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棉山西侯馬棉庫火災,為何又是中儲?為何又是露天垛堆?

2013 年 7 月 1 日 18 時許,山西省棉麻公司侯馬市採購供應站北窯露天棉麻倉庫因雷擊導致該露天垛棉花著火引發火災。至 2 日下午,大火已燃燒 20 多個小時 […] 據了解,該站共存有約 3.6 萬噸棉花,其中露天堆放約 1.7 萬噸,過火面積約 1.05 萬平方米。目前,周邊居民已被緊急疏散到安全地帶。 via 山西侯馬一棉庫因雷擊引發大火

相關事件:2013 年 5 月 31 日,黑龍江大慶市林甸縣中儲糧直屬庫發生火災,火災至少持續了 20 小時,造成 78 個露天儲糧囤、儲量 4.7 萬噸的糧食表面過火,大量糧食表面燒焦和炭化。後調查,火災原因是配電箱短路引發。


謝邀。正在為此兩次火災寫文,姑且用作回答這一問題吧。

7月1日,中儲棉山西侯馬代儲庫發生大災,損失慘重,據媒體稱,損失棉花約2.46萬噸,按每噸2萬元的收購價算,損失就近5億元。而這一火災,距中儲糧黑龍江林甸直屬糧庫火災,僅僅才一月。

林甸直屬糧庫被曝有一系列安全隱患,消防設施不完善,沒有近距離的取水點,垛堆高過避雷針不能避雷擊等,最後查明是配電箱短路打火引起。直屬庫主任郜彥平等9人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被移送當地公安機關。

侯馬代儲棉庫工作人員在火情發生後報警稱,系雷擊起火所致(問題下鏈接中消息說是因雷擊所致,當來源於此,但這還不是一個調查結果)。調查工作才開始,然後可能又會查出若干安全隱患,一干責任人受查處。

刺痛人們神經的是,林甸直屬糧庫火情發生處是露天垛堆或稱露天茓庫,這次的代儲棉庫火情發生處也是,為什麼又是露天堆放?

最直接的解釋就是,中儲糧和中儲棉最分別承擔了敞開收購糧食或棉花的任務,糧食和棉花多了,倉容不足,就只好露天堆放了。

但是每年的糧食產糧的棉花產量,都是可以預期的,需要多少倉容一算即知,準備足夠並適當富餘的倉容以備不時之需,並非難事,在我國多年以來各類大規模計劃投資中,許多方面已經發生了嚴重產能過剩,為什麼卻少了已顯不足的倉容?

查中儲糧的《中央儲備糧倉管理辦法》,再查中儲棉的《國家儲備棉代儲庫資格認定及租用辦法》,無論中儲糧還是儲備棉代儲庫,收購的糧食或棉花都必須進入具備條件的庫房存儲,沒有露天堆放一說。其中棉花唯有新疆除外,但對露天堆放也有嚴格的技術要求。

如果嚴格按照上述規定,兩地不可能發生露天堆放,也就根本沒有露天堆放發生火災一說。

2003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第六條規定,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及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負責擬訂中央儲備糧規模總量、總體布局和動用的宏觀調控意見。除對中央儲備糧庫有存儲安全的要求外,對代儲庫也有倉庫容量達到國家規定的規模,倉庫條件符合國家標準和技術規範的要求。

2011年至今年,鑒於棉花行情不好,國家年年都在出台棉花臨時收儲預案。在有關臨時收儲的規定中明確,由中儲棉確定的代儲點要報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備案。山西侯馬代儲庫是否備案了,這個備案中是否還包括了露天儲放,不得而知。

再查國家發改委等多部委年年下發的糧食收儲預案,對中儲糧糧庫倉容不足時,可以經過必要的審批程序,委託地方糧庫代儲,直至2012年頒布的預案,在涉及委託地方糧庫代儲時還指出,為保證儲糧安全,一般情況下不得搭建露天設施儲存。

林甸直屬庫火災後,7月2日剛剛下發的今年糧食收儲預案,才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說法,即在採取地方糧庫代儲倉容仍不足,需搭建露天儲糧設施的,由中儲糧分公司會同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農業發展銀行省(區)分行研究測算本省(區)預計搭建總量,經中儲糧總公司審核並報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後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2日前,沒有任何規定開口子,可以由中儲糧露天堆垛儲放糧食,7月2日後發現倉容不足的,規定上才有了可以搭建露天儲糧設施的說法。而在林甸的中央直屬庫,儲放的糧食有15萬噸,庫容只有7.6萬噸,高達一半的糧食均為露天堆放。

