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得國正者,唯漢與明」?


此句出處是孟森先生《明史講義》第一章《開國》的第一句話。

主要意思就是說漢、明二朝是「農民起義」出身,既不是貴族造反也不是軍人政變;漢高祖和明太祖起事,均是為了拯救生靈於塗炭,而並非直接奔著做皇帝去的。

孟森先生這樣說,是有個人原因和歷史背景的。

孟森先生早年從事翻譯同文工作,深受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影響,深受西方思想,後赴東京政法大學讀書,歸來後參與政治活動,曾參與預備立憲。武昌起義後為江浙聯軍筆頭。又擔任過黎元洪的共和黨執行書記,當過國會參議員。袁世凱解散國會後逐漸脫離政治運動,投身史學研究,是清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30年受聘於北京大學,主講明、清史,有《明史講義》《清史講義》留存於世。

孟森經歷過國民革命,是信仰「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及「三民主義」、並用這種思想推翻了滿清政府的,用通俗一點的話講,他是清末民初的「皇漢」。如果我們聯想國民革命的背景與過程,與孟森所寫的漢、明一樣,亦是起之於草莽(孫先生等人不曾有官家身份)、救民於危難(滿清外族統治)。為了證明自身革命成果的正當性,將國力最強盛的漢族王朝漢、明寫作「得國最正」,看上去寫的是史,實際上褒的是自己曾經參與的那次革命;是在說中華民國「得國最正」。尤其是明朝,與國民革命極其相似,都是推翻異族統治,「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因而孟森對明朝,尤其是明太祖評價相當之高。

另外,孟森先生受聘於北大講課的時期,正好是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侵佔我國東北的時期,也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風雨飄搖的時期,加強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教育,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孟森先生的這種說法其實和後世某太祖高度評價歷次農民起義極為相似,都是看上去評史、實際上褒揚的是自己。

畢竟是政客出身的史家,寫史帶點政治色彩太正常了。尤其是這是教學講義,聯想到今天歷史教科書上對一些農民起義對褒揚,孟森先生的這種說法其實也不足為奇。


有以下幾個重要的因素:
1、被取代的政權屬於早已喪盡民心的暴政。(區別於由外部因素導致滅亡的朝代,如南宋)
2、開國皇帝的成就與世襲貴族等祖先背景無關,全靠個人實力。(區別於貴族世家兵變,如唐)
3、起義之初的目標是救民水火,而非顯著的個人野心。(區別於政權內部政變如劉宋)
4、均是通過實打實的全國性軍事手段取得政權。(區別於小範圍軍事奪權如北宋)
5、建立政權後均與民休息,一改前朝頹勢,延續較長國祚。(區別於獲得政權迅速走向腐敗如西晉)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自古君王,開國立朝者,不仗著父兄祖輩蔭德的,也就這兩位了。其他的都是兄控媽寶、官N代、軍X代~


