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首先當然是小激動

不過

我發現

人民群眾紛紛從各地發來掌聲和歡呼聲

之餘……


也有人提問:

為什麼24節氣作為農曆,卻跟公曆對應那麼好,比如清明總在4月5日?

為什麼有時看新聞報24節氣不止有日期,還精確到分秒?

為什麼有時覺得24節氣挺准有時又不準?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總得來說,就是問24節氣究竟是科學呢,還是文化?


恩,每每遇到節氣,就有人問我類似問題。我這次就發奮寫個大的,一次性答完,不只回答我怎麼看待24節氣的,包回百問~

遙想……


有一次參加科普活動,我問了在場的觀眾盆友們一個問題:大家覺得24節氣是陽曆還是陰曆?

大家紛紛說:當然是陰曆呀!這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嘛,陽曆是外國人發明的!

我說:那為什麼24節氣跟陽曆日期對應得那麼好呢?比如清明一般都在4月5日,夏至在6月21日,立冬在11月7日,前後就算有差異也不會超過2天,為什麼呢?


場上沉默了一陣。


我還沒來得及得意,就有一位觀眾大叔說:

因為…24節氣被假日辦修訂過?

好吧大叔你贏了!

回到正題

先從各種「歷」講起~


一、陰曆、陽曆、農曆,你能分清嗎?

陽曆

就是「太陽曆」,是依據太陽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以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為一年。

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陰曆

就是「月亮歷」,是依據月亮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月亮每經歷一次從圓到缺的循環,就是一個月。我國古人常把月亮叫做「太陰」,所以也叫「陰曆」。

月有陰晴圓缺

農曆

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並非如此。農曆是我國古代人民獨創的一種曆法,兼顧了太陽和月亮的雙重變化,屬於「陰陽合曆」。


為什麼農曆要又陰又陽呢?


我推測,古代中國人可能先觀測到了月亮的變化,因為月亮的圓缺變化更加直觀,信息更易於捕捉。

但同時,我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當時的農業生產完全是靠天吃飯,需要嚴格掌握氣候變化的年周期,而這極大地依賴於太陽的變化規律。

古代農業耕作場景


我國古人慢慢發現,月亮的變化與太陽的變化並不吻合,如果只看月亮的話,每12次月亮的圓缺周期後,就會比太陽的一個周期差出一段時間來。日積月累,差距越來越大,農業生產完全得不到指導,這不白瞎了嗎?!


於是,機智的古人就在陰曆的基礎上,補充了太陽的變化,並總結為24節氣。


所以,24節氣是農曆的一部分,它本質上是陽曆,我們現在通用的公曆也是陽曆,兩者自然吻合度很高。而農曆是陰陽合曆,因為有陰曆的成分,所以跟通行公曆有較大差距。

------------------------------------

實際上,純粹的陰曆使用並不廣泛,現在似乎只有伊斯蘭教還在用,叫「伊斯蘭曆」。

這種曆法只考慮月亮的變化,跟四季的吻合度比較低,每年只有354天8小時48分,每隔2.7年就跟公曆差一個月,每年1月可能出現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用起來太麻煩。
-------------------------------------


二、古人是怎麼搗鼓出24節氣的?


春秋時期


古人發現,在每一年中,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長短是不一樣的。


先是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直到某天(夏至)時,白天最長、黑夜最短。之後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直到某天(冬至)時,白天最短、黑夜最長。之後又開始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周而復始。


陽光下的影子也有類似的變化規律。夏至時,影子最短,說明陽光最「正」;冬至時,影子最長,說明陽光最「斜」。


因此,最早定下來的兩個節氣,應該是夏至和冬至。

儘管那時的古人,還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卻能敏銳地提出了「日至北」和「日至南」的概念。這與我們現代的科學認識,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在思路上已經大為接近。

要知道,春秋時代的古人幾乎沒有任何觀測儀器,僅僅憑藉著最簡單的觀察,加以思索,就發現了日影的長短、太陽的位置和冬夏的交替之間的內在聯繫,創造出了冬至和夏至的概念,這就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可真是了不起!

