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歷史老師說戚繼光抗倭使中華帝國警覺,從而閉關鎖國以至落後 。高曉松卻說戚繼光抗的只是小海盜。求解?
相信課本還是高曉松的野史
意義是誇大的,因果是倒置的。
警覺是從來的,手段是沒有的。
鎖國是一貫的,落後是相對的。
警覺這種事情,從來都是有的,從明初到明朝滅亡,一直在警覺,一直沒辦法。所以並不因為戚繼光而顯得特別,也不需要特別誇大戚繼光抗倭的意義。而所謂閉關鎖國是中國自古以來的一貫國策,又以明朝最甚,是倭寇大面積肆虐的內因,並不是因為戚繼光的「警覺」導致了閉關鎖國。
戚繼光抗倭在當時相比與北虜確實算不上重大威脅,對於帝國而言到不了傷筋動骨的地步,基本就是國內武裝走私犯罪分子夥同境外黑惡勢力的打砸搶事件,戚繼光乾的事兒也就是武警維穩層面的工作,對於帝國的命運而言,並不是那麼的緊要,它最主要的功績主要是在九邊對抗北虜。
畢竟北虜要是泛濫了是要亡國滅種的,明初皇帝北狩的故事依然歷歷在目,因此對於當時人而言,蒙古人才是真正黏重地威脅,戚繼光整頓蘄門軍務,修築長城,編練車戰,大量應用火器應對蒙古威脅,這些軍事創新的意義遠遠大於他在南方「剿匪」的成就。
倭寇從元朝開始困擾中國沿海地區,一直噁心到豐臣秀吉取締海盜為止,無論大陸做什麼都無法抑制其蔓延,不過整體上危害並不致命,整體屬於農業國家貿易管制下形成的慢性病,而蒙古人則相當於心臟病,一發則七竅流血,必死無疑。
至於上面有人提到的隆慶開關,其本身的意義不應該過度誇大,其開放漳泉兩港,而且只允許福建人由此出境貿易,並且持續時間很短,1622年就又閉關了,除了白銀大量流入使得商品經濟因貨幣供應量增加而復甦外,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進步意義。現在很多人炒作這個事件無非是要按照西方歷史的邏輯,建立一套「港口開放--自由貿易--資本主義--國家強大」的敘事罷了,基本屬於歷史神學。
根本上,並不是「閉關鎖國」導致了中國落後,而是歐洲的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導致了歐洲以外的世界全面落後了,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千年一貫始終,這個原則不曾更易,這是立足於小農經濟下的農業社會的合理選擇,不應當成為近代化失敗的黑鍋,更不能成為政治解讀的標籤。
首先,明代施行的是海禁政策,主要原因是朱元璋認為海盜實在是煩,如果和沿海的軍閥搞起來那就更煩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明代所謂的海禁在實際操作上僅僅禁止了遠洋的貿易,近海的貿易一直管不住,也就默許了。到了嘉靖年間,海盜越發兇殘,所以有了俞大猷戚繼光等人抗倭。但是你知道隆慶年間還有個政策叫做「隆慶開關」嗎,也就是取消海禁,准許海上貿易,遠販東西二洋。當時的考慮一方面是海禁政策實際上對沿海的漁業的商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卻並沒有起到防止海盜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說不定允許貿易日本人和沿海其他人就不至於窮的去干海盜這一行了。
於是乎,隆慶開關。隆慶初年開放也不徹底,政府還在調控,但是政策一開放,民間貿易你就管不住了,雖然名義上依然禁止海商前往日本(海盜發源地,可以理解),但是政策禁不住有錢賺啊。和日本的民間貿易也慢慢洶湧起來。於是,「倭漸不為患」。可以說這是治根的一道政策。
實際上,隆慶開關之後,到了下任皇帝萬曆年間,中國與西歐各種貿易往來更加密切,資本主義萌芽也正是在這時候誕生的。。所以你可以說海盜對開放海上貿易有一定意義,但是你要說戚繼光抗倭是中華帝國警覺從而實行閉關鎖國,那隻能說是無稽之談。另外,閉關鎖國是清朝的。如果你沒記錯那你應該好好好好地問問你歷史老師。
松胖胖的話就別看了,看多了影響雙商
你歷史老師把因果關係搞顛倒了。
所謂倭寇,是因為明朝實施「片板不得下海」的禁海政策,導致福建等沿海地區人民無法靠海吃海,於是才走上海盜的道路,成為倭寇的。
只不過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避免連累家人,他們都打扮成日本人的樣子、或把基地設在日本、再學幾句日語。
倭寇里真正的日本人連10%都不到。你老師和高曉松說的都是錯的
有人對具體問題說了很多了,我只想憤怒一把:高曉松何德何能,說什麼你都要信?你的獨立思考就是否定書本而聽信一個二道販子(包括但不限於高曉松、羅輯思維)?
