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徐階?
徐階貪污且放縱子孫撈錢,但是又辦了很多實事政績,
自古能臣少廉吏。
單純就題主說的這個問題,徐階貪污,徐階確實貪污,而且沒少貪,以至於在上海老家貪出了四十萬畝(一說二十四萬畝)地,這在中國古代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如果沒有嚴嵩作比較,徐階也能算大貪官了。
所以呢?
我們翻開史書發現,中國歷史上的名相里,能夠有所作為的,清廉者寥寥無幾。
演義戲劇裡面一直塑造的正面形象寇準,歷史上雖然不記載他是個什麼樣的貪官,卻有很多史料記載寇準生活極其奢侈,奢侈到全國聞名,不知道他這個錢是怎麼來的。
張居正不算貪官,但就是他,在被抄家以後也被抄出了十幾萬兩銀子,對他的權力而言,這雖不算貪官,卻也不能說是多麼清廉。
清朝的李鴻章,也算是為國家盡心儘力了吧,可是盡心儘力的同時對他自己的家業也同樣盡心儘力,素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說法,他跟他的徒弟盛宣懷倆人簡直就是個貪污集團,爺倆貪污總資產超過千萬兩白銀,李鴻章收了俄國人的賄賂籤條約的時候連領土都敢出賣,也算是貪的喪心病狂了。
這幾位也都算是歷史上有所建樹的人了,他們都不是啥清官。更不要提那些名聲不好的宰相了,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蔡京,南宋的秦檜賈似道,明朝的嚴嵩,清朝的和珅,那都是貪官中的戰鬥貪。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因為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生態,決定了海瑞這樣的人,是註定無法掌權的。
明朝腐敗嚴重,有很多人說是因為朱元璋太摳,給官員定的俸祿太低,實際上這也是強詞奪理,幾千年來中國當官的有幾個是靠著工資活著的?宋朝的官員工資倒是高的離譜,也沒擋住宋朝的官貪污啊,高薪養廉這個話從來就是空談,因為人的慾望是無限的。
從下面干起,要花錢,穩住位置,要花錢,收買手下,要花錢,花錢是官場的潤滑劑,很多時候官員並不一定需要你的錢,但是有了錢就好說話,這麼個生態下,好人也變成壞人了。比如戚繼光,自己清廉的一窮二白,吃條魚都算改善生活,先後為了孝敬胡宗憲張居正不得不吃空餉,這就是典型的逼良為娼。
徐階之所以歷史評價比嚴嵩高,主要是因為,他除了撈錢以外,腦子裡還是想了點別的的。
徐閣老跟嚴嵩的鬥爭史長達二十年,那是中國政治鬥爭的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用各種手段迷惑嚴嵩,終於在最關鍵的時候一錘定音,一統江湖。
關於徐階於嚴嵩的鬥爭歷史具體手段我就不說了(主要是太懶),單說一點,在這二十年里,徐階充分的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官僚有多能忍。
這一切的前提是,嚴嵩是徐階的死仇,他害死了徐階的恩人夏言(崇禎朝以前唯一一個被殺掉的內閣首輔),還在殺掉夏言之後處心積慮的想一起弄死徐階。
徐階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嚴嵩的孫子——作妾。
