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表演」和「影視演出」本質上的表達方式有哪些差異?


謝邀, @田弘毅 說的對,就是一個演員對於空間把握的問題。劇場從小的房間到大的歌劇院,空間都比電影一個鏡頭大,更不要提電影還有特寫了。電影是導演要你看那你就得看哪裡,戲劇是台上演員讓你看那兒你就看那兒,08年的托尼普利策雙獎都拿到的August Osage County,在舞台上空前的成功,哪齣戲的set簡直可以是用喪心病狂來形容,由於劇里講的是葬禮引出的一個大家庭的故事,整個舞台就是一個房子的橫剖面,每個屋子都有,高達三層,很多劇情都是同時發生的,演員需要使勁渾身係數讓觀眾吧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比如誇大的肢體語言,聲音都是必須的。

誇張還體會在人物塑造上,舉個栗子就是寬街新劇"Hand to God"講的是一個手偶被魔鬼附身的故事,男主角等於是要一人分飾兩角,既要演好一個迷茫的青春期少年又又要演」魔鬼「,但是他在這兩個角色之間轉換自如,但他不想別的手偶演員經常使用腹語來區分角色,男主Steven Boyer卻只用了聲音上的變換和手上的動作就完美轉換了角色。演」惡魔「的時候他能讓觀眾絕對百分百看他的手偶,是因為他可以瞬間把自己的角色給變換了。演男主的時候就完全無害,演惡魔的時候就完全瘋狂。這齣戲我看了兩遍(安利一下絕對良心好戲),第二遍去看的時候特意注意了一下當惡魔講話時男主自己在幹嗎,發現平時人畜無害的男主面部表情也變得兇惡了(如下圖)。這種近乎兩級的極端演法來塑造不同人物在電影里是沒有的,因為特效化妝啥的比讓演員一個人來這省事多了,

人畜無害泡妹子中
誇張是必定的,Steve Martin在SNL 40上拿Tom Hanks打趣說"actor is just yelling for money",的確舞台上的演員必須把自己的動作,情感讓劇場最後一排的觀眾都要感受到,所以肯定要往「大」了演。很多戲劇(Drama)是不戴麥的,演員一晚上下來就靠自己嗓子projection,所以很多舞台上的演員都是經過了大量發聲訓練的。Juliard 這種戲劇學院訓練出來的學生很多就連平時都給大家一種端著架子的感覺,說話都高聲高氣得就是因為練多了已經成了習慣了。就像很多京劇演員台下都走台步一樣。像 @平沙生老師一樣,都成習慣了。但你要電影里也這麼端著個架子就是找導演抽呢。
電影的表演技巧就必須要避免誇張,是要收的,一個經典的段子就是比利懷德 Billy Wilder有一次和傑克萊蒙Jack Lemmon (這位大神連Kevin Spaecy都要跪舔),懷德老覺得萊蒙臉上表情太多就讓他收著點,萊蒙弄來弄去煩了說你要我咋招兒,面無表情么?懷德說那就感謝上帝了!一個特寫鏡頭,演員哪怕臉上一丁丁點兒表情都會被放大無數倍打到銀幕上,觀眾一下就能捕捉到,所以說少就是多(less is more)。電影里導演權力更大,舞台劇中排練完了演員上台了觀眾看見什麼就都看演員得了,導演坐底下啥也幹不了,電影里演員拍完了就走了,導演最後到小黑屋裡和剪輯咔咔咔剪出來什麼是什麼。再那August Osage County舉栗,電影版里的各種戲骨都很厲害,但是導演走的是各種正反打對話鏡頭隨著對話加速加快剪輯節奏的路數,結果電影變成了一場凌亂的撕逼大戰,喪失了劇里那種慢慢發酵的戲劇衝突的激烈和震撼感(而且舞台版比電影長很多)。所以導演在電影里權利比編劇和演員都要大。
總結一下舞台要 「放」電影要 「收」,不過這都是技巧的問題,還有一個比較深層的內心體會,Bryan Cranston 去年靠著在「All the Way"里對LBJ的演繹拿了托尼獎,採訪時他說過,舞台劇中演員對角色的內心演繹是每天晚上都要體驗一遍角色的心理歷程。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仔細分析一下,一個好演員對於角色的演繹最重要的是如何通過肢體語言來向觀眾傳達角色的內心心理,舞台上,每個演員每天晚上都要把角色的心理變化心路歷程自己來一遍而電影電視不一樣,像電影有的時候是分段拍而且是打亂順序拍的,演員只能把那天的本子準備好再按照自己對整體劇情的理解來演這一天的戲。電視劇更不一樣,像Bryan Cranston 用5了年時間才詮釋了老白的心路歷程。這種對於角色內心的體驗不同演員有不同方法,所以不好說不同點到底在哪,但是肯定會對演員的詮釋造成影響。


