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官集團是怎麼制衡甚至威脅皇帝的?
請說具體點,一直搞不懂
「皇上,您這個旨意我覺得不太恰當,我雖然幫您寫敕了,可還按我的意思寫了另一道敕,一起給您送上去,要不,您再選選?」此之謂制衡。無非是各種負有顧問責任的官員在向作為行政首腦的皇帝反映自己的意見而已。恐怕在行政系統里這首先是一種必要的信息溝通渠道吧。
「皇上,你要是准我辭職/把我下錦衣衛獄/午門前打死,你的名聲可就更臭了啊!」此之謂威脅。這一現象本身就說明,人事任免、用刑生殺的大權,雖說有各部門分管,但最終許可權完全在皇帝手裡。這種「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的病嬌,真是不知讓人說什麼好啊……
嘛,所謂的「制衡」與「威脅」就是這種東西……只要是明代皇帝堅持而又在當時的技術與公共資源能力之內的,沒有什麼事情是沒辦成的。這點上歡迎大家指教。至於什麼文官集團云云,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東西。事實上明代的每一次政治鬥爭,都是直接參与政務的文官、宦官甚至武將結合在一起,與另一群文官、宦官和武將相爭,從未出現沿著各官僚系統的邊界而分裂的清晰界限。除了聯合起來統治人民的時候這些人可以稱為「統治集團」外,其它情況下並沒有什麼恆久的「集團」存在。如要在政府內談「制衡」的話,那麼文官系統內部門間和上下級間的相互制衡恐怕才是更有意義的話題。
最近發現自己有了7000粉(感動),大概就算胡說兩句掉幾個粉,也不會影響淘寶賣贊的收益,所以應該多說兩句。
專制皇權從降臨中原大地那天起,便以對暴力的獨佔為基礎,成為整個官僚機器的權威來源。其性質理應是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否則便不夠穩固,不足以作為一個龐大帝國的政體。皇帝為了確保自身掌控的皇權,當然就要把政府的人事權與生殺大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皇帝是傀儡或者不能行使皇權,也會有人出來代行皇權,而很難另搞出一套制度來。這一點除了東晉的門閥政治期,總體上是談不上有什麼變化的,而在王朝內部,往往因為某些皇帝的「克里斯馬」更強,顯得他個人的皇權更強些。
而中國歷史上所謂君主專制的長期加強趨勢,其實不妨理解成皇帝對行政事務的直接介入在制度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那些曾被視為保障皇權的必要措施,如兩漢的外戚輔政,中古很流行的太子聽政(雖然事實上嫡長繼承製還發揮影響,但太子這個政治角色卻被盡量弱化了),乃至宰相制度等,逐漸在政治舞台上消隱了。這恐怕不只是因為它們對守成期的政治結構穩定其實有礙,還因為它們在行政上也是可以被「優化」掉的。在吸取前代經驗教訓之後,清代便成功實施了一段相當高效的君主專制,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3-4億人民實施了直接統治,為各族人民聯合起來進行民主革命、組成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PRC提供了歷史條件。說起來,經常有人把清代的君主專制歸結於滿洲的「民族性」,其實說是異族統治需要加強行政效率則可,說是本身民族性……努爾哈赤兩次立儲失敗以後,晚年留下的可是一套四和碩貝勒輪值聽政、八和碩貝勒分掌各旗、共同議政的貴族共和制啊。可惜代善一系私心太重,否則愛新共和國就要屹立於17世紀前期的東方,與聯省共和國東西輝映了。^_^如果要解釋一下這種徹底的君主專制的話,那就是在平穩發展的年代,在成熟的官僚系統與法律法規的幫助下,並不需要什麼「命世大才」才能擔任行政首腦,只要皇帝肯下功夫熟悉政務就好了。
專制君主的角色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有位學者經常以宋代的皇帝來說明「君主專制說」之不確,然而舉例時往往挑出那幾位不是中風就是精神疾病的皇帝來,要是他們生病的時候還能扮演好專制君主,那就見鬼了……明代其實也一樣,因為廢除了宰相,皇帝自身便成了行政首腦,必須日理萬機,不能像前元那些酒蒙子大汗一樣委政中書省。而內閣的任務,是從旁「輔理」,一般而言並不負什麼行政責任。如果一個宰相被懷疑整天打獵/修道/睡覺,難道會沒有人明裡暗裡地批評他?前代官員可以私下向作為行政首腦的宰相反映意見,現在作為行政首腦的皇帝既不能下台,也不能寫私信,明代官員以奏疏形式向他反應意見,不是再正常不過么……何況有些皇帝的確對決策工作完成的本就不是很好。
而且,明中後期皇帝(除了毅宗之外)把早朝變成了一種純粹的禮儀場合,不大講話,舉行經筵的話會見幾個翰林,平時最多再召見幾個親信重臣,一般官員沒有宋代「輪對」、「陛辭」那樣的機會面見皇帝,所以也只能設法在奏疏的文本里表達意見,有的人走的就是聳人聽聞的路線,所以看上去會很「激烈」,其實可以理解為一種標題黨式的吸睛手段。這不只是言官求名問題,也是溝通不暢的體制問題,沒有辦法~
講句公道話,其實把某些行政系統內的正常現象優先放在權力鬥爭的框架里,將其視為「制衡」並大書特書,並不是只發生在網路上的,某些學者也是如此做的。我不敢說這不能作為一種研究思路,但恐怕還是不明其所以然的一偏之見,不足以徹底理解這些現象。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大概是一個政治價值的問題,「分權制衡好,君主專制壞」嘛。至於這種價值判斷又是怎麼來的,我不想展開討論(其實也無力討論)。我自己是一個沒什麼情懷的人,代入的話,作為一個明代的自耕農or佃農,我覺得是十個老爺還是五百個老爺決策如何統治我,差別不大。不代入的話,長遠來看也未必能玩出什麼花樣,畢竟中國最根本的一個問題是高水平戰爭打得太少,對軍事技術發展及金融業的刺激不足,可要是打得多了,作為討論基點的今日之中國也未必存在了……只能說,就中國歷史來談中國歷史,則君主以權術施行獨裁、國勢「豐亨豫大」、對外積極開疆拓土、對內不斷深化改革的宋徽宗朝,正是千年來一種長期趨勢的先兆啊。任何一個國家的權力都分為立法、司法、行政三方面的權力
- 皇帝掌握立法與司法大權 軍權
- 官僚掌握三大權力:信息的壟斷權、建議權(封駁權)、執行權
更正兩個錯誤觀念,官僚掌握大權不是皇帝的主動行為(是被動行為),官僚制約皇權不是官僚的有意行為(是無意行為)
- 第一個誤解:官僚掌握大權不是我們誤以為的制度設計(實際上,皇帝不想給任何人分權),就是說不是我們所理解的皇帝主動分權;官僚之所有擁有這些大權是因為皇帝不得不給(即使獨裁如朱元璋與秦始皇也不得不給),因為一個人忙不過來(組織學上有個術語:管理幅度,它的指導思想的第一條就是管理幅度是有限的);正因為官僚掌握了這些大權,無意中制衡甚至威脅皇帝的;
- 第二個誤解,很多人誤以為官僚制約皇權是官僚有意跟皇帝對抗,甚至動用武力來威脅,其實不是;官僚制衡皇帝其實是無意識的不知不覺的行為,外人,包括皇帝本人,可能從頭到尾都沒有察覺;即使察覺,也找不出原因,所以,崇禎臨死前說文官個個皆可殺;至於官僚,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有損於政權,但是想不到會導致政權滅亡
==========================================================
舉個例子來說明吧
明朝末年,由於抗清,需要增加軍費開支,但是國家財政困難,怎麼解決財政開支呢?
