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把利比亞,敘利亞難民潮的悲劇歸罪於美國的言論?

這樣的結論合理嗎?


有人說麥凱恩那張是謠言,我先刪掉。

但我還是叨逼兩句。

中東和非洲的國家如此不穩定,很大原因是因為多數國家並沒有進行徹底的革命運動與解放戰爭。說白了,他們的國境線既不是因為宗教,也不是因為人種,更不是因為意識形態而劃分的。他們的國境線是在巴黎、倫敦大圓桌上的幾個白人隨手劃的。

各國革命運動與解放戰爭無不血流成河,因為持有相反意見的人要被鎮壓乃至肉體消滅,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有著最大共識的國家。最善良的大概是美國獨立時被打跑到北邊的加拿大人,至於不善良的...太多...

雖然血腥,但這些國家可以說是支付了國家獨立的「代價」,這就是所謂的「法統」、「正當性」。這種國家的矛盾偏少,共識強大,底盤穩固。接下來能影響國家的,一般就是經濟矛盾或者內外矛盾,比較容易抓出主幹。

那些沒有形成共識的國家?接著打。法國大革命,殺光;美國南北戰爭,打服;德意志統一,不聽話的奧地利滾開,老子自己干。

溫鐵軍對這種國家的描述我很喜歡:這種經過革命與戰爭的國家,支付了國家獨立的交易成本,是沒有外部性的。這個「外部性」很精妙,我說不清楚,你就理解成這種國家賬面很乾凈好了。

那賬面不幹凈的國家,中東非洲那種呢?

還原歷史,重新解體?

可以。南斯拉夫和蘇丹就用行動來了一把。問題是這個過程不會是鶯歌燕舞,被強行綁在一起的政治力量得到獨立的機會,他們必然會為自己的政治力量尋求最大的利益,這就要清算過去的利益關係。你覺得他們會用什麼方法清算?談判還是戰爭?

南斯拉夫選擇了戰爭,蘇丹實際上也選擇了戰爭。我們不能譴責他們的政治家不愛好和平,實際上政治家的思路很清晰:如果在談判上籤了字,以後受到國際法的制約,基本不可能改變。不如趁著中央政府的崩潰,打著自由解放的大旗,用武力為自己划下最大的地盤。

一打,生靈塗炭,結下血仇,百年之內不知如何和解。

不解體呢?

威權政治,可能是比較現實的選擇。

用軍政府、強人政治壓下各路地頭蛇,發展經濟,形成統一的市場,保障勞動力流動,強化教育,灌輸國家認同,堅持世俗化,提倡宗教和解。

典型的與時間賽跑。玩的可以的叫奈及利亞,玩的一般的叫埃及,玩的爛的叫利比亞,出神入化的叫新加坡。

可是,就算是現在看來已經慢慢向民主政府轉型的奈及利亞,國內的豪薩、伊博、尤魯巴三族,當年還是打了一場比弗拉內戰,死了三百萬人。這場夾雜著種族與宗教矛盾的血腥內戰是二戰後最大的一場戰爭,盧安達大屠殺還在後面。

很顯然這種體制是反民主的,所以當你揮舞著民主的大旗,要求一人一票時,這些國家完全沒話說。威權政府天生就有侵犯人權、貪污、打壓言論自由、警察統治等特點,你可以舉著很多面大旗把這個反民主的政府做掉。

但是,動手之前賬要算一算,這個反民主的政府之前承擔了不少任務:

1.世俗化,壓制宗教衝突;

2.民族穩定,壓制民族矛盾;

3.打擊反對力量,壓制軍事衝突;

4.維繫國家,保持政府基本職能運行。

以美國及北約的軍力,做掉中東一個小國易如反掌。但是,這是一片有著悠久的教派衝突、民族矛盾、領土爭議、以色列矛盾、以少治多派系矛盾等歷史的矛盾大雜燴地區。做掉該地區一個穩定力量後,你有沒有一個替代方案,至少,不讓局面變的更糟?

有,你就是弔民伐罪,王師所至,百姓莫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沒有,你就打開了潘多拉盒子,橫屍遍野流血千里皆因你而起。

ISIS,說實話只是潘多拉盒子打開後,最不成熟的原教旨主義者先跳出來了而已。

------------------------------
美國當然有責任,除非他能在做掉巴沙爾的24小時之內建立一個牢牢控制敘利亞全國境基層的政權,否則幹掉巴沙爾就是對敘利亞人民的犯罪,不管以何名義。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吃鹹的、吃辣的、吃甜的相互開戰;吃米飯的、吃麵條的相互開戰;說重慶話的、說安徽話的、說湖南話的相互開戰;城市的、農村的相互開戰。湖北會打成什麼樣子?

乘以一百倍,就是中東。

宗教教派衝突、以少治多、殖民地國界、石油資源、冷戰意識形態分解、種族矛盾、部落政治、美俄角力、以色列問題...簡直是一盤黑暗冒菜,當年國際政治點滿的英國也就是做個攪屎棍。咱們一提中東就是賺錢可以政治免談,是有道理的。

美國出於一萬個動機要做掉敘利亞,可以,資辭,你都不要臉地和沙特這種政教合一封建部落國家睡一張床了,你開心就好。但我們要考慮:做掉巴沙爾之後,怎麼辦?

政治不正確地說,中東國家標配軍政府威權統治,其實是人民的選擇。因為很多國家不是自然形成的,不少是英國法國當年拿筆一划,一個國家就誕生了。這種不是打出來的國家,內部宗教矛盾種族矛盾意識形態矛盾階級矛盾內外矛盾五毒俱全,一人一張選票等於一人一把AK47。今天搞選舉,明天就屠殺,大鐵棍子醫院。

按照溫鐵軍的角度:你這些國家建國時沒有經過應有的革命與解放戰爭,通過妥協交易而獨立,整個國家是存在負外部性的,必然會折損國家的運行效率。

然並卵,美國表示:我們是liberal capitalism,獨裁死啦死啦滴。接著把錢塞給了敘利亞反對派。

西恩恩的主持人們像李春姬一樣開始在美國人民面前控訴巴沙爾對人民犯下的種種暴行:我大美利堅作為天下王師,如果這種侵犯人權的事情都不管,還有何面目在中東用美元買油!?