謝謝邀請。

不是學表演的,所以知道得不多。但是從過去兩年課堂內外聽到的和看到的,一個演員需要明白舞台表演和電影表演兩者「大」與「小」的區別。這裡的大小不僅指演員的音量、肢體動作的幅度或者面部表情的誇張程度,還包括在台上或鏡頭前面所傳達的能量和氣場(這兩個詞其實都不那麼恰當)。

舞台表演因為沒有鏡頭,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看任意一個演員,甚至一件道具。此外,沒有鏡頭代表特寫之類的手法不存在,所以舞台演員,尤其是在大場景中很容易失焦,即觀眾的視野里模模糊糊好像有這麼一個人,但他/她所傳達的能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還沒有桌上那個精緻的茶壺吸引眼球。所以舞台演員要懂得把一句台詞或者一個動作里的能量推向「大」(如前所述,不一定指音量或者踢腿的高度,真正的好演員在台上一句耳語也能讓劇院里的幾百號人立馬靜下來)。這也是很多演員的一個誤區,即刻意地喊叫或做幅度很大的動作(「哎,快看我呀,我多有意思呀!」),結果只能讓自己變得滑稽甚至討人厭。

電影表演則注重「小」。因為有鏡頭「指引「觀眾的注意力,加上有專門的錄音人員,演員對自己表演的控制趨向於「小」(不一定指音量或者動作幅度)。拿特寫來說,我們肯定記得電影那些十分經典的特寫,比如眉頭一皺,嘴角一撇,手指一勾。這些細小動作看似很「小」,可要一個演員把握得恰到好處,需要多年的經驗和練習。鏡頭對著演員的臉和脖子,觀眾到最後也只能看到他/她的臉和脖子,但作為演員來說,整個身體都較著勁呢!

經常聽到我們戲劇表演系的學生說,拍一些電影短片的時候導演會說「收著點,這不是音樂劇」之類的話。同理,一些拍電影電視的演員在排練話劇的時候會對自己的一個手勢或者一個眼神頗為得意,但卻沒意識到這些其實是沒多少意義的,因為你在台上擠眉弄眼,別說那些買了便宜票坐在二樓的,就是10米開外也看不見了啊!

希望對你有幫助 :)


謝邀請!
這是一個好問題啊!!
留著晚上好好答一下~
-----
我嚴肅的想了一天,覺著題主問的劇場表演和影視表演差異性,我的回答是:

在本質上,劇場表演和影視表演是沒有差異性的。
所謂的差異,是 表演習慣 和 觀演習慣 的變化造成的。

另劇場表演一詞,更適用理解的應為戲劇表演,
所以下文主題都一併說為 『關於戲劇表演和影視表演『

好, 我們首先粗略的想想表演發展這檔子事。
在電影技術誕生前的很久很久很久時間裡,表演都專屬於戲劇,方式方法也局限於戲劇。
而電影技術誕生後的若干時間裡,表演也基本和電影沒啥關係,因為那時電影還被認知為一門技術或一門雜耍。後來有了第一批把電影當故事拍的人,也就有了電影演員這個職業。
而在那個時候,美國的百老匯演員們可不止比他們高到哪裡去了!
後來就到了好萊塢黃金時期,才有了『影星』這個概念。
最初電影因為默片形式,很多電影演員都是來自舞台的,後來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演員的要求也不一樣了。
很多演員開始不適應技術發展,觀眾也不接受他們的表演方式,於是一批演員被淘汰了。