戰國時期


夏至和冬至的提出,相當於把一年作了二等分。到了戰國後期,古人進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於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共8個節氣。


夏至、冬至,分別指白天最長和黑夜最長,合稱「二至」,「至」為極致。


春分、秋分,分別指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的兩天,合稱「二分」,代表「平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立」表示「開始」。


這8個節氣更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年四季的劃分,記錄在《呂氏春秋》的《十二月紀》中。

《呂氏春秋·十二月紀》


西漢


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古人更加精確地把一年作了24等分,並加以命名,形成我們今天所熟知的24節氣,這是24節氣第一次被完整敘述。

《淮南子·天文訓》


公元前104年,《太初曆》正式把24節氣明確加進曆法中,成為農曆的一部分


24個節氣大致對應一年中的12個月,平均每個月對應兩個節氣。


古人認為這種變化是一種「氣」,每月的前一個是「節」,叫「節氣」;後一個是「中」,叫「中氣」,所以每年一共有12節和12中。慢慢演變簡稱為24節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為什麼24節氣能準確到分秒?


24節氣依據太陽的變化而建立,本質上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和地軸傾斜造成的黃赤交角。


如果我們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視為一個平面圓,並把春分點看作0度的話,那每過15度就是一個節氣,24個節氣正好360度。

這個度數可以精確到某天某時某秒,比如今年冬至在2016年12月21日 18:44:07,這都可以根據公式推算出來。


當然,我們平時一般按照習慣,把這一整天都當做這個節氣。


四、24節氣到底準不準?


24節氣不僅在天文上做了精準的角度劃分,還加入了其它信息。比如雨水、小暑、寒露、霜降、大雪,這是氣象信息;而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這是物候信息


這讓24節氣的準確性,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

24節氣原產於黃河流域,以這一緯度帶的溫帶季風氣候特徵為基礎。但我國幅員遼闊,氣候資源多樣,在中原以外的大片區域,如新疆內蒙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雲貴兩廣和東南沿海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西藏的高原山地氣候、海南和雲南廣西南部的熱帶季風氣候,肯定是無法套用到24節氣中的。


比如立春,意為春季開始,在每年的2月3-5日。


從氣候學角度來說,把冬季後5天滑動平均氣溫值≥10℃的第一天,作為春季開始。


從這個標準來說,黑龍江一般在5月初入春,華北平原一般在4月,江浙一般在3月上旬,福建更早,要是在青藏高原北部,全年無春都有可能,跟立春節氣差十萬八千里。


即使只考慮黃河流域,每年的氣候差異也很大。就說北京,在2002年,3月9日就入春了;但在2009年,4月2日才入春,前後可以差二十多天,顯然跟立春節氣也對不上。

再比如大暑,意為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每年的7月22-24日。


大暑時,如果出現降雨,那高溫天氣可能得到緩解;大暑之後,如果副熱帶高壓來襲,天氣晴朗、陽光暴晒,可能比大暑時候還熱。


所以大暑也未必是最熱的時候。

同理,立秋是秋季開始、立冬是冬季開始、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雨水是降雨開始、白露是天氣轉涼等等,當具體到某個地區、某一年份時,也都是不準的。


你也許要說了:我去,你可真無聊,要這麼對應當然不準了!人家24節氣只是說個大概嘛!

說得太對了!


如果只是說個大概的話,那至少在黃河流域,24節氣還是能夠反映出天氣變化趨勢的。


比如雨水節氣,從多年氣候平均狀況來看,我國黃河流域在這一天後,降雨總體上將呈現增多的趨勢。


請原諒一個科研工作者的龜毛和話嘮……


最後要強調的是,24節氣誕生於春秋,西漢就已經完整收錄入曆法。


古人在幾乎沒有任何氣象觀測儀器的時代,僅憑肉眼觀察、身體感受和分析思考,就歸納總結出這樣一套簡練優美的規律,道盡寒來暑往、四季更迭。


還有那些富有詩意的名稱:驚蟄、清明、穀雨、芒種、白露……更是意境悠遠,美得讓人心尖兒打顫。


昨天終於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是實至名歸!