一,漢明皆為布衣而得天下,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典範。劉邦為亭長(別說劉邦是統治階級),而朱元璋妥妥的農民。空手起家創立逾百年之帝國,本就為歷代國君所推崇。孟森先生基於自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背景,故更推崇大明王朝。
二,中國人歷來欣賞平民英雄更甚貴族英雄,推崇勵志逆襲典型。起點越低,過程越艱辛,國人越推崇,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比如,王思聰現在賺了40億,或者將來賺了400億,國人對其的認可度也不會超過現在對馬雲等人。故,一統王朝中,論開國,漢明得國最正,一個號驅除暴秦,一個號再造中華,本身為漢族,最被古人所接受。李唐,雖為貴族,但起家時不過太原,全國均為李家打下來的。但由於家族起點較高,故國人更懷念的是唐朝的強大,萬國來朝的民族驕傲感,但對於其開國的沒有漢明的推崇。元和清均涉及到華夷之辯,摻雜民族感情,所以歷來爭議不斷,但得國受非議最多的就是晉,隋,北宋,均為欺負孤兒寡母的典型,為後世所詬病。
三,中國人歷來善搞權謀,但又看不起鄙視搞權謀的人。這就是中國人的精神潔癖。曹魏乃王莽後第一個篡位家族,但曹魏名曰篡位,實則再造江山。江山是魏武打下來的,而司馬家靠權謀欺負孤兒寡母,並光天化日之下公開弒君(王莽,梁翼還是私下毒死小皇帝),篡得江山,為國人所不恥。東晉孝武帝都不忍聽王導講西晉得國史。又因為晉朝皇帝的不作為,神州首次淪落異族之手,所以司馬家歷來是反面典型。隋文帝楊堅,這是一位中外評價都極高的皇帝,但仍舊留下了「自古得國之易,未有如隋文」的評價。偶然獲得大權,竊取革命勝利果實,屠殺北周皇族(殺前朝皇族是劉裕開的頭,但北周皇帝是楊堅的親外孫)。但楊堅以恢復中華者自居,又精於治國,所以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他篡位的負面影響。趙匡胤不需說了,但一來,北宋的統一過程比較艱辛,二來,北宋太祖太宗兩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贏得了筆杆子的認同,同時立國時間較長,也抵消了部分負面影響。對於得國不正的統治者,都會想通過自己的功績來抵消自己的黑歷史。典型唐太宗,一代明君用一生來消除自己不孝不悌囚父殺兄殺弟的惡劣影響,也確實有點效果。


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這話的確是孟森說的。當然要說孟森是「皇漢」學者似乎並不恰當,他在《清史講義》里對清朝的評價相當高。

對了,孟森對雍、乾兩朝的評價是兩個字「全盛」


過去也看過幾本孟森先生的書。年代久遠,記得不一定準確。好像孟森先生認為:食君祿當思報君恩。如果你做前朝的官,吃人家的俸祿就不應該去造自個主子反。若是你反對人家,就壓根不該當人家的官。像李淵趙匡胤之流受前朝君主恩惠,卻不思報答,反而謀朝篡位,為正人君子所不齒。像司馬家從孤兒寡婦手裡奪天下還要大開殺戒就更加無恥。
但是漢高祖明太祖皆未曾出仕前朝,平頭百姓一個,沒拿過一文錢俸祿,自然也就稱不上對前朝有什麼虧欠。孟先生以同樣理由也反對清史稿里將李自成、洪秀全列為賊,因為李洪二人也沒端過明清兩朝的飯碗。好像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我個人覺得,秦滅六國,而劉邦身為楚人為六國報仇,元為夷狄,朱元璋身為漢人而驅逐韃虜,這也都是其正統性的一個來源。


胡扯,因為還少了PRC。


得國最正乃明,漢次之。。。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非也,得國正者,非美利堅莫屬
美利堅,乃清教徒乘船遠洋而來,初為尋一方凈土,避世間紛擾也。桃花源也不過如是。
此地雖有原主,乃是茹毛飲血、不服王化之輩,上帝應許之地,怎可如此暴殄?
驅除印蠻,創立歐明。
奈何此地乃天賜之地,來人眾多,英府見利於是遂來,統籌美洲,我本避世,奈何又入世?入世亦可,何又被英欺。
波士頓下,茶葉入海;列剋星頓,終現槍聲。
十三州也,星火燎原;開國賢才,共創大典。
國體用歐洲孟子之三權分立,此理論可與日後資本論並列。
美國人民終於站起來了!
十三州白裔大團結萬歲!


