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朝鮮壬辰戰爭以日本的失敗告終?
嘉靖年間幾十個倭寇就可以掃蕩明朝東南沿海,為什麼羽柴秀吉統一日本之後,派出三十萬身經百戰的職業武士,裝備全世界最多的火繩槍,面對明朝幾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經過七年的戰爭失敗了?這其中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么?還有如果羽柴秀吉如果選擇江浙沿海而不是朝鮮作為跳板,結局會有不同么?
這個問題不能單看當時日本的國力(兵力)。
秀吉打算進攻朝鮮的理由主要有下面幾點:
1. 解決國內戰鬥兵員過多的問題
這是每一個從戰亂中脫穎而出,完成統一的政權都會碰到的問題。在武力征服群雄的過程中,必定存在著龐大的武力,而這武力在和平時期反而變成一個負擔。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外征 -- 看中國歷代王朝(漢唐明清)也都是如此。秀吉當然也不例外。
2. 培養自己直系大名的實力
由於種種原因,秀吉在統一日本的過程中大多採用的是外交手段,大仗沒有打多少,而盡量以招撫各地大名為主。這造成了秀吉本身的直屬領土不夠大,而能賞給直系大名的領土也不夠多。光一個德川家康的250萬石就是超大威脅(秀吉直轄領地220萬石,但還有全國各地的礦山以及港口貿易的收入。可是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福島正則等直系武將都只有20萬石左右的領地)。秀吉打的算盤,就是佔領朝鮮之後,可以大肆增加自己直系武將的領土。朝鮮那麼大的土地,每個人分個兩三百萬石,家康的250萬石也就不是大問題了。
(留到現在的一些史料,說家康當時想保留實力無意出兵,很有可能是「事後諸葛亮」式的說法。更可能的是秀吉根本不想讓家康去分朝鮮的一杯羹)
在客觀的條件下來看,秀吉出兵朝鮮是很有贏面的:當時的日本剛剛結束150年的戰國時代,擁有全世界最有實戰經驗的軍隊,配有世界最多也是最高水準的火槍武器。而日本的金礦銀礦更是處於開採的高峰期,財政上也有足夠的支持。在這個背景下來談最後秀吉慘敗的原因:
1. 完全沒有做好事前的調查準備
這是最大的敗因。
在統一日本之前,戰鬥前總是做好萬全的準備以及調查才開戰的秀吉,在出兵朝鮮的時候完全變了一個人(大概是成功太大,信心爆棚了)。戰前的外交被夾在日韓中間的對馬宗氏的謊言耍的團團轉,最後因為宗氏的謊言被揭穿而大怒之下決定開戰。
日軍首腦是這種情況,底下的部隊也就很難做好。進軍朝鮮之前日本方面對於朝鮮的地理氣候幾乎沒有任何知識,戰爭中一面找地圖一面前進(只因朝鮮戰備太差才能輕鬆取勝),寒冷的氣候讓日軍在異地凍死病死的要比戰死的還多……
2. 內部意見不同/沒有現實的戰略目標
在現代的公司管理中,目標設定也是個很大的學問。太容易達成的目標無法完全發揮公司的實力,但超越太多的目標則沒有效果。如果老闆的管理技巧不好,很容易出現下面為了完成目標的表面,而實際打混作假的的事情。現在的中國常見這種情況,秀吉的時代也一樣。
