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明朝那些事兒》沒有寫但是實際很重要的事情?
首先我很喜歡《明朝那些事兒》這部書的,翻來覆去看了很多遍。但是不得不說這本書夾雜了許多作者的個人看法。為了作品的連貫性,當年明月在選擇史料的時候會做出一些取捨,結果導致有一些對時局和對人物塑造有重要影響的事件沒有被收錄。
比如,朱棣平定安南之後,我以為那邊就天下太平了,可是安南的局勢一直都處在動蕩中,後來安南還是從明朝獨立出去了。
比如,海瑞逼死了自己的女兒。
比如,書中沒有寫孫傳庭的結局,只是寫李自成擊敗孫傳庭並佔領了西安。但是孫傳庭是在潼關一戰中殉國,而且是因為崇禎瞎指揮才不得不出關迎敵。
比如崇禎臨死前五天下令厚葬魏忠賢。
大家覺得還有哪些呢?
PS:之前有一些類似的問題,問明朝那些事兒有哪些硬傷,哪些錯誤,許多答主的回答都很精彩。但是如果是關於某個事件的看法和當年明月不一樣,或者是對某段史料的理解不同,就不必再討論了,畢竟都是一些見仁見智的事情。
當年明月有點「唯學歷主義」的意思,特別喜歡「青年才俊」,一說就是那個神童這個少年進士啥的,比如他濃墨重彩和極度褒揚地描寫了三個神童:
19歲中進士的楊廷和、
20歲中進士的徐階、
22歲中進士的張居正。
而且都是一個套路:少年平步青雲,青年遭遇挫折,中年奮起隱忍,老年執天下牛耳,如此人生,何其快哉!
對了,當年明月還特別喜歡徐渭、王陽明這種才子氣質而官場不得意的人,我想當年明月肯定特別喜歡古龍。
而對於沒啥學歷、沒啥才子氣質而又身居高位的人則陰損鄙夷之,比如桂萼、張璁、海瑞,這些從底層爬上來的吏治派政治家,他們不會風花雪月,他們沒有浪漫情懷,他們不是青年才俊,後一個甚至連進士都不是,在他筆下,張璁桂萼成了只會「大議禮」的老學究、貪權卑劣的偽君子、狼狽鼠竄的失敗者,海瑞則成了活該被放入神龕、空喊口號而無實幹業績的理想主義者:
變化的起因來源於張璁本人,這位老兄自打飛黃騰達之後,就患上了一種疾病。 更麻煩的是,他得的不是簡單的發燒感冒,而是一種治不好的絕症。事實上,這種病到今天都沒法醫,它的名字叫心理變態。 而在張璁先生身上,具體臨床表現為偏執、自私、多疑、看誰都不順眼、見誰踩誰等等。
你是個好人,卻並無用處。 我想,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海瑞。 在黑暗之中的海瑞,是一個無助的迷路者。
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是相反的,桂萼張璁改革,抑制土地兼并,打壓豪強,拆解大地產,沒收田莊,招納流民;整肅官場,反腐倡廉;整頓科舉考試,摒棄華而不實的學風;開創新思路,首創一條鞭法。把士大夫階層和勛貴皇親整得苦不堪言。
海瑞乾的事兒同上,抑制土地兼并,打壓豪強,沒收土地,招納流民,反腐倡廉,在江南大規模實行一條鞭法,清朝的那個雍正不過是取消士大夫的火耗外快,士大夫就跺腳罵娘,滿世界說雍正帝位來路不正,而海閻王直接就操刀逼他們交出一半的土地了,你想想阻力有多大,海瑞本人沒有任何把柄可抓,沒關係,沒謠言咱可製造謠言,「海瑞逼死親女兒咯!」,呵呵。
所不同的是,嘉靖初年張璁桂萼能在中央大張旗鼓地改革,沒收權貴瘋狂土地兼并所得的土地田莊,懟士大夫階層、懟勛貴皇親;而到了隆慶時期則南直隸有海瑞,沒收他們瘋狂兼并的土地,但也只能在地方上懟他們;到了萬曆中期,海瑞復起,海剛峰赫然發現,自己連懟他們都沒法懟了,直接被調任閑置,這說明什麼?——明朝政府逐漸喪失對士大夫階層和權貴的束縛控制和權威性,明朝政府從皇帝的政府變成了權貴寡頭的政府,徹底喪失對內的自我修正機制,而這是致命的,對於一個龐大的國家,無論外戰打了多少敗仗,只要內政穩,總可以翻盤,而一個大一統王朝一旦喪失自我修正機制,無論打了多少勝仗仍難逃滅亡的命運。無論王在晉袁崇煥孰是孰非,無論盧象升孫傳庭多能打,無論東林閹黨如何撕逼,都無法也無膽抑制土地兼并這個封建社會最根本的問題。
一個聳人聽聞的事實:大明中期流民總數接近總在籍人口的十分之一!!!這是個相當可怕的比例和數字!600萬人口脫離政府管制,或遊盪在社會,或定居山野,隨時可能爆發全國性民變沖毀任何一個王朝!