在古代,妾的地位比僕人高不了多少,看看紅樓夢就知道,趙姨娘的月銀跟襲人一樣,還不如鴛鴦平兒這樣的大丫頭面子大。徐階雖然官沒有嚴嵩大,也是堂堂的大明朝禮部尚書內閣次輔,他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人家作妾,在當時絕對是滿朝震驚的一件事。
為了跟嚴嵩套近乎,徐階把自己的戶口從松江府華亭縣(也就是上海)以躲避倭寇的名義遷到了江西,這樣跟嚴嵩就成了名義上的老鄉。
在二十年里,徐階對嚴嵩是言聽計從,嚴嵩說一不二,嚴嵩站著他不敢坐著。習慣上內閣首輔雖然是首相,但並不是內閣大學士的上級,只是一種業務領導的關係,大家都是一品大員,誰也放不下架子,除了碰見張居正這種霸道不講理的首輔以外,大家還都是比較平等的。當時徐階把姿態擺的異常的低,逢人便講嚴閣老對我好啊如何如何,最後連他的學生都看不下去了,對他說:老師,外面的人說你,就是嚴嵩的一個小妾。
在古代,罵一個男人是女人,是比罵絕八輩祖宗還狠的話,當年諸葛亮為了激司馬懿出戰,就送去了一套女人的衣服,那屬於奇恥大辱。而且罵徐階是女人也就算了,還是小妾,還是嚴嵩的小妾,這已經不是侮辱的問題了,這等於直接否定你做人的資格了。
徐階聽完之後,微微一笑,什麼也沒說。
忍字頭上一把刀。
而且徐階最可怖的是,後來他把嚴嵩扳倒了,嚴嵩被發配原籍,他兒子過來跟他說,爸你可算熬出頭了,徐階當時對他兒子大罵:「沒有嚴閣老能有我徐階的今天?」,三天兩頭給嚴嵩嚴世藩(嚴嵩的兒子)送溫暖,噓寒問暖,讓嚴世藩這個奸詐狡猾到骨子裡的奸雄也上了當,連連感嘆:「徐大人不坑我啊!」。
徐階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有演技,哪怕你就是鍾馗托生,也認不出化成人的真鬼。
在徹底感動了二十年來對徐階一直有敵意的嚴嵩父子後,嚴世藩終於漏出了馬腳,然而嚴世藩想用一個詭計幫自己脫身,並且幾乎成功,徐階的智商更勝一籌,用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把嚴世藩送上了斷頭台(這個故事太複雜我寫不動了),抄了嚴嵩的家。
二十年的隱忍,直到最後一刻才顯出原型。
徐階用了二十年時間搬到了嚴嵩,這幾乎佔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大半,當上了首輔之後,他勵精圖治,整治邊情民政,給過去受冤枉的大臣平反,抗擊蒙古並且取得勝利,把很多地方蕃王的土地退還給百姓,被世人稱為「名相」,同時還要繼續小心翼翼的伺候那位明朝歷史上第二難伺候的嘉靖皇帝(第一難伺候的是朱元璋),好在嘉靖也不管國事,徐階乾的算是有聲有色。而且他搬倒嚴嵩的時候已經是嘉靖四十一年,四年之後嘉靖皇帝就撒手歸了西,隆慶皇帝繼位。
至此,徐大人終於一統江湖,老對手(嚴嵩)全部清算,最大的管制(嘉靖皇帝)退出市場,隆慶皇帝是個老實人而且沒什麼根基,朝中的大臣們不是自己的學生就是自己的黨羽(很多還是戰火中歷練出來的同志),就算有極個別作死想扎刺的,也很快被消滅,那真正是說一不二,皇上都不好使。
然後,在隆慶朝,徐階由於種種原因,選擇了急流勇退,主動的放棄了他來之不易的權力,回歸鄉里,那裡有他兩個兒子趁老爹不在給他霸佔的幾十萬畝地(徐階的家財實際上主要來自於兩個兒子橫行不法,他自己反倒比較廉潔,可見古今腐敗是一個套路)。隆慶皇帝不喜歡徐階,早就想讓他走,但是徐階勢力太大,不敢辭退,這次他主動辭職,隆慶皇帝欣然答應,立即放還。
至此,徐階終於功德圓滿——
了嗎?
