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立春、春分,哪個才是最自然、最合理的年首?

無論是西曆的年首(即現今的「元旦」),還是夏曆的年首(即現今的「春節」),都缺乏必然的天文意義。而最被追捧的合理的年首,則是冬至、立春、春分三種。這三個日子,哪個才是最自然、最合理的年首呢?


我認為哪個是年首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因為其實任意點都可以做年首。

冬至是我國自漢代《太初曆》以來,兩千多年使用的天文用途的年首。一直到明末清初才改變這一情況。

從甲骨文中看殷商的曆法的話,歲首是秋分。
往後看,明末清初及以後,天文用途的歲首是春分。

至於唐代有一個符天曆,屬民間自製曆法,曆元選擇的節氣竟然是雨水。
說實話,民用歲首是任意定的,並且不會造成任何除了習慣外的不便。因為實際上曆書早就按照天文方法排布好了。立春不重要,一點都不重要

冬至,春秋分,作為天文用途的歲首都是有道理的——因為測量手段。對於古文明來說,只有實打實能測出來的時間才有意義,測不出來扯淡扯出大天也沒用。

冬至時候日影最長,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且作為這種日影逐漸變長到日影逐漸變短的一個轉折,在早期社會搞形而上的無論是哲學還是封建迷信都非常容易附會。所以很多民族偏愛冬至。
與之對應的是夏至,然而對於主要古文明的地理位置來說,夏至日影實在是太短了。日影太短,變化又太小,極難觀測。所以夏至幾乎不考慮。
至於春秋分,其實就準確測量來說,遠較冬至容易。
因為春秋分時候,日影雖然不夠長(越長越容易觀察)但是日影每日的變化量卻是最大的,這也是容易觀察測算的。所以通常在同樣簡陋的條件下,測量春秋分絕對比冬至更容易得到精確些的結果。
再說一下,立春不重要,一點都不重要。


根據這個問題可以做個拓展,把氣溫隨節氣變化的規律梳理一遍。

我用CAD畫了個示意圖, 以元旦為起點,以元旦為終點,周期一年。 然後用Ps填了個色塊。這樣就一目了然了,點開可看超清大圖。Oh, no!竟然被壓縮了……

四個色塊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地理上將
3、4、5月份劃為春季,
6、7、8月份劃為夏季,
9、10、11月份劃為秋季,
12、1、2月份劃為冬季。
這種劃分方法十分合理,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劃分更符合實際感受。

圖中標出了24節氣,節氣總結的是北方規律,尤其適用於黃河流域。再來複習一下24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來八廿三。

圖中黃線表示太陽直射位置的變化,橫軸可視為赤道。符合正弦函數規律。
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春分時,太陽直射赤道;
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

圖中紅線表示實際氣溫的理論位置。
同樣,符合正弦函數規律。舉個實際栗子,這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城市。

據觀察,氣溫的變化要比日照變化延遲23天左右。
因此,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不是夏至,而是7月中旬,在小暑大暑之間,亦即熱在中伏;
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不是冬至,而是1月中旬,在小寒大寒之間,亦即冷在三九。

沒錯,今天是1月15,正處在紅線的最低點。
再來回顧下數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還有一句,七九六十三,行路的君子扒衣衫。以前沒車,君子們趕路都是步行,所以是行路的君子。

另外,根據我的經驗,春分開始能感受到暖意。最具春季特徵的時候是4月中旬,也就是清明穀雨之間,因此,有句老話:過了清明冷十天,脫了棉褲再不穿。
同理,最具秋季特徵的是10月中旬,重陽節前後,秋高氣爽,登高賞菊。

冬至在元旦前,是太陽離北半球最遠的時候,衰極而勝,是日照的轉折點,可以作為日照變化的年首;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但仍然處於氣溫的下降通道中,不具有氣象學意義;
春節在立春前後,雖然天氣尚冷,但地溫已經開始上升,是具有普適性的年首;

對於個人感情而言,傾向於三月初,驚蟄前後。所以,哪個日子可以作為年首,我認為是三八婦女節 :3

因此,母校選擇在每年的三八婦女節開學是很科學噠 :3

迎春花次第開放,而後就是植樹節了……
隨著連翹的盛放,正式拉開了春的序幕……


立春,陽氣剛生未盛,其實驚蟄也不錯,3月5,6吧


推薦閱讀:

上海冬至時不吃餃子嗎?上海人是否不喜歡冬至吃餃子?
為什麼冬至這天都要吃餃子,排除習俗習慣等因素,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吃水餃時,不吃皮只吃餡被周圍人唾棄了,該怎麼解釋?

TAG:民俗 | 曆法 | 立春 | 冬至 | 春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