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沒有陸地,海洋生物可能掌握科技嗎?

據我所知,很多化學反應在海洋中無法表現性質,海水中不存在火焰,即使是現在一些工業過程也無法在海水中進行 ,人類使用的機器大部分在海水中都會損壞,海水有很強的腐蝕性,海洋生物難以使用工具,海洋是立體的,海洋中很難發展所謂的「農業」,海洋中很難觀測天文現象等等。
那麼,如果地球一開始就不存在陸地,海洋中的生物能否掌握科技呢?
………………………………
問題補充,我覺得吧,不應該期望恐龍在後背上進化出機關槍這種事。
基礎上就一大堆困難,怎麼能期望以後呢?
比如,海洋中的「科學家」 ,該怎麼排列出一張「元素周期表」?我真的想不到。
很期待一個有理有據的推演。


回答 @Mon1st 提出的一些質疑

1.氣候不穩定性

大氣成分對行星氣候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其中CO2和H2O含量(溫室氣體)直接決定了行星在多大範圍內能允許地表液態水的。行星脫氣會使大氣層不斷累積CO2,而地球上的硅酸鹽風化可以移除這些的多餘CO2(負反饋系統),使得這個地質循環達到了一個平衡點,氣溫長期穩定。但如果地球沒有陸地,當CO2移除只能依靠海底玄武岩地殼風化時,移除效率就被大大降低。後果就是,行星不斷脫氣CO2,大量CO2累積在大氣層中無法被移除,導致失控溫室效應(Abbot et al., 2012; Foley, 2015; Kitzmann et al., 2015)。

近幾年來,海洋行星的氣候不穩定性也成了系外行星科學一個研究熱點。Kitzmann的團隊還發現海洋行星上的CO2反饋系統是正反饋,因為海洋的CO2溶解度強烈取決於溫度,當溫度升高時溶解度降低反而會導致更多CO2遺留在大氣層而加劇升溫,而溫度下降時海洋溶解度上升還會減少用於溫暖行星的CO2而導致行星降溫更快。也就是說,雖然海洋本身擁有穩定的溫度,但行星不斷脫氣CO2最終會破壞這一平衡。

金星海洋被蒸發倒和有無陸地沒有關係,而是我舉得一個可以顯示碳酸鹽-硅酸鹽循環重要性的例子。金星大氣中的CO2是地球大氣CO2的20萬倍。事實上,地球上的CO2是全部封存在硅酸鹽內的,硅酸鹽內的CO2是地球大氣CO2的17萬倍,和金星CO2總量相當。地球如果沒有這個地質循環,今天也和金星差不多了。

2.營養輸送

我需要澄清一下,我之前也確實沒有說清楚。我這裡指的是,養分密度和輸送,養分總量則沒有那麼重要,見圖4。同樣範圍內,行星成分不變,海底熱泉輸送的養分只有大陸剝蝕輸送的0.0001%。11月13~17日,懷俄明州舉辦了一個系外行星科學的會議,其中生態學家Fisher就提到了海洋行星的養分輸送不足問題。

