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中原王朝南遷,為什麼南宋能延續一個半世紀之久,而南明卻只堅持了十幾年?
比較類似地,同樣是被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逼退到南方,南宋能延續一個半世紀,並且期間經濟文化等方面發展得很好,而南明卻只堅持了十幾年就滅亡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比較南宋和南明各自面臨的內外情況,才能得出比較合理的結論。
簡單來講,就是南宋遠強於南明,而金又弱於滿清。
第一,就政權的合法性和統一性而言,南明無法與南宋相較。靖康之變後,金兵將宋徽宗和宋欽宗及其子孫全部擄走,而宋高宗趙構是唯一的漏網之魚,由他繼承皇位,名正言順,所以他可以利用自己法統上的優勢,將宋室南方半壁江山統一組織起來,對抗金國,終使赤縣神州不致全部陸沉。反觀南明則不然,崇禎皇帝及其繼承人一再錯過南遷的良機,使得南明政權在皇位繼承人上出現了分歧,這種分歧嚴重影響了南明政權的合法性和統一性。
弘光帝繼位,是南明各派勢力暫時妥協的結果,其地位是不穩定的,這種不穩定性,很快就導致了南明內部的黨爭和分化,以至於駐守武昌的左良玉竟以「清君側」為名,順江東下爭奪南明政權。馬士英被迫急調江北四鎮迎擊左良玉軍,致使面對清軍的江淮防線陷入空虛,最終導致了弘光政權的迅速失敗。之後的南明皇帝的法統比之弘光帝更加不足(也就是血緣更加疏遠,更缺乏號召力),以至於幾個南明小朝廷為爭奪正統地位互相攻擊,終被清朝各個擊破,徹底覆滅。
第二,與滿清政權相比,金國的實力遠遠不足,這主要表現在兩者的漢化程度上。滿清與明朝對抗數十年,(在皇太極時)已經意識到滿清政權要定鼎中原,需要漢族士大夫的合作,吸收中原的先進文化和制度,所以滿清政權入關後能很快建立起與北方官僚漢族地主的合作,並得以迅速南下對付南明。反觀金國則不然,女真興起得非常迅速,其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了遼,又在轉瞬間滅了北宋,這些憑藉的是軍事實力的強大,這種短期內在軍事上的順利使得女真人根本意識不到漢化的必要,在奪取中原後,仍然沿襲女真人落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因而招致了北方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女真人不得已,只得扶持一個漢人的偽政權,這與遼太宗滅亡後晉後遭到中原漢人激烈反抗,被迫撤出中原的原因是相似的。也就是說,北方漢人的激烈反抗(如王彥領導的八字軍等),使得女真人需要時間和精力來逐步鞏固自己對北方地區的統治,無法全力南下對付南宋。女真人開始大規模漢化是在1153年遷都中都(今北京)之後開始的,類似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改革。
也許有人會說,後來女真不是也完成了漢化嗎?為什麼始終搞不定南宋呢?沒錯,女真人後來也逐漸實現了漢化,但是從女真滅亡北宋到漢化完成之間存在三四十年的的時間差,這就給了南宋政權以喘息之機。待到南宋政權鞏固之後,女真即使能夠全力南下,也再難有便宜可占,這點可以參考東晉取得淝水之戰勝利,維持住半壁河山的往事。
永嘉南渡後的東晉政權,在初期面臨許多問題,尤其是門閥士族專權甚至叛亂(如王敦之亂,又如桓溫圖謀篡逆)和流民帥的武裝割據問題(如蘇峻之亂),若此時北方胡人南下,東晉政權就會有傾覆之虞;然而此時北方各個胡族政權互相對立爭鬥,如前後趙之爭,前燕與前秦之爭等等,它們自顧不暇,自然無力南下對付東晉,待到苻堅在王猛的輔助下,逐步統一北方時,東晉政權已經實現了內部門閥士族的平衡(也就是上游荊湘的龍亢桓氏與下游徐豫陳郡謝氏的勢力平衡,甚至團結一致,相互策應),並解決了流民帥問題,所以面對穩定而團結一致的東晉政權,民族融合尚未完成的前秦自然不能成功。