於是有人,比如宦官,告訴崇禎東南沿海一代富裕,建議崇禎收工商稅;
這其實是個很好的建議,誰收入多當然就要多繳稅;問題在於,由於宦官沒有掌握全國性的經濟數據,自然無法說服崇禎----這裡的關鍵就是數據,沒有數據(東南沿海的商業收入)來支持東南沿海很富裕這個說法,皇帝不可能收工商稅;
而宦官是拿不到數據的,因為數據掌握在官僚手裡(信息的壟斷權)-----官僚以國家機密為名禁止外人查閱資料,而皇帝也是支持的,因為這牽涉到國家安全;
於是皇帝讓官僚拿出東南沿海的經濟數據;官僚確實拿出了數據,而且非常詳實,但是這個數據並不支持收工商稅的結論;
因為官僚拿出的不是商業收入,而是農業收入---官僚告訴皇帝東南沿海一代土地多少,人口多少,從而得出人多地少的結論,所以不宜加稅;
為什麼官僚要這麼做呢?
因為明末的官僚大多來自東南沿海----江南地主集團的政治代言人就是東林黨,而東林黨佔據了官僚群體的多數,他們自然不願意自家多繳稅;就是說由於控制了資料庫,官僚壟斷了信息權,進一步行使封駁權,從而控制了建議權(話語權)進而操控國策;因此有朋友說,如果在未來,政府能夠依靠信息技術,把信息權從官僚體系中奪回來,那麼執政能力就能上一個台階!問題在於政府是由官僚構成的,這個不是僅僅依靠技術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由於控制了建議權,官僚可以挾私亂政----選擇性地提供了有利於自己的信息,結果改變了皇帝的決策(國策)---宦官的本意是徵收東南沿海的工商稅,其實是加稅,只不過加收的是工商稅,但是官僚卻惡意解釋為加收農業稅;
這個時候,不排除兩種可能
- 即使皇帝讓宦官去查閱數據,官僚們給出的資料肯定都是有利於自己的(未必是虛假信息,而是選擇性地給出有利於自己的真實信息,官僚對皇帝都敢這麼做,何況對宦官呢)
- 官僚們一開始就沒有收集工商數據,不是因為不作為,而是因為收集之後對自己不利,何況即使不收集,皇帝也不好追責,因為皇帝根本沒要求收集
這就是通過建議權(話語權)來制衡皇帝,讓皇帝不知不覺之中做出有利於官僚群體的決策
===============================================
問題在於這麼做,並沒有解決軍費問題;
這個問題不解決,肯定有人再次提到徵收工商稅,於是官僚給出了開源節流兩個建議(其實就是行使建議權,話語權)
第一,開源:加稅(大家不妨看看《貞觀長歌》43集,蜀王李恪征糧賑災的事情),官僚們建議在河北 陝西 陝西增加農業稅,因為那裡是農業的高產區
諸不知由於小冰河,那裡正在大規模鬧饑荒;就是說由於官僚們瞞報了河北一代鬧災荒的事實,導致了崇禎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在河北、陝西一帶加收遼餉(信息壟斷權制衡皇帝);
這一帶本來就在鬧饑荒,現在加稅,自然導致了農民造反,張獻忠就是在河北一帶成勢的
- 客觀說來,比起其他地區,東南的遼餉確實是最多的,但如果以收入比例計算的話,所徵收的遼餉其實是最少的;就是說東南地區儘管遼餉最多,但是負擔仍然很輕;而由於北方地方沒多少進士,在朝堂上幾乎沒有發言權。所以,儘管他們被徵收的遼餉少於東南地區,但是他們的負擔卻是最重的;
- 明朝商人交錢不少,這個錢沒有進入國庫,而是進了官員的腰包------因為商人的錢絕大部分不是繳稅,而是各種規費與通融行賄;所以,商人不是交錢少,而是被官員黑了;一旦加稅,中小商人就活不下去了,必然抗稅
---------------------------------------------------------------------------------------------
第二,節流:精簡機構,裁減冗員;皇帝自然高興,節省了財政開支啊;問題在於官僚掌握了執行權(導致李自成造反)------裁員的標準與解釋權掌握在官員手裡;經歷過下崗的都知道,裁剪的都是沒有後台的人,所以,沒有後台的李自成從驛站下崗了;
- 本來就是因為經濟蕭條而下崗的,經濟蕭條的情況下自然無法再就業,
- 如果李自成有後台,或許能在某個村辦企業謀個差事做做,問題在於如果李自成有後台的話,根本就不用下崗了;
就是說,由於無法再就業,就不能解決生計問題,直接導致李自成造反;
那麼,這個裁剪冗員的建議對不對呢?
不能算錯
問題出在操作上(執行權);裁撤標準掌握在官員手裡,誰下崗官僚說了算---操作時,官僚是按自己利益最大化(而非是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來辦的----並非是誰沒有能力誰下崗,而是誰不是自己人誰下崗;
這除了逼反李自成之外,還有一個惡果:逆淘汰,讓有能力的人下崗了,這樣的單位自然沒有戰鬥力----沒有能力的人恰恰是有關係的人,否則呆不下去;為照顧關係,這些人自然不能下崗,這就導致上崗的都是沒有能力的人
-------------------------------------------------------------------------------------------------
咱們假設官僚們按照能力原則搞下崗(誰有能力誰上崗),對國家的危害根本沒有按關係上崗的危害大;為什麼?