對於古人來說,「國」並不是最後的可以去堅守的底線,「國」之上還有「天下」,「天下」之上還有「道」,「國」的續存可以審時度勢,「道」的延續才是重點,所以中國人向來把文明的延續擺在其他傳承之前,這種思維在戰國時期開始萌發,孟子在這一時期提出了「先聖后聖,其揆一也」;然後在兩晉南北朝得以發展,這一時期的文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對文明的延續做出不同程度的強調;最後在兩宋得以成熟,歐陽修的《正統論》可以說是集大成的論著。梁啟超在《論正統》里把之前數千年的決定因素大致歸納為:統治面積,統治時間,血緣關係,首都位置,繼承關係,華夏民族身份,這幾個。王朝同時佔有的因素越多就越「正統」。這種思維在其他的各個時代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抽象的文明也被分解成適應當時時空條件的可以實際操作的概念,比如抗戰時期,陳寅恪先生就曾經一再強調「國可亡,而史不可滅」,錢穆先生撰寫《國史大綱》也有相似的動因(插句題外話,&<國史大綱&>的確有一些問題,比如『粗糙』、『守舊』等等,但是由此置疑錢先生的初衷和學術素養,我認為絕不可取!)。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正統」的概念在中國歷史上從來就缺乏絕對性,玉璽從來都只有象徵意義,「五德終始」的觀念也有始無終,封禪祭天也從來都是禮儀型的事件。可以說從古至今中國人眼裡「國」的文化概念都遠遠大於政治概念,從言語相同就被認同的上古,到尊崇儒術就被認同的中古,再到風雨飄搖中開始自我認同的近代,文化一直都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的重要因素,至於政治的正確性,從來都是可以被靈活操作的工具。這一傳統可以說是催生「漢奸」重要因素,也讓王朝至多三個世紀的生命周期成為讖緯一樣的存在。但更重要而且絕對不能忽視的是它對文明的延續起到的不可估量的正面作用。

就拿南宋來說吧,南宋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地位都很特殊,因為南宋的存在,對遼和夏有抵觸情緒的中原漢族可以選擇南遷,就像《射鵰》里的郭楊兩家,這些北方漢族南下以後與當地的原住民族充分交流,而當時的形勢又決定了文人們大都只能寄情山水舞文弄墨(射鵰第一章描述的就是這樣一種局面),這些人同時也間接的促成了宋朝在整個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的確立,比如詞的發展和詩的完善,比如理學的發達,比如宋體成為印刷漢字標準的確立。這些文化方面的成就遠超北方的遼和夏,再加上諸如皇族血統的連續性等其他因素,後世對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的這個時期的中國歷史的研究也就形成了現在被廣泛認可的以宋為正統的觀點。

私以為史學研究可能由各種各樣的目的被催生,得到的結果也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前有李淵下詔修南北朝史,後有脫脫三史同修,最近的還有夏商周斷代,這些都是政治意義濃厚的治學動因。皇太后跟龍睡個覺,懷胎十幾年生個皇帝,這種「歷史」中國人早就習以為常了,記在正史里,記的人跟讀的人心裡都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都有自己的時空條件,我們也都需要各自承擔自己造成的後果,大家心照不宣也就是了。畢竟我們自己也不會為了討好幾百年以後更「先進」的人類而放棄近在眼前的安危,同時前人因為他們自己眼前的福祉而違背了我們價值觀的言論甚至行為也不應該成為否定他們的要因。換句話說,廢舊電池不胡亂扔並不會絕對的造福子孫後代,但是卻能絕對的讓我們心安。前人們也同樣的只是在做會讓他們「安心」的事罷了。


所謂得國正的,明朝和漢朝之類的朝代,無一例外都是草根造反,先把前朝政府打的稀巴爛,打完之後各路諸侯之間還要火拚,最後贏家才是新的真龍天子。一將功成萬骨枯,得死多少人?從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去看,這可不是啥好事。老百姓眼裡最好的朝代更迭,恰恰是「得國不正」的宋朝取代後周這種模式,老趙家得了江山,老柴家不用掉腦袋還能世代特權,老百姓也不用遭受戰亂,皆大歡喜。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首先談談我對「正」的理解:
所謂「我這錢來的正」,意思是這錢不是坑蒙拐騙來的,是自己勞動所得。