第三,南明與南宋相比,存在一個農民軍的變數。北宋政權是女真消滅的,所以後來的南宋政權自然是視女真為不共戴天的仇敵,全力抗擊女真;而明朝亡於所謂的流寇—李自成農民軍,這就決定了南明政權對滿清的態度偏向與合作,幻想以割讓一部分土地,聯合清朝消滅流寇,以報君父之仇,所以南明政權與農民軍各自為戰,甚至互相對立,大大削弱了抗清力量。(至少初期是這樣,至於後來南明意識到滿清征服全中國的野心,逐漸與農民軍聯合,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而且是為時已晚)
下面我們舉兩個例子加以說明。
一是吳三桂的例子,由於李自成非常的失敗,致使吳三桂與大順王朝徹底決裂。為了對抗李自成,吳三桂決定向關外的清朝借兵,注意這個詞,是借兵而不是投降清朝。為此,吳三桂以割地為條件,請求清朝出兵支援。具體見下面這封他寫給多爾袞的信:
王(指多爾袞)之威望,我向來甚為景仰。然遵照春秋之義,我不能與清朝交往,否則我要背負私通清廷的罪名。人臣之誼,請王諒解。三桂受國厚恩,憫斯民之罹難,據守於邊關。欲興師問罪,以慰人心。奈何我京東地上,兵力不足,特泣血求助。王以蓋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會,實為難得之時也。乞念我這位亡國孤臣的忠義之言,挑選精兵,從中協、西協入關,我也將率軍從山海關出發,約定在京師外會合,共討流賊。事成之後,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從這封信我們可以看出吳三桂的態度,他以明朝遼東總兵的身份,代表明朝,提出裂地以酬,以換取清朝出兵支援,而不是投降清朝,所以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至於後來吳三桂降清,那是因為李自成步步緊逼,多爾袞又野心勃勃,明確表示只有在吳三桂投降的條件下才會出兵相助,吳三桂被逼無奈,只得投降清朝。想想石敬瑭以割幽雲十六州為條件,得到了契丹的武力支援,再看看吳三桂,不得不說,三桂命苦啊!(純屬玩笑)
第二個例子。無獨有偶,南明弘光政權也欲以割讓山海關外土地為條件,聯合滿清消滅以李自成、張獻忠為代表的農民軍。可惜,與吳三桂一樣,他們都低估了滿清大辮子的野心。
第四,就人才這一方面,南明遠不如南宋。首先看領導人,宋高宗不怎麼出色,但比弘光帝要好,這叫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雖然屈辱求和,但還知道鞏固政權,以圖實現劃江而治,而弘光帝繼位後,不思鞏固尚不穩定的政權,卻縱情聲色,坐視朝臣內鬥,既不能駕馭文官,更不能控制武將。
文官方面,兩者相當,南宋固然有秦檜、汪伯彥、黃潛善之流誤國;而南明東林黨於明朝存亡之秋,不團結一致,鞏固政權以圖規復神州,卻與馬士英等擁立「功臣」內鬥不止,徒損南明元氣,與秦檜之流之誤國,實無分別。
最後,我們再看看武將方面。南宋與北宋恰好相反,南宋雖然缺乏名相,但名將卻有不少,就南宋初期而言,有宗澤、岳飛、韓世忠、吳玠等;反觀南明,其可用之將可謂寥落,史可法忠勇可嘉,氣節不輸文天祥,卻非將才。握有武力的左良玉驕橫跋扈,不聽調遣,反而圖謀順流東下,奪取政權,其所作所為比之東晉王敦,猶有過之。其餘的不提也罷。南明缺乏可用之將才,當然也與先前明朝長期對抗流寇和滿清大辮子,軍事人才損失嚴重有關,如袁崇煥、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等人皆可堪一用,然而他們或死或降,無一人為南明所用。這與南宋的情況大不相同,宗澤、岳飛、韓世忠之流在北宋末年已經嶄露頭角,又輾轉為南宋所用,終使神州不至全部陸沉。
所以,南明無法成為第二個南宋,是內外各種複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參考文獻資料
央視紀錄片 《公元一六四四》
《東晉門閥政治》,田餘慶著
《讀通鑒論》第十三卷(晉成帝)第十四節,王夫之
看完南明史,你就會奇怪他們居然還堅持了十幾年?