3.我也不知道該叫什麼

我有限的知識不敢回答這個問題。我傾向於使用趨同演化來解釋,也就是說生物的演化路線大致都會向智慧生命體匯合。只是環境決定它們能不能發展出科技和一些細節。個人觀點。你對這個問題應該有比我更深刻的見解,畢竟神經科學。我這裡引用Stern一篇論文的觀點,看能不能說服你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why animals had to crawl out of the ocean to evolve into technological species: First, technological species must be able to manipulate materials, requiring dexterous appendages or hands. Hands would never have evolved in the ocean, only in the forest, wher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or grasping skill and strength was intense. Seco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ye has driven much cerebral complexity, and – because light carries so much farther in air than in water – the brain-eye system evolved much more rapidly on dry land. Finally, the heavens are visible from land, mostly hidden from sea creatures. All creatures understand the sun daily cycle – the predictable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sun - at some level, but the more complex monthly lunar cycle, the still more complex planetary cycles, and the subtle yearly star cycle took increasingly complex cognition skills that must have been key for stimulating 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s such as science and religion. Understanding the predictable movements of the night sky was a key development in evolution of our technological species.
這裡有三個原因為什麼動物需要離開海洋才能演化成科技物種:第一,科技物種必須可以擺弄材料,而這又需要靈活的附肢或手。手永遠不會在海洋中出現,只能在森林裡,因為需要掌握技巧和力量的環境壓力很大。第二,眼睛的演化促進了大腦複雜化,因為空氣中接受的光亮要遠多於在水中,大腦-眼睛系統在陸地上會演化得更快。最後,在地面上可以看見天空,而海洋生物很難看到。雖然所有生物都一定程度明白晝夜交替,可預見太陽的出現和消失,但更複雜的月球周期,行星周期,還有微妙的恆星周期,需要非常複雜的認知技能,反過來是刺激抽象概念化比如科學和宗教的關鍵。理解夜晚天空的天體運動是科技物種演化過程中的關鍵發展。

原諒我的垃圾渣翻譯


生物大神@Mon1st 回答中的幾個反駁論點都非常精彩和重要,指出了我原回答中一些漏洞,我有時間需要再進一步澄清我的觀點和一些概念問題。有些地方我確實沒有說明白。


再次更新,看了很多人的評論。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沒理解到我說的什麼,另一類我就要祭出某些剃刀原理了。如果你屬於後者,我建議你還是不要評論的好。


如果有反對意見,就寫在評論裡面,我們可以敞開討論。第一次寫這種類型回答


先說答案,不可能的。以上所有答主都犯了一個邏輯錯誤。他們都假設了沒有大陸,海洋生命也能發展到今天的多樣性和今天的複雜性。事實上,在沒有大陸的海洋行星上,生命起源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就算生命誕生了,進一步演化幾乎是不可能的,它們最多只能停留在初級生命。

原回答

  1. 氣候問題

先從地質學的角度談一下,海洋行星(完全被海洋覆蓋,完全沒有大陸)氣候會非常惡劣。在地球上,碳酸鹽-硅酸鹽循環的作用類似於自動調溫器。簡單地說,它控制了大氣層的CO2(主要溫室氣體)含量。通過移除大氣層CO2,之後與風化陸地硅酸鹽礦物結合,形成碳酸鹽,再被俯衝進地幔,之後再通過火山活動釋放到大氣中。因此,地球上大部分CO2都被鎖在碳酸鹽和地幔中,而沒有導致大氣層含有過多溫室氣體。海洋行星上,這種調溫器就不存在了。很快,行星表面變得要麼太熱,要麼太冷。碰到這種情況,如果行星變得太熱,會進入失控溫室狀態,整個海洋在萬年級尺度上會全部蒸發然後逃逸到太空,就像過去的金星,今天金星大氣層中97%都屬於CO2(金星的氘/氫比值發現它曾有和地球相當質量的海洋)。如果太冷,海洋行星也會變成雪球行星。

圖1.碳酸鹽-硅酸鹽循環示意圖

圖2.海洋物種丰度圖。越紅多樣性越高,最高的區域都在大陸架上。

2. 營養問題

在地球上,降雨沖刷大陸岩石(花崗岩和安山岩),再通過河流把大陸礦物帶到海里(海岸、大陸架)。這些大陸礦物富含大量生命需要的營養,比如磷、鉀、鈣之類的。這也是為什麼,海洋生命多樣性往往在大陸架附近是最高的。海底的岩石屬於洋脊玄武岩(MORB),MORB是無法像大陸花崗岩和安山岩一樣提供足夠營養的,而且海水對海底岩石產生的侵蝕效率遠小於雨水沖刷。對比深海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後者包括大陸架),你會發現前者微不足道。畢竟陸地營養總量是海洋的一百萬倍。在完全沒有陸地的海洋行星上,由於營養供應是高度有限的,生命很難再演化得更複雜,甚至可能僅限於單細胞生物。

