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對你最深的感想是?

19歲。女生。
最近在看《明朝那些事兒》,看到第二部了。
雖是本史書,但真的一點兒也不枯燥。
這本略帶厚黑學的書,讓我覺得很有價值。此書給第一感覺就是,再往後的人生中有點心機和城府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未來的高度。

而我想問的是圈內的朋友們看這樣一本書真的能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嗎?怎樣運用?


跟樓主差不多大,20了,從初一開始第一次看,到現在看了不下五遍,上周剛剛又看完了一遍。其實我覺得樓主沒必要說一定要刻意地說要從中學到些什麼,或運用到什麼地方,慢慢你會發現,很多東西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的你的生活,改變你的看法。

困難的時候,你會想到楊漣,楊繼盛
隱忍的時候,你會想到李東陽,徐階,葉向高
面對人生抉擇的時候,你會想到嚴嵩
困惑時,你會想到王守仁,想到知行合一
不得志的時候,你會想到徐渭,唐寅
提到才子,你會想到解縉,楊慎,徐渭
提到英雄,你會想到于謙,戚繼光
提到為國捐軀的勇士,你會想到鄧子龍,盧象升,曹文詔,李舜臣
你會發現有的人不能單純用好或壞區分,比如胡宗憲,溫體仁
你會發現人的品行和能力有時並不是正相關,比如海瑞,李如松
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是平凡的人,有缺點也有優點,並不像從前認識的那樣完美無缺,比如張居正,戚繼光
你會發現無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還是宮中無名的宮女太監,都有自己的無奈和不得已
書本中描寫的皇帝也和一般書籍描寫的不一樣,比如朱瞻基,朱祁鎮,朱厚照

你會感嘆那些絕頂官僚非比尋常的手段
你會羨慕政治家名揚千古的智慧
你會敬佩前人力挽狂瀾的勇氣
你會可惜他們的冤屈和不得志
你會痛罵誤國的奸臣和小人
……
最後惋惜一個王朝的由盛而衰

在杭州,會特地去于謙祠緬懷下於謙
在荊州,會去張居正故居紀念偉人
在濟南,鐵公祠會想讓我想到鐵鉉
在長沙,我會想到這是李東陽的故鄉
在興城,彷彿看到袁崇煥鎮守寧遠的場景
在浙江,我彷彿能看到戚家軍浴血奮戰的身影
在南京,我會想到朱元璋和開國的文臣武將
在南海邊,依稀記起鄭和七下西洋的壯闊場景
在國子監,我蹲下身細細找尋我熟悉的名字
……
400年華已逝,在曾經的地方,他們的身影彷彿從未消失,所有的榮光或屈辱,都已融入我們的靈魂。

這些潛移默化都會影響著你的人生。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相同,而且當今的時代也已經完全不同了。但這本書對你的影響,可能只是一個小決定,可能是人生的一個大轉折,也有可能只是在失敗困難的時候給你的些許鼓勵和安慰。所以不用刻意的一定要學到什麼,運用什麼,每個人的生活都不盡相同,最好的方法就是,就是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然後就像書中最後一句話一樣——
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人生。


我十三歲那年,拿到了這一套書。
後來有人問我,你最喜歡的朝代是哪個,我根本不猶豫:「明朝」。
我可以很準確地說,在這套書里,你能找到你需要的所有。
愛情,有。
戰略,有。
權謀,有。
父子兄弟,有。
古文古詩,有。
傑出思想,有。
世界觀,有。
歷史上寥寥幾句話就帶過的那個時代,原來那麼精彩和偉大。你一定不知道,在朱元璋月牙一樣的臉背後,是皇覺寺的朱重八和鄱陽湖的陳友諒;在朱棣靖難奪位的背後,是一個寂寞的和尚和一場至死方安的尋找;在朱祁鎮退而複位的傳奇背後,是失一目傷一股的錢皇后和惺惺相惜的伯顏帖木兒;在朱見深姐弟戀的庸碌背後,是一個姓萬的宮女和一個怯弱的孩子;在朱佑樘天下歸心的英明背後,是一個沉默的小姑娘和一些貧窮而善良的人;在朱厚照豹房庸君的指責背後,是煙塵里不甘而又敬佩的小王子;在朱厚熜煙霧繚繞的背後,是一雙敏銳而敏感的眼睛;在朱翊鈞跳脫玩鬧的背後,是遠征的皇家軍隊和跳梁者雖強必戮;在朱由檢一根白綾一座孤山的背後 是一位帝王拼盡全力的掙扎。
你看, 我記得這麼清楚。因為他們都曾在我眼前走過,笑著哭著,去往歷史的長河。
還有劉基和李善長,徐達和常遇春,道衍,于謙,李賢,徐階,張居正,戚繼光,申時行,孫承宗,李如松,徐渭,胡宗憲,袁崇煥,曹文詔,盧象昇。王守仁。
我見過他們。
在南京,在內蒙,在北京,在福建,在遼寧,在山海關,在天泉橋。
原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那個少有人提的朝代。
蒼涼而沉重,代代繁衍從不改變。
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回頭。