對於這個問題,我從手機上看到之後,直接登錄電腦,因為我覺得這個問題恐怕幾句話說不完,可以寫一篇幾萬字的論文了。看了幾個回答之後,覺得不是很全面,我也班門弄斧在這裡簡要寫幾個原因:
- 對於滿清(我是滿族……oh no)入關之後的戰略目的是否是統一中原和佔領全國,顧誠在《南明史》中引用了大量史料,從多爾袞及其幕僚在打敗大順軍在河北、山西的主力軍對以後的行動來看,滿清是沒有準備在幾年間統一中國的思想準備的。在摧毀大順軍陝西主力之後,滿清才與南明軍隊淮泗地區四總兵、湖廣左良玉直面對抗,從而判斷出南明內部並無進取心,且內部矛盾重重,進而才確定摧毀南明弘光政權的目標(注意不是統一全國)。
- 南明滅亡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諸藩爭立,這個也與南宋不同,靖康之變北宋皇族被一鍋端,只留下康王趙構,毫無繼統的合法性問題,而南明則不同。明初設立藩王以來,二百多年開枝散葉,到明朝後期供養這些人已經成為中央政府的沉重負擔,而且這些人保守估計十來萬吧。弘光帝是距離崇禎帝血緣關係最近的堂兄,繼位本無可厚非,但東林黨-復社的一些人卻以弘光帝祖母是萬曆的鄭貴妃為由(東林黨和鄭貴妃的恩怨請自查)反對,堅持擁立潞王,挑起了弘光朝黨爭。而且自此以後數個小朝廷都是如此。據統計,南明十幾年先後出現的皇帝、監國達幾十位,相互傾軋、攻訐,不能集全部力量對抗滿清。
- 武將擁兵自重。這一點相信大家都能清楚,弘光朝本身就是靠鳳陽總督和四總兵擁立的,弘光帝繼位之後,內閣大臣馬士英、史可法等調動不了這些人,而且導致南明直接滅亡的左良玉率80W大軍「清君側」也表明當時武將擁兵自重,不服從調遣,內閣無法統一指揮各路軍隊進行抵抗。
- 財政困難。這裡講的財政困難主要指的隆武朝和永曆朝。弘光朝還擁有江南稅賦之地和湖廣魚米之鄉,政府各部門相對完整,而隆武朝控制地域較小,到永曆朝自不必說。沒有錢怎麼能養活軍隊?
- 這也是我不愛提的一點,叛徒(或者叫漢奸?)的大量出現。兩宋年間民間抗金意識濃厚,民間抗金鬥爭此起彼伏,而明末主動去後金投誠的漢人卻比比皆是,如范文程之流;在抗清鬥爭開始後,大批的武將文官叛國投敵,給南明統治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雖然零星的起義很多,但基本沒有維持下去,堅持到最後的夔東十三家還是大順軍余部。這裡也要講一個問題,明末的政權很複雜,事實上明朝是被農民起義軍滅掉的而不是外族入侵,與南明朝並存的還有大順、大西兩個農民政權,後來農民軍服從南明朝廷領導後,也無法形成統一的力量,扔各自為戰,也是導致自發組織的農民起義無法遵從統一領導的關鍵。
說到這對於我們業餘研究歷史的人來說差不多也夠了,南明史料比較稀缺,顧誠的《南明史》雖然翔實,但是屬於半專業性質,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並不適用,而史學小說又有很多謬誤。百度南明史吧有很多年輕人,手工繪製了南明各時期的歷史,可供參考,也可供大家討論。有問題也歡迎與我探討,謝謝。
宋朝是急性破傷風,截肢仍能存活;明朝是癌症晚期,手術也已經回天乏術了~
南宋不了解,所以我就講講我稍微了解一點的南明。南明存在時間短的問題我認為有兩個,內部來說一個是君主的無能,二個就是內鬥,外部來說就是清朝了,這個待會說。南明的幾個皇帝出身都不是很尊貴,小時候受的教育也不是太好,所以導致他們自身能力有所不足。南明第一個皇帝朱由崧,史可法曾給馬士英說過福王七不可立的理由,雖然不可全信但也是可以相信一點的。後來馬士英將其拉上位,之後重新啟用阮大鋮,走了一批東林復社人(雖然他們的走不一定是壞事,但是仍是弘光朝的損失),朝堂上黨爭嚴重,皇帝又過分依靠四鎮,四鎮也不靠譜的說。本來可以派兵往回打整點地回來,結果沒人敢,都希望苟安,看著大順和清朝打。之後福王完了,他們想指望朱常淓,結果這位就直接投降了。後來又是隆武政權和魯監國兩個政權,這時候大順已經沒了,只有餘部了,余部想和南明聯合,結果南明又看不上他們這群雜兵(其實戰鬥經驗和能力要比南明的要強),辦事各種不利索。其實聯合抗清是一比較好的選擇,結果沒把握住。隆武政權時,鄭芝龍又以自己的兵權和財產控制著隆武帝,隆武帝想到何騰蛟的地界去,結果何騰蛟自己怕權力受限各種拖沓,隆武朝也就沒幹啥事。後來鄭芝龍又降清了,隆武帝也掛了。接著就是永曆朝,永曆帝挺想幹事的,結果沒條件了,清軍打過來了,而且本朝的武將又各種對立,總之就是很亂。對於清朝來說,本來清朝也有些怕的,打過來的兵力也不是很足,後來雖然明朝也有反抗,但是吃到的甜頭太多,實力也變強了,覺著不如打完算了,就一直在斷斷續續的打,對待南明的態度也越來越傲慢。我覺著南明內部就亂成這樣,確實要延續很久很困難的說。我也是看完顧誠的《南明史》之後才了解的,若有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很簡單,這就是個財務問題。
