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式的壯麗舍己去探索太空的場景在現實中為什麼沒有發生?

我的意思是,與其派出弱智的機器人去探索火星等太空環境,為什麼沒有直接派出人類呢?即使不像科幻小說中的那樣讓死刑犯自願出去抵罪,我相信普通的志願者也是非常多的,讓人類代替機器人去探索火星可以大大推動探索的進度。為什麼太空探索都如此保守將宇航員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我牢牢地記著《中國太陽》里這樣一個情節:

「他(主人公)這才知道這裡是出售商品房的地方。他隨便指著一幢小樓,問最頂上那套房多少錢,小丅姐告訴他那是三室一廳,每平米三千五百元,總價值三十八萬。聽到這數目水娃倒吸一日冷氣,但小丅姐接下來的話讓這冷酷的數字溫柔了許多:
  「分期付款,每月一千五百到兩千元。」
  他小心地問:「我……我不是北京人,能買嗎?」
  小丅姐給了他一個動人的微笑:「您可真逗,戶口已經取消幾年了,還有什麼北京人不北京人的?您住下不就是北京人了嗎?」

——戶口都取消了,人造太陽都上天了,北京房價3500一平米——科幻小說作家的想像力實在難以與時俱進啊,哈哈哈——這篇小說發表於2001年,商品房剛剛出現,而之後10年,真正坐了火箭上了天的不是宇宙開發而是房價


除去前面有人說的道德和人性的因素之外, 探索地外行星,目的不是得到更多知識,滿足求知慾,而是拓展人類的生存空間,讓人類有更多選擇。
發展出把宇航員活著送過去,再活著帶回來的技術,是人類可能到那裡定居的前提條件,是太空任務的最主要使命,把死人送過去,把人送到那裡去死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如果目的是探索帶人沒有意義,機器可以更好完成探索任務。就算做好死在火星的準備不打算返程,人+防輻射防護+空氣循環系統+食物。。。重量多少噸了?同樣的重量帶成更多更好的儀器或者做個採樣返回,能獲取的科研數據比去個人多得多。
如果目的是移民,那麼人帶去都活不了還移民個毛?

從科研探索角度看載人航天低潮並沒有啥大不了的。阿波羅登月帶動的工程革新非常多,可要說做出的科學發現,恐怕遠不如在近地軌道飄著的哈勃和開普勒這兩個機器。


人命大於天


首先,生命是寶貴的,這是最起碼的道德準則。不遵循這個準則的任何計劃都不可能得到人類社會的支持。
其次,培養宇航員是極其昂貴的,而宇航員在真正的航天行動中得到的經驗更是無價之寶。
最後,不是不怕死的人就可以取代機器人的,能讓人活著到達火星本來就是極其困難的事。所謂的「大大推動探索的進度」,只是你一廂情願的想像而已。


1,人要吃飯,飛船能帶三年的食物?還有水?機器人不用考慮這問題
2,即使能帶很多食物和小, 飛船要做得很大,運行過程中耗能增加。要花更多的錢
3:如果,能在飛船上種白菜或蘋果,且果實能吃的話.....


火星救援很好滴回答了這個問題


因為我們還有人性和良知。

認為生命在科學探索之後的,我知道另一個例子是731部隊。
宇航員捨命參與計劃,是去探索的,不是給你做人體實驗的。
未確定安全就派人,和731何異?

@朱明,
請不要把思維停留在大航海時代。
科研是嚴謹探索,不是英雄主義探險。


阿波羅計劃 90% 的錢花在讓宇航員過去再回來。


我也不知道你派一兩個航天員去了火星,或者冥王星能如何推動探索的發展?
你以為這是魯濱遜漂流?
反正現在需要人做的各種工作都由機器人完成了。機器人比人還更加結實不容易掛掉

就從探月角度來說,美國人都上了好多個宇航員了。月球開發起來了嗎?月球上是建立了度假村還是人類前哨基地?

不同意樓上用大航海時代的探險來作比較

大航海時代的開始是航海技術的發展,能夠支持遠洋的航行與探險與貿易三角航線的發現。

現在人類行星際航行技術應該和中世紀維京海盜的航海水平差不多。他們確實到達了北美,但是又如何?地理大發現的榮譽仍然屬於哥倫布。北美的大殖民時代也沒有從維京海盜開始。


《中國太陽》10多年前的小說,情節我都記不太清了。倒是在《三體》里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情節:只送大腦。
作為一個科學愛好者,我是同意題主觀點的。如果有能夠飛出地球,飛出太陽系的機會,即使永遠不可能再回來我也願意。因為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啊!
然而一個國家,社會卻不能這麼做。一個民主公平的國家不能夠組織人去送死。尊重個體的生命,基本上已經成為現代國家的共識。對生命的尊重才是讓人類社會能夠穩定的存在著的基石。所以,官方如果直接派出人類,無疑是挑戰多數人的倫理道德。


其實我同意你的意見,目前的太空探索太過於保守,加上冷戰時期的大躍進式的開發,形式更重於實質。
而後各國忙於爭權奪利,根本沒有在太空探索上投入很大,也許是生活的太安逸了吧。
想想當初,西方地理大發現時,如果各個探險隊都把船員的返回放做第一位,那麼永遠不會有大發現,我們在尊重生命的同時,也不能放棄探險的精神。
也許是現在的宇航技術不夠先進,如果技術發展到私人可以進行太空探險的話,那麼進步會更快。

陳浩:我提到地理大發現只是一個例子,人類不能丟掉探險精神,科學也不例外。我不是輕視生命,更沒有喪失人性與良知,但是有些東西值得為之冒險。
伽利略和布魯諾開始對科學的探索時,他們是否提前考慮好了人身安全?退一步說,如果他們珍惜生命的話,歐洲的科學啟蒙什麼時候才能到來?
在人類初期的太空探索中,也喪失了很多生命,但那時的人類仍然在前進。


我覺得,生命是重要,但自由意志更寶貴,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心智正常的人說,我願意,別人沒必要用各種道德綁架他。


為了不讓有機物污染(影響)別的星球,避免由人(有機物)的活動影響實驗及觀測結果吧。


推薦閱讀:

如果由你為科幻作品設計外星生命,你會設計出什麼?
假如地球是在掌握極高科技的外星人的控制中,外星人如何在不驚動任何一個地球人的前提下統治地球?
火星上的風暴是怎麼回事?
如果每個人類的天賦運用到極致?
這些神秘印記中的數字和字母代表著什麼?

TAG:科幻 | 太空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