謝邀。
我也19歲,初中開始零星接觸過《明朝》,直到高考結束才從頭到尾算是看完了一遍。
題主最後說怎麼將這本書運用到生活中,我其實有些小驚訝。
就像一個答主說的「慢慢你會發現,很多東西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的你的生活,改變你的看法。」
讀書就是讀書,為什麼在讀的時候就一定要想著功利?《明朝》本是一套讓人心靜的好書,為什麼要抱著一顆「要城府要心機這樣以後能達到多高的高度」的心?
你肯定要說讀史就是要以史為鑒。可是,我要說的是:
一定要自己經歷過痛過才記得住怎麼吃的虧,才知道以後應該要怎麼做;很多東西需要慢慢沉澱慢慢體會的,不是說讀一套書以後就什麼都懂了。
況且,讀書本就是一件放鬆自己的事情,真的不應該有太多的功利心在裡面。

讀完這套書的感覺,就像先前兩個長回答一樣,心裡很靜,很舒服。
有一個答主說:
「而讀完了此書,我對明朝歷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乃至明朝一度成為了我最喜歡的朝代。」
這才是當年明月當年寫書的初衷啊!
·····························································································································
以下開始正文內容:《明朝那些事兒》對我最深的感想是什麼?

人人都說自己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其實仔細想想,這個世界上不忘初心的人,真的挺少的。

當年明月當年能堅持下來,全套書的質量自始至終都那麼好,講真,很不容易。

這是以前回答過的一個問題:

《明朝那些事兒》的最大價值是什麼? - 圖森破的tsp 的回答

「我們缺的就是像當年明月這樣有自己的思想、有風趣而有分寸的幽默感去用心寫歷史的作家,引導我們對歷史感興趣,引導我們了解如何「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的道理。」

兩個月前,我也試著學當年明月,寫了八回關於狄仁傑的文章:

《咱們一塊兒說狄公》外傳 - 小P痴寫作的地方 - 知乎專欄

當我寫完第六回的時候,我就已經產生了厭倦之心,才六回,就累了。(也許是因為我太菜,不過如果換成看官您,捫心自問一下,連讀都不一定讀得下去,何況寫呢?)

我只知道全中國只有當年明月能寫得出《明朝那些事兒》。

·····························································································································

其中有一回《天道禍淫為禍始 人道惡殺以凶終》,講的是酷吏。

在最後我突然想起了當年明月曾說過: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從來不缺席。」

歷史,其實自古至今,都是一樣的。邪不壓正,就像一個答主說的:

「就算再用厚黑學如果心中沒有道德也無法讓後人敬仰,這本書也真正讓我感受到邪不勝正,就算正義暫時沒有辦法得到伸張但只要不斷堅持邪惡終究會失敗。

以上。


《明朝那些事兒》——讓自己五彩繽紛就好

兩個月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兒》,抱著科普的心情翻開了序章,卻帶著悲痛的思緒扣上了尾頁。
都說讀史明鑒,我卻以為讀史明心,明白自己的內心。
歷史過於龐大並且蠻橫。氣數已盡如元末,強悍殘暴如朱元璋,野心勃勃如朱棣,勵精圖治如張居正,弔兒郎當如萬曆, 運勢太差如崇禎,歷史在向前的同時會毫不顧忌那些落於身後的人,改朝換代不過轉瞬之間。然而時間不能掩蓋一切,所以在當年明月的筆下,我們看得到朱元璋同志少年的落寞,也看得到坐擁天下時對兒孫的慈愛,時間在淘去繁華的同時也會留下每一個人,應該說是每一個認真去做了自己力所能及之事的人,把他們留在後世的爭吵議論中。然而,都過去了。
以前總以為新朝代是一群正義之士用正義的手段推翻了曾經那個腐朽破敗的舊王朝,好人伸張了正義,壞人得到了懲罰,皆大歡喜。然而,腐朽破敗與繁榮昌盛本就糾纏不清,不然也不會有張居正的中興,也不會有鄧老爺的改革開放,都是制度而已。而最終能站在歷史舞台中央的,唯有實力而已。正義與邪惡往小了說是黑白的區分,往大了說就是一團漿糊,黑與白本就分不清,不然也不會倡導大家去追求一個五彩繽紛的人生。縱使潔身自好如于謙,也會勾心鬥角,身在聚光之下,不得不為之。正視人心的黑暗面才能去正視自己,一個正視不了自己的人也談不上去拯救他人,所以讀了此書明白一個道理,從來不是博愛與治癒系推動社會,能做到這點的,是厚黑學和本心。
當年明月在全書最後一個章節講了徐霞客的故事,看似與全書結構極其違和,卻是道出了他讀史多年後的感悟「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再精彩不過了!明代那麼多偉大的人,厲害的人,猛得不能再猛得人,然而,最後能在我心中留下憧憬之意的人寥寥無幾,更多的人只是在一個必要的時代扮演著必要的角色而已。歷史太大,你我,太小。
崇禎是我最心疼的皇帝了,在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把他隨便往上移到哪個年代都會成為一代明君。勵精圖治,聰明有遠見,然而,縱有救火之心,卻無滅火之水,氣數而已,氣數而已,雖萬般不舍與嘆息,但是歷史就是那樣成了既定的事實,沒有豪情萬丈,沒有善惡分明,只是在爾虞我詐,說不清道不明和缺乏些許運氣間,就煙消雲散了。


無論現實多麼黑暗,奸人橫行,也總是有人在堅持自己心中的正義,並為之不停的戰鬥,不畏強權,為民為國堅持本心,在歷史中個人的得失是很容易被遺忘的唯一能被人稱頌的就是心中的正義和維護正義的行為,就算再用厚黑學如果心中沒有道德也無法讓後人敬仰,這本書也真正讓我感受到邪不勝正,就算正義暫時沒有辦法得到伸張但只要不斷堅持邪惡終究會失敗


謝邀。
很好的一部書。
第一、通俗說史,起到了普及歷史的作用。
在讀此書之前,我對明朝知道得很少,雖然朱元璋、張居正、于謙、戚繼光、海瑞、魏忠賢等人我還是略知一二,但總體還是很陌生的。總覺得朱元璋不如李世民出名,張居正不如王安石出名,于謙不如岳飛出名,戚繼光不如霍去病有名,海瑞不如包拯有名,魏忠賢不如趙高有名。說起來明朝簡直是我當時最不熟的一個大一統王朝。
而讀完了此書,我對明朝歷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乃至明朝一度成為了我最喜歡的朝代。
二、講故事的技術。
後來出現了很多效顰者,但都沒有這麼成功。因為:
結構的問題。有些書沒弄好結構,主次不分,前後缺少呼應,寫寫寫寫就散了。
語言枯燥。當年明月並非專業作家,但文字功底還可以。有時候搞笑(這個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有時候煽情,搞得很有意思。後來的一些模仿者就寫得很枯燥,看著累。
三、分析能力。
當年明月並非專業歷史學家,但歷史功底還不錯。書中有許多分析都頗有見地。

說著就回想起了多少年前看《明朝那些事兒》的歲月,尤其是高中的時候,陪我度過那些難熬的日子。
當年明月自此書之後似乎再也沒出過書,他也漸漸遠離了我們的視線……
但某天我們翻起這套書,也許還是會想起有關於明朝的故事,有關我們閱讀它的日子。


謝邀!

首先,說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就像當年明月自己講的「歷史我也可以很有趣」,而正式這一點,擊中可許多人的興趣。這本書對於我本人來講可以說是歷史的啟蒙書籍;包括學校所學的歷史知識,毫無印象,而大多數的歷史常識和知識都是東聽一段,西湊一段而拼湊起來的歷史認知(大多數還是也野史)。唯獨明朝的歷史是從這部書里學到的,還都是經過考證的正式。這才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其次,談從《明朝那些事兒》的書中學習到了什麼?
學習到了,歷史循環的規律,更重要的是識人!有句話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更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每個人看明朝看到東西都有很大都差異,而我看到都確實識人,人性!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從胡惟庸,蘭玉,再到王陽明,張居正等等,拋開歷史背景,每個人的追求和性格大相徑庭,卻任何一個人拿出來都是一代宗師,從做人,做事,察覺政治動態,不管那個人拿出來都值得學習個研究。因此,《明朝那些事兒》學習到的就是在殘酷的環境中是如何走上人生巔峰的,又是如何後人所推崇,亦或者消失在歷史的年輪當中煙消雲散的,歷史永遠不會撒謊,這就是我們學到的!