南宋雖然偏安一隅,但宋朝的財政體系卻沒有崩壞,這100年內南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經濟體。南宋的財力可以支撐之後多次北伐,可以交付得起給多方的歲幣,同時還能結交其他游牧政權來牽制金朝。
而有明一代,財政從來都是捉襟見肘,單單一個遼餉就把國家的財政榨乾了,再加上時逢百年難遇的大疫和流民盜賊集團對於社會的極大破壞,靠著殘破的山河如何抵擋得住辮子軍。
另外,南宋的偏安局面,趙構於此是有功的,雖然冤死了岳飛。1、
司徒琳在《南明史》中總結明朝覆滅的兩大根源,也是伴隨著明朝從始至終的兩大體制弊端。一是,文武之間無法取得統一和協調(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於軍人的貶抑);二是,大臣們在如何作為皇帝的輔弼問題上陷入了困境。
這兩個弊端從政治體制的內部結構著想,很有獨到性。
文中提到,「晚明反叛精神在社會中式那樣的喧囂,那樣瀰漫,卻是怪異的。社會階層身份關係的崩潰,甚至出現在同一社會等級之內。……在十七世紀四十年代中間,這些社會矛盾發展到了如此地步,以至只有等到戰爭的藝術應用之後,和平的藝術才能顯現。……征服力量最終取決于軍事力量,而明朝釀成否定身份制的危機,最嚴重的在軍事領域之內。」
一個王朝能夠興起並最終得以成立穩定的政權,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身在武力上的優勢地位。這不僅反映在封建時代的王朝更迭,在現在社會的各國政治軍事外交上表現依然明顯。依司徒琳的觀點,很容易能夠得出南明各個政權先後湮滅的重要原因,是沒有在軍事上具有優勢。而導致明朝中後期軍事衰落的原因是長期以來對軍人地位的遏制已經在社會形成了鄙視職業軍人的社會心理。
明朝依靠武力推翻強元統治,其尚武精神卻隨著洪武永樂兩代帝王之後便逐步被遺棄。英宗土木之變已經將明朝正規軍戰鬥力下降狀況用尖銳的形式凸顯出來。不過萬曆年間的三大征卻能夠以完美的戰績凱旋,卻也可以說明軍隊本身的戰鬥力或許並不是導致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而真正要反思的,應該是隨著明朝歷史發展而越來越矛盾的文武官僚體制。
如何處理好地方武裝跟中央防備之間的矛盾,是困擾古今中外無數政治家的難題。一方面,在18世紀以前的中國,要想維護地方穩定,或者鞏固地方的戰略據守點,必須給予地方足夠的兵權。然而,地方武裝要是握有中央賦予的兵權,又大都會轉化為割據一番趁火打劫的「叛軍」。比如唐朝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另一方面,如果地方在軍事上沒有足夠的自主權,在信息傳播極為不發達的封建社會,延誤戰機往往使國家的防衛入侵上顯得很被動,甚至可以直接導致一場戰爭的覆滅。比如明朝遼東防衛和持續經年的剿匪作戰。
南明沒能改變這一現象,也就無法扭轉大明這棟大廈覆滅的命運。
2、
南明包括弘光、魯王監國、隆武、邵武、永曆等先後建立的多個政權。從大順軍佔領北京大明皇宮,崇禎帝自縊,到永曆帝於緬甸被清軍抓獲,一共經歷了18年之久,即(1644年四月到1662年五月)。
這五個政權覆滅的過程讓人惋惜。因為一開始瓦解這些政權的並不是來自清軍的攻擊,而是源於自身政治體制弊端而產生的黨派之爭,以及在此背景下的軍閥互相攻擊的內耗。弘光年間的馬士英和史可法之爭,江北防衛線上四鎮總兵中互相拆台,更嚴重的是左良玉的東犯。產生這些內耗爭鬥的原因有很多,也很複雜。但有一點很明確,這些內耗在當時形勢危急的情況下進一步消耗額南明軍事上的有機力量,使得原本在人數上佔有極大優勢的明軍在長江沿岸的防守潰不成軍。南京陷落以後,投降的明軍數量高達二十三萬。可見明朝之亡,並不是像南宋那樣亡于軍事上的絕對劣勢。要知道,入關後清軍包括八旗軍、遼東漢人、蒙古盟軍總共不過二十萬。而攻佔南京的戰役開始同時,大部分清軍主力正在西北中原一帶急於掃清殘餘的李自成部隊。
