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百度百科的關於良性腫瘤的介紹:良性腫瘤_百度百科:

良性腫瘤(benign tumor)是指無浸潤和轉移能力的腫瘤。
腫瘤常具有包膜或邊界清楚,呈膨脹性生長,生長緩慢,腫瘤細胞分化成熟,對機體危害較小。

但這些都是現象,從本質上來講,癌細胞是一個可以無限增殖的細胞,那麼一個可以無限長大的良性腫瘤,它的細胞難道不是無限增殖的嗎?它們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借一下@仲傑 的這張圖:

浸潤和轉移是區分良惡性腫瘤的主要因素,從科普角度這麼說是沒問題的。

正常細胞,除了幹細胞之外,都是不斷分裂出來的過程中逐漸向特定的功能發展(分化),且分裂能力越來越受限。而腫瘤細胞則失去了控制,功能特化(分化)的程度降低,而分裂能力不受限(本身的分裂能力不受限,但環境啊營養啊什麼的當然還是會影響)。

這張表格可以這麼分:
1、前2項:細胞本身的變化
失控程度小的,分化程度高,還具有一定的「常規」的樣子,相對良性;失控程度大的,分化程度低,表現出比較原始、幼稚的樣子,相對惡性。
異形性、核分裂像,都是分化程度的表現。
2、後6項:細胞的行為表現
越是惡性的,越是失控,生長速度快,與其它細胞接觸時較少被抑制,與其它細胞組織之間的粘著程度降低,自身的遊走能力增強,因此會侵犯融入周圍組織(浸潤),以及跑到周圍、血管、淋巴管,向遠處播散(轉移),由於浸潤和轉移的存在,治療往往無法真正徹底清除腫瘤細胞,易複發。而良性腫瘤多有包膜,不向外侵犯。
良惡性腫瘤產生的繼發改變及癥狀,也與此有關。良性腫瘤生長受限,緩慢,可以形成大腫瘤,造成壓迫或阻塞。而惡性腫瘤生長迅速,需要大量營養物質,刺激血管生成,若營養跟不上,則產生壞死;新生血管脆弱,加上腫瘤侵犯血管,可有出血;惡性腫瘤本身易浸潤轉移,造成本身及周圍組織的破壞。

後6項是前2項導致的,而從更根本的角度,前2項又是由基因的變異和表達導致的。
從人類對腫瘤的認識過程,應該是:行為→細胞→基因。良惡性腫瘤的定義始於行為的不同,其區分主要還在「行為」這個層面上。如果說「怎樣靠譜地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那麼就是根據其行為。
而從因果關係的角度考慮,則應該是基因→細胞→行為。比如某人切了個小腫物做病理檢查,在臨床癥狀沒有明顯提示的情況下,所見到的細胞的形態就成為一個重要指標。或者如果能發現其中有癌基因,也可以考慮為惡性。不用等到它確實發生了浸潤和轉移,就可以預先判斷。如果說「良惡性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就要深入到基因層面了。對此雖然有了許多發現,但要形成完整的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也有少數腫瘤,定義上可以根據浸潤和轉移划到良性或惡性裡面去,但其位於良惡性之間。對於腫瘤的判斷,也是結合了各個方面。隨著對腫瘤研究的不斷發展,會從以行為為主逐漸到行為、細胞、基因的綜合。


即將期末考試的醫學生放下手中的《病理學》來答一發。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腫瘤的良、惡性是指其生物學行為的良、惡性。
影響一個腫瘤的生物學行為的因素很多、非常複雜,病理學家觀察到的也僅僅是其中的某些方面(如形態學上的改變),還有許多因素(如分子水平的改變)目前知之甚少。所以對腫瘤良、惡性的判斷不是十分精確的。對於病理診斷,除了依據現在的學界普遍接受的診斷標準,還要立足於醫師的經驗、判斷以及患者的臨床狀況等等。由於影響腫瘤的因素十分複雜,所以並沒有一種對腫瘤的良、惡性得到準確判斷的統一方法。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主要區別見下表:

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病理學》第7版 第五章


簡單來說,良性腫瘤就是個淳樸的老農民老老實實的在自家的地盤種菜蓋屋,不用有毒肥料。惡性腫瘤就總想著衝出自己的地界霸佔他人菜地並且熱衷使用重金屬超標肥料禍害土壤的。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不喜勿噴。
P.S.本人去年割了兩個總計一斤半的良性腫瘤,真心遭罪啊


感覺很困惑啊。有些常見腫瘤既浸潤性生長又偶有轉移的報道,但是良性腫瘤;相反,有些罕見的腫瘤尚未見有轉移的報道,就直接被定為惡性了。說實話有時候真的搞不懂。


腫瘤分兩大類: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常統稱之為癌症)。良性腫瘤生長緩慢,除在要害部位佔位有影響外,一般對健康和生命沒有危害。惡性腫瘤生長迅速,與人體爭奪營養,產生有害代謝產物,破壞人體正常器官組織結構,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害,如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將會奪人生命。惡性腫瘤又分癌和肉瘤,癌發病率占多數,肉瘤僅佔10%,但惡性程度高治療效果差,危害更大。

二、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別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二者在細胞形態、組織結構、生長方式、增長速度和對人體影響等方面均有本質的不同,所以治療上也不一樣。把惡性腫瘤當作良性腫瘤治療就會貽誤病人。反之,若把良性腫瘤當作惡性腫瘤治療,不僅造成病人精神上負擔,而且由於採取許多不必要的治療手段,致使病人遭受痛苦和損失。因此,必須將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加以嚴格區分。

1、 組織結構:良性腫瘤細胞分化程度高,它與正常組織細胞雖不完全一樣,但近似之處頗多。如纖維瘤細胞與正常的纖維細胞就較近似。惡性腫瘤的細胞分化程度低與正常的組織細胞差異大,很象幼稚細胞的胚胎細胞。它的特點是:

①排列紊亂。由於惡性腫瘤細胞分化程度低,細胞的排列常很紊亂,如腺癌的細胞儘管可圍成腺腔,但腺腔大小及形狀頗不規則,細胞的層次可為單層或多層,甚至有不形成腺腔者。

②細胞極性喪失。正常的相鄰上皮細胞之間,一般有一定的排列方向,細胞極性,細胞極性的紊亂或喪失,是惡性變的早期徵象之一。

③細胞及細胞核的變化。惡性腫瘤的細胞及細胞核是大小不等、形態不一。細胞核增大尤其顯著,致使核與細胞漿的比例失常。核染色深,有多數核分裂(5個高備鏡視野中可見1——2個)。尤其是不典型的核分裂對診斷的更有意義。

2、生長方式:良性腫瘤呈膨脹性生長,不侵入周圍組織,有完整包膜,與周圍界限清楚,手術比較容易摘除。惡性腫瘤呈浸潤性生長,癌細胞可以從組織間隙、淋巴管和血管向周圍組織侵入,故惡性腫瘤的形態極不規則,也無完整包膜,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緊密連在一起,有時早期就出現固定,不易移動。有的惡性腫瘤,以大體標本來看似乎存在包膜,但在顯微鏡下則見腫瘤細胞已侵入正常組織。因此,惡性腫瘤手術切除時,必須包括適當的正常組織在內的整塊切除,而且仍易複發。

生長方式: 良性 惡性

(1)往往膨脹性或外生性生長 多侵襲性生長。

(2)生長速度:通常緩慢生長。 生長較快,常無止境

(3)邊界與包膜:邊界清晰,常有包膜。 邊界不清,常無包膜。

(4)活動度:活動 固定、早期有一定活動

(5)腫瘤表面:光滑、規整 不平、分葉狀或啞鈴狀

(6)質地與色澤:質地與色澤接近正常組織。 通常與正常組織差別較大。

第2 / 4頁

(7)侵襲性:一般不侵襲,少數局部侵襲。 有侵襲與蔓延現象。

(8)轉移性:不轉移。 有轉移。

(9)複發:完整切除,一般不複發。 治療不及時,常易複發。

3、對人體的影響:良性腫瘤可以壓迫周圍組織器官,但不引起全身性消耗癥狀,一般不影響健康。惡性腫瘤就不同,隨著病程的發展,惡性細胞的迅速繁殖及排泄出的毒性物質,患者的消耗加速,體力及抗病能力繼續下降,能量和收支失去平衡,對人體的損害也逐漸加重,最後導致病人死亡。最常見的全身影響是進行性消耗,體重下降.例如子宮頸癌初期可能只表現白帶增多或接觸性出血,隨著腫瘤的發展,則產生局部及全身變化,晚期則表現更加明顯.腹大腹水、惡病質同時出現。惡性腫瘤對局部組織和器官的影響,突出的表現如下幾方面:

① 壓迫臨近器官 :如縱隔腫瘤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嚴重的可引起窒息;壓迫上腔靜脈時可出現局部和頸部水腫、靜脈曲張等上腔靜脈綜合症。

② 阻塞管腔:如食管癌阻塞食管腔引起咽下困難;腸腫瘤阻塞腸腔引起腸梗阻;支氣管肺癌引起阻塞性肺不張;腎盂及輸尿管部腫瘤引起腎盂積水等。

③ 破壞器官結構及功能:骨惡性腫瘤破壞骨質甚至造成病理骨折;肝癌破壞肝組織,引起肝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引起肝昏迷等。

④ 出血:腫瘤本身壞死,破潰出血。如子宮頸癌的陰道流血;肝癌破裂造成的內出血。此外有些惡性腫瘤還可侵蝕血管造成出血,如肺癌侵蝕肺血管出現咯血等。

第3 / 4頁

⑤感染:腫瘤阻塞與破潰出血,均可造成細菌繁殖的有利條件而引起感染.如子宮癌病人大部分有盆腔炎存在;若腫瘤局部感染時常有膿性臭水自陰道流出。

⑥疼痛:早期可無疼痛。當腫瘤長大至一定程度,阻塞、壓迫或侵犯組織器官時,即可產生明顯疼痛。若腫瘤骨轉移時有骨部疼痛。腫瘤侵犯或壓迫神經時可出現病變部電擊樣疼痛;巨塊性肝癌肝包膜膨大到一定程度時形成一種張力,引起肝區劇烈疼痛等等。

鑒別良、惡性腫瘤還應注意到,某些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有著相近似的生長形式。如有的良性腫瘤也可以生長較快,狀似惡性腫瘤;而有的惡性腫瘤有可能生長緩慢(低度惡性)很象良性腫瘤,甚至有的間葉組織腫瘤,良、惡性在組織形態表現上沒有絕對的界限,如生長活躍的纖維瘤就是如此。特別是有的腫瘤本身就具有良性惡性的兩種特點,如腮腺混合瘤,雖然腫瘤細胞表現為良性,而且有完整包膜,但它是多中心性生長,治療後較一般良性腫瘤複發率高,就其臨床的某些特點來看很似惡性腫瘤,固有的稱之為半惡性或臨界性腫瘤。這種腫瘤的治療有一定的特殊性。此外,某些良性腫瘤在其發展過程中有變為惡性的可能,臨床上也應予以關注。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有質的不同,但它們又有某些共性與互相聯繫,所以診斷上必須慎重,認真加以區別。


1、惡性腫瘤細胞分化程度低,不具備原來組織細胞的功能。
2、惡性腫瘤生長速度很快,消耗機體很多能量,造成惡病質。
3、惡性腫瘤可以通過血液、淋巴、種植甚至可以轉移到神經(胰腺癌)。
4、容易複發。(1)癌細胞的無限增殖能力--手術、藥物無法徹底清除,殘留的癌細胞重新生長。(2)由於基因的突變或片段缺失導致患者易感性。


良性腫瘤就是在原地生長,不會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如肺、腦等重要器官。一般手術切除就可以了。


來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叫「癌」,如宮頸癌;來源於間葉組織(包括結締組織和肌肉)的惡性腫瘤叫「肉瘤」,如骨肉瘤;還有一些惡性腫瘤如神經母細胞瘤、精原細胞瘤、白血病。我們通常所講的「癌症」指的是所有的惡性腫瘤,包括「癌」與「肉瘤」等。良心腫瘤的危害性相對較小,可通過手術摘除且不易複發,而惡性腫瘤易浸潤轉移,往往治療後還會複發。

放一張對比的表格:

理論上來說,癌細胞的確可以無限增殖,但良性腫瘤分化程度高,分裂增殖趨向相對惡性腫瘤就要小,並且生長緩慢,所以危害相對來說要小很多,也容易治療,從發現到展開治療手段有足夠的時間。


閑來無事,我也回答幾句。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別主要是

第一,惡性腫瘤長的丑,因為腫瘤通常長在體內,大部分人沒有看見過。如果你見過長得較大的皮膚癌,或者有些長出體外的惡性腫瘤,相信不用我說你也覺得它不像好東西。通常還有惡臭的氣味,熏的我夠嗆。

第二,惡性腫瘤是所謂的浸潤性生長,就是說腫瘤和它周圍的組織界限不清楚,互相長在一起,怎麼說呢。就好像是煮雞蛋和煎雞蛋的區別吧,良性腫瘤就像煮雞蛋,蛋黃和蛋清可以輕易分離開。說的不恰當,權當我胡說。

第三,良性腫瘤通常可以長得比惡性腫瘤大,但生長速度慢,惡性腫瘤長得快,但是體積小。估計是長不到一定的體積,人已經被消耗死了。

第四,良性腫瘤通常有包膜,與周圍組織有界限,很容易切除。當年實習沒少做體表的腫物切除,比如說體表的脂肪瘤,有的有雞蛋那麼大。但是當你切開組織,用鉗子分離開瘤體與組織的粘連後,用手一擠,它就乖乖出來了,而且比惡性腫瘤好看多了。而內臟惡性腫瘤的手術相當複雜麻煩,只有那些大牛才做,我們只會縫皮拉鉤。

第五,惡性腫瘤會沿著幾條途徑轉移到全身,而良性腫瘤不會。所以有時候就算是體表的小腫物切除,也要送到病理科進行病檢,萬一是惡性的呢,好做下一步治療。不過通常不會是惡性的。

第六,有些腫瘤雖然長得丑,卻是良性地 。記得有個老太太是初診膽囊癌,CT影像看著也很像,後來做了膽囊癌切除術,切下來的膽囊怎麼看都不像好東西,術中還在腹腔用了化療藥物弗尿嘧啶腹腔灌注。誰知道後來病理結果顯示是膽囊炎,也是挺幸運的。