沙特十分感動,含著淚又默默用石刑砸死了幾個同性戀。

問題是:

反巴沙爾是多個矛盾的相同訴求,你無法通過這一個訴求,來判斷誰是進步的,誰是發動的。

有的真的是追求選票的;

有的反對阿拉維派的;

有的是反對什葉派的;

有的是管你什麼派只要是世俗政府我都反的。


現在一具小孩的屍體衝上岸,歐洲文藝青年各種痛哭各種哀悼,然並卵。

有種你開放邊境接收全部難民,或者至少在自家國境內成立難民營。放心,不可能。沒有哪個歐洲國家能扛住一百萬難民,真這麼做了,歐洲大陸會在十年內急速右傾,納粹旗幟滿天飛。

要麼你把巴沙爾做了,然後新月地區全面崩潰,數不清的教派武裝自由陣線大殺特殺。(如果沒有中俄在聯合國按住美國搞不好就真發生了)那個時候衝上岸的就不是一具小孩的屍體了。再說了,你當養蠱呢?人權這旗幟還要不要了。


我有時候想:我們六七十年代出錢出武器出教官去支援東南亞毛派武裝對抗政府,和老美一直乾乾到現在的區別在哪?憑啥我們就是輸出暴力顛覆老美就是民主自由的希望?

對了,自由之花需要暴君的鮮血來澆灌嘛。

至於暴君的定義是啥,那就不好說了。


胡老師你問這樣的問題是釣魚還是幹嘛呢?配合您答一下。

交代一下背景:敘利亞執政黨是什葉派政黨,所以不打以色列人的時候敘利亞在阿拉伯世界的盟友只有伊朗。這也一點程度上決定了在國際政治格局上,敘利亞只能和前蘇聯、現今的俄羅斯做盟友。
當美國主導扶持的阿拉伯之春如星火燎原之際,敘利亞順理成章成了下一張多米諾股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美國積極介入,沙特卡達等國也大力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目的當然是建立親沙特的遜尼派政權。從利益角度,敘利亞作為俄國人在地中海最後一個橋頭堡,意義重大,當然要儘力保護。伊朗人出於唇亡齒寒的考慮也是不遺餘力。中國出於牽制美國和配合事實上盟友俄羅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明裡暗裡支持。

如果僅僅是這樣,敘利亞問題就是一個簡單的利益之爭,但是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巴沙爾在2011、2012大有大勢已去的意思,本人也做了準備辭去總統準備。甚至俄國人一定程度上已經鬆口,準備以巴沙爾下台作為籌碼來妥協。然而阿拉伯之春後的各國現狀並不爭氣。敘利亞內戰也並不像小清新想的那樣是正義與邪惡的對決,而更多體現為教派戰爭。所以在11年底和12年初的時候,中國兩次針對制裁譴責巴沙爾政權的提案投了反對票,官面理由是無益於解決敘利亞人道主義危機(實質上這也真是一個客觀原因)。印象頗為深刻當時國內一幫小清新義憤填膺,覺得中國政府又做了一件反人類的事情。現在看來,中國政府當時的反對票最大程度減緩了敘利亞的人道主義危機。敘利亞的反對派們,無一沒有極端宗教背景,無一不和恐怖主義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個事實美國不知道還是海合會國家不知道?他們本身就是背後的金主。但是先推翻巴沙爾的什葉派政權對他們更有利益,還能包裝一層民主自由人權的政治正確外衣。


然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反對派里最大的怪胎變成了isis。而巴沙爾政權成了維護人權自由最大的穩定器。isis的所作所為小清新們已經看到了。我想知道一下當年咒罵中國政府站在世界對立面反人類反人權的人做何感想。


中國的媒體人智力水平之低邏輯能力專業素養之低,每每讓我嘆為觀止。日本鬼子來中國都有「中日親善」的證據和照片,為什麼你們只看到敘利亞人抗議中國投反對票的東西,對另一批敘利亞人感謝中國投反對票視而不見?一個沒有民意支持,面對外部那麼強大的反對聲音的最後多米諾骨牌的政權能堅持下來,可能嗎。我甚至看到過撰文批判美國不大力支持反對派的文章,寫得義憤填膺。我就奇怪了,口口聲聲人權自由的,為什麼對當今世界上最踐踏人類尊嚴自由文明的組織的容忍度比在奮力對抗他的組織更高呢?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自己腦子一團漿糊,還自我感覺良好無冕之王。

客觀講,在敘利亞反對派支持者當中,美國是較早認識到isis危險性並將其認定為恐怖組織的國家。但是這個就能抹掉最初支持這幫人的紀錄,彌補其帶來的惡果?對isis的惡行也不用我贅述。isis不得人心,打不動巴沙爾就禍水東流又把伊拉克禍害一遍。這樣的野獸是誰放出來的?

空了更


那認為和美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是合理的嗎?
中國:怪我咯?


看看伊朗的災難,也許大家就明白了

截圖來自《我在伊朗長大》
多圖慎入
======================================================


這個故事要從1921年說起
有位年輕軍官一心建立共和國,建設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復興

英國人找到了他
說:為什麼要成立共和國呢?要知道教會是反對共和國的,何況

那怎麼做皇帝呢?