沒有,誰讓他碰見海瑞了呢。
徐階一輩子最後悔的事兒,是看走眼提拔了倆人,一個是高拱,一個是海瑞,結果自己下台以後,高拱整徐階,就是用海瑞。
高拱讓海瑞當了應天巡撫(相當於江蘇上海的省委書記),海大人的事迹,相信大家也都了解一點,那向來是大公無私,到了南京就開始著手打土豪,自然也就發現徐大人是整個南直隸最大的土豪,自然也就打了徐階的土豪——不僅沒收了他的地,還抓了他的兒子。
徐階對海瑞有救命之恩,當年嘉靖要殺海瑞就是徐階給勸下來的。結果徐階說什麼也想不到自己聰明了一輩子最後倒在了這麼個愣頭青加白眼狼手裡,趕快又找關係花錢,總算把海瑞趕走了,時人有云:家居之罷相,能逐朝廷之風憲。
萬曆十年(這年徐階的學生張居正死),徐階八十大壽,萬曆皇帝特地派人慰問,第二年,徐階去世,朝廷加封為太師,加謚號「文貞」,享年八十一歲。
徐階告老還鄉以後,邀請所有的鄉親故友,席間有人貪財,偷了一個金杯,正好被徐階看見。吃完飯後僕人清點餐具,發現少了個杯子,徐階說「杯子還在,不要找了」,結果那個偷杯子的人喝醉了把杯子從自己的帽子里掉了出來,徐階見狀馬上轉過身去,令僕人把金杯又裝回了那個人的帽子——人品可見一斑。
徐階就任內閣首輔後,在內閣值房掛了一幅字:
「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
善莫大焉
人——工——分——割——線
評論區里一群同學誤會了。自古能臣少廉吏我就是為了應景說了這麼一句,我沒有說所有的能臣都是貪官,我沒有這個意思,沒有任何這個意思,但是你們一定要問我,我一句話不說也不好,當時將來如果報道出了偏差,,,等於,,,等於你們也有責任吧?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只知其學生張居正,而不知此人。徐階是張居正的提拔人和鋪路人,若無當時的徐階,何來以後的張居正,當時徐階的對手也是家喻戶曉的嚴嵩。權臣嚴嵩敵人的全被他斗死了,除了徐階。而剛入朝的徐階還是一個不受領導待見的愣頭青,因此評價徐階不應該從貪污放縱子嗣上著重,也不是從政績上著重,而是從其心路歷程,從其布局權謀。
明朝大臣的政治鬥爭中,徐階在我看來最有看點,因為在辭官之前,徐階的經歷簡直堪比一本坎坷曲折的官場小說。講述了一個不受領導喜歡的憤青如何蛻變成一名工於心計,城府深不可測政治家的心路歷程。一、少年得志,意氣風發:
徐階十八歲時遇見了一個叫聶豹的七品知縣,聽從了他的教誨,從此成為王明陽心學的繼承人。二十一歲考中進士,得到了當時權傾天下的內閣首輔楊廷和的認可。
二、心灰意冷,遠走蠻荒:
本有大好前程,卻因在權力鬥爭中直言進諫被發配到廣西,甚至皇帝親書:「徐階小人,永不敘用」。
三、領悟心學,柳暗花明:
蠻荒之地,政治疲軟,手下又陽奉陰違。徐階在這惡劣環境中領悟了知行合一的真諦,之後政績顯赫,因此被內閣首輔夏言欣賞,重新提拔進京。
四、血海深仇,卧薪嘗膽:
當時嚴嵩想除掉夏言獨攬大權,而徐階在夏言的隊伍,之後的政治鬥爭中,接連目睹提拔自己的夏言被嚴嵩父子用計殺死,自己的學生楊繼盛因死劾嚴嵩而慘死其手。並因此在站隊問題上數次被嚴嵩懷疑,卻隱忍不發,曲意事嚴嵩,暗中經營,不露絲毫痕迹。
五、大仇得報,權傾天下:
經過十餘年的隱忍和經營,藉助倭寇侵犯,除掉了嚴嵩和他的兒子嚴世潘,獨攬大權。
ps:鬥倒了嚴嵩可以說是徐階政治生涯中的最大亮點,徐階的忍辱負重是其政治權謀鬥爭中的殺手鐧,而「徐階曲意事嚴嵩」也成了權謀術中的經典案例。