張璁桂萼改革,強迫豪強退田,招納流民,當年明月壓根就沒提,海瑞強迫豪強退田當年明月提了,卻沒提如此危機嚴峻的歷史背景,搞得海瑞像是個神經質、忘恩負義的傻叉,卻不知張璁桂萼海瑞這三人才是有宏大政治格局的救亡圖存者!而當年明月卻說一個是「心理變態」,一個是「無用的好人」?迷路的不是海瑞,是大明王朝!
而到現在還有一些明粉說什麼明朝亡於「偶然」(瘟疫啦小冰河啦通貨緊縮啦),我想他們同樣理解不了為什麼國民黨三年就失天下,二者以廣大農村荒蕪、大批農民成為流民為代價造就了秦淮河、大上海的畸形繁榮,大明在才子佳人的情話里徹底毀滅,國民黨也在歌舞昇平中敗退台灣。
這就是《明朝那些事兒》的引子。其實最早這一段是在天涯發帖連載之前的前文,一直到書結局,都同步在天涯,後來在新浪博客免費連載。
「說起來,我也寫了不少東西了,主要心理和歷史方面的,偶爾也寫點經濟,本來只是娛樂下自己,沒有想到發表後居然還有人捧場,於是便輕飄飄起來,客觀來說,我的寫作態度很不認真,每次都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有些歷史史料記錄也湊合著用,記得多少寫多少,直到有一天,終於因為我這不嚴謹的寫作態度與人發生了矛盾。
也是這件事,讓我反思了自己的行為和態度,明白了自己其實還差得遠。所以我希望能重新開始,下面的這篇文章我構思了六個月左右,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和對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的一些評價。
我寫文章有個習慣,由於早年讀了太多學究書,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實歷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歷史都可以寫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望大家能給予評價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寫的算什麼,不是小說,不是史書,就姑且叫《明札記》吧,從我們的第一位主人公寫起,要寫三百多年,希望我能寫完。」
看完這個,本題還有什麼意義?拿著放大鏡的諸位,你們真心看過這本書的頭一段么?
明朝那些事兒的另一個名字叫明札記,說白了就是一個人讀了明實錄和一些相關史料後寫的一本札記罷了。你們動不動就拿個放大鏡找各種問題,然後拿明史的標準來要求一本普通札記。拜託,人家也就寫的好看一點罷了,放過它吧,好嗎?你們這些歷史專家們自己去寫點高大上的玩意自己去玩不好嗎?讓我們這些淺薄之輩接著淺薄下去吧。
清兵入塞
書中倒不是完全沒有提,但是提到的時候,只是作為袁崇煥之死不得不說的事件,以及順帶吹一下關錦防線的作用,
(強調一下,我並沒有否認關錦防線在建設時的意義,也沒有否認關錦防線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更沒有說清軍入塞是關錦防線或者孫承宗的錯。我的意見是——在漠南蒙古歸順滿清後,關錦防線的意義就是「明朝的馬奇諾防線」,皇太極不打還不能繞?而且繞道的地方也是他自己的地盤。
如果今天有個法國人還在給你吹「馬奇諾防線是一條整個法德戰爭,無論是龍德施泰特、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還是隆美爾,都沒有攻破過的防線」,你們啥感覺?)
完全沒提清軍入塞對明朝政治、經濟、人民財產安全的破壞,完全沒提清軍入塞的過程中暴露出了明軍戰鬥力多大的問題,完全沒提清軍入塞侵擾的範圍多大,打了多遠,
特別是當年明月沒提到清軍入塞到底打了多遠,以至於在初中剛開始看《明朝那些事》的時候,我還以為孫承宗殉國的高陽、盧象升殉國的巨鹿都在邊境線上。
直到上大學後有一次去保定,當地人給我介紹:「這就是高陽縣,明朝的宰相(不要在意這些細節)、皇帝的老師孫承宗當年就是在這抗擊清兵而死。」
當時我的感覺就是——卧槽,保定TM不是在北京南邊嗎?建奴都打到這來了?打過來了竟然還能回去?