圖3.宜居三角示意圖。要發展出高級生命,需要大氣層、陸地和海洋

圖4.三種不同運輸營養到海洋的方式。第一個方塊是海洋與海底岩石互相作用,幾乎無法產生出生命必要的營養;第二個方塊是海底熱液系統,少量營養;第三個方塊是大陸風化、侵蝕和運輸產生的營養,非常充足。

3. 科技問題

要演化出科技生命,陸地的存在是必要的(見第二節),它們也只能在陸地上出現。海洋環境會讓生物進化出流線型身體形態,因為在移動時阻力最小,而這對於大部分海洋生物來說就已經足夠了。而陸地生物,需要適應奔跑、彈跳和攀登,所以它們的身體非常靈活,這為我們今天能夠操作和建造打下了基礎。其次,智慧海洋生物(比如海豚)看不到天空,沒有陸地生物的優勢來思考和研究宇宙。而每次被夜晚暴露出的宇宙,正是促使人類思考和進步的一大原因(宗教、科學無一不和解釋宇宙起源有關)。

圖5.人類EQ=7.5,海豚和鯨魚EQ分別達到了3和5以上,是除人類以外最智慧的生命體。但它們因為生活在海洋中,沒有進化出能操作和建造的能力。

REF

Life in the Universe (3rd Edition)

Dohm, J. M., Maruyama, S. (2015). Habitable trinity. Geoscience Frontiers, 6(1), 95-101.

Maruyama, S., Ikoma, M., Genda, H., Hirose, K., Yokoyama, T., Santosh, M. (2013). The naked planet Earth: most essential pre-requisite for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life. Geoscience Frontiers, 4(2), 141-165.

Stern, R. J. (2016). Is plate tectonics needed to evolve technological species on exoplanets?. Geoscience Frontiers, 7(4), 573-580.


我只想知道在海里怎麼燒水。。。


回答這類腦洞問題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正面回答。認為可能的話,就講一個故事,像軍旗推演一樣給出海洋科技進化史(例如紫霞狼的回答)。認為不可能的話,就列出發展科技的必要條件,並且論證只有陸地才能夠提供(例如學生的回答)。這兩類回答我都很敬佩,前者需要充沛的想像力,後者需要廣博的知識。

第二種是側面回答。我無力給出可信的進化史,但仍然認為不容易排除海洋科技。因此在這裡會討論一些海洋科技面對的主要挑戰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高票回答的幾個點都很精彩,先列舉並回應一下。

1. 氣候問題。我的理解是沒有陸地則無法維持穩定的液態海洋。@學生的主要論據是,地球上存在依賴於陸地的碳酸鹽-硅酸鹽循環,並且這循環通過緩衝溫室氣體的濃度來調節氣溫。

回應:海洋本身已經是非常好的控溫系統。存在陸基控溫過程不能推出失去陸地後會完全蒸發/徹底結冰。實際上,學生給出的例子,金星,很可能是由於過於靠近太陽,而非失去陸地,而蒸發的。此外還有太陽風等依賴於其它非陸地因素(磁場)的可能。

結論:持續存在的液態海洋是可能的,並且深海溫度可以保持穩定。主要限制因素:太陽輻射(地日距離)和大氣壓。

2. 營養問題。我的理解是由於陸地有更大量的營養物質,所以海洋生物的多樣性限制在單細胞生物。這裡的營養指各類元素(氮磷鉀等)。營養依賴陸地是因為海底的岩石成分單一,且缺乏將養分從岩石中提取的過程(陸地上有雨水)。

回應:這是一個定量的問題——即使我們採取最為嚴苛的地質改造手段,即直接消去地球表面的陸地而得到營養貧瘠的海球(比如說消除了90%的養分),仍然需要說明為什麼10%的養分就不能產生足夠複雜的生命。這一論斷看起來十分可疑,因為按照同一邏輯我們似乎可以說一顆較小的有陸地也有海洋的星球無法產生科技。另一方面,如果採取更溫和的手段來進行我們的思想實驗——增加海洋厚度以至於整個地球都被水體包圍——那麼沒有理由認為養分總量會減少。