這就是《日落大道》的故事

因此,戲劇表演和影視表演最初都是一種演法,也沒有任何觀眾去質疑他們的表演方式。
直到現在,諸多優秀的影視演員都曾活躍於舞台。這個例子太多就不講了。

然後來說說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對,這傢伙寫了這本書

關於這本書到底講的啥就不多說了,因為漸漸發現就算戲劇學院對斯坦尼的理解也是有很大偏差不足的,我就談談我的理解。
我理解的斯坦尼是給演員塑造人物提供了一個方法,簡單而言,他的體系的最大目的是在於讓角色塑造更真實,更鮮活,而非標籤式的假模假式,他的方法後期引入美國後又專為了『表演方法派』,在方法派指導下,好萊塢迎來了一批優秀的演員,
他們包括馬龍.白蘭度,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
所以原本斯坦尼的表演體系指導實踐都源於舞台戲劇演出,但是超越這一點,就塑造了影史的群星璀璨。
所以表演就是表演,只有載體不同,本質上並無差異。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造成了兩者看似的差異呢?
就是因為我們看多了。
我們看多了舞台上假模假式的演員在那做狀,嘶吼,演高興,演悲傷。
我們看多了橫店神劇里武工隊長的高大全威猛。
我們看多了『結果化『的表演。
不,是很多演員在進行 『結果化』表演,並為形成表演該有的科學邏輯和職業素養。
是的,表演是有科學邏輯的。而且邏輯性很強。

那些覺著表演就是表演的導演們,那些覺著表演就是那樣的編劇們,
也大大大大大有人在啊。


至於很多人都說,為啥戲劇演員演戲誇張呢因為舞台得大喊啊,要不觀眾聽不見啊,電影里有技術就不會啦。
我並不否認這個問題的客觀存在,但我基本是否定這個觀點的。


因為,戲劇的表演是『行動』的藝術。
這和影視藝術的意識形態本質是完全不同的沒有可比性!

觀眾看舞台看戲劇不是看演員有什麼表情什麼情緒,而看的是演員在一個情景下發生一個事件後,他的行動!!!行動!!!
舉個例子,著火了,電影視聽語言給個人物的特寫,恐慌,ok。
但是在舞台上,觀眾看的是這個人物鑽到桌子底下,看到他爬在地上,看到他的一舉一動。

另外有些常規的現象也可以在這裡說一說,
舞台演出現在只要是大舞台都有麥的,人藝另說…那是他們自己的一套美學….
小劇場呢,基本說什麼,觀眾也是可以聽清的。
很多演員演影視很誇張,尤其是電視劇,很多人覺著這演員都是話劇腔,
其實問題就是如我上文所說。
沒有掌握表演的科學邏輯和藝術素養。

至於,作為演員,如何在影視藝術中和戲劇藝術中更有效的發揮?

就是好好的學表演,好好的分析表演,好好的演啊!!!

可我都說了這麼多如果還是問怎麼演,我也沒辦法像說明書一樣給你說完,
因為我們真是幾百個小品生生給排練明白被老師無數次罵醒悟的!!

表演真的是門科學啊!!!!!


戲劇表演,對台詞的要求以及形體要求要高於影視劇,舞台戲劇的視覺僅僅是一個正面,在觀眾眼中,任何行動線都將是通過演員的形體放大找到視點聚焦。有時候會因為行動線的調度,考慮到不背台而不得已做出有反生活常態的行動。相對這類表演方式,台詞抑揚頓挫有質感,輕語高呼等等要求。行動調度相對誇張,在和人對戲時候注重在不背台不側台的同時,還要不直面觀眾,完全入情景入戲。鋪墊後講究情感迸發,最直面給觀眾視覺衝擊。
最重要的,舞台失誤一次,演員應變能力不夠,整場演出則玩蛋。即興反應要求高,是舞台劇一大特點,音樂劇的話,要求更高。畢竟舞蹈歌曲的要求是死規定。這也就為什麼戲劇出身的演員綜合能力都高的一個原因之一。


影視劇表演相對是根據劇本和導演分鏡要求的。好的演員會對戲負責,在鏡頭前沒有其他細微動作,完成導演要求的戲份。或者為達到效果在沒有任何情感鋪墊下純用技巧演出哭戲等。

很多時候這類表演需要「乾淨」,就是不要有多過行動線,後期經過鏡頭組接,將許多體現不到細節呈現出來。

如果一個好演員如何說拿捏好舞台戲劇劇和影視劇,我覺得都是一個極其慢和難的過程。閱讀劇本,人物小傳這些案頭工作並不可缺,至於片場如何把控那個度,假如經驗不夠豐富,也沒有導演思維以及鏡頭意識,只能通過導演的把控了。


