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閉症兒童的思維和普通孩子有什麼根本性的差異?

我當初寫《自閉症兒童與普通兒童思維區別》的時候,本意是寫給自閉症兒童家長和相關工作人士看的。但從大家的問題和評論來看,我相信其中有很多成年讀者懷疑自己也許是自閉症。對此,我寫了另外一篇文章《你是否懷疑自己有自閉症或者阿斯伯格症?》,希望可以幫助有此疑問的朋友更好地認識自己。


今天(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想借著這道題來分享一個來自我們採訪的,關於自閉症孩子的故事。看完它,希望題主及關注此題的知友們除了得到問題的答案以外,還可以對這個群體和他們的照料者有更多的思考。

2015年,官方數據統計稱,在中國,有超過1000萬的自閉症患者,0到14歲的兒童患病者達200餘萬。在不同程度上,他們均面臨就醫、教育、培訓、就業和養老等方面的困境。

我們採訪了一位成年自閉症患者的家長。在過去22年中,這位父親一直陪伴兒子共同抗擊自閉症。這位父親說,22年不僅是兒子的成長曆程,一家人都在不斷成長。他們走過彎路,走過低谷,經歷過崎嶇,但總算「走了出來」。

他也想用自己22年的陪伴經歷告訴各位,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每個孩子都是特殊的,家長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定義Ta、要求Ta、框住Ta。每個自閉症孩子都有自己「行」的地方,要引導而非限制,要讓孩子在自己「行」的地方得到充分發揮。

Q1:能先介紹下您和您兒子的基本情況嗎?

A:我叫馬小川,今年57歲,北京人。我的兒子馬昕今年24歲,是一位典型自閉症患者。

馬昕在2歲之後表現得和正常孩子不太一樣。在他2歲零7個月的時候,經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的醫生診斷為小兒自閉症及智力中度低下。

此後20多年裡,我們帶著兒子歷經了求醫、治療、培訓、養護一系列過程。這20多年,我們歷經了一段比較艱難的過程,對一個普通孩子來說,也許只是一段成長曆程,但對我兒子來說,這不僅是他的成長經歷,還是他的一部抗爭史。

Q2:他最初是在哪些方面表現出自閉症癥狀的?

A:馬昕在2歲之前,和正常孩子一樣,在一歲多學會說話,會唱歌,特別聰明可愛。但2歲生日一過,可以用「突變」來形容。

舉個例子,不管外界發生什麼,他都充耳不聞。我曾做了個測試,馬昕在前面走,我在後面拿著玩具槍,「叭叭叭」打了十分鐘,正常孩子聽到都會轉身跟你互動,但馬昕沒有一點反應。再比如,他一天只看一個節目,就是天氣預報,如果換台或關掉電視,他就哭鬧。

大概在他2歲半的時候,馬昕就出現了失語。不和人交流、無目的的哭鬧、挑食等等都是他的行為表現。

這裡面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挑食。在他1歲多斷奶之後,大概兩年多的時間裡,馬昕只吃一樣東西,就是土豆。那時在我們家裡,油炸的、即食的、煮的燉的都是土豆,因為孩子不吃別的。如果是土豆之外的食物,他拿眼掃一下,聞一聞,閉上嘴不肯吃,你撬開都沒用。如果強行餵給他,他就含在嘴裡,要麼吐出去,要麼過一段時間自己摳出來。

Q3:能給我們說說孩子確診的過程么?

A:最初的時候,他出現一些異常表現時,家裡老人還會說「男孩子嘛,說話晚,大了就好了」。但後來情況逐漸惡化,大概在他2歲零3個月的時候,我們帶著孩子去了北醫六院看病,找了當時最好的小兒內科專家求診。經過幾個月的測試和檢查,他被初步診斷為小兒自閉症及智力中度低下,那時候他2歲零7個月。

但即使在那個時候,我們都認為這個病是能被治好的。在此之前,我和身邊的所有人都沒聽說過自閉症,我們都不知道這個病有多嚴重,總是滿懷希望,認為孩子只是有點孤僻,不愛講話,等以後漸漸融入社會就好了。

但後來幾個月里,我們不斷求醫,查閱當時能看到的自閉症的資料,慢慢意識到自閉症的嚴重程度,以及現有醫學條件下人們對自閉症的無奈。

Q4:那後來在進一步了解自閉症之後,您和家人是種什麼樣的狀態?

A:當時全家人就一個感覺,「天都黑了」。歐美研究自閉症四十年,不知道病因,不能治本,幾乎無從下手。在確診後的一兩個月里,我們一家人既恐慌又無助。

那段時間,孩子媽媽整天都在哭,我們兩個人基本什麼事兒都不做,圍繞孩子的問題互相埋怨、發脾氣、每天都想盡辦法把悲憤傾倒給對方。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這種心情。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一下就降低了。在他剛出生的時候,我們還曾設想那麼多美好的未來。但是,孩子得了一個伴隨終身的病,不知道病因,這輩子都不能被治癒,他和其他正常孩子不一樣了。他的未來怎麼辦?他以後的社會交往怎麼辦?所有的現實問題都朝你壓過來,讓人喘不過氣。

那個階段也是馬昕發病最嚴重的時候,他脾氣急躁,但沒法跟別人溝通。看著他一晚一晚不睡覺、哭鬧,我們也著急,壓力一大也會罵他。他挑食,不願意吃土豆之外的食物,我們就把這些食物都扔掉,自己也不吃。兩個月里,一家人過得渾渾噩噩。

但幸好,我們還得到了親戚朋友的支持,大家不斷來勸導我們。我們自己也意識到,有情緒是可以的,但不能一直這樣,得想辦法把問題解決掉。於是,我和孩子媽媽坐下來商量,達成了一致——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求醫,找最好的醫院,做最好的檢查。父母兩個人里至少有一個人要作出大一些的犧牲,全天帶著孩子去檢查。我之前在做生意,也慢慢從生意中退了出來。

Q5:能給我們說說求醫的過程嗎?

A:在孩子確診後的一年半里,我們去了北京十多家醫院,北醫六院、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宣武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協和醫院、海淀區傷殘兒醫院、地壇醫院等等。我們懷揣著希望,又眼看著一個又一個希望破滅。所有醫院的結果都是同一個——沒辦法。

我現在印象最深刻的是帶著孩子去海淀傷殘兒醫院治療。當時醫生出具的治療方案是以中醫針灸為主,幫助輔助刺激腦細胞生長。醫生給馬昕安排了一個療程3個月,持續診治90天。

治療從每天早晨8點持續到11點半,3個小時的治療分4個階段,每個階段持續40分鐘。第一個階段是頭部治療,給孩子頭頂扎18根針,每根針大概成人食指這麼長,醫生扎進去,孩子就哭鬧,我們得抱著控制住他。第二個階段是在孩子的背部分兩排扎20多根針。第三個階段是血療和穿刺,從孩子的靜脈把血抽出來,用激光在全身遊走40分鐘。第四個階段是按摩,用給大人按摩的力度推拿。每天治療結束,孩子哭到最後,都是懨懨的。

後來孩子實在受不了了,只要看見穿白大褂的人,他就開始哭鬧、掙扎,我們大人也受不了,最後一周半就沒有再去。

醫生也會給他吃一些刺激腦部的葯,但孩子吃得面紅耳赤,眼睛都直了。除了看病吃藥,我有一段時間還信了氣功,就是希望他在其中一項治療手段中得益,但解數用盡,孩子的情況沒有任何改善。現在想想,也是因為我們家長想尋求一個心理安慰吧。

從孩子4歲之後,我就下定決心,不再給他吃任何治療自閉症的葯,也不帶他去扎針。

Q6:不再採取醫療手段,後來你們又採取了哪些方式呢?

A:前期治療求醫就這麼過去了。大概在馬昕快4歲的時候,一個很偶然的時機,我看到報紙上登了一篇豆腐塊大小的文章,說北京有一所培訓自閉症孩子的機構,叫星星雨。這是我第一次從媒體上看到關於自閉症培訓機構的信息,當天我就開著車去了,找到創始人田惠萍了解完情況,就報名了。

等了十多天,在馬昕3歲11個月的時候,我帶著他參加了年末最後一期培訓課程,從這開始,我們正式走上了培訓的道路。

在星星雨參加的第一期課程里,我們克服了當時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挑食。我們和老師一起,從制定計划到實施,終於讓馬昕主動張嘴接受這個世界上除了土豆之外的食物。這個過程,用了15天。

當時我們採取的辦法就是,我一手拿著土豆,一手拿著三粒米,告訴孩子,你想吃土豆的話,就得接受三粒米。15天里,他基本不願意吃東西,只吃一些流食。我們就這麼一點點互相較勁。第16天,他接受了三粒米,我們給了他一小塊土豆,表揚了他。第17天,他接受了五粒米。就這麼一點點,他慢慢接受更多的食物。

現在說起這個過程,看著只有簡單幾句話,但當時真的太難了。我和他媽媽都特別痛苦,但只要一想到他大便乾燥難受,想到他從此就和世上那麼多美食絕緣了,想到他營養均衡的問題,我就咬牙忍下來了。現在,馬昕已經接受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食物,而且吃得非常開心,我就覺得當初的做法沒有錯。

但可能因為終於克服了他挑食的大問題,讓我認識到培訓干預是有效的。之後,我太急功近利,甚至犯了錯,因此遭遇了一個極大的挫折。

Q7:可以談談這個挫折是什麼嗎?

A:我們在星星雨參加完一期培訓之後,在孩子5歲的時候,我們相繼去山東、南京參加訓練。

其中有一個小兒感覺統合訓練,就是八大運動和平衡協調機能的訓練。這個訓練過程很苦,每天要做拉拽、拍球、俯卧撐、盪鞦韆,走路,上午半天,下午半天,全天六七個小時都在鍛煉,已經遠遠超過一個五歲孩子能夠承受的強度了。

除了在學校培訓他的認知、運動、語言能力之外,我還會按照我自己理解的給他填鴨。當時我的期望值特別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那時我對自閉症的了解並不是很全面。

當時會有很多關於「天才自閉症」的宣傳,比如舟舟,比如《雨人》的原型KimPeek,他們都在某一個領域發揮特長。那時候我也希望馬昕能夠成為這樣的人,在某一個領域非常傑出。於是我請了家庭教師,教他唱歌,教他下棋,教他彈琴,什麼都教。但他非常抵觸,因為這不是他喜歡的,他喜歡的只有坐在角落裡拿著紙片搖晃,他只享受這個。

但那個時候我不能理解,我希望他能學會我們教的所有東西,學習更多東西,不斷提升自己。於是我每天不斷地給他下指令。直到他出現了問題,我們才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他8歲那年,我們考慮到,他應該跟正常孩子一樣去上學,就把他送去了東城培智學校。一年後,他第一次出現自傷,在課上開始打腿,回到家也打自己。

馬昕不會傷害他人,只是自傷,行為一步步升級,從打腿、打手,到打臉打腦袋。有的時候,他打得自己的臉又腫又紫,眼睛只剩一條縫,整個人都麻木了還在打。有的人說自閉症孩子沒有痛感或者痛感很低,怎麼可能?他可能只是對外界麻木,但痛感還是會有的。

自傷的過程持續了五六年。培智學校的老師控制不住他,只能退學了事。回家以後,除了他睡著的時間,其餘時候我都全方位盯著他,時刻準備分散他注意力,或者衝上去抱住他。我什麼辦法都想了,拿小繩兒給他捆上,給他戴上手套,但都沒用。

只要我給他下指令,讓他做什麼,他就煩躁,打自己,甚至我一喊他名字,他就開始打。後來發展到,如果他有什麼需求,也通過打自己的方式吸引別人注意力。

這是我遭遇的最大的挫折,因為在馬昕20年的培訓養護過程中,自傷的階段佔了四分之一。

Q8:這個挫折是如何克服的?

A:有兩個方面吧。

一方面是我們降低了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事後回想,如果回到當初,我不會再用這種強壓和填鴨的方式來干預他。因為,不管是自閉症孩子還是普通孩子,Ta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家長的應該按照Ta喜歡的內容去引導培養Ta,而不是懷著「我認為你應該怎樣」的心態去強迫孩子,那是家長的想法,不是孩子的。自閉症孩子需不需要培訓?需要。但訓練要有一個度,要根據每一個孩子的自身情況制定方案。

從那之後,我還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只顧好眼下,不要設計他的未來,讓他過好當下,讓他每一天都有新的體驗和進步。

另一方面就是干預。在馬昕13歲的時候,我們把他送進了星星雨的大齡養護班。老師和我們一起,針對個案進行商量,家庭和學校兩邊一起配合,給孩子充足寬裕的時間,分散他注意力,提前掌控好他發作的時間,關注他的同時,在一定程度內忽視他。

比如在帶他出去玩的時候,如果他想吃東西,但場合不合適的話,如果不同意他就會用自殘的方式來抗議,如果是早先,我們就妥協了。但之後我們就很堅持,會控制他不讓他自殘,會跟他講,這麼打自己是不對的,你要想吃東西,到可以吃東西的地方就給你了。

在這個過程里,馬昕是願意跟別人講道理溝通的。他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一旦他明白打自己這個行為不再能吸引別人的注意力,也不再能達到他的目的,他就不會再採取這種方式了。

慢慢地,他開始好轉,從每天打自己,到三天五天打一次,直到再也沒有自傷。這個改正的過程大概有兩年,我們對他每天的行為都做了記錄,記錄的本子就佔了一個柜子。

Q9:可以談一下馬昕的近況嗎?

