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的性能如何?

長征五號的性能達到或者超越了國際水平嗎?長征五號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流出的火箭本體數據,火箭總重878t,助推器YF100海平面比沖300s,芯級YF77海平面比沖312s,第二級YF75D真空比沖442s,和之前傳出的數據基本符合。

比較嚴謹的說法是,達到了大約10年前的國際一流水平。
經常拿來對比的幾個重型火箭對象裡面,德爾塔4H 2004,阿麗亞娜5型 2002,H2B 2009,都是很久以前的了。

以前做的一張圖,Delta4H的RS68A版本現在是1800GTO 13.8t。
長征五號的相關性能是25tLEO,14tGTO,878t起飛重量,2.5級火箭。雖然和美俄最好的火箭還有差距(運力不差,原設計784t重量也不差,但是後來超重了),但即使考慮到這一點,和阿麗亞娜5或者H2B比確實可以說毫不遜色。

套用另外一個答案里的說法,「它研製成功後將改變目前中國火箭大幅度落後於世界運載火箭先進水平的局面。」 長五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是里程碑式的跨越,以前是別人有20噸左右的重型火箭我們根本沒有,大型空間站想都別想。現在有無問題解決了就不再是大幅度落後了,接下來有條件去具體比較成本可靠性等進一步的問題。

但是在目前這個時間點,下一代火箭里美日歐的計劃都基本完成,繼承太空梭遺產的巨型火箭SLS,ULA德爾塔和大力神的後繼者Vulcan/NGLS,降低成本30%的阿麗亞娜6,開式膨脹循環的H-3,堆料的Falcon9 Heavy,未來4~5年內會有很多種新的重型火箭首飛。如果和這些即將到來的對手比,長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和歐日的新火箭相比長五的運力優勢主要是設計需求導致,不代表實際的技術領先

這一點主要是因為載荷市場的變化,近年來隨著電推的發展商業載荷的重量一直是下降的,歐日也沒有正經自建空間站的需求和必要,所以新火箭的載荷水平也沒有進一步提升的需求。H3和阿麗亞娜6基本都是平行取代舊火箭,技術的進步體現在別的方面。

和它們不同,我們短時間內不會有也借不到SLS,FH,太空梭這種級別的火箭,要發射空間站主體只能靠長五,所以運力指標必須盡量高。但是如果從整個發射市場的角度來說,長五的運力優勢沒有拉開明顯差距,別人也有充分的理由不設計到長五這個指標,運力上的差別更多決定於設計需求而不是技術高低。

2.歐日新火箭主要設計方向是簡化設計降低成本,長五在這方面剛剛開始

長五的發射對於我國來說是不計成本解決有無問題,而其他新一代的火箭都已經經過了這一階段,運力不再是唯一目標,尋求簡化設計降低成本的綜合方法。眼下的主流大火箭設計是氫氧芯級-氫氧上面級-固體助推的二級半設計為主,在地面起飛階段用低成本,無運動部件可靠性高,推重比高的固體助推幫助起飛,省去預燃系統比燃氣發生器循環都更簡單便宜可靠的膨脹循環不僅在上面級而且也開始在芯級應用。

而長五的設計由於芯級的氫氧機推力比沖較低,在助推器上用了高達8台的昂貴分級燃燒煤油發動機。這種做法雖然堆出了運力指標(YF100海平面比沖有300s,阿麗亞娜5的固體助推只有260s ),但無論是在成本還是可靠性還是發射準備上都不是很好的選擇,即使考慮長七長六分擔了研發測試成本,多次發射的性價比恐怕也很成問題。未來採用固推助推,又或者是開發大推力的氫氧機做CBC構型應當是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3. 再下一代的先進設計:甲烷大火箭和多次復用

目前來說,新一代的火箭里除了Falcon 9系列都是計劃一次性使用的。但是在火箭回收的可行性已經得到驗證的現在,再下一代的火箭會充分考慮適於復用的甲烷燃料和回收應用:

Falcon Heavy 穩定復用
Raptor 實驗箭
New Glenn 計劃
Vulcan 發動機或一級回收

按照通常的發展速度而言這些應該至少是10年以後的事並不適合用來現在和長五相比較,但是現在私營機構推進計劃的速度要比傳統火箭研發快得多,如果這些能夠在5~6年內見到(不太可能但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話,它們會再次刷新火箭先進水平的標準。