下一個節氣是大雪,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李汀 @大臉撐在小胸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科普博覽, @大臉撐在小胸
關於前排科普文竊以為有幾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春秋時期……儘管那時的古人,還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卻能敏銳地提出了「日至北」和「日至南」的概念。

春秋時期有日南至概念不假,日至北我查到比較早的也就是東漢的張衡。不知道更早的在哪裡。

要知道,春秋時代的古人幾乎沒有任何觀測儀器

圭表測影是很早時候就有的東西,也有文獻記載,說幾乎沒有容易造成誤導。
《周禮》記載

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
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國都鄙。

整體來看,科普文中強調春秋時候認識到二至日,戰國後期分為八等份,恐怕也是值得商榷的。
陶寺遺址的太陽觀測台,甲骨文的四方風,都有暗示先民對節氣的認識。

古人認為這種變化是一種「氣」,每月的前一個是「節」,叫「節氣」;後一個是「中」,叫「中氣」,所以每年一共有12節和12中。慢慢演變簡稱為24節氣。

這句把「中氣」叫為「中」,真是………………有時候簡稱某月中,純屬「中氣」的簡稱,而不是本末倒置的說那個就叫「中」,中這個字本身沒有中氣的意思。可以說一年有12節12氣,或者12節氣12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 ,三 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24節氣依據太陽的變化而建立,本質上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和地軸傾斜造成的黃赤交角。

本質上是這樣。但是中國的節氣創立完善在秦漢之間,認識到黃赤交角是在東漢中期。黃赤交角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完全認識不到黃赤交角也不妨礙定立節氣。
而且當時的平氣法是使用冬至作為起點的。

今天看到某大學公眾號推送也是,斗指方向多有錯謬,審稿要認真啊……
順便說一下斗柄指向問題吧:淮南子提到二十四節氣如下

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為 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

斗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
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 音比應鐘。
加十五日指丑,則大寒,音比無射。

實際上我們都知道,所謂的

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實際上24節氣斗指向就是這個斗柄季節的細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早就不準了。
當然是要求在入夜固定時間觀測北斗星的。隨著季節不同,斗柄指向自然不同。其順序示意圖應如是:

實際上斗柄到底怎麼算也有說道呢。
二十四節氣,重在天文,輕在氣象物候,最輕為名。名為實之賓。


忍不住糾正一點:韓國所謂的端午申遺是端午祭,確確實實是韓國的特色節日,和中國的端午節申遺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不然你們以為為啥韓國申遺成功了人民日報還第一時間祝賀咧……真要說端午節的話,日本都有端午呢。
中國端午節09年就申遺成功了。
所以別再調侃端午申遺這段子啦,韓國這次真的挺無辜的。

最後,恭喜恭喜,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真是個好消息!


有一部電視劇,叫《慈禧西行》。
跟《宰相劉羅鍋》差不多是同一時期的電視劇。
片尾曲叫《冷暖人間》,陳明演唱。
歌詞是這樣的

冷暖人間
演唱:陳明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哦~笑看天下多變幻
年年節氣永依然
春夏秋冬都是愛
留下冷暖在人間
春夏秋冬都是愛
留下冷暖在人間

一集電視劇看完準備睡覺,突然聽到前四句,簡直驚為天人!
那個時候比較執著於背詩什麼的,覺得這歌詞比背過的詩詞一點都不遜色啊。就跑著去拿小本本打算等第二集播片尾曲的時候記下來。
姥爺見我這麼慌慌張張地,就笑著說,別慌,我給你背剛剛那四句。

這不是剛剛出來的新歌的歌詞么!!
姥爺你怎麼會你別騙我你不是聽周璇郭蘭英么什麼時候聽陳明了??
姥爺說,那四句,是四季歌,說的是二十四節氣。
然後,第二集的電視劇就變成了二十四節氣科普。

《四季歌》是多美的智慧啊!


