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歷史條件下,明朝的政治運行機制有何優點和致命缺陷?

注意,是政治運行機制


謝邀

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一統的王朝。對於這個朝代,大家的印象可能是那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殘忍嗜殺;後續皇帝中劣跡者多,明武宗的荒淫糜爛;嘉靖皇帝的煉丹成仙;萬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理政;熹宗皇帝愛好木工,信用大宦官魏忠賢;崇禎皇帝的多疑猜忌;就是開啟了仁宣之治的明宣宗也酷愛鬥蟋蟀;高壓殘酷的特務統*治,特務機關數量之多,是歷朝之最,諸如錦衣衛、東廠、西廠等;明朝末年大宦官魏忠賢對東林黨的殘酷清洗。

仔細盤點歷史,明王朝是被嚴重誤讀,甚至是蓄意拉黑的朝代。真實的明朝是這樣的:

明朝是推翻元朝的異族統治,代元而起,兩宋之後強悍的中華漢族王朝。明朝的統治延續276年,如果不把東西兩漢、南北兩宋相加,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僅次於唐朝的第二個中華漢族大一統朝代。

明朝統治疆域廣大,一改中華漢族自南北兩宋時時被外族威脅,偏安一隅的窘境,從建國開始就以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南征北討,扭轉了中華漢族自兩宋以來羸弱的對外戰爭形勢。

明朝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政治制度——內閣制。從朱元璋開始,明朝正式取消宰相制,而代之以內閣,這套系統後來被英法等國家效法,其內閣首輔就是後來這些國家首相的雛形。明朝遇到重大決策,單個部門不能決定,必須要在皇帝面前進行廷議。正是這套系統確保了明朝在多位皇帝不太勤政的情況下,保證了國家行政官僚體系的基本運作。

明朝已經有資本主義萌芽。明朝末年,除卻中國固有農耕經濟外,東南沿海已有各類手工作坊,大作坊主僱傭的工人甚至多達千人。如果明朝再多支撐五十年,中國歷史發展將會大不同。

明朝是中華漢族建立的最有骨氣的王朝,從立國始,到亡國終,明朝始終不曾與外族簽訂城下之盟,不主動乞和,對待外敵,明朝的態度自始至終就是戰鬥到底。在明朝中葉著名的土木堡之變時,瓦剌部圍困京師,並手握前皇帝人質,都不曾使明王朝屈服。最後在明朝的打擊下,最終解圍而去,並歸還了皇帝人質。這一點無論是我們謳歌的強漢盛唐都不曾做到,白登之圍和突厥鐵騎的恥辱,也是強漢盛唐在經過初期的鞏固發展之後才得以洗刷的。

明朝的藩屬國眾多,在海外有強大的影響力。對外,明朝一直是東北亞地區的實際仲*裁者。萬曆年間,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大舉侵犯朝鮮,但明朝洞若觀火,識破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只是後續圖謀中國的跳板。儘管當時國內困難重重,萬曆皇帝最終仍然決定出兵朝鮮,將日本侵*略軍趕回了本土。

明朝有著中國歷史上除去春秋戰國以來最為燦爛的思想文化。明朝思想界大家眾多,思想開放。終明一代,先後出現王陽明、王廷相、李贄、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等等大家,這些人各成流派,又相互綜合,將中國思想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這樣的明朝,究竟又是被怎樣誤讀和拉黑的呢:

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代明而起的清朝的蓄意醜化。滿清是取代明朝入關確立統治的,為鞏固自身統治,徹底斷絕廣大漢族百姓復興明朝的希望,在民俗、思想、文化方面進行了有預謀,有系統的大量刪除、醜化工作。民俗方面,強迫漢人蓄留滿族髮式,發布臭名昭著的「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命令;思想文化方面,大力鉗制禁錮知識分子,大興文字獄,隨意指摘文學作品中的一字一句,使文學創作成為讀書人的畏途,使學術自由受到極端限制,人們的思想受到嚴重束縛。讀書人為了逃避文字獄的風險,不再去關心政治、經濟、科學發展,只是一味埋頭八股文,導致思想僵化,科技倒退。特別是在清朝乾隆年間,滿清借修纂四庫全書之際,對中國文化進行了一次系統性的浩劫,將對滿清統治不滿,不利的,對明代進行緬懷的書籍進行焚毀和篡改,實際上是對歷朝文化典籍的一次閹割。清朝政府召集御用文人花費百年時間修明史,將明朝歷史按照自身意願加以篡改和刪除,致使我們現在看到的明史和真正的史實之間有著很大的差距。