A:他已經從星星雨大齡養護班畢業6年了,畢業之後,他去了北京慧靈智障人士服務中心下屬的大福之家接受訓練養護。這個養護機構主要面向大齡的孩子,其中不只自閉症孩子,還包括唐氏綜合症的孩子、智障孩子,Ta們都能在這裡得到培訓教育和養護。

每周一上午,我們把馬昕送去機構,每周五下午接他回家,周末跟我們一起。我們會帶著他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去旅遊,也是希望在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他能享受這個世界的美好,也有所成長。

馬昕非常適應這樣的生活。在機構生活學習幾年後,他對老師們的脾氣性格都特別了解。如果一味老師特別嚴格,馬昕不管發脾氣還是做壞事都盡量避著這個老師,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如果是一位對他特別溫柔的老師,總哄著他,他就三番五次琢磨人家的脾氣性格,讓他做什麼就不做。還有,學校里好吃的藏在哪裡,怎麼爭取拿到,怎麼把老師支開,他都知道。

他也知道學校哪個孩子厲害,要繞著走。因為有些智障和唐氏綜合症的孩子存在溝通問題,Ta不知道什麼是對和錯,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學校的十個孩子互相打過架,但都沒有人打過馬昕。馬昕只要感覺到哪個孩子要爆發了,在人家出手之前,他就躲開了。當然,馬昕也不打別人。

這裡需要提及一點,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常以為自閉症孩子缺乏交流感情的能力,其實並不是。過去20多年,我基本沒怎麼和馬昕分開過,雖然我也訓過他,打過他,但是這個孩子依然和我最要好。他對我也是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的。比如我晚上回家,他聽到樓梯有動靜,一看是他媽媽,他就沒什麼表現,但如果是我,他就膩上來,蹭一蹭,撒個嬌,蹦蹦跳跳錶示特別高興。外出的時候,只要有我在,他眼裡就有沒別人了。如果我不在,他會選擇他心中第二位安全可靠和喜歡的人。所以,自閉症孩子在情感上是會給你回饋的。

近兩年,我還留意到,孩子自己是有意識的,他也會介意自己的「特殊」。有一次,我們帶著孩子出去玩,因為人多需要排隊,孩子媽媽說「人太多先不過去了,到時候馬昕再鬧」,馬昕聽到這個就很不高興,他覺得「媽媽是覺得我是一個殘疾孩子,不願意帶我過去。」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對社會認識的加深,其實他明白很多東西。所以,盡量不要在他面前表露,他是「不同的」。

相比馬昕小的時候,現在我們的溝通相處要輕鬆很多。回頭看,這整個過程,不只是馬昕的成長,也是我們的成長,我們雙方都互相調整節奏,互相配合。

Q10:您提到這個過程也是您的成長過程,在您看來,這段經歷給您留下哪些影響呢?什麼支撐您一路堅持到現在?

A:與孩子的交流過程,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我之前脾氣不好,好強、衝動。經過20年的磨合,我變得包容忍讓,能夠控制自己情緒,做任何事情分輕重緩急。

此外,在有馬昕之前,我們對一個孩子的設想可能就跟大多數家長一樣,覺得你要學習很好,你要有一個什麼樣的工作,用這些規範和價值來定義一個孩子。但自從有了馬昕,這20年來,我們非常清楚地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每個孩子都是特殊的,你不能用某一個標準去定義他,要求他,框住他。

就拿自閉症孩子來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情況,不要拿自閉症的孩子和普通孩子比,自閉症孩子之間也不能互相比。每個自閉症孩子都有自己「行」的地方,就看怎麼去引導他,讓他在自己「行」的地方得以發揮。

我有兩個姐姐,一個姐姐的孩子在英國,一個姐姐的孩子在澳大利亞,她們有時說起,如果馬昕沒有得自閉症,24歲的他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會替孩子惋惜。

但對於我來說,馬昕就是馬昕,他給我的是一個喜怒哀樂都在臉上,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孩子。在馬昕的成長階段中,有一段時間裡,他只會仿說,不會主動提要求。但有一天,他第一次跟我說:「爸爸我要吃巧克力」,我當時恨不得把整個商店的巧克力都給他買下來。他總能給我驚喜,讓我感動。所以我很知足,我想他享受這個世界的美好,一天天的快樂,一天天的進步。

我今年57歲,兩年前做了個手術。我定了個目標,60歲之後就全天陪著馬昕周遊中國,這個過程大概要有五到八年,在這個階段里,他也許還會在跟社會接觸的過程中有所突破。

至於支持我的力量,總的來說,馬昕和我們都算幸運。

首先,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們給了我們很多支持,不管是在精神上,還是在財力、人力方面,大家都給了我們很多幫助,加上我之前做生意也小有積蓄,所以我們並沒有很多負擔。

此外,我們在早期就遇到了一家可靠的自閉症機構,使得我們在對孩子進行早期干預和教育的過程中少走很多彎路。我們的運氣真的很好,一路遇到很多可靠的老師,也沒有遭遇特別坎坷的事情,比起很多自閉症家庭,我們可以說是平平淡淡地過來了。

所以,我得到了這麼多幫助,也會把這些幫助回饋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Q11:所以您選擇在自閉症康復機構工作,也是想幫助更多的人?

A:我最初是懷揣著私心去星星雨工作的,1998年,星星雨的田惠萍老師聘請我去做後勤協調的工作,我很坦白地告訴她,我到星星雨是有私心的,因為想多搜集一些資料,看有沒有更好的培訓方式教育孩子。但的確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接觸了很多自閉症家庭,很多家庭非常困難,Ta們把房子賣了,懷揣希望來求醫,Ta們很急切,傾盡家財只為了一個不現實的目標。我自己知道這裡面有多少甜酸苦辣,所以我也特別願意幫助別人。

總的來說,在馬昕還小的時候,我們什麼都沒有,完全是靠自己、靠家庭和朋友來支持下去的。但在歐美這些國家,自閉症家庭是能得到來自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和救助的,孩子的一生,從診斷到培育到工作,都能夠得到系統地幫助。

當然,我們這個家庭還算幸運。但大多數中小城市和邊遠山區的自閉症家庭遠沒有這樣的條件,Ta們面臨的困難要比我們多得多。

但是,這20年也是有進步的。尤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社會對殘疾人的包容度提高了許多,很多北京高校的孩子會做志願者,獻愛心。在幫扶力度上,北京市對殘疾人不斷有各種福利政策出台,現在殘疾人根據不同種別領取不同的福利。馬昕屬於精神一級殘疾和智力四級殘疾,屬於多重殘疾。現在社會每個月要給馬昕800的重殘無業補助,300塊的入戶補助,100塊的殘疾券,還要給他上社會養老保險,等等。十年前什麼都沒有。

但我們要認識到,這只是在北京,北京之外的那些地方呢?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和邊遠地區呢?他們缺少醫療資源,缺少教育機構,缺少補助,他們仍然面臨很多問題。這次我聽說,兩會之後會有一系列政策出台,希望是一個好信號吧。自閉症家庭真的太難了。

Q12:如果請您跟其他自閉症家庭提建議的話,您最想分享的建議是什麼?

A:最想跟家長們說的是,最無辜的就是孩子,當初,是父母選擇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不是孩子能夠選擇的。自閉症的孩子從出生就比其他孩子享受更少的樂趣和權利,Ta得獨自面對許多問題。

自閉症家庭離婚率很高,大概在60%。多是因為家長中的一方承受不了壓力,或覺得沒有面子,就通過離婚的方式試圖擺脫這種困局。

在我接觸的一些家庭里,也有一些家長視自閉症的孩子為恥辱,孩子直到十幾歲都被鎖在家裡,與外界完全隔絕,半夜才被允許出門遛彎。對外,家長也絕口不提孩子。家長不但人為剝奪了孩子應該享受到的權利,自己還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所以,如果孩子檢查出了自閉症,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抱怨孩子,好好對Ta們。Ta們最需要的,就是親人的陪伴。

以上。

原文發表於 「我和兒子一起,與自閉症抗爭了22年」 |KY專訪:寫在「4.2」世界自閉症日 | KY訪談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謝邀 我盡量避免使用術語,讓普通人能理解的角度來回答。

我非常贊同 @蘇阿葯從神經角度的回答,非常的客觀而且準確。

同時我不太同意 @star星星頌的回答,他將很多客觀的存在都浪漫化處理了,這樣回答自然顯得很政治正確而且頗有愛心加成,但是卻對公眾有很大的誤導性。

他說自閉症兒童就是PC中的蘋果電腦,我的看法完全相反。

如果普通兒童是酷睿帶顯存核心處理器的高配PC的話。

那自閉症兒童就是一台沒有顯卡的586,處理能力弱而且部分功能缺失。

我先用圖解的方式解答他們之間思維模式的不同。(我自己教具現拍的,很簡陋請見諒)

圖解一:如果給普通兒童看的話,可能會覺得蘑菇點點和兔子正在一起玩積木。蘑菇和兔子有一定的眼神交流,兔子和蘑菇是人物,積木是一個玩具或者紐帶。

(由於特徵的不同,比如擬人化的特徵,兔子蘑菇和積木並不是一個類別或者等級的存在)

如果是同能力的自閉症兒童看上面這幅圖的話,他眼前的畫面大概是下圖這樣:

兔子(有蝴蝶結) 積木(黑綠白黃 紅色*4) 蘑菇點點(略臟)

他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是優先識別個體(兔子 蘑菇 積木),積木也是個體而且是和蘑菇以及兔子是同級別的平行關係,而屬於這個個體的屬性(如顏色 形狀 大小等)則依附在個體之上。

圖解二:

這是我們特教常用的一套卡片叫做三張排序。在老師都沒有給任何提示的前提下:
普通兒童:小姐姐先擠牙膏再刷牙最後擦嘴,類似是得到這個解讀。他們大概能分辨出這是同一個人按照某種規律,或者是順序或者是時間在做事,或者說有想要了解其規律的想法。思考或者經過提示之後得到類似結論。
自閉症兒童:張三在擠牙膏 李四在刷牙 王五在擦嘴。在他們看來,這是穿同樣衣服長相類似的三個人,沒有時間概念以及時間的關聯。

圖解三:

圖片來自網路,並不是說這個孩子處於某個容器或者狀態。我可以換一種直觀說法來解讀這張圖片那就是:周圍音量自動降低60%。大概是什麼感覺呢,就是好你正處於打DOTA打LOL打手槍或者看艾薇看治猩猩的你的狀態,門外的老媽慢悠悠得喊了一句:吃飯了。外界人和他們相處時主動的語言交流,對他們說大約就是處於這樣一個音量等級,同時也處於非優先非緊急級別,無論這句話他們是否理解。

圖解四:

單線程和多線程。

這個很好理解,以玩電腦為例,普通兒童比如我吧可以一邊刷知乎一邊聽歌還可以一邊QQ划水

但是自閉症兒童只能單獨處理一件事。(如下圖)如果要做另一件事,那當前進程需要先停止。

圖解五:紙面理解

此種情況一般要到年齡稍大(10歲+)能力稍高的情況下會出現。

所謂紙面就是不能把語言和表情情境等綜合因素考慮進去。比如用怪罪的語氣:你有沒有搞錯啊。但是自閉症患者的回答很可能就是平靜的回答:沒有搞錯呀!

大概可能是這樣:

而在他們的理解上圖方式大概是這樣:語言和表情沒有什麼聯繫,會直接理解句子,無論你的情緒是什麼。

————————————
乾脆來個直觀點的,這是英國自閉症協會拍攝的以自閉症兒童第一人稱視角逛超市的一個視頻。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客觀的,外界的信息和感覺正如視頻傳達出的效果是一樣的 自閉症患者眼中的世界
————————————

做這個比較久了,接觸的孩子個體也比較多了,從接觸者的角度來看。並不僅僅是思維的不同,但是拋開個體差異談這個問題基本就是耍流氓。所以這個兩個群體之間的差別,普通兒童按下不表,我先將自閉症兒童分為高中低三種能力值來回復。
先說傳說中的那種自閉症天才,就雨人那種,有沒有呢,或許有吧。但是在我做這一行有些許年頭的親身經歷來講,傳說和故事聽了不少,親眼見過的一個都沒有。

一個也沒有 一個也沒有 一個也沒有。
看過的教過的孩子千兒百八總有了,可能是我點背吧。《雨人》以及各種自閉症天才的傳說,估計也就是傳說吧。有親身接觸的同行或者家長請私信我(聽說的不算哈),我真的很想見見,不開玩笑。一般情況就是《海洋天堂》里大福那種,那已經是屬於中等偏高能力而且社交融合得比較好的情況了。
————————————————————
PS:這裡我特別要舉的例子就是繪畫能力,我經常聽到家長或者其他人告訴我某個自閉或者障礙兒童繪畫能力不錯,雖然其他方面不好。當我看到作品的時候確實會覺得這幅畫確實不錯,畫的挺好的。後來我用手機拍下了這幅畫給另一個教同齡美術班的老師看了一下,諮詢其意見,對方的回答是:這是什麼鬼,要是我的學生的話只能給零分,因為連臨摹都臨摹得不怎麼好。
後來這個老師隨便發了幾張學生作品的圖片給我,然後說:這才叫有天分。
我一看簡直天差地別。
這一部分的表現很好解釋,那就是這個孩子其他方面都太差了,所以顯得繪畫技能特別好,我只能這麼解釋了,因為好和壞是相對概念,在我的概念里要麼就和所有孩子一起橫向比較,好於大部分人那就可以叫有天分。
所以我與家長做諮詢時,對方口中的「還可以 還不錯 挺好的」,我基本上聽不懂。
————————————————————
我分成三部分來講普通兒童和自閉症兒童的區別。 1.高功能自閉症(阿斯伯格)和普通兒童的區別。打個比方,就好比IOS MIUI等完善改良過的成熟系統和原生安卓的區別。高功能是原生安卓,他們和普通兒童之間並沒有發育能力上的落差,但是卻缺少了很多功能,需要人為的把這些功能一步步的教會,好比給這個手機安裝上所需要的APP。這些孩子能力值並不低,一般只需要干預得當便可以上到普通小學,和普通兒童一同學習生活並且有一定社交,只是深入交往會發現他們有些許不同,他們融入這個社會的同時也或多或少的改變過自己的一些行為模式,無論是主動或者是被動的。大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或者在同學中看到的聽到的,基本就是這一類孩子。
但是這樣的孩子僅僅只佔自閉症兒童的10%-15%,沒錯就是這麼少。他們已經在大眾當中展示出最好的一面了,我並不想打破大家對星兒的幻想,但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絕大多數的典型自閉症都是中低功能者。
PS:融合性教育是指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同時在一個環境下接受教育。

