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態恆星好理解,但是氣態行星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有純液態的星體嗎?


我不是特別懂,下面的話就當提供點思路吧。
1)你將一鍋稀飯放在桌子上,靜置時間長了它會分層的。(行星分化;胖胖的氣態行星也可以有一顆堅強的心。)
2)你將一鍋稀飯放在爐子上,本來應該沉下去的糧食居然浮起來了。(索瑞特效應;行星有一顆火熱的心)
3)你想撈點稠的稀飯,於是你用勺按順時針攪這鍋稀飯,一段時間後撈鍋中心的。(角動量啊,轉啊轉。咦,剛才是什麼奇怪的東西被甩出去了)
4)大自然是一個好廚子,不是一個好化學家。他愛把白米稀飯變成八寶粥,不愛用稀飯蒸餾純凈水(另外,99%的巧克力好難吃,不是真愛)。嗯,根據熱力學定律,世界上很少有很純的東西(嗯,真愛除外)。
------
雖然都是同一片星雲塌縮的,我覺得行星形成比恆星形成複雜多了。行星形成總讓我想到:
這個

和這個

現在你知道我當初上課時有多餓了吧!


氣態行星小時候也是固態行星(比方說比地球大十幾倍),由於引力太大了,就會不斷吸取空間的氣體,大氣層不斷增厚,最後氣體部分的質量就比固態內核質量還要大了


首先恆星不是氣態的,是等離子態。。
其次,就算它是氣態的,那我從一個恆星上不斷抽取物質,直到它無法聚變,那它就變成了個行星(其實臨界點是褐矮星),這時候如果沒有外界能量照射,那麼無法產能的它所有物質都會凝結為固態;
但這時候放一顆恆星在它附近,它就會升溫,而有些氣體如氫、氦,沸點是非常低的,於是它的表面就覆蓋滿了氣體...
這不是很順理成章嘛~
木星之類的氣態行星,說白了就是一群氫、氦聚在一起打算聚變,可總是湊不夠人,因為大部分氣體都覺得太陽才是高富帥,一頭扎進了太陽的懷抱,結果剩下一群屌絲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所以常說木星是一顆失敗的「恆星」
而且它也不是純氣態的,木星的「大氣層」可能厚達數萬公里,再往深了就是液態的金屬氫,內核部分可能藏著相當比例的重元素...
純液態的,理論上可以有...實際上沒發現...


推薦閱讀:

如果重力加速度足夠大,距離足夠遠,沒有阻力,物體下落速度是否能超過光速?
如果在地球上某處有一座高山,能夠在月食的時候在月面上看到山的輪廓,這山要多高才行?
我國史書記載了哪些超新星事件?
中子星引力波為何引起天文界震動?
月亮被太陽照到的一直都是同一面嗎?

TAG:自然科學 | 物理學 | 天文學 | 天體物理學 | 恆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