滿 至 小
暑 白霜降
大寒


朗朗上口,蒙童即可背誦。
字面上看,描述了四季最有特色的風光。
展開來說,就是一年四季的韻律起伏,什麼時間是什麼氣候狀況,做什麼事。
更重要的,代代相傳。


知乎處女答
作為一個在農村待過的來回答這個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非常開心的
趕在了韓國的前面保護了祖輩的文化

我從小隨著奶奶去山上種地
很小的時候便有了二十四節氣的概念
奶奶不識文化
但二十四節氣是倒背如流的
有很多順口溜也都是有二十四節氣
原諒我沒能在記住他們之前就去縣城上學
我下次問問奶奶再更

但凡家裡播種收穫
全都是依從二十四節氣的日期
每次奶奶問我日期我都回答的是幾月幾日
奶奶會在日曆上找到對應的農曆
看看是什麼日子
例如清明左右可以種樹
前一段時間小雪
奶奶即使年紀大
也特意給我打電話叫我注意添衣

在我們年輕人的生活中
或許二十四節氣的意識不是很強
但老一輩的生活中可以說如影隨形
(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
我們可以說在城市裡它不重要
但我們要記住它對我們祖輩的影響和它對中華傳承的意義

很難想像千百年來我們先輩在一次次對抗大自然過程中總結出二十四節所付出的努力
而它的順口溜可以在農村廣大的流傳
從而幫助老百姓生活

還是一句話
二十四節氣配得上這個稱號

希望點點贊噢


可能是我讀書少,這和韓國文化有什麼關係?


回答怎樣看待申遺成功,我想先回答一點點我個人關於 「為什麼二十四節氣能申遺」的一丟丟看法。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社區基礎,或者更通俗的說是群眾基礎,強調社區、群體以及個人的參與。「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不僅僅是它是一個中國古代極具價值的天文曆法體系,還不能忽視其背後的社會價值。


也基本可以這麼說,脫離背後的人民群眾,再牛逼的非遺,申請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列表,也是極其有難度的。遺產的評選不是你更好,你歷史更久,你牛逼,而是更加註重於群體價值與群體意義。(當然,24節氣就是很牛很厲害!參見 @中國科普博覽 的回答,寫的很棒很透徹)


但是如果孤立二十四節氣的社會群體價值,它可能根本申不上。


舉第一個例子,


韓國泡菜,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如果僅僅只是作為一個開胃菜是永遠不可加入世界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列表,所以在聯合國的列表上,出現的是Kimjang,making and sharing kimchi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今天早上特意抓住了我的同班同學,韓國大姐,求證Kimjang和Kimchi的區別,得到的解釋是Kimjang是製作Kimchi(泡菜的過程)並不是泡菜本身。所以在非遺列表上,真正的遺產是韓國製作泡菜的過程和其鄰裡間分享的精神。從這個角度上去思考,韓國泡菜的文化意義必然是與老壇酸菜所代表的文化意義是不同的。脫離了文化的受眾去談文化的歸屬問題不亞於在耍流氓。


另外一個例子,我想用中韓端午節之爭。端午節一定是起源於中國的,你就去抓一百個韓國人,大多數人也會給你的答案是這個。在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列表上,出現的並不是韓國端午節,而是
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江陵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並不划龍舟。

端午祭是儒家,薩滿教,還有佛教的共存。(One of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festival is the coexistence of Confucian, shamanistic and Buddhist
rituals.)

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
分享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的視頻。

這跟中國的端午節,真的是兩碼事!根本就不存在端午節是韓國的這一種說法。非物質文化遺產列表上的更準確的說法是「存在於韓國江陵地區的在端午期間的祭祀活動「
(定語!敲小桌板!)

所以基本不可能存在誰搶誰的遺產這個問題。


是你的,那就是板上釘釘,誰也搶不走。

畢竟端午節(2009年就已經申遺成功了。)

附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對中國端午節的描述性文件視頻也可以戳:Dragon Boat festival


偏題了,回車。

那麼「二十四節氣」的社群價值體現在哪裡?也就是回答入選本次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的「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knowledge of time and practices developed in China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 sun』s annual motion」這個「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 」是誰的遺產。

根據「Community-based」(社區基礎)原則,申遺是要由遺產歸屬人同意的。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n only be heritage when it is recognized as such by the communities, groups or individuals that create, maintain and transmit it – without their recognition, nobody else can decide for them that a given expression or practice is their heritage.