讓有關係的人下崗不會導致造反
- 由於有關係,他們的資源本來就比沒有關係的人的資源多,不會馬上造反(家裡有積蓄),
- 由於靠關係吃飯,他們的能力已經退化了,也就沒有能力造反了;
從解決軍費就可以看出,官僚們將本來應該自己承擔的負擔轉嫁給了百姓;這肯定不是皇帝的本意,因為皇帝是國家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逼反百姓顛覆自己的江山肯定不是皇帝願意看到的,
但是,由於官僚掌握了信息壟斷權、建議權(封駁權)與執行權三大權力,無意中制約了皇權,而這些都是不知不覺進行的
(大家不妨看看《貞觀長歌》44集左右,唐太宗裁員,其實是以武將制衡文臣的辦法來執行的,而唐太宗征糧乾脆啟用自己的兒子李恪來解決執行問題)
=====================================================
問題的根本是皇帝無法監督官僚的執行權與建議權----官僚的操作不透明,外人根本看不出,無法反映給皇上;即使看出來了,也沒有上達天聽的渠道,因為這個渠道也被官僚壟斷了(信息壟斷權)
- 信息的壟斷權,禁止外人插手
- 封駁權與建議權,選擇性地輸出有利於自己的信息,從而讓皇帝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策、
- 執行權,陽奉陰違;
這三個權力的受害者都是底層,目的是兩個
- 經濟上的剝削:將本應自己承擔的義務轉嫁給百姓,
- 政治上的壓迫:比如道德,道德這個東西用於律己好過一切法律,用於律他壞過一切私心;而宣揚道德最符合官僚利益最大化原則---道德是等級制的根基,等級制的最大獲益者是官僚而非皇帝
官僚對抗皇帝的手段是通過三大權力裹挾百姓以間接對抗皇帝,這句話包含兩個意思
- 與皇帝直接對抗的是百姓,不是官僚
- 百姓之所以對抗皇帝,是因為官僚的壓迫與剝削
由於軍隊的指揮權(執行權)並不在皇帝手裡,所以吳三桂敢抗命--知道京城被包圍卻見死不救(拖延),說明明朝後期的軍隊已經變成了軍閥
官僚出了問題,上有皇帝頂著,下有百姓扛著,所以,他們對國家的危害最大,但是自己最安全;
- 問題在於,當底層忍無可忍時,覆巢之下無完卵,直接顛覆政權
- 麻煩的是:對官僚的這三個權力,皇帝根本沒法制約,哪怕皇帝是朱元璋與秦始皇
===========================================
為什麼皇帝解決不了監督官僚的問題呢?根源在於皇帝本人;皇帝不希望皇權被監督,自然暗箱操作
- 暗箱操作就意味著陰謀論,陰謀論是伴隨政治生活出現的必然現象。小道消息永遠比官方通告生命力頑強。而陰謀論的核心特徵就是駭人聽聞、缺乏證據而又難以證偽,這對帝制的危害性非常大;只有政治生活的去神秘化,才能根除此類流言傳播的動力。
- 暗箱操作就意味著自己的幫手有作弊的空間,所以集權制給鑽營者無限發揮的空間;皇帝的主要幫手就是官僚,官僚作弊其實就是對抗皇權,最終顛覆皇權----強調一下,官僚作弊的本意不是顛覆皇權,他們只想自己利益最大化;問題在於一個國家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官僚群體的利益最大化就意味著國家的利益最小化,直接危及國家安全;這也改變了皇帝的本意,皇帝當然需要國家安全啊,
當然,皇帝可以採用武將、宗室、外戚或者宦官來制衡文官,問題在於明朝沒有將「採用武將、宗室、外戚或者宦官來制衡文官」制度化,甚至妖魔化了這項措施,朱元璋乾脆禁止宦官與外戚干政;朱元璋之所以能在禁止外戚、宦官、武將干政的情況下對付官僚,是因為他有二十六個兒子(宗室);而明朝從朱棣開始,對宗室的看管其實是非常嚴格的,中期甚至限制宗室的政治權力,更不準帶兵
所以,皇帝對武將、宗室、外戚或宦官這些人的使用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是否採用這項制度與皇帝個人的政治素養(個人能力)有關;
明朝的政治結構的改變最明顯的是土木堡之變;
- 土木堡事變之前是武將與文官相互制衡。
- 土木堡之變消滅了幾乎所有的勛貴武將,文官勢力擴張,皇帝只能派太監製衡文官;而崇禎不懂,居然殺掉了制衡文官的魏忠賢(東廠被裁撤,錦衣衛受限。崇禎不是不可以啟用其他宦官,問題在於啟用新人很難對付整個官僚系統);所以,崇禎朝是真正的文官制度,也正是文官制度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一般說來,文官制度有兩個結果
- 最好的結果是在完成皇帝交辦的任務的前提下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一般是在皇帝能有效制約官僚的前提下,就是我們所說的政治清明
- 最壞的結果就是利用皇帝交給自己的任務化公為私,比如將修河堤的錢或者賑災的錢裝入囊中,這意味著朝代處於末期,皇帝已經無法制約官僚,最終就是皇權顛覆,朝代滅亡
明朝其實是挺幸運的,前有于謙,中有張居正,後有孫承宗,三個人輪流續命,要不然哪裡撐得到將近三百年。。。。當然,有利有弊;辯證地看,
- 因為于謙,文官從此獨大;
- 因為張居正,農民不能用糧食而只能用銀或銅來繳稅;
- 因為孫承宗,遼東成了明帝國財政的吞金器。
所以,最終能否續命,就如官僚的暗箱操作,誰也說不清楚
總結:君權大統,一人設計制度整治群臣,對於皇帝要求很高,必須是總設計師一類的人物,自身素質必須練到神鬼莫測的程度,否則就是把帝位拱手相讓---對官僚群體,皇帝權力逐步空心化(無法制約官僚,政令不出北京),帝制出現系統性的錯誤,而且不能逆轉(失去糾錯的可能),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偏,越走越快,最終出軌翻車
除卻最常見的那幾個,秦朝滅亡的原因還有什麼? - 沈雅涵的回答 - 知乎這個問題要辯證的來看。
理論上來說,明朝的皇權,僅次於清朝,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制約的。
但是,這個僅僅限於理論,也就是皇帝本人的能力威望精力達到朱八八和朱棣這個層面的。
否則的話,就好像萬曆一樣,活的憋屈。
樓上有很多說,明朝皇帝擁有人事權,軍權,很大程度上繼承了蒙古制度,理論來說對於臣子是可以隨意懲處的。
那麼為什麼明朝中後期,基本上沒幾個皇帝大規模使用過這種權力呢?
