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朱元璋和他建立的明朝?

中國明朝的歷史,可能是當今網上爭吵不休、爭議最多的一段歷史。


我家縣境南部就是朱太祖的出生地。民間一直流傳著他的各種傳說。
《龍興慈記》里的一些故事,和俺們縣唱大鼓的說的很多是可以對上的。

講一個小故事,大家都知道流傳甚廣的鳳陽花鼓的歌詞: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

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

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


有人說鳳陽花鼓傳唱了六百年,其實是花鼓調一直傳下來。歌詞肯定是有過變化。

洪武年間的鳳陽人不可能會在公開的鼓詞里直呼「朱皇帝」,鳳陽在洪武年之後也不是真的十年九荒,明顯是誇張或反諷的用法。

直到我有次回家,聽到鄉下一個花鼓隊的唱詞是:


「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

鳳陽真是好地方,赤龍升天金鳳翔。

數數天上多少星,點點鳳陽多少將。

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

鳳陽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蕩。

不服徭役不納糧,淮河兩岸喜洋洋。」


花鼓隊的人說這唱詞是鳳陽本來就有的,沒變的。我們聽到的那個版本,其實是在外面的人唱的。可能是出去逃荒的人,也可能是鳳陽出去的軍戶。

這原版的歌詞反映了洪武年鳳陽人歡樂之情和對明太祖的感激之心。朱元璋生肖龍,早期是紅巾軍出身,因此民間說他是「赤龍天子」。皇后馬秀英小他四歲,屬雞,是鳳陽宿州人,因此鳳陽人說她是「金鳳」。「數數天上多少星,點點鳳陽多少將」則是說跟隨太祖打天下最後成為將領的人,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內中可說是有無限的自豪之情。

我們歷史老師也說,他推測現在婦孺皆知的鳳陽花鼓詞是清朝開始出現傳播的。在清朝時黑明朝和明太祖是政治正確。

鳳陽民間有流傳的說法,康熙時滿清故意引黃入淮,把繁華幾百年的老泗州城給淹了,其實更重要的是為了斷明朝龍脈,把泗州城北太祖家的祖墳給淹掉。

老泗州被淹過沒多久,清軍就攻下福建和昆明,延平王撤回海上。把恢復明朝的最後勢頭給打滅了。

引黃入淮把淮河地區之後三百年變成了災區,製造了大量災民出去逃荒。這個時代正好印證了歌詞里的「十年倒有九年荒」。後來流傳的鳳陽花鼓詞,成了悲慘災民的身世反映。在那個時代,災民無法揭露滿清是造成悲劇的罪魁禍首,只好把原由轉嫁到朱元璋頭上,當然裡面也暗含著曾經是龍興之地的自豪如今明朝滅亡卻淪為逃荒災民的自嘲和心酸。至於滿清官方,反正這歌詞明面上是在黑明朝和朱元璋,也正符合他們的心理,因此不會去禁止。


①建國
洪武皇帝建立的明王朝版圖的長期有效控制面積不僅比肩漢唐,更是讓失去達430年的幽燕之地重回華夏政權手中。明帝國的建立使的漢文明得以延續,元朝末年,漢族的一些上層精英分子已經開始了主動胡化,說胡語、穿胡服、改胡姓,太祖朱元璋對於胡化的禁止也標誌著明王朝的建立帶有強烈的民族復興味道。明帝國的建立從此一改1127年以來漢文明的積貧積弱局面,在宋的基礎上再次將漢文明推向了高峰,而夾雜在元王朝與清王朝之間的明王朝顯得尤為珍貴。衣冠復唐宋,日月重開大漢天。

②治國
明太祖出身布衣,所以對待老百姓輕徭薄賦。平民出身使皇帝代表的就是這個階層的利益,無論是國子監還是各地的儒校使得貧苦人家的孩子也能得到受教育的機會,開辦於各地的惠民藥局使得窮苦人能夠抓的起葯,養濟院使得無子女老人能得以依靠,義冢專門用來安葬那些無處埋葬的逝者,當然了,這其中有些是宋元遺留下來的。每年的正月和十月,帝國的每個鄉村都要舉行免費的會餐,以增強鄉民的凝聚力。洪武十八年,皇帝更是頒布《大誥》賦予了農民新型權力——綁送違法地方官員押往首都治罪(上訪)。在朱元璋親自編寫的《大誥三編》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江蘇農民陳壽六受當地官吏顧英的迫害,陳壽六手持朱元璋親編的《大誥》將顧英抓起來押送京師南京。朱元璋接見並賞賜陳壽六衣服和錢,沿途攔訪的官吏後來也受到皇帝的處罰。太祖免除了陳壽六三年的徭役,並親頒聖旨對他進行人身保護,並警告他不許藉此囂張跋扈,一時間陳壽六成為明朝千萬農民的楷模。

③理想
《明實錄》上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朱元璋看見南京城內有一些沿街露宿無家可歸的流民,便讓南京官員在南京城內找一塊空地,蓋260間房屋給無房的南京人免費居住。洪武八年正月朱元璋下聖旨將這種辦法推行到全國,要求中書省官員派人四處尋訪無衣食、無住房的人,給以衣食和住房,並說道自己在民間的時候目睹民間的疾苦,恨當時不能給天下饑民已庇護,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朕掃平四海,但御宇十餘年來仍不能實現當初之志,各位臣工應該幫助朕實現這個理想,如若不然,你們也就沒有必要來輔助朕,所以萬不能使天下有一人無衣穿、無飯吃、無房住。