當年明月:在為國效力的同時,他的一生都獻給了鬥爭事業,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第一線勤勤懇懇地斗,奮發圖強地斗,幹了一輩子鬥爭。
徐階在嚴嵩得勢時,為了討好嚴嵩,將其長子徐璠之女許配嚴世蕃之子做妾,使嚴嵩很高興,不再懷疑徐階。後來嚴世蕃判處斬刑,徐璠進見父親,慍怒不語,然後回到內宅,將親生女兒毒殺,徐階知道孫女已死,「囅然頷之」(囅然頷之:高興地點頭微笑)
附註:徐階的這個倒霉孫女到死還沒及笄,根本沒有嫁出去。不論他的建樹或是能力,只此一件事就讓人覺得這個人可怕到讓人髮指。這樣的人也能善終,只能說高拱手軟了。
========================
把高拱寫成張居正,這種錯也就我這種半瓶子水的人才能出,多謝大家海涵。
還有這個故事出自《萬曆野獲編》:是萬曆朝的人寫得筆記。但因為此人治學嚴謹,又是體制內的人,所以史學界都認為他的段子可信……是不多的幾本被當做正史使用的野史之一。所以這個段子大致可信吧~
這裡面還有一段:張永嘉當國,議易先聖孔子塑像為木主。時,徐文貞為編修,抗言其非,坐是外貶,天下翕然稱賢。蓋高皇帝謂塑像為故元夷俗,一切城隍岳瀆,盡易木主,廢王侯之號,獨孔廟存塑像,仍王爵。至永嘉承世廟聖意,易王為師,並棄像設,時論不以為然。然廣東廣州府城隍神木主,至景泰中,巡撫都御史王翱仍易以塑者。則高皇製作,當時已不能盡奉行矣。又宣府儒學聖像,亦系土偶,有鎮守大帥、永寧譚廣者,范中金為五贓,實其中,未幾被盜穴其背而取之。此亦天順間事,見葉文庄日記中者。然則木主亦未可盡非也。徐文貞抗論孔廟事,上恚甚,既逐之,又下旨云:「徐階天下小人,永不許擢用。「未幾超為學使者,超為祭酒侍郎,長春卿,入內閣,繼分宜當國,奉世宗末命。為時元臣,幾軼永嘉而上之。弘治十二年,給事吳世忠,請尊夫子為文祖大成至聖,帝不允。
好吧,如果你說這個作者是徐階黑,我也沒辦法啦~~~~╮(╯_╰)╭
不止徐階,徐高張都是十分複雜的人,可怕的政治家。他們的智慧在近千年的時間裡都是絕頂的存在,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張居正,其他二位都少為人知。也許是這幾個人都難以再像宋代以前的名人一樣臉譜化,所以老百姓不關注吧。
一個人又要有鬥倒嚴嵩的權謀,又能治理天下,又能廉潔奉公,這要求實在太高了,徐階並不清廉,他也喜歡錢財地產,但是這恰恰讓他看起來有血有肉,原來也是個凡人。
徐階的經歷告訴了我們一個隱藏的事實,手段是工具而不是目的。他在嚴嵩面前卑躬屈膝,甚至把孫女送給了嚴世蕃把玩,然而時機到來之時,他還是剷除了嚴嵩一黨,毫不猶豫。這世間有多少人信奉「手段為目的」的信念,認為自己要用夠狠夠奸的手段,就必須把靈魂出賣給魔鬼,成為夠狠夠奸的小人惡人。其實他們錯了,手段是死的,人是活的,是人駕馭手段而不是手段控制人。如果擁有了各種甚至可稱為卑鄙無恥,踐踏自尊的手段之後,你還能保持正義的初心,那恭喜你,你終成大器。
徐階在基層被現實教育的灰頭土臉,在嚴嵩面前裝了20年孫子,還能堅持正義的本心,堅持為國為民之念,實在個了不起的人。至於貪污受賄,兼并土地啥的,影響不了他的光芒。
做張居正導師,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的。
-------------------------------------------------------分割線------------------------------------------------------
