說的是這樣的話——「兄弟,我終於明白了你的心意,你這樣做並非為了自己的高官厚祿,而是為了我契丹子民,實在是大仁大義!如今你令我懸崖勒馬,做哥哥的感激不盡!罷了罷了,是非成敗轉頭空,我們各守其位,安心度餘生吧。」
聽完這些話後,此時的蕭峰還會不會折箭自盡?
他應該會這樣想:原來大哥是理解我良苦用心的,我捫心自問,也並沒有絲毫不忠不義。日月可鑒,我的確對契丹、對大哥忠心耿耿!能促成兩國和平是我畢生幸事,得到大哥理解也令我無比快活,我本來是打算以死謝罪的,現在我到底該不該自盡呢?
仔細品味耶律洪基的原話,滿是揶揄的味道,耶律洪基說出這樣的話,明明白白地表現出他是個小人,氣量狹窄,目光也是短淺之極。
他說什麼「高官厚祿,指日可待」,明顯就是對蕭峰的擠兌,蕭峰已是當時強國契丹的南院大王,何必回到弱小宋國去做官,況且自己還有著契丹純正的血統。
而蕭峰本來做的是天下至仁至善的大好事,起碼大宋上下不會說他以公謀私,他作為一個英雄內心也應該坦坦蕩蕩才是。
當他憑藉個人的力量阻止了一場血戰的時候,全天下都享受他的恩惠,他沒有對不起任何人;如果一定要找一個,那也只有耶律洪基。
因為耶律洪基自己氣量狹小,說幾句尖酸刻薄的言語來泄心頭之恨,蕭峰就覺得臉面掛不住,說「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
——蕭大俠,天下人可沒把你當做不忠不義之徒啊!退一萬步講,就算有人在背後惡意詆毀,你自問心無愧,何必如此在乎個別人的眼光?
這樣的做法失之草率,實在有待商榷。
因為他就是個悲劇,一直相當英雄好漢,到頭來什麼也不是。
蕭峰肯定要死的,因為遼國退兵以後,他心愿已達,還有什麼事可以做呢?
在他看來,他已經斷了回遼國當官的路,也不可能在宋朝出任官職,他作為一個契丹人更不可能去領導丐幫。父親已經和仇人一起出家,大徹大悟,也沒有仇恨需要報了。那他還有什麼事可做?只能當個閑雲野鶴了。
——但是阿朱已經不在了,一個人有什麼意思呢?自己活著有什麼意義呢?他別無選擇了。1、蕭峰被遼帝追殺,失去南院大王的職位,在遼國再沒立身之處;
2、蕭峰是契丹人,在大宋做不成丐幫幫主。最後群雄救蕭峰的時候,呂長老苦苦哀求蕭峰重回幫主之位,理由是「幫主你為何還說自己的契丹人呢?快快回來當幫主吧!」呂長老把事實當借口,道是心裡明白契丹人是不能做大宋丐幫幫主的,以為蕭峰在搪塞借口拒絕,卻不知蕭峰的理由是鐵錚錚的真相。所以,蕭峰在大宋沒有立足之地。
3、大理不用說,蕭峰沒有出現過;女真族是一個部落,既不成幫,也不成國;沒去過高麗,呆過幾天西夏;以上,蕭峰沒有安身之所。
4、群雄中有大理皇帝、靈鷲宮主人、西夏公主、少林方丈、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島主等,與蕭峰剛好逃到雁門關外,遼帝不再信任蕭峰,守關將不肯開關,轉眼遼軍南下,死傷又是大片。此時蕭峰只是為了救人,可以不死,可是蕭峰乃重情重義鐵血男兒,既要救人,也要遼帝的金蘭之情。魚與熊掌本不可兼得,若欲強求,恐怕不得不付出自身代價。如果他是凡夫俗子,大概舍義保身,可是他是蕭峰,他自然能做出讓人驚心動魄、超越生命的選擇。
所以,蕭峰得死。茫然。
生無可戀。
我今後去哪裡呢?去塞外放羊嗎?沒有阿朱還有什麼意義?去找父親嗎?他已經大徹大悟了。
去照顧阿紫嗎?我厭惡她。
去保護大宋嗎?去大遼做官嗎?去女真族打獵喝酒嗎?毫無意思。
去爭霸武林征服江湖嗎?丐幫算什麼?少林算什麼?英雄算什麼?為什麼我已經毫無力氣什麼都不想要了?就算把全世界都給我,又如何!