2中等功能自閉症兒童和普通兒童的區別
一般來說中等功能不僅有自閉症的典型癥狀同時伴有1-2歲左右的發育遲緩。再打個比喻,一個4歲的中等功能自閉症兒童其實就是一個4歲孩子的外殼但是裡面住著一個大約是2歲能力值的自閉症兒童。一般叫做典型自閉症,基數也是最大的,起碼佔到所有自閉症兒童的50%以上。機構里大部分都是這種情況,根據機構不同,如果機構越小,孩子平均能力就會越來越低。
在3-6歲之間的中功能者,如果陌生人和他們接觸和交流依然會得到小概率的回應。一般來說經過干預可以一部分改善他們的能力值,或許可以在7歲左右讀到普通小學,但是卻基本上撐不過三年級(因為小學三年級內容難度大幅度提高)。之後可以呆在特殊學校和家裡的情況會比較多了。所以年齡偏大的孩子大家接觸的會比較少,他們的生活軌跡和親屬以外的周圍人幾乎沒什麼太大交集。如果規則感良好,大家也不太會關注到他們。他們具備自理能力和一部分的社交能力,有固定的對話模式,不能跳出這個範圍。

3低功能自閉症兒童和普通兒童的區別 當自閉症兒童康復教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李老西的回答
上面這個回答中的例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低功能自閉症。
3低功能自閉症兒童和普通兒童的區別
簡單的說除了外形上,他們和普通同齡兒童已經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共性了。在有一定生理需求的情況下才會展示自己的需求去尋求社交,但是表達方式或許僅僅只是站在原地哼一聲,或者極少數(三個字以內)的辭彙來表達。熟悉的人才能解讀出他是餓了渴了還是拉了。能在7歲之後擁有自理(能獨立如廁進食更衣)已經是比較良好的情況下,社交是沒有的,某些人或許會覺得有,但是我個人認為過分解讀的情況會更多一點。如果規則感良好並且無行為問題可能會進入特殊學校,但是更多的情況是需要在有人無時無刻照看的情況下才能有小範圍內的活動,因為無人照看的話他們隨時可能置自己於生命危險之中。一般來說大家也很難接觸到他們,因為活動半徑已經非常的小了,生活對象也基本只有親屬。

扯一些題外話。
總的來說就是這個自閉症兒童能力值越高規則感建立得越好,他的活動半徑就越大,能被公眾看到到聽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影視劇和綜藝節目也是各種推波助瀾,因為我親身經歷過這種節目的製作,所有參與拍攝節目的兒童選擇以及一些拍攝過程同時以及播出後的觀眾反應。
所以大眾才會有各種各樣的誤解,自閉症好像也沒什麼嘛長得也挺好看名字聽著也美呵呵呵。

但是 事實和事實的全部 可能就是天壤之別。

自閉症 - 知乎專欄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這個話題很大,想說清楚那簡直要寫論文了。不急,慢慢來,話要從你們地球人類的大腦結構開始說起。

從這張圖,大家得出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好多個區!

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微小的動作,其實大多都要調用到大腦許多不同的區域進行協同工作。例如,一個孩子看到媽媽下班回家了,高興地撲進媽媽懷抱,撒嬌道:「媽媽,你可回來了!想死你了!」這個動作,需要調用到大腦的哪些區域呢?

首先是視覺上看到媽媽,然後調出相關記憶(圖像、聲音、觸覺、味覺、認知等等),喚起情感,接著再調出動作和語言相關的記憶,最後執行動作,發出語言。僅僅這麼一個簡單的反應,就涉及到了大腦內部六七個以上的大區域進行協同工作。

然而,自閉症的孩子在同樣場景下做出的反應會明顯異常。他們或是面無表情,或是沒有正常語言,或是眼神遊離,或是動作刻板。

那麼,為什麼自閉症的孩子在做上述這個反應的時候,會顯得很困難、很機械呢?

因為他們的大腦和常人不一樣。

大腦異常發育是自閉症神經病學檢測中反覆得到驗證的一項結果。自閉症兒童剛出生時腦的大小正常或偏小,然而生長速度之快非同尋常。到2至3歲時,腦容量比平均水平高出10%左右。美國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大學的曼紐爾卡薩諾瓦(ManuelCasanova)對病人做了屍檢後發現,使腦體積過大的部分由所謂微柱結構組成,它們位於大腦靠外的幾層,即大腦皮層。微柱好比大腦的微型處理器:約莫80到120個神經細胞聚集成簇,消化諸如感知記憶等基本的神經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以某種方式整合到一起。微柱是皮層中最小的獨立加工單元。小的微柱鏈接到腦白質的局域「光纜」系統,大的微柱鏈接到腦白質的遠程「光纜」系統,可以通向更遠端的大腦區域。

路易斯安那大學曼紐爾·卡薩諾瓦博士研究指出,相對於普通人而言,孤獨症個體和科學家的大腦在大腦皮質的單位面積上,具有數量更多和體積更小的微柱結構,就像是他們的大腦在一個晶元上合成了更多的集成電路。

還有實驗表明,VPA大鼠中,微柱的每個神經元與其它神經元的連接量比正常情況多出一半,於是神經元反應過度,更容易被外源電刺激觸發。神經環路同樣「超可塑」,即神經元之間形成的聯繫比正常情況更加穩定。

這種大腦更適合於處理細節信息,反過來,在處理整體性信息的社會功能上就會表現得差一些。

簡單說,小微柱較多的這種大腦天生擅長處理數學、符號、圖像、聲音等單一任務,而大微柱較多的大腦則擅長處理社會性交流,這涉及到大腦的多個區域協同工作,同時處理語言、認知、圖像、情感、動作等多任務。

擅長處理數學、圖像、聲音的自閉症者有很多例子,如英國的自閉症畫家Stephen Wiltshire。你仔細看他作畫的方式,那就跟電腦掃描是一樣一樣的:

美國的天寶·格蘭丁博士是一位高功能自閉症者,她在自傳書中提到,她的大腦MRI圖像和同齡人、同性別對照組對比,在視覺皮質部分有兩個寬頻般的鏈接,尺寸是正常人的兩倍。這解釋了她的圖像思維模式。

但是大家別把他們的這個特徵浪漫化了。原來他們個個是細節處理的高手?不是的。絕大多數情況下,這表現為障礙。

首先,過度的細節會帶來感覺超負荷,絕大多數孩子飽受這些問題的困擾。

微柱對感覺器官輸入的數據進行過多的信息加工處理,造成感官知覺被放大,產生極度強烈的圖像、聲響、氣味和觸感。與此同時,微環路過於活躍,則整合信息就很困難,因而感知到的就像是被割裂的片斷。這種感覺超載導致自閉症兒童面對外界時畏縮了,抑或過於專註某個細微部分,陷入一大堆混亂不堪的事情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些什麼。

比如,有的孩子能看見日常熒光燈的頻閃。在常人眼裡柔和的燈光,在他們眼裡就像迪吧舞台激烈閃爍的霓虹燈。有的孩子能聽見非常細小的聲音,普通的環境對他們而言已經是巨大的噪音。當其它各種感覺都過於強烈時,孩子幾乎無法進行社交活動,更別提說話了。

然後,過度的細節會劫持大腦有限的注意力,導致他們沉溺於無關緊要的細節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信息。

比如你教一個自閉孩子觀察大自然,嘗試寫生。你說,看,藍藍的天空上面有白白的雲,眼前是一片綠色的樹林,多麼壯麗!他卻在觀察一片葉子上的葉脈走向,左邊三條,右邊四條,分叉,再分叉。

更別提社交環境中他們需要去注意的大量細節了。和別人面對面說話,一般需要關注他人的眼神、動作、環境、服飾,同時分析聽到的語言。而自閉的孩子呢?可能正沉迷於觀察兩片上下翻動的嘴唇。


此外,超可塑性會造成ASD患者反覆的行為動作以及對慣例的強迫要求。

可塑性是學習和記憶的基礎,而過度可塑的大腦會產生 「超記憶」。當自閉症人士的興趣鎖定在某個狹小的特定方面,並得到強制練習,超記憶會把一些人變成專家。這看來就是那些有音樂,美術,數學天分的人如何發展天賦的方法。

一旦他們的興趣太過狹隘,「天才」技藝會不幸地將他們帶向另一個極端。用巴隆-柯恩的話說:「要是你的注意力過於局限,那麼你可能是某個小小系統的專家,比如,玩具汽車的輪子,但最終結果是你對其它更大的系統一無所知。」

由於上述大腦結構上的根本性差異,因此他們發展出一些有別於常人的特徵:

自閉症的孩子擁有常人缺少的優勢——心無旁騖。對於感興趣的領域,他們非常專註,可以忽略掉周圍的一切。這點恰恰是成為領域專家所需的。他們就像是金庸筆下的郭靖、小龍女、周伯通,唯有這種專註力,才能練就降龍十八掌或左右互搏。可惜,絕大多數時候,他們鑽研的往往是沒什麼意義的東西。比如我認識的一個低功能孩子,喜歡撕紙摺紙,而且動作奇快,一隻手瞬間就把紙條折成了複雜的形狀。如何引導他們去關注更重要的信息,同時幫助他們挖掘自己的潛能,把自己的專長運用到有意義的領域,這是很複雜的一件任務。

自閉症意味著不同的思維和學習方式。他們的思維方式是關注細節的、自下而上的。而我們普通人相反,是首先關注整體的,自上而下的思維方式。我們不能用適用我們的一套標準來衡量他們,正如不能用爬樹能力來衡量一條魚。普通人自上而下,關注整體和抽象的思維方式,使得我們很容易學習新概念,只要學習一次「狗」這個概念,自己就可以泛化到各種類型的狗。而自閉症兒童需要觀察無數個狗的實例,才能最終歸納出「狗」的概念,所以他們學習相對較慢。普通孩子測量智商通常依據韋氏兒童智力測量表。用這個表來測試自閉症兒童通常得分較低。但是如果換成瑞文量表,自閉症兒童的得分可以提高30%。還有研究認為,自閉症人士具有極端男性的思維模式,一些女性擅長的思維,例如移情,在自閉症人士腦中比較缺乏。自閉症人士中存在大量的技術狂人,而在女性群體中就很少有。

由於自閉症人士的大腦難以多區域協同處理,因此他們在生活中表現為單線思維,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難以同時進行多任務處理。

例如,當你去找個陌生美女搭訕時,你的大腦需要同時處理多少信息呢?你快速在大腦中遣詞造句,構思場景,編造理由,大腦還要控制你的行為務必得體,舉止那必須得要瀟洒,表情可以是滿滿陽光的笑容,也可以是酷酷拽拽的斜上方45度;你也不會忘記欣賞美女姣好的面容,纖細的身材,靚麗的服飾;你更是要注意美女對你的反應,厭惡?冷漠?喜歡?搭訕的同時還要留心環境,別突然竄出一個美女的男友攥緊了拳頭來打你。

所以自閉症孩子和人面對面交流該有多麼困難!要構思語言,要觀察眼神,注意區分場合,還要控制自己的行為。這麼簡單的一件小事,對他們而言是很複雜的多任務操作!需要反覆的、大量的、持續的練習!

自閉症人士和普通人的區別就好像男人和女人的區別,不一樣的生理構造,產生了不一樣的思維模式。在男權社會中,女人曾經被歧視了幾千年,一直到最近幾十年來才基本不再受到歧視,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表現。同樣道理,自閉症人士也不應該因為思維方式與普通人不一樣,就被貼上「殘疾」、「弱智」的標籤而受到歧視。

自閉症不是殘疾。甚至,也不該被稱為「不正常」。所謂正常,是一種相對概念。在較早的時候,同性戀被歸類為精神病,後來不這麼叫了,但普通還是認為同性戀是不正常。這幾年社會進步多了,已經很少人把同性戀當作不正常了。自閉症同理。假設我們不小心掉到一個外星球,上面全是自閉症人士,那麼我們這些地球人估計也要被當作不正常,被抓去訓練改造了。

把自閉兒歸類為殘疾人,事實上是一種典型的社會結構性暴力。結構性暴力主要是基於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等傳統因素對人的潛力的限制,包括社會歧視。社會結構性暴力建構了一系列價值體系,按照是否擁有權力、財富、學歷、外貌、智力、體力等稀缺資源對人進行價值排序,在社會上便構成了一個有高低之分的價值序列。人們根據資源、身份等自動地對一個人的「價值」進行排序,並在心理上屈服於這個價值排序。處於序列末端的人,自然就受到其他人的歧視。這種結構性暴力對人的傷害,同直接暴力給人類造成的精神痛苦是一樣的。按照普通人的智商測試標準,75%以上的自閉兒智力都偏低,處於智力序列的最末端。這就是造成多數家長自卑的根源。許多家長會有難以啟齒、孩子不敢帶出門的種種顧慮,隨時隨地生怕其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如果用適用於普通人的智商表來測試自閉症人士,恰恰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用會不會爬樹的能力來評判一隻魚。」

心理學者石勇指出:人類是一種社會性的存在,他從一出生下來就開始被成人世界拉入社會化的軌道,因此,他的心理結構與社會結構獲得同構性,並屈服於社會結構裡面的價值排序。不幸的是,很多人的心理結構無法打破與社會結構的同構性,他即使蔑視社會的價值排序,也是暗示或自我強迫的結果。

所以,為了不讓「殘疾」、「弱智」這些歧視性的結構性暴力語言進入到我們內心,傷害到我們和孩子,摧毀我們的自尊,我們有必要脫離社會大眾的人云亦云,擺脫羊群思維,靜下心來真正分析一下自閉症這個概念,是不是殘疾?是不是缺陷?

