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渤海未來?

海洋環境專家已為渤海做出死亡倒計時,發出「渤海將死」的呼喊。「一邊是快速的污染和生態破壞,另一邊是低效的渤海污染治理」,難道渤海真的沒救了嗎??心痛。。


國家環保部組織進行的五大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認為,環渤海區域的環境惡化趨勢「無法逆轉」。

如果仔細查看環渤海區域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規劃,重化等工業從珠三角、長三角繼續向環渤海區域轉移的趨勢,在最近十年以內也是沒有可能逆轉的。環渤海區域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級」,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承擔了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任,控制產業發展規模是不可能的任務。

從自然條件來說,渤海灣的自我凈化能力相當差,水體循環很慢(數據大概是20多年循環一次,但是並不均勻,在不同海域差別很大)。目前環渤海區域都在進行大規模的圍海造陸,對水體的自凈能力也有一定的影響,曹妃甸區域超過300平方公里的大規模圍海造陸就對渤海灣底的水文循環條件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所以,不論從經濟發展趨勢還是自然條件,渤海的問題都相當的不讓人樂觀。

往好的方面來看,最近的渤海溢油事件引起民間和高層對渤海灣水質問題的高度關注。最近應該很快就會出台關於化工園區的准入條件的相關規定,會對工業園區尤其是化工園區的公用工程配套進行強制要求。個人覺得在加強認識的基礎上,未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還會不斷的推出,渤海環境形勢到達谷底之後,應該會有一個反彈。

目前看來,可以採取的政策,主要是借鑒奧運時期的聯防聯控。這個制度設計在很多地方都有實踐,尤其是跨政治區域的時候。黃河有黃河委員會,過去萊茵河跨國性污染的時候,也是成立了高層次的委員會來相互牽制。渤海灣現在是好幾個省份共同的排污口,必須要有一個高層次的協調。

從技術上來說,目前至少從天津、北京來看,污水排海還是處於比較寬鬆的狀況。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已經很高了,而且處理廠出水標準也很嚴格(COD 標準是 50~60,在全世界也是相對比較高的),但是郊縣和廣大腹地還有很多空白。在這一方面,就和現在鬧的很兇的 PM2.5 一樣,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很大的空間。中國的汽車排放標準過去十年經歷了從歐I到歐IV的進化,相信只要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動,排海標準和執行情況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一個質的變化。

不過,從渤海灣自凈速度來說,完成這樣一個從谷底向上的轉變,至少需要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的。


早在五年前,大連一個潤滑劑工廠的老闆告訴我,渤海裡面已經基本沒有魚類生存了。我不知道現在的情況如何,但是毫無疑問渤海的生態系統已經被徹底破壞。

在這種情況下,我不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渤海會有可見的起色。


最近做的保護區基本都是環渤海地區的,不願長篇大論,簡單說幾句。
渤海之殤,最不可避免的一條,就是京津冀的快速發展,城市的大量排污,使原本水交換能力很差(畢竟是內海)的渤海愈發髒的不可收拾。
渤海之殤,第二條,豐富的海上油氣資源。東營附近的,利津、墾利、廣饒,每個油氣資源都很可觀,但一旦發生海上溢油(近幾年大大小小的溢油事故屢見不鮮),對水體和對動植物是毀滅性的影響。
但渤海也在治理中,情況比很多人想像中的要好。作為一個廣闊的海域,生態系統崩潰並不是那麼突然,也不會那麼快,海水有自凈的能力,海洋生物也有適應的能力,整個生態系統是一點點發生變化的,比如,底棲的多毛類增加,魚類群落結構的變化等等。所以,說渤海是死海,也是有些危言聳聽了。


滇池投入那麼多錢,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偌大的渤海...唉


渤海的情況比現在的霧霾還不好治理,渤海的生態系統已經崩潰,水體嚴重污染。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甚至草木水土和空氣,在這個國家的命運就是一個杯具。


推薦閱讀:

霧霾會給當地的土壤和水源帶來怎樣的威脅?
有人說30年後肝癌(水污染),胃癌(食物質量),肺癌(空氣污染)會成為每一個中國家庭面臨的問題,有這麼嚴重嗎?

TAG:環境保護 | 水污染 | 生態學 | 海洋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