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通過造湖的方式緩解長江洪澇災害?
不是修建水庫在河道基礎上造湖,而是直接開闢新的河道邊的湖區。如果可以實施,可以怎麼實施?可以使用耕地嗎?
湖泊一直都是非常好的調蓄工程,就像一個小水庫一樣,尤其是當它與區域內河道聯通的情況下,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但是,面對像今年這樣的流域性的長江洪澇災害,湖泊起到的作用很有限,而且人工湖由於成本的問題,規模都不大。我們來看看武漢。武漢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之一,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的近1/4,有大小湖泊166個,被稱為「百湖之市」。武漢有如此多的湖泊,可還是發生了如此嚴重的看海問題。這主要與武漢本身地勢低洼以及今年極端氣候有關,具體就不多說了。
對於像一個小區,學校,醫院這樣規模的區域,人工湖倒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調蓄作用。所以一般大學的新校區總會有一個人工湖(這可不僅僅是為了給小情侶增加詩情畫意。。。)舉個栗子:河海大學江寧校區有著非常先進的排水系統,這與教學區內的東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江寧校區多年均降水量1014mm,校區內年均徑流20度萬m3,另外北門還有100公頃的匯水面積的徑流要經過校區,入境徑流近35萬m3。雨水經過校內外大大小小的收集管道,通過雨水彙集利用工程充分利用雨水資源,最後均匯入東湖體內和1000立方米庫容的地下水庫等,用於校園綠化及環境用水。江寧校區藉助東湖形成一整個校園雨水彙集系統,為雨水彙集機理、雨水保鮮、雨水生態利用、城市化水文效應等方面的實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是不是很符合河海的特色呢。
我從大歷史的角度回答一下吧,也許不和大家口味,勿噴。
從地形圖上看,兩湖實際是一個盆地,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就是這個盆地的盆底。由於盆地海拔過低,在人類未曾改造之前,長江漢水等諸多河流在這裡沒有固定的一條河道,而是存在多條遊盪性的河道。這種情況,看看各個三角洲的河流形態,比方說尼羅河,就可以理解了。先秦時期黃河在河北平原「北播為九河」,也大概是這個樣子。此時河道遊盪不定,就形成了大面積的湖泊沼澤區域,古代的「雲夢澤」就是長江和漢水肆意泛濫的地方。
隨著人類的繁衍,對土地需求量的增加,向長江要土地的動力也越發強烈。人類的辦法就是修築堤防,剛開始是修築局部的堤防,這種局部堤防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長江洪水時泛濫溢出的地點變得確定了---就是那些沒有修築堤防的地方。至少我們可以判定,修築了堤防的地方,洪水潰口的概率大大降低;沒有修築堤防的地方,行洪的概率大大增加了。這就導致了原來的「澤」,那些被堤防保護的變成了良田,而未受堤防保護的則由於常年溢洪變成了「湖」。秦漢時期據說有4萬平方公里的「雲夢澤」,變成了唐宋時候最大也只有8千平方公里的「洞庭湖」,就是這個變化。
歷史上湖北的開發遠早於湖南,荊江江北的大堤修築要早於江南;而兩湖地區長期的政治和經濟中心--荊州--也位於江北,在洪水到來之時,統治者也會更多的傾向於向江南行洪,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舍南保北」的策略。荊州衰落之後武漢興起,武漢本身就是「舍南保北」策略之後才從雲夢澤中露出的城市,自然更要沿用這個策略。策略一直延續到今日,可以看到荊江分洪區設置在江南的公安縣,而不是地勢更為低洼的監利縣。也正是在這個策略的影響下,承接長江洪水的主力,從江北的「雲夢澤」,變成了江南的「洞庭湖」。
在農業時代,向長江要土地的動力不會停止,這也是工業革命之前延緩達到馬爾薩斯陷阱的最有效辦法。人類的辦法就是在每一個地方都修築堤防,力爭不讓洪水泛濫,全部流到下游去,把每一寸土地都變成良田。雖說這個策略不是那麼有效,但全面的堤防確實大大的增加了河道的行洪能力,遠比之前更多的洪水被兩岸的大堤送到了下游。唐宋時代8千平方公里的洞庭湖,到現在萎縮到2000平方公里,就是人類不懈修築堤防的成果。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土地變成了良田,養活了更多的人口。