他是個混蛋,但又不是。
他藉助英國成為皇帝,最終又因力爭民族權益而被英國人趕走、客死異鄉。

他熱愛他的國家,不像他那個趨炎附勢的兒子

他花費大量資金維護軍隊 藉助美國的間諜機構抓捕異議者
數千名抗議者被打死,被逮捕者不計其數

他也曾發動「白色革命」挽回民意

但一切都太晚了
1977年伊朗爆發大規模反對國王的運動 1979皇帝倉皇出逃 革命勝利了

幾十年來被迫害的革命者們終於獲釋

他們成為了英雄 向人們敘述他們的革命經歷

人們展望美好的未來 籌劃著普選

普選很快結束 9成民眾選擇建立 伊斯蘭政權

其他派別的革命者們也支持了民眾的選擇

革命勝利不久 兩伊戰爭爆發了

政府打著對抗外患的旗號

兩年之間 天翻地覆

戰爭進行了8年

在戰爭的最後,伊斯蘭共和國政府給在押政治犯發出最後通牒

要麼帶著信念死去

戰爭終於結束 一切才剛剛開始

巴列維王朝
時間:公元1925年—公元1979年
1921年2月21日,禮薩·汗上校發動軍事政變,佔據德黑蘭,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維王朝,於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1941年禮薩·汗遜位,由其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繼位。巴列維執政時期,美國為了獲得伊朗的石油及保持在中東的利益,大力扶持巴列維王朝,伊朗強大的軍力儼然成為波斯灣地區的警察。
在1951年4月28日,伊朗伊斯蘭議會以79票贊成、12票反對提名摩薩台為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1951年至1953年間出任民選的伊朗首相,但在1953年被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動的政變推翻。摩薩台是一位作家、行政官員、律師、議員和政治家,具有王室和貴族背景。他在任伊朗首相期間實施漸進式的社會改革,包括推行失業補償金制度、立例規定僱主向患病或受傷的員工提供福利、以及解放佃農,令他們不再受地主強制勞役。此外,他又規定地主貢獻租金收益的20%到一個基金,用以資助一些比如興建公共浴堂、農村住房和害蟲防治等的市政發展項目。 其為在首相任內最矚目的舉動:把被美國與英國佔有的石油資源,實現了國有化,歸伊朗人們所有。例:在國有化以前,伊朗石油業自1913年起一直由英伊石油公司(後稱英國石油,簡稱BP)掌控,而英伊石油公司背後則由英國政府操控。
在英國軍情六處要求下,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動了一場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時任總統摩薩台,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台,導致部分伊朗人不滿。
1963年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治外法權,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處理。伊斯蘭教宗教領袖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對,巴列維國王逮捕了霍梅尼,最後於1964年11月4日將霍梅尼強行驅逐出境。1979年,宗教領袖阿亞圖拉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禮薩汗的兒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
伊斯蘭共和國
時間:公元1979年至今
1977年起,伊朗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1978年,各地遊行示威不斷升級,群眾抬著霍梅尼的畫像,高呼「打倒國王,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口號。1978年8月,國王巴列維更換內閣,宣布對首都德黑蘭等12個大城市實行軍事管制,並出動大批軍警鎮壓反對者。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由白色革命累積的不滿情緒至此達到了巔峰,最終引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示威和罷工造成石油工業停產,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國性的動亂。
1979年1月16日,國王禮薩·巴列維被迫出國「長期度假」,委任沙普爾·巴赫蒂亞爾組織內閣。2月1日,霍梅尼結束長達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蘭,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馬赫迪·巴扎爾甘為伊朗總理正式接管政權,巴列維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伊朗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憤而佔領美國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稱伊朗人質危機,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與蘇聯支援大量武器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損不少,但伊拉克更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戰爭期間,1988年美軍護衛艦在波斯灣被伊朗封鎖海峽的水雷炸傷,即派企業號航母戰鬥群報復,炸毀伊朗的錫里石油鑽井平台,擊沉伊朗喬森號導彈巡邏艇。
1997年當選的溫和派哈塔米總統致力於改革,同時向西方釋放出和解訊號。可惜由於美國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從東西兩面威脅伊朗的國家安全,並用邪惡軸心這樣的字眼攻訐伊朗,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國內漸漸不受歡迎,受到保守派抨擊。和解進程在2005年內賈德當選之後戛然而止。
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佔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矛盾,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國關於伊朗核問題的協商會議未能達成成果。
2010年2月16日,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表示,伊朗完成了新一代離心機的試驗,新一代離心機將在不久後投入使用。
6月,安理會通過"史上最嚴厲"制裁伊朗方案。
2013年10月16日,日內瓦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談判,伊朗提出解決伊核問題新方案,包括時間表、以換取西方取消經濟制裁。
2013年10月24日,伊朗國會國家安全委員會資深成員霍西尼(Hossein Naqavi Hosseini)說,伊朗已暫停提煉純度為20%的濃縮鈾。
2014年1月12日,歐盟表示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即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協議同意自2014年1月20日開始落實2013年11月24日在日內瓦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伊朗同意以凍結其部分核計劃換取六國放鬆部分制裁。
2015年4月3日引挪意時報報道伊朗與六大國周四就至少在10年內限制伊朗核計劃一事達成框架性協議,向著達成全面協議從而結束12年來的邊緣外交政策、威脅和對抗邁出了一步。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在今年7月14日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1] 伊核問題六國、歐盟和伊朗在維也納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使這場持續13年之久的國際爭端最終得到了圓滿的政治解決。
7月19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能源部長加布里爾訪問德黑蘭。法國外長法比尤斯隨後於7月29日到訪伊朗,展現出同伊朗加強政治和經濟關係的願望。8月4日,義大利外長真蒂洛尼和經濟發展部部長圭迪率領規模龐大的代表團訪問伊朗,商討經貿領域的合作,其他國家的工業企業也在積極籌備派出經貿代表團。
9月5日,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成為上海合作組織(SCO)常任理事國的所有障礙已經被消除。


華盛頓記者會上,美國白宮發言人Josh Earnest被問到,美國是否也有責任分擔來自戰亂國的難民?
他回答: 歐洲有能力和資源,可以自己解決這個(難民)問題。美國將在這個難民危機上僅僅提供知識和建議。So,you know?


都說中產階級是民主政治的基礎。
感謝美國將利比亞敘利亞的中產階級給基本摧毀了。


一圖勝千言:

圖中的白人老頭子是美國重量級參議員麥凱恩,曾為美國2008年總統侯選人,是奧巴馬的競爭對手,剩餘的人據傳都是已經被證實的ISIS成員。以下為微博傳言,請有能力者驗證美國人是不是暗地裡支持ISIS。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2013年赴敘利亞秘密會見ISIS骨幹,第一圖為室外合影,第二圖為室內座談,第三圖為美國通緝ISIS頭目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其中,第一圖黑衣短袖者者為哈立德·哈馬德 (美國獨立新聞網站《新聞戰爭》指其受到美中情報支持)。那麼,打「?」者是不是巴格達迪?

quora鏈接:
http://www.quora.com/Are-these-pictures-of-Senator-John-McCain-with-ISIS-leader-Abu-Bakr-al-Baghdadi-real-or-a-hoax


轉自李敖微博:他們用盡了自由民主各種美式名字、他們用遍了阿拉伯之春各種季節名字、他們用光了茉莉花太陽花各種花卉名字,鼓吹人民造反。但造反到飯都沒得吃、人民變成難民了,他們卻不管了。他們又鼓吹中國崩潰論,但崩潰出千分之一的難民出來,世界就垮了。中國有益世界和平:它鄙夷大話,但活了難民。