正被兩個同學的演技折磨的無法吐槽,看到這個問題想答一下。
首先,就表演本身而言是沒有很大的區別的,無論劇場表演或者影視表演,甚至社會表演(社會表演學的簡單概括就是每個人在每個不同的身份與崗位上都是在表演著不同的人),都是在展現你對現下需要展現的角色的一種解讀。
其次,就影視而言,因為拍攝的不連貫與跳躍的問題,演員對劇本的整體感知和部分感知都要較強。但影視的重要道具就是攝像機,這個要求演員的鏡頭感特彆強,因為時常在拍攝時面對的是一個鏡頭,而不是一個真真切切的人與你做交流。但也正因為如此,影視表演的表達成分中多了後期製作這一樣,所以可以反覆嘗試,但這對演員的戲感要求比較高,因為在表達情緒時,很有可以要跳進跳出。另外,在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影視表演因為有收聲技術和錄像技術,演員的微表情可以被捕捉,肢體、音量都可以做到相對日常。情緒可以通過小細節來放大展現。
再來說劇場表演,較之上面說的最後一點,劇場表演的技術性要強大很多了。以前有老師說過,好的演員的聲音,是可以不用麥克風,從舞台上清清楚楚的傳到劇院角落裡最後一排觀眾的耳朵里的。所以練聲真的是件很艱苦的事情。現在銀屏上看到的一些影視的老演員,年輕時很多都是戲劇出生,都是這麼練出來的。戲劇表演常說聲台形表(不是說影視不需要,接下來說的都是舞台比較重要的),聲音前一點已經說了,台指的是台詞,在一場演戲中,對台詞的揣摩與處理是演員是否能夠拿下這個角色的關鍵。一場戲劇正常在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之間,如何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抓住觀眾,除了表演,台詞處理是否得當也會影響整個劇的演出效果。形指的是形體,與影視表演可以鏡頭切換不同,戲劇表演是將一個人完完整整的暴露在觀眾的眼睛底下的,演員任何的形態動作都可以被清楚地看到,所以對於戲劇表演來說,只要上了台,形體就不可以鬆懈。表演就是最大的表達問題,首先每個演員有各種不同的表演風格,但是何為風格?在基礎紮實之後的自成一派,而不是一上來就給自己的表演立風格的。舉個我想吐槽的例子:那兩個另我抓狂的同學的表演就是他們的個人很愛百老匯,但是我們在排的是一個很安靜的有內部矛盾需要內斂的情緒的東西,這就不能依然用外放的表演了吧,試想一個六十歲的老人在台上「表演」生氣:收拾東西時,咚咚咚的用力把東西抽走。因為戲劇表演需要在一個沒有放大的情況下,將演員的情緒通過動作傳遞給觀眾,(這個微表情真的是觀眾根本看不到的啊!!)所以很多人容易犯一個表演過渡的問題,為了表演而「表演」。舞台表演不是動作大就是表演出來了,他還是要強調自然,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去幫助展現一個情緒。如果鏡頭感是影視演出的獨特性的話,舞台感就是劇場表演必備的東西了。當然,不是說不能有過分表演的戲,劇場藝術是一個整體性很強的藝術,如果整齣劇要求一種風格與效果,演員必須與整個演出為一體,一出好的戲劇需要演員自己的掌控,更需要演員對整個劇組的思想的了解與尊重。
簡單來說:一個好演員,在影視表演的表達中,對自己的表演要有不斷的探索,對鏡頭感和情緒感要有很好的掌控;在劇場表演中,一位好演員,不僅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紮實的基本功,跟要注重整個團隊的合作與融合,舞台感的培養很重要。
當然,無論哪種演員,最重要的還是如熊佛西老師所說:要做戲,先學做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我在拍攝戲劇演員時,有的演員NG次數不比業餘的少,而NG的原因大都是因為表情、動作、語調語氣有點誇張,在鏡頭下不夠真實,再有就是言談舉止、發音太有氣質,演內向、懦弱、膽怯的人物時顯得假。當然也有NG少的演員。