下面節選本次二十四節氣申遺《事先知情同意書》,

「我們社區的三十餘萬民眾非常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定期舉辦相關民宿活動,傳播相關知識,使得其有序傳承。

——《事先知情同意書》」花垣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015年3月5日


「每到立春日,我們村的居民就會早早起床,準備祭春的各項活動,我們要懸掛二十四節氣燈籠、焚香燒紙,為家人祈福,要舉辦接春、祭春、嘗春、探春、抬春、神巡村、享春福、演戲酬神等儀式活動。傳播「二十四節氣」的只是,表達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增強社區凝聚力。」
——《事先知情同意書》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秒源村居民委員會 2015年3月5日
「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春時節,我們貴州市石阡縣的侗族居民都要舉行名為「石阡說春」的民俗表演活動,屆時,裝扮成「春官」的民間說唱者走家串戶、以說唱歌要的形式,傳播包括「二十四節氣」在內的歷史、地理人文知識………」
——《事先知情同意書》石阡縣文化館 2015年3月5日

「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苗族趕秋)的第六代傳承人,……..多年來,我積極向民間傳承人討教,掌握了一整套苗族趕秋的儀式」

——《事先知情同意書》吳海深 2015年3月5日

因為太多了,所以只選擇了部分,做一個總結,與本次二十四節氣相關的社區群體包括:河南省內鄉縣、登封市、浙江省杭州市、衢州市、遂昌縣、三門縣,湖南省安仁縣,花垣縣、貴州省石阡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天等縣的相關社區。

The representative communities
come from Neixiang County and Dengfeng City of Henan Province, Hangzhou City,
Quzhou City, Suichang County and Sanmen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nren
County and Huayuan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Shiqian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Tiandeng County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The representative groups are 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 and China Folklore Society.

——Nomination file no. 00647

所以,從另一方面的理解,「二十四節氣」的本次申遺成功是不僅僅是自身的科學性,而更重要的是基於以上相關地區在繼承二十四節氣的實踐活動,這些活動的保留傳承,才是申遺成功的關鍵。

接下來就是一點申遺帶來的好處。首先,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列入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Need of Urgent Safeguarding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名單)的世界文化遺產是可以獲取聯合國的援助的,這對於保護和繼承顯然是有好處的。
出處如下:

A fund to finance programmes, projects and other activities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2003 Convention. In distributing funds,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nee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ticularly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safeguarding of heritage included on th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Need of Urgent Safeguarding and the creation of inventories are given special priority in the allocation of funds. The Fund is also used for providing emergency assistance, or for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sessions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members of communities and groups and of experts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還有一個就是「申遺」的熱點短時間會帶來巨大的社會關注度,比如,頭一次見到知乎文化遺產下面有答案點贊超過四位數,真的太感人了!!!希望這個熱點能持續保持下去~~~喜歡傳統並且保護傳統文化的人會越來越多!!~比心!

還有就是無論物質遺產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評定,個人認為其實還是西方權威價值體系下面的一種評定方式。雖然說成為了世界遺產超級開心,但是評定文化遺產的價值不能單單依據「是不是世界遺產」來評定。

最後表白祖國!
畢竟我們是世界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以及文化遺產第二多的國家!!~(其中文化遺產的預備役名單就有54個!~~~)


還能怎麼看待,特別好,特別棒。

能夠申遺成功,除了國家近幾年對傳統文化的支持和重視,更離不開那些愛好傳統文化的人,還有那些堅持創作的手藝人。

和大家分享幾張插畫師李曉林的畫作,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她的畫作讓她成名,也讓更多人認識到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小知識分享:

最開始在春秋戰國時代,節氣只有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後來,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經驗累積和智慧,對其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有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

所以說,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的智慧,是經過時間洗禮後留下的最精華的東西,是不可遺忘的民俗。

節氣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那些看似「土掉渣」的民俗文化里卻藏著最真實本源的美,暗藏了很多樸素的智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它用自然規律告誡人們順應天時。春分日暖、白露生寒,人立於天地間,感知世間萬物,在循環中獲得與自然的共生,如老子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部分文字轉自china_sight 公眾號文章,直接複製過來了。
你看,知乎這麼熱,這個話題沒什麼人關注,因為我們「太忙了」,忙的都忘了。


首先沒被韓國搶走很高興。
其次只有我覺得二十四節氣的名字簡直美爆了么!?驚蟄,清明,穀雨,霜降,小滿,芒種……不要太美呀啊啊啊啊啊啊啊
連詩歌都美???????????·??·????????????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只能說申的對,算是中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進步了一些,沒什麼特別值得慶祝的,因為早就該申了啊....還有中國那麼多可以申遺的項目,等著爛在中國沒人繼承沒人關注或是被其他國家搶先申掉嗎....