噴美國的原因很簡單,中國人看到的國際新聞和除了伊朗以外的其它國家不大一樣。

比如某些回復下那張「ISIS新聞官和麥凱恩合影」,原先叫做「ISIS指揮官和麥凱恩合影」、「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與麥凱恩合影」,追溯到源頭都是伊朗的謠言。(實為麥凱恩會見自由軍總參謀長伊德里斯及自由軍軍官,後者現已辭職。麥凱恩參議員是美國的鷹派,強烈反對奧巴馬的敘利亞綏靖政策。這個謠言被其政敵拿來攻擊他。)伊朗和敘利亞政府有專業的網軍,每天都散布反抗軍的謠言並轉到facebook,twitter,huffingtonpost等,然後中國媒體和部分俄羅斯媒體再翻譯內銷。

把反對派和ISIS混淆本身就是中國媒體和某些人一貫在做的。不多冗述。但凡只要在照片里指著一個留鬍子的說這是ISIS就有中國媒體人信。基本上中國每個人都被灌了一肚子謠言,沒啥意思。

那些噴子的邏輯通路就是美國支持反對派(分不清政治支持、軍事支持、口頭支持),反對派是ISIS(分不清宗教、派系、起止),所以美國支持ISIS(思路混亂,會取信明顯和現實完全矛盾的結論不作反思,而是以「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自慰),挑起戰亂(從來搞不清一件事情的起因、發展,也不具備歷史記憶)。

看新聞背景說的是敘利亞,所以利比亞就先不說了,否則又寫一坨。與敘利亞相比,利比亞難民稱不上「潮」,利比亞難民大部分也不是來自利比亞,而是中部非洲國家途徑此地渡海去希臘或義大利。題圖照片中的小孩應該是從敘利亞西海岸政府軍控制區試圖橫穿到希臘,這事和ISIS關係不大,因為那裡是政府軍和反抗軍在交戰(註:後來有新聞報道說死難小孩是庫爾德人,從土耳其海岸走,若如此那麼應該和ISIS有關,此處系作者有誤)。本回答主要說明敘利亞戰事綿延數年與保守伊斯蘭武裝崛起之原因。

對我們關注敘利亞戰事的人來說,批評美國更多的是因為綏靖。大約2011-2012年,實際上美歐有機會結束阿薩德的統治。反對派也沒有伊斯蘭化。但是美國在2012年秋做出了一個我個人認為非常錯誤(當然可能符合美國短期利益)的決定,就是對反對派斷供(注意:並不是說美國之前有援助,美國本來就沒有任何軍事援助。而是美國斷了其它國家對反對派的援助),造成伊斯蘭組織急速擴張。(這裡所說的是伊斯蘭組織,包括伊斯蘭解放陣線和勝利陣線。ISIS進入敘利亞是2013年春,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壯大是更久之後的事。11-12年那時候根本沒ISIS啥事。所以這事不能算是ISIS壯大的直接原因,但可以算成一個間接原因。當時伊斯蘭陣線還不存在,是其前身敘利亞伊斯蘭解放陣線,包括伊斯蘭軍,屬於自由軍的真主歸一旅,深水旅。)

見下面兩張圖,反映了11-13年的敘利亞反抗軍情況(請特別關注12年底):

圖一:反抗軍領袖中,原政府軍軍官/市民對比。反抗軍之前以自由軍為主,自由軍的核心是巴沙爾軍中叛逃軍官(黑色線),世俗派勢力強大,但由於自由軍衰落,以市民為首的反抗軍(紅色線)開始擴大。柱狀條是反抗軍軍隊的派係數量,大家可以看見明顯的小團體自發爆炸性擴張與相互吞併過程。(11年9月到13年8月)
圖二:反抗軍新成立的武裝組織里,自由軍(紫色),伊斯蘭背景軍隊(綠色,指希望貫徹伊斯蘭法的保守派),半伊斯蘭背景軍隊(紅色,指使用伊斯蘭標誌的有宗教傾向的派系)的數量。可見伊斯蘭背景和半伊斯蘭背景的軍隊比例上升,世俗化的自由軍比例急速下降。(11年9月到13年8月)

這一切源於美歐12年起對敘利亞的軍事制裁。不但它們自己的武器不允許輸入,且其它國家的武器也限制輸入。這次制裁一直維持到14年春季(巴沙爾使用化武后有所放鬆,ISIS攻下摩蘇爾後美歐才如夢初醒)。
儘管制裁針對敘利亞所有勢力。然而實際上,受到影響的主要是自由軍。因為自由軍的武器來源依賴於土耳其關口,而土耳其受美歐影響最深。首先高端武器不再有,特別是肩扛式防空導彈,導致巴沙爾獲得空中優勢。其次,大量他國援助的武器被囤積在土耳其無法運進來。比如利比亞政府援助的武器裝備,一直在關口耽擱了四個月才得以運入。
而巴沙爾政府軍並不受制裁影響,因為其武器來自俄羅斯(從拉塔基亞、塔爾圖斯海運,以及各機場空運),來自伊朗(從黎巴嫩關口入境)。毫無問題。
伊斯蘭組織受部分制裁影響,因為武器的主要來源沙特、卡達轉運困難,但從伊拉克、約旦、黎巴嫩北部還可以運入一些。影響不是很大。

這就使得他們在武器補給上相對於自由軍獲得了優勢。在派系、小團體林立的時候,有了武器,就可以從源頭控制,不停地吸收各武裝小團體,合併壯大,獲得先發優勢。所以,伊斯蘭軍隊的優勢大致在2013年取得。這可以視為美歐綏靖政策的直接後果。而巴沙爾也自然在此期間獲得了喘息之機。