高曉松這種人滿嘴胡沁
一個美國人告訴你你的國家歷史不可信
你還真信了?課本是對的,但解讀有問題。
戚繼光剿滅倭寇本身是有利於貿易的,誰告訴你搶劫犯能促進經濟發展的?看看西方歷史同時期也是在清剿海盜的。
東南的倭寇也絕對不是什麼小海盜,參考戚繼光的戰績,這些倭寇已經到了能夠攻佔府城和與省級軍區軍隊決戰的地步了,能是小海盜。?
最後,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閉關鎖國只有清代初期和中期,初期是為了清剿台灣的殘明勢力,中期則是防備西方入侵。拿明朝的海禁給清朝洗地是完全扯淡,明朝兩京多少傳教士,對外來的西方文化一直有吸收和了解,不是對歐洲兩眼一摸黑。那個嘲諷閉關鎖國的例子說未知西班有牙,葡萄有牙也是清代才有的,明代叫佛朗機,知識都退化,這才是真·閉關鎖國。
倒果為因了。
明朝給日本發所謂朝貢印信,實際是一種變相通商許可,允許日本人以官方代表名義,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帶點「貢品」來中國以賤易貴。
結果日本一諸侯的代表(還是個明朝人)跑到北京賄賂了太監,又弄到一個印信。
下一次朝貢時間,兩批日本人分別帶著自己的印來了,衝突起來互相追殺,發展到搶掠明朝百姓。這下好了,日本人發現明朝官兵戰力很渣,根本不是對手。
此後四十年一撥又一撥倭寇(還有大批冒充的中國海盜)橫行東南沿海。
朝廷腐敗+軍隊無能,不管閉關鎖國還是國門大開都是挨打的命。老高自稱跟當年明月很熟。根據當年明月說的,當年的「倭寇」是幾個日本浪人帶著些中國或歐洲小弟。就是這樣的隊伍也能在南京周邊跑一圈。那麼,你說這海盜是大海盜?還是小海盜?
若果說是警覺也就是地方的警覺,扯上國家層面就誇張了。因為至始至終,都只是戚繼光的戚家軍,或民間武裝,在攆人,也攆得不錯。若果是國家層面的事,是不會讓這樣的雜牌小隊在南京周遭跑的。
隆慶開關被她吃了?
錯!
乞丐出身朱元璋的小農思想就決定了明朝「閉關鎖國」,
你老師談倭寇本身就是因果倒置,
唐宋為何沒有這麼嚴重的倭患?
是洪武開始海禁後沿海斷了生路的人只能落海為寇,
尤其是倭寇里絕大多數是中國人。
隆慶開關後倭患大幅減少,
明顯是證明了先海禁,再倭亂。
學會獨立思考之前還是信老師的吧。
另外高曉松做的是娛樂節目,照著網路歷史學家的套路說點不新不舊的趣味觀點沒啥關係,但聽眾竟然把娛樂節目侃大山當真了看。。。這一定是體制問題( "? " )
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統一日本
入侵中國
你跟我說小海盜!
你怕是失了志
信課本。。。
起碼高中課本的邏輯是沒問題的,考試考的也是這個邏輯。
具體的史實,其實不重要,記住,邏輯。
個人覺得,外行,看邏輯就夠了,所謂以史為鏡,也是邏輯。
比如從近代史以來,洋務派到我黨上台,這都是邏輯嚴密的。
你們老師的歷史一定是數學老師教的
歪個樓
我一直很神化高曉松
特別是看完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奇葩說之後,我覺得高曉松好厲害啊,好崇拜啊!為什麼我之前沒有看他的曉說呢?好期待啊~
…………………我是 但是 的分割線 ………………
後來機緣巧合的聽了一集,哦不,是半集曉說。內容大概講的是一個美國女星在超級碗上唱歌沒唱好再唱一遍的事。我一直處於懵逼狀態,這是高曉松么?真的是曉說啊,完全是自己想說什麼說什麼,哦不,我又混亂了,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各種裝逼經歷半「炫耀」的說,各種裝逼辭彙,名字,不百度我還真不知道說的是什麼,當然應該是眼界太窄了,根本不配聽曉說。
…………………我是 醒悟 的分割線…………………
再後來我終於明白了,他是一個文青,和我差不多(這裡指的是他不是專家)很多事情他知道,也就是皮毛而已。當然,很多情況下知道皮毛的意思就是不知道,這樣的情況說多了,將來報道出現了偏差是要負責任的。曉說沒有出現在我的世界裡(卧槽,再歪個,包括兩個羅胖;另,這裡的「世界裡」的意思是沒有聽他「們」的節目)是因為節目里要透露給我的信息太低端了,很多在日常積累就比被動由這樣的節目里得到的多得多
pps:我沒有討厭他,只是不再喜歡了
說的和正史一樣你看么 網路節目 看看就行 搞學術的能罵哭他 但是人家沒話語權。。。
高曉松是美分,老師被洗過腦。這兩都不可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