最後,書中的東西可以用在現實中嗎?這個因人而異,雖然歷史是真實的也很精彩,但是現代社會的環境和人們的知識遠超於過去。
如果將歷史中的管理方式應用到現實的企業管理中,會有意外的收穫。現在許多公司的環境模式和經驗都會參照歷史中的經驗!


這是我以前寫的一段,突然就想發到這裡
了。
【啟】
再讀《明朝那些事兒》,這應該是第五遍看了。
第一遍看的時候,還是在高中,從朱八八開始,那時候當笑料+歷史來看的,現在看的時候卻總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幾百年前的一群人在你的眼前不斷走來走去,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他們的時代,也照亮你的眼界和心理。
這不是主角光環,因為他們算不上主角;
這也不是口遁,因為他們做的比說的多。
關於正義與善良,關於國家與社會,關於朋友與親人,關於光明與磊落,關於延續千百年的道統,也關於人的偉大的力量,有明一代,276年興衰治亂,他們給出了正面與反面的教材。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我看到了小人,看到了君子;也看到了長戚戚的君子和坦蕩蕩的小人。
有明一代,可能是中國文化的承上啟下者,而文化,並不僅僅是詩詞歌賦。
【承】
關於人性
一生走自己的路的,偏執一生,最終成了海瑞,只能是好人,一個偏執的好人,一個作為聖賢立起來的官;
人情練達、世事洞明的,最終成了張居正,戚繼光,他們是一個好官,但可能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好人。
看過了人與人之間的權謀,也看過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無間;看過黑暗下的隱忍,望著你死去我卻只能裝作無動於衷;也看過光明前的曙光,像是《五人墓碑記》,這個我高中一抄再抄的銘文。
原來好人壞人沒有那麼明確的區分,原來英雄的背後都有陰影。 從人性去理解,人的所作所為就都合理了。
這是人性的書。
但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臣妾做不到。
我不迷信,我只是相信因果,因為所以,科學道理。

關於選擇
任何一個選擇其實都無所謂對錯。
就像孫承宗死了,就像王陽明死了,就像盧象升死了,就像明朝亡於流民而不是滿清入關,是誰做錯了,好像大家都只錯了一小點。
看著,並惋惜著。
幾百年後我們看著書上的歷史,指點江山,豪氣衝天:如果當初誰誰誰能怎麼怎麼樣,也許就能怎麼怎麼樣。
可是子非魚,焉知魚之苦?
每個選擇都是一條路,沒選擇之前誰也不知道。
可是你選擇了。
哪有那麼多抱怨,當初又不是拿槍逼著你選的。
戴上頭罩,無顏見朱八八。
雖然我覺得你儘力了。
【轉】
四大古國只有我們延續了下來。
到底是怎樣一個民族,才能歷經歷史之長河而屹立不倒?
元朝入主中原,本來以為是蒙古人的勝利,可沒到百年就回去接著放羊;
清朝入關,本來以為是滿人的勝利,可後來吸取元朝教訓,學漢人,後來被我們同化;
日本說三個月滅亡中國,因為我們當時有的是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而它們有戰鬥機也有軍艦:然後它打了進來,一直打了八年,輸掉了一切。
誰打掉了我們,誰就成了我們;誰打不掉我們,就輸掉了自己。
我想,這是文化的力量。綿延不斷,哀轉久絕。
【合】
人文到底有什麼用?
我們看到的只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人文的力量和我們似乎沒有什麼關係,不能吃,不能用。
我說不明白,但就像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
只是覺得它是一種力量,用它們去思考,然後你就想明白了,然後給你恬靜和淡然。
語文和歷史其實不適合用來考試的,一考試大家就開始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但這種似乎並沒有什麼用的東西往往很有用。
哈爾濱天氣很熱,比我家都熱,但我心很靜;
世界很浮躁,節奏很歡快,但我心很靜;
眼前好亂,情況好複雜,但我心很靜。
嗯,也許它就是風扇吧。

本來斷斷續續的就寫了五節,有很多,但是好像都寫出來也太無聊,也從來沒想過要發到哪,寫完以後就同步在Onenote裡面,偶爾打開看看,一片片,撫摸著自己以前的時光。
因為最近見了太多人的離開,也發生好多悲傷的故事,所以發出來,告訴所有人也告訴自己。
你們踏上征途,我們留在這裡。
現在還能想起一個很哲學氣的師兄喝醉,扶著我的肩膀,告訴我《明朝那些事兒》一定要多看。
現在應該懂了。