因為道德禮法。
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皇帝的統治依據是什麼,憑什麼他一個凡夫俗子就能位於眾生之上統治所有人?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想透了這個問題,你可以看透從古至今所有政權的遊戲。
封建時代,政權理論合法性的來源,在於什麼地方?就在於四個字:道德禮法。
雖然五代時期的武將喊出了「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但是歷史實踐證明,兵強馬壯可以打天下,但是沒辦法坐天下。五代時期的王朝,走馬燈一樣的更換,很大程度就是因為皇帝沒有解決自己統治根基這個問題。既然兵強馬壯就可以做皇帝,那麼你可以做,我當然也可以做。結果就是武將叛亂層出不窮,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所以後來的王朝,都非常注意這個問題,或者說,從古至今的王朝,統統都非常注意這個問題,甚至於包括今天的朝鮮金家王朝。
明朝皇帝的合法性來源,除了從血統繼承的朱八八本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功績,剩下的就是道德禮法作為帝位的基礎。可以這麼說,封建時期的道德禮法,就等於是王朝的憲法,只不過這個憲法不是明文規定,是未成文法而已。封建道德禮法是以忠孝節義為核心的,而通過儒家思想,又把忠和孝統一了,皇帝就是君父,即是君,也是父,官僚們也是作為百姓的「父母官」存在的。這樣,孝就從簡單的血緣本能,擴展成為了統治的政治依據。
所以,這也就從實際上,導致除了開國帝王之外,其他皇帝都必須要遵守道德禮法,因為這是他們統治的基礎,任何人也不可能挖掉自己的根基。他們的施政,必須要在某個範圍之內,至於這個範圍的大小,就看皇帝本人的個人能力、格局和操守了。
這是第一層的制約,也是本問題裡面,很多人都沒提到的。
第二層制約,就是皇帝本人的局限性,同樣是很多人忽略的。
起點有很多穿越明朝做皇帝的文章,且不論其合理性與否,首先它給我們一個很有趣的思考:皇帝本人的思想,對其統治的影響。穿越者皇帝的思想,當然是和土著皇帝的思想大相徑庭。而穿越者是一個久經世事知識淵博的人,還是一個普通的社會底層小年輕,同樣也有很大的影響。
針對每一個具體的人來說,他的思想局限性,比他的生理局限性,更加嚴重。首先,他受到時代的局限性,很少有人的思想,能夠突破時代主流思想的桎梏;其次,他受到個人階級的局限性,他所處的階級和生活方式,很大程度局限了他的見識。再次,他收到了個人教育的局限性,人的思想是後天形成的,教育讀書這種間接經驗,也會嚴重影響其思想。
對於明朝的土著皇帝來說,他不可能突破時代的局限,看到歷史發展的潮流和方向。其次他被束縛著宮廷中成長的個人經驗,也讓他嚴重缺乏對整個社會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幾個偶然成長在民間的皇帝,個人能力都非常強。最後,他受到的教育也是傳統儒家思想那套,他也基本上不可能突破這套思想的桎梏。總結:明朝土著皇帝的個人思想基本被局限於很小的一塊地方。
思想上的局限,會造成其行為的局限。連想都想不到的事情,怎麼可能去做到?思想上面的殘疾,比肢體的殘疾要可怕的多,因為你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是殘疾!
第三層制約,就是樓上已經有人詳細論述過的,文官集團在信息掌握、行政執行和意識形態操控等方面,對皇帝的制約。
這一點我就不詳說了,上面高贊答案論述的非常清楚了。
作為帝王你高高在上,看似無所不能,其實是一個大號的泥胎木偶:你看到的信息是失真的,你決策的事項是高成本低效率打折扣的執行的,你想做的變革和修整必須要符合文官集團的利益,同時還要符合道德禮法的主流意識。
在這種情況下,你基本上做不了什麼,連合法收稅這種行為,你都做不了,或者很難持續。萬曆被人罵得這麼慘,除了試圖換太子,主要原因不就是因為他想收商稅和礦稅嘛。
明朝的皇帝,只有那麼小一塊天地,在思想殘疾的情況下,受困於祖宗家法和封建禮法,又受困於文官群體的意志和行動制約,他所能做的事情,微乎其微。就好像一個殘疾人被困在一個狹小的駕駛室裡面,閉著眼睛通過這個簡陋的駕駛室,試圖駕駛一台龐大複雜臃腫的機器人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跨越崎嶇坎坷。
「朕想建個屋玩玩。」
「不成,不給建。」
「朕偏要建!」
「先帝啊!」
「成成成..不建不建..那朕出宮玩玩成不?」
「不成,不給玩。」
「這又為嘛?」
「陛下乃大明天子,應當以社稷為重,皇上我們去看奏摺吧。」
「偏不!朕就要出去玩!」
「先帝啊!」
「喊我爹也沒用!我去定了!」
「陛下你要敢出宮門一步,老臣就一頭撞死在你面前!」
「........」
沒有威脅。
說制衡其實也不算制衡。如所謂的真宰相張居正,也是與馮保配合,皇帝年紀小,萬事都由兩人做主。說道真威脅,宋以降基本國內文官威脅不到皇帝了,沒有基礎也沒有實力。
大多數的所謂威脅,只是皇帝的寵幸或者不干預,其權力的核心來源依然是皇帝。
開門!!查水表!
咳咳咳正經。
陛下,罪已詔寫了嗎?沒有?那臣代陛下寫。
解析:
小混蛋,檢討寫了嗎?什麼?廢到連檢討都不寫?(省略一萬字髒話),那我給你寫,你丫得認錯,說是你的錯,就是你的錯,你丫趕緊認了,我好交差。
陛下,今天功課可有認真寫?
解析:小混蛋今天學沒學??沒學你就死定了,等著看你家張先生擺著張臭臉對你一天吧,學了就乖乖給我聽話當傀儡,別管那些有的沒的你管不了的。
文官團隊?什麼叫文官團隊?我想知道誰能給個文官團隊的定義先?那有沒有武官團隊?有沒有太監團隊?