申完之後該考慮的是該怎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續發揚光大,而不能只停留在成為非遺這個表面的地位上,一時成為熱門消息,過段時間冷卻後就被大家忘記。二十四節氣還好,因為畢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其他很多非遺項目都不能被老百姓了解,非遺的繼承者也多有生活窘迫,必須得靠其他行當才能養活自己,找不到徒弟繼承非遺手藝等情況。針對非遺的法律制度也不夠完善。

總之長路漫漫。


只是覺得考研政治考文化自信的幾率又大了幾成。。。


小時候課本上的,好像是地理書,記不太清了。看了幾遍就記住了,這麼多年都沒忘,一開始看書上寫的是春分瀝水干,但是另一個版本是地皮干,還是地皮干更通俗一些。
立春陽氣轉,雨水燕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五月節,夏至不帶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
白露正割地,秋分無生田。
寒露還不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結凍,冬至不行船。
小寒還不冷,大寒三九天。


驚蟄
小滿
白露
霜降
小雪

——
這個是真的

兩個字能描繪一幅畫卷

感恩生在華夏。


節氣歌后面好像還有4句: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我小時候在字典後面背的節氣歌是有後面這4句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解放後新添上去的,畢竟這四句里的6日、21日、8日、23日很明顯是公曆日期。


坐標德國,這是去年白露那天的畫風。

這是今年霜降那天的畫風,真的好神奇。


題主給出的問題比較寬泛,針對原問題,我想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談談:

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與中國許多化遺產相比,24節氣有何顯著不同與特殊意義?這一古老而現代的民俗傳統通過申遺展現給世人,對其自身豐富傳承又有何作用?

在此引用以下兩位老師的回答,比較簡潔的話語,但希望對提問者有所幫助咯。

-----------------------------------------------------------------------------------------------------------

王宇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中國非物質文化傳承面臨的最大危險是缺乏傳承人,二十四節氣則完全不同,它至今仍能夠準確地與中國大地的天氣物候變化相匹配,甚至能夠在一定程度繼續有效地指導農業生產,因此二十四節氣永遠不會失傳,而成為一種活的文化傳承。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敬畏自然的價值觀,即要尊重自然規律的謙卑情懷,不能違背天時物候蠻幹硬幹;其次,它體現了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求真精神,中國人不僅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而且善於提煉總結自然規律和變化特點,並且賦予其人文符號;第三,在敬畏自然、探索自然的基礎上,中國人更善於運用自然規律,促進農業生產,增進人類福祉。

《易繫辭傳》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二十四節氣的總結、運用,正是中國人將「天文」轉化為「人文」的文化創造歷程的縮影,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生態文明觀。

-----------------------------------------------------------------------------------------------------------

徐晟 (浙江工商大學 人文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我本人不太了解申遺的主體是哪些機構,以及成功之後,會有哪一些後續的舉措。我下面談談關於申遺成功本身,以及對該項文化遺產之傳承與豐富有何促進。

從個人經驗來看,直接的答案可能令人失望。除了看到媒體一些報道之外,並沒有在周邊人身上看到什麼變化。比如相對以前,更加了解現在處於什麼節候,並舉辦或者參與與之相應的風俗活動。


說一些題外的想法。

二十四節氣跟傳統農耕時代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相關;今天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與之有所隔膜。一方面,人們不再看天生產,靠天吃飯(因為水利、化肥、農藥和塑料大棚,尤其是全球化供應,可以勝天……)。

另一方面,農村空心化,城市工業化+後工化交織的時代,多數人也沒有餘暇,更沒有相關的知識,以及內在的心境,去舉辦或參與相應的禮俗活動。

也就是說,它雖然具有珍貴而豐富的文化意義,卻在相當程度上,喪失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根基。也因此成為一種名副其實的「遺產」。