由於秀吉缺乏周全的調查和情報收集,自然也無法針對現實的狀況作出適當的戰略目標。實際的前線作戰的將領們,在發現戰略目標不符現實/朝鮮地理狀況超出預期之後,各自的心態也就有了不同的變化,主要分成了主戰派和主和派。
主戰派以加藤清正為首,堅持完成秀吉的指令,在險惡的環境下仍堅決作戰。以石田三成、小西行長為主的主和派,則認為秀吉的目標不現實,應該早點停戰回國,特別是在明軍參戰之後。有石田三成在秀吉旁邊照應,主和派自然主導了戰局。在主戰派看來,主和派的進攻不夠積極,喪失了戰機。而事實上小西在平壤為了和談與明軍停戰了近3個月,就讓李如松的主力有時間領軍進入朝鮮,把小西從平壤打了出去。
小西行長在這個時期和明朝的沈惟敬搞得和談可以說是天下外交史上的奇葩 --- 雙方各自回去騙自己的老闆。沈惟敬告訴北京日本願意投降接受冊封,小西告訴秀吉明朝願意接受日本的7條要求(包括明朝的皇女到日本和親,割讓朝鮮南方四道給日本,朝鮮王家對日本交出人質等)。因為秀吉看不懂明朝的國書,小西籠絡了所有的相關人員演出這部鬧劇,讓沈惟敬派手下偽裝明朝的使節覲見秀吉表示降意,另一方面日本也派出使節到北京提出偽造的降書(跟秀吉說的是派使節「答禮」)。
這種騙局當然維持不了多久 -- 秀吉見到明朝派來冊封「順化王」的使節的時候終於發現不對,大怒之後決定再次發兵進攻朝鮮。沈惟敬也在騙局被拆穿之後被北京朝廷砍了腦袋。但戰局再開之後秀吉的戰略目標縮為「佔領朝鮮南部」,長達5年的作戰讓日軍諸將都已經了解朝鮮不好治理,就算戰勝能分到的獎賞恐怕也不會太多,厭戰氣氛已經蔓延。在秀吉死去之後,日方便一致決定從朝鮮撤兵。
在和談停戰期間,石田-小西的主和派對主戰派諸將的打壓,則是造成秀吉死後豐臣家內分裂的主因之一。最後讓德川家康乘隙而入,奪了豐臣家的天下。
3. 李舜臣的存在
李舜臣的活躍,讓日軍的糧草接濟不足,而被迫必須要在朝鮮當地徵發糧食,造成各地大規模的民亂。各地的民亂一直是日軍無法安息的重要原因之一,糧食問題也是數次讓日軍做出戰略性撤退的背景。
強調李舜臣,是因為朝鮮水軍其實連戰連敗,只有在他的指揮之下才有奇蹟般的大勝。朝鮮朝廷因為內鬥把他換下來之後,朝鮮水軍又開始連連戰敗,最後不得已再讓他上台,才又開始取勝。朝鮮水軍的勝利,幾乎可以完全記在他一個人身上……。
我的觀點,最大的問題在於秀吉身上。如果他的腦袋還保持在織田家當軍團長時的理智,戰局發展會很不一樣(呃,不過真的腦袋清楚,那可能連出兵朝鮮這件事也不會發生了……)。
日本是個海洋民族,水戰能力一直比朝鮮強。
於是李舜臣就發揮了陸地民族的優勢,建造大型的龜船,沿著朝鮮海岸和日本打。日本船不能靠岸補給,那海上再厲害也沒用。龜船雖然慢,但是裝甲厚,日本打不破。在陸地的日軍得不到補給,那自然就沒法和中朝軍隊打了。
其實李鴻章當時對付日本艦隊的思路和李舜臣很像,可惜時代變化。哈巴狗鬧市咬傷23人 警民合圍2小時將其打死(圖)
一條發瘋的哈巴狗可以咬傷23個路人,被警察找到後輕鬆打死
同理那些倭寇也就欺負欺負平民和武備廢弛的衛所(東南沿海非明朝重點防守的地區),如果把他們丟到朝鮮戰場上也就是經驗包而已
雖然日本失敗了,但這場戰爭讓明朝當時財政瀕臨奔潰,直接導致幾十年後,明末農民起義,沒錢剿匪讓滿人入關
我覺得是豐臣秀吉腦子挖特了~