不能說是進展緩慢吧(沒有貶義的意思),研發曾遭遇過一些困難,進度也曾數次推遲。
長征五號火箭擬於2015年上半年首飛 搭載試驗衛星
Chinaas Long March 5 Will Not Launch Until 2015
但已經成功突破5米大直徑箭體結構設計、製造及試驗技術難關,完成中國最大規模助推器分離等一系列大型地面試驗,完成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50噸液氫液氧發動機等的研製。目前也已經轉入型號的初樣研製階段。

任務首先是執行嫦娥五號任務,其次可以發射質量更大、功能更全的衛星,大型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大型空間望遠鏡(記得之前媒體一直報道要發射一款超過哈勃的望遠鏡,可是到現在我都沒看到這則後續新聞),並可以進行一箭多星的發射(比如印度此前發射過一箭十星,TG因此被噴,當然我們也有一箭六星的發射記錄),提高衛星的發射效率和組網的速度(期待給北斗提速),當長征五號進入應用階段,該火箭的低軌道運載能力將由原來的8噸提高到25噸。在一段時間內,我國運送航天器入軌的能力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很可能就是世界最高水平。

性能的話可以這麼概括:和歐洲研製的「阿麗亞娜-5」型火箭水平相當,它研製成功後將改變目前中國火箭大幅度落後於世界運載火箭先進水平的局面。國家運載火箭綜合性能指標將比肩美歐等航天強國,但火箭發動機特別是氫氧發動機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相當差距,前面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補充下長五結構(圖片來自網路)---------------------------------

---------------------------------------2016年11月4號更新-------------------------------------------------
昨晚加班,回家到頭就睡 ,今天早上才看到新聞!
泥煤,不聲不響就
發射了,
射了,
了。。。。

啊。。。好大,好粗!

嗯哼,咳。。。十年磨一劍,千呼萬喚始出來,期待更牛逼的型號!


長征5的二級半LEO理論運力是32噸左右
也就是獵鷹9FT 22.8噸的演算法
這麼算有一項世界現役第一了


數據說話,以上數據從英文維基、SPX、URL、洛克希德馬丁扒下來的
就說下結論:
在現役的火箭中(別把太空梭、土星五、能源拿出來了,現在沒人再用了),我們把600噸級以上的歸為一擋
600噸以上級別打LEO軌道:德爾塔4H&>長征5&>獵鷹9FT&>質子M&>阿麗亞娜5
600噸以上級別打GTO軌道:德爾塔4H=長征5&>&>阿麗亞娜5


謝邀,好久沒回答了。
首先講運力也要標明型號和軌道。長五的近地23噸是一級半構型,18年才首飛。昨天的二級半理論上LEO達到32噸,但並不會實際使用。
這次發射光是YZ2加同步幽靈就12噸了,而GTO13噸的傾角是19.5度,就是文昌當地緯度,GEO轉移deltaV是1650m/s左右。國際上一般是說1800m/s(28.5度)或者1500m/s(~0度)具體曲線發射手冊應該都有,之後有了可以細看。
至於國際上什麼水平,我認為僅此於DeltaV Heavy。至於安加拉5,受限於緯度問題,GTO只有7.5噸。GEO安加拉用KVTK上面級達到4.6噸,而長五用YZ2達到5.1噸。我傾向長五綜合運力世界第二。
不過長五的芯一級氫氧技術水平國際上慘不忍睹,算是解決了有無問題。二級超重,還有笨笨的尾翼,哭哭。不過先成功再說吧,預防性槍斃xxx,祝首射大捷!
說得不對請多包涵。
更新: 近乎完美的發射,雖然有一些小意外和小瑕疵。感動中!
更新: 地月轉移運力8.2噸,地火轉移記得是5噸多還是6.5噸,這個需要再考證一下。另外中國2020火星探測器總重是4.5噸,長五發射。