部分影視作品的推波助瀾。筆者至今不解影視作品中為何充斥著大量正面描寫滿清的作品,諸如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等,而對明王朝少有正面描寫。各位看官可曾這樣想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大殺功臣,整頓吏治,充其量只是上層權利分配的又一次洗牌而已,得到實惠的是下層百姓;被人詬病的明朝幾個皇帝的行為乖張,並沒有影響他們對國家大事的決策和判斷,明朝皇帝突出的特點是普遍大事不糊塗。萬曆年間著名的三大征也是在萬曆的親自決定下進行的;大奸大惡的魏忠賢迫害的是政治對手東林黨人,政治鬥爭的殘酷性決定了雙方只能以死相搏。但比較魏忠賢和所謂清流的東林黨的執政業績,魏忠賢執政期間,國事可控,對內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對外任用非自己一黨的孫承宗等人,對後金採取攻勢;而東林黨人上台後,國事盡壞,不可收拾;所謂的錦衣衛、東廠、西廠等特務機關更多被影視作品擴大妖魔化了。

對於這樣一個,一掃兩宋政治頹勢,十七世紀前期在東北亞地區有著國際影響和聲譽的赫赫漢族王朝,在思想上媲美春秋戰國、經濟上比肩兩宋,在武功上重振中華漢族雄風的偉大王朝。作為中華漢族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還它歷史本來應有的面目。


歷朝歷代的政治運作,無非是「內廷-皇帝-外朝,哪個權力大一些」:

「外朝」方面:

明朝的內閣=隋唐的「三省」=秦漢的宰相——重大改良在於:

在「內閣」的框架內,事權歸一,由首輔說了算——像隋唐那種「中書、門下、尚書互相牽制」的本質是什麼?無非是「外朝自身內部互相牽制」,這樣雖然可以確保「皇帝一家獨大」,卻是以「拉長工作流,喪失政治運行的效率」為代價。

在如圖所示的工作流中,不僅「事權碎片化」,皇帝更是變成了「二傳」、變成了「工作流中的某個具體節點」,根本沒有多餘精力去行使「統管、監督」的職能。

至於宋朝那種官制,相當於在隋唐的基礎上再把「三省」敲碎,卻根本沒有對「工作流的結構、方向」進行優化,只是「憑空拉長了工作流」,皇帝依然是「二傳」、「工作流中的某個具體節點」——最終只能導致「不管是明君還是昏君,行政效率始終慢如龜」。

在工作流極度拉長的情況下,個人的工作效率再高,也不足以影響大局——你們公司為什麼「反應慢」、「人浮於事」,不是因為「沒有牛人」,而是「流程出毛病」了。


那麼,皇帝把「事權」全都交給內閣了,內閣給皇帝挖坑怎麼辦?這就要看「內廷」了。

「內廷」方面:

在我國整個「皇權專制」時期,皇帝從來都是「向外朝要權」,分割的從來都是「外朝的權力」——明朝是「唯一的例外」:

1、不再對「外朝的權力」進行切割、分化——內閣始終是一個整體;

2、內閣始終維持在5個人左右的規模,首輔說了算,這就導致:

第一、明朝的內閣不會像宋朝那樣「部門七零八落」、「宰相論斤算」;

第二、規避了「外朝權力集於一人」的弊端——畢竟,首輔的正式名稱僅僅是「首席大學士」,只相當於「首席顧問」:

首輔的「地位」不是源於「官方授權」,而是靠「個人影響力」,屬於「潛規則」範疇——我國曆來最講究「名正言順」,既然是「潛規則」,則「名不正言不順」,尾巴再翹也不可能翹上天;

3、皇帝把「簽字權」、「蓋章權」這種「形式大於實質」的權力交給宦官,自己只是在一旁「監控」——打個比方,對於一家企業的總裁來說,真正有必要親自簽字的場合只有「對外簽約」,「內部文件的簽字」完全可以跟秘書交代清楚規則,然後一股腦兒地交給秘書處理;

4、在宦官內部施行「分權」,不讓宦官抱團——使「宦官參政」規範化;

5、皇帝不與權貴通婚,使內廷的實力直接消減2/3,使得內廷只能在「沒有外戚助力」的情況下和外朝「一對一地抗衡」,而不至於「藉助外戚控制外朝」——要知道,宦官終究是上不了檯面的,「外戚」才是內廷的「主心骨」:

大凡「宦官作亂」的朝代,更是「外戚作亂」的朝代,宦官就像刀柄,外戚才是刀刃,宦官倚仗外戚才能把持朝政。(當然,確實有個別缺心眼的朝代,居然把軍權囫圇個地單獨交給宦官......)