從宏觀的生物學進化史來看,存在「殘疾、缺陷、劣勢」這種概念嗎?

從前有一隻鹿,它很不幸地跟別人不一樣,脖子長得太長了,以至於經常腦供血不足,成天到晚暈乎乎的,為此還差一點被獅子抓住吃掉。周圍人都嘲笑它的缺陷,特別是它叉開四條腿喝水的怪樣子最令鹿兒們發笑。它自己也覺得天生是個倒霉的可憐蟲。然而有一天,大幹旱來臨了,樹木減緩了生長葉子,這使得食物嚴重不足,低處的樹葉都被鹿兒們啃光了,鹿開始大批大批地死去,唯獨有那隻長脖子的鹿兒,悠閑地啃著高處的樹葉。它克服了天生的「生理缺陷」,終於在環境改變中顯露出了獨特的優勢,存活了下來。這就是我們從生物課本里熟知的長頸鹿的故事。

在生物學上,不存在所謂的「優勢」與「劣勢」,只有「適應」與「不適應」。一切生理特徵,只在某個局限的時間和空間中適應或不適應環境。一旦環境改變,相對的優勢或劣勢就可能互相轉變。

正可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易經中的吉凶,吉就是順其自然,凶就是不順其自然。然而吉與凶,時刻處於不斷的互相轉化中。

我們來回顧一下人類自己的進化史。照鏡子看看我們的身體,什麼是缺陷?頭大算不算缺陷?嘴巴小算不算缺陷?當我們的祖先還只是古猿的時候,頭沒那麼大,嘴巴倒是比現在大得多,強有力的下頜可以撕下大塊生肉。這種生理結構適合古猿當時的生長環境。然而,大約在240萬年前,人類一個名為MYH16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致使人類頜肌生長放慢,嘴巴變小,從而極大地減輕了對顱骨的束縛,使顱骨從此獲得了解放,大腦有更大的生長空間,人類最終進化成了大腦容量大、下巴肌肉少的現代人。

這一次基因突變,造成了兩個大麻煩。首先是嘴巴變小,新人類無法再啃食大塊生肉。第二個麻煩是頭變大,以至於現代人如果不藉助工具和技術,用原始自然的方法生孩子,存活率極小。

這兩個大麻煩在當時是非常嚴重的缺陷。妨礙吃東西,關係到個體能否生存。妨礙生育,關係到種族能否繁衍。按優勝劣汰的原理,這種嚴重降低生存和繁衍幾率的生理構造,應屬於缺陷,早該被淘汰。所幸,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禍兮福所倚,腦袋增大帶來了更高的智慧。新人類(智人)運用技術手段克服了自身缺陷,先是用火烹煮食物,變得易於咀嚼,這就解決了嘴巴小的難題。然後,聰明的人類發明了助產術、剖宮術,利用工具和技術克服了頭大的缺陷。結果,缺陷轉化成為了優勢,現代人由於腦容量最大,相應地就更聰明,在進化鏈上佔得了先機,淘汰了腦容量較小的直立人。據說,外星人的腦袋更大。

再比如,多數哺乳動物一生下來就能走,能叫喚,能自主進食,只有人類的嬰兒出生後特別弱小,需要經曆數年的幼兒期,由母親手把手地教,才能學會基本的生存能力。按理,這也是嚴重降低生存幾率的生理構造,應屬於缺陷。然而,智慧的人類懂得用教育克服了缺陷,使得人類嬰兒雖然出生時能力非常低,卻在此後幾年內飛速成長,遠遠超過了其他哺乳動物,成為自然界霸主。

人類的進化史,就是不斷利用文化和技術,包容甚至克服某些缺陷,從而發掘出隱藏在缺陷背後的優勢。每克服一種缺陷,人類的文明就向前邁進了一步。

霍金是個殘疾人吧?全身上下,只剩下眼皮能動,換成在古代,他早就拜拜了。但幸運的是,現在我們有技術能克服他的缺陷,讓他用眼皮也能說話寫文章。拜他所賜,我們現在才知道宇宙中原來還有黑洞。我們坐在家中,就能對遙不可及的黑洞了解得清清楚楚。

我去香港海洋公園玩的時候,有件事情印象非常深。當我們正在排長隊等待跳樓機的時候,有幾個工作人員用輪椅推著一個殘疾人,第一個安排他坐上跳樓機,其他健康人只能耐心地等他慢慢挪動身體坐上去。他入座後,激動地回頭對著親友舉起左手,握緊拳頭,眼睛裡閃動著光芒。這件事令我意識到香港的文明水平要比大陸高得多。我在大陸那麼多年,從來沒見過盲人在路上行走,沒見過腿部殘疾人自己搖輪椅出來走。街上所謂盲道只是假擺設,大多數公共設施都沒有殘疾人通道。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基礎上,暴力仍是隱藏在一切規則之下的元規則。

判斷一個人類社會文明達到哪個階段,關鍵在於這個社會對於弱者的接納程度。人類之所以文明,在於人們能主動地創造條件,使得有障礙的人具有同樣的生存機會,戰勝障礙,最大限度地發掘他們的潛力、優勢和價值。

從目前來看,自閉症是一種障礙。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在於人具有社會性,然而自閉症者的社會性被遮蔽了,太執著於自我,以至於失去了對其他人的興趣,難以觀察、模仿他人,所以就很難學習,智力得不到發展。不過,許多智慧的人們正在努力嘗試幫助他們克服這種障礙。越來越多成功的案例表明,經過科學正確的方法指導,輔以長期教育訓練,他們同樣能克服障礙,正常地融入到普通人群之中,甚至有極少數人發掘出優勢的一面,成為某方面天才。

父母們要警惕啊!如果你屈服於社會結構裡面的價值排序,認定你的孩子已經殘了,這輩子沒希望了,那才是真的沒希望了。所謂哀莫大於心死!

他們只是和我們不一樣而已。我們應該像幫助一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一樣,幫助他們理解這個陌生的世界。我們應微笑著對他們說:

「歡迎來到美麗的地球!我是您夢幻地球之旅的導遊,我將負責帶你逐步熟悉這個新世界!」


有一個高中同學有阿斯伯格綜合征,他每次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說:我叫某某某,我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征…
在練習本上寫名字的時候,也會在自己的名字底下,寫下「阿斯伯格綜合征」幾個大字。總有一種唯恐別人不知道的感腳?(?Д?)
之前我是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的,直到和他成為同學之後才漸漸的了解了一些。

很多時候他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很少和其他人說話,大部分時候別人找他說話他也不予回答。但是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他的英語學的特別好,每次上英語課他總是很認真在聽,還會經常和老師有互動。經常老師問了一個問題他就會馬上在下面大聲的回答(他是不會舉手的~) 當時記得有一次100分的英語試卷,他考了98
@( ̄- ̄)@ 很高的分數了,但是他的其他學科就很不好。

雖然他有自閉症不和大家交流,但是我們都是很接納他的。班裡很多同學都會非常耐心的和他交流,他遇到問題都會去幫助他。從來沒有惡意嘲笑之類。一些任課老師也沒有因為他有自閉症就對他態度不好,反而都會耐心的去幫他。當時班主任還安排班裡的男生輪流值日,每天都有一個人負責放學後送他回家。

他也經常會有一些讓我們捧腹大笑的事
高中的時候規定每天都要做眼保健操,而他就會跟著放眼保健操的那個音樂唱歌,歌詞很單調,只有七個字:「阿斯伯格綜合征」 = ̄ω ̄= 但是他會根據廣播里眼保健操的音樂旋律不停跟換自己的調子,當時我們都是一邊聽著他的歌聲一遍忍著笑意做眼保健操~

還有一次上物理課,不知道為什麼他突然和他旁邊的男生吵了起來,然後就看見他在課堂上站了起來,指著旁邊的男生說:
「你這種人,就應該被做成小籠包,可以做100個,吃的滿嘴流油!!」 ??_(-ω-`_)⌒)_
當時全班哄堂大笑啊……連老師在講台上都忍不住了(=^.^=)

還記得有一次英語考試,他在考場上一邊答題一邊大聲的報著自己的答案……(當時我簡直…特別希望自己和他一個考場啊!!)

當時很多同學都說,感覺他比當初剛進班的時候,狀態好多了,一開始他是幾乎不說話,不理人,後來漸漸的,也會和大家說說話,雖然很多時候思想完全不在一條線上,但是真的感覺他有了改變,不再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了。所以我覺得一些來自外界的關愛與陪伴是可以緩解一定程度的自閉現象的~

後來過了一年分了班,我也就很少知道他的動靜了。
我覺得他雖然不怎麼愛和我們說話,但是他還是能聽懂我們的日常。很多時候他也會一個人沉浸在他的世界中,我不知道他的世界是怎樣的,但我相信應該也會是一個純潔美好的天堂。

現在畢業了,他沒有加我們的qq,同學之間也漸漸聽不到他的消息了,不知道他有沒有順利的進大學,不知道他會不會再遇到一個溫馨的班級,和一些真誠的同學們。

但願他能擁有一生的溫暖歲月。


沒有人好好談診斷標準,心好塞。
以下我將搬運DSM-5,講解主要問題。感興趣DSM-5原文的知友可以自己去查閱;現在它的中文版也有人掃描成PDF了,在網上可以下載。
太長不看版一句話概括:孤獨症譜系障礙的核心特徵是「患者具有把他人和自己理解成一個有生命的物體的心智化能力的損害」。
(不過我建議你們往下讀,因為單看這一句根本看不懂它描述什麼意思)

  • 自閉症是港台的翻譯,孤獨症是我國大陸的叫法,意思是一樣的。
  • 診斷標準的內容偶然像是在描述自己沒有什麼好奇怪,因為人與人本來就是像的,完全一點都不像才有問題。臨床上篩查孤獨症譜系障礙需要基於癥狀的行為類型、頻率、強度(例如,兒童每天擺放物體數小時並對任何物品移動感到痛苦),而不是基於某一條或幾條描述和患者像不像。況且,也不用多心,診斷某種疾病,一方面需要癥狀完全符合所有的診斷標準,另一方面,這需要受過訓練的專業的醫生去給你查。如果自己覺得沒有需要留意的必要,這些情況就都不用管它。
  • DSM-5裡面把所有孤獨症相關問題統稱「孤獨症譜系障礙」,因為認為它們的病因是一類的,都屬於同一種發育問題的不同嚴重程度的亞型。
  • 孤獨症譜系障礙包括所謂(孤獨症、亞斯伯格、早期嬰兒孤獨症、兒童孤獨症、卡納氏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非典型孤獨症、未特定的廣泛發育障礙和兒童期瓦解障礙。)
  • 在診斷一個小孩或成人患有孤獨症譜系障礙時,對癥狀有兩方面核心的要求(必須全部符合):

1、存在全面而持續的交流和社交互動的損害。
包括:
A、語言缺陷包括語言遲緩、對語言的綜合理解能力差、模仿性言語、生硬或過於書面化的語言等。
B、與他人建立關係和分享想法與感受能力的缺陷。患有該障礙的幼兒當中這些情況非常明顯,可能表現出極少或沒有社交互動,沒有情緒分享,伴有對他人模仿的減少或缺乏。語言內容通常是單向的,缺乏社交互動,僅被用來表達需求或標記而不是給出評論、分享感受或交談。
C、用於社交互動的非言語交流缺陷。表現為眼神接觸、手勢、面部表情、身體定位、語言語調等缺乏、減少或者不合常規的使用。早期特徵是聯合注意力的損害,無法使用手勢、動作來指示、展示物品,或將物品與他人分享,或不能跟隨他人的指示或眼睛的注視。個體可能學會一些功能性手勢,但總體較少,而且不能運用自如。在語言流利的成年人中,非語言交流可能會使人感到「身體語言」非常古怪、呆板或誇張。有時個別方面損害可能相對輕微,但是社交交流的眼神、手勢、身體姿勢、語調和面部表情的總體不良整合,通常非常明顯。
//這類兒童常缺乏共同玩社交遊戲和想像的能力(例如,無法玩與年齡相匹配的靈活的假扮遊戲),並且繼而會堅持按照非常固定的遊戲規則進行遊戲。
//成人無法理解在一種場合恰當而另一種場合不恰當的行為,無法理解在語言當中的靈活表達方式(例如,諷刺和善意的謊言)。(題外話,想起來一個故事,說,叫一個有譜系障礙的成年人「把聲音放低一點」,然後他就從凳子上把脖子壓了低一點,因為在他的理解里,聲音從那裡出來,所以要把脖子「放低一點」。)
2、存在受限而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
刻板或重複的行為包括簡單的軀體刻板運動(如拍手、彈手指)、重複使用物體(如,旋轉硬幣、擺放玩具)和重複的言語(如,模仿言語、遲緩或即刻機械地模仿聽到的單詞;當提到自己時使用「你」;刻板地使用單詞、短語或韻律模式)。
過度堅持常規和受限的行為模式可能表現為抗拒改變(例如,對微小的改變感到痛苦,如最喜愛的食物的包裝;堅持遵守規則;思想僵化),或表現為儀式化的言語或非言語的行為模式(如,重複提問,繞圈踱步)。
在孤獨症(自閉症)譜系障礙中,高度受限的、固定的興趣主要是在強度或專註度方面的異常(如,幼兒強烈地依戀平底鍋;兒童沉湎於吸塵器;成年人花費數小時寫日程表)。
一些著迷可能與對感覺輸入的反應過度或反應不足有關,表現為對特定的聲音或質地的過度反應,對物體的過度嗅聞或觸摸,對光線或旋轉的物體特別感興趣,以及有時對疼痛、熱或冷的明顯麻木。
涉及對味覺、嗅覺、質地或食物外觀的過度反應或儀式動作,或者過度的食物限制都很常見,並且可能是孤獨症譜系障礙的表現特徵。
另:許多沒有智力或語言障礙的孤獨症譜系障礙成年人患者學會了在公共場所抑制他的刻板行為。特殊的興趣可以是樂趣和動力的來源,並且為日後生活中的教育和職業提供了途徑。如果在兒童期或在過去某段時間出現過受限或者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就符合診斷標準,即使目前不存在重複行為的癥狀。