後來一查清軍入塞的具體範圍……卧了個大槽
如圖是整個清軍入塞的地圖,紅線是松山大戰前明朝的大致國境線,右上角的大黑圈是皇太極的大本營瀋陽,左邊的大黑圈是皇太極機動作戰的最西點、林丹汗的根據地河套地區(對,皇太極當年可以從瀋陽一路打到寧夏,完全不在乎明軍會不會斷他補給抄他後路),
紅線內的黑圈,就是清兵入塞時曾經侵擾過的主要城市(不是全部),說明朝稱呼估計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在哪,就說現代的城市名了
河北省:唐山、張家口、保定(孫承宗殉國處)、滄州、邢台(盧象升殉國處),除了當時還不是城市的國際庄以外,河北基本被搶了個遍;
山西省:忻州(五台山裡面的和尚都被搶過)、大同,清軍兵鋒一度直指太原;
北京市,除了今天二號線加七號線少部分地方以外別的地方都被皇太極搶過,包括世界中心五道口,宇宙中心國貿;
天津市;
山東省:德州、濟南、威海、煙台、濟寧,除了還不是城市的青島外整個山東基本被搶了個遍;
江蘇省:連雲港市。
請看地圖,清兵入寇的最南點,若以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來看,是山東省的濟寧市,若是以劫掠所在來看,最南點是今天江蘇省的連雲港市,你們可以看下瀋陽到連雲港有多遠;
此外,以下大明帝國重要的將領,或王公貴族,都是直接或間接因為清兵入寇而死:
孫承宗;
盧象升;
袁崇煥;
孫傳庭;
趙率教;
滿桂;
德王朱由樞;
魯王朱以派……
我個人認為,明月是故意在書中隱瞞了清兵入塞的細節歷史的,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段歷史,但如果他展示了這段歷史的話,那麼他關於關錦防線多麼堅固、發揮了多麼大的作用(特別是1629年之後)而做的那麼多的論述將不再有任何意義:
畢竟讀者都不是傻子——你公司大院的圍牆上千瘡百孔,除了守大門和守總經理室的保安外,別的保安都是一堆廢柴,小偷強盜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順帶殺掉幾個你守廠子的保衛科長、綁架幾個你的叔叔堂弟啥的都不叫事,走的時候還敢在你圍牆上立塊牌子:「諸君免送。」
這種情況下,你TM天天吹你的大鐵門有多麼堅固用了英國貨荷蘭貨葡萄牙貨有啥用啊!
————————————————————————————————————————
說到這,還想起來一點,另一點明月沒寫的,就是明朝末年漠南蒙古和明朝的關係,以及明朝對林丹汗的外交失誤、大同之圍等等,
導致在提到袁崇煥之死的那個章節,大多數人看皇太極就和看傻子一樣——卧槽,你當初為啥不繞道蒙古,而是TM一次一次往城牆上撞腦袋堆人頭?你SB啊你!你爹估計更SB,撞到死都想不到繞道蒙古的!
孫傳庭之死。
第七本大結局基本上只要明軍贏得仗就大書特書,輸的仗就一筆帶過,很容易給人一種明朝贏著贏著就滅亡了的感覺。就比如孫傳庭之死使得明軍最後的戰將被擊斃,就只寫了一句話,過程什麼的全都給省了。
孫承宗和王在晉的建關爭議。
由於這本書孫承宗是自帶主角光環的,所以只要是他做的就是對的,只要站在他對立面的人通通會被視為無能的人,建關爭議只寫了孫爭論獲勝的那一段,出自&<明史&>,但&<三朝遼事實錄&>卻是王在晉說的有理,當年明月卻是一個字都沒寫。我倒不是真覺得王在晉說的對,但是請作者能不能在這麼重要的事情上把史料記載有出入的兩種說法都列出來,最後再自己分析一下,再說明孫承宗是對的,即使你的分析錯了我們讀者糾正也不會怪你。但是你這麼遮遮掩掩的,是為了什麼?這是&<明朝那些事兒&>不是&<孫承宗家譜&>!
還有大凌河之敗,孫承宗的敗績,書上隻字不提,在北京和阿敏那一仗,只說了孫打敗了清軍,卻不提自己有10萬人,阿敏卻只有5000多人的事實......