這就是一場對他來說,必敗的戰爭。無論戰爭勝與負,對日本和豐臣秀吉來說,都沒有任何好處。
我們極端點看,日本勝,朝鮮成為日本海外領,在封建時代的日本,能有效制約封建朝鮮的諸侯嗎?沒有,沒有任何辦法。在朝鮮的諸侯必然會本土化,會走向獨立,朝鮮的諸侯不可能也不會將朝鮮的資源輸送到日本本土。可以說,在當時的制度與技術條件,海外領對日本完全是極其扯蛋的一件事。
再來說明,明朝也是腦子挖特了~
當年老朱把朝鮮定為「不征之國」,全面禁海,就是深明大一統的精要。對於集權大一統邊際利益之外的地區,即無統治的必要,當然更無征討的必要了。而交流亦是無必要還含有極大的風險。因為無論怎麼做,對中央集權的帝國都是虧本的。這個賬很好算。所以壓根不應該救朝鮮,所謂禦敵於國門之外,無外乎遼東,這個國門,不過是遼東將門的利益而已。作為中央,正應當棄名義而尚首功。日本如果只是吞朝鮮,吞了給我上個表認慫就OK,如果吞了還要吞大明,那就在遼東做一場。一來可以大大降低補給的轉運成本。二來,遼東將門自主性太強,已經有藩鎮的雛形,日本真進兵,他們基於自身利益,只能拚命,一是戰爭損耗重,二是這個時候,就只能倒過來求中央了。把遼東打爛,中央正好分化削弱日本和遼東將門兩方,一舉兩得。這邊養著朝鮮王室,朝鮮的大義名份我們在與日對戰的時候又有大用處。
深層次的原因無非是國力對比,壬辰戰爭時期萬曆雖然不怎麼上朝,但畢竟有張居正的老本還算過的去。
不從江浙登陸「肥嘟嘟」已經說了補給線距離日本太遠,而且就算從江浙登陸,直接與明開戰只會讓日本滅的更快。
我覺得日本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海軍,畢竟日本是跨海作戰,海軍不利一分,陸軍就不利五分。
其二就是豐臣秀吉掛了,就算日本滅了朝鮮勝了明超,豐臣秀吉一掛,島內立馬爭端,島內一爭端,朝鮮就無法保障補給,朝鮮的駐日軍隊首領一定會優先考慮趕緊回國維護自己的家族利益。就算不回去而是直接就地分封之後也得陷入不同派系的內鬥。就算明朝不再出兵,也會陷入朝鮮地方武裝的不斷游擊戰,侵略部隊最終會被朝鮮同化(因為沒有日本本土的後勤補給,軍隊想要活下來只有靠治理良民屯田)。
所以日本的失敗是註定的,以當時日本的國內政治狀況和科技發展水平,除非有超越時代的傑出牛人,否則跨海去征服朝鮮並完全化入日本國土就算明朝只守住邊界不出兵朝鮮半島,朝鮮和日本最終還是兩個國家。歐洲對美洲、非洲與印度最終都失手了,何況日本不是為了殖民與貿易,而是為了分封,所以從動機上就失敗了,明朝出兵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沒有等大勢來讓日本失敗,只是在軍事層面就讓日本跪了。
至於倭寇對沿海的騷擾,和伊拉克戰爭美軍一個月平了薩達姆武裝,但到底還是天天死人一個道理,一個人可以強壯到想揍誰就揍誰,但無法強壯到一輩子不被蚊子咬,請自行腦補。
因為當時的日本本來就打不過中國
倭寇是強盜,他們的目的是打劫,所謂幾十個倭寇掃蕩中國沿海,那也是利用人數優勢突襲守備部隊和老百姓。而且倭寇一看打不過了,馬上躲到海里去就行了。你是不可能徹底剿滅他們的。倭寇敢正面拉開場子和明朝軍隊打么?敢以長期佔據中國江浙沿海為目的進行戰鬥么?
