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節里,一天——24小時為什麼不需要修正?

我們通常說的一天,一個太陽日,是地球自轉一周(一個恆星日),再加上自轉追上公轉一天相對太陽轉過的角度。因為公轉軌道不是圓的,不同季節一天里轉過的角度是不同的,因此一個太陽日,在不同季節會有些許差別,不全是嚴格的24小時。這個波動有多大,為什麼不見有修正?


這個修正是有的。叫做均時差。均時差_百度百科
現在民用主要為平太陽時,某些需要使用真太陽時的特殊場合一般也可以直接通過軟體或網路查到真太陽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這個概念並不常見。
平太陽或假太陽是一個假想的天體,它每年和真太陽同時從春分點出發,在天赤道上從西向東勻速運行,這個速度相當於真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平均速度,最後和真太陽同時回到春分點

平太陽每天上中天時間間隔是一個平太陽日,這是一個靠虛擬天體造出來的平均值,平均值本身當然是不變的。真太陽日是真的根據太陽上中天的時間間隔,所以真太陽日長度是變動的。
但是根據定義,一個回歸年的話,平太陽和真太陽同事從春分點出發同時回到春分點。所以在一年長度上,真太陽和平太陽沒有區別,但是具體到每天就不一樣了。確實和季節有很大關係:

真太陽時和平太陽時現在都可以通過網路或者軟體查到,一般民用皆用平太陽時,並非不用修正,而是兩種時間,有需要的自然明白哪裡去查。
實際上鐘錶和日晷授時差異的時差有個專門的名詞,這個叫做均時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D%87%E6%99%82%E5%B7%AE
均時差一年變化:

上述兩種效應有不的周期、振幅和相位,所以兩者結合在一起的結果是不規則的波浪起伏,在暦元2000的數值如下:

這個修正是有的。參見維基詞條:

從1834年起,因為大多數的船舶都有了準確的計時器,所有的時間顯示才改用平太陽時。只有在需要視(真)太陽時的特殊觀測場合,才會以相反的符號將均時差附加給平太陽時。


在早期,用太陽位置來標定時間,叫太陽時。由於太陽圓面中心不好確定,太陽時並不精確,所以改用恆星位置來標定時間,叫恆星時。由於恆星時與人類實際生活差了半天,因而要加上12小時修正。由於零經圈在格林尼治,因而格林尼治的本地恆星時成為最早的世界時,縮寫UT。慢慢地人類發現地球自轉不均勻,為了校正世界時,就加上了改正項,改正後的叫作UT1。現在通用的時間叫協調世界時,縮寫UTC, 這是以原子時為基準的,完全均勻的時間,不涉及地球自轉不均勻性,自然也不需要校正了。


推薦閱讀:

物理上,如何理解時間彎曲?可以計算曲率嗎?
如何反駁「現在寫一封信,讓未來的子孫坐時空機回來,把它埋起來,如果順利的話,幾分鐘後就會有人來找你」?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孫悟空去天庭那麼久唐僧早被妖怪吃了吧?
當我們在刷牙時,我們可以幹些什麼?

TAG:時間 | 物理學 | 天文學 | 天文知識 | 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