診斷孤獨症譜系障礙時,對癥狀的其他要求

  • 必須要從兒童期開始起病,癥狀需要起始地存在於發育早期
  • 這些癥狀導致了社交、職業或者目前其他重要社會功能的具有臨床意義的損害
  • 這些癥狀不能用智力障礙或全面發育障礙更好地解釋(臨床診斷有「一元論」要求)。智力障礙和孤獨症譜系障礙時常共病;這時,作出兩種診斷時,患者的社交交流應低於預期的他的總體發育水平。

容易被人對號入座的是這樣的語句:「在沒有智力障礙或語言遲緩的成年人中,社交情感互動缺陷可能在於不能掌握良好的社交線索(social cue)(例如不知何時、如何加入談話,不知道該說什麼)作出反應方面表現突出。對一些社交挑戰發展出應對措施的成年人,在新的或非支持性的環境中依然吃力,因為要去意識地思考對大多數人說來是直覺的事情。這使得他們感到費力和焦慮。」但是需要注意,如果你想到某一個好笑的事情,下意識地去分享,那麼很明顯地沒有孤獨症譜系障礙這方面的問題。因為這類容易對號入座的形容成年人的語句,只是對兒童期起病的癥狀的一個補充說明。如果核心的診斷標準(這些達到標準的癥狀應在成人身上繼續持續)不符合,這類形容「社交費力」的語句將 不適合 你們的對號入座的進行。
「無法掌握社交線索」是一個一般性的說法,滿足這一描述的情況很多。比如,如果你們假設自己有好朋友,這個好朋友能滿足自己的要求,自己就願意去和他分享自己的情緒,那麼,你們就很典型不符合這一譜系障礙的診斷標準;而應該屬於一般的「人際關係」問題。而且,這些人際關係問題是什麼引起的,也是需要另行篩查的事情:比如,接觸得少,在該學會的時期沒有學,其實也會引起類似的問題。
此外,如果假設一個成人對社交、互動確實沒有任何需求,而且一定患了某種疾病,這個人也仍然不一定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比如重性抑鬱、分裂樣人格障礙(分裂樣人格障礙也是以社交損害為特徵)都有可能滿足「對社交毫無需求」。在一個成人身上區分分裂樣人格障礙和輕度的孤獨症譜系障礙反而更為困難。
兒童期對疾病的篩查則更為複雜,醫生還需要考慮的是智力發育遲緩、語言交流的損害(類似於國外診斷中常見的「閱讀障礙」)、刻板運動障礙等一系列複雜的情況。當然,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典型癥狀依然是「把他人和自己理解成一個有生命的物體的心智化能力的損害」。

類似這樣的語句也是給醫生看的:「直到社交需求超過有限能力時,缺陷才可能完全表現出來,或者可能被後天所學會的策略所掩蓋。」這些語句目的是提醒醫生如何看待兒童年齡非常小不利於診斷的情況,以及解釋如果診斷標準的部分細節不完全符合、怎麼樣看待這些疑點。這些語句不是在說,想要對號入座的成年人,都屬於診斷標準所遺漏的,稀有例外的情況。


總之你們如果真那麼想對號入座,應該往好的方面想啊:不擅長社交的人如此之多,再怎麼樣大部分人也達不到心智化能力有缺陷的程度吧。

另:知乎上看起來智商最高的 @Lightwing 說他被醫生診斷成亞斯伯格,在我看來,癥狀真的是不太像的。

拓展閱讀:
The orbitofrontal-amygdala circuit and self-regulation of social-emotional behavior in autism.
講的是孤獨症的功能損害,大腦發育和神經環路的模式。


關於自閉症兒童的思維和普通孩子有什麼差別,前面幾位老師已經發表了專業的意見。作為一個普通的年輕人,一名互聯網產品設計師,我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與感受,希望讓自閉症兒童的輔助教育問題更被關注。

因為全文包含了很多有的沒的所以比較長,我直接在前面把結論說了:

1、每一個自閉症個體都是獨特的,沒有兩個障礙程度相同的自閉症人士具有同樣的系列特徵。

2、作為自閉症(或者自閉症傾向)兒童的父母,最不應該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兒童在 12 - 15 個月時就能診斷是否自閉症,大量科學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幼兒如果接受特教老師密集型的早期干預,可以大大改善自閉症帶來的行為影響。如果你有一個 3 歲的孩子,不會說話,有自閉症跡象(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那你需要馬上開始干預,不要白白浪費半年一年的時間去等待孩子的發展;如果你的孩子在正常時間開始學說話但後來語言和行為都產生了退化,更不要浪費時間,應該馬上開始干預。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2013 年公布數據,美國每 88 名兒童中就有一名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這個數字還在逐年攀升;並不是中國兒童患有自閉症的比例要低,而是我們對於自閉症的認識、檢查和治療還處在起步階段。

3、自閉症兒童在使用電子產品的交互習慣上,跟普通孩子有很大差別。國內曾參與過針對自閉症人群產品設計的人不多,網上能查詢到的資料也很少,我會把我的部分收穫寫在答案里,如果你正在做一件希望幫助到自閉症人群的事情,需要我的幫助,歡迎直接聯繫我。

以下是我的正文:

2013 - 2014 年我參與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純公益項目,製作一款輔助自閉症兒童溝通、具有教學意義的 App 《小雨滴》,由應用匯創始人羅川老師和北大生命科學研究所魏麗萍教授發起。2014 年產品發布了,現在可以在 Appstore 搜索到 iPad 版本,Android 版本正在開發中,都是純免費的。如有需要使用的自閉症兒童家長、老師,歡迎在開始使用前先聯繫我們,獲得一定的指導和培訓。

產品製作的一年中來來去去的團隊成員不超過十人,除了一兩位專業的研究行為認知的同學之外,從事產品設計、開發的我們,最初進入項目時對於自閉症兒童的世界一無所知。

深入了解自閉症人群(我不會用「患者」這個詞)的經歷,讓我產生了一個後遺症:從此再聽到有人無病呻吟地說「我覺得我有點自閉症」,都會忍不住翻白眼,他們根本不明白自閉症意味著什麼。

在正式進入產品製作前的三個月,我研讀了大量研究自閉症的科學論文、行為認知的研究報告、粗淺的科普文章,我們去了不下十次北京星星雨自閉症教育研究所,跟小孩子們一起上課,跟家長們聊天,找小朋友做產品測試(非常不容易!),研究他們與眾不同的產品使用行為模式。

我到現在還清楚記得我第一次去星星雨,站在班級前的走道上心裡的感受:那些小朋友都好可愛,大多是小男生(自閉症人群中男女比例約為 5:1),他們都帶著天真的表情,跟任何一個幼兒園裡班級前的走道一樣熙熙攘攘,但是,在這裡,縱使走道里小朋友們互相推搡著,卻是沉默的,安靜的!沒有說笑聲,沒有打鬧聲,人流甚至沒有因目光交流產生的停頓,只有遠處教室里傳來的一陣陣哭鬧聲證明著這不是一所聾啞學校,但依然是令人窒息的孤獨。

在自閉症兒童的教學上,我常常跟朋友拿教小朋友過馬路來舉例。普通小朋友,你教會他過家門口的紅綠燈斑馬線,他以後遇到類似的路口時,他會明白要怎麼過去;但自閉症的小朋友,你花了好長的時間教會他過家門口的紅綠燈斑馬線,但是,他依然只會過家門口的這一條斑馬線,從路對面過來他不會,下一個路口的他不會,如果這個城市裡有 1000 條斑馬線,也許你得依次教會他過 2000 條斑馬線,而且每次都花一樣長的時間。

自閉症人群的思維方式不同,他們是從下而上,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模式。比如,他們需要在很多(甚至大量)不同的地方都被告知,必須停下來左右看看才能過馬路,這樣才能最終在腦子裡建立起「交通安全」的概念。而普通人通常是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模式,如果告訴你過馬路前要停下左右看,你自然就會知道過每條馬路前都要這樣。

較為被大眾接受的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認知模型有三種:執行功能障礙、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和弱中央統合(weak central coherence),後兩種模型的提出者 Uta Frith 曾寫過一篇關於自閉症認知障礙的論文,並嘗試解釋自閉症人群的認知障礙,簡單來說:

1)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是說自閉症患者無法理解他人的錯誤信念,經典案例是 Sally-Ann-Experiment,實驗過程是一個場景,洋娃娃 Sally 將自己的玩具球放到籃子中,然後出門了,洋娃娃 Ann 在 Sally 出門後,將她的球從籃子中拿出,放到自己的籃子里,然後也出門了。這時候向自閉症兒童提問,Sally 回家後會去哪個籃子中尋找自己的球?結果表明,20 個自閉症兒童被試中有 16 個認為,Sally 會去 Ann 的籃子中尋找球,即他們無法理解 Sally 持有的「錯誤信念」(球在自己籃子里)。

2)弱中央統合(weak central coherence)就是說自閉者人群集中於細節的加工,而忽略整體的加工。

到自閉症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特性上,首先要強調的是,他們依然具有孩子愛玩的天性,依然對電子產品有天生的熱愛和敏感,因此仍然需要避免移動設備變成遊戲機,他們研究起遊戲(比如輕鬆掌握玩憤怒的小鳥)和相機起來跟普通小孩一樣快。

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做過多次產品測試,每次以調查一個自閉症兒童的 App 使用習慣為目標,獲得了實用的測試結果,舉例對我們打擊最大的第一次測試,以及一些用戶觀察:

一、我們以很醜的 MVP,做了一個普通小孩看起來很容易的實驗(從一堆雪梨卡片里找到蘋果,對了會出現笑臉和獎勵薯片,錯了會出現哭臉配上錯誤音效,重複五次,蘋果卡片的位置隨機),第一次近距離觀察了自閉症孩子們使用 App 的情形,我們希望得到的是:他們可接受的按鈕大小、點擊方式、對於不同按鈕的理解情況。

第一次測試結果慘不忍睹。

所有按鈕都太小了(在 ipad mini 的尺寸下),而基於我們原先的卡片設定,首屏 12 張卡片又是不能再少了。

自閉症兒童的特性之一,就是他們無法聚焦,因此點選這個行為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困難。不用說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我們甚至很難讓一個小朋友安靜地完成五次測試(但也有對這一切充滿不屑的小朋友,啪啪啪啪啪很快選完了所有的異類蘋果,一言不發愉快地吃薯片去了,再次說明了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的獨特性)。

關於交互上,一些簡單的交互,比如滑動翻頁,大部分小朋友可以理解,其中對左右翻頁的理解要比上下翻頁要好、使用要順暢;按鈕翻頁,太他們來說太費勁了,不提倡使用;「返回」按鈕對他們來說更加是費解中的費解;孩子們點擊任何按鈕後的反饋,一定要特別的明顯,並配以音效,才能更好地吸引他們注意。

而以上這一切引導指令的基礎,其實都是基於現實中的「強化物」。它可能是薯片,可能是媽媽的誇獎(老師、父母在每次正確的引導上,都要不留餘力地讚美孩子),甚至可能是一張自家房間的照片。我們就看到一個孩子,每次他答對一道題媽媽就給他自家的照片看兩分鐘,看著他專註的小臉,他媽媽對我們解釋說,他可能就是太想家了。

而這裡所有的孩子都容易煩躁、易怒,突然地發脾氣,也許是在惱怒我們不了解他們的心思吧。

二、在星星雨,家長普遍使用 PECS(一種紙質卡片)來作為教學、溝通的工具,觀察家長使用 PECS 的情況,能幫助我們在自己的 App 上模擬自閉症兒童的教學場景,更好地幫助老師、家長。

家長通常使用自製的卡片,常使用的只有 10 多張,零食加上大小便;針對不同場景,會給孩子帶上相應的本子;對於能力弱的孩子,真實照片更有幫助;孩子學習需求表達,是從名詞開始的,如「蘋果」表示我要蘋果,而不是從「我要」開始。

國內針對自閉症兒童教學、輔助等功用的 App 並不多,我做過國外的相關產品案例分析,來間接獲取他們的針對性交互測試結果。舉幾個例子:

1、i-Lexis HD,為了讓孩子能準確點擊,icon 非常大,符合自閉症兒童獨特的教學方法,即圖形反饋強烈(變很大)+出現單詞拼寫+配上清晰的單詞發音,從而達到加強自閉症兒童聯想記憶的目的。

2、Scene Speak 以真實的家庭房間照片為 App 背景,由父母親自來完成語音、單詞的錄入。每樣東西都是孩子熟悉的,來輔助學習記憶。

3、AutisMate,以經典的線條人為基礎來設計,動態展現辭彙含義,父母也可以 DIY 編輯卡片。

我舉的這三個例子,是國外自閉症兒童家庭使用率比較高的三款 App,而且不全是免費的(有一些 App 售價昂貴)。大家一定注意到了一件難以忽略的事情,那就是他們的設計都太丑了........