這裡面確實有些錯誤,不過我不打算改動它了。嚴嵩能幹20年首輔,只論能力非常人能及,也是幹了很多實事的。但是有能力不代表大家就真的心服口服你,口碑極差也不是後人謠傳或者王世貞亂寫一氣便能造就的現象。沒記錯的話,嚴嵩最後是死在了荒野,乞討都沒人鳥他,可見同時代的人有多恨。
對於徐階,看看海瑞的評價:「甘草宰相」。甘草,吃起來有些甘甜的味道,什麼病都能治一點,但是不作主葯。甘草宰相意思大約如此。嚴黨這一巨大利益集團的倒台,勢必引發朝局的動亂,也可能會有投機分子渾水摸魚,這段時期由徐階來領導是可行的,有利於調解各種矛盾,迅速穩定人心。客觀來說,也為高拱張居正海瑞們的改革創造了比較良好的環境。
至於清廉與否,他家產有多大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說了。他所在的那段時期,江南已經非常富有,富有到即將把話語權伸到政治上來,土地兼并越來越嚴重。而他作為江南人自然不可能不跟著江南變化的潮流走,在江南人家都成了大地主權貴,我又怎能不為徐家的將來作打算呢。不過,不管怎麼說,為官就應當清廉公正,為了自己家族而大肆兼并田地,讓多少平民流離失所,這是必須譴責打擊的,沒有任何理由可以遮蓋自己的劣跡。
補充:有人說徐階精明,改革替死鬼的鍋讓學生張居正去背,自己則急流勇退,保全身家。其實這是不對的,徐階在科舉改革之前考中,屬於舊式官僚,不像高張那麼有志氣去給國家做手術。而且他的性格比較平和,和稍後的申時行比較像,這類型的人斷不會做冒險之事,只求國家安定就滿足了。所以他的退位並非種種陰謀論說的那般奸詐,在過了把首輔癮,天下太平,朝局穩定後便沒有什麼可再奮鬥的了。沒有了目標,急流勇退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徐階在實踐自己的準則,張居正也在實踐著自己的準則,並沒有誰坑誰好講。
PS:好像有不少人扯到了海瑞,我才疏學淺,也試著評價了一番海瑞,如有不足,還望見諒。
請問如何評價明朝海瑞? - 雪的足跡的回答 - 知乎·
為人能屈能伸,隨機應變,不露聲色又精於權術。
在嚴嵩飛橫跋扈的形勢下依然能安然無恙穩坐內閣第二把交椅,充分展示了他智謀與詭譎兼有的秉性。世宗逝世之後,徐階和張居正共同起草了世宗遺詔,對清虛學道的失誤進行反省,為那些因諫言反對崇道的官員恢複名譽或官職,並處罰道士停止齋醮,擢用賢才,裁革冗員。獲得了官員的交口稱讚。印證了他「以用舍刑罰還諸公論」的決心。時人譽之為正德,嘉靖之交總攬朝政的楊廷和再世。私德作風暫不評價。
以上。清楚做官的一切明暗規則,精權謀善隱忍,為達目的可以出賣自己的尊嚴,但始終未忘初心。
對於這種重臣,對個人道德的評判作用很有限。
明朝那些事 極力推崇的一個人。
如果你覺得他貪污撈錢,感覺這個人差勁的話,簡單舉兩個人的例子:
戚繼光,收賄受賄,巴結領導,每次中央的人來視察,都請他們上高端飯局。
張居正,坐32人抬的轎子,寫過一幅囂張的不能再囂張的對聯。
可這兩人,一個在外平海倭,一個在內主朝政。沒有人說他們不好吧。
徐階比他們還算好了,海瑞查他的時候,給足了海瑞的面子(雖然海瑞還是不懂依然要查他)。放張居正,絕對把海瑞乾死了。
而且徐階為人正直,是張居正進翰林院之後政治道途的啟蒙者。面對嚴嵩以及他高智商的兒子,都能成功辦倒(無數人死在這一塊)。
能屈能伸,不失本心。晚節不保何嘗不是一種故意對皇帝展現出來的姿態呢?