④暮年
晚年的洪武皇帝越發偏激,用刑苛刻、無端猜忌、朝賞暮戮、忽死忽赦、法外施刑。文官們反對他,武將們疏遠他,太子不認可他,天下的士紳們更視他為死敵,也許他身邊能傾訴的只有馬皇后,在馬皇后死後,這種情形更加如影隨形。無論朱元璋如何堅持他的理想,他仍然是一個偏激的皇帝,一個有著人格缺陷的皇帝。陰冷與專制、滅族與無
情的朱元璋時代終於隨著他的死亡結束了。最後,朱元璋的明朝是一個令官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無所適從的時代;是一個平民可以進京表達自己權力與訴求的時代;是一個用中國軍人證明胡虜無百年之運的時代。


自五季以降,漢人弱而蠻夷強,中夏之弱,自古未有,三百餘年,夷虜得寸進尺,中夏步步退讓,九州之地,繼陷虜手,宋季之末,華夏陸沉!賴有朱太祖奮起抗爭,驅除胡虜直搗其巢,漢人三百年之屈辱,得此一雪!
王師北伐,復中原二百年失地,幽燕四百年失地,河西六百年失地。立紀陳綱,散胡人之風氣,興中夏之禮儀。中華文明之延續,其功甚矣!


對天下百姓一視同仁,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觀念——「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
對官員唯德才是舉——納哈出、火真等人甘心為用即是明證;
心繫百姓——一生中最恨的是欺壓民眾的地主,嚴厲打擊貪污腐敗,已經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鑒於當時的社會制度,雖不能將此現象斬草除根,也無可厚非;
通過衛所制度等鞏固邊疆,通過移民迅速恢復了飽受摧殘的華北地區的生產力。

他唯一的缺點就是姓朱而不姓黑,考慮到這一點,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個愛好和平的人,雖然不愛好和平,但有些愛好和平的人認為他好愛和平,足見他的人格魅力。


朱重八有著心酸的童年,往往痛苦的童年可以磨礪一個成年人的意志,但也容易使他漠視生命,漠視大多數的所謂和諧價值觀,例如同情和關愛,畢竟他真的沒有體會到太多,他真的不信。
朱重八是個很愛家人的父親丈夫,往往吃了太多苦的男人總是特別愛家人,幫親不幫理是天經地義。那樣外人,為什麼要幫他們?他們幫過這個可憐的孩子嗎?
朱元璋是個開創大一統王朝的太祖皇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功績足以讓他成為所有漢人的父親,成為他們的皇帝,所以現在他們是明人了。輝煌榮耀的光環也讓他的後人把他建立的國家牢牢地守護,不然死後何以面對列祖列宗?

朱元璋統一的天下其實是個爛攤子,無論是紅巾軍和元庭鏖戰的北方,還是他和陳友諒對攻的南方,除了他牢牢守住的江南,大多數地區都是十室九空,光有地沒有人。他不得不開啟大移民,因為他知道沒有人守不住這些留給孩子們的基業。至於受到文官反對的分封藩王,那也是無奈之舉!這些白地,不靠分封的藩王怎麼守得住,怎麼打得開局面?又有武將要開拓西域和攻滅漠北,真是笑話。西域當時都是蒙古殘留勢力的交匯點,去送死嗎?攻滅漠北,歷史上最輝煌的漢唐成功控制了嗎?更別提元氣大傷又初生的明王朝了。
很多人總是指責明朝的不思開拓,卻往往忽視蒙元對漢地根基的系統性傷害。堂堂華夏大地,多少世家大族,多少文人騷客,多少功勛貴族,最後居然要一個當過和尚乞丐的淮右布衣來收拾山河,難道真的沒人想過為什麼嗎?


朱八八是一個很奇特的皇帝。自古封建王朝得位最正者,就只有他和劉邦,其餘的大多是「篡」來的。但朱八八的出身比劉邦還要差,從乞丐到皇帝,他的心路歷程寫一本書恐怕是寫不完的。他是個很有個性的人,大事表現在他掌權後的反腐,小事表現在他看書。朱八八看書只看實用的書,那種正統書他幾乎不碰的。從大規模反腐行動表明他是個做事很絕的人(郭桓案)。再比如說他對胡惟庸,要麼就不動,一旦開了殺戒,那就是要連根拔起、血流成河的。對於藍玉,也是殺光「藍黨」一批人。

朱八八是一個專權主義者,早年的凄慘經歷讓他太懂權力的重要性。因為他是從屍山血海里爬出來的,他的權力來之不易。所以他寧願累成「勞模」一天處理兩百多件公務也不願意權力下放。這反映了他骨子裡的沒有安全感和不信任。所以他渴望設計出一套制度永保他大明朝千秋百代,希望保護好他的子孫後代,讓他們不吃他吃過的苦。經管如此,若干年後李自成還是揮刀殺死了福王,大明朝還是亡了。

他一手創立的大明王朝是怎樣的呢?