江南人民抵抗清軍入侵在整個南明中表現的最為極端和徹底。揚州、嘉定、江陰等地的反抗鬥爭以及「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血腥記錄,都在彰顯著明朝江南人民不畏強敵的勇氣和忠貞愛國的骨氣。
弘光政權至1644年六月五日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即位,到1645年六月十六日,清軍將領率軍攻破南京城為止,歷一年又十一天。
3、
魯王和隆武二帝在浙閩一帶互毆則更加可悲。明朝僅剩的武裝力量沒有被合理的安排在對清作戰上,而是消耗在親王正統爭奪的火併中。
在南明史中,魯王和隆武是其中最有能力作為,也最想作為的兩位君主。可惜從始至終兩個政權未能結成聯盟。缺乏財政支持,經濟的不足直接影響到戰爭的準備等後勤工作的落實。同時還缺乏優秀的將領,或者說缺乏讓優秀將領得以發揮的體制或政策。二者的滅亡,比弘光政權更加無法改變。魯王稱監國。唐王朱聿鍵於1645年八月十八日在福州即皇帝位,建號隆武,至1946年十月六月被清軍所殺止,歷一年又五十一天。
福建被清軍攻佔以後,南明僅剩下西南地區還有能力掌握。而形式上的中央政府永曆政權,甚至已經連手下的文臣都無法掌握了。皇帝在此時已經完全淪為形式上的附庸品。然而此時,形式上的南明仍在無休止的內耗。
4、
隆武覆滅後,桂王朱由榔和唐王隆武帝之弟分別在南寧和廣州建立了永曆和邵武政權,同時展開對彼此的征討。不久清軍南下,邵武政權隨即被清軍所滅,僅存四十六天。而至此南明僅剩的革命火種永曆政權,其內部鬥爭比起其他南明政權有過之而無不及。吳黨和楚黨、孫可望和李定國,各種各樣的內部鬥爭此起彼伏,但無一例外的加速的南明滅亡。
而歷史在此時也似乎將南明拋棄,在1649年李成棟投誠之後,形勢稍稍有些好轉之時,李成棟、金勝恆、何騰蛟先後很意外的死去,永曆朝軍事上的三大支柱在幾天之類倒塌。然而永曆朝依舊堅持到十多年後,這全耐於當時西南和東南的兩大反清勢力。分別是駐紮西南的明季叛軍最強的殘部,由孫可望和李定國統率;駐紮東南的半海盜組織鄭成功軍事勢力。在1651年至1661年這南明的最後十年,「正規明朝文官體制的最後痕迹幾乎全部消失,不論在物質上還是在政治意義上,永曆朝廷完全依賴於地方軍事組織。」迄今為止,所謂明朝,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喪失了體制上的意義,剩下的僅僅只是一種精神——堅持抵抗外來勢力侵略與控制的精神。在西南地區還有明朝皇帝,文物領袖之間的衝突依然存在。而在東南實際上已無明廷。
1661年八月十三,永曆朝全部成員男子官員悉數在緬甸被緬人所殺。1662年五月底,永曆帝及其子在雲南府被清軍所殺。明朝,隨著最後一位有明朝皇帝稱號的人死去,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5、
南明十八年歷史中,真正的文武全才少之又少。鄭成功、張家玉算是其中德佼佼者。儘管如此,全國各地的仁人志士的英勇鬥爭,一樣在歷史的歲月中不容磨滅。對於這方面的描述,謝國楨先生的《南明史略》比司徒琳的《南明史》更為詳盡且富有感情。江陰義勇軍、紹興七君子、廣東三忠等,將中華民族不屈的骨氣用刻畫在歷史的書卷上。
謝國楨先生的《南明史略》偏向於細節的描述,因此在故事上好於《南明史》,讀起來更為流暢而又清潔感。但司徒琳的《南明史》敘述邏輯比較嚴謹,偏重於闡述大局上的歷史發展趨勢,且有許多獨到的見解,所依據和提供的史料繁多,確實是了解和研究南明史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6、
洪承疇是一個很讓人不解的人物。這位曾是崇禎帝最信任的武將之一,在征討流寇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卻在對清的松山戰役上失敗被俘後降清,並出任清朝進犯南方駐紮南京方面的總督。《南明史略》記載在江陰淪陷之後,洪承疇被城內一位小兒指責:我大明洪尚書已在松山為國盡忠,汝是何人?