真是 由來同一夢,猶笑世人痴。
想當年我和陸渺先生同游吳越故地遇見查良鏞時,他還是個滿腔熱血的青年,頗讀詩書,而性情率真不拘小節,乃是我輩中人。陸渺先生心生賞識,便將那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連同一部越女劍十五部外史傳奇借於查良錚觀賞,他得知我二人的經歷之後,心生羨慕,設酒殺雞做食,要效仿《天龍》與我二人義結金蘭,我也欣然同意。酒酣耳熱之際,查良錚道,「你二人不久離開江浙去西洋遠遊,攜帶如此繁重書籍多有不便,不如暫由兄弟保管。」陸渺和我相視一笑,道,「我二人早有將這部傳奇傳之於世之意,但我們早已無名無姓,不如就依你之名,增刪批閱之後傳閱世人。以教導世人俠義精神不可忘卻。」
我亦時而追憶那兩千多年前的秦帝國,英雄慷慨歌,美人長袂舞,寶劍青光閃,珠玉鋪滿床。那時候我還是秦王的鐵騎軍的一名百夫長,但是因為武藝卓絕,我屢建戰功,平定六國殘餘勢力之後我便被始皇任命隨徐福尋找長生不死葯。
你在覺得我是說笑?
人啊,真是自以為是。幾千年我已經領略的太多。沒見過的東西我們總覺得荒謬,其實我們比之於一棵樹一頭大象一隻蟑螂,並不高明許多。我們,哦不,你們有著短暫的生命,忙忙碌碌循環往複。實在亦是可悲的。
人家說,武學千年,勝負都是過眼雲煙。
幾千年來我見過了太多的絕世高手。可是人的極限亦是有限,諸多武學典籍都能使人達到一個極限,但若想超越確實不極為艱難。所以我看到你們討論猜想十五書里的人物武學,總覺得又可笑又可愛。
好了。我來和你們講講蕭峰。
蕭峰的武功,確實是已臻人類極限,我所遇到的能完全勝過他的也不過四五人。你們只道在雁門光蕭峰已死?其實是大錯特錯。
後來我和陸渺曾一起遇到蕭峰,依舊是契丹漢子的雄壯體格,但是眼中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銳利。他和妻子阿紫生活在塞北,一兒一女,騎馬牧羊,好不快活。那日他特意用馬奶酒招待我二人。卻只說江湖上再無蕭峰此人。
原來阿紫阿朱兩姊妹相貌相似,蕭峰和阿紫在遼國朝夕相處,確實早已動心。但是他一直會不小心把阿紫當做阿朱,覺得對阿紫阿朱都不起,所以一直不願意接受這種念頭。武林恩怨,亂世紛爭,他蕭峰也算混的轟轟烈烈。幾番大戰,想起來都熱血難涼。但是生而為人啊,匆匆就幾十年。蕭峰何嘗不是早已厭倦這江湖?他早就想和阿朱去塞北牧羊。蕭峰不願意接受阿紫,便想要一死,一來平復宋遼之爭,二來也可以解脫感情之困。但是他聽到阿紫也從雁門關跳下之後,心中便起了悔意,一來覺得對不起阿朱的囑託,二來覺得人間還有阿紫便不至於太荒涼。於是潛運內力。諸位知道當年蕭遠山跳下未死,你道為何,只是那雁門關其實並非太高,只是峽谷下有一水潭,水汽升騰,俯瞰時只覺得雲霧縹緲深不可測。蕭峰落入谷底之後尋野人蔘熊掌為挖去眼珠的阿紫治傷。後傷愈,蕭峰便決定隱姓埋名,去實現和阿朱的塞上牛羊之約。蕭峰就是項羽的影像吧,一樣的力拔山兮氣蓋世,一樣無奈的霸王別姬和塞上牛羊空許約,一樣的烏江和雁門關,一樣的聚賢庄血戰和坑秦卒,如果劉邦是小人,馬夫人是女人。那這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女子小人?(聲明本人對女性沒有偏見)如果這樣想,是不是金庸先生在用蕭峰的雁門關來解釋霸王的烏江呢?
烏江水急,江上一葉輕舟搖至,「項王快上船,過江去吧,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
" 孤帥八千子弟,逐鹿中原,一舉誅暴秦,生平大小百餘戰,攻則必克戰則必勝。而今該下一敗,天下大局已定,孤若以一人之心想捲土重來,則需盡起江東之士,到那時兵戈又起,勝敗未知,又有幾人得回江東,今以孤王一人之死換的天下太平,則死得其所"
岸上追兵已近,項王拔劍自刎身死烏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