是一個文化璀璨、思想開放、言論自由,極具研究價值、史料最多、離我們很近的大一統王朝。

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其餘三本都是出自大明朝。

此外,什麼三言二拍、艷情文學之類的也是數不勝數,開放程度直追春秋時代的詩經。

在明朝之後,中國沒有出過思想家了。顧炎武只能算半個。

在明朝之後,梁啟超大筆一揮,寫下一篇文章《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在明朝之後,黃仁宇感嘆道:世間已無張居正。

說明,在政治、思想、外交上,明朝都曾經創下過彪炳史冊的不朽功勛。至於大清國——

算了,我真沒興趣說大清國。雖然都是封建王朝,但它的政治架構和大明朝完全不一樣。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這本書。

明朝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王朝,他裡面的人物,好壞都到了極點。很多人研究它,切入點都不一樣。

有的人喜歡研究裡面的奇案。

有的人喜歡研究萬曆十五年。

有的人喜歡研究明代的文學。

我認為,明朝極具研究價值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它在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上。

從大歷史觀的角度來講,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對應的中國歷史就是明朝(萬曆十五年)。而這個時候,兩位不世出的政治家——張居正和伊麗莎白剛好位於差不多的時間段。而這個時候是中西方拉開差距的時候。就像是歷史的一個彎道。

第二,它高度具有當代的參考價值。

明朝的建國那段歷史後來被重演了。此外,明朝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採用的一些舉措,其實當代依舊會繼續重複。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但大明朝終究還是亡了,不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以及于謙等人的北京保衛戰充分表明了這是一個很有氣節的王朝。

裡面的人,其實也都是普通人,但是這裡範圍太大了,所以不好細說,先說這麼多了。


評價朱元璋:驅逐胡虜 恢復中華 立綱陳紀 救濟斯民
北逐胡虜 拯生民於塗炭 復漢官之威儀
評價大明朝:得國之正 無過於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28歲,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原的統治,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40歲,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元朝將人分為四等,我們漢人屬於第三第四等。印度現在賤民的生活狀態,讓我看到什麼叫民族壓迫。朱元璋是民族英雄。得國之正莫過於漢明!


朱元璋是被知識分子黑的變形的偉人,他是我心目中獨一無二的豬肉王子。
天降大災,他全家死得就剩他跟二哥,兩人各自逃命,爺們兒一身是膽受到郭子興的賞識,一路扶搖直上,干挺了張士誠,陳友諒,把元順帝攆到蒙古草原吃屎,削平群雄,定鼎中原。
鐵腕治國,亂世用重典,數年勵精圖治,宵衣旰食,將中華帝國立了起來,重農桑(元老爺曾有撂荒良田放牧的建議),撫恤百姓(元老爺曾有殺光張王李趙四姓的建議),懲治貪腐(讀讀《竇娥冤》溫習一下元老爺通知下的司法黑暗),服膺儒教(元老爺十儒九丐),重視科舉,搜羅天下英傑(不去的斬),大明帝國的根基就是在朱元璋手裡打好的基礎,只是他對讀書人不夠尊敬,不像路易十四對莫里哀的優容,一味的打罵摧折,現如今被一些小布爾喬亞罵成了狗,還有一些精神布爾喬亞跟著起鬨,你們真是奶衣服,都不知道朱大叔這麼做是為了你們這些升斗小民,跟著起什麼哄啊。


天氣好冷,連續三天起床失敗,等到11點去食堂吃飯。
用手機碼字,純個人見解,中間百度了一下,怕記錯了。
不管同不同意,要評論,先點贊。

中國真正白手起家,打下天下的人有幾個?

明朝法統性是很強的,朱元璋起於亂世,驅除異族,一統天下。明朝的天下是朱元璋自己打出來,還是驅除野蠻的異族,這和很多朝代是不一樣的。比如隋朝是楊堅替代自己外孫做了皇帝;西晉是司馬家取代曹家;宋朝大家都知道,陳橋兵變。所以,大明是有資格代表華夏的,人心也容易定下來。從這一點來講明朝是有足夠的自信的,建立以後基本不擔心自己能否代表中華正統。元朝基本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的,而清朝是花了很長時間才得到百姓認同的。

朱元璋起身布衣,最後一統天下,之後不斷遠征蒙古,取得很大成就;永樂皇帝(謝謝大家提醒),更是三下西洋,揚國威於四方。縱觀歷史,一個朝代的初期,基本奠定了一個朝代的風氣。大明朝早期的成就是毫不遜色於以前的中國曆朝歷代的成就的,起身布衣,能夠驅除異族統治中華,完成大一統,揚威四方。

明朝是一種天朝上國的心態自居的,有一種很難表達的驕傲在裡面,所以很多問題很固執,做出的一些事情,現在很難理解,比如末年,崇禎皇帝死於北京;而作為對比清朝,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皇帝逃亡熱河;八國聯軍,老佛爺逃亡西安,這兩個朝代統治者心態就很不一樣,清朝很多做法是特別靈活的,比如早期和明朝降將合作,晚期的時候各種割地賠款,後來和日本人建立偽滿洲國。

在比如朝鮮,隋朝的滅亡和隋煬帝多次遠征朝鮮是密切相關的,而以後唐太宗也多次遠征朝鮮。

今天晚上開組會,寫一段。

明朝萬曆時期,也支援過朝鮮,抵擋日本的入侵,一定程度上消耗了當時豐臣家的實力,導致了豐臣氏的滅亡。大清朝,日本推翻幕府,建立新政府,開始了明治維新,國力增強,開始了征韓,清朝和日本在朝鮮開始較量,雙方實力其實接近,日本孤注一擲而勝利。日俄戰爭同樣如此,日本又一次孤注一擲,贏得勝利,進入了強國之列,而大清朝卻默認雙方在自己國土交戰。後來,給中國帶來無盡的災難。

大清朝一直是一種很實用的方式維持自己的統治。

明朝,朱元璋建立國家的時候是有很多自身的考慮的,比如,明朝早期的官員數量很小,只有8000多,很多制度有受到他自身的影響。更為重要的,宋朝的滅亡了近100年,元朝很多制度差別太大。他無法像以前的人一樣,能夠直接學習前面漢人朝代的治理經驗。他成長在元朝,耳濡目染,自己也必然受到社會的影響。前面的人,即使建立新的國家,也可以前朝制度的延續。比如,劉邦建立漢朝,很多都是延續秦朝的制度,有「漢承秦制」之說,後來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革。後來,新中國建立也面臨這樣問題,國家的建設完全沒有經驗,犯了很多錯誤。

