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宇宙是否類似一個「俄羅斯套娃」的結構?

比如:是否可以將我們的地球和其他行星看做電子,太陽為原子核,以此類推,我們生活中接觸的其他物體本身就是一個宇宙?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就是屬於另一個未知的物體的一部分?


質子、中子、電子之類都是全同粒子。就是說,一個質子,不論是來自幾十億光年以外,還是來自地球上的隨便哪個地方,都是完全相同的。
不知道這是否足以回答lz的問題。


多年前看那多寫的《神的密碼》,裡面也是這麼設定的:每一級宇宙里的恆星和行星,都是更高一級宇宙里的原子核和電子;高級宇宙文明通過技術手段改造某個原子,使其電子周期性地運轉到滿足加減法豎式運算的位置,在低級宇宙文明看來就是某個恆星系中的各個行星周期性地運轉到滿足加減法豎式運算的位置,記錄下這些位置就成了「神的密碼」,也就是高級宇宙文明向四級宇宙文明傳遞宇宙套層結構真相的密碼。

看到書的末尾揭露真相的那一刻,我想說的是:作者中學物理課上課不認真,聽完盧瑟福行星模型就不管後文了。


可能~但是無法驗證~在大和小這兩個尺度上我們是有界限的~往大里講是960億光年(而且在膨脹,這是根據天文現象和物理理論計算出來的宇宙最大尺度,往小里講是普朗克尺度~這也是通過物理理論計算出來的,任何大於或小於這兩個界限的物理個體是無法理解的~
時間上也一樣,最長的時間就是已知宇宙的壽命,大約一百三四十億年,而且還在隨時間流逝增加,最短的是普朗克時間,長於或短於這兩個界限的物理過程是無法理解的。
在這些尺度之外是否有別的什麼存在?不好說。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這種存在和我們沒有什麼相互作用(或者說關係),因為如果有,我們就能發現這種關係,進而將其納入到我們的宇宙的範疇來~按層次理論,這些存在甚至不能完全稱之為事物~除非他在和我們同一層次的其他平行宇宙中,那些宇宙有著跟我們相同的物理規律(只是初始條件或運行過程中的量子漲落歷史不一致,而且他們也永遠不會和我們有什麼交集),高於或低於我們所在這一層的存在,也許連空間和時間這種物理屬性都沒有,而它們廣泛具有的物理屬性,我們甚至無法理解~
但是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他們也必須遵守邏輯規律~也許數學上的很多在自然界當中找不到應用的東西,就是這些世界的描述吧!


差不多每個學到電子原子核結構的中學生都這麼想過
而最新的量子物理告訴我們,微觀的電子和原子核的關係並不是環繞運行的關係,而是更複雜的疊加態描述的關係
題主的這種想法只是試圖用宏觀印象來解釋微觀世界的一種簡單推斷
因為目前人類對這些問題的認知非常有限,完全無法證實或者證偽。
題主說的可能性,絕對存在。可是,根據現有所知的事實,我們可以提出近乎無限種推斷,每一種推斷的可能性都和題主的推斷差不多,所以是某一種推斷正確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0,包括題主的這個。


找到有同樣想法的人了,知乎真好~


有意思的想法。

我們大概計算一下吧:
假設說,一粒沙子就是一個宇宙,這個宇宙的大小是1毫米左右吧,這相當於把我們現有的宇宙等比例縮小了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小數點後面27個0)。那麼在這個宇宙中,太陽系的大小大概就是10^-13米,大概有一個原子那麼大;一個地球的大小大概就是10^-22米(小數點後面21個0),而一個人大概是10^-28米(小數點後面27個0)。

還好還好,只要比普朗克長度(10^-35米)長,一切皆有可能! :-D
只不過,在這麼微小的尺度下,量子不確定性將變得非常顯著,生活在這樣的宇宙中,必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同樣,在這麼小的尺度下,能標已經超出了強相互作用的能標,生命一定是以一種我們無法想像的形態存在。

PS: 普朗克長度是目前我們可以討論的最短的長度。低於這個尺度,所有的物理法則都將失效。


我們眼中的空間是宇宙「誕生」的,宇宙之外無空間,自然無內外(如果從K.波普爾的證偽主義看的話,這命題不可證偽,所以科學性。。沒有科學性)


我在初中的時候,想過類似的問題。
當時語文課本里有一篇科普的課文,貌似是《叫三聲夸克》。我當時就在想,為什麼分解到夸克這個層級就不能再分了呢?裡面還會有什麼?然後我就對幾個同學說"會不會我們世界夸克的裡面有一個小小的宇宙,而我們這個宇宙只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一個夸克?"於是同學們就震驚了……
但我現在覺得,這個觀點是暫時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不過我覺得可能性極小極小,暫時就相信沒這回事吧~


你可以提一萬種可能性,但是都無法證實證偽,所以根據奧卡姆剃刀原理,宇宙不是這樣的


請自行閱讀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5


無窮大又 無窮小。


不承認,但是不否定


有可能,當你在你的電腦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然後再來虛擬機里裝個虛擬機,

那麼問題來了,最裡層的虛擬機里的一個 .ai文件知不知道 it 存在於虛擬機中?


題目的這種想法可以算是對分形理論的一種應用或者過度延伸。

考慮到專業人士已經對具體問題做出了回答,那麼繼續強行回答這個問題的,不是前者的應用、而僅僅是不合理的延伸了。


有個場景,記不得是一場夢,還是某部科幻電影。

視角無限拉遠後,這個宇宙變成了一顆沙粒,在一個施工現場,旁邊還有忙碌的,穿著橙色短袖,皮膚像犀牛皮一樣的人型生物。

目前一些觀點認為宇宙外不存在物質,就是無,0,nothing。比較難理解。


一個原子核大約是10^-15這個數量級上,如果將一個原子核看成一個類似於太陽大小的星球的話,這個星球上的一米大約是10^-24這個數量級。和我們眼中的宇宙大小的數量級差不多是大小對稱的。細思極恐啊,也許我們眼中的宇宙,在宇宙外面的神族看來,就是個很小的泡沫,而我們身邊也許一個不起眼的泡沫,也許就是裡面的一個宇宙。當然這個前提條件是,時間隨著空間的放縮而放縮,如地球圍著太陽一周要一年,但是一個電子圍著原子核一周也就是瞬間的事情。也許我們看著水面上一個泡沫從誕生到破滅也就是秒秒鐘,但是對於裡面的小宇宙來說,也許是他們的數億年。。。


首先,電子圍繞原子核不是像地球圍繞太陽那樣有規律,所以這個比喻是不正當的。當我們在討論電子圍繞原子核時,只能預測電子可能在哪個區域出現,因為量子力學中我們多部份時只能瞭解可能性。

而在宇宙當中,最大個物體是星系團(galaxy clusters),是由星系組成的自引力束縛體系。雖然所有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引力,但星系團不會繞著某樣東西旋轉。相反的,由於宇宙在不斷擴大,星系團之間的距離也可能增大。

若提及黑洞,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已我有限的知識嘗試解釋浩瀚的宇宙


推薦閱讀:

球形的蟲洞,走到這個球體的哪個位置就算進入了呢?
如果太陽的氫核聚變速率提高100倍,會發生什麼?
如果我不眨眼睛直射天空一動不動站個幾十億年,我會看到什麼?估計出銀河系了?
宇宙是只有質量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么?存在大範圍持續性的逆過程么?
天文學領域內有哪些知名的期刊?各領域內的都有哪些綜述性論文?

TAG:宇宙學 | 天體物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