這個問題必須 @馬伯庸啊,題主可以讀一讀他寫的書《帝國最後的榮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
1,日本內部不穩。桃山政權實則只是一個鬆散的諸侯聯盟,豐臣秀吉遠遠做不到後世德川秀忠、家光時代的中央集權,他雖號為天下人,但並不能窮盡日本全部財力物力以支持侵朝戰爭。
2,戰略失當,戰術失誤。假如豐臣秀吉不將目標定在征服大明,而只滿足於征服朝鮮,也許他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勝利;假如他將目標定為恢復『任那』式的海外殖民地,徐徐西進,明朝方面也未必原意為朝鮮出兵禦敵;最後,假如戰爭不發生在朝鮮,而是菲律賓或安南,那麼豐臣秀吉完全不必面對明軍,他或許能在南方取得更大的戰果(16世紀末、17世紀初日本僱傭兵已經出現在印尼,遠航能力是無疑問的)。
3,豐臣秀吉老矣。中朝方面的徹底勝利實際上乃是發生在日軍撤退過程中,如果豐臣秀吉不死,至少半島南部的戰爭還會繼續膠著下去(明史觀點),中朝能否儘快取勝,尚且是個未知數。話說回來,要是豐臣秀吉更年輕,恐怕他也不會著急冒險出兵朝鮮,這場戰爭的爆發越往後,實際上對日本愈加有利,然而,天不假年,秀吉既不能再等下去,開戰後也支撐不到戰爭的結束——他發動了一場結果最糟的戰爭。
4,侵朝日軍不如後人想像的精銳。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主力是足輕隊,其武器只是削尖的竹槍,日軍確有東亞第一多的火繩槍,然而他們在火炮方面不如明軍。又,德川家和前田幾乎沒有參戰,征伐朝鮮的主力是九州和關西大名。
首先我想跟題主說的是,嘉靖年間四十個倭寇橫掃東南沿海是為什麼?不是這幾十個倭寇打遍天下無敵手,就好像抗日時期的游擊隊一樣,這四十個人搶棗就跑,鑽林子里去,跑山溝里去,在人口密度遠低於今天的明朝,上哪找這麼小波人,難度不亞於大海撈針吧。
其次,四十個人便於就地補給,以戰養戰,不牽扯大軍後勤補給等各個方面。
先佔個坑,以後慢慢填。
幾十年不上朝,但是國家一直是太平時期,人民生活基本還是正常的。日本呢?混戰了一百多年,民力疲敝,本來就是小國。日本戰爭的方式本身和中國也不太一樣,可能並不擅長大規模作戰。
一個小孩子和壯漢糾纏,可能會抱住壯漢的腿打滾,鼻涕糊一褲襠。
但小孩長大了,還來和壯漢糾纏,就會被一拳撂倒在地。
倭寇雖然擾民,但對於明朝政權其實沒有實質性威脅。但是當秀吉一統一本入侵朝鮮的時候,就開始引起了明帝國的側目。龐大臃腫的帝國雖然反應比較慢,但是一旦真正出手,必然不是日本能抗衡的。
倭寇只是海盜的代名詞,實際大部分是中國人。當時中國的「海商」在日本比倭寇在中國橫行無忌多了。
鄭芝龍的倭寇軍都是給他打工的,王直也是倭寇頭子,他們都是中國人。所以倭寇在東南的戰績完全說明不了日本軍隊的戰鬥力。更何況空不分子和army不是一回事。就說前幾天驢教徒也是砍刀無敵,能說明他們比 p l a 牛么?
當時明朝官員為什麼把海盜叫成倭寇?因為在儒家文化下你的子民變成了海盜是你教化不利,是你道德水平低下,是很丟面子的事,所以最後這些海盜就「被倭寇」了。這個問題很複雜,明朝的兵制到了中期就開始崩塌了,衛所裡面的兵都是老弱病殘,這其實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兵油子,戰場上一見不對路就跑路,戚繼光剛到浙江的時候就被坑過,逼的他一個人面對幾十個倭寇,只能也一起跑了,真是的屈辱。所以從那次被坑了之後,戚繼光就開始考慮練新兵了。因為中原大地太平太久了,除了北方長城和西南邊睡,其它地方可是長期和平狀態,所以就造成就算是兵油子也沒所謂的情況了,遇到倭寇自然就沒有戰鬥力了,何況是一般的老百姓?