他自己建立國家,後來能夠兢兢業業的治理國家是特別難能可貴的。對於普通人來說,人成功了,還能兢兢業業工作,很可貴。

待續。
12月15日晚
今天剛剛把《大明王朝1566》高清版的下載下來,又看了一下。

歷史上朱元璋常常為人詬病的是建國以後誅殺了太多的大臣。從客觀條件上說,王朝初定,自己是白手起家,江山是自己憑本事打下來,根本沒有根基。這和唐朝不一樣,雖然天下都是自己打出來的,唐朝李家是關隴貴族,有太深的根基,家族勢力龐大,統治者也有豐富的為官經驗,勛貴大臣的威脅要小得多。朱元璋老年失去太子,這樣的皇帝到了老年的時候根本沒有保障,也沒有安全感,容易懷疑別人。皇位傳下去,國家建立時間短,人心未附,很難有保障。一個王朝如果有幾代人,天下歸心,繼位者就算很年輕,很普通,也可以維持統治。但是王朝初期是不行的,比如日本豐臣秀吉死後,根基不夠深,統治時間太短,繼位者太小,德川家康就取代了豐臣秀吉的兒子,建立了德川幕府。

參照歷史,劉邦建立漢朝後,四處平定叛亂,歸鄉的時候,作《大風歌》,裡面有一句是「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達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最近還意外看到毛爺爺的一首詞,晚年所作,有一句是「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來守」,一個政治強人晚年是很凄慘的。


大明江山,自靖難之後,兩百年間,十五行省,未有大規模兵禍,就憑這一點而言,中華三千年內,絕無僅有。


生殺予奪的皇帝,大權獨攬的首輔,擁兵自重的武將,吹毛求疵的言官,一手遮天的宦官……力挽狂瀾的忠臣,寧折不屈的義士……
昏君、權奸、悍將、毒舌、閹豎……廢物奇葩奸賊層出不窮,但由於各種極權互相制約,互相平衡,在一方缺位時互相補充,更有無數可稱得上民族脊樑的人前赴後繼,這一切成就了近三百年屹立不倒的大明朝。
自古王朝,或亡於內憂,或亡於外患,而大明王朝,卻是力扛黨爭、天災、起義、外敵,才最終倒下,已然非凡。
那不是一個好的時代,卻是一個沒有掉隊的時代,一個生機勃勃的時代,一個值得思考的時代。
各種極端的動態平衡,值得思考。
光耀千古的仁人志士,值得崇敬。


怎麼能沒有《明行賦》呢


神州陸沉百年丘墟
故國回首 漢心依舊
縱有劫火猛烈
焚之不失 燒之不盡 燃之不消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自太祖朱元璋到毅宗崇禎皇帝朱由檢
共歷十六帝
明朝推翻了蒙元殘暴統治
從夷狄腥膻中拯救了華夏
為繼承和發展漢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有明276年
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有成祖五征蒙古,揚威塞外
有鄭和七下西洋,開波拓浪
有抗倭援朝,護佑藩邦
有于謙、海瑞、張居正、王守仁
有徐霞客、朱載堉、徐光啟、王文素
還有《永樂大典》、《天工開物》、《本草綱目》
明朝有燦爛多彩的思想文化
更有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
「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
「八十日帶發效忠,十萬人同心死義」
「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
治隆唐宋,故國有明
當為後世子孫所銘記
華夏之土,泱泱中國
存天地兮千載
盡人世乎倥傯
及吾大明,日居月儲
正禮儀於炎黃
存衣冠於漢唐
化天工於造物
開海波於萬疆
山河難移,志存高潔
故國雖破,赤心湯湯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日月昭昭,唯吾大明


明朝是歷代封建王朝中最有氣節的朝代,
且在萬曆年間以前,中國的經濟 工業 科技等領域均領先於西方。

關於朱元璋前面幾位都已經說的很詳細了,我在這裡只說說明朝好的一方面
(以下內容純屬本小白對歷史一些淺薄的見解,如有不足,希望各位大神指正)
長期為明朝邊患的是蒙古,而漢朝則是匈奴。很多人總是認為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是奇恥大辱的表現,可是漢高祖當年也被匈奴兵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而漢高祖最後的解決方案,則是由漢朝去給單于的閼氏送禮,請她吹枕邊風,這樣才放了漢高祖一條生路;明朝則斷然拒絕蒙古(當時稱瓦剌)索求財物換英宗的要求,而明英宗被俘時的表現是:
英宗突圍無望,索性跳下馬來,面向南方,盤膝而坐,等待就縛。不一會兒,瓦刺兵衝上來,一個士兵上前要剝取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與眾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擁著他去見也先之弟賽刊王。賽刊王在盤問英宗時,英宗反問道:「你是誰?是也先,還是伯顏帖木兒,或者是賽刊王。」賽刊王感到英宗說話的口氣很大,立即報告也先,也先派遣留在瓦刺軍中的明朝使者去辨認,才知道他就是英宗。

太監王振挾帝親征,群臣伏闕爭,不得。······軍方動,也先集騎四面沖之,士卒爭先走,行列大亂。敵跳陣而入,六軍大潰,死傷數十萬。······帝蒙塵,中官喜寧從。······也先擁帝至大同城,索金幣,都督郭登與白金三萬。登復謀奪駕入城,帝沮之不果,也先遂擁帝北行。
——《明史 卷三百二十八 列傳第二百十六》