6、「廠衛制度」使皇帝「耳聰目明」,同時順帶手進一步分化了宦官集團,使宦官「直接威脅皇權」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明朝政治運行機制的「點睛之筆」即在此。

「廠衛制度」,真正從制度上確保了皇帝的「監督權」——崇禎廢了廠衛,實在是過於迷信自己的「洪荒之力」、過於高估「文官們的覺悟」。

上述改良的本質就是「流程再造」:

第一、使宦官和內閣產生「互相牽制」;

第二、在「辦事的人」之外再設置「利益不相關的第三方機構」用於監督,而不是「『辦事的人』之間互相牽制」——「外朝」的「完整性」確保了:這種「互相牽制」並不是以「大幅降低行政效率」為代價。

最終形成「內廷、皇帝、內閣,三足鼎立(三足分別代表審核權、所有權、行政權)」的政治格局——而在所有形狀中,三角形是最穩定的。

這才是「御下有方」。

這種政治運行機制有沒有致命缺陷?

沒有——這套流程既不犧牲效率,又符合牽制原則,即使是現在的正規企業,恐怕很多的流程還不如它:

1、明朝的「皇權隕落」,不是「內部流程Bug」造成的,而是「外部挑戰」;

2、明朝反而是靠這套東西「續命」的:

明朝沒有在「魏閹」手下滅亡,卻在崇禎「掃除妖氛」、「廓清玉宇」、「乾綱獨斷」的時候滅亡了——這不是因為「崇禎不是明君」,而是因為:

崇禎在最需要維穩的時刻,卻對「原有的、已被反覆證明有效的、持續了200多年的工作流程」進行大改,導致多數人無所適從......


當然是文官越改越爽,最後被大清教做人啦。

整天上奏摺罵皇上裝忠臣,闖王進京的時候瞎了吧。本以為屁股轉一下,一樣的磕頭,一樣的當官。家產被抄了吧。

不要說滿清跑馬圈地, 人家旗人老爺看上的地,主家能是普通農戶?


文官、勛貴和內臣(太監)應該是相互制衡,文官集團的力量雖然很強大,但勛貴卻是可以世襲的,而內臣依仗皇帝的信任可以保持對兩者的壓制。這是朱元璋—朱棣時代的逐步形成的政治穩定格局,也是比較穩固的三角制衡,因為明朝前期對蒙古和西南地區都是處於進攻態勢,勛貴子弟在戰爭狀態下是可以保持正常偏上的水平的(參考關隴集團),而科舉形成的文官集團可以在朝堂上形成牽制,這個階段的文官並沒有辦法壓制勛貴,一方面勛貴與皇族的姻親,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戰爭培養的勛貴人才梯隊。內臣更像是皇帝意志的延伸,當一方勢力衰弱時,內臣就會壓制強勢的那一方。
直到英宗的土木堡之變,明朝損失的不止是精銳的中央軍,還有一大批隨行的勛貴子弟,能伴隨皇帝親征的必定是家族內優秀的後輩,依仗軍功起家的大批勛貴因此失去了優秀的繼承人,皇族也因此失去了最堅定的利益支持者。由此文官集團開始獨霸朝堂,皇帝不得不開始重用內臣來牽制文官,武將的身份開始不斷降低,直到出現了家丁這種畸形的軍事產物,雖然中間有過戚繼光等人的短暫中興,但那支逐馬漠北的明朝軍隊卻真正地毀在了土木堡。


明朝致命的缺陷是新興社會力量無法名正言順的分享權力,於是杯葛政權,最後大家一起被蠻族給端了。

明朝政權缺了一個上議院,沒有把統治集團的掐架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明末興起的先進生產力江南豪族雖然事實上控制了朝廷,不過朝廷制度沒有響應的變革,新興勢力無法名正言順的左右朝局,致使派系鬥爭變成了黨爭。