看城府,看厚黑,《二號首長》之類的是不是更好?《明》這套書我看了5、6遍,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有時候地鐵里捧著手機或kindle都忍不住的眼圈發紅。不是看到誰悲慘,而是有些道理、有些想法和我一直想的、堅持的如此的吻合,讓人忍不住的感嘆。
多看幾遍,從看故事,到看道理,到引發你的思考,會有不同的感觸的。


關於《明朝那些事兒》的應用
題主問的是生活中
1.是否能用到?2.怎麼應用

1.答:應該說基本無法直接性用到,他畢竟是小說,並不是工具書,更多的是傳達一種思想或是感情,一種理念與精神,一種信仰與人性。看到答主的提問,看來是驚艷於作者在歷史人物故事中鋪展開的對【政治博弈】與【城府心機】的描述,說實話,我在初中接觸這本書的時候非常沉迷於此,也曾嘗試分析其中的政治事件,發現——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打個比方(我同學也叫畢方)
嚴世蕃笑著對他說:
「我等定然無恙,不必擔心。」羅龍文鬆了一口氣,他以為嚴世蕃已經搞定了審案的法官。
嚴世蕃卻告訴他,負責審理此案的三法司長官,刑部尚書黃光升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全都不是嚴黨,而且素來與他有仇,隱忍不發只是時機未到,到時一定會把他往死里審。
還沒等羅龍文消化完這個噩耗,嚴世蕃又接著說了一件讓他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已派人四處散播消息,為楊繼盛和沈鏈申冤,說他們之所以會死,全都拜我等所為。相信這件事很快就會傳到三法司那裡。」
羅小弟就此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他大聲向嚴世蕃吼道:
「你瘋了不成?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不要慌」,嚴世蕃依舊鎮定自若,「這些罪名不但殺不掉我們,還能夠救我們的命。」
他平靜地看著一臉疑惑的羅龍文,自信地說道:
「殺我的罪名自然有,卻不是三法司的那些書獃子能夠想出來的,在這世上,能殺我者,唯兩人而已。」
「一個是陸炳,他已經死了,另一個是楊博,我已打探過,他前不久剛剛犯事,現大權旁落,在皇帝面前已說不上話,不足為懼。」
於是嚴世蕃自信地發出了最後的預言:
「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
我的計劃萬無一失,是絕不會落空的,陸炳死了,楊博廢了,世間已無對手,舉世之才唯我一人而已!誰能殺我?!
徐階能。
在十多年前夏言被殺之時,他還只是個未經磨礪的副部級愣頭青,無論是權謀水平還是政治水平都還差得太遠。但經過多年的血雨腥風,他已習慣並掌握了所有的規則和技巧。到了今天,他已具備了參加這場死亡競賽的能力。
事實上,從嚴世蕃進京的那天起,他的一舉一動就已在徐階的嚴密監控之下,從花天酒地到散布消息,徐階都了如指掌,與三法司的官員們不同,經過短暫的思考,他就明白了嚴世蕃的企圖,並了解了他的全盤計劃。
這是嘉靖年間兩個最高智慧者的對決,勝負在此一舉。
這是最後的考驗,十餘年的折磨與修鍊,歷經山窮水盡,柳暗花明,終於走到了這一步,優勢已盡在我手。在我的面前,只剩下最後一個敵人。
殺了此人,天下將無人能勝我。
徐階的正義
正如嚴世蕃所料,三法司採納了街頭巷尾路邊社的意見,將殺害楊繼盛、沈鏈的罪名套在了嚴世蕃的頭上,所謂冤殺忠臣,天下公憤之類,寫得慷慨激昂。
完稿之後,他們依例將罪狀送交內閣首輔徐階審閱。
徐階似乎已經等待他們多時了,他接過稿件,仔細看完,然後微笑著誇獎道:
「這件事情你們做得很好,文辭犀利,罪名清楚。」
「不過我有個問題想請教各位」,徐階突然收斂了笑容,用冷峻的口氣說道:
「你們是想殺嚴世蕃呢,還是想要救他?」
這是一個侮辱智商的問題,幾位司法幹部當即漲紅了臉,大聲叫道:
「那還用說,自然是要殺了他!」
看著激動的同志們,徐階笑出了聲:
「此奏疏一旦送上,嚴世蕃必定逍遙法外,諸位只能白忙一場了。」
這又是個什麼說法?眾人目瞪口呆,愣愣地看著徐階,等待著他的解釋。
「你們並不明白其中奧妙,雖說楊繼盛之事天下已有公憤,卻絕不可上奏皇帝,要知道,楊繼盛雖是為嚴氏父子所害,斬首的旨意卻是皇上下達的。」
「當今皇上是英察之主,從不肯自認有錯,你們如果把這條罪狀放上去,豈不是要皇上好看?如此受人欺瞞,皇帝的顏面何存?到時皇上發怒,嚴世蕃自然無罪開釋。」
徐階說得沒有錯,嚴世蕃的如意算盤正是如此,為了實現自己的企圖,他先放出風聲,說自己最害怕楊繼盛事件,然後誘使三法司的人將此罪狀上達,因為嘉靖皇帝的性格他十分了解,這位仁兄過於自負,認定自己天下第一,沒人能騙得了他,也從不肯認錯。
現在你要告訴他,兄弟你錯了,人家借你的手殺掉了楊繼盛,你還在上面簽了字,你是個白痴冤大頭,他自然要發火,否定你的說法,於是嚴世蕃同志剛好可以藉機脫身。
這招十分狠毒,即所謂拖皇帝下水,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用得上的,比如後來的上海灘第一老流氓杜月笙,也曾用過這手,當時正值解放前夕,蔣介石之子蔣經國奉命到上海整頓金融秩序,打擊投機,幹得熱火朝天,結果搞到了杜月笙的頭上,不但毫不留情,還明確表示整的就是你。杜月笙也不爭辯,乖乖受罰,暗中卻指使他人檢舉孔祥熙兒子投機倒把,把事情直接鬧到了蔣經國那裡:如果你不處理他,憑什麼處理我?
於是轟轟烈烈的上海金融保衛戰就此草草收場,蔣氏家族和孔氏家族都是一家人,有事好商量,杜流氓也得以解脫。
但嚴世蕃卻沒有杜月笙的運氣,因為他的對手是徐階,是一個足以與他匹敵的人。
書獃子們頭暈眼花了,他們的腦袋還沒回過神來,只是傻傻地問徐階,既然如此,那就請您出個主意,定個罪名,我們馬上去辦。
然而徐階接下來的舉動卻讓他們更為吃驚,這位深不可測的首輔大人只是微微一笑,從袖子里拿出了一份早已預備好的奏疏:
「我已經寫好了,你們送上去就是了。」
怎麼著?難道您還能未卜先知?
懷著對徐大人的無限景仰和崇敬,三法司的官員們打開了那份奏疏,殺氣撲面而來。
簡單說來,嚴世蕃的罪名有以下幾點,首先他和羅龍文是哥們,而羅龍文勾結倭寇,嚴世蕃也與倭寇掛上了鉤,他們聚集海匪,並企圖裡通外國,逃往日本。
其次,他勾結江洋大盜,訓練私人武裝,圖謀不軌。
最後,他還佔據土地修房子,根據現場勘查,這是一塊有王氣的土地,嚴世蕃狗膽包天,竟然在上面蓋樓,實在是罪大惡極(這條罪名當年胡惟庸也挨過)。
看完了這封奏疏,連三法司的書獃子們也已斷定了嚴世蕃的結局——必死無疑,因為嘉靖最為反感的兩個詞語,正是「犯上」與「通倭」。
法司的官員們揣上這份致人死命的奏疏,哆哆嗦嗦地走了,臨走時,他們以無比敬畏的眼神向徐大人告別,而徐階依舊禮貌的回禮,面色平靜,似乎之前的那一切從未發生過。
在近三百年的明代歷史中,這是讓我感觸極深的一幕,每念及此,不禁有毛骨悚然之感。因為在這場平淡的言談分析中,雖然沒有刀光劍影,卻蘊含著一種更為可怕的智慧。

