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秋高氣爽?
樓上的答主說的題目確實存在,在中學地理的題庫中,有一道題目是:形成「秋高氣爽」好天氣的天氣系統是什麼。這道題目考察的是學生對高、低氣壓與天氣的理解,答案是反氣旋。
秋天作為夏天到冬天的過渡季節,太陽輻射和大氣環流形勢進入季節性調整,副熱帶高壓開始南撤,暖濕氣流減弱。隨著九月初冷空氣加強,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低層大氣受到大陸冷高壓的控制。
對於高層大氣來說,由於高空天氣系統的移動速度相對滯後於地面的系統,所以這個時候北方地區的高空基本上還處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之下。在「上暖下冷」的雙重高壓控制下,盛行的下沉氣流大大抑制了降水的可能性,晴朗的天氣則趁機頻頻「搶鏡」,極易出現碧空萬里的「刷屏藍」。
此外,人類的呼吸是依賴肺內氣壓和外界大氣壓通過呼吸肌的伸縮產生壓力差,如果外界氣壓變低,那麼呼吸會感覺費力,有「悶」的感覺。相反,高氣壓就會給人帶來「氣爽」的感覺。
與此同時,白天越來越短,地面接受到的太陽輻射比夏季明顯減少。同時,夜晚的天空由於雲量較少,由地面向大氣的輻射降溫更加明顯。這樣一來,地面白天吸收的太陽熱量,就不夠彌補夜晚散發的熱量,相當於是一個「入不敷出」的狀態,於是地面的溫度就逐漸降低下來。逐漸從夏季的30℃以上降到20℃到26℃,是體感較舒適的溫度。
不僅溫度有所降低,初秋時節,蒙古高壓控制我國北方地區,但由於此時的高壓中心值較低,氣壓梯度不大,所以產生的偏北風風力也不大,因此出現的風大多是宜人的習習涼風,清涼的偏北風一吹,身上的汗液很快蒸發掉,因此給人們以「乾爽」的感覺。
入秋以後,造成盛夏悶熱天氣的暖濕空氣已經南移並逐漸退出大陸,而聚集在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的冷空氣卻「躍躍欲試」,一股股南侵「騷擾」我國大部分省份,驅走原來的暖濕空氣。在冷空氣佔據的地方,除了溫度降低以外,空氣中的水汽也大大減少,加上冷高壓「阻止」地面水汽上升,於是,白天晴空萬里、夜間星斗滿天,使人感到秋天的高爽。初秋的空氣濕度一般不超過60%,在這種濕度條件下,人體感覺也是比較乾爽,而不像夏季的悶熱潮濕。
最後,高遠的藍天也是引起秋高氣爽的感覺的原因之一,經過夏天雨季的集中「沖刷」之後,空氣中的顆粒物沉降效果明顯,大氣中的塵埃雜質微粒大為減少,使大氣透明度大大提高。而秋季空氣在高壓下沉氣流控制之下,也抑制了污染物的上升運動。因此,秋天的大氣在四季中最為純凈,空氣最為清新。
秋季不僅能見度好,天空也更加湛藍。據瑞利散射定律,由於塵埃等較粗的微粒及小水滴的減少,使天空中波長較短的藍紫光比例明顯增多,故而秋季的天空更藍、更高遠。
參考資料:《中國氣象報》2016年9月2日四版
這是高中地理知識吧,我記得是秋高氣爽是反氣旋的傑作。
反氣旋的中心氣壓高,並向外遞減,氣流下沉,帶來無雲雨天氣,空氣乾燥密度小,折射率變小,看起來天更高太陽更小。同時反氣旋的高壓給地面帶來充足的攝氧,所以會感到「秋高氣爽」。
推薦閱讀:
※海口天空出現的藍色太陽是怎麼回事?
※怎麼看待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閃電是什麼顏色?
※真有雷電錄像這麼個現象嗎?
※什麼是單胞環流?
TAG: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