至於秀吉他入侵朝鮮,其實他一開始戰略就錯誤了,他的目的並不是朝鮮,而是入主中原。他的想法其實沒有錯,滿清都能入主中原了,何況秀吉呢。但他明顯準備不足對當時中國的情況根本就不了解,不要說中國了,就算對朝鮮也完全不了解。一打起來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因為文化上的差異,在朝鮮本土上就到處碰壁,後勤經常被騷擾,不但海路被朝鮮水軍騷擾,陸路上也被各處義軍騷擾。本來呢,如果明朝不出兵,用時間上來換取全面控制朝鮮是沒問題的,畢竟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太差了,但這時候明軍入朝了,而且是當時明軍精銳,遼東鐵騎和由戚繼光練出來的江浙兵。本來控制朝鮮佔領地就很艱難了,還要面對戰鬥力非常強悍的明軍,自然是雪上加霜,最關鍵是明軍參戰之後,水軍就不是只面對李瞬臣那麼簡單了,明軍水師足夠強大到讓日軍崩潰的地步了。
所以綜上所述,秀吉的兵敗,主要戰略目標過於龐大而又對對手不了解,而導致準備不足。
其實幾百年後日本人再次入侵中原,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再次失敗了。
不是專業出身,只是這段歷史愛好者。 有誤請指正~
1. 萬曆那時還蠻勤奮,還沒有幾十年不上朝。 中國派出的軍隊也是多經戰陣,剛從寧夏剿匪回來的軍隊以及有著豐富搞倭經驗的浙江軍等等,都是很精銳的部隊。
2. 日本軍隊戰力確實強。 但一是後勤補給太長, 當地取糧又因為自己太殘忍激起朝鮮民間怒火而被游擊隊打擊 ; 二是國內除了猴子的若干嫡系,也不是那麼堅定地想打朝鮮。 畢竟自己一畝三分地還在, 沒有必要這麼拼。
3. 日本派兵走江浙,那這條路線就太長了,航海過程過長,不適合當時航海技術還比較一般的日本。 之所以去朝鮮,是因為對馬島當時在日本手上,而對馬島離朝鮮的釜山十分近。 而且釜山以前也有大量日本人,有過倭亂, 日本對那的情況更了解一些。
4. 我覺得根本原因還是:三國一起在努力吧。 日本沒這麼團結, 想打朝鮮的還在內鬥,比如說西同學和加藤同學。 朝鮮雖然官方戰力差,但民間武裝還是有一定力量的, 游擊打得好。 中國軍隊確實也很強,比如說有大炮這個牛逼的武器, 有久戰的將軍和士兵。兩句話:跳梁者,雖強必戮。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我大明當然是說李如松,但是關鍵人物是李舜臣,沒有制海權,上來多少餓死多少。
我覺得他們失敗的唯一原因就是想入侵中國 偏偏日本本土的【精英】不夠
指揮體制是個大問題,日本畢竟是各大名帶自己的部隊參戰,沒有形成嚴明的層級序列
這種體系善於打戰鬥,都是自己人,配合熟練;打戰役就糟糕了,碧蹄館日軍大部隊打的就很差;更不要說打戰爭了,戰爭層面是必敗的
應該不會選江浙一帶做為跳板吧,這麼多人在江浙上岸,補給的話離日本太遠了。君不見蒙元進攻日本的前車之鑒?猴子進攻朝鮮有兩個目的吧,有一個是削弱國內各大名的力量,不過戰爭打到後來他自已國內也有不穩的隱患,像德川就沒去朝鮮。如果死拼的話明朝加朝鮮估計贏不了。
題主不知道金大將軍的作戰思想可以前後穿越嗎?
壬辰戰爭中,在戰術層面上,日本陸軍沒吃過大虧,中後期反而是中朝聯軍拿日軍沒辦法。輸在了國力上。
推薦閱讀:
※後藤健二是怎樣的一個人?
※李登輝這麼大了為毛要親日?
※日本為什麼如此熱衷於捕鯨?
※如何看《福島核輻射風險下中國人冒死游日本--美日掩蓋福島核輻射風險的秘密考量》這篇文章?
※珍珠港之後 太平洋艦隊如何短時間恢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