你們媒體可以做一個抽樣調查,看看有百分之幾的人,知道當下是處在哪一個節候,有什麼樣的禮儀風俗。這種調查本身,也算是對傳承意識的一種促進吧。

在其自身得以產生和豐富的漫長年代裡,二十四節氣,對士農工商不同的階層,具有不同的意義。比如對於農民,主要跟生產和閑暇的節奏有關;對於士林,我們能夠想到的則是詩歌吟詠和文房清供。四民共亨的,大概只有飲食。

今天自然經濟,以及自然經濟有關的地方性商業活動,即便沒有完全消失,也所剩無幾了。

以汪曾祺的小說《鑒賞家》為例;其中所描寫的各個階層,都已消失殆盡。今天,可能只有讀了一點書,又有一定閑暇的人中的一部分(不知道比例有多大),會帶著某種懷舊的審美意識,去追念〝過去的美好時光〞。他們才是傳統文化復興的真正可能性所在。

如果這個社會朝理想的方向發展,上一條所提到的人群應該會越來越大。他們可以讓二十四節氣重新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不只是閱讀或者表演。

只要個體有知識和閑暇,不需要政府做太多,禮俗會自己回來的。這種回來,絕不可能是原樣的照搬,而是其中的某些內容,在新的時代土壤中,重新發芽。

比如,立夏的時候,全家人聚在一起,認真吃一次鴨蛋,講一講節俗相關的傳說,念一念相應的童謠,詩歌。自己能寫兩句就更好了。這好像不需要什麼聯合國,我們自己就能做。


最後,一切的一切,關鍵在於閑暇。如果只有忙碌而沒有閑暇,就沒有「節奏」;所謂節候,之所以「美好」,不正是出於自然運行與個體生活之〝節奏〞的和諧共鳴嗎?!

--------THE END--------

以上內容均來自「有問」APP。

微信公眾號:youwenuwell

歡迎關注 :)


就放幾個圖,因為八成大家看到的陰陽圖都是錯誤的。

錯的!!

對的

對的!

錯的!


居然沒有回答提到二十四節氣與占星術十二星座的嚴格對應

搭訕時可以這樣問:你是哪個星座,白露座的?


學校里的課文如今早已忘得差不多了,古詩也都背不全了,只能記得有名的幾句。
但是,二十四節氣歌從小學開始到現在就沒忘掉過。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申遺成功是一件好事,但是恰恰相反,我在高興的同時也有些堪憂。中國是一個有文化有歷史的國家,可以說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從世界版圖來看,主要的中心就是亞歐大陸,而亞歐大陸的文明,中國文明佔有很大比例。承載那麼多歷史,文化的東西,今天能傳承下來的越來越少了。我們在讚美日本,韓國的文化,或者吐槽日韓的同時,有多少在反思這背後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不珍惜呢!?日韓文化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繼承保留和發揚。
對於申遺有什麼要求,程序我不了解,但至少我認為可以申報的東西太多太多。現在社會人們對於傳統的認識,越來越簡單,對文化的繼承,保留也越來越差。
扔一個栗子,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淡,那麼這就是一種流失。過年的風俗越來越少。有人反映懶得貼對聯!有的人反映不應該放鞭炮!有人反映懶得掛燈籠 !雖然只是一些細節,那麼這些行為,又何嘗不是一種文化,一種傳統的流失。
世界本來就是一體,文明,文化,知識,藝術也應該相互包容,交流,借鑒,發揚。不反對吸收外來文化,接受外來文化。但是如果一味地去羨慕,追逐,效仿他國文化,拋棄自己的文明,將來的世界,會不會只有一種文化呢?
申遺是一種保護文明的方式,但不是為了申遺而申遺。
其實當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過年貼春聯,放放爆竹,你的這些行為,能做到,讓你的下一代看到,更深一步的話,給他們講述一下這裡的故事,那麼此時,你就是一個文明的傳播者,繼承者和發揚者!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做的,真的就是舉手之勞,而且可以做的很多!
才疏學淺,以上個人觀點。


推薦閱讀:

閃電是什麼顏色?
真有雷電錄像這麼個現象嗎?
什麼是單胞環流?
颱風和暴雨正面遭遇會發生什麼?
16年夏季印度為什麼出現 50 度高溫?

TAG:現象 | 氣象 | 節氣 | 中國傳統文化 | 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