說白了就是生產力發展後,生產關係變化了,但是上層建築與生產關係不匹配,嚴重削弱了系統的戰鬥力,在18世紀之前,文明與戰鬥力不成正比,這是個最危險的時刻,結果蠻族入侵導致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全部格式化。


朱元璋親自規定的皇權不下縣的規矩,導致明朝怕是中國歷史上滅的最窩囊的朝代,即是唯一一個在大一統的情況下小部落按著打的朝代,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流寇消滅的朝代。
我們總說宋朝弱,然而我們要看到:宋朝即使被金遼這種大國摩擦,可是至少和西夏這種政權還是打得有來有回的,西夏的實力怎麼也比清朝這種入關的時候總人口都不足百萬的部落強,況且宋朝還特么版圖小多了呢。南宋至少和打到歐洲的蒙古還在四川展開過拉鋸戰,明軍對於清軍一直都是望風而逃,一直到農民軍接受詔安加入抗清隊伍,才扭轉明軍望風而逃的戰略態勢。
其次就是推翻明朝的李自成是一個不折不扣得流寇,而中國歷史被流寇直接滅國的朝代,也只有明朝了。


首先,要說明朝的政治運行機制和致命缺陷。沒有一個完美的機制能適應這276年,也不會有一個致命缺陷在一瞬間要了明朝的命,這是一個因時間、地點、事件影響而變化的動態的機制和缺陷。先說明朝歷史(歷代皇帝)及在長達276年的歷史中的大事件:廢除宰相、靖難之役(奪位,遷都)、土木堡之變(文官集團的崛起號角)、張居正改革、明末的黨爭,國之將亡妖孽出,因為這些事對明朝的政治運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明享國276年。得益於一些適應皇權的政治設計:
權力布局:

內閣
1380年朱元璋罷中書省,廢丞相,加強皇權,朱元璋親理政務,但是力不從心,故設立四輔官來輔佐政事,但這項制度效能不彰,1382年七月被廢。十一月,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又設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導太子,品秩皆為正五品。
朱棣登基後,特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由此成立內閣。

內閣只為皇帝的顧問,奏章的批答為皇帝的專責。內閣大學士一職多以碩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擔任,只照皇帝意旨寫出,稱「傳旨當筆」。明仁宗增置謹身殿大學士。宣宗時期,由於楊溥、楊士奇、楊榮等三楊入閣,宣宗批准內閣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己見,稱為「票擬」制度。明初,內閣無實權。之後內閣地位逐漸升高,許可權逐漸增大,到明世宗時,內閣終躍至六部之上。嘉靖以後,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內閣成了中央最高的的決策機構。

六部
明朝在中央和南京各設置吏、戶、禮、工、刑、兵六部,與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書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廢丞相之職,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每部只設一個尚書,兩個侍郎,原有的各科尚書降為郎中。各部尚書和侍郎的官階也上升。其中以吏部最為重要,戶部人員最多。禮部與工部地位較低,而在南京六部除兵部、戶部外,其他四部基本沒有沒有實權,是被排擠出中央的官員的「養老之地」。

監察機構
朱元璋為吳王時,始置御史台,設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1380年,罷御史台。1382年更置都察院,設監察都御史八人。分監察御史為浙江、河南、山東、北平、山西、陝西、湖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十二道,各道置御史三到五名,稱為十二道監察御史。監察御史都駐在京師,有事帶印出巡,事畢回京繳印。1403年,改北平道為北京道。1420年,罷北京道,增設貴州、雲南、交趾三道。1425年,稱行在都察院。1435年,罷交趾道,始定為十三道。正統年間去「行在」字。
明朝中後期名臣
六科
六科,負責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洪武六年,設給事中十二人,秩正七品,始分為六科,每科二人。洪武二十四年,更定科員,每科都給事中一人,正八品。六科官職品級雖低,然職權很高。他們有「封駁權」,可以不贊成皇帝的意旨。該制度發揮了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
五寺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和鴻臚寺。大理寺與刑部和都察院合為三法司,其職權與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長稱為大理寺卿,九卿之一。其餘四寺卿職權較低。太常寺負責祭祀禮樂,隸屬於禮部;太僕寺管理馬匹,隸屬於兵部;光祿寺負責壽宴、進貢等,隸屬於禮部;鴻臚寺負責朝會、賓客(外吏朝覲,諸蕃入貢)、吉凶儀禮。
廠衛機構
明朝主要的情報機構包括錦衣衛、東廠和西廠,武宗時期還一度設有內行廠。


