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精確到分有什麼意義?

今天才知道原來節氣都精確到分了,請問這麼做有什麼意義?


地球繞太陽公轉,那麼太陽相對於背景的星空也發生了移動,移動的軌跡叫做黃道,而地球赤道平面向星空擴展,在星空上也畫下一個大圈,叫天赤道,天赤道與黃道有個夾角,於是它們有兩個交點,一個叫春分點,一個秋分點
從春分點開始在黃道上人為地每隔15°圈定一個點,這樣黃道上出現了包含春秋分點在內的24個點,這24個點就是節氣點,當太陽沿著黃道移動到那個點的那個時刻,就是那個點所對應的節氣,節氣是一個時間點,這個時間點所在的那一天通常也被叫做節氣,但兩者的含義是不同的。


定義就是時間點,最關鍵是。。。算起來也不難不是么。。。何樂不為


對於普通老百姓沒啥用,但是對於天文愛好者、曆法愛好者就不一樣了。

黃經_百度百科

二十四節氣必須按照太陽在星空視運動所到的位置而定,它其實是一個時刻,而非一日。

黃道是太陽在一年中橫越天球的路徑,在一年中會穿越天球赤道兩次,一次是在春分點,另一次是在秋分點。黃經(太陽經度或天球經度)是在黃道坐標系統中用來確定天體在天球上位置的一個坐標值。由於在黃道上沒有明顯可以作為黃道經度0度的點,因此春分點被任意的指定為黃經0度的位置,天體的黃經度就是由天體向東量度至春分點的角距離

黃道坐標對太陽系的天體非常有用。例如,在曆書上所給的太陽經度就是以黃經量度的。

大意,黃道上的春分點是黃道坐標系中黃經的起算點,春分點之於黃經,相當于格林尼治天文台之於經線,所以它的定位是很精確的。其他節氣同理,位於同一個坐標系中。

在定義上,我們將黃道對天赤道的升交點定義為春分點。

黃道坐標系是天球坐標系的一種,原則上可以用黃經和黃緯描述天球上所有天體的位置,除太陽外,恆星的黃經和黃緯可以視為沒有年內變化。但在相當漫長的過程中,春分點和黃道也會發生偏移。所以不時地檢查目前春分點的確切位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春分不準,靠恆星的黃經坐標尋星就容易出問題。

至於樓上說的對時功能,可能是我孤陋寡聞,還沒有聽說用春分點來對時的。


節氣精確到分是有意義的。

大家知道,按照目前的規則,按照不同的標準時間,算出來的農曆是不一樣的,可能會相差一個月。

但是,將來曆法規則進行優化,直接按照比較朔時刻和節氣時刻排定月份,最後才將月起到圓整到零時。這樣,全球各地的排定的農曆就基本一致,日期偏差不會超過一天。如此,中國農曆也就很方便的走向世界。


有意義,並且是很重要的意義。

二十四節氣實際上是能精確到秒的,而且在天文學上應該是精確到秒的。

我知道的一個意義就是對時,一秒鐘的時間是固定的,但地球轉速不是穩定的,如果我們用固定的一天24小時,一小時3600秒的方法計時,那麼長期下去可能會有誤差,甚至可能會出現正午12點是在半夜的情況。但如果以地球軌道上的點來計時,那麼時間就能跟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同步,這樣的時間才有意義。


立春,雨水,驚蟄, 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這樣一擺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個立字後,緊跟著後半開始,又見「春夏秋冬」四個大字領頭。這什麼意思呢?不言而喻,這是說春夏秋冬四季從四個立立起來,立起來就是開始嘛。後半的「春夏秋冬」配上兩個「分」字,兩個「至」字。分是什麼意思?最簡單的「分」,就是「一分為二」了,可見這就表明,在這裡把一季「一分為兩半」了。那另外兩個「至」字呢?容易誤解為「到頭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麼到頭了?不要當作是一季到頭了,而是太陽向北或向南走到頭了,要回頭走了。確切追究這個「至」字的本義的話,「至」是極的意思。比如我們說「至少」,就是說不能再少了,少到極點了。夏至就是說太陽向北走到`極點了,要回頭了,但夏季並沒有完,而是剛剛到中點。冬至也是類似,太陽剛剛到極南點,開始轉向北了,冬季過了一半了。


節氣的定義是太陽黃經到達某個確定的值,因此是很容易計算出準確時間的。
用途,比如可以給世界各地的人用,以及(不靠譜的)星座的確定(雖然很少有人用到並且有不少人的星座是錯誤的)。


在天文學上,對應天體的運行規律,尤其是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影響。在農業上,具有指導農業生產的實用價值


例如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沒有意義。超出了實用的範疇。
就像圓周率算到1億位一樣。


推薦閱讀:

為什麼清明節有時候是4月4日,有時候是4月5日?
二十四節氣的名字由來?
大暑至,古人在詩詞中是如何描述大暑景象的?
中國1912年才使用公曆,那24節氣為什麼是對應的公曆??
請問中國的二十四節氣適用於廣東嗎?有沒有特定的節氣for廣東?

TAG:地理學 | 季節 | 農曆 | 曆法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