這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五部第一章,也是關於權謀爭鬥的及其經典的一章——【007之徐階大破嚴黨殺機】,我沒來分析一下!:
本章共有三個重要人物:嚴世藩 徐階 隱藏人物:嘉靖
鬥爭方向:嚴世藩想要在政治劣勢中翻盤——徐階欲以此契機扳倒嚴世藩繼而清算整個嚴黨。 使用工具:嘉靖皇帝。於是,鬥爭開始了。首先兩人都抓住了重點:嘉靖皇帝。因為在當時時局,嚴黨勢利雄厚,世藩其父嚴嵩更是多年陪伴皇帝,所以可以說:只要嘉靖不發話,嚴世藩不管犯了多大罪!別說是勾結倭寇,就是勾結外星人,嘉靖說沒事,那就沒事(當然這也是嚴黨自信的源泉)。另外,嚴世藩還抓住了嘉靖的心裡和為人,又對司法行政中心的懲治手段瞭然於心,編好了套路等三司法鑽,鑽進去了再由嘉靖系扣——放了自己扣了三司壓了徐階,可他不過是放了個風聲,可謂一箭三雕!所以到了得意放鬆的時候了么?並沒有,我們的嚴大天才還考慮到了有人來攪局的可能性,這可以謂深謀。然而他還是輸給一個人——徐階,他不僅考慮到了嘉靖的心理行為,還判斷出了三司法的對策手段,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嚴世藩的謀劃。這就可怕了,參與鬥爭的所有人,我都瞭然於胸,不勝,為何?!這是明朝里的一個典型權謀案例,我們看看其中的東西怎麼應用——都說事在人為,所以對事件的謀略更多是在於對人的把握。當你對一個人的思想,行為方式和性格都了如指掌的時候,他的一切動向都無法逃脫你的掌控,就比如說嚴世藩和徐階對嘉靖皇帝心理的把握。
好,我們大致明白了一點道理,我們來用到生活——你會發現,這基本不可能!沒有相當的智慧,長年的政治嗅覺,豐富的鬥爭經驗,或者說對人個性的判斷力,你都不夠。實話說,你可能連自己室友同學都不太了解。這就是懂得和應用,兩者之間有難以逾越的距離。
當然,這只是權謀方面,明朝帶給我們的,可能更多是對於精神和心理上的衝擊,有時候,動人心魄故事中的點點英魂,也許是我們更加應該學習的(還有料,先不更,看看情況~~)