結論:海球的營養總量相對地球不會減少,但分布可能發生變化。沒有證據支持海球的營養分布會低於某個「科技生物閾值」。

3. 環境複雜度。 @學生 的原標題是科技問題,我的理解主要是指地表環境更為複雜,需要靈活身體,而海洋環境過於簡單,只要進化出流線型身體就沒有太多新問題了。此外,海豚看不到天空。

回應:海洋動物同樣面臨複雜的生存挑戰。單會游泳是不夠的,還要覓食和躲避捕食者。章魚的靈活手腕控制難度要高於人體(因為沒有固定的關節,自由度更多)。海豚晚上跳出海面是可以看到天空的。而且海豚是先在陸地進化的哺乳動物,不太適合這個問題。就算章魚看不到天空,也完全不能推斷出章魚不可能進化出技術。

結論:海洋生命同樣面臨複雜挑戰,特別是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軍備競賽。

4. 今天的地球海洋中沒有產生科技文明。來自 @Sudge Cao 的回答。

回應:這是一個將可能性等同於必然性的邏輯謬誤。只要把時鐘調回到人類出現以前(對地球歷史來說微不足道),按此邏輯就可以推論地球不可能產生科技文明了。


一些其他的挑戰如下。

5. 能量來源問題。我們大約可以認同產生科技的必要條件是掌握足夠多能源。現代意義上的科技革命依賴於對礦物能源的利用,而「用火燒水」似乎是無可避免的一個步驟。那麼海洋生物是否可能採取其它方式來掌握能源呢?

回應:只要看新能源就知道,許多形式都不依賴於陸地,例如潮汐能、地熱、太陽能等。儘管這些能源人類是用高度發達的技術獲取,初級的利用方式仍然是可能的。

6. 交流和文化傳承問題。一般認為人類的重要進化創新是語言以及文字。前者允許高效而複雜的信息交流;後者允許跨代信息傳遞。水體環境是否會對此類能力造成不可跨越的限制呢?

回應:對語言進化的一種假說是運動-發聲理論。即原本用於學習身體運動的神經迴路被複制並控制發聲,從而產生了學習發聲的能力。那麼可以想像,如果這一複製發生在(比如)章魚控制身體表面顏色的迴路,那麼就有可能產生學慣用體表圖案傳遞信息的能力。當然即使在水中聲波交流也是可能的(如鯨魚)。至於跨代信息傳遞,必然需要某種穩定的載體。注意到石板刻印的形式即使在海底也可以穩定存在,至少在起源階段不成問題。至於更高密度和廣度的載體(類比大規模印刷術)的確需要非常不同的創新。


綜上,其實我也覺得在純水體星球中的生物發展科技會遇到比陸地上多很多的困難。可能把地球用水覆蓋之後技術文明就滅絕了,並且以後很長時間內也不會產生。但是要說絕對不可能還是難以接受。可能是懂得少所以思維廣吧。。。


進化的必要條件是海量的死亡率,學過生物的都知道,基因突變是隨機性的,那些有利於生存的基因才會被保留下來。

所以,由於隕石迅速改變了氣候,哺乳動物方可取代恐龍統治地球。穩定的外部條件幾乎等於停滯了生物的演化,海洋就是一個穩定的生態環境,比如鱟這種東西,最早的化石出現在泥盆紀,這個物種整整4億年未發生任何形態上的變化,在陸地上這是無法想像的。


看過一個電影叫《降臨》,裡面先進的外星人就是生活在封閉的液體(記憶中是這樣)中,說明這裡面是有想像空間的。

在討論海洋生物能否掌握科技之前,我們先討論下什麼是科技。

科技是科學和技術的縮寫,現代科學誕生不過幾百年,但是技術伴隨著整個人類演化史,比如生火、磨製石器等等。

然而不要忘了,很多動物都掌握了核心技術,比如烏鴉用棍子掏出盒子中的花生米,猴子用石頭砸開堅果,螞蟻高超的建築技術等等。想像一下,一隻章魚用腕足拿著海底石塊砸開貝殼吃肉,並把吃不完的貝殼肉塞入海底鹽湖儲藏的時候,它是不是很像用石器的原始人?