一幫人自己在網上胡編亂造個名詞,什麼都往裡面裝,就跟羅斯柴爾德家族傳奇都是同樣性質的東西,居然還討論的煞有介事,真是笑死人了
ps;我個人有一個歷史大發現,明朝主要存在著三種勢力,即男人團隊,女人團隊,以及太監團隊。整個明朝的歷史就是由這三種勢力來推展開的。其中男人團隊又分文盲團隊和非文盲團隊,帝國政府的工作人員基本上是非文盲團隊來構成,上億人口,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當然需要「團隊」來管理。同理,數萬平米的皇宮以及其中數萬服務人員當然需要「太監團體」管理。「團體」不斷擴張利益和權利。而非文盲團隊由此開展了對其他團隊數百年不間斷的嚴酷統治。第一次寫長答,正好最近在讀《萬曆十五年》,對這個問題有一些想法,試著答一下,思路不太清,有混亂或者錯誤的話見諒,歡迎指出。
我認為文官制衡皇帝,其最常用也是最有力的武器是倫理道德,倫理道德是我們這個敬天法祖的國家的根基,是和平年代皇權的授予者,是運行國家機器、維持地方長治久安的工具,同時也是幾千年來這個國家所有人、包括皇帝內心中根植的絕對理想與理念。而文官熟讀四書五經,通過科舉考試,無疑是這個國家對倫理道德那一套最熟悉的人,他們可以讓一切事情與合適的道德掛上鉤來要挾皇帝、使事情符合他們的意願、對事情做出合理的解釋,他們甚至從皇帝小時候開始就教授他倫理道德以便於皇帝長大後能更好的間接治理國家。事實上,對於國家實際的運行,文官集團才是真正的核心,皇帝不過是一個傳統權力的象徵罷了,無非因為傳統的根深蒂固以及沒有新的意識形態替代才讓皇位如此的不容置疑,這也讓道德倫理對於皇帝更加的重要了。
即算本朝推行倫理道德以作為治國的標準,收效不如理想,可是也別無更好的辦法。假如沒有這些觀念和原則,我們政府靠什麼而存在?如果放棄「四書」上說的正心誠意,仁民愛物,嫂溺則手援,如何能使兩千名京官對事情有一致看法?又如何能使一萬八千名地方官和衷共濟,或者無端受罰而仍歌頌「皇恩浩蕩」?我們還有什麼更好的標準去表彰他們的祖先、寡母、賢妻?個人的私心會隨時變遷,只有倫理道德永恆不變。
我們的帝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地方情況複雜多變,我們的中央政府如何在那個交通通信落後的時代保障國家各地方的安定繁榮,從前靠諸侯,到了這靠的就是以無數小到縣官大到首輔組成的的文官集團為媒介一層一層的中央集權,可是你真的相信一個從小成長在封閉的皇宮中的小皇帝能夠對地方上的問題作出合理的決斷嗎?所以為了國家能夠治理好,而皇權又不至於受到動搖,倫理、道德、傳統,這些看似最虛偽無用的東西就成了最實用的工具。因為中央是一個缺乏實際技術、經驗去治理地方問題的中央,又不能丟失他的統治地位,就需要道德來作為一種權力的載體,使對地方有治理經驗與技術的地方官安分守己地履行職責。
本朝治理天下,禮儀所起巨大的作用,已略如前述。皇帝以一人而君臨天下,具有最高的權威,實因天意之所歸。天意必須通過億萬臣民的信念而體現出來。皇帝和他的大臣,經常以莊嚴美觀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禮儀,又為鞏固這種信念不可或缺。無數次的磕頭加強了皇帝神聖不可侵犯的意義;而他親自主持各種禮儀,更表明他也同樣受上天的節制,即受傳統的道德所節制。儒家經典的教條愈簡單平淡,就愈要加強學習,接二連三地聽來講去,藉此加強我們理智的主宰。越是地凍天寒,酷暑蒸人,我們的早朝也更可以收到鍛煉身心之效。就是皇帝的親耕,看來有很明顯的象徵成份,但象徵不一定就是虛偽。如果所有參加典禮的人都相信這種象徵,而決心以行動促其成為現實,這又是何等壯大的力量!一月三次的經筵,其目的更直截了當,它表現了皇帝和大臣們堅決地在經典和史籍中尋覓最有效的方法,以達到大同之治。
由於道德倫理的制約,皇帝是不被輿論允許存在私人的所謂「陰」面的,他做的事必須完全的冠冕堂皇,他的統治才有說服力,人民才不會對中央失去信心。所以他無法因為私心隨意制裁衝突他意願的官員的,即使是制裁也必須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事實上因為官員們的行為大多是符合明面上的道德的,制裁也大都只是貶官撤職,觸動原則性問題才會打板子砍頭。再者由於大部分時候,那些敢於衝撞皇帝意願的小官們也都只是大官表達觀點的工具,立了功之後即算是貶值也多半會在風波後被幕後老闆再次提拔啟用。
總感覺哪裡不對,不寫了越寫越歪,求指正
引用都來自《萬曆十五年》
哦對了,如其他許多答案所說,由於高度的專制,明朝文官對於皇權確實是無威脅,但我覺得對於皇帝本人來說還是有足夠的影響力的,能讓皇帝心中有所忌憚,並因為這而使行為受到約束,這應該就算文官對皇帝的制衡了吧。
首先,文官權力最大的不是明朝,而是宋朝。因為宋朝不抑制兼并,還有不殺讀書人的祖訓,讓士紳階層有了強大的經濟基礎和護身符,而且樞密院里除了狄青一個特例,都是文官,也就是說,文官全盤掌握國家政治始於宋朝。
在此之前的唐朝,門閥則依然有極其強大的勢力,中國在唐及唐以前可以看做皇帝與門閥共治天下時期。門閥權力極大,不僅自己當官,還有人事權,讓自己的門生故吏當官,而且很多還當了武官,形成一個個龐大的還有槍杆子的政治集團。皇帝一旦弱勢,就很容易被架空,甚至有生命危險。
而士紳相比於門閥就好控制得多,科舉制讓人事權掌握在皇帝手裡,文官只能通過拉同年同鄉的方式結黨,而不能形成一個和門閥一樣強大的利益共同體。而且文官大都不知兵,不能在一線指揮戰鬥,指揮戰鬥還是得靠武官,所謂統調分離,沒有槍杆子,文官自然掀不起大浪來,皇帝自然也就十分安全。
可宋朝文官也極其彪悍,發展到南宋史彌遠時期更是登峰造極,皇帝弱勢,宰相通過自己的威望和手腕照樣架空皇帝給你看。到了元朝,宰相更是廢立好幾個皇帝,皇權再次不穩了。
明朝吸取宋元的教訓,廢除了宰相,還組建了一支只對皇帝負責的軍隊和特務機構——錦衣衛,有了皇帝直屬的部隊,皇權就有了保障,而內閣首輔只是秘書,皇帝撤他理論上就是一句話的事兒,根本不用走什麼程序。而且,廷杖也是皇帝的私刑,皇帝可以不經司法審判就杖斃大臣,這已經是皇權空前擴大。
所以,明朝文官能有效制衡君權是個屁話。文官權力範圍有多大,完全取決於皇帝狠不狠,孝宗可能是很善良,所以就過的憋屈點,嘉靖一下子打死十幾個人,誰也不敢再BB。萬曆不上朝二十幾年,也沒人能打皇權的主意。
但為何人們會感覺明朝皇權受限嚴重呢?皇帝要臉面,不敢像朱元璋朱棣一樣豁出名聲不要去殺大臣是一點。君臣關係惡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由於皇權過大,外加明朝皇室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吃的太多,士紳階層自然多有不滿,這是其一。其二,皇帝挖空心思壓制大臣,人為製造黨爭(發展到萬曆時期終於玩脫了,黨爭逐漸脫離了皇帝的控制)。其三,不上朝導致皇帝本身威望不足,威望不足就得用各種極端手段和文官對抗,外加一拍大腿的事兒太多(比如萬曆的廢太子),對抗中導致君臣矛盾進一步激化。大臣對君主毫無感情可言,自然動不動就噎皇帝一下。
此外,樓上也說了,溝通渠道受限嚴重,言官會用各種標題黨的方式來搏出位,而且允許風聞言事讓言官毫無顧忌,畢竟皇帝豁出名聲不要打死人的情況還是不多的,這買賣還是賺的。
紫禁城您最大,想罷黜誰、想砍誰都行。
當然基層在士紳老爺手裡,文官一般也犯不著跟皇帝當面頂牛,只不過皇帝想推行的、士紳不想推行的政策基本落實不了就行了。
只有皇帝想推行的、士紳也想推行的政策才能得到落實。
這種制衡,皇帝陛下可滿意?