這裡有幾個原因:
1.直接原因:勝利陣線。勝利陣線是反抗軍初期就建立的組織,它是基地旗下,也是美國擔憂的緣由。勝利陣線以反巴沙爾起家,且作戰非常勇猛(各種自殺性爆炸),在反抗軍和遜尼派民眾中有相當的聲望。並且勝利陣線和自由軍之間的武裝有流動性(一支武裝可能以前是自由軍,很快就是勝利陣線,然後可能再變成自由軍)。美國無法甄別,它採取的方式是直接斷供。但實際上後果就是進一步壯大了它。因為基地有自己的資金來源和武器通道,又有其它斷供的反抗軍的大量人員輸入。
不過後來,因為ISIS過於殘忍保守,基地和ISIS撕破臉,勝利陣線又成為了反ISIS的力量之一,並在代爾祖爾省作為主力抗擊ISIS半年,雙方各死亡2000人以上。這就是誰也想不到的了。雖然最終ISIS獲勝,但是它為反抗軍14年初抗擊政府軍在阿勒坡省城的狂攻和在阿勒坡東部針對ISIS布防贏得了寶貴時間,避免了反抗軍長期兩線作戰。目前勝利陣線和ISIS之間屬於曖昧狀態。
2.間接原因:利比亞美使館遭遇恐怖分子襲擊燒毀,大使被殺。使得美國人對外干涉的心態發生變化,綏靖心態佔了上風。至於歐洲,干涉心態較濃的英法兩國,都主要看美國的動向。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伊拉克、阿富汗的不良記憶,美軍被伊斯蘭的泥潭拖太久。這個要寫又是一大筆,請自行了解。
3.間接原因:中俄的反對。各有目的,俄國主要是保住重要的地中海出海口,塔爾圖斯軍港(可以看作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租界)。中國主要是害怕阿拉伯之春的擴散,特別是卡扎菲的下場給中國領導層很大震撼。
4.直接原因:沙特對伊斯蘭組織的支持。沙特和卡達各扶持了一部分伊斯蘭組織(相對勝利陣線要溫和,但並不世俗)。最終沙特獲得了上風。主要的動機是針對什葉派。當然ISIS又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了。

個人看法:
1.美國對敘利亞狀況負直接責任,但主要是綏靖的責任,沒有在12年通過介入終止戰爭。甚至對反對派軍事制裁(號稱是針對作戰雙方的,實際上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自由軍)。大大拖長了這場戰爭。
2.敘利亞的宗教矛盾原先在獨裁政府下,是尚未爆發的高壓鍋。而巴沙爾控制力一弱之後,宗教勢力就開始膨脹。而伊斯蘭民眾對極端宗教的認知不夠。也是直到ISIS過來每天殺人以後,很多人才曉得伊斯蘭法不是那麼美妙。
3.戰事越長,越殘酷,極端組織越壯大。因為極端組織就是通過仇恨生長。
4.但同樣的是,極端組織統治的時間越長,就越受民眾的反對,所以ISIS在其地區的殘酷統治同樣會隨時間流逝削弱其合法性。目前美國的戰略就是長期低烈度空襲油田設施和車隊,癱瘓其經濟來源和機動能力。然後看它內部能否崩盤。
5.一個重要的教訓是獨裁統治被推翻之後需要制度建設,然而在中東,這個宗教氛圍極其濃厚,教育匱乏的地方,制度建設的成本之高是美歐無法負擔的。

延伸閱讀:
從敘利亞內戰看美國的對外政策_valkyrie_新浪博客 此文講述了美歐軍事制裁反抗軍的背景
ISIL與反抗軍交戰的緣起 破破的橋 此文講述了ISIS和反抗軍交戰的歷史
Bab Al-Hawa 自由軍與伊斯蘭軍內訌事件 破破的橋 (註:伊斯蘭軍不是ISIS,是反抗軍三大勢力之一的伊斯蘭陣線的其中一支重要部隊)此文描述了導致自由軍總參謀長伊德里斯去職,北方自由軍衰落的重要事件。
NYT:奧巴馬搖擺不定的敘利亞政策 紐約時報的評論 此文講述了奧巴馬的綏靖政策的緣由
BBC綜述:敘利亞反抗軍武裝派別。 2013年10月的反對派武裝組成,BBC的報道 此文描述了反對派武裝的派別。
【戰報詳情】反對派在Bukamal對ISIS的戰鬥勝利 代爾祖爾省的公民記者報道,此處為譯文,有縮減。此文描述了勝利陣線與自由軍聯軍在代爾祖爾和ISIS作戰時,當地平民的親身經歷和心態變化。他們是如何在戰爭中體驗到什麼是「伊斯蘭極端組織」的。

(以上是一些比較特別的歷史事件描述,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反抗軍內部的狀況細節。都是早期的文章,13-14年左右為主。12年以前的我懶得找了。大家可以去我的騰訊微博:破破的橋的微博 翻閱。雖然那時候我的播報很少,但考慮到國內其它播報敘利亞的微博基本都被刪/封。我這個微博算是碩果僅存的歷史材料了。)


歐美以為阿拉伯之春推翻獨裁世俗政權後,會選出穿西裝喝可樂的親西方精英。。。

然而穆斯林理所當然地選出伊斯蘭的阿訇,利比亞的美國大使就被乾死了。。。

ISIS何嘗又不是被選出的伊斯蘭極端勢力。


西方報紙漫畫,圖中俄聯邦安全局官員正向敘利亞政府軍交付武裝直升機,對牽著驢子為敘利亞反對派偷運武器的美國中情局特工說:約翰!冷戰結束後我一直很想你。

敘利亞本就多方博弈的戰場,平民成了無辜的犧牲。
路透社稱俄海軍步兵在敘參戰消息得到證實
美國不無辜,鵝毛也不無辜,無辜的是平民。
雙方都扶持一派,讓兩派廝殺,流血的只是敘利亞!


1. 敘利亞難民是ISIS造成的。
2. 那麼,關鍵的問題是ISIS是誰弄出了的?
3. ISIS出現美國有直接責任,或者是甚至是美國縱容和默認的。
為什麼這麼說?
1. 美國把薩達姆打倒,然後拍屁股走人了。出現了權力真空。ISIS出現。
2. 這邊剛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那麼ISIS就出了嚇唬人了。這個時機真是太巧了。
3. 有人說過,反恐戰爭是最完美的戰爭,因為沒有敵人,所以戰爭永遠不會結束。這個人在美國勢力非常強大。


在國際社會上,一個國家是否有權僅憑國內的觀點(無論是政府還是人民的觀點)就可以出兵消滅外國政府,而不受國際社會的譴責?