繼續往下推演:

某一個聰明的章魚哥發現鹽湖能夠儲存食物後,更加勤奮地敲打貝殼儲存食物,以佔有更多的雌性和後代,最終誕生了私有制——我的食物和石頭全部留給我兒子。

私有制保障了聰明章魚的兒子有足夠能量供大腦(神經)發育,智力越來越高,整個章魚群高度社會化,終於發展出了貝殼養殖,期間不斷引種世界其他幾大洋的貝殼改進作物品質,成功進入農業社會。

智力發育和私有制導致整個章魚社會財富極大增加,一方面有些聰明章魚嘗試用不同的石頭敲打貝殼,不斷改進,有些章魚適合干苦力敲打貝殼,最後形成了社會分工;另一方面,私有制加劇了資源的爭奪,貝殼總是有限的,整個海洋的章魚分成幾個大國互相攻打,武器研發十分重要,促使各國章魚不斷在海底尋找金屬,最先進入了錳時代(錳結核),最後還發現了隕鐵等等,最後發展出了一套成熟的利用海底火山熱泉煉鐵的工藝,成功進入鐵器時代。

章魚社會的財富在瘋狂逐漸積累,導致一大批富二代章魚閑的蛋疼,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以及「要有光」,軸心時代一大批章魚哲學先賢誕生了。

又過了不知道多少年,期間各個章魚國由於洋流變化,逐漸交流減少。

某一天,大西洋的窮逼章魚不知道聽誰說太平洋遍地黃金,一心想要來到東方淘金,於是很多亡命徒章魚開始環球航行,地理大發現、殖民地、廣闊的太平洋市場促使大西洋章魚瘋狂改進技術,終於誕生了海底洋流動力輪機,從此爆發了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急需改進技術以提升效率,大批章魚投入技術研究並不斷總結,從而誕生了科學。科學又不斷改進技術,形成良性循環,最終進入了互聯網社會。

——一隻拿著手機打字的章魚如是回答


會,比如人工智慧


很有意思的問題。

工業農業火焰機器什麼的,不過是人類給他的定義概念,如果真有海洋智慧生物,不一定需要這些概念,但這些事也可以做到。

大家都知道人類是靈長科生物,由猴子進化而來。如果說海水生物能進化出智慧生物,那我覺得最有可能的生物是————軟體目頭足綱,章魚

抱歉

高智商:章魚越獄的故事太多了。

發達的神經系統:發達到精確控制每個細胞變色。

發達的視力:簡單來說的話,高等頭足類的眼睛在設計上相對脊椎動物有兩個主要的固有優勢。一是他沒有盲點,二是他能夠判斷偏振光的方向。

先進的大信息量交流系統:自帶細胞級解析度的彩色顯示屏。

多腕足:可以干細活,可以靈活使用工具,效率高上。

...

頭足綱的生物優勢太多其他我就不細說了自行百度。

其實也就差那麼一步進化。

說回來從猿進化成人這中間這速度像是開了掛,不合理,科學家也無解,各種玄幻的猜想也都是猜想。那麼當年如果開掛的不是人,而是章魚………………(此處留坑,歡迎來填,發到評論區,我會帶署名粘出來。)

你確定?你確定章魚沒進化出來?你確定人類不是活在一個大魚缸里?

不過我這裡有一個現編的理論:智慧生物先入為主。

人類已經入主地球了,說明其他生物進化成智慧生物的路子已經封死了。人不會允許新的智慧生物出現,畢竟有猜疑鏈。

章魚:窩艹啦個馬!等我進化好了滅泥勸假!