前幾天上課老師提到大禮議,可以拿這件事說說。
以下材料均自《明史紀事本末》卷五十「大禮議」條。省略了大部分奏章內容和記事(重要事件上留下了一些)。以楊廷和等大臣為首的反對派的行動與嘉靖的反應為主,省略了一部分附和嘉靖的張璁一派大臣的行動。
沒想到材料這麼多我先簡單總結一下好了。對應的材料可以在後面看到。
可見當時大臣們有幾種手段:
1)上疏進言(基本手段)
1.5)寫書(寫比奏章長的長篇論文或專著)
2)排斥異己(比如正德十六年十二月楊廷和等人商議後將張璁等人貶官外放)
3)攔截奏章(各種留中不報)
3.5)假傳聖旨(如果我沒理解錯……正德十六年十月楊廷和繞過皇帝下了聖旨)
4)辭職威脅(正德十六年十二月楊廷和上疏請辭,之後還有多個例子)
5)人身攻擊威脅(嘉靖三年三月群臣威脅即將受詔回京的張璁等人)
6)大規模示威(「左順門事件」)
6.5)哭(大規模示威過程中的集體行為)
7)死(左順門之後多人受杖死,成所謂「尸諫」)
7.5)如果上面這條都沒用,還有子孫(楊廷和之子楊慎繼續帶領朝臣示威)
8)子孫都不行,那就真的不行了。
另:這裡面很多手段皇帝及支持皇帝的大臣也有使用(包括撂挑子不幹了的話皇帝也說了,見正德十六年九月下)。
以上都從下面的材料來,只能就事論事,需要注意:我並不清楚這個事件對於回答題主的問題是否有典型性,也不能提供特別系統的解釋。所以信不信,或者信多少,諸君自行拿捏。
(下面材料從網上粘貼,刪節很粗疏,有些沒顯示的字用「□」代替了,沒查原字,也會有錯誤,歡迎指正)
(此處是分割線)
——(正德十六年四月)
帝即位。
——(四月)丁卯
禮部員外郎楊應魁上禮儀狀……大學士楊廷和命儀部郎中余才所擬也……廷和固請如禮部所具狀,帝不許。
——(四月戊申)
廷和謂瓚獨持異議,令言官列瓚他失,出為南京禮部侍郎,而以侍讀學士汪俊代之。
尚書毛澄會公卿台諫等官六十餘人上議……帝覽曰:「……其再議!」
於是廷和及蔣冕、毛紀等復上言。
尚書澄、侍郎浚等六十餘人,亦復上議如廷和言……帝不聽。
已而廷和復上言。
澄等七十餘人又上議……留中不報。
御史周宣、進士屈儒、侯廷訓亦各奏議如禮官指。帝終不從。
——(七月至八月)
廷和退而上言曰……仍封還手敕。
於是給事中朱鳴陽、史於光等,御史王溱、盧瓊等復奏。
尚書毛澄等仍議……不聽。
——(九月)
(嘉靖的生母走到通州聽說群臣反對,生氣不進北京)
帝聞之,涕泗不止,啟慈聖皇太后,願避位奉母歸,群臣惶懼。
——(十月)
廷和上言。
張璁乃復為《大禮》《或問》一帙……吏部主事彭澤錄遺內閣及禮官,勸改前議,不從。璁乃齎至左順門上之,廷和令修撰楊維璁等阻之,不得。帝覽之,留中不下。廷和見勢不得已,乃草敕下禮部。
廷和等上言……帝從之。
給事中熊浹上言……乃出為按察司僉事。浹,大學士費宏鄉人也。宏慮廷和疑已,故出之。
——(十二月)
除張璁南京刑部主事。
都御史林俊致仕家居,廷和寓書於俊,以定國是。俊上疏曰……疏入,留中。
廷和等上言:「……臣等不得辭其責,願罷歸。」
廷和等見不可爭,乃俱求罷歸。不報。
禮部尚書毛澄,侍郎賈詠、汪俊等上言……帝不聽。
於是給事中朱鳴陽等、御史程昌等、編修陳沂等百餘人各上言……不聽。
——(嘉靖元年正月)
郊祀甫畢,清寧宮小房災,楊廷和、蔣冕、毛紀、費宏上言……給事中鄧繼曾上言……主事高尚賢、鄭佐相繼上言……帝覽之心動,乃從廷和等議。
(後來嘉靖又反悔了)
——(十一月)
群臣奏……久之,乃允。
——(嘉靖二年二月)
於是何孟春及給事中張□、黃臣、劉最,御史唐僑儀、秦武等,南京給事中鄭慶雲各上言力爭。不報。
——(嘉靖三年正月)
楊廷和罷,禮部尚書汪俊請曰:「公去,誰與主者?」適主事侯廷訓據宗法為《大禮辨》,遍示群臣,俊得之,喜曰。
於是吏部尚書喬宇率九卿上言。
俊復會公侯卿佐及翰林台諫官上言。
給事中張□等三十有二人,御史鄭本公等三十有一人,各抗章力論,以為當從眾議。上怒其朋言亂政,俱奪俸。
修撰唐皋亦言……帝謂皋模稜持兩可,亦奪俸。
於是汪俊等更議……不報。
(興國太后千秋節)朱淛、馬鳴衡上言:「暫免朝賀……」疏入,帝怒,命逮訊。侍郎何孟春論救,不報。
已而陳逅、李本,刑部員外郎林惟聰各抗言……帝怒其煩擾,並逮系考訊。大理卿鄭岳論救。不報。
——(三月)
召冕、紀、宏諭加尊號及議建室,冕對曰:「臣等願陛下為堯、舜,不願為漢哀。」帝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冕等不能對。
給事中張□等、御史朱實昌等交章力諫,帝切責之。
禮部尚書汪俊上議曰。
吏部尚書喬宇等復奏曰。
時湛若水、石瑤、張□、任洛、汪舉等皆具奏。不聽。
於是汪俊求去,上切責,罷之。
上從之。並止璁等勿來。時璁、萼……乃復上疏……疏入,上命復召來京。蔣冕言於帝前,曰:「二人若來,必撲殺之。」帝不問,而遣人趨使速來。
給事中安盤等上言。
張漢卿等亦上言。
南京給事中黃仁山等亦上言。
南道御史田麟等亦上言。俱不報。
禮部侍郎吳一鵬等會侯、伯、卿貳、翰林、台、省,力言建室之非,且曰。
於是修撰呂□冉、編修鄒守益俱上疏爭之。帝怒,俱逮赴鎮撫司考訊。給事中張□、章僑,御史張鵬翰等交章論救。不報。已而獄具,謫□冉解州判官,守益廣德州判官。
(發詔書)
蔣冕等力言不可,仍以原文封進。
冕等復上言,仍封還。(然而沒卵用詔書還是發了)
蔣冕求罷歸……不報。
冕遂移疾乞去,帝從之。御史王泮等疏留,不報。
——(五月)
禮部侍郎吳一鵬、朱希周,郎中江必東,員外郎翁盤,主事彭黯等上言……不報。
一鵬等復上言……不報。
——(六月)
璁、萼至京,復同上疏……俱留中不下。
鴻臚寺少卿胡侍上言……帝怒其狂率,出侍為潞州判官。