還有1644新年崇禎與李明睿等群臣就是否南下的討論也沒寫,當時有很多方案。比如太子南下啦,或者自己南下太子守城等等的討論,最後只是這些方案通通應故不得實行崇禎心灰意冷才上吊自殺的,是想逃逃不了而不是"壯烈的君王死社稷"(真正壯烈的請參照君士坦丁十一世),這裡誤導了很多讀者。
萬曆年間山東等地的饑荒
文中的萬曆年間是個"自由開放"的社會,什麼衣服隨便穿啦,人口自由遷徙啦,資本主義萌芽啦,江南人民的富足生活啦之類的。然後把這一切歸功於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上出。認為萬曆這樣做是對的。可是與此同時山東河南等地的饑荒卻基本沒寫。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青州舉人張其猷上《東人大飢指掌圖》,各系以詩,有「母食死兒,夫割死妻」之語,見者酸鼻。嗯,貌似那個時期也沒想像中那麼吸引人嘛……
壬寅宮變的原因
我覺得嘉靖為了長生不老用十三四歲的宮女的月經血來煉藥這事應該已經成了通說了吧?但是文中卻一個字都沒提,什麼妒忌,什麼女人內分泌失調.......喂喂喂!給老子嚴肅點!
我甚至懷疑作者這裡是真傻,不是裝傻
想到了再更新。
個人認為那些事中對明憲宗的描寫太簡陋,也有失公允。
成化初年大明面對的問題不比崇禎初年好多少,譬如解決荊襄流民問題,廣西大藤峽起義,建州的崛起,河套丟失,等等。
明憲宗通過任用了一大批能力卓絕的大臣,像商輅,彭時,韓雍,王越等,而且大太監汪直也是一個爭議人物。不僅成功安置了從宋朝時期就開始動亂的荊襄地區,而且犁庭建州,收復河套,為弘治正德時代的繁榮打下了堅實基礎。
明憲宗還是一位水平高超的畫家,一團和氣圖,歲寒佳兆圖等,都是歷來老百姓最喜歡的吉祥圖畫。
可能是因為這位皇帝對萬貴妃的一往情深不符儒家思想的審美選擇吧,所以一直在史書中處於尷尬的位置。
比如世宗初年(嘉靖六年至嘉靖二十一年)大刀闊斧的改革(張璁、桂萼、黃綰、霍韜等人的改革政策和恩怨情仇)。比如二刷日本時真正執掌作戰方略的薊遼總督邢玠、朝鮮經略萬世德(就光說麻貴了,麻貴其實就是個聽命的)
嘉靖到萬曆這小一百年,就是沿著「大議禮——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爭國本」這條線走下來的……這麼寫固然清楚,但是會給人一種其他人都不重要的感覺。
還有樓上那個「找本明史看看」的大神,你拿280萬字的《明史》、1600萬字的《明實錄》出來和96萬字(還是白話)的《明朝那些事兒》比,是不是有點欺負人啊?
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南明,我知道南明存在時間短,連個短時間的穩定統治都沒建立,但是憑什麼以崇禎的完蛋代表整個明朝的結束,這麼急著就把史可法,李定國,孫可望開除明籍了,不能因為南明的愚蠢和黑暗淹沒這些人所付出的努力和氣節啊
—————————————————————————
其實我只是惋惜當年明月沒有繼續寫下去,畢竟他所想推崇的,所欣賞的在明末清初中才能真正鑒別出來,畢竟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他所想推崇的大明不在北京的廟堂,而在諸多抵抗的星星之火啊
那個參與奪門之變的徐有貞,在治理黃河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並不像書中所寫的那樣只會政治投機。在當年明月的書中,這個人完全成了一個小丑。
以下摘錄自百度百科。
景泰三年(1452年),徐有貞升任右諭德。當時,黃河沙灣河段(在今山東陽谷)決口已有七年。朝廷先後派多位官員治理,但卻始終未能平息河患。景泰四年(1453年),明景帝召集廷臣朝議,讓他們推薦治水人才。群臣都推薦徐有貞。景帝不知徐有貞便是徐珵,遂任命他為左僉都御史,讓他到張秋(在今山東陽谷)治理黃河。
徐有貞經過實地考察,認為應設置水門、開鑿支河、疏浚運河,以疏塞浚並舉的方法平息河患,得到景帝批准。他徵發民夫,親自督率工程建設,在張秋到黃河、沁水之間開鑿溝渠(即廣濟渠)、修建水閘(即通源閘)。當時,工部尚書江淵建議派五萬京軍前去支援,希望能在三個月內完工,儘早解決漕糧轉運問題,卻被徐有貞拒絕。徐有貞歷經五百五十餘日的艱辛努力,終於圓滿的完成治河工程。