依照早在10年前就已頒布的《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規定,中央儲備糧總量規模由國家發改委負責,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是,儲備總量必須與倉容想匹配,為什麼沒能匹配?該由誰負責?中儲糧中儲棉均為央企,自身需要發展,在他們自身發展中,有沒有條件擴大倉容,如果條件不足,誰來負責?一方面文件規定不得露天儲放,一方面中儲糧中儲棉的露天儲放又在發生,這麼多的文件是不是「瞎子文件」?糧食和棉花的收購保管,涉及到國家財政的巨額補貼。如果發生火災的中儲糧中儲棉,屬於要補貼不願尋求或擴大代儲點,而寧可露天堆放而致事故發生,要不要追究責任?現在全國範圍內收儲的糧食、棉花究竟還有多少是露天儲放,安全條件如何?

像中儲糧中儲棉這樣經營管理國家儲備糧棉的政策性央企,其所以要設立,就是要保障糧棉安全,調節市場餘缺,平衡市場需求,事關重大國計民生。顯然,這兩把大火,涉及到的決不僅是基層儲備庫管理不善的問題,而是燒出了從上到下一系列漏洞,燒出了上述種種令人不解的謎團。

兩把火,不僅燒掉了萬千糧農和棉農的血汗,也燒掉了國家財政的巨額補貼和投入。負有責任的有關方面,面對種種漏洞和疑問,應不應當承擔責任,該不該站出來對公眾作一個交待,並拿出有針對性的措施?至今未見說法。如果總是拿基層庫點問罪,不查自身乃至管理體制上的問題,不對更深層的原因進行疏理,誰能保證不會再有第三把火第四把火以致更多火災的發生?


做過一段時間的棉花保稅庫業務,很想來回答這個問題,只是說說關於棉花燃燒的容易程度和救火的難度吧。我首先想說的是,成垛的棉花真是太容易著火了!在這個季節,即使是自燃,也太正常了。當時我們保稅庫堆著美棉,非洲棉,印度棉和新疆棉,其中印度棉只是鐵條打起來的,在乾燥的夏季,我就眼睜睜看見一垛棉花和鐵條摩擦之後,自己起了火星。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後果不堪設想。因為第二點就是,棉垛著火萬一著火,燒起來之後,就根本無法撲滅,後果就是整個倉庫的覆滅。因為棉花本身易燃,加上棉垛之間的距離,通常不過兩米,所以火勢蔓延極快。並且,如果火勢已經旺了,消防車的水,根本無濟於事,即使是撲滅明火,說不定那個棉垛裡面會有幾個火星,復燃只是時間問題。一捆棉花壓縮後打成捆通常200公斤,一垛棉花幾十捆吧。我記不清具體數據了,只想說,在他燃燒的過程中,你想靠人自己的力量搬動棉花,那是不可能的。搬動著些棉花,只能用叉車,將其挑到別處,要避開火苗的話,這個地點必須很遠,而現場操作的叉車通常只有幾輛吧。而且還要顧及叉車司機的人身安全,所以在火災發生當時要挪動棉花,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棉花的安全其實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的。除了嚴格按照棉花倉庫的管理條例來執行以外,工作人員的真實的巡庫其實是最關鍵的。因為要將火災扼殺在萌芽中,只能靠這個辦法。等報警器告訴你的時候,真的就晚了!我們旁邊的港務局的棉花庫就燒光,我會亂說么。。。我們的棉花保稅庫也早在四年前就燒光了。。。我其實很想匿名。。。


《天下糧倉》里有這樣一個情節:裡面的官員們為了掩蓋大清糧庫的虧空而在糧倉故意縱火,向朝廷卻謊報說是「火龍燒倉」。而另一個地方官員為了挪用官糧,居然偷盜漕運的糧船,也謊稱是「陰兵借糧」。微博上有人說,中巡組走到哪哪裡就發生大火,這其中的玄機很微妙。


八戒把大家找來的西瓜全吃了,
猴哥問:「八戒,瓜呢?」
八戒答:「猴哥,瓜被妖怪偷走了。」


中儲糧現在靠著「吸收」存糧,騙取國家補貼活著。糧食儲備虛報太嚴重。五斤糧食可以說是五萬斤入庫,稅務或者中巡組要是正經查的話,會查出人命的,這個國企也馬上面臨倒閉


只有在排除人為因素的前提下,討論才有意義。
以前的高鐵、動車、地鐵在一段時間內頻繁出故障,就非常可疑。還有去台灣旅遊的大陸團隊也是如此,我希望真的是意外。


我家前面


老百姓很少有知情權。


推薦閱讀:

TAG:倉儲 | 糧食 | 山西 | 火災 | 中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