好的演員應該完全以不同的方式去表演。在鏡頭前應該拋棄舞台范兒,以「真實」要求自己。


表達方式差異很大。
舔舌頭,看著碗中美食,咽下口水。
這個影視中給你舔舌頭一個特寫,給美食一個特寫,給你喉結一個特寫。於是觀眾覺得你餓了,想吃。
舞台上,沒人能看到美食,喉結,甚至很多近視眼看不到你舔口水。
所以同樣的表現方式就無法適應兩種模式。
好演員該怎麼處理這中間的差異呢。
很簡單,影視,你多體驗,自然流露,剩下的,交給導演。他會剪輯並利用畫面干涉觀眾關注點。
影視,是導演的藝術。
舞台上,你就要動動腦子了,如何將情緒傳達給距離你50米,甚至一百米的人。並且吸引他們。要知道他們可不是看電視,你拍美食他們就只能看美食,你拍嘴巴他們就只能看嘴巴。在舞台下,他們可是想看哪就看哪,有時只看你裸露的大腿。
戲劇,是演員的藝術。
兩種我都演過。
影視當然輕鬆些。


只提一小點吧。
戲劇是一個整體感,特別考驗一個演員全身上下的協調和對於整體的控制運用。
影視裡頭,鏡頭是主導。一個表情都可以被鏡頭捕捉放大,然後在放大的時候放棄拍攝了身體的其餘部位。
以上。因為題目好大啊,功力止於此


謝邀!

贊同 @田弘毅知友的回答。

其實有個更簡單的:聽導演的。實際上在演出和影視製作里,導演起到的作用才是決定性的。打個「驚悚」點的比方:拍戲/排戲好比是做菜,導演就是廚師,演員就是食材。再好的食材,交給手藝差的廚師,也做不出好菜來;而手藝好的廚師,只要是中等食材,基本能做出像樣的菜肴來。


劇場表演可以類比舞蹈,電影類比拍照。電影表演要注意拍出來的構圖啊,含義啊,什麼的,把每一幀想像成一幅畫,你得在畫框里傳達出導演要傳達的意思。劇場要注意physicality,articulation 和 projection. 意思主要由肢體和台詞表達。因為劇場不像電影,有收音系統,再不濟後期配音也能彌補articulation 和 projection的不足。劇場是人和建築一起與人能量交換。觀眾的眼睛只會注意到演員身上和他們的台詞上,不會被圖片轉移


劇場表演,你的觀眾在台下,你需要和觀眾完成交流,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表演時很少出現背對觀眾的情況。在劇場表演時,很多情況並不符合真實的情況,譬如很多獨白和旁白的時候,在現實生活中你不可能對著空氣講話,但如果在劇場,台下全部是觀眾,你竟然不會覺得彆扭。此外,劇場表演因為布局觀眾背景等等的局限性,在表演時要加入很多誇張的成分,沒有人會真的那樣走路的。
而影視出演,你更多的眼神不是在看觀眾,你也不需要跟他們交流,你需要和你自己完成交流,需要真的把自己放到情形中,需要塑造更真實的人物,演出更真實的戲。
在表演時最重要的是,真聽真看真感覺。
其實這話源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

我以為,劇場演出更多的講究的是規範,像一個規定一樣演出,它是有一個滿分的表演存在的。而影視作品不會有這個滿分,你可以加入更多的變化在裡面,譬如,我們看過那麼多令狐沖,他們都有不同,但我們看過那麼多四鳳,她們幾乎都相同。


不管是現場表演還是影像放映都是經過反覆修改最後定型的,現場表演由於取景範圍角度等的局限性,應選故事發生最集中的場景,每次換景盡量要安排一個故事節點,以短劇情為主,整個故事若短,則在劇尾安排長意,故事若長,則宜將深意埋在劇中,另外選擇在中遠景距離條件下觀眾能聽清看清的語言造型和動作。


具體可以參照以下演員的作品表演:齊溪,濮存昕,袁泉,陳道明,秦海璐,馮遠征,暫且這些


舞台上的表演相對來說比較誇張,動作,語言,鏡頭前要求你更加生活,要有更加細膩的表演 一句兩句也說不清這問題真的能夠寫一篇畢業論文了


演舞台劇的可以演電影,但演電影的不一定能演舞台劇。


推薦閱讀:

張國榮為什麼那麼紅?
作為演員,演電影和演電視劇有什麼不同?
如何評價《演員的誕生》中各位演員的表現?
戲曲的武打用到影視里可行嗎?
音樂劇、歌舞片、音樂劇電影這三個概念有何異同?

TAG:影視 | 演員 | 演出 | 表演 | 劇場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