我承認,給自閉症兒童設計的產品使用過於花哨的裝飾和顏色,的確會對他們的注意力識別造成干擾,但他們還是孩子啊,看到這樣乾巴巴的劣質的設計,真的會對這種教學提起興趣嗎。

我在做我們這款小雨滴 App 的視覺設計過程中,做了長期的測試和調研,過程可以另開一篇長文了。我最終的選擇是擬物設計(是不是很久沒聽到這個詞了),但是一種柔和的、溫柔的紋理,每張卡片都要有重量感,讓孩子有拿起來的衝動。

根據蒙台梭利教育理論,實物教具對於幼兒,尤其是存在語言和社會性障礙的幼兒,具有更好的感知性。他們可以更容易感受這些「物質」的存在,而非僅僅認為是存在於一個平面上的圖畫。最終的設計效果圖:

可以選擇 1x1、2x2、3x3 三種尺寸,點擊堆疊的卡片後,進入分類內部。

家長通過一個神秘的手勢,可以進入家長編輯模式,來對卡片排序、添加創建卡片等等。

簡單介紹小雨滴,它不是一款自閉症兒童獨立使用的 App,更像是一款為教師和家長提供的社交語言訓練課件,目的是幫助自閉症兒童學會日常生活、學習和玩耍中的常用語句。

研發團隊特別搜集了學齡前兒童在日常場景中常用的 344 個語句,請中央美院的同學們繪製了相應的圖示,其中部分比較複雜的動作或者過程用動畫表達,並為每張卡片錄製了相應的語音。 目的只有一個,能盡一份薄力,嘗試著去為自閉症兒童和他們的家長老師多做一點事。

這是我們的一次嘗試,它不夠嚴謹,還有很多的問題,我們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和人力去完善它。但至少這是一個開始,而就像我開頭說的那樣,你最不應該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


大學去自閉症機構做過義工。

我也認為自閉症是一種大腦發育的障礙,或者說是缺陷。

當然,用來自星星來描述很美能夠引發人們的同情,但如果讓一般人誤解自閉症可就不好了。看下知乎的答案就知道多少人把自閉症浪漫化了。我不知道電影到底添油加醋了多少,我只說下我看到的。

我見到的自閉症兒童的現象:大叫,受到刺激會大叫,沒刺激也有時候會大叫,或者說是極高分貝的尖叫,並且是長時間的不受控制,就算是最親近的人也無法控制;無法與人正常交流,你跟他講話就像跟木頭講話一樣,自然不受控制,學習能力也異常低下;有的多動特別嚴重,也是完全不受控制的,上著課隨時就在教室里亂跑,感覺根本意識不到教室里還有別人;有的走路都走不好,東倒西歪,或者走兩步就攤倒在地上,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

當時我們志願者主要是輔助學校老師進行教學。因為自閉症兒童的不受控制,所以基本上老師說「站起來」,我們志願者就要把自閉症兒童拉起來,他們站起來後也要扶著他們因為他們一直有倒下的趨勢。老師說「向左轉」,我們就把他們向左轉動。他們想亂跑,我們就抱住他們,控制住他們。其他的指令也是以此類推。

也有程度好些的能聽懂基本指令。少。

根本無法自理,也不要說社交什麼的了。

總之,我的志工經歷顛覆了我對自閉症的認識。

我並不想說很重的話,但我覺得自閉症真的是生理上有缺陷。也因為他們先天的不足,所以後期能做的幫助真的很有限。千萬別說什麼「他們跟我們沒什麼不同,只是思維不在一個頻道上」這樣的話,缺陷就是缺陷,就去盡最大可能研究解決的方法,而不要掩耳盜鈴。

希望大家關心他們。最好在正確了解的基礎上。


左邊是一個NT(Neurotypical:平常性)腦袋。
右邊是一個自閉性腦袋。

兩張都是碰到一個新鮮輸入的反應。
(譬如突然看見一張沒見過的圖片之後的反應)
顏色代表了所有被啟發的腦細胞,以及啟發時間順序。

差距很明顯,也非常大。

主要差別在於自閉性腦袋的腦細胞之間鏈接更多,更密集。或者更容易被所有隔壁腦細胞啟發到。。。估計是某種生物化學差異所導致,歸根到底與遺傳基因有關。
(現代科學還不夠深入了解這個具體機制,只能猜測)

很多時候,這種腦性是具有競爭優勢的。
得看這個人在什麼環境做事。或者孩子在什麼環境長大。有利也有弊。

這一張可能更清楚一些:

在接觸新鮮事物要處理的時候(紫色:Temple ability),自閉性腦袋有極大優勢。如下:
1)快速包容或適合新環境。
2)更容易學習,製造新記憶。也有人說更容易換角度看待問題。
3)探索深度和整體探索性能高一些,或者更有效。
4)更容易把不同領域的概念合併起來、更容易開新的腦洞、促使創意和突破。

(圖片來源也說過了,比普通人高十倍的性能效率,但是也不一定那麼簡單)

反過來,在另一個層面的性能只有普通人的十分之一(藍色:Control ability)。重點如下:
1)難以把自己腦子想的那套東西表達出來。
2)表達清楚,傳達意思,就更難了。經常感覺無法用語言表達。
3)整體社交能力極為下降。內向,心裡孤獨。
4)很多方面也難以控制自己的各種"輸出"。動作、表情、什麼的。
所以這種人也非常不好過。

本來只有那麼1-3%的人有自閉症。
但是在各種領域的頂尖貢獻者裡面,比例越來越大。
史上最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包括作家、藝術家、音樂家),還有現代頂尖的創業家,政治家,明星,往往都有一點自閉傾向。程度不同,也不是那麼黑白的一件事。

有人徹底自閉,有人偏向自閉。也不是非黑即白。但是自閉程度(temple與cortex的比例),這方面,與「成功"、"出眾」真有極大的相關性。搜一搜就知道了。

---

自己的理解是這樣的:

真正的問題在於:「輸入處理」、「輸出處理」。這個「化學」比例,副作用。
也可能只是個猜測。

Temple與Cortex的比例是怎麼體現的?

Temple連接很弱,但是Cortex很強,那就是另一個極端。學習速度慢,很少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是一直都很容易跟別人講話,很外向。由於輸入處理不佳,無法反省,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和缺點,仍然很善於表達自己的(狹窄)有限的想法。哦。。。

一般人是一半一半的比例。輸入(吸收知識)和輸出(傳達知識)能力差不多。

自閉症,或者我這樣的,吸收能力高於傳達能力。就這麼簡單。(我認為)

自閉症越嚴重的人,確實有更豐富的心理世界。看他們外表動作遲鈍之類的(或者喜歡某種循環),也許是一種誤解。

每一條新消息(看到聽到的東西)都給大腦帶來了超大的刺激和啟發。雖然表面顯得獃獃的,他們其實一直在想東西。但是因為比例極端,他們一直缺少輸入來來回回討論那種互動;所以已經活在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自閉程度太過於嚴重,(極端情況)就失去了任何社會參與價值(能力)。所有心裡想的東西,雖然那麼豐富,只有自己心裡在處理。就算自己很想表達出來某件事,也得幸苦半天,甚至找不到任何辭彙支持。不是語言障礙,是腦海輸出障礙。

這種感受,自己很有體會。我可能是80%:20%這樣的比例。那麼多東西都能快速明白掌握,每一個輸入都帶來各種改變、啟發、想像。但社交總是卡住。說實話,從小自己的各種心裡想法,從來都沒辦法以語言方式表達出完完全全的樣子。

跟很多身邊的人溝通都是那麼困難的。更別說陌生人。心裡好多「其他人」的模型,仍然超級沒用。天天思考「如何輸出這個想法這個感覺」。。。已經讓我無敵委屈。

為什麼無法輸出?其實就是腦子硬體不夠支持。這方面很弱。但是又捨不得犧牲自己的哪個心裡世界。好多其他人,完全缺乏獨特想法,讓我感覺很難以理解。不斷地向他們學習說話技巧和辭彙,卻沒啥用。更多東西無法表達。遇到大多數人有上百個問題想問,就是一直不知道;怎麼改成人類語言去問?

你們覺得這樣不難受嗎?請你們來體驗一下再說什麼感覺?

(還有另一個問題,也是因為連接太多太密集;思想overload或感情overload。很多小東西,大家好象無所謂,比如音樂歌詞,閃燈,可是自己整個腦子被複雜蒙蔽了,好難受。很同情也很理解自閉症更嚴重的小孩)

有一些類似的圖片:

---

我這樣是屬於阿斯伯格症。其實就是自閉症的一種。和大爆炸Sheldon差不多的世界。
不是沒感情,而是沒辦法有效表達。獨立想法倒是能夠偶爾表達,也能夠基本溝通;所以跟自閉症不太一樣了。可是我最小的弟弟比較嚴重,自閉傾向更明顯一些。妹妹也是。外公也是比我嚴重一點吧。額,感覺我有些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好多話留在這裡不說。一樣害怕有些東西沒表達明白。
真希望:至少這個temple和cortex的比例問題給大家解釋明白了。其他細節我真的很難表達。


因為某種原因,有一段時間內非常密集地接觸星兒家庭和治療機構,有本書總結得殘酷卻到位:就是生了一個小猴,它健康可愛有些地方還非常聰明,但是永遠不跟你屬於一個世界。你無法完全理解它,它也無法完全理解你。它給你帶來的一切麻煩你都沒法去怪它,也不忍心拋棄它。
而且這個猴越大越難管。

文章在《海洋天堂》里的表演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星兒家長一致認為還是太像正常人。
見到了一些康復得比較好的孩子,能上學能和同學玩,但是在講話和情緒表達上仍然可以看出有一絲不一樣。
這個小猴生在了人的世界,不能學會人的生存方式,還有不理解不喜歡它的人會傷害它。所以家長老了、去了之後怎麼辦呢?
方向大概有三個:努力訓練這個小猴,讓它盡量像人;再生一個孩子,父母不在了有下一代飼養員接替;用國家的力量建一個接納這些小猴的飼養基地,至少讓它們沒有凍餓之虞地生活下去。每條路都不輕鬆。
接觸這一群體的時間可以說經常哭。為這些家庭的辛酸和堅韌,為研究者的艱難,為整個社會的漠視和偏見,為這一人群的數量之大,更多還是為了答案的遙遠和個人力量的微薄。
做為單個人我們能做什麼呢?至少做到不讓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去傷害這個無辜的群體吧。怕什麼呢?就是個猴,不是毒蛇猛獸。能幫的時候去幫一把。
其實每年都有人把自閉症的提案帶上人大政協,但是我們的國家這麼大,要解決的事情這麼多,自閉症問題什麼時候能排得到呢?每個人都盡自己所能靠譜一些,也許會讓這一群體早一些排到窗口。
有一個自閉症日,拉我們去某治療中心公開活動的黑車司機說這裡不是關得吸毒的人么?我跟你們去看看行么?那正好是玉蘭花開的時候,他帶著春遊一樣的心情跟我們走進那座神秘小院。
一個小時後,我看見他在給一個遠道而來的已經吃了一周饅頭麵包的回族家庭畫地圖,告訴他們到哪裡找清真飯館。
從那出來之後,他說你們做的是好事,少給20塊吧。
我從我們的好事里沒有看到希望,卻從這個司機身上看到了希望。


對@star星星頌 的回答補充一些神經方面的東西,以及由於那個回答的評論里出現的類似「自閉症只是思維方式上與常人不同→我也在很多地方跟別人不一樣→我是不是也有自閉症?」的神奇的推論,在此也強調一下,自閉症兒童雖然確實與普通孩子的思維「只是不同,沒有對錯」,但也確實是有其生理上的缺陷。

目前學界基本已經達成的共識是,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是存在有生理上的缺陷與障礙的。首先從自閉症的診斷標準來看,目前最新的第五版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將ASD的診斷標準從原先的「三條金標準」改為兩條,刪除了「語言障礙」這一項,其具體的敘述是:
1)在多種場合下,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動方面存在持續性缺陷;
2)受限的、重複的行為模式、興趣或活動。
因為個人在高中時期也參與過一點對自閉症兒童的關護活動,舉例來說,第一條體現在自閉症的孩子非常的「高冷」,很少跟人互動,很少回應你的話,連眼神交流也非常少。他們沉浸在自己在做的事情上,對「社交」的概念幾乎為零。當然我們在此說的基本上是典型的Autism的表現,有些比較輕的、只是有一些自閉傾向的患者,他們在社交上的障礙也會較少一些。但基本上,ASD的患者都存在明顯的社交缺陷,他們要習得必須的社會化行為也會比常人困難很多。
而第二條大家可能通過影視有更多了解,像《雨人》裡面主人公的生活規律必須非常的按時按點,對數字有極其強烈的執著。值得注意的是,自閉症患者並不都是天才,他們大多數的智商是低於平均值的,只有很少的一些人存在「孤島智力」:在某個很專精的領域具有超出常人的天賦,但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則很欠缺。


下面是非常好玩或枯燥的大腦相關的內容:

那麼我們之前說了,ASD是有生理缺陷的。由於相關的神經科學研究都只是針對某一個很具體的方面,較為碎片、還不成體系,我只講一點我最近看到的研究,也非常歡迎更專業的大神補充~

我們都知道,人在生活中的很多行為都是由互動間的反饋來調整的。比方說小孩子做了錯事,家長的批評責罰讓他們明白這樣的事是錯的、是不可以再做的。但是現在有一些研究關注自閉症患者的獎賞環路(reward circuitry),發現它們存在一定的異常。
一項縱向研究的實驗對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和沒有患病的孩子進行了MRI的大腦結構成像掃描,結果發現自閉症的孩子其紋狀體(striatum)的生長速度遠遠高於正常的孩子。紋狀體是大腦基底神經節的組成部分,在這個腦區內含有許多很重要的核團,並且是多巴胺受體的一個很關鍵的區域,對於運動控制、學習記憶、認知調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紋狀體過於「冗餘」的增生,很有可能是與自閉症患者的「刻板行為」間互相強化的結果,即某種行為強化了大腦中的反饋,而這種反饋機制反過來進一步去強化這個行為,最終導致患者始終固著於這一個很特定的行為。大體來說就是下面這張圖:

也就是說,自閉症患者的大腦在獎賞機制上存在有尚未知曉本質原因的異常,正是這些異常造成了自閉症患者在社交、興趣上的一系列障礙。目前的一個說法是:由於生活裡面的很多事情都比較有規律,這些以規律呈現的事情更容易得到強化,並轉化為固著的行為與狹隘的興趣;而社交行為是比較多樣的、難以預測的,因而得不到反饋強化,也就造成了自閉症患者社交上的欠缺。
不過就像前面說的那樣,ASD相關的大腦研究還很不夠,好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病理研究上的大突破啊。

最後想說一點跑題了的個人的想法:在精神疾病的問題上很多人喜歡對號入座,尤其以自閉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為主。首先要強調,能夠跑到知乎上面來打一通「我也只喜歡做自己的事不喜歡理別人,感覺我也有自閉症誒!」的知友們,你們放心好了,你們啥事兒都沒有你們就是宅而已- -我曾經也有過以前的同學拿著個不知道哪兒來的科普書問我「哎呀我感覺我好像有精神分裂啊你看跟書上寫得一模一樣啊啊啊你快幫我分析一下」。。。雖然心理學現在一直講求拿數據說話,我們也非常喜歡用一些統計上的東西來弄出這樣那樣的pattern,但是我個人認為,這些理論模型都只是學術研究上的意義,對於每一個個體而言,最沒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往某個pattern裡面套。每個人都有做一個極端值的權利、身處在平均數兩個標準差以外的權利、或者待在大多數人所在的地方的權利。只要是不影響他人的正當利益,自己也不覺得日常生活有問題,那麼每一個normal或者abnormal的人,都應該有各自的幸福。


相關文獻:
Langen, M., Bos, D., Noordermeer, S. D., Nederveen, H., van Engeland, H., Durston, S. (2014).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riatum are involved in repetitive behavior in autism. Biological psychiatry, 76(5), 405-411.
Kohls, G., Yerys, B. E., Schultz, R. T. (2014). Striatal development in autism: repetitive behaviors and the reward circuitry. Commentary. Biol Psychiatry, 76(5), 358-9.


扯個題外話

自閉症和抑鬱症快被玩壞了,不知道看了上面科普,會有多少人依然只讀片段將自己分分鐘給代入進去了。

所以這次我完全不想說自閉症,因為上面的科普足夠好足夠多了,只是希望不要有人再自我代入了,當然沒代入的也無所謂,其實知乎上還好,微博評論里總能見到神奇的各色患者,不過之後我也會推薦相應的書籍。

我有段時間由於粗心大意和嚴重分心影響工作而不得不去醫院檢查下是否有ADHD

結果在沒有任何測評的情況下,在兩分鐘不到的時間內所謂主任醫生居然說我是——躁鬱症,理由無比白痴,因為我焦慮所以我狂躁,因為我分心所以我肯定有抑鬱症,凸(艹皿艹 )這都可以啊,難怪現在這麼多人動輒自稱自己是抑鬱症→_→

我也有被說成是AS,因為雖然有分心和健忘的問題,我同時也有嚴重的社交問題和奇怪特質

1)喜歡一個人,討厭群聚,一個人的時候就能專心

2)對於喜歡的問題能滔滔不絕的不停的說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3)一次只能完成一個工作,被打斷則無法繼續打斷的工作

4)對感興趣的問題有超常的記憶力,且興趣面很狹窄

5)喜歡閱讀,如果有感興趣的書籍可以讀一天不說話

6)腦子比較死板機械,讀不來空氣經常會不顧氣氛的長篇大論,且健忘粗心

7)在混雜的聲音中無法做到單方面聆聽,腦子像炸了一樣

好了,我們 看看上述問題,如果我非要扯,我可以扯到我有自閉症,反正你往自己身上套,總是套的上去的,但問題是這些問題真的是阿斯伯格嗎?

我說是成人注意力缺陷障礙ADHD也可以啊,我有段時間也懷疑自己有ADHD,但是沒法確診了,因為比起缺陷障礙有閱讀困難,閱讀一直是我的強項當然僅限於我感興趣的,但是我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對我不感興趣的東西進行專註,哪怕逼迫自己也不行。

你瞧,我們總可以給自己輕易套上任何的頭銜,特別是國人普遍對精神心理問題不重視的情況下,隨意的給自己扣帽子做特殊人群真的不要太好。

有些人看了兩本書《分心不是我的錯》就立馬哭天喊地的說自己是ADHD,或者聽了一些來自星星的孩子,知道最強大腦里有愛斯伯格於是就說自己是阿斯伯格,喔喔,真好,抑鬱症就夠苦逼了好么,你們不要有一句對上了就對號入座啊,對真正的患者多不公平。

如果真的希望了解自閉症,其實類似的的書籍還是不少的,大家關心他們希望理解他們自然是最好的,推薦下東田直樹的書《為何我會跳起來》

關於我到底是什麼問題,ASADHD正常人?who care┑( ̄Д  ̄)┍我現在已經不在乎了,畢竟我有網上這個可以完全不顧及太多就能扯的地方,在沒有正確的一個夠資質的醫生診斷前,我就是個正常人,也必須是個正常人。

目前自己在作行為調整訓練,努力不要總是話題無中心無目的不看場合的胡扯,效果很好,專註力和記憶力也上升了,最後,如果有懷疑自己是什麼病的,請去靠譜的醫院就診不要自己瞎懷疑,丁香園有些東西不錯,大家可以看看。

不靠譜的醫院嗎,呵呵,我也有回答過遇到奇葩醫生的事情,簡直了,庸醫誤人,如果碰到不靠譜的建議再次換醫院診斷,對自己負責。


這兩種孩子我都有,應該可以從親身經歷來說一說。
—————4.20更新————————
前兩天,和一個朋友在戶外站著聊天,大女兒在一旁玩耍。那個朋友因為家中孩子也有此嫌疑,正與我溝通這個問題。我覺得言語上描述太空洞,於是當即給她演示了自閉症孩子與普通孩子的差異。

我問大女兒:yoyo,媽媽在幹什麼?大女兒認真看了我一眼,回答:媽媽在拉衣服。我一看,原來我那會兒正好兩手環抱著,女兒看見了我的手抓著袖子。而對我和朋友在說話聊天,她並不關注。那個朋友幾乎秒懂了自閉症的這個特點。

還有一個例子。某天天黑,帶女兒看家附近的籃球場,教她天黑、沒有人等一些概念。女兒很喜歡玩籃球。我對她說:你看,天黑了,操場沒有人。結果,她回了我一句,把我逗樂了。她說:
球沒有了!
球沒有了………
球沒有了………………

這也印證了一點,她眼中的主體絕對不是人。人和物在她眼裡很可能是同樣性質,甚至需要關注的地位還不如物。很多自閉症孩子也是這樣的。老公說:她們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者……

————————以下是原文————

我有兩個女兒,一個快四歲,應該算中高功能自閉症;另一個快兩歲,不僅正常,而且在表達交流方面應該是發展比較超前的。

最大的不同,在於對人的興趣和人情味的感知。

下班回家,小女兒會衝過來幫我拿鞋,會說「媽媽下班了」,還會主動分享她當日的經歷,例如「我今天(在幼兒園)打了xxx,把她打哭了」。邊說,腔調邊轉為略帶哭腔;而大女兒不會有太多反應,常常只在我發出指令或者提問的時候,會說一句「媽媽回來啦」。她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在命名我回來的那種狀態或者客觀現象,而非對我回來表示出內心的歡迎。

平時我或者婆婆從客廳走開一會兒,小女兒馬上會問「媽媽/奶奶去幹什麼啦?」大女兒只會沉浸在她的玩樂中,不予關注。大女兒基本上沒有尋求大人的主動意識,除非她有所需——媽媽我要喝水,媽媽手機沒電了。而且她說這些話的時候,一定是走到跟前,一氣呵成說完,並不會關注你在幹什麼。如果你對她解釋因為沒有涼水或者停電了,辦不到,她理解不了,她會小小抓狂,如叫喊發脾氣。(但是經過訓練干預,加上她的認知功能很好,慢慢的她聽得懂解釋了)。

說句悲哀點的話,有朝一日父母的離世可能對於自閉症孩子而言,就是輕飄飄的一句「媽媽/爸爸沒有了」,說完這話,可能她又會去玩她的樂器或者平板電腦。

第二點大不同,在於學習方式。

正常孩子靠關注他人一舉一動,進行模仿,自主習得;自閉症孩子由於前述對人感知的淡漠,很多東西要直接教授,而且教授起來,不一定能模仿到位。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教孩子吐出嘴裡的食物。一邊示範吐出,一邊對著小女兒說:寶寶,呸呸,吐出來。她立馬照做,吐出食物;對著大女兒說相同的話,她做不出張嘴送出食物的動作,只單純地發出「呸呸」這兩個音節,同時還把食物吞進肚裡。

再比如,大女兒一大早走在戶外,問她「現在是什麼時候?」她會說「早上」。她知道光亮即代表早上。但是在早醒還躺在床上,卧室窗帘沒有完全拉開時,即便你跟她笑著先說「早上好」,她也回應你「早上好」,之後再問「現在是什麼時候?」她仍然會說「晚上」。因為這個三字打招呼用語和時候光景在她腦子裡產生不了自然的聯繫。


從醫學上說,這是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出了問題。在對自閉症孩子的訓練過程中,模仿力是很重要的一塊,這直接決定孩子未來的自理能力的習得。越早干預,對腦部的發展就越有利。

第三個不同,在於對事物執著度的不同。自閉症孩子對於各種順序十分敏感,刻板。

普通孩子到了兩歲左右,會迎來人生第一個小小叛逆期,你說什麼話,她都要加個「不」,而你說不,她就反過來說「要」。所以為了讓小女兒穿襪子,我有時候會說「寶寶,不穿襪子算了,冷一下沒關係」,她會說「要穿襪子要穿襪子!」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否則大多數時候她嚷嚷的是「寶寶不要穿襪子」。但在其他事情上,她沒有特別的執著。

大女兒就不同了。不可以突然唱起她聽過的歌,否則她會緊張地叫起來;家裡的玩偶或者推推車木馬之類的玩具,不能收放起來,哪怕她可以輕而易舉再拿到,她也受不了,會叫道「媽媽把木馬還給我」,換正常孩子,直接走過去拿就是了,而大女兒即使走過去拿到了,還是要發脾氣,直到跟她講「木馬有時候放在客廳,有時候放在涼台」,她撲閃撲閃大眼睛望著我,似懂非懂,才安靜下來。鞋子不可以給她穿反,否則會發脾氣;玩拼圖遊戲一定按照從下到上,從右到左的順序,如果隨便找著哪塊放哪塊,她會哭鬧,受不了。這些都是對於順序的刻板。

第四個不同,在於感官的異常。

小女兒,一般聽到爆竹聲或者大聲響,會撲向媽媽懷抱,但其他聲音好像沒有特別害怕的。如果聽到陌生的動靜,小女兒也會好奇地問上一句「這是什麼聲音?」

而大女兒,對鞭炮聲,從月子里開始就沒有什麼反應,直到現在放鞭炮打雷,她一概無感,但會命名這種現象「外面在放鞭炮」。可是對於某些聲音,又極度高敏,比如遠處傳來的火車汽笛聲,以前突然聽到,會哭,經過干預和成長,儘管不哭了,仍然會捂住耳朵。還有敲門聲,哆,哆,哆,即使根本不怎麼響,也跟擊中了女兒靈魂似的,讓她尖叫不已,捂著耳朵衝過去開門,要讓這聲音快快消失。不單單是聲音,有時候看電視,樂視盒子切換節目時的黑屏,也是女兒無法接受的,黑屏時,她選擇跑回房間,過一會再試探性出來看看節目載入成功沒。

其實普通孩子和自閉症孩子的區別,你只要分別跟ta們相處上三天就能大概知曉了。自閉症孩子,如果功能高,認知沒怎麼受損,只要持之以恆地訓練,實現生活自理以及學有一技之長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刻板行為大都會伴隨終生,很難改掉。而且ta們對人的情感衍生也是不可以強求的事,通常ta只會在有所需時想到來找你。

當然,自閉症是一條光譜,患兒和患兒有時千差萬別,有些自閉症孩子特別反感的,正好是另一些特別迷戀的。醫學上的觀察研究和進一步干預的方向,由於一知半解,就不在此累述。今年有打算報名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舉辦的第二屆中文應用行為分析課程,希望到時候學成,能以一個準行為分析師的角度再來分享。


文 | 格致健康

一個人的健康或疾病很大程度上與父母的遺傳有關。但在具體的疾病上,父母的基因要負的責任卻並不相同,如自閉症。

————強行歪樓分割線———————

過去許多研究揭示了很多疾病與母親的基因有關,例如,母親的年紀越大(超過35歲以上),基因突變的幾率越大,其子女患唐氏綜合征(先天愚型)的可能性也越大。

但很少關注某些與父親基因有關的疾病。統計發現,每88名孩子就有一人患自閉症,而且男孩的自閉症發病率是女孩的5倍以上。

那麼,這種主要涉及男孩的疾病是與母系遺傳有關還是與父系遺傳有關呢?答案是,類似自閉症一類的疾病主要與父系遺傳有關。

——————————

如果為人之父太晚,不僅容易讓後代患自閉症,而且也容易讓後代患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研究顯示,男人做父親的年齡底線是不能超過40歲。

2006年,美英研究人員發現,年齡超過40歲的父親生下的孩子比30歲以前生育的孩子患自閉症的幾率要高約6倍。

這項研究的參與人數達13.2萬人,結果發現,若小孩出生時父親的年紀在15~29歲,孩子患上自閉症的比率只有6/10000;但若小孩出生時父親年紀在30~39歲,後代患自閉症的比率上升到9/10000(為上組人群的1.6倍)。