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徐有貞被召回北京,佐理都察院事務,後又出京巡視漕河。他奏請朝廷,免除濟寧十三州縣河夫的官馬徭役。景泰七年(1456年),山東地區發生洪災,境內河堤多有毀壞,唯有徐有貞負責修築的河堤依然完好。明景帝便命徐有貞再到山東治理水患。徐有貞修復舊堤決口,在臨清到濟寧之間設置多處減水閘門,成功平息水患。景帝親自召見慰勞,進拜他為左副都御史。
首先《明事》是一本很了不起的書,在將來的地位也不可估量,它會成為絕大多數歷史愛好者的啟蒙書。
其實我一直不知道怎麼定義此書,說它是歷史吧,卻缺少了歷史該有的嚴肅,說它是小說吧,卻又有別於徐興業先生的《金甌缺》、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總而言之,我認為它還是一部別具一格的歷史小說。
既然是小說,那就可以釋然了,小說或多或少的會存在著一些私心,他可以隨著作者的喜好去寫,對喜歡的人物就美化,討厭的人就只談他的缺點或者遺漏。
當年明月在他的《明朝那些事》中便遺漏了一位詩人、一位明中期一顆璀璨無比的將星,王越。
王越,初名王悅,河南浚縣人,景泰二年進士,明憲宗時任兵部尚書,總制大同及延綏甘寧軍務,以功封威寧伯,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官(其餘兩位為王驥、王守仁)之一,世稱"王威寧。"
以他的功績、官職不夠入《明事》一書?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唯一的理由就是當年明月故意漏掉的。因為他屬於閹黨,一大把年紀卻巴結十幾歲的西廠提督、御馬監掌印太監汪直。要是寫了他,汪直還能是《明事》中的汪直?於是當年明月就漏寫了王越,順便漏寫了汪直的功績。
回歸主題,我簡單說下王越。
王越出生貧農,不僅擅長詩文,更「多力善射」(罪惟錄),文武全才就算了,王越人還長得「相貌齊偉」(明史)
朱祁鎮復辟後,王越慧眼識人,他沒有跟隨大流跟隨徐有貞(害死於謙),而是跟著一個叫李賢的老闆干,後來果然不出所料,李賢擠走徐有貞成為內閣首府,作為其心腹的王越也跟著連跳四級,直接從正七品成了正三品的大同巡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此時王越風光無限,年少時最愛讀的兵書終於發揮了用場。
成化三年,河套地區的蒙古諸部時常南下侵犯明朝邊境,王越作為贊理軍務出擊韃靼大獲全勝,兼任號稱「西京第一府」的宣府巡撫。
成化六年因軍功升為正二品的都察院右都御史。
成化九年王越作為總督軍務與韃靼決戰溫天嶺,大獲全勝,史稱「紅鹽池之戰」,此役之後,韃靼元氣大傷,二十二年不敢再入河套地區。
次年(成化十年),王越因功總督三邊,加封太子少保,同年,被紀功郎中張謹、兵科給事中郭鏜等彈劾其濫殺冒功,王越稱疾換朝。
成化十一年,與左都御史李賓同掌督查院事,兼督十二團營。結識了十幾歲的、同樣愛好軍事的西廠提督汪直。
成化十三年,官至兵部尚書,仍掌都察院事,加太子太保。
成化十六年,王越提督軍務,與汪直、朱永等出大同,王越說服汪直奏請朱永率大軍從南路走,自己與汪直沿邊境往榆林。後偵知韃靼已西遷至威寧海,便於同月二十二日盡調京營及大同、宣府兩鎮精兵兩萬一千人出孤店關,晝伏夜行二十七日至貓兒庄。時天降大風雪,王越、汪直率精騎連夜奔襲至威寧海,至次日黎明時韃靼猶未發覺,明軍縱兵掩殺,獲大勝。達延汗巴圖蒙克(小王子)僅以身逃,達延汗的妻子滿都海或於此時戰死 。
四月,憲宗正式賜王越誥劵,封奉天翊衛推誠宣力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威寧伯,食祿一千二百石,允其世襲,並追封其家族三代官爵。
成化十七年,追擊黑石崖。
成化十八年,延綏大捷。
其興也勃也,其亡也忽焉,隨著汪直的倒台,越亦被下詔奪爵除名,謫居安陸。
後來雖因小王子進犯復起,卻又因宦官李廣獲罪含恨而死。
在明代顧其言的《皇明百將列傳評林》及黃道周所著的《廣名將傳》中,王越均位列其中。
王越不僅以軍事聞名,其詩文也久負盛名,李東陽稱其"為歌詩雄邁跌宕,若不屑意",有《王威寧文集》等傳世
小故事:據說王越當年參加進士考試,快答完的時候卻刮來狂風,把王越的卷子給吹走了,於是王越和考官重新要了一張試卷,重新答題後在規定時間內交了卷,奇蹟的是他高中進士二甲。
人家叫明朝那些事兒,又沒叫明朝的所有事兒,有一些沒寫到的不是很正常?