去年我16歲看的明朝那些事第二部,看到這個問題時,我翻開了我當年做的筆記。
當時看後感觸最深的就是王艮和謝縉。下面就是我當年寫的讀書筆記。

2016年 8月12日 星期五 天氣晴
今天我在大禹書店看了半天的書,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看了一半。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看了兩章。兩本都有很多感觸,只是後者更甚。人生如戲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這個其實我一直都知道。從買第一台電腦,從出租屋搬到屬於自己的家,小表弟的誕生,甚至更久的跟表妹一個班。我就知道,我命運的軌道在改變。我都不在是以前的「我」。每一次,只要是超出以前跟以前不一樣的事,我都會這麼想。

我認識的人中很多人都說,歷史枯燥,乏味。我卻覺得歷史有趣,可以知曉一個人,很多人的一生感覺很興奮。可是現在,我比以前更強烈的感受到歷史是殘酷的,是泛著悲劇色彩的,從前只是一閃而過的念頭,現在卻改變了我以往的想法。

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元璋手下的翰林學士謝縉。早年的他是正直的,面對朱元璋這樣的皇帝,他任能用生命為了黎民百姓而上諫。可是能當上皇帝的都不是好人。可是在這朝堂之上,永遠跟正直是對立的。壞人永遠比好人活的瀟洒。所以好人難做,只是精神支撐著他們,他們只有純潔的靈魂。

晚年的他變了,歷經了變故。原有的價值觀、道德觀全部被推翻。重新樹立,他變成了真正的朝堂之人,一個只為利益,只為權利,只為保命的人。

這讓我明白,原來善良的人不會一直善良,反之,壞的人不會一直壞下去。
以前,我只領悟了後者。是我太天真。
寫的時候,我百度了一下謝縉,順帶出來了跟謝縉緊緊相連的《永樂大典》。這本書可以說是幾千人的心血,是他們日夜勞作,在放棄了親情,友情甚至生命的大作。然而這些心血,這些濃縮了古人智慧結晶的著作。到如今,11095冊只餘215冊。看到這裡,我心痛又無奈。想說什麼,卻不知如何開口。

謝縉的同鄉,同僚,王艮。原本的狀元卻因樣貌而變成榜眼。心中不服,從而心中對朱允炆有芥蒂,但是到最後,關鍵時刻,他卻寧願死也不願背棄朱允炆。而諷刺的是當初信誓旦旦說要已死,以死明志的人最後卻在朱棣統治的明王朝活的風生水起。

所以王艮,即是天下人都把你忘記。我卻會懷著敬意一生一世,也會讓我的子子孫孫記得你。


我……

我高考……歷史……17分……

天殺的!你去看看我的歷史書,滿滿的筆記!
滿到你有密集恐懼症!

我高三語文課不聽做捲紙最多的是歷史!