初,張璁、桂萼至京師,廷臣欲捶擊之,無一人與通,璁、萼稱疾不出。數日後,退朝班,恐有伺者,出東華門走入武定侯郭勛家。勛喜,約為內助。台諫官交章攻擊,以為當與席書並正其罪。章十餘上,俱報聞。給事中張□取群臣彈章奏發刑部,令擬璁等罪。尚書趙鑒私語□曰:「若得俞旨,便撲殺之。」帝廉知之,遂降中旨,命桂萼、張璁為翰林學士,方獻夫為侍講學士,切責□、鑒,罪之。
璁、萼、獻夫各上疏辭,不允。
吏部尚書喬宇上言……帝怒,切責之。宇遂求去,從之。
修撰楊慎,廷和子也。率同官姚淶,編修許成名、崔桐,簡討邊憲、金皋等上言……上罷其俸。
給事中李學曾等、御史吉棠等亦爭之,俱下獄外補。
已而南京尚書楊旦、顏頤壽、沈冬魁、李克嗣、崔文奎及侍郎陳鳳梧,都御史鄒文盛、伍文定等復以為言。俱切責之。
員外郎薛蕙著《為人後解》,以駁璁、萼之議,略曰……帝覽之怒,逮系詔獄。已而釋之。
——(七月)
璁、萼既拜新命,複列十三事以上……皆條列禮官欺罔之罪。疏入,留中。
何孟春為論條辨,帝切責之。
璁、萼復辭職,不許,乃就官。
何孟春退,草疏達旦,語禮部侍郎朱希周曰:「此禮復更,禮官尤當爭之。」於是希周率郎中余才、江必東等上言……章十三上,俱留中不報。
戊寅,帝朝罷,齊居文華殿,金獻民、徐文華倡言曰……何孟春曰……楊慎曰:「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王元正、張□等遂遮留群臣於金水橋南,曰:「萬世瞻仰,在此一舉。今日有不力爭者,共擊之!」何孟春、金獻民、徐文華復相號召。於……凡二十人……凡十有六人……凡三十有九人……凡十有二人……凡三十有六人……凡十有二人……凡二十人……凡二十有七人……凡十有五人……凡十有一人,俱赴左順門跪伏,有大呼高皇帝、孝宗皇帝者。帝聞之,命司禮監諭退,不去。金獻民曰:「輔臣尤宜力爭。」朱希周乃詣內閣告毛紀,紀與石瑤遂赴左順門跪伏。上復遣司禮太監諭之退,群臣仍伏不起,自辰迨午。帝怒,命司禮監錄諸姓名,收系諸為首者豐熙、張□、余寬、黃待顯、陶滋、相世芳、毋德純等八人於獄。楊慎、王元正乃撼門大哭,一時群臣皆哭,聲震闕廷。上大怒,遂命逮系馬理等凡一百三十有四人於獄。何孟春等二十有一人,洪伊等六十有五人,姑令待罪。
(過了一陣)錦衣衛以在系官上請,初逮系時有奔匿者。至是,悉追系之。並待罪者,總二百有二十人。上責之,命拷訊豐熙等八人編伍,其餘四品以上者俱奪俸,五品以下者杖之。於是編修王相等一百八十餘人各杖有差,王相與王思……等十有七人俱病創,先後卒。
南京祭酒崔銑以災異陳言……上不悅,令致仕。
逮系修撰楊慎,編修王元正,給事中劉濟、安盤、張漢卿,御史張原、王時柯於詔獄,復撲之。謫楊慎、王元正、劉濟戌邊。何孟春調南京工部。毛紀罷。
南寧伯毛良上言……千戶聶能遷、百戶陳紀、教諭王價、錄事錢子威,各論奏議禮差謬,更正得宜。俱留中不報。
——(八月)
鄭岳、徐文華仍力言……帝切責之。
——(九月)(要遷陵了)
汪偉、鄭岳、徐文華等猶與璁等力辨可否。
——(十二月)
評事韋商臣上言……疏入,調外。
巡撫江西都御史陳洪謨亦言之,留中不報。
——(嘉靖六年正月)
諭修《典禮全書》。
——(嘉靖七年六月)
《明倫大典》成。
追奪議禮諸臣官,敕曰:「……楊廷和……削籍為民。毛澄、林俊俱已病故,各奪其生前官職。蔣冕、毛紀、喬宇、江俊俱已致仕,各奪職閑住。何孟春情犯特重,夏良勝釀禍獨深,俱發原籍為民。其餘兩京翰林、科、道部屬,大小衙門各官,附名入奏,或被人代署而已不與聞者,俱從寬不究。其先已正法典或編戍為民者不問。爾禮部揭示承天門下,俾在外者咸自警省。」
——(七月)
加上皇考、聖母尊號,皇考為恭睿淵仁寬穆純聖獻皇帝,聖母為章聖慈仁皇太后。
——(嘉靖八年十月)
刑部員外郎邵經邦上言……疏入,帝怒其疏末有引用茅焦語,謫鎮海衛,與楊慎等永遠不宥。死戍所。
余按:最後事情就這麼定了吧。看到大臣在左順門抗議,雖然今天看起來有點荒謬可笑,但想想不免也有些感動,也為他們最後的遭遇感到一些悲哀,大概是受了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或者「明知不可而為之」的氣概的影響吧。
皇帝要越過文官集團,重新地直接控制國政,當然得不到文官集團的配合,也就離不開宦官集團的協助。因此在皇帝身邊,就需要有自已的行政機構。這樣就出現了宦官就業的「內書房」「中書房」「二十四衙門」。後者模擬六部,前者就是內閣的翻版,只不過就業者不是科舉的精英,而是性功能缺失的精選。英宗的太監王振無疑是第一個。隨後還有憲宗時的汪直,正德的劉謹,天啟時的魏忠賢等。在明朝正史中,皇帝因為制度缺陷而謀求宦官政治的彌補,被視為太監亂政;不但太監本身被妖魔化,明朝皇帝也被貶低為昏君。
王振是第一個被滅族的太監。為了襯托于謙的事迹,也為了替英宗開脫,王振土木堡之敗,被貶得一無是處。不必爭論,土木堡是否皆因王振一人之過;事實上,除了在土木堡之敗以外,王振當權的朝政水平,至少不亞於仁宣內閣六部。王振老師就是因為八股文的成績好,被永樂看中,把他閹了,拖進內宮給當太子當家族教師。英宗即位時年輕,英宗他媽看中王振的才能,作為輔助太后執政的內參,與文官內閣相配合。但是此時有成績,名義是皇帝的,文官的,然後是太后的,沒他王振的。趕到土木堡之禍後,罪狀就全是王振的。
王振隨著英宗即位而掌握司禮監,相當於太監官僚系統的首相。英宗要重新越過文官六部新掌國政,王振自然就走到了前台。不論王振和英宗「改革」的初衷如何,土木堡之敗結束了英宗朝一切主動的政策。本來打算打一場釣魚島戰爭,增加皇帝(連太監)親政的權威,結果釀成明朝最大的慘敗。明朝既然是在於謙為代表的文官集團的領導下轉危為安的,景泰(代宗)和奪門複位的英宗,除了接受內閣六部制,換取自已的執政合法性以外,別無選擇。奪門之變的石享等人,在一年內就被迅速清除,足以說明文官集團政治的穩固程度。