內閣服務皇帝,六部具體辦事,御史監察地方,六科專門給六部、內閣沒事找茬。三廠一衛,作為只忠於皇帝的特務機構監察百官。同時,宦官從宣德朝開始認字,寫字,成為一支政治力量,成為制約文官集團的力量。因為宦官無依無靠,只能依靠皇帝,即使作亂的情況下,也很容易被控制。

有明一代幾件大事件的發生,影響了權力構架的運行。
首先, 功勛階層的沒落:
洪武時期的嚴酷手段,朱元璋的明初三大案,空印案、胡惟庸案、藍玉案基本將跟朱元璋一起創業打天下的功勛階層一掃而光,即使留下的湯和、郭英、耿炳文也都老老實實了,很難形成較強政治力量。
到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後,又產生了一批功勛貴胄,但是土木堡之變,基本上都被消滅了,不足以成為政治舞台上的一個力量。所以土木堡之變後,文官集團開始做大,成為不可撼動的力量,皇帝想制約文官,不斷依靠宦官集團,這也是明後期出了很多有名的太監的原因。但太監無依無靠,皇帝想收拾他們相對容易。
其次,一種史上最強大的文官力量登上舞台,內部紛爭行成後期的黨爭
明朝嚴格的八股文讓天下的讀書人只能比以往時代更刻苦的精神去鑽研,而在那苛刻的條件下,出來的精英們都很厲害,產生了一批起自平民的政治力量,形成了史上最強大的文官集團。越到後期越強大,而且不同的利益集團由於訴求不同,在萬曆中後期形成了禍患嚴重的黨爭,不管外面戰火如何,不過天塌地陷,我們就是天天在朝廷上吵嘴打架。
再次,土地兼并造成財政困難,張居正改革增加國家稅收。
明後期土地兼并日趨嚴重,這跟皇族的日益龐大(朱元璋考慮自己的艱苦出身,比較心疼後代們,致使明末皇族有一百萬之眾,又不服徭役,交稅),大地主階級不斷購買土地(徐階有土地八十萬畝),讓無地流民越來越多,國家稅收越來越少,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從國家收實物變成收白銀,實現部分的攤丁入畝,讓國庫充盈起來。讓萬曆一朝還是有銀子可用。
最後,天災人禍致內憂外患,既得利益者不毀家紓難。
努爾哈赤的崛起得益於李成梁的以賊剿賊計劃,等努爾哈赤把其他部落剿滅收編以後,成為了最大的難以剿滅的建州女真。明後期陝西連年歉收,陝西農民沒吃的,加上本以很多的流民,攪得中原,陝西民不聊生,本來也就民不聊生。民亂在崇禎中期已經被鎮壓下去了,連高迎祥都死了。隨之又是幾年的連續乾旱,致關內關外都重新亂了。大明再也支撐不住,大明中央政府稅收的錢都不夠賑災和遼餉銀,地方地主豪強,富得流油,就是不拿錢出來。跟崇禎哭窮,崇禎語:滿朝士大夫人人皆可殺,重疾用猛葯,明over,要知道崇禎一朝,殺了多少大臣,前後換了17位首輔!
等最後的資本都得瑟完,《明史》一句話:傳庭死,而明亡矣!
運去英雄不自由!十個百個孫傳庭也不能挽大廈於將傾。

天子守國門的缺點就是,首都一完,群龍無首啊!如果建都南京說不定還可以支持一定時間!一切皆是有因有果!


一家之言。備註明朝諸帝:


明朝先後
1. 朱元璋(洪武,在位31年,死時70歲),1368-1398年在位。

2. 朱允炆(建文,在位4年,未知所終),1398-1402年在位。

3. 朱棣(永樂,在位22年,死時64歲),1402-1424年在位

4. 朱高熾(洪熙,在位0.9年,十個月,死時46歲),1424-1425.5月在位。

5. 朱瞻基(宣德,在位11年,死時36歲),1425-1436年在位。

6. 朱祁鎮(正統,在位14年,中斷),1436-1449年在位。

7. 朱祁鈺(景泰,在位8年,死時29歲),1449-1457年在位。

6. 朱祁鎮(天順,共在位22年,前14後8,死時37歲)1457-1464年在位。
8. 朱見深(成化,在位23年,死時41歲),1464-1487年在位。

9. 朱祐樘(弘治,在位18年,死時36歲),1487-1505年在位。

10. 朱厚照(正德,在位16年,死時31歲),1505-1521年在位。

11. 朱厚熜(嘉靖,在位45年,死時60歲),1521-1566年在位。

12. 朱載垕(隆慶,在位6年,死時35歲), 1566-1572年在位。

13. 朱翊鈞(萬曆,在位48年,死時57歲),1572-1620年在位。

14. 朱常洛(泰昌,在位1個月,死時38歲), 1620年在位。

15. 朱由校(天啟,在位7年,死時23歲), 1629-1627年在位。

16. 朱由檢 (崇禎,在位17年,死時34歲),1627-1644年在位。

總共16位皇帝,南明偏安小王朝不計。終明一代,共有6位皇帝活過了40歲,朱元璋、朱棣、朱高熾(46歲)、朱見深(41歲)、嘉靖朱厚熜,萬曆朱翊鈞。建文帝不知所終,不考慮。9位皇帝沒超過40歲,據史學家考證,朱高熾一脈,身體可能存在遺傳病,致壽命不長。
明朝比較有意思,有叔叔跟侄子搶皇位的,弟弟和哥哥搶皇位的,一個和尚成了皇帝,一個和尚幫助一個人成了皇帝,有不想當皇帝當木匠和將軍的。有兩個皇帝沒後,只能找堂弟或者弟弟繼位。有兩個皇帝執政不到一年,一個十個月,一個一個月,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之後就是執政時間最短的。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現在大多數國家的政治制度沒有太多的區別。內閣+六部的制度,即內閣制定國策,六部負責執行,內閣再負責監督,皇帝有一票否決的權力。對西方而言就是議會制定政策,下面部門負責執行,監管由第三方監督。總統也有否決的權力。

政治上很難說有什麼致命的毛病。如果真要說致命就是對金錢稅收的掌控力比較弱,缺乏現代貨幣和金融的經濟制度,下面的百姓缺乏創新的動力,生產的擴大面臨資本不足的嚴重局限,大工業化缺乏發育的土壤。

最後說一點,嚴格來說秦朝之後中國就不再是封建制度,已經具備現代政府行政職能。封建制度發展出來的制度大體分兩種,一種是中國的權力經濟土地大一統的制度,還有一種就是類似歐盟美國的聯邦制度,土地權力分散貨幣統一。前者有利於內部商品的流通,但是不利於資本的安全,當商人富可敵國的時候就比較危險。後者利於資本在各區域的流通安全,歐盟和美國為了解決商品的流通創造了統一貨幣的制度,但是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基於基本的土地封建制度而無法從根本性上解決。

恩格斯曾經預言聯邦制度最終是要被解體的。


樓上那個答案,我說下,朱元璋設置的制度里還沒有內閣,內閣是朱棣搞的。
怎麼說呢,朱元璋的政治制度很大部分是繼承自蒙古帝國的。
在軍事上,國家各地由宗室諸王進行駐守,而其他大部分權宜則歸中央。提高了穩定性,但也留下了藩王擁兵自重的禍患。
在中央,取消了宰相全責。使得六部的直接負責任就成了皇帝。這樣做,好處是皇權的空前強大,缺陷就是負擔太重。皇權無法得到約束。
在監察上督察院御史和六部給事中都是搞監察的。但是言官數量太多直接導致了明後期朝廷成了辯論會,嚴重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


謝邀,這個話題太大,真要想寫明白,寫個幾本書都不夠,就知乎這種界面還是算了吧。
本話題唯一的作用就是撕逼和釣魚,還有用來秀智商下限,因此我決定不做回答。


萬曆20年不早朝,依然實現了中興,換句話來說,這段時間內就算皇帝不在了,國家機器依舊能運行下去。
當然從另一個方面講,皇帝已經被官僚體系給架空了,可從中窺見600年後英國吉祥物的端倪。


又出現了大明皇帝神吹。
首先,內閣。
高票吹的內閣跟西方英國那個內閣兩回事兒。
英國的內閣是君主立憲,明朝內閣是君主專制。他倆發生轉變的原因是光榮革命跟工業革命。明朝不會發生。
因為:

革命是推翻君主專制,英國中國都是先推翻,再建立。明朝難逃劫數。
2、資本主義萌芽宋朝就有,清朝還有,但是一直都是萌芽。


排名第一那個,還有下面的幾個回答,我的天,前列腺液都給我笑出來了。明朝的內閣跟西方的內閣除了名字一樣半點相同都沒有,知乎歷史板塊真是完了。


政治制度沒問題,講實話,樓上的回答統統沒有回答到點子上。明朝不是一個特殊的王朝,它的滅亡也沒有根本性的歷史特殊性,它的致命缺陷是所有封建王朝所共有的,那就是:土地兼并。天下之事在於土崩,而非瓦解。正是因為看不到這一點,所以上面所有答案都在隔靴搔癢。

對明朝最具有致命性的一個問題是流民。(一堆看了點地攤文學會死吹明朝亡於東林黨,建議多看看正統史學論著)但是這一個問題在明初之時都已經被預見到了,而且太祖提出了很完善的防範措施,「按太祖寬留田土以供養軍蓄馬之用,期不擾民」「國初,北直隸、山東地方土曠人稀,太祖、太宗屢頒明詔,許民耕種,永不課稅」。在土地問題上,明初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其立國之策也是與民生息。但是土地問題如何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呢?明清史大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講義》里說的很清楚:

「始置皇莊,以沒入曹吉祥地為宮中莊田,皇莊之名自此始。給事中齊莊言:天子以四海為家何必與民爭利?弗聴。自是戚里及中貴家多奪民地為莊田矣。按太祖寬留田土以供養軍蓄馬之用,期不擾民。自憲宗籠田產以自私,上行下效,悉歸豪強,始而就閑曠以為侵佔,閑曠即盡,後起之豪強無盡,以漸而蹙及民生。」

憲宗開了這個頭之後,土地兼并這個惡魔就已經釋放出來了。然後,從明神宗寵愛福王,以兩萬頃良田肥福王一人,而將數十萬良民逼成流民開始,大明就已經沒救了。土地兼并問題在這一刻達到頂峰,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富豪鄉紳,對自由田巧取豪奪,小農經濟完全崩潰。天下之事在於土崩,而非瓦解。而讀歷史的人常常只見瓦解,殊不知土崩之勢已成,明朝已經無所謂的攘外還是安內一說,內已不可安,也不能安,滅亡是必然,絕不是偶然,不是幾個袁崇煥幾個孫承宗甚至幾個張居正所能解決的。無力回天,正是歷史的殘酷之處。


明朝最大的弱點在於重文輕武。之乎者也,道德文章最後綁架了統治者,而想要有所作為必定會被冠以有韋祖制的帽子,以至於明後期幾乎沒有有所作為的皇帝。而軍事方面,由於尚文輕武的傳統,以至於軍事上任何想要強健國家的努力都被視為雕蟲小技。當文官集團登峰造極之時,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想要變革之時,整個運行機構已經步入一個死局,所有的措施只會進一步進入泥潭。


1.嫡長子繼承皇位:幾乎是最致命的弱點,出一個好皇帝不要太難。皇帝不求多牛逼,不要瞎胡鬧就好。
2.官僚機構臃腫,內鬥黨爭太凶,行政效率低。這個與朱元璋的核心設計有關。
3.皇帝與官僚鬥爭也太頻繁了!好不容易出了個好皇帝,皇帝主政。但接著就是不合格的皇帝,再鬥爭一把,內閣主政。然後又出一個英明神武的……反反覆復,最後便宜了太監。


本人歷史愛好者,書讀不多。說下個人看法。如有錯誤,望各位明史專家口下留情。

大明的最大的缺陷是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大明朝,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但大明的制度卻是農業社會的制度,沒有相對應的機制去適應工業時代。

在這個大前提下,我就細說下個人的看法。

1。創建者沒有遠見。大明是個屌絲建立的。朱重八在起事前是個和尚,為啥當和尚,吃不上飯。這個和之前各王朝的建立者有本質的區別。在之前王朝中,最差的劉邦也是個亭長,感覺至少也是個村長以上(歡迎懂的人指出亭長相對於現在是什麼級別的)。一個人的三觀很大程度上是在小時候形成的。不可否認重八很牛B,但他的三觀還是屌絲的三觀。(對比現在的暴發戶)他建立王朝後,恨有錢人,殺貪官(這要辯證地看)。由於窮慣了,要求官員和他一起窮。在帝國初期,低額的朝庭管理費用有利於恢復生產。但是後來國家有錢了,官員的工資還是只能維持溫飽,就不合適了。官員想要維持體面的生活,就只有貪一條路。當官員收了地方大戶的錢的時候,自然要替他們說話。在崇禎財政崩盤的情況下,想向江南收稅,這些收了江南錢財的官員自然反對。關於金錢如何影響政治,請參見美國。