胖五跟德爾塔4是一個級別的,總重量1000噸,運載能力低軌25t,高軌15t。主要發空間站和探月,以及2020年的探火。


和美國沒得比。
長征5號在第二梯隊裡面:
比日本2020年的H-3強,比歐洲2020年的阿麗亞娜-6弱。


就這麼個水平


長征五號的整流罩掉在了關島。上次掉在了黃岩島,下次應該掉在了釣魚島,真是的,告訴你很多次不要亂扔垃圾,砸到小朋友怎麼辦,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對的。


看到勞民傷財什麼的,簡直弱爆了
噴也要找對噴點嘛,直接噴長征五號,才能噴出一個新高度,才能暴打小粉紅的臉嘛~

以下僅作示例:

YF-77這台70噸推力發動機居然特么能做芯一級主推,在新一代液氧液氫發動機裡頭簡直就是最鶸的,然而就算是這不成器的玩意兒居然還特么研發了12年,專家都是幹什麼吃的?

因為這個發動機推力不夠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純芯級構成的「基本型」,需要壘四台助推器,每個助推器上載入兩台YF-100發動機,加上芯級兩台總共有十台發動機,技術差到家了!

多次點火能力有什麼用嘛,芯一級用的著嗎?所謂的專家就是不幹正事兒,有精力放到提高推力上去啊!

更可笑的是上面的管路還是要用人工焊接的,這麼多管線居然需要人工焊接,你國工業黨呢,出來啊,管線用人工焊接,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最不能忍的是這種貨看起來很♂粗♂很♂可♂靠,實際上的LEO居然跟獵鷹差不多,要知道獵鷹就一個芯級啊,人家直徑還特么是3.7m,總質量還輕了300噸,能玩?全方位被吊打的命!

最後總結:撥款給的都是些什麼人,給我多好!


今天終於發射成功了,拖了整整20年,望眼欲穿呀,發射空間站從此不用再愁了。在運載火箭上總體可以進入第一梯隊了。


技術的巨大進步,值得肯定。
同時也要看到和美帝,毛子的差距。要繼續努力。
就醬。


期待著它帶著我們中華兒女,去登陸月球,拜訪火星!加油!


這只是我們萬里長征中的一小步,卻是跨時代的一步

突然被這個名字感動了


就這個時間點來說確實是國際一流水平,因為美俄的水平相比幾十年前在落後。

人類現在是有探索深空的願望的,比如說前幾個星期歐洲exomars的任務,就是歐洲探索火星的努力。
美國在研究 SLS 以支持 NASA 的深空探索計劃並且樂觀估計是 2018 年能首射,SpaceX 在等明年第一次發射 Falcon Heavy。在這兩個火箭能成功首射之前,在支持深空探索必須的高運力火箭這一塊長征五號顯然是一個有力的武器,僅次於德爾塔4重型。

長征五號除了支持明年需要大運力的太空任務,空間站和嫦娥5號的發射,重要作用是用來發射靜地軌道衛星,比如這次發射搭載的實踐17號,也能支持用上面級做靜地軌道直送,這方面競爭對手是日本三菱重工的 H2A 和 美國 ULA 的 德爾塔4重型,和這倆火箭比長征五號運力也僅次於德爾塔重型。


很多技能人一段時間不用就生疏了,重型火箭技術也是這樣。在運載火箭這方面人類要回到冷戰時期的技術水平還需要許多投入。這方面可以參考 https://www.quora.com/How-did-we-lose-the-technology-to-go-to-the-Moon


中國以後搞空間站就指著 長征五號了 這火箭個頭推力什麼的比原來的長2f大很多 所以可以運一些空間站組件之類的 中國這方面一直算是世界前列的吧 像什麼神州 北斗導航 嫦娥
我看有人說到中國搞空間站大概2030年 現役的國際空間站就報廢了 這樣的話地球上空只有一個中國的空間站 這是很大的優勢吧 不過時間還很長 還有很多變數.


推薦閱讀:

運載火箭技術從起步到今天經歷了哪些發展?
火箭固態發動機工作原理?
請問spaceX的猛禽 (raptor)發動機有什麼優缺點?
為什麼中國不效仿RD170的式樣,不把4個YF100並聯起來做出YF460?
如何評價本月21日美國又一私營航天企業RocketLab在紐西蘭發射的Electron碳纖維火箭?

TAG:運載火箭 | 火箭發動機 | 航天科技 | 長征五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