我寫了很多然後刪了。
我就表達一個意思,如果按照各位史學家的意思,把你們想要的都加上,那我看這部書,要厚個幾倍。我知道肯定有人了解更加清楚的部分史實比明事兒描寫的要細緻,畢竟明事兒有的地方一筆帶過了(比如孫傳庭,萬曆三大征的其他兩征,南明,哇太多了),所以就要都加上?誰寫的大流水賬,那我是看都不看了。我覺得這也是在回答題主的問題。
明事兒畢竟不是教材,不是史書,帶了點個人意願,沒有什麼。如果某些人認為這會導致誤導,嗯。。那我建議不妨先去批判一番三國演義,畢竟他把丞相都要寫成法師了。(是讀者的問題還是書的問題??)
萬曆三征,寧夏戰役和播州戰役幾乎隻字不提,但明政府對三征的重視度,基本是寧夏大於播州大於朝鮮的……
戚繼光南方抗倭筆墨較多,但關於戚繼光對北方重鎮的兵革改制只是略帶提及……
李成梁對東蒙和女真部落的經略幾字略過……
對神機營的描述存在大量錯誤,卻引起了明粉長時間的高潮……今天的明史研究,極少提及明朝皇室成員在整個明帝國中的經濟和政治作用。
不知道這是不是有意的盲區。
三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應憐中土成荒寨,萬里長風吹古愁。」
「遺民淚盡胡塵里,中土再無大明旗!」
作者王春瑜
《 人民日報 》( 2010年12月06日 24 版)
一個陰雨連綿的秋日,我來到湖北興山縣茅麓山區,憑弔南明堅持抗清鬥爭20多年,特別是在茅麓山區高舉抗清旗幟,頑強殺敵13年,最後壯烈殉國的民族英雄李來亨的抗清遺址。
李來亨,原名懋亨,陝西清澗人,生年無考。他是明末農民軍領袖李自成族兄之子李過的養子,也就是李自成侄孫。他在少年時即投身農民軍,跟隨祖父、父親南征北戰,在戰火中成長為一名英勇善戰的戰將。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先後撤出北京、西安,轉戰到湖北時,李來亨已嶄露頭角,與李自成麾下名將高一功、郝搖旗、劉體仁、袁宗第齊名,見載於歷史文獻。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通山九宮山被地方反動武裝殺害後,其妻高夫人召集農民軍20餘萬人,實現戰略大轉變,與南明政權合作,共同反抗帶有民族征服性質的滿洲貴族集團建立的清王朝。在江南、大西南殘山剩水間建立起來的幾個南明小朝廷,依然繼承了明王朝腐朽的衣缽,奢侈腐化、宦官專權、黨爭猶酣,正如詞曲大家吳梅在散曲中形容的那樣,「江山如紙,宮門如市。小朝廷病入膏肓,經不起群雄狂噬。」
順治五年(1648年),抗清隊伍中的軍閥、野心家孫可望悍然圍攻由貴州入蜀的高一功、黨守素、賀錦、李來亨部,只有李來亨力戰得脫,高一功等均被殺,南明抗清大業岌岌可危。「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李來亨挺身而出,繼續高舉抗清大旗,召集所部數萬人,經過多次血戰,最後在方圓150餘華里的茅麓山高山之上、密林深處,建立起抗清根據地。
他實行屯田自給、予民休息的政策,關懷山中百姓疾苦,深得民心,都稱他「小闖王」。他多次率兵出擊,給清軍以沉重打擊。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集中川、楚、秦三省清軍和滿洲八旗兵,共十萬大軍在靖西將軍穆里瑪的指揮下,圍攻茅麓山。李來亨奮起迎敵,滿洲兵在李來亨的炮火、檑木、滾石的打擊下,紛紛墜崖落澗,傷亡慘重,高級指揮官賀布索、穆里瑪之子蘇爾馬均被擊斃。