會不會有真空智慧生命質疑我們,引力太大,火箭發射需要海量資源,空氣阻力太大,移動速度太慢,氣體密度大,生物都會被壓扁的,這種環境怎麼能誕生科技呢。


不會,現在海洋里有什麼高科技高等生物嘛?我們陸地上的生命又沒耽誤他們


有可能,但絕對需要更好的運氣,大概相當於天天中彩票,連續中個一兩百年的樣子。

我設想的海洋智慧生物根本不依賴太陽能,而是深海火山口的熱能生態圈。在一個地質周期內,地震頻發,環境不斷改變,迫使生物不進化就滅絕。最後產生了某種可以用觸手搬運石塊磨製工具的生物,文明就此誕生。

普通的海洋最大的問題不是不能點火,而是太穩定了。沒有環境變化帶來的壓力進行淘汰,就不太可能進化,適應環境的物種經歷一百萬代也照樣適應環境。鯊魚作為食物鏈頂端居然可以上億年不需要進化,自然不太可能發展出智力。


如果沒有陸地 首先就不會發展出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海洋生態,因為目前地球上絕大部分海洋生物是依賴於淺海日照充分的珊瑚礁為基礎的生態鏈的。

如果僅僅是撇去陸地生物純看海洋生物,那麼確實目前沒有這方面跡象而同時我們掌握的樣本實在太少-人類本身就是這顆星球幾乎唯一成功的智慧生命,有太多偶然性在裡面。

而且掌握科技對人類而言也真的就幾百年的事情,你這步子邁得太大了扯到蛋了,還是先討論發展出智慧生命建立文明的可能性吧,這是基礎。如果連社會分工都無法形成,生物只能停留在最基本的自然本能階段。


謝邀,我覺得不行。
陸地生物也是只有人類掌握了科技。太難了,據我所知人類有靈長類善於抓握的手、能直立的身體,祖先曾經在東非大裂谷攀岩,為了讓重心貼近岩壁前肢變短後肢強壯,為直立奠定基礎,像紅毛猩猩完全站不起來,也就騰不出手。在非洲這麼惡劣的環境下被逼迫,才最後可以掌握科技,已經算是奇蹟了吧。
另外我覺得這不光是有沒有可以使用資源的問題,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區別有一個是人擅長計劃,就算是人的親戚猩猩也只能計劃十幾天以後的事,而人可以直接計劃老年的事。這是能不能掌握使用資源方法的問題。


沒有陸地的情況下,海洋生物會先掌握「漂浮鳥巢」這種有機質安全魚窩的建築能力,然後成為兩棲類,最終掌握火、金屬冶煉,最終能夠到達能移民其它行星的科技水平。

這樣的行星很可能海底普遍非常深,所以在海面上活動的大多數生物是沒有深潛能力的,而一個漂浮的有機質的窩,對於海洋生物來說就是一個躲藏的堡壘。

浮動有機質陸地就像一個開了掛的,無法被入侵的家,可以開始是一個浮動在水面上的窩,然後掌握躲到浮出水面部分的能力,在一個沒有海鳥的行星,這個能力是有進化優勢的。

最初的窩很可能是依託高緯度地區的巨大浮冰(北冰洋冰蓋那樣子)建立,逐漸面積越來越大,越來越結實,最終不依賴浮冰。

多個個體的堡壘逐漸會組合成為巨大的城堡,形成綿延幾公里的巨大海上漂浮陸地,厚度也能夠非常厚。並且這種巨大陸地將成為多種生物一起生活、互相依存的浮動生態系統,將誕生「陸生」植物。其中早晚將有些達到章魚這種水平智力的生物成為「陸上」生物。

所以一個沒有陸地的地球,如果溫度適宜,運氣好,還是能有生物經過漫長的時間有能力移民火星的,並無絕對的壁壘。

-----------

是否掌握科技的界定還是比較麻煩的,畢竟章魚、海豚的使用工具、感知能力、語言、社會都非常強了,但如何界定其生產力呢?我覺得有個比較簡單的界定方法:此生物經過時間積累,能否掌握移民其它行星的能力。如果這個上限都能做到,那就肯定是了。