汪直為太監首相時「特務政治」為憲宗朝,皇帝權力試圖再次挑戰文官六部政治的嘗試。汪直本人也就成了正史中污穢的明朝太監的第二人。其實汪直根本沒有參與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較之王振實際上是代表英宗的權勢,也是大大後退。憲宗朝的萬貴妃與汪直等人,實際上是明朝皇帝開始建立以宦官和內戚為核心的「第二中央」的開始。這種第二中央的組建當然不會受到文官集團的歡迎。如果說這種衝突,在明孝宗對文官集團的尊重,還沒有暴露出來的話,在正德皇帝(武宗)時就完全白熱化了。
正史中的正德皇帝,當然是一位昏君;但如果從明朝皇帝試圖重建第二中央,試圖重新壓倒文官集團六部權威(但不是廢除之)的目的出發,正德皇帝種種貌似荒唐的行為,就有了合乎邏輯的正面解釋。畢竟,當時的明朝已過中葉,後代明朝因之滅亡的內因,已經顯著地出現在正德朝之中。如同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明朝上下都意識到改革的必要性。那麼作為信息彙集中心的正德皇帝的內書房集團之中,也會產生相應的「改革」觀念。被正史斥為奸宦的太監劉謹,明顯是被妖魔化的,其改革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與張居正吻合。
劉謹性質很有點類似的張居正的改革。在張居正死後,幾乎被完全廢止,張居正本人可以說被掘墓鞭屍。同樣衝擊了已經成熟的文官集團的朋黨秩序的太監劉謹,儘管實際上是代表著正德皇帝的意願,也在文官集團的協迫下被凌遲處死。劉謹可能有點貪,但只要皇帝認帳,就不能算是貪;劉謹之「謀反」就完全是莫須有的。明武宗實際上是拋出劉謹,以換取他本人不被廢黜。由此時起,明武宗與文官集團也從此貌合神離。「好一棚大煙火」的戲謔被記入正檔,明武宗確實擊敗了北元達延汗巴圖蒙克的勝利,也被輕描淡寫以貶低之。
朱元璋都把丞相取消了,還談什麼制約皇權,明朝的文官是依附於皇權而存在的,並沒有能力去制約皇帝,幾個皇帝容忍大臣的例子只能說明皇帝並不想和大臣撕破臉,不想見血,不然像大禮議那樣,誰反對嘉靖直接廷杖詔獄伺候,楊廷和那樣的大臣照樣說退休就退休,楊廷和作為兩朝首輔,文官之首,敢說一個不字嗎?
就像 @game zh 所問的,有沒有武官團隊?有沒有太監團隊?
事實上,整個文官體制並不是鐵板一塊,因為文官之間本身也處於競爭關係,即使某些事站在道德制高點,也會有幾個標新立異的站出來,例如大禮議,就會跳出幾個類似張璁這種出來抱皇帝大腿的,所以所謂的「文官集團」是不能形成的,你所看到的都是一派派抱團的黨爭而已
舉個栗子,來看看文官們來威脅皇帝的細節吧
○戊寅○群臣以前疏不下朝罷則相率詣左順門跪伏或大呼 太祖高皇帝或呼孝忠皇帝聲徹於內是日 上齋居文華殿遣司禮監官諭令退群臣固伏不起求俞旨 上乃遣司禮監官傳諭曰 恭穆獻皇帝神主將至冊文祝文悉已撰定矣爾等姑退群臣仍伏不起及午 上命錄諸臣姓名執為首者學士豊熙給事中張翀御史余翱郎中余寬黃侍顯陶滋相世芳寺正母德純凡八人下詔獄於是修撰楊慎檢討王元正乃撼門大哭一時群臣皆哭聲震闕庭 上大怒命逮五品以下員外郎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悉下詔獄拷訊四品以上及司務等官姑令待罪
稍微翻譯下,群臣還沒下朝就一起跑到左順門嚎:太祖高皇帝啊———孝忠皇帝啊——
皇上派遣司禮監太監讓他們滾,事已經在辦了別在這擾民了,眾臣不服,皇上就叫人開始抓人
這情景讓我們想到了什麼?,有沒有類似這種的既視感?
搬出道德禮儀來進行綁架,別說飽讀詩書的官員,現代沒讀過什麼書的農民工兄弟也會啊,是不是能問 農民工是怎麼制衡甚至威脅包工頭的?
通過現代精神朱家人的嘴制約
建議看,萬曆十五年,這本書。萬曆是最明顯的被制衡才導致最後的消極罷工。一切的萬般無奈都是有理由的。正德皇帝那麼特立獨行的,文官也沒辦法。都是明朝的皇帝慣壞了這幫文官,滿嘴仁義道德,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綁架皇帝。明朝直到滅亡的前一天,京城的文官士紳竟然毫無滅國的危機感。
再有權力的領導也只能以下屬提供的信息做依據,在下屬提供的方案里選擇。
想親臨一線收集信息?十幾個人的小公司老闆可以,上億人國家的皇帝只有活活累死。
這也就是越大的領導越不能讓下屬團結的原因。
用《明朝那些事》的話來說,你皇上再牛逼也得有人幫你辦事吧!
一哭二鬧三上吊。
明清存在文官威脅皇權的事實嗎?這根本就是個偽問題。出發點就有極大的漏洞,太多人看問題根本不是從本質出發而是看表面。
還威脅皇權?皇上只要不是白痴,哪怕就是個白痴,當一頭豬捍衛自己利益時候也會迸發出人的智慧。
上學時候考過試吧,下邊學生作弊時候總是希望或者是認為監考老師不知道,其實人家一掃底下無所遁形。你文官想威脅制約皇權?就像監考老師抓作弊一樣,清清楚楚 精準打擊 分分鐘搞定。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溫體仁?
※為什麼清朝相比別的朝代沒怎麼出現過大的宦官干政的事情?
※湯若望創造新曆法之前,過年是哪天?
※為什麼有觀點認為天啟是個好皇帝?好在哪裡?
※怎麼評價柯山夢的小說《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