在所有的漢族主導的大一統王朝里,唯有漢和明的創建者是白手起家,在群雄涿鹿之時一掃天下,建立大一統王朝。

秦: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於宇內。始皇帝並非草創者。
漢:秦末大亂,漢高祖劉邦起於沛縣,由小變大,由弱變強,與西楚爭霸,終得天下。劉邦是第一個平民天子。
晉:司馬家在司馬懿時代,就已經是望族,最關鍵的一步由年邁的司馬懿完成。司馬炎得以統一華夏,得從司馬懿算起,司馬炎不是草創。並且,魏從漢禪讓來的,晉從魏禪讓來的。禪讓的另一種說法叫篡。
隋:楊堅祖上在西魏宇文泰時代就已經是重臣,隋取代北周時,是大將軍,是小皇帝的舅舅,在北周的地位無人可及。篡北周,建立隋朝,統一中國。然而,偉大的隋文帝結束了自董卓亂政以來四百年的分裂(其中短暫的30餘年由司馬家完成,然而八王之亂,司馬家又開啟了亂世),開創了一個超越之前五百年的盛世,為唐朝的大一統提供了前提。
唐:李淵祖上也是西魏重臣,起兵時是太原太守,以勤王的名義攻入長安,立廢楊侑。多少帶點篡的意味吧,並且三個兒子功勞很大。
宋:北宋勉強算一個統一的朝代。後周,郭威立國,傳給柴榮,趙匡胤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宋朝,然後統一中原腹地。
明:朱八八小時候給地主放牛,然後是到處乞討,再是當和尚,投身造反事業的時候二十五歲左右,孑孑一身爾。四十歲建立明朝,統一華夏,並且把燕雲地區收復。

以上。


不算回答,算是討論吧,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大家都把武力奪取的看做正統

單看標題,覺得很奇怪,要說得國正,唐宋怎麼說都比漢明好,後來我發現原來我是把法統當做正不正的根據了。從法統上看,漢開創第一帝國,法統上是諸侯擁戴,魏是接受漢的禪讓,不管怎樣手續合法,一直延續到陳。第二帝國開始於北魏,也是一代一代的禪讓最後到宋。後面都是靠武力得國了。

那得國正不正看什麼呢?有人看法統,有人看暴力,孟森講明和漢都是為了除暴安民,我看有商討餘地,劉邦朱元璋起兵的時候,未必就是抱著這樣的理想,被逼無奈可能是事實。

所以,我是不大認可漢明最正統,當然正統是沒問題的。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何言不正?沒想到竟有如此粗鄙之語。


帝天授智勇,統一方夏,緯武經文,為漢、唐、宋諸君所未及。當其肇造之初,能沉幾觀變,次第經略,綽有成算。嘗與諸臣論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時喪亂,初起鄉土,本圖自全。及渡江以來,觀群雄所為,徒為生民之患,而張士誠、陳友諒尤為巨蠹。士誠恃富,友諒恃強,朕獨無所恃。惟不嗜殺人,布信義,行節儉,與卿等同心共濟。
  贊曰: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後所未有也。懲元政廢弛,治尚嚴峻。而能禮致耆儒,考禮定樂,昭揭經義,尊崇正學,加恩勝國,澄清吏治,修人紀,崇鳳都,正後宮名義,內治肅清,禁宦豎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職相維,置衛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太祖實身兼之。至於雅尚志節,聽蔡子英北歸。晚歲憂民益切,嘗以一歲開支河暨塘堰數萬以利農桑、備旱潦。用此子孫承業二百餘年,士重名義,閭閻充實。至今苗裔蒙澤,尚如東樓、白馬,世承先祀,有以哉


你這樣說,感覺是欽定太祖作為第三位。


其實說的上得國不正的也就那三個,楊堅篡周,司馬篡魏,趙宋篡周。其他的自己打江山有什麼虧心的


我也覺得很片面。我覺得不管怎麼樣,正不正還要看統治的怎麼樣,對老百姓友好不友好


呵呵
沉韓林兒於瓜步
背盟誓於彭城
此所謂得國正者


推薦閱讀:

如果當年愛新覺羅家起兵時自稱是宋徽宗後裔,是否具有可行性?
為什麼宋朝的皇帝好像沒什麼特色?
怎樣評價徐階?
明朝不避皇帝的名諱嗎?
明朝是君主專制下的的內閣政治還是君主專制下宦官政治?內閣與司禮監間的權力制衡又是什麼樣的?

TAG:明朝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人物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