我高三每天早上起來背歷史!抽空才背政治!

我藝考的時候想起學習來最多的是歷史老師!
(不太對……)

可我就是記不住啊,我地理從來不背就偏偏虐我歷史好幾倍啊!

歷史老師風趣幽默有文化。
上課氛圍熱鬧隨性搶回答。

我知道為什麼!
因為我見歷史就躲啊,我寧願看花園寶寶啊。

為了高考在努力也是臨時抱佛腳啊。
抱的還費力不討好啊。

直到我遇到了當年明月……

才知道開開心心看歷史是多麼有滿足感的一件事。從頭到尾講歷史是多麼剎不住嘴的一件事啊。

不論他加入自我觀點多多,也不管他將歷史講成小說。

我簡直是愛不釋手啊。
當年那個初中看見同學看這麼厚的書以為是被迫,差點送蘋果送瓜子的愛心立刻變味了。

愚蠢!

對於那些追了3 4 5 6 7 8遍的人我都想佩服,好一個這麼早就頗有眼光的聰明人!

二遍中。

有味道。

多了許多男神女神。

那個年代……真想去體驗一下……

17分。(模仿一句)DIE! DIE! DIE!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那就要直奔申時行給萬曆和稀泥那一段


鍾愛孝宗朱佑樘和王陽明的部分,第三冊至少翻過幾百遍了。很難說在生活中的運用吧,我的收穫大概是寫作多了點素材,和朋友聊天多了點裝逼的資本之類的。書籍幫助加深對世界的理解,對於我們自身更多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隨便說兩句。
歷時將近一個月,終於把這套書看完了。從幽默詼諧的開頭到沉重的尾聲,明朝二百多年的統治也走向終結。
看完之後覺得心情很沉重,尤其是這第七本。也許這世界上真的有氣數吧,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像崇禎從十二歲起就開始做的夢一樣,有人在他的手上寫一個「有」字——有,其實是兩個字,拆開的大明,大明只剩下一半,即大明將亡。
他努力了那麼久,苦熬了那麼久,也已經很不錯了。氣數已盡,亡國的禍根早在嘉靖時期就已經埋下,歷經萬曆,天啟,他一己之力也真是回天乏術。崇禎的運氣真的太差,從崇禎元年開始接連不斷的旱災,饑荒,經濟體制的缺陷又導致難以賑災,流民不斷。黨爭不止,言官鬧事。內憂外患夾雜,還能怎麼辦呢?
有時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也深刻影響著明朝的命運,比如裁驛,比如加稅,但在危急存亡之秋,卻是迫不得已。就算你知道今後會有怎樣無法挽回的苦果,但是如果現在不這麼做,也許根本熬不到第二年。
可怕的不是清軍,不是流寇,而是封建王朝的政治體系和經濟體制,也可以說,每個王朝都是毀在自有的缺陷上的吧?某些矛盾到了一定時刻終究會爆發,用十多年想要改變這樣的根基,怎麼做得到呢?
我經常會想,如果明朝沒有滅亡就好了,要是沒有清朝就好了。直到明朝,中國的文化,軍事,科技都還是十分發達的,在世界上處於領先位置。可是清朝之後呢,思想滯後,等級森嚴,閉關鎖國,排斥女真之外的其他民族,導致中國文明倒退數十年,百姓遭受那麼多的苦難。


明朝那些事每次看到萬曆年間後期和崇禎年間就越看越傷心了,一個王朝,不管他的前期是多麼繁榮昌盛到末期都是落寞的,萬曆,張居正曾經給予了那麼多希望的皇帝,可惜,他是卓越的政治家,卻不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家!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


這是朱元璋準備賜死李善長的情景。

歷代的統治者狗死兔烹是習以為常的事,雖然不知道當時李善長是否這樣想。不過,作者能寫得那麼傷感。

我不覺得這有曖昧的地方吧。想想和自己曾經出生入死,並肩作戰,如今高高在上,並將賜死自己,一時感觸都湧上心頭了吧……


集權社會的荒誕:嘉靖皇帝愛寫小紙條,好讓大臣們猜測意思,比如:憲似速,宜如何。所以呢,越是集權 很多事情越是顯得荒唐,大臣可能因為一句話就觸犯了皇威,因為一句話就失寵,可能一句話就可以治政敵於死地,為什麼呢,看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裡邊的大臣勾心鬥角,耍各種政治手段,沒幾個辦實事的,為何呢?我理解為集權社會的荒誕 荒唐,人治社會的必然


推薦閱讀:

TAG: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書籍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