因為工作關係,在幾年前跟敘利亞人有過不少接觸。應該說他們基本都是國內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們當時對國家還是充滿希望的,對巴沙爾也是支持的,認為國家會變得越來越好。因為當時的巴沙爾政權已經出現了改革的跡象,在逐步給國內以更寬容的環境。同時又強烈反感美國等國家的制裁和慫恿反對派,也希望中國和俄羅斯能支持他們,認為巴沙爾不可能倒下。
幾年過去了,國內越來越亂,跟這些人已經完全沒有了聯繫,不知道這些工程師現在何處?幾年前還是社會精英,轉眼就成了難民,心裡還是有頗多感慨


前因:

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屠殺民眾 》 反政府組織各懷鬼胎地形成 》 歐美打著人權旗號實藏和中俄博弈私心,支持敘利亞反對派 》 反對派壯大,巴沙爾政府倒台 》 歐美撒手 》 反對派皆為反世俗宗教者,終於滋養出怪胎ISIS 》 敘利亞淪陷 》 難民出逃歐洲 》 小孩屍體衝上沙灘 》 歐洲聖母們落淚 》》》》》》》》

後果:

1. 歐洲無條件接收難民 》 難民是穆斯林,宗教衝突製造社會問題 》 歐洲右派雞血崛起 》 ??

2. 歐洲不接收難民 》 歐洲聖母遊行抗議雞飛狗跳 》 難民隔牆嚎 》 歐洲政治家被扣上不人道的帽子,一輩子完了

3. 歐洲接收難民,但不讓其進入社會,建專門難民營地 》 難民不幹,要融入社會,享受福利(看現在拚死也要去德國的難民,原因就是德國公開聲明過支持難民融入;奧地利邊境準備了N個營地設施齊全,學校給難民小孩準備了教育名額,但難民不相信,人家直接要房要工作)

4. 宗教篩選》 比如捷克只選基督徒難民入境 》 立馬被扣上歧視的帽子不敢做聲了 (這個道德觀和穆斯林非我教皆該死的教義一對比,簡直讓人落淚)


先說觀點:雖然美國介入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行為本身一點錯沒有,那些政權就應該推翻。但是,他們錯在推翻政府後就撒手不管,媒體集體狂歡後就不聞不問,聖母般地要求各勢力和解造成宗教勢力壓制了世俗勢力,天真的以為在西方媒體面前的世俗派就是全部並完全對戰後社會沒有準備也沒有去負責,在 「反政府都是好人」 這種粗暴邏輯下鬧出支援ISIS的笑話。要介入,就要做好安撫各派別,協助重建,並且建立世俗化社會的準備,而不是「裝了X就跑」的簡單粗暴。歐美政客媒體倒是刺激了,但苦的是普通民眾。

我的高中原來的學校有不少難民同學,和他們有過不少接觸。他們是幸運的,在難民營被選中,獲得了加拿大的難民身份,並在加拿大這個種族歧視相比歐洲較弱的地方安居樂業,我來說一下他們的感受。(PS:加拿大的難民世俗化的知識分子比較多,所以有嚴重的倖存者偏差。)

  • 阿富汗人對美軍好感很高,之前的塔利班採取神權政治,惡行可謂是罄竹難書。同時,相比曾經富庶的伊拉克,阿富汗生活水平完全是慘不忍睹,能移民北美自然對歐美國家心懷感激。
  • 遜尼派的伊拉克人(親薩達姆)雖然對薩達姆政府的觀點有不同,但普遍對美國義憤填膺,控訴美國的侵略。要知道遜尼派在薩達姆的治下生活的相當優越,但是因為政治、言論不自由,仍有不少遜尼派人受到迫害。但是,他們在薩達姆倒台後,普遍受到了反向迫害,選擇成為了難民。
  • 什葉派的伊拉克人。在伊拉克,什葉派佔到多數,但是遜尼派分布的地域更廣。什葉派難民對薩達姆都恨之入骨,幾乎沒有例外,但是對美軍比較微妙地反感(只是微弱的反感)。他們覺得美軍到來之前,生活雖然不濟,但是還能活下去。但是薩達姆之後,生活反而更糟糕了,不得不流亡。不過,他們有的人埋怨的是美軍介入本身,有的則是抱怨介入後搞民主沒有吧什葉派趕盡殺絕。(這個。。。美國又不是納粹,怎麼可能趕盡殺絕)
  • 同樣的還有利比亞,利比亞人普遍親歐美,但是也認為利比亞的現狀是歐美的責任。他們普遍覺得當時反對派領導人太過理想化,成功後選擇了辭職,歐美又沒有進一步支援,造成了今天的亂象。不過相對於薩達姆,卡扎菲的形象要糟糕多,所以幾乎沒人覺得歐美的介入本身有錯。
  • 海外的敘利亞人最初是非常支持美國入侵,但是有了ISIS後口風有轉變。巴沙爾政府並非埃及突尼西亞那樣溫和,打壓異己政治迫害絕不手軟,也是作惡多端。然而,美國不加區分的援助反對派,直接使得ISIS得以壯大,這點上美國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使得為了反ISIS不少原來反政府的敘利亞人開始挺政府軍了。

---------------------------經驗與理論的分割線----------------------------

我開頭都說過,我接觸的人有嚴重的倖存者偏差,並不能反映全部,但是中東居民的立場,普遍是三種:

  1. 親獨裁者的世俗派
  2. 親宗教勢力的傳統派
  3. 親西方的自由派

上述三種,第一種構成是技術人員,一部分知識分子、城市中產;第二種是廣大的部落、農民、教士、城市貧困人口,佔了絕大多數。第三種主要是留學生,出過國的知識分子,部分年輕人,對歐美生活比較嚮往。

中東的價值觀不能以歐美亞的邏輯去理解,這裡對立的不是單純的邪惡獨裁與民主自由,而是很多情況下,民主與極端宗教,反智站在一邊,而獨裁與人權,世俗站在了一邊。能有③的那種人固然是最優解,但是③沒有人,沒有槍,往往被②拉出來獲得歐美支持撐門面,用完後再拋棄。

最理想的狀況,是歐美介入後,暫時軍事管控。與此同時進行經濟援助,並且協助現政府大力推廣自由與世俗教育,毫不留情打擊激進穆斯林原教旨主義,同時把世俗教師派到每一個村莊。頂住歐美國內企業的壓力不進行工業傾銷,盡一切可能降低佔領區的失業率,待情況穩定後再撤軍。然而,出於政治正確和巨額的軍費開銷,造成了「管殺不管埋」的行為,好心辦了壞事。