清軍改變策略,對茅麓山所有出口,嚴防死守,長期圍困,企圖困死明軍。雙方相持數月,李來亨部物資消耗殆盡。李來亨在六月曾組織兩次突圍,雖拚死奮戰,但寡不敵眾,無法突出重圍。他知道已到最後關頭,決心與清王朝不共戴天,與明朝的最後一片河山共存亡。他處死了清方派來招降的叛徒李有實。8月4日,寨內彈盡糧絕。李來亨事先妥善安排了老母的生路,與妻、子等全家人撲向熊熊烈火,壯烈犧牲,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千秋正氣歌。
從此,大明王朝的最後一盞明燈熄滅了,「應憐中土成荒寨,萬里長風吹古愁。」(清初詩人宋曹詩句)「遺民淚盡胡塵里」,中土再無大明旗!歷史的年輪,增加了一圈又一圈。
346年過去了!大江東去浪千疊,三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歷史沒有忘記李自成祖孫四代為抗清前仆後繼,捐軀疆場的英雄業績,更沒有忘記他們所流的鮮血,在茅麓山區更是流傳著很多歌頌李來亨的傳說。
我們來到山上的百羊寨。這個寨原名王殿坪。李來亨來到茅麓山與清軍的第一次戰鬥中,他下令驅趕尾巴上帶著鞭炮沖向清軍的幾百隻羊群,嚇得清軍抱頭鼠竄,明軍大勝。他將王殿坪改名百羊寨,慶祝勝利,寨名沿用至今。
在百羊寨村公所的山下,是李來亨3萬多部隊駐紮屯田的營地,佔地約3萬平方米。李來亨被永曆朝廷封為臨國公,在這裡建立起莊嚴的帥府。我們向山下望去,雖然帥府早被清軍夷為平地,但屋基猶在,散落著磚頭、瓦片。透過蒙蒙煙雨,穿過歷史的隧道,我彷彿看到了帥府上的大明旗幟高高飄揚,山風吹拂,戰旗獵獵,李來亨坐鎮帥府,指揮作戰,從容若定。
61歲的村支書告訴我們,當地人傳說李來亨並沒有犧牲,而是從一個不為清軍所知的秘密小道逃走了。事實上,清初的一些史籍,也有類似記載。曾在永曆朝廷任職的歷史學家王夫之在所著《永曆實錄》中,記載李來亨部3萬餘人,除戰死者外,均逃走,被清軍抓住的僅有150人。
百羊寨四面環山,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其周圍分布有李來亨建聖帝行宮碑、瞭望台、點燈台、炮台、七步半台階等多處遺址。我帶著相機、攝像機冒雨踏著李來亨走過的、修建的山路、戰壕、棧道,憑弔了多處遺址。
這是李來亨率部誓死抗清的見證,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李來亨不死——他抗清禦侮的英雄氣概、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殺身成仁的民族氣節,永遠活在後來人的心中。最大的問題不是明月遺漏了什麼,而是粉絲把小說當成史書一般推崇。
秦良玉的白桿兵!雖然從戰績上說沒有戚繼光,李成梁那麼耀眼。但是當年明月在給明末猛人們排序的時候,實在應該給秦良玉一個位置的。哦,寫完才看見題主的的是事情不是人物。懶得撤回,就這麼著吧。如果說事情的話,崇禎死後嘎然而至,南明的事情都沒講,實在是一個遺憾!