而當時蒙古大軍已經兵臨城下,明朝大臣于謙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最後明朝另立新君(明代宗朱祁鈺),力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之將傾,一舉打敗蒙古。

漢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則是御駕親征五征蒙古。「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並不適用於整個漢朝,而明朝也有過類似的輝煌。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明史·成祖本紀》

與唐朝相比:唐朝初年國力強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後,特別是唐玄宗時期唐軍在中亞怛羅斯被阿拉伯帝國打敗之後,唐朝國力日漸衰落,後來安祿山叛兵和黃巢匪兵以及吐蕃蠻兵都曾攻入長安,唐朝就從此一蹶不振。在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棄都南逃蜀中。而明朝卻從未有過這種例子。永樂大帝朱棣從南京遷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國門」,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親自在第一線守國門。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臨沒頂之災,崇禎帝召見閣臣時悲嘆道:

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

當時北京形勢很危急,江南卻依然保留有相當實力,逃到南京,他不逃,他寧可登上煤山自縊殉國而死,也不願遷都做偏安之君。這與清廷的咸豐皇帝置京城百姓於不顧,兩度倉皇逃離北京避難和清廷末代皇帝溥儀,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認賊作父的舉動,可謂天壤之別。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明史·崇禎本紀》

這時,佔據著我全心的不是東北老百姓死了多少人,不是日本人要用什麼辦法統治這塊殖民地;它要駐多少兵,要采什麼礦,我也一概不管,我關心的只是要復辟,要他們承認我是個皇帝。如果我不為了這點,又何必千里迢迢跑到這裡,又何必肯於受到封鎖和挾制呢?我如果可以不當皇帝,我在世界上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陳寶琛老夫子以八十高齡,風燭殘年之身來到旅順一趟,也是由於聽到了這個風聲,所以才特意來給我作一次最後的教導,他說:「共和、總統之說,皇上萬不可應,若非複位以正統系,皇上將無以對待大清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第五章
「潛往東北」(六)所見與所思

永樂大帝朱棣第二次御駕親征萬里掃蕩漠後班師回朝於北京時如是說:

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此後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不遷都。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如果去看明朝戰史,你會發現明軍無論多麼慘,面臨的情況有多麼危急,都絕不用女人換取和平,絕不割地賠款。哪怕如暴民軍大軍壓城,哪怕如瓦剌大軍圍攻首都。不論是哪種情況,都絕不認輸。 明朝的皇帝有英明的,有不幸被俘的,有愛玩的,有荒唐的,有修道不上朝的,甚至還有喜歡做木匠的。你多半知道朱元璋當初起兵的時候有多麼勇武,多半也聽過後來成了永樂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麼英明,你也多半聽過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麼的「荒唐」,可是明朝的每一個皇帝,卻沒有一個是軟骨頭的。你看如崇禎皇帝天子殉國,代宗面對兵臨北京城下的瓦剌大軍力排眾議誓不遷都,重用于謙力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之將傾,再如正統被俘卻不求饒,反倒是被當成大爺一般供著,並且感化了看守他的人,最終瓦剌無條件釋放朱祁鎮回國(楊善功不可沒)。

也先又欲以妹進上皇,上皇卻之,益敬服,時時殺羊馬置酒為壽,稽首行君臣禮。······上皇行,也先與部眾皆送約半日程,也先、伯顏乃下馬伏地慟哭曰:「皇帝行矣,何時復得相見!」良久乃去,仍遣其頭目七十人送至京。
——《明史 卷三百二十八 列傳第二百十六》

明朝末年,國庫空虛,內憂外患。但是總有那麼一群不識時務的人,無論時局形勢如何,無論對手有多強大,無論希望多麼渺茫,都堅持,絕不妥協。或許他們並不明智,或許妥協能夠挽回危局,但不妥協的人,應該得到尊重。 明朝軍隊的單個戰績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確實是古代世界上所有歷史超過了百年的帝國之中,唯一沒有與其他國家或勢力簽定任何不平等條約,也唯一從不向任何勢力屈服的王朝——哪怕是暫時的。明軍是封建社會中在國家亡國後,抵抗時間最久的——他們堅持抗擊清朝達38年之久。

明軍能夠保持這樣持久的戰鬥力,不僅僅是因為明朝本身就不是一個民風柔弱的朝代,而且無論是明朝的帝王還是百姓,都有著剛毅不屈的性格,直到清軍入關······

清軍入關屠盡明朝漢人的骨氣廉恥。
——魯迅

歷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揚州十日」:

不隨本朝制度剃髮易衣冠者,殺無赦。
——《東華錄》(清朝官方史料)

八月二十一日,江陰城被攻陷,閻應元戰死。清朝於是下令屠城。八月二十二日,江陰城內巷戰仍然在進行,到次日封刀,全城僅有五十三人倖免。此戰役守城八十一日,雙方都死傷慘重,史稱「江陰八十一日」。八月二十六日,清兵大隊人馬至葛隆鎮,肆行屠殺,流血滿地,並再屠外岡鎮。八月二十七日,清軍再屠嘉定,逢人便殺,不分老幼,所劫財物盡載太倉。自閏六月初,嘉定人民自發起義抗清,兩個月內,大小戰鬥十餘次,被屠三次,史稱「嘉定三屠」。