人類和長江的鬥爭,儘管總體來看節節勝利,水退田進,但這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有波折起伏,有很多時候長江取得了一次戰役的勝利,變成了田退水進,對人類來說就是發洪水了。從這個角度看,水災是人類主動的選擇,是向長江要土地必須付出的代價。
樓主期望通過還湖來減少長江水災,短期內這個措施肯定是可行的。1998年大洪水之後,很多地方平圩行洪,那就是把已經從長江要來的土地,還給長江。但是長期來看,如果人類控制不住自己對土地的需求,這些已經還給長江的土地,人類遲早會通過各種手段再要回來。
最後再說說三峽。從向長江要地這個角度出發看,三峽大壩提供了傳統堤防之外另一種獲取土地的手段。我們假設荊江河道的行洪能力在6萬立米/秒,在三峽大壩之前,超出6萬立米/秒洪水會決堤,那麼決堤之後洪水泛濫的土地,一小部分會永久的變成湖泊,為此後的洪水提供吞吐,大部分至少是糧食產量下降了,也就是說土地的產出下降了。修築了三峽大壩之後,由於水庫的調蓄,超出6萬立米/秒的洪水被三峽控制在6萬立米/秒下泄,那荊江大堤就不會潰口,大部分土地的產出上升了,而兩岸也可以填掉更多的湖泊,獲取更多的土地。
雖然沒有數據支撐,但我相信,三峽大壩建成之後在兩湖平原填湖新獲取的土地,要遠遠多於在峽谷間淹沒的土地。
也許只有人類已經遠離了農業時代,人口也不再增長,淡化了強烈追求土地的記憶,才有可能真正的退田還湖吧。
填湖都來不及還造湖。。。
一般來說就是河道和湖泊周圍的疏浚。現在的湖已經幾乎被圍湖造田侵蝕殆盡了。不過提高湖的蓄洪能力倒是有個方法:在冬季枯水期關閉湖出入口的水閘,保持湖區接近乾涸狀態,等到汛期開閘放水,可以提高短時間內的蓄洪能力。這樣對湖區生態有一些破壞,水位不能搞的太低。
其實我也想問這個問題
好多人說武漢填湖的問題
可是我想,大部分湖平時也不是光禿禿一個大坑吧
比如上面 @楠楓槿 答案中那個湖,目測離水漫出來也就半米
https://pic4.zhimg.com/e01748a2ebccb14175879b79561b7f47_b.png
也就是每平方米湖蓄水半立方米?
可是如果填了湖,每平方米的土壤也能吸不少水吧有空都去填湖了,誰還給你挖湖?能清清淤就不錯了
退耕還湖
一是必須選 地勢低的地方,但這些本來就是上等的水稻田
二你就是挖個大坑 平時啥也不幹,就等著洪水來了蓄水,也辦不到
因為,越是大坑地勢越低,平時就會有水流進來,緊急時候 蓄不了多少水
洪水和農業是 天然好基友 從人類開始在尼羅河下游種植開始,幾千年歷史了水利也好
洪水管理也好 控制也好
流域水資源管理也好
都涉及技術與經濟可行性
技術上 挖湖沒問題 機械設備一大堆 挖地下河都沒問題
生態角度 環境角度是否滿足要求?
經濟上是否可行?
根據個人所見,覺得不可能起很大作用。
我就是最近什麼「看海」「洪澇」「填湖」鬧得很兇,總因為一些糟心事被各大媒體輪的城市的一土生土長之人。
在這座城市的二橋邊上有一個人造湖的公園,離江很近,但不與江通。這個湖在2016年7月6號滿了!滿了!滿了!直接漫上了馬路……整個橋下的公園都是水,日常情況下這個湖只有公園的一半大,但是那天它淹完了公園,在向馬路進發……(親眼看到的哦)
所以假設說這個城市沒有填湖,房子肯定先得少上一半…(而且填的湖大部分不大,死水居多,部分大湖填過,後來被整頓了,但是還是比當年小一點,不過水質稍微好上一點)如果是這樣……可能路面不會淹那麼高……但是湖水漫上路來的可能性極大。
但是98年前這個城市沒怎麼填湖……還是淹的很慘啊,我家門前的馬路變成了小溪流……我還是一直住在地勢高處的土著。今年也是,從沒淹過,就6號被淹掉,水下午3點也退乾淨了。可能是天氣的問題吧。
再舉一個例子,這個城市的有著「高山流水」的美談的邊上也有個人工湖,比前一個大一倍,不僅離長江近,離漢江也近,但是貌似也不和江通。這個湖從6月開始下暴雨到七月連綿不斷的暴雨時,我每天經過都在想會不會滿呢?6號那天因為那個地方說是無法通行,所以換了條路通勤。我猜可能是漫上路了把路淹了吧…因為前一天我才從那裡經過,湖面離路面就幾十厘米的樣子……
今年的江面水位超警戒線已經80厘米了…比沿江大道的路面還稍微高點。就算湖水與江相連,沒有落差,水也不好出去。所以如果是今年這種暴雨,把湖還回來沒什麼用,如果是往常的話可能有點益處。但是海綿城市不僅僅要求有湖,還要有能蓄水的地。我記得我看過的一些內容說泥土地比水泥地更能排掉雨水…可能還需要很多很多自然綠化吧。
哦……我突然想起來以前在某個被填的很厲害的湖那邊住的時候,還給市政打過電話「怎麼還填,不是說好了不填嗎?」後來還是被填了…恩,填完之後好醜,多了一堆小區。把小區炸掉也不現實啊。
還是修堤靠譜啊。
推薦閱讀:
※親歷九八抗洪是種怎樣的體驗?
※對於這次颱風尼伯特,給閩清閩侯永泰古田等地引起的洪水有何影響?
※如何評價官方稱2016年可能會發生大洪水?
※洪水是如何進行預報的?精確性如何?
※微博上盛傳的奧地利洪水用臨時檔洪板就可以阻擋是真的假的?
TAG:長江 | 洪水 | 2016年南方強降雨及洪澇災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