看明朝的那些事對徐階印象最深的就是殺嚴世蕃的時候對人心的揣摩,不僅猜到嚴世蕃的心理,皇帝的心理,還把一眾官員的心理都猜透了,看完一身冷汗,這人真是可怕
徐階當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嘉靖41年始。因嚴嵩之罷而開始執政,提出「三還」,即「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這是很有智慧的,目的在於調整君臣之間,閣臣與部院之間以及朝野輿論之間的關係,所以三句話提出之後,「朝士侃侃,得行其意」。這裡必須注意的是,徐階柄政時,嘉靖已在暮年,多疑畏死專權的情緒更加嚴重,所以徐階強調以「威福還主上」,可謂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只有這樣,才能換取一定程度內的有所作為,因為老鬼難纏。在知人用人方面,他比較注重德行,對於臣僚的一般性過錯,一般略加薄懲,以示寬容。因此深得朝野擁戴。在實政上的建樹,主要體現在請立太子,分景王所佔之田於民,力止大興土木等,總的來說是較為持正的,因此時人稱許其「立朝有相度」。他對嘉靖並無助紂為虐,這是與嚴嵩的最大不同。
2~隆慶初年。最大功績在於起草並推行《遺詔》,以休養生息之心穩定朝局。
3~個人認為徐華亭的另一大功績,在於對居正栽培的苦心。
前面諸君已經提到了好多關於徐階的功過是非了。我也就不班門弄斧了。徐階揭發仇鸞,扳倒嚴嵩,培養人才,廢除不合理的政策。凡此種種,在大是大非上是造福於社會的。是個不錯的政治家。
而政治家又有幾個是乾淨的呢?能做事,有能力,能利國利民就好。
瑕不掩瑜,倘若苛求他與海瑞一樣,那麼明朝估計要早滅亡幾十年了吧!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用最黑暗的手段,維護光明的統治。
他貪污,他受賄,他霸人良田,他縱子橫行。他似乎和嚴嵩沒有區別。
但徐階始終和嚴嵩不一樣的,是他有良知。
王山先生的書里有一句話,也許不太貼切:
當社會被某種潮流所裹挾時,當社會處於道德、理智、法律和思想匱乏與混亂時,當我們的人生道路遭遇迷茫、誘惑、壓力、挫折和沮喪時,能夠指引我們前行,並且不迷失方向的東西,不是任何主義,而是,人類的良知。
徐閣老,慢走啊。
心臟王陽明第一,腦力徐首輔第一,職位重八第一,權術張白圭第一。
《明朝那些事兒》,讀到徐階斗嚴嵩這一段,最可憐的就是被他嫁給嚴世蕃做小妾的孫女!
在明朝官員俸祿很低 但少如果有功名 成為舉人 可以免除賦稅 明朝一般家族出現舉人就會把田產假裝過戶到其名下避稅 而且明朝中後期首輔權力很大 富戶捐獻土地給其家人 許多事不用徐自己出面 官府也會給他方便 徐為官還是比較清正的 但是對自己子孫行為應該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他應該是清楚的 可能是寵溺 更大的可能是自保 他前後幾任首輔都沒有好結局 個人感覺是明朝所有首輔中平均水平以上的 審時度勢 自知之明 最大的功績是培養了張居正
明代第一官僚
——當年明月
徐文貞「立朝有相度,保全善類。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間有委蛇,亦不失大節。"
這是明史上給他的評價,在我看重點大概就是最後不失大節的總結了。對這個現在灰色地帶的人,這是中肯的評價。但是我就是覺得他是人生贏家那樣的存在 有人說他太夾著尾巴做人,就差沒熬到嚴嵩自然死亡了,可是我覺得這種隱忍的厚積薄發的才是真正的高手!!你看歷屆首輔有幾個跟他一樣全身而退的?擁有了權利卻沒迷戀權利,我覺得這點比他的老師夏言要強了。
我家鄉目前先賢為官史上第一高官,本無甚黑點,於一個古代官員而言,貪污並不是什麼大黑點,可他犧牲了自己的孫女,讓我這個女權主義者如鯁在喉。
做海瑞打不倒嚴嵩,改不了弊政。個人及家族的污點是不得不承受的代價,在社會上碰的釘子多了,越來越能體會。從個人而言,他堅持並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從國家而言,他將最大最多的黑暗清除,把大權和希望交給了高張。捨我其誰?不枉世上走了這一趟!其他的,就讓海瑞去審判吧,who care?
推薦閱讀:
※明朝不避皇帝的名諱嗎?
※明朝是君主專制下的的內閣政治還是君主專制下宦官政治?內閣與司禮監間的權力制衡又是什麼樣的?
※《明朝那些事兒》的最大價值是什麼?
※怎麼評價朱元璋和他建立的明朝?
※讀明史時,哪些人物或事件讓你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