初,高傑兵之至揚州也,士民皆遷湖瀦以避之;多為賊所害,有舉室淪喪者。及北警戒嚴,郊外人謂城可恃,皆相扶攜入城;不得入者,稽首長號,哀聲震地。公輒令開城納之。至是城破,豫王下令屠之,凡七日乃止。
亟收公(史可法)遺骸,而天暑眾屍皆蒸變,不能辨識,得威哭而去。
——《揚州城守紀略》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幾被殺盡,留下的是大抵順服的「奴才」,他們所不知道的是,雖然有骨氣堅持抗爭的千百萬民眾被滿清殺盡了,但是留下的那些「大抵順服」的「奴才」在血腥屠刀下被迫隱忍,是為了延續我們民族的血脈,更是為了有朝一日天道好還!
煌煌華夏先民何辜?久遭塗辱至如是之甚!
人不是牛馬,從沒有什麼名血貴種,世家簪纓的精英軟了骨頭,草澤之中自有不屈英豪。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
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清朝的大屠殺死亡人數之多是中國曆次改朝換代之最,其實東方落後於西方,正是始於明朝的滅亡。即使你對那一段歷史從未過問,你也不可能不為之動容,寫這麼多不為別的,只為喚回我們的血性

最後來說說明朝的強大與輝煌。
為了方便各位朋友的閱讀,有幾個部分我直接引用了《明朝那些事兒》來談談這個問題。
(如果覺得這是胡說八道的小說的朋友,可以直接略過此部分內容,不喜勿噴)
1.鄭和下西洋:

經過鄭和的努力,西洋各國與明朝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雖然彼此之間生活習慣不同,國力相差很大,但開放的大明並未因此對這些國家另眼相看,它以自己的文明和寬容真正從心底征服了這些國家。
大明統治下的中國並沒有在船隊上架上高音喇叭,宣揚自己是為了和平友善而來,不像後來那些拿著《聖經》,乘坐著幾艘小船,高聲叫嚷自己是為了傳播福音而來的西方人。
鄭和的船隊帶來的是豐富的貿易品和援助品(某些國家確實很窮),他的船隊從未主動攻擊過,即使是自衛也很有分寸(如那位錫蘭山國王,後來也被放了回去),從不仗勢欺人(雖然他們確實有這個資本),西洋各國的人們,無論人種,無論貧富,心裡都是有數的。
而西方探險家們在經歷最初的驚奇後,很快發現這些國家有著巨大的財富,卻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於是他們用各種暴力手段、殺人放火,只是為了搶奪本屬於當地人的財產。
南非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曾經說過:西方人來到我們面前時,手中拿著《聖經》,我們手中有黃金。後來就變成了,他們手中有黃金,我們手中拿著《聖經》。
這是一個十分中肯的評價,對於那些西方人,中肯到了極點。 即使他們最終被這些西方人所征服,但他們絕不會放棄反抗,他們會爭取到自由的那一天,因為這種蠻橫的征服是不可能穩固的。
要相信群眾,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以德服人,絕對不是一句笑話,君不見今日某大國在世界上呼東喝西,指南打北,很是威風,卻也是麻煩不斷,反抗四起。
暴力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後盾,但絕對不能解決問題。
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大明朝在擁有壓倒性軍事優勢的情況下,能夠平等對待那些小國,並尊重他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給予而不搶掠,是很不簡單的。
它不是武力征服者,卻用自己友好的行動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幾乎所有的國家。
這種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用今天的話說,叫服氣。
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征服。
······
古里成了鄭和最後到達的地方,似乎是一種天意。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抵達這裡,意氣風發之餘,立下了「刻石於茲,永昭萬世」豪言壯語。二十多年後,他心滿意足地在這裡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鄭和,再看一眼神秘而深邃的大海吧,那裡才是你真正的歸宿,你永遠屬於那裡。
古里的人們再也沒有能夠看到大明的船隊,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六十多年後,一支由四艘船隻組成的船隊又來到了古里,這支船隊的率領者叫達·伽馬。
這些葡萄牙人上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四處尋找所謂的財寶,當他們得知這裡盛產香料、絲綢時,欣喜若狂,心想這下真的要發財了。
找到這個可以發大財的地方後,達·伽馬十分得意,便在科澤科德豎立了一根標柱,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根標柱象徵著葡萄牙的主權。
在別人的土地上樹立自己的主權,這是什麼邏輯?其實也不用奇怪,這位達·伽馬在他的這次航行的所到之地都豎了類似的標柱,用這種亂搭亂建的方式去樹立他所謂的主權,這就是西方殖民者的邏輯。
然而這位掛著冒險家頭銜的殖民者永遠也不會知道,早在六十多年前,有一個叫鄭和的人率領著大明國的龐大艦隊來到過這裡,並樹立了一座豐碑。
一座代表和平與友好的豐碑。

2.出現最原始的君主立憲制的萌芽階段:
弘治年間,當時在位的弘治皇帝朱佑樘是用央告的口氣要求大學士同意免朝一日,因為當夜宮中失火,弘治皇帝徹夜未眠,神思恍惚。經過大學士們的商議,同意了綴朝一日。——《孝宗實錄》
正德年間,皇帝朱厚照要搞出遊,遭到了一百四十六個官員的一致反對,先後杖斃了十幾位大臣,但是大臣依然犯顏阻攔,大學士全部引咎辭職,最後正德帝只能妥協。——《武宗實錄》、《明史》

但是不久之後,他就會發覺他擺脫了張居正、馮保之後所得到的自主之權仍然受到種種約束,即使貴為天子,也不過是一種制度所需要的產物。
多少年來,文官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強迫坐在寶座上的皇帝在處理政務時擯斥他個人的意志。皇帝的權威產生於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實際上所能控制的則至為微薄。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在明代,六科給事中是有權利駁回皇帝旨意的,這是中國歷史絕無僅有的。雖然這個權利很少有動用,但是確實存在。是最原始的君主立憲制的萌芽階段,這個比歐洲早了近100年。