清朝在入主中原時並沒有軍事上的優勢,即使後來形勢漸漸有利,還是需要明朝降將等漢人軍人作戰。《南明史》指出,在明朝北京淪陷的最初幾個月,清朝還不敢妄想吞併明朝。甚至在明朝滅亡十幾年後的1659年,鄭成功和張煌言策劃的北伐,讓清朝內部出現了退回關外的想法,並差點付出行動。這次北伐在缺乏有效溝通和協作的剛愎自用中失敗,甚為可惜。
7、
李成棟、李東國、孫可望、何騰蛟、金勝恆、左良玉、史可法、張名振、張煌言、鄭成功…十八年南明史,是一段混亂而充滿血腥的歷史,是一部缺少真正英雄的歷史。南明之滅,毀於軍事領導上缺少能人,毀於政治體制上的相互牽制內耗嚴重,毀於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的無奈,不可道也。
(本文寫於2009年12月)
我覺得是金和清的戰略目標不一樣,金在起初只是想要遼國的土地,對中原興趣不大,不然就不會滅了北宋後成立那麼個張邦昌當皇帝的偽政權了,還把軍隊都撤走了,後來發現擁漢人政權,就會把權力還給趙家,才自己管理中原。折騰這麼久給了南宋喘息的機會。
而清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入住中原,大一統。況且北宋沒有什麼大規模內亂,南方很太平,還有很多能打的軍官,北宋無將,南宋無臣嘛。而明內部被張獻忠,李自成折騰空了,南明也沒有能人,很虛弱。
因為金科舉開的太晚啊。
後金還沒入關1627年就開了科舉式的考試,1644年入關。
金1123年才初開科舉,1127年滅北宋,時間太短,知識分子們表示俺們還不知道啊,知道就早同去同去了。
中國的知識分子和地主們啊,不管你是少數民族、日本人還是外星人,只要你開科舉給官做,那就跑的比香港記者還快,國家?朝廷?民族?那是啥?
瓦德西當年若開了科舉,大清1900年就亡了。當然後來大清把科舉廢了,沒幾年就亡了。
1、對手不一樣。後金入關前的經營時間比金要長,其戰略意圖也更清晰。
2、內敵不一樣。宋雖腐敗但未糜爛,而明已被闖獻搞得一塌糊塗。
3、領導不一樣。福王相比康王就是渣;史可法、馬士英相比李綱、宗澤也是渣,就連張浚也比史可法強太多了。
第一:南明實力強於宋。康王匹馬渡江,去蠻夷江南是偏安,庫銀是一分帶不上。南宋時期江南賦稅人口比不上明朝時一個零頭。
第二:南宋也有軍頭,開始的江南四節度,後來的中興四將那個好相與?苗劉之變時候皇帝一樣被挾持。
南宋強於南明在三個地方:康王、對手、文官。
趙構這種能只手偏安,前期滅軍頭提拔中興四將,中期建立文官體系,擺脫武人和氏族勢力;後期又斗權臣的大佬不多見。
後金強則強,但不熟悉漢人統治方式,北方起義不斷,導致富裕的中原沒有成為提款機,反而成了包袱。
最大優勢在於南宋文官都被打盡了,沒有這幫文人爭權奪利,漢人的力量立刻空前團結。
《羅輯思維》第2季第28期《南明為什麼扛不住》
南明為什麼扛不住[羅輯思維]No.28視頻
看了這麼多,沒有一個人把握到關鍵,當然也不指望羅胖能夠表達這個重要觀點:
漢人有沒有真正的民族精神和以民族為前提的整體意識?