中國發生什麼事都賴政府,因為政府啥都管。
世界發生什麼事都賴美國,因為美國啥都管。
好像沒什麼不對。


中東政治學生看不下去了


本來中國媒體信息閉塞,關於中東的新聞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只能管中窺豹所以微博上有一些偏激(腦殘)的言論也就很正常了


結果有些貌似還是了解一些中東新聞的人還覺得敘利亞危機是美國一力造成的我真不知道說什麼好。大概是因為有機會打美國爸爸的臉打了自己的臉也無所謂吧╮(╯_╰)╭(以下反駁就不點名了)


現在所謂美國對於敘利亞危機應該複雜主要是有這麼幾種說法(按照時間順序排列):


1.美國主導了阿拉伯之春,所以美國要對之後的中東國家動蕩負責


2.美國造成了敘利亞內戰,所以美國要對之後的不穩定局勢負責


3.美國資助了敘利亞反對派,所以美國要對之後的ISIS行為負責


4.美國企圖推翻維護敘利亞穩定的阿薩德政府,所以美國要對之後的難民潮負責


一。就第一點來說,歐美的確明明白白的支持了阿拉伯之春的運動,但是你要說主導阿拉伯之春的「功績」就是美國人的?美國人倒是想,中東人民還不答應呢。當時推翻穆巴拉克的主要力量穆斯林兄弟會從來就沒有和西方對路過,除了利比亞(出工不出力)以外美國基本就是口頭支持。在阿拉伯之春倒台的本阿里政權、薩利赫政權等等都是當地人民示威乃至流血鬥爭換來的,美國想要攬這個這個功績都攬不到。現在有些中東國家在阿拉伯之春之後政局動蕩就說阿拉伯之春是美國一手主導的,這鍋甩的也是乾淨。在這些人眼裡美國口頭支持不出人不出錢就可以讓國家政權更替,好像國家換個政府是很容易很方便的事情。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些國家本來就國泰民安的美國可以這麼容易顛覆嘛?而且就很長一段時期而言,美國和多個中東威權政府(特別是埃及)保持非常緊密的軍事和經濟聯繫,阿拉伯之春之後上台的是誰就不一定了,為什麼要吃力不討好的推翻一個良好的合作夥伴換一個陌生政權呢?如果你說是因為穆巴拉克政府什麼的不聽話,但是美國有必要推翻中東每一個政權嘛?畢竟阿拉伯之春對於中東幾乎每一個政府都造成了極大的衝擊。美國在阿拉伯之春大部分國家也就是起個嘴炮的作用,出的錢還不如之前的經濟援助和對政府的軍事援助多。(下圖為美國對穆巴拉克政府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二。美國造成了敘利亞內戰的說法,簡直是對中東複雜情形幼兒園級別的簡化。本身敘利亞這個國家就是由不同族群和派系組成的。伊朗和俄羅斯支持什葉派巴薩德政府,美國支持不支持他支持反政府遜尼派武裝,所以就是美國造成了敘利亞內戰?美國出錢出人難道俄羅斯伊朗就沒出錢出人?這還不算其他各路摻合進來的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基地組織,土耳其庫爾德武裝等等。他們可是親自參與戰鬥的,反而有人覺得造成敘利亞內戰的是美國?如果美國有責任的話,那和美國一起出錢的英國歐盟沙特也有責任,另一邊的俄羅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也有責任,所以敘利亞內戰全世界都有責任咯?(下圖為各個國家在敘利亞內戰的站隊)

三。美國資助了敘利亞反對派,所以對於之後的ISIS肆虐有責任。自從敘利亞內戰開始,美國就沒有直接資助過ISIS等極端伊斯蘭群體。他們把錢和物資給了當時的「最高軍事理事會」,那時候還沒有ISIS和基地組織的份。之後ISIS發展壯大,武裝奪權了之後美國立刻停止援助乃至開展了對ISIS的空襲,所以這還能說明美國和ISIS是一夥的?(下圖綠點是美國空襲區域,棕色條紋是ISIS據地)

四。最流氓的邏輯,就是說中東有美國攙和的地方就是被美國搞亂的。但是中東這地方本來就是TMD處處都亂啊。美國插了一腳+這個國家亂了就等於是美國搞亂了這簡直是神邏輯。就敘利亞而言,本來這個政權就極度不穩定(下文細講),美國的摻合最多是加劇了內戰或者內戰的可能性。還有人覺得阿薩德政權抗擊了ISIS所以阿薩德政權就是好人了,沒聽過狗咬狗嘛?

----------------------------------------講道理的分割線------------------------------------------

敘利亞、利比亞的難民潮,最簡單直接的原因就是這兩個國家陷入了戰爭。


如果要分析敘利亞的內戰,必須首先認識到是這個威權政府是怎麼維持下來的。因為這次內戰,說白了就是國民不滿政府造反了。要說他們是追求民主自由?有可能一部分人是。但是歐美在這方面對於中東的宣傳和捐助並沒有很大變化,阿拉伯之卻春偏偏2011年發生了,而不是歐美對於培養民主政府最熱心的冷戰時期。現在學界一般的觀點是,阿拉伯之春的主要原因是經濟政治壓力讓中東很多國民不堪重負,官逼民反所以不得不反。從這一點看,政治環境較自由的土耳其以及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沙特就受衝擊要小的多。阿拉伯之春以及之後的敘利亞內戰,很大程度上就是之前擠壓的國內矛盾的一個爆發。


敘利亞政府的合法性遭到質疑,本身就是一個發跡於農村的革命家庭失去民心的過程。要理解巴沙爾阿薩德現在的處境,不能不追溯到巴沙爾之父哈菲茲阿薩德獲得權利的途徑。


哈菲茲(巴沙爾之父)出身於一個山區的阿拉維什葉穆斯林家庭。阿拉維派是什葉派的一個分支,主要特點是信奉先知阿里的合法性(也取名於此)。但是敘利亞75%的人口是遜尼派穆斯林(下圖為敘利亞人口分部,中間棕色那一大塊全是遜尼派的),在他們看來阿拉維派連穆斯林都不是而是異教徒。導致的結果就是阿拉維派在敘利亞長期低位地下,成員大多只能在偏遠的山區和農村生活,並且沒有辦法獲得充足的教育。當法國殖民敘利亞之後,出於和英國一樣分而治之的理念重用了許多阿拉維派來統治遜尼為主體的敘利亞。由於阿拉維派大多生活貧窮,法國政府就大力補貼軍校和軍隊,生計所迫的阿拉維派很多就在當時進入了敘利亞政府軍。哈菲茲由於成績優異,參加航校作為一名飛行兵進入了敘利亞軍隊。