明朝開國功臣幾乎都被朱元璋所殺,其他三人李善長、胡惟庸、汪廣洋皆「見罪」被殺,為什麼唯有徐達躲過一劫?徐達子孫的下場與其餘三人子孫也全然不同。李善長長子李祺一脈因臨安長公主關係而得保;胡惟庸滿門抄斬;汪廣洋本非相材,只為太祖一棋子。相反,徐達子孫則享受榮華,累世封公,徐家之榮辱與朱明皇室相始終,為開國功臣中絕無僅有的一例,那我們來了解一下徐達這個人,為何朱元璋沒有殺他。
徐達軍事思想成熟,戰率戰術又加以創新,他在戰役中以智取勝,或知己知彼,或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圍點打援,化敵為友,瓦解敵人軍心等戰術,多次取勝,屢建奇功。朱元璋統一全國,很多戰役都是由徐達擔任主將。他跟隨朱元璋打下定遠,攻克滁陽(今滁州市),取和州,官授鎮撫。後來他又領兵過長江,破採石、取太平、下集慶、戰當塗,生擒元將陳林先,為朱元璋開闢了大塊根據地。他在與陳友諒決戰時,不僅是一支主力軍統帥,而且是前線指揮者、組織者。至正二十三年大敗陳友諒軍於鄱陽湖,陳友諒中箭而死,生擒諒軍3000人。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即吳王位,封徐達為左相國。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朱元璋拜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水軍20萬分兵三路出擊,攻下湖州,圍困了張士誠的老巢平江(今蘇州)。次年九月,破平江,俘張士誠。徐達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深通謀略,為人寬厚,曆數十役,戰必勝、攻必取,與北元第一名將王保保的作戰更是他軍事生涯的最高峰。
徐達從小沒讀過書,但卻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每逢帶兵出征,常「延禮儒士,說古兵法」(同上)。歸朝之日又經常「單車就舍,延禮儒生,談論終日」(《明史》卷125,《徐達傳》),因此熟知古代兵法。他還善於通過戰爭鍛煉自己的軍事才幹,具有駕馭整個戰爭發展變化的能力和高超的指揮藝術,不僅作戰勇敢,而且「尤長於謀略」(《明太祖實錄》卷171)。
作為一名傑出的將領,徐達不僅具有優異的軍事才能,而且具有許多優秀的品德。在元末群雄並爭之時,許多人一旦為將握兵,即「多取子女玉帛,非禮縱橫」(吳寬:《平吳錄》),過起窮奢極欲的生活。但徐達不貪女色,不圖貨利,攻佔平江及大都之後,「封姑蘇之府庫,置胡宮之美人財貨無所取,婦女無所愛」(《獻征錄》卷5,黃金:《魏國公徐公達》)。
徐達一生正直,謙虛謹慎,光明磊落。明王朝建立的過程中,徐達開闢江漢流域,掃清淮楚之地,攻取浙西,席捲中原,聲勢威名直達塞外,先後降伏王公,俘獲將領不計其數,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在皇帝面前尤其謙虛謹慎。朱元璋經常召見徐達,設宴歡飲,每每以「布衣兄弟」相稱,而徐達總是謙虛謹慎,小心應對,不越君臣之尊卑秩序。
回到家中也過著簡譜的生活,從不奢侈浪費朱元璋曾對徐達說:「大將軍征戰幾十年,勞苦功高,從未安寧的休息過,我把過去住過的吳王府送給你,你可以安享天倫之樂。」他推辭了,說:「天下未定,上方宵衣旰食,臣敢以家為計?」(《明太祖實錄》卷171)
他嚴於律己,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出征之時,遇到軍糧不足,士卒吃不飽飯,他不飲不食,不進營帳休息。士卒生病負傷,他前去探視慰問,給予醫藥治療。「士無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明史》卷125,《徐達傳》)。
徐達除了謙虛謹慎,戰功卓著,尤為重要的一點是忠誠正直,愛曾分明,不結黨私營。朱元璋在朝堂稱讚徐達:「受命率軍出征,取得勝利凱旋而歸,一貫不驕不傲,女色無所愛,財寶無所取,公正無私,向日月行天一樣光明磊落,大將軍就是這樣的人啊!」
長期的戎馬生涯,使徐達的身體終於支撐不住了,積勞成疾,一病不起。徐達死後,朱元璋追封他中山王,謚武寧,賜葬中山,配享太廟,名列功臣第一。徐達在政治上忠誠不二,經濟上不貪不佔,生活上十分檢點,沒有任何把柄可抓,從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運。
我看了一些回答,感覺一些人是不仔細看書斷章取義;另外,《明朝那些事》是史學論文么?頂多算科普讀物吧,那為什麼要求它像史書那樣事無巨細、客觀中立呢?
500廢登陸臨高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不同朝代氣候與各自服裝有關聯嗎?
※是否有過應州之戰,明武宗親征取得應州大捷的記載是否真實?
※中國古代曆法是如何推算的?
※中國有哪些改變了中國歷史學知識體系的考古發現?
※中國現在算盛世么?如果算,那從什麼時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