2。君臣不和,政府停擺。大明朝黨之上只有兩股力量,一是皇帝,二是官僚。像是其他王朝,還有皇親國戚。這就造成了皇帝沒有外援,直接面對官僚集團的狀況。對於朱重八來說,壓制官僚不成問題,但對於後來的子孫來說,根本就壓不住。萬厲被官僚壓得只能通過不上朝來抗爭。閹黨是皇帝不得已培養出來平衡官僚集團的,但閹權來源自皇權,不成體系,無法持久。九千歲這麼牛B,換個皇帝,馬上打出GG,一點反抗的力量都沒有。如果有皇親國戚,那麼他們會持久地自成一派,與官僚互撕,皇帝退出鬥爭第一線,平衡各派勢力即可。崇禎最後上吊就是這直接的結果。如果君臣不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北京城不至於被攻破。即使城破了,崇禎也能跑掉。最最最不濟,太子也能跑到。不至於被闖賊給一鍋端了。(有一對比,武昌起義後的愛國公債和崇禎找大臣要錢以退兵臨城下的闖賊)

3。財政崩潰。縱觀歷史,沒有一個政府能在財政崩盤的情況下能長久的。前面說了,大明的生產力是先進的,生產關係是落後的。用農業社會的生產關係去管理工業時代的生產力是力不從心的。例如大明稅制里,就沒有對於手工業者的稅收規定,這導致江南富得流油,皇帝卻只能向西北徵稅。收不上來多少是一說,反倒是把農民逼得揭桿而起。

至於軍事落後之類的只是以上三點的結果,算不上大明滅亡的原因。只要錢給夠,後金不可能成氣候。大明一億人口,後金十幾萬人口。大明十命換一命也能把後金給耗死。皇太極也很清楚這一點,這也是他為什麼在軍事節節勝利的情況下,主動議和。

*無論是後金還是李自成,都沒有想過要滅大明。只要政府恢復正常運轉,國家機器開動起來,滅他們分分鐘的事。當年猴子帶著在戰國時期練出來的二十萬大軍,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鐵炮,在萬厲罷工的情況下,連朝鮮都打不下來。後金和闖賊自己心裡沒有點pussy number?只能說但凡大國滅亡,都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被闖賊一窩端對大明是個毀滅性打擊。雖然政府停擺,但崇禎還是天下共主,正統性沒丟。大明亂的也是北方,富裕的南方並沒有被戰火波及。哪怕是北京丟了,只要崇禎或是太子還活著,就有天下都認可的共主,各方力量自然就會集結在皇帝身邊,最最最不濟也是東晉的局面。結果皇上死了,太死掛了,沒有天下認可的共主。各方勢力各立一個皇上,為了正統性打得頭破血流,精疲力盡的時候,後金來了直接一鍋端。


明朝的政治制度已經是現代議會制度的雛形,正是這種制度才能一個比一個不靠譜的皇帝的王朝維持了276年。可惜後來愛新覺羅狗賊的入侵,禍我中華二百年,要不中國可能早就走上君主立憲制之路。


大明實際上是皇權和官僚體系對抗的最高峰 明面上是中央集權 其實是中國特色的君主立憲 大臣用道統和前朝慣例把皇帝壓得死死的,要不是有東西廠錦衣衛 皇權早就不存下了,就差一個大憲章的建立了 所以閹黨倒了 東林黨就徹底壓過皇權了 所以大明就gg了 後來滿清在官僚體系之外加入了超脫於道統的滿漢主僕關係 官員徹底成為奴才 解決了這個儒家內生邏輯無法解決的中央帝國危機 …


我覺得致命缺席是衛所制度和土地制度

內閣制挺好的,精英們的決策,不會錯的太離譜


推薦閱讀:

元朝是否實際執行過四等人制度?
為什麼馬皇后不給朱元璋送涼餅?

TAG:明朝 | 歷史 | 政治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明太祖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