3.嘉靖年間燦爛的文化:
從嘉靖三十一年(1552)開始,歷經二十六年,李時珍走遍了全國各地,品嘗了無數植物藥材,查遍了世上的所有醫書,最終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醫學著作——《本草綱目》

嘉靖這四十五年是一個爭議很大的時期,有人說是嘉靖中興,也有人說是亡於嘉靖,但有一點是大家都不否認的——燦爛的文化。
值得人們驕傲的是,在這個時期前後,偉大的明代四大名著已經全部誕生,並得以發揚光大。它們分別是《水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以及《金瓶梅》
不管有多少爭議,但至少我們知道,明代曾有過怎樣輝煌的文化。偉大的四大名著自誕生之日起,便已成為了經典,此後的五百年中,除了一部《紅樓夢》,無書可望其項背,不知道後面那幫人都幹嗎去了。
總而言之,那是一個痛並快樂著的時代,至少我認為如此。

4.萬曆年間資本主義萌芽的誕生:

萬曆年間,恰恰是明代經濟最發達的時期,所謂資本主義萌芽,正是興盛於此。
而老百姓的生活,那真是滋潤,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明初的時候,出去逛要村裡開介紹信,未經許可亂轉,抓住就是充軍。萬曆年間,別說介紹信,連戶口(黃冊)都不要了,你要有本事,跑到美國都沒人管你。
至於日常活動,那就更不用說了,許多地方衙門裡壓根就沒官,也沒人收苛捐雜稅,貪污受賄,許多農民湧入城市打工,成為明代的農民工。
這幫人也很自由,今天給你干幾天,明天給他干幾天,僱主大都是江浙一帶的老闆,雖說也有些不厚道的老闆拖欠民工工資,但大體而言,還算是守規矩。
久而久之,城市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市民,明代著名的市民文化由此而起,而最受廣大市民歡迎的文化讀物,就是《金瓶梅》、三言等等。
按照現在的說法,這些書籍大都含有封建糟粕,應該限制傳播,至少也要寫個此處劃掉多少字之類的說明,但當時連政府都沒人管,哪有人理這個,什麼足本善本滿天飄,肆無忌憚。
穿衣服也沒譜,朱元璋那時候,衣服的材料、顏色,都要按身份定,身份不到就不能穿,穿了就要打屁股,現在是沒人管了,想穿什麼穿什麼,還逐漸出現了性別混裝,也就是男人穿女裝,塗脂抹粉,搞女性化(不是太監),公然招搖過市,還大受歡迎。 穿女裝還好,而更聳人聽聞的是,經常有些人(不是個把),什麼都沒穿,光著身子在市面上走來走去,即所謂裸奔。剛奔的時候還有人喊,奔久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至於思想,那更是沒法說,由於王守仁的心學大量傳播,特別是最為激進的泰州學派,狂得沒邊,什麼孔子孟子,三綱五常,那都是「放屁」、「假道學」,總而言之,打倒一切權威,藐視一切準則。 封建禮教也徹底廢了,性解放潮流席捲全國,按照「二拍」的說法,女人離異再嫁,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青樓妓院如雨後春筍,艷情小說極其流行,湧現了許多優秀作者和忠實讀者群。今天流傳下來的所謂明代艷情文學,大都是那時的產物。
說到這個份上,我也無話可說了。
自然經濟,這是純粹的自然經濟。
萬曆年間的真相大抵如此,一個政治紛亂,經濟繁榮、文化燦爛、生機勃勃的世界

5.火器的使用:

明軍騎馬,反軍騎大象,這仗怎麼打?
克制大象的方法還是有的,那就是火器,火銃和火炮不但能夠有效打擊大象,在開槍時發出的響聲還能起到威嚇的作用。事實上,這也是當年明軍唯一可以剋制大象軍團的方法。
但事實總是不盡如人意,沐英時代所使用的火銃是洪武火銃,這種火銃射程不遠,且每次發射後都需要換黑火藥和鉛子,無法形成持續的殺傷力,發射火銃的士兵往往射完第一發子彈後就會被大象踩死,這種賠本買賣沐英是不會做的。
在經過無數次失敗和思考後,沐英終於創造出了一種先進且足以克制大象的火器戰法。
這種戰法根據敵軍大象兵打前陣的特點,將火銃兵列隊為三行,發現敵象兵前進後,第一行首先發射火銃,然後第二行、第三行繼續發射,在二三行發射時,第一列就可以從容裝好子彈,形成完備而持續的強大火力(置火銃為三行,列陣中……前行退後,次行繼之;又不退,次行退後,三行繼之)。
這種開創性的戰術克服了當時火銃的局限性,三行輪流開火,沒有絲毫停歇,足以將任何敢於來犯之敵人(包括大象)打成漏斗。