從腦力上看,海豚章魚進化進化還是能夠有足以理解物理學的能力的,時間長了,市場經濟、文化行業、製造業都是能搞的。那麼關鍵就在於製造業在能量利用和材料學上的水平了,畢竟搭窩銷售給負責打獵的同族也是製造業。


液體環境很難誕生文字系統,沒有文字系統就不足以傳播和傳承各種知識和經驗。

比如虎鯨是有語言系統的,能團隊協同工作。但不同的族群語言不通,很難繼續進化高等認知。

另外液體環境下低等動物印刻石板來記錄信息太困難了,細節可以自己腦補。


我和媳婦說
章魚老聰明了
要是壽命長點
早統治地球了

媳婦說
水裡寫字兒都存不住


我覺得吧,首先我們就把科學的定義變得很狹窄——題主提出的是人類文明現階段的科學,但並不代表著這是唯一的科學。

個人理解,所謂的科技,應該是總結自然規律,理論推陳出新、改造自然的技術。

所以,如果有一種生物,它生存下去需要捕獵,所以它就進化出了爪牙,如果爪牙不夠效率,它就進化出了水刀——當然,這可能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然後它們意識到了,這樣效率太低,然後進化出了快速進化的能力,甚至是定向變異的能力——這算不算是生物改造技術上的登峰造極?

然而自始至終,它們不需要額外的工具。它們將擁有強大的自身適應性,適應任何環境,從海洋崛起,飄入大氣層,甚至掙脫星球引力,成為星際物種——宇宙太大,誰能說沒有這樣的可能?

再者,談一個玄而又玄,但又在很多科幻作品中存在的,念力。如果一種生物能夠憑空在原子層面製造宏觀物質,省去額外的用於加工的機械,你就能說他們的科技層次低嗎?他們已經認識到了物質的微觀層面,對世界的理解未必比現代人類低。

所以,地球的環境限制了人類的想像力,地球的現狀讓我們下意識否定了很多可能性。但誰知道,海洋中是不是誕生過另一個異族的文明?也許已經泯滅,也許還未發生,但不能否定這種可能。

他們未必要走我們的道路,因為通向終極真理的道路,從來不是只有一條。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人類的進步來源於對能源的掌控和對星空的探知欲。
從能源的開發史來說,依次是生物能,化石能,蒸汽機,電能(包含太陽能),核能。_相信海洋生物開發蒸汽機在海底冒泡一定很有趣,在海面找個風平浪靜的地方放置太陽能電池板也很容易,在海龜和海豚的戰爭中發現質能方程並開發出原子彈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以致後來建立環太平洋質粒加速器也得到了包括珊瑚和鯨魚的一直同意。
另外,透過海水用海底球面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觀測星空一定比在陸地上有更多的發現~
純屬扯淡~


首先地球上既有陸地又有海洋,陸地上有高等生物,海洋里沒有!是因為陸地的存在導致海洋里沒有進化出高等生物嗎?應該是海洋限制了生物的進化,或者說海洋的環境限制了科技的發展


上面的人說了那麼多,我只談一點那就是繁殖。

陸生的無論是胎生和卵生總比靠水才能繁殖的兩棲和水生動物有優勢吧

更外掌握科技了說明有了一定的文明,也說明有了一定的倫理。那麼以我這個陸生動物的思想來考量「到了海洋動物的發情期,滿天,不,滿水都是精子。空氣中,不,海洋中瀰漫著的精子的味道。啊,春天到了。」


推薦閱讀:

人類進化史為什麼保留了色盲基因?
作為穆斯林,你如何看待進化論?
為什麼大多數魚都是側扁的?
螞蟻、蜜蜂等真社會性動物個體的社會性行為,是先天決定的,還是需要後天學習的?
醫學阻礙了人類的進化嗎?

TAG:進化論 | 文明 | 生物學 | 地質學 | 海洋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