第七,惡性腫瘤分化差(低),分化程度越低與正常細胞差異越大,惡性程度越高。

第八,腫瘤治療,遠離中醫。


首先需要明確瘤、癌、肉瘤並不是指同一類!
瘤:任何組織的良性腫瘤
癌: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肉瘤: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
其中,需要辨別的是:並不是並不是所有稱為瘤的都是良性的,有特殊如黑色素瘤、淋巴瘤
另外:還有一種交界性腫瘤即其生物學特性,介於良惡性之間。其中良惡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有可能發生惡性變:良性腫瘤可轉變為惡性腫瘤。
其二,腫瘤的組織結構
腫瘤組織分為腫瘤實質和間質兩部分
腫瘤的實質即腫瘤細胞,是腫瘤的主要成分,決定了腫瘤的性質。
腫瘤的間質主要有結締組織和血管組成,對腫瘤的實質起著支持和營養的作用 。
如想要治療腫瘤,一般主要根據實質,殺死癌細胞;但有時治療間質比實質影響更大,如間質結締組織質地變硬,會局限腫瘤擴散,減慢速度,以及正常的淋巴細胞存在時,愈後好。
其三:如何區分良(瘤)惡性(肉瘤,癌)腫瘤
分化程度:
即腫瘤細胞與起源的正常細胞在形態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診斷腫瘤確定良、惡性的主要組織學依據為:異型性的大小!(即腫瘤組織在細胞形態和組織結構上與其起源的正常組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
腫瘤細胞和起源組織相似程度高,表示分化程度高,異型性小,惡性程度低;反之,腫瘤細胞和起源組織相似程度低,表示分化程度低,異型性大,惡性程度高。
病理性核分裂象
病理性核分裂象對惡性腫瘤的判斷具有重要意義。
良性腫瘤無或少,不見病理性核分裂象;惡性腫瘤多,可見病理性核分裂象。
生長速度
良性腫瘤分化較好,生長速度慢;惡性腫瘤分化差,生長速度快。
但,若良性腫瘤短期內迅速增大,應考慮惡變的可能!
生長方式
良性腫瘤主要是膨脹性生長,腫瘤周圍有完整的包膜,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腫塊活動度好,手術容易摘除,術後不容易複發。
大多數惡性腫瘤主要是浸潤性生長,通常無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與周圍組織分限不清,腫塊活動度差,手術不易完全摘除,術後容易複發。
良、惡性腫瘤均可呈外生性生長。
良惡性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良性腫瘤一般對機體的影響較小,主要是對周圍組織器官產生壓迫和阻塞,引起相應的功能障礙。
惡性腫瘤一般對機體的影響較大,除對周圍組織器官有壓迫和阻塞作用外,並可破壞正常組織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出血,壞死,感染,發熱,疼痛等,晚期常發生惡病質(機體由於惡性腫瘤或者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導致機體極度消瘦、嚴重貧血、乏力和全身衰竭的狀態。)
轉移
腫瘤的擴散、轉移是惡性腫瘤的主要特徵之一。(但並非所有的惡性腫瘤都會發生轉移,如,基底細胞癌)
淋巴道轉移是癌的主要轉移方式,使淋巴結重大,質地變硬,切面呈灰白色。
血道轉移是肉瘤的主要轉移方式,肺、肝最常轉移。
另還有種植性轉移,(種植在體腔表面)最常見於腹腔、盆腔的惡性腫瘤。
形態
多種多樣,如息肉狀,乳頭狀,結節狀,囊狀,浸潤狀,潰瘍狀
體積
腫瘤的體積大小差別很大,有的腫瘤極小,僅在顯微鏡下才能發現,如原位癌。有的腫瘤極大,如最大的腫瘤目前報單為脂肪肉瘤,重達37公斤!
數目
腫瘤數目不等,通常為單發性腫瘤,即一個;少數為多發性腫瘤。
其四,腫瘤的發展
一般認為,癌前病變(某些病變本身不是惡性腫瘤,但是具有發展為惡性腫瘤的潛在可能性)要經過非典型增生(上皮細胞增生並出現異型性,但還不足以診斷為腫瘤)再進展為原位癌(癌細胞累及上皮的全層,但尚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潤),最後發展為浸潤癌。
註:非典型增生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級,輕度累及上皮層1/3,異型性小;中度累及上皮層2/3,異型性中等;重度累及上皮層2/3以上但未達到全層。
其五,腫瘤的原因及預防
在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發生改變的結果。
化學因素:多為間接致癌物
石油、煤焦油、煙草煙霧、熏烤食物中均含有多環芳烴,這些致癌物質在體內代謝活化即可致癌,其中又以3,4-苯並芘致癌作用最強。
腌制的酸菜和變質的食物中還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其中又以新腌制的酸菜最多。
霉變的花生、玉米及穀類其中一黃曲霉毒素最強。
物理因素(紫外線、電離輻射)生物因素(細菌、寄生蟲)
遺傳因素
人體內還有23對46條染色體,想要發生癌症,需要每一對的兩條染色體全部發生基因突變才可以致癌,如一個突變或一個突變,另一隊的另一個突變,則不會發生癌症,而遺傳因素則導致出生時便有一個變異的染色體,那麼發生癌症的可能性則會增強。

其六,對腫瘤的認識
目前,歐美等國家惡性腫瘤死亡率居首位。
目前,我國城市惡性腫瘤的死亡率成為疾病第一死亡原因,其次為心腦血管疾病;我國農村惡性腫瘤的死亡率居於疾病死亡率的第三位!
按照死亡率來說,我國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依次為: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等
目前,無法徹底治癒,故應以預防為主。


推薦閱讀:

霧霾會導致頭疼么?
第一次解剖屍體的時候都發生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如何看待韓春雨於 2017 年 8 月 2 日在《自然-生物技術》正式撤稿論文《NgAgo基因編輯》?
切斷人體左右腦的連接會對意識造成什麼影響?
掐人中是被證明切實有效的急救方法么?

TAG:癌症 | 腫瘤 | 醫學 | 細胞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