建明之初,朱元璋不斷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發展兵器製造,把元代創製的初級火銃,加以規範統一,根據實戰的需要,發展成包括大中小三種類型在內的洪武系列火銃。洪武系列火銃按形體大小、構造特點和作戰用途可分為三類:其一是裝備單兵使用的手銃,其二是裝備於戰船和關隘守備用的中型碗口銃,其三是專用於城防要塞的大型銃炮。
朱棣稱帝後,對火銃的發展尤為重視。他利用發達的手工業、礦冶業所提供的技術和原材料等有利條件,大力推動火銃製造業的發展。火器研製者也根據當時的需要和可能,把研究的重點放在火銃結構的改進、質量的提高、品種的增加、性能的改良、威力的增強等方面,從而使火銃得到長足的發展,成為明軍的制式裝備。朱棣以後的各代繼承者,也都利用其成果,不斷加以發展,直到製成重達千斤的大型銃炮,從而形成大中小相結合的永樂系列制式火銃,把洪武時期的火銃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而這種火器到清朝之後,雖然曾經吃過高科技武器的大虧,(太祖皇帝死於大明的紅衣大炮)但還是不開竅,盲目堅持「騎射為本」。拋棄火器而抱著冷兵器不放,以至於200年後火器水平還趕不上200年前的明軍。(太平軍破武昌後挖出200年前明朝所造大炮竟然打得清軍大敗。)

6.明朝工商業較前朝也有進一步發展,棉布取代麻布成為紡織品的主流產品,無論是鐵、造船、建築等重工業,還是絲綢、棉布、瓷器等輕工業,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根據外國學者的估算,明末中國工業產量佔全世界的2/3,比農業產量在全世界的比例還要高得多。而1840年(清末)中國地區的工業產量僅為世界的6%。

明末西方傳教士還在讚揚中國物產極為豐富,物質生產能力遠勝歐洲,聲稱「大明人」是「衣飾華美,風度翩翩」。而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在乾隆時期的出使日記中卻說:「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里,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許滌新、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

——————————————————分割線——————————————————————
感謝在評論中一些朋友的指正。我在文中只說了明朝好的一方面,那麼既然是一個朝代,就存在強的一面,也存在不堪的一面,但是作為一個封建王朝,國祚能延續276年之久,絕不是巧合,所以在我看來,明朝是一個偉大的王朝。
但是正如 @大風哥 所指出的,明朝的制度存在嚴重的缺陷,科舉制度的僵化、不合理的稅收政策以及人口的急劇增加,而皇帝和大學士腦海中根深蒂固的「祖制不可違」的觀念導致不斷喪失深徹改革、變法的良機,最終使得這個龐大的帝國逐漸走向衰敗 滅亡的道路。


借用月關的《錦衣夜行》中的一段話。
「他以淮右一介布衣,白手打下天下,光復漢人江山,將蒙人鐵蹄下的四等漢奴解救出來:他禁蒙古服飾,復漢人衣冠,推行儒家名教,輕徭薄賦、克勤克儉、嚴懲貪官、愛惜百姓、不管別人對他是怕是敬、是謗是譽,他的功績註定了要彪炳千秋、名載史冊的,他就是我大明開國洪武大帝!」


1.朱元璋本人嘛,引用一段。

周暉《續金陵瑣事》里說,歷代帝王廟落成後,朱元璋親往告祭。禮畢之後,特地走到漢太祖塑像前,笑著說:「劉君,今日廟中諸君,當時皆有憑藉以得天下,惟我與汝,不階尺寸,手提三尺,以致太位,比諸君尤為難事。可共多飲二爵。」
(轉自戰爭史研究WHS的微博)
http://weibo.com/2794283127/Ec56zuzxz?type=repost#_rnd1484927690951

至此足見明太祖氣象,其它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戶籍、宗室算是失誤,至於廢宰相、殺功臣倒算不上特別大的黑點。

2.你明皇帝出奇葩(常見黑點)和你明士大夫要求皇帝當吉祥物這兩件事是息息相關的,這一點萬曆做的其實不如爺爺嘉靖。你大清皇帝倒是勤政,有用么?嗯我數數啊,左文襄公開闢一帶一路,李中堂衝破第一島鏈,袁參將宣撫三韓。結果是啥,拒白蓮教於承德,擊英法於大沽,抗日於李相之左眼。

3.你明是不是不能黑,當然不是,就提兩點吧。

一,你明末年的三柱,一個海賊,一個流寇,一個舉子……這都哪兒跟哪兒啊。真正該站出來的人呢,養士養三百年都養出了什麼狗屁玩意兒……冬泳健將?

二,當然要怪士大夫也不對,崇禎本人性格急躁刻薄寡恩就不說了,你明小朝廷的福王、潞王接連出降,再加個轉進達人朱由榔,下面的人找誰當榜樣?也就唐王還不錯。平常老黑你宋歲幣、稱臣,倒是上個有趙九一半功力的選手唄。


4.為了避免被人說是滿遺,我補充兩句。

如果說你明末是「一個也不值得同情。」「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黃河,永為濁流。」

那你清末就是「嚴肅點,我們這兒改朝換代呢。」


5.這大明啊,遲早是要完的,不過得看完在誰的手裡。

6.拉倒吧,怹的大明都亡了,我說這些還有什麼用。


得國正者,唯有大明


還是給漢人留了點面子,雖然明朝完全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


朱元璋出身布衣,卻能統一大半領土,這樣的皇帝,其一生是傳奇。而且沒有明,漢文化真的就斷層了,當時的人已經開始初步胡化,以起胡名為榮。我曾想過,如果沒有明,可能我們現在說的不一定是漢語。


推薦閱讀:

讀明史時,哪些人物或事件讓你印象深刻?
為什麼元明之際漢人文士的華夷之辨觀念極為淡薄?
明末的欽天監概況如何?監正等職是誰來擔任的又有什麼事迹或成果?傳教士對於欽天監的具體影響是什麼?
魏忠賢得勢僅三年,是否足以對明朝政治造成足夠惡劣的影響?
崇禎皇帝這麼勤政,為什麼明朝仍然亡國了?

TAG:明朝 | 歷史 | 明太祖朱元璋 | 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