和南宋相比,南宋有兩個幸運點,一個是趙構基本無爭議,二是金人無意打下整個華夏。
當然不是因為有岳飛,不是因為有中興四將,他們很重要,但沒有趙構,多少將都是笑話,一但沒有皇帝,就沒有了中心意識。
和南宋惜敗於蒙古人相比,女真人打下整個華夏,與其說是一個悲劇,不如說是一個大笑話,在世界歷史上,如此巨大的一個民族,被如此落後的少數民族完全征服,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大笑話,事實上清人也不是靠自己打下華夏,真正出力的還是漢人自己。
岳飛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有可以效忠的國君(也可以罵),南明就沒有了,中國歷史上也沒有被華夏人百般嘲笑的類似古羅馬元院一樣的「委員會」一樣的組織,在民族危亡之際,在君王缺位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代表民族的集體意志(哪怕代表貴族的意志)能夠主持大局,雖然教科書的觀點一向認為王朝覆滅主要是皇帝的責任(沒用使用「仁人志士」嘛),但事實上,沒有皇帝,一切都會陷於混亂。
不全是儒家,整個知識界(包括先秦),都是打工者的身份,遇明君則彈冠相慶,兼濟天下,遇亂世則獨善其身,如魯迅所說: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獨特的特色,只是因為思空見慣,反而被無視了,這也是現代人很奇怪的思維。
注意,這裡說的是「整體意識」,不是某個人不食周粟的氣節,個人修養其實解決不了整體性的政治問題,雖然論語這麼說,大學中庸這麼說。
宋朝,漢族面臨巨大的壓力,被亡國滅種的壓力(滅種不至於,被鄙視,被屠殺總有吧),而宋朝恰恰是知識分子各種思想發展的一個高峰,人才輩出,如同井噴一樣,可你有發現他們這些牛逼人物,如張載,如朱熹,如二程,關心過民族危亡么?
三巨頭:宋高宗、秦檜、岳飛。
昏招疊出,史可法難辭其咎,弘光帝不可立,比趙構差遠了,但有一點好處,他不會干擾輔政大臣和統兵將帥。南明諸帝只有唐王還行,但唐王是遠支。明太祖當初希望分封諸王,在關鍵時候可以獲得維城之助,但其實只是生出了一幫篡位者。看唐王魯王的傾軋,唐王對永明王的連拉帶騙。連靖江王這八竿子打不著的都想過把癮。
明代的宗室是歷朝歷代宗室中最沒用的。唐宋的宗室中還出了幾個宰相,漢代的宗室還有能力在國家危亡時站出來扛一把。明代的宗室一直被限制的很嚴格,一點能量也發揮不出來,說不好聽的就像一群種豬一樣。最後一下子放開之後,都跑的很歡實,想過一把皇帝癮。
反觀宋室,雖然趙構失去生育能力,但還能選拔孝宗,而且孝宗服屬那麼遠,但是大位一定,沒人說別的。內鬥重於外斗 崇禎要是派他兒子南下南京 估計還能多撐幾天 東林名聲好,可真不是好東西
我比較懶,在沒看別的答案之前說點我自己的淺見。宋富天下,民心不思變。明後期為了征伐農民起義和後金賦稅高漲。當權者和人民心不齊。朝代更迭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太正常了。誰來了咱都得種地,換個髮型繼續種唄。指不定新朝開疆,大赦天下,水電全免,賦稅減半呢?宋實在太富,老百姓不想改朝啊。所以很多北方人衣冠南渡。我覺得人心所向才是政權的根本。
- - - - - - - - - - - - - - - -分割線- - - - - - - - - - - - - - - - - -
看了其中幾個的觀點。我再提下我所知道的一些東西。
