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诺号抵达木星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11-28
谢邀,刚好有朋友在这个任务探测团队里。
事实上,“娜莎”近几年的项目总是出现在公众媒体里一方面也是为了引起社会关注效应以此来向国会申请更多经费。包括去年到冥王星的新地平线号,今年抵达木星的朱诺号以及正在筹划中的探访木卫二欧罗巴星的克利伯号。具体细节就不说了。题主问到了对人类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其实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回答。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关于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写给修女玛丽·尤肯达的一封回信来回答她提出的“地球上尚有很多饥饿和苦难,为何投入大笔资金探索火星”的问题。谷歌很容易搜到,我就不复制粘贴在此了。
其实,我们现在所做的事的意义,或许从几百年过后再回过头来看会更清晰。正如我们今天从人类发展的历程中看几百年以前的大航海时代给人类带来的深远影响一样。今天所有的天体物理学家其实正是我们这个向宇宙进军的大时代背景下的哥伦布和麦哲伦。我们生活的母星地球在宇宙尺度上不仅是脆弱易摧的,而且矿产资源也是有限的。人类向更广袤的深空进行殖民活动是未来势必会发生的必然事件。限于当前的技术条件,我们连生活的太阳系里的各大行星都远远谈不上有多深入的了解。每一颗行星都是独特并且重要的,因为在遥远的星系,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木星,土星,地球,火星。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利用自己星系的星球为模版,对现在和未来将会居住的母星所在的环境多一点探索和了解,让我们在未来太空殖民的过程中到达新的恒星系不至于感到完全陌生和恐慌甚至于束手无措,犹如当年哥伦布麦哲伦航行时绘制海图,探索未知大陆一般。
看过火星救援的朋友或许知道,马克在地球上学到的每一片零碎的知识和对火星环境的观察了解,都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他的性命让他继续生存下去。同样的,现在我们对太阳系探索的点点滴滴的知识都有可能在未来的太空殖民时代对整个人类族群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抬头看,火星,土星,木星,现在都被人类的航天器环绕着,会有一种走出地球不再是梦想的陶醉感
人类最终必须走出地球,深入宇宙,才能最大程度避免遭到不可抗力的偶发事件灭亡。从而最大程度保持种群的繁衍。
比如某颗恒星近距离路过太阳系,地球轨道可能会被它拉扯变形,甚至甩出太阳系,人类不进入太空,不可避免的要灭亡引起中二(例如我)对宇宙不切实际的幻想:-P
一个新的科研项目正在正常进行而已。对人类?没什么特别的。
推薦閱讀:
※如果把太陽變成一個網球的大小放進水裡完全淹沒會發生什麼?
※黑洞裡面是什麼?是另一個世界嗎?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推動地球自轉與公轉的能量來源於什麼?
※我們生活的宇宙是否類似一個「俄羅斯套娃」的結構?
※球形的蟲洞,走到這個球體的哪個位置就算進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