敘利亞本來是法國的殖民地,在經過巴依斯黨(Ba』ath party)的帶領下走向了獨立,Baath黨人舒克里·庫阿特利擔任了敘利亞第一任總統。巴依斯黨本身是一個右翼民族性政黨,從1947年成立到1955年核心訴求就是擺脫殖民統治。但是巴依斯黨本身是由一批受過西方思潮影響的學者創立的,武裝鬥爭的經驗非常匱乏,獨立的過程也更多的是靠抗議和示威。導致的結果就是,巴依斯黨對於軍隊的控制相當薄弱。而哈菲茲作為較少的一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阿拉維軍人,非常認同巴依斯黨的國家主義理念,所以他入黨之後在軍隊內積極發展黨員,直接幫助了敘利亞軍隊的黨政建設,在後來巴依斯黨獲得政權之後他也有了較高的威望,在新政府中擔任了國防部長。


事情的轉折點是1967年的六日戰爭,敘利亞被以色列奪去了戈蘭高地。巴依斯黨因此威望掃地(當時的埃及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政府都幾乎因為戰敗被推翻)。哈菲茲藉此機會推翻了當時的政府建立了以他個人為核心的軍政府。由於當時政府的合法性堪憂,哈菲茲將敘政府幾乎全部重要的崗位都安排給了他的心腹哈菲茲族人,雖然短期維繫了政權但是也埋下了禍根。另一方面由於軍政府清楚了伊斯蘭勢力對政府的影響,也引起了眾多宗教組織特別是當時盛極一時的穆斯林兄弟會的反抗,這直接導致了1976年-1982年的敘利亞內戰。在這場以遜尼穆斯林主導的反抗中雙方死傷超過3萬人,特別是穆斯林兄弟會的主要據點哈馬鎮遭到了屠城。


雖然宗教和種族的矛盾被暫時鎮壓,但是遜尼派以及穆斯林群體對於哈菲茲政府的仇恨也日益深重。哈菲茲晚年的時候,他的長子也就是既定的繼承人在車禍中喪生,最後導致在英國當了一輩子眼科醫生的巴沙爾回國掌權。雖然他繼承了一部分父親的威望,但是和軍隊以及廣大農村地區缺乏聯繫導致他的黨內支持有限。在他掌權的時間裡雖然國內生產總值有一定提升,但是基尼係數(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度量)從0.33上升到了0.4。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雖然巴沙爾推動了一定的自由市場改革,但是最後金錢和資源都流入了阿拉維派和城市居民手中,廣大的遜尼派農村人口卻日益貧窮。特別是在2010年以後,敘利亞的失業率保持在15%以上。經濟條件的惡化是導致矛盾激化的一個主要原因。

------------------------------------------------------------------------------------------------------

總結。


敘利亞本身就是一塊是非之地,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矛盾根深蒂固,雙方手上都沾滿了血債。在之前的各個時期還可以靠對自由獨立的渴望(1947-1955),對於阿拉伯復興的憧憬(1958-1961與埃及合併為阿拉伯共和國),對於以色列共同的仇恨(1966到1974年停戰),對於經濟發展的期望(1990-2000),對於政治自由的幻想(2000-2004年)等等保持勉強的穩定。但事實上這個政權的根基是不穩定的,矛盾的爆發只是早晚的事,美國在其中的作用非常有限,目前國際社會主流的意見是美國在敘利亞爭端中做的太少而不是太多。在敘利亞危機中,歐洲和美國分部提供了30和38億歐元的人道主義援助並且接受了數百萬的難民。


敘利亞和伊拉克那片本來就沒有幾個善茬,把責任都丟給美國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一種想法


來源見圖左下


外媒:英國2011年軍事介入利比亞決定基於錯誤推測
來看看美國的最老牌盟友是怎麼說的
House of Commons
Libya: Examination of intervention and collapse and the UK"s future policy
A failure of strategy

89.Dr Fox helpfully explained his strategic criteria for UK participation in a military intervention:

No. 1: what does a good outcome look like? No. 2: is such an outcome engineerable? No. 3: do we have to be part of the engineering? No. 4: how much of the aftermath would you like to own? I think that there is, and has been in our history, a tendency to answer No. 1 without answering the rest of the questions. I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Government at any time to go into any conflict and to deploy our armed forces without answering all four questions.189

The answer to question No. 1 was 「civilian protection」 in February 2011. In that case, the UK Government had plausible answers to questions Nos. 2 to 4. As Lord Richards explained, it had a coherent strategy based on protecting civilians and pausing to explore political options [see paragraph 50]. However, it could not influence its coalition partners to agree and implement that strategy. Instead, it suddenly changed its answer to question No. 1 to 「regime change」 without addressing questions Nos. 2 to 4. This strategic incoherence formed the roo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failure to stabilise Libya.

http://90.In September 2011,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unanimously adopted Resolution 2009, which set out the mandate for the United Nations Support Mission in Libya (UNSMIL).190 UNSMIL was empowered to 「support」 and 「assist」 Libyan national efforts to restore security and state authority. Resolution 2009 did not empower UNSMIL to exercise leadership, which was a fatal omission bearing in mind the limited capacity of the Libyan state and politicians.

91.President Barack Obama expressed his disappointment in the UK and France for not exercising leadership on stabilis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stating that 「I had more faith in the Europeans, given Libya』s proximity, being invested in the follow-up.」191 He added that the then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stopped paying attention and became 「distracted by a range of other things.」192

92.We recognise that the damaging experience of post-war intervention in Iraq engendered an understandable reluctance to impose solutions in Libya. However, because the UK along with France led the military intervention, it had a particular responsibility to support Libya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construction, which became an impossible task because of the failure to establish security on the ground.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有些人稱美國的登月造假?
如何看待 2015 年 5 月 4 日美國德州 Garland 槍擊案?
美國為什麼鐵路不發達?
如何看待俄媒報道「美國協助IS頭目撤離」,並推測其目的是「禍水東引」?
如果美國大使館不公布PM2.5的話,我們是不是現在還是只叫做大霧?

TAG:兒童 | 美國 |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 難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