若當父親時男子的年紀是40~49歲的「高齡」,其後代患自閉症的比率則猛增到32/10000(增加5.75倍)。男性若50歲才做父親,其後代患自閉症的比率上升到52/10000。

也就是說,父親年齡越大,孩子患自閉症的比率越高,而且,父親的年紀每增加10歲,產下自閉症孩子的比率就會翻番。

——————————————

究其原因發現是胚系突變,即新生突變。

美國研究人員對10對同卵雙胞胎自閉症患者及其正常父母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發現60億個鹼基對中有近600個胚系突變,其中在每個孩子身上平均檢測出了60個突變。

此外,胚系突變也與父母生育年紀有關。

研究人員將10組家庭分為兩組,父親年紀偏大(&>40歲)和偏小(&<30歲)兩組各5個家庭。

結果發現,在父親年紀偏大組,孩子體內源自父親的胚系突變較高,一些與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如自閉症)的基因比平均突變率要高。

同時,冰島的科學家對超過38000名冰島人的基因型進行了一項調查,顯示一些與癌症和糖尿病相關的基因都源自父系。

目前研究發現,與乳腺癌相關的1個基因、與基底細胞癌相關的1個基因和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3個基因等5個基因都來自父方。

—————————————

研究已經發現,自閉症這類主要源自父系基因的疾病並非只有一兩個基因,而是有多種基因。

研究人員對2000多名不同類型自閉症的患者進行多基因分析,在其中16種基因中發現了27種隨機突變。

現在可以斷定與自閉症有關的基因突變有6種:CHD8、DYRK1A、GRIN2B、TBR1、PTEN和TBL1XR。這些基因突變可能是造成1%偶發性自閉症的病因。

所以,儘管自閉症主要由父系遺傳引起,但通過孕前基因篩查和後期積極治療,未來很有希望能治癒和減少這類疾病發生。

——————————————

最後,感謝閱讀到這裡,若有歧義點歡迎大家評論區一起交流學習,鞠躬!


老題新答。

作為一名成年的自閉症譜繫上的一名AS,姑且說一說:

1、不要動我的東西,方圓5米內是我的領地,不大也不小,一切東西任何人不允許碰,不允許自作聰明的整理,好不容易理順了每樣東西的位置——每一個坐標都是和諧的,你一碰就亂了,腦子也跟著亂了。會暴怒。記住,絕對不允許碰——會暴怒。觀賞可以。你喜歡的話借你也可以。

2、跟我說話的時候不理你,也許並非真的不理你。只是事情必須一件件的來做。等一下再回答你....等一下,腦子裡還有事排隊沒處理完.............你說太快了,剛才想回答的,乾脆還是不說了,你都換話題了。什麼?你說我好孤傲?你說我在用沉默懲罰你? 不說話也得罪人了,我又不是超級瑪麗,你戳一下就一定要立即跳起來。

3、球場是個可怕的存在。很多人野蠻的搶一個球。感覺怎麼都會摔的很痛。不想運動,總是摔。據說不摔跤的孩子不會長大。為什麼我一邊長卻一直摔?大跑大摔小跑小摔,你們去吧,我還是看你們吧。

4、人多的地方很可怕。他們輪流攻佔我的腦袋,並期待像推一個不倒翁,會立即獲得反應,不知道先回應誰好,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太多必須處理的信息了.....排隊.....排隊.......好吧,反正總是得罪人。我還是坐旁邊看你們的好。

5、課本總有那麼幾本簡單的掉渣,掃一眼10分鐘今天都不用聽課了。也總有那麼幾本特別難,百思不得其解。語言類最難,時間乘5倍不夠。但是在語文考了130之後我就明白了,講台上面那個人基本上整個學期都是在胡扯。

6、大家都認為我很懶。不知道什麼叫懶。我要做的事,總會做成的。

7、我喜歡一些女孩。很多女孩喜歡我做普通朋友。我高尚,我誠實,我值得信任。但是沒有人愛我。因為每個女孩都喜歡男友是超級瑪麗,戳一下就跳起來。


-----------------------------------------------------------------------------------------------------------------------------------

關於自閉症譜繫上的人怎麼思考的,一些答主都是在胡扯一氣。自閉症譜系是個很寬廣的譜系,什麼樣的都有。拿阿斯伯格綜合症來說,按照千分之四到千分之七的發病率,中國有超過800~1000萬艾斯伯格綜合症,再按照10%的艾斯伯格症智商超過常人,中國有100萬高智商的艾斯伯格症,至少10萬數量的天才(智商140+)。

不要老拿雨人說事,雨人我看著都替他捉急。自閉症不等於弱智,當然也不等於天才。交流互動功能的缺陷,真的不影響一個人的認知力、理解力、思考能力、情感感受力。 這大概也是阿斯伯格群體討厭被歸為自閉症的原因之一吧。

總之,我想一個自閉症如果他不說出來,他怎麼思考怎麼感受的,你是不知道的。目前只有艾斯伯格症能夠順暢(甚至是喜歡滔滔不絕的一個人不顧受眾感受嗨)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少數高功能自閉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典型自閉症是沒有表達出來的,人家怎麼想的,你怎知?


更~

某些特教老濕還在宣傳自閉兒童各方面是如何低下,美化自閉症的特別能力全是商業炒作。。。無語。。。

我家兒子現在4歲半,從診斷到現在已有4個月,拖到4歲出頭才被診斷,也是因為他有太多超齡的能力,比如超強記憶力和繪畫寫字能力,3歲多開始記憶以及默寫單詞和漢字,4歲能拼出300塊拼圖,我也帶他去了一些大醫院但都沒辦法給定論。直到去復旦兒科醫院診斷為自閉症的那一刻,我其實沒有過多被打擊,反倒是一種輕鬆,因為自己終於知道孩子特殊之處的原因,也模模糊糊知道了應該做些什麼。但是還是有些後悔,覺得如果早點診斷出來,就可以早做干預,可能就沒現在這麼多問題。

這四個月中,參加了復旦兒科醫院的家長培訓,香港治療師的家長培訓,看了很多醫生推薦的或是朋友推薦的專業書籍,並且邊學邊用,去指導家庭干預。對自閉的認知越來越清晰~

就在干預後,這四個月中,兒子出現了第一次自主語言,慢慢開始用語言提要求,也會自己念繪本的名字,聽指令方面有所進步,問題行為依然存在,但我會用學到的理論知識去指導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附幾張兒子作品

---------原答案的分割線------------

反對這個回答下的某些武斷的寫法。因為家裡有自閉譜系兒童,所以對自閉譜系做了很多的了解,包括去魔都醫院做評估,以及去查閱美國疾控中心官方資料。以下是我的看法。

1.首先要了解,自閉症兒童是否等於典型自閉症兒童。這裡介紹一個概念,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自閉譜系障礙)是以社交和溝通障礙以及有限制的興趣及重複行為為特徵的發展障礙,這是美國第五版DSM里給出的概念。這一版已經把阿斯伯格和自閉都納入ASD的概念,不再做單獨區分。

2.大部分特教老師接觸到的是典型自閉兒童,即有智力缺陷,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所以他們的回答就會側重這些孩子的特徵。

3.日常生活中,又會有人從影視作品或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不愛溝通,行為比較怪異,但有超常聰明的孩子,所以他們又覺得自閉症是天才。的確,美國疾控中心2012年發布的報告提及ASD兒童有44%智力超過平均水平。其表現可能包括超強長時間記憶力,專註力,視覺及聽覺方面的強學習能力,在數學、科學、音樂和藝術等方面的天賦等。

4.在診斷標準上,中國的標準與美國不同,中國醫院覺得比較典型的自閉症才算的上自閉,但大眾覺得溝通有障礙,彷彿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孩子就算,這倒是與美國標準類似了。美國的ASD標準寬泛很多,是個大筐,多到42個男孩有一個ASD,189個女孩有一個。我也是糾結了很久才發現在中國是否診斷成自閉不重要,我的孩子有各種比同齡孩子強的地方,但確有各種社交溝通問題,原先不知道是為什麼,也不知道如何干預,現在已經找到了方向。

沒有什麼奇怪的,判斷標準不同而已,但是作為特教老師,好歹也是專業人士,是不是應該多了解再去下結論,不要再誤導別人了呢。如果孩子真的有行為上的問題,那麼不管中國的醫院是不是給你診斷,作為負責的父母,就應該找科學的辦法,給孩子幫助。但是千萬不要去找那些提問還得收費,兼著推銷自己課程的特教老師啦。


@蘇阿葯 說的都很對,我補充輸出一些觀點:

1. 不要把對「天才」的嚮往和期待寄托在自閉症孩童的身上,這不公允。以平均水平來說,自閉症孩童存在智力發育遲緩的情況。儘管有一部分人(這是公眾更常看到的)表現出了對一些事物的超常的智慧,但在功能層面上來說,仍然需要不斷的干預,也屬於智力遲緩的情況。

2. 在病因研究上最為出名的錯誤觀點是心因性假設,即認為自閉症成於不良的社會環境以及父母是導致兒童患自閉症的原因。這個錯誤對患者的父母、治療方法的探索、病因研究都帶來了巨大的消極影響。成因的研究仍然有很多分歧,但請務必不要相信已經證明錯誤的成因理論。

3. 對成因的研究並不能保證帶來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比如唐氏綜合征,五十多年前成因就被發現,但至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式。

4. 不要玩壞「自閉症」這個詞,請一定把這種障礙當作疾病來面對,不要像玩壞「強迫症」,「精神病」那樣…不要因為自己有時候有點脫線的行為就把自己往這種病症上靠(參見「強迫症」)。現在,公眾對自閉症投入了過去難以想像的關注度,但是如果收到錯誤觀點的影響,有可能會好心辦壞事。

5. 報以寬容。

我是因為學校的一門選修課去了解這個疾病的。當時主要看的是《追尋自閉症的真相》和《用當代科學征服自閉症》這兩本書。
如有錯誤,請務必告知我修改。


自閉症是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他們像是PC世界裡的蘋果電腦,硬體天生設置就不同。沒有對錯,只是不同。對普通人來說自然而然的思維方式對他們而言完全是陌生的。

一些重要的思維方式他們是缺失的,比如:分類,比較,泛化應用。他們的注意力,計劃能力,相關性記憶能力也不強。普通人可以自然地把信息的碎片連接起來,對自閉症而言,所有的點都是獨立的,不相關的,他們不能進行自我連接。例如,普通孩子很快就會學會,香蕉,蘋果,都屬於「水果」。但對於自閉症孩子,香蕉,蘋果,水果都是平行的點,互相沒有聯繫,必須要教給他們如何歸類。

自閉症孩子的另外一個思維特質就是非常具象化。抽象性的辭彙對他們是難以理解的。「香蕉」,「蘋果」都是具體化的,學習起來沒有太大困難,但是「水果」就是一個概況性的辭彙,他必須學習到足夠多種類的水果,才能逐漸建立起對「水果」這個詞的認識。而「情緒」這類意思更為複雜的抽象辭彙,對他們來說就更難以理解。

多數自閉孩子是通過視覺或者觸覺學習的,少部分是通過聽覺。也就是說,他們雖然對語言不敏感或者沒有反應,但是對圖像等視覺提示的跟隨性會比較好。他們不能同時進行多種工作,比如聽課的同時做筆記,甚至不能在說話的同時看對方的眼睛。也不能同時在兩個任務之間任意切換,比如從視覺到聽覺再到視覺。有些孩子的聽覺系統失調或者過於敏感,他們在上課的時候不能把老師的聲音從其他雜音中篩選出來,比如窗外的風聲,馬路上的汽車聲,因此很多自閉症孩子對老師的指令沒有反應,其實是因為他根本沒有聽到。單一的信息處理渠道導致他們的高度集中和反覆重複性的行為。感覺系統的超負荷讓他們精神和體力上難以承受,而單一的重複性行為讓他們覺得有章可循,可以放鬆自己。

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學習方式的不同。如果我們不尊重孩子的思維方式,就不能和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把他們引導到我們的世界裡來。

想及時了解更多關於孤獨症症兒童教育康復的知識,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平台

xingxingsongstar


突然想起某年坐火車,對面是一對母子,媽媽三十多歲,小男孩六七歲的樣子。剛開始沒覺得有什麼特別,後來就發現那個小男孩不和人對視,也不理會鄰座叔叔友好的問候,嘴裡唯一的詞語就是"媽媽",而且時刻都在亂動,爬上爬下,媽媽稍微阻止就大喊大叫。後來他的媽媽說,小男孩是自閉症加多動症。當時只是覺得小男孩很可憐,很多年後的今天回想起來,那位媽媽真不容易,這就是母愛的偉大吧。希望有能力和有專業知識的群體和個人,不僅關注那些特殊孩子,也更多關注一下他們的父母親人,讓他們減少一些艱辛和痛苦。


贊同上面回答的第一句。自閉症的孩子之間差異很大,除了社會性差這點相通,其餘的方面個體間相差很大,想法更是不一。如有的孩子沉迷於物,對物的興趣遠高於人;有的希望和人交流,但能力不夠,會退縮,挫敗感強;有的會表達不當,有的會因溝通障礙爆發情緒。想了解孩子的想法,只有多觀察多陪伴多同理他。一個高功能自閉症的家長


圖像思維與文字思維
正常孩紙是先出現『想吃糖』這個文字指令然後找糖
自閉症可能是看到糖然後想吃
我們是泛化到具體,他們是具體到泛化


推薦閱讀:

自閉症患者長大以後何去何從?
目前針對自閉症兒童的干預,主要是找人陪伴、溝通,但強迫自閉症兒童與他人交流一定是有利的嗎?

TAG: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