南明和南宋在實力上,我個人認為是南明更強一些的。明朝自朱棣以來政權就有兩道班子,北京一套,南京一套。也就是說南京有一套現成的政治體系,可以拿到就用,招兵買馬,屯糧任免什麼的。而宋朝是殘垣斷壁,南渡逃荒的北民,趙構都給趕到海里去了。完顏宗弼率軍好幾次在南邊燒殺搶虐,肆無忌憚。要不是因為他知道南方不會有比較有組織的抵抗放鬆了警惕。也不會那麼輕易的讓10w軍隊被4000人的韓世忠在黃天盪打的丟盔棄甲。再說金和清,我認為清比金要弱。金那個時候已經征服了遼。疆域面積,軍隊數量遠勝於金。金其實從跟宋開戰初期都沒想著佔領宋,而是教訓下。因為海上之盟宋朝做的不厚道。還找了張邦昌監國。要不宋其實早就亡國了。而清從一開始就想著要滅明。但是苦於無法跨越關寧防線。廢了幾十年才佔了半壁江山。
明的後裔太多了。桂王唐王等等把反清勢力分散了,偶爾還內鬥。而宋朝只有一個康王是正統,人心都圍繞在以趙構同志為中心的領導班子下。
以上,是我陳述我所知道的「史實」。還望看官們深查之。
我還覺得跟八股文有關係,培養出來的一幫文人整天瞎鬥嘴
關鍵還是因為內部不團結的緣故。
朝堂之上,東林人士防著名列閹黨逆案的人東山再起(比如阮大鋮),內訌不斷,毫無一致對外、共抗時艱的跡象;前方戰線上,江北四鎮的高傑是流寇出身,許定國不服氣,就設宴砍了高傑投奔了清朝。
到得清軍南下的關鍵時刻,南明朝廷居然對於弘光繼統的正當性還含糊不清。
南明立皇帝上來就有爭議。根子說來怪崇禎,自己不跑也不讓太子跑,結果南明立皇帝的時候,東林黨和復社就不待見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福王朱由菘,後來的弘光帝,因為老福王朱常洵是鄭貴妃的兒子,是東林爭國本的對手。
之後是童妃案和太子案。簡單地說,童妃案就是民間有個女人自稱跟弘光生過孩子,被接到了南京,結果弘光說這是假的;太子案就是有人自稱是崇禎的太子,最後審出來叫王之明。第一件事情,使得有人懷疑弘光是假的,第二件事情,使得有人相信太子是真的(弘光出逃後,有「市民出王之明於獄,即位武英殿呼萬歲」,參見顧炎武《明季三朝野史》),在事關正統的問題上居然產生這種輿論效果,可見朝堂內亂嚴重到了什麼地步。
正值清軍準備南下,而統率幾十萬人馬的左良玉,這個時候因為太子案跳出來要「清君側」,而眾所周知,歷來喊著要「清君側」的人都是打算「清」到「君」身上的。
良玉之起由侯恂。恂,故東林也。馬士英、阮大鋮用事,慮東林倚良玉為難,謾語修好,而陰忌之,築板磯城為西防。良玉嘆曰:「今西何所防,殆防我耳。」會朝事日非,監軍御史黃澍挾良玉勢,面觸馬、阮。既返,遣緹騎逮澍,良玉留澍不遣。澍與諸將日以清君側為請,良玉躊躇弗應。亡何,有北來太子事,澍藉此激眾以報己怨,召三十六營大將與之盟。良玉反意乃決,傳檄討馬士英,自漢口達蘄州,列舟二百餘里。《明史》
直接後果就是馬士英把前線的黃得功部抽回來,去對抗左良玉的軍隊。本來要防禦清軍的守軍,一支要造反,另一支去鎮壓,前線空前虛弱,史可法根本無力抵擋清軍的兵鋒。即便馬士英束手待斃,在京都亂起,甚至可能政變的情形下,本來就相對弱勢的前線還不人心散亂?可以說清軍還沒打到城下,就因為南明的內亂而已經勝利在望了。
我認為《桃花扇》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掌權的在內鬥,文人階層抖抖索索,反而妓女藝人變成了奔走呼喊想要救國的主要人物。
推薦閱讀:
※明朝文官集團是怎麼制衡甚至威脅皇帝的?
※如何評價溫體仁?
※為什麼清朝相比別的朝代沒怎麼出現過大的宦官干政的事情?
※湯若望創造新曆法之前,過年是哪天?
※為什麼有觀點認為天啟是個好皇帝?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