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日期是如何統一的?
例如,十五世紀義大利、希臘等部分歐洲國家開始使用儒略曆,而那時的明朝在使用中國農曆。請問在日期這個問題上是怎麼處理的?後來又是怎麼統一的?在回顧歷史問題是又是如何換算不同演算法下的時間的?
首先,古代的日期從來都不是統一的,你用你的,我用我的。所以歷史學相關領域對待日期要非常小心地求證。比如《史記》中有年表,一大作用就是把列國不同的紀年方法做對照。西方也是如此,各國都曾有自己的曆法體系,各種典籍並不統一,曆法體系本身也多次變更。其中也有中斷,死無對證,到現在都沒法統一起來。有些方法可以幫考證,比如天文現象,歷史地理重大事件等等,但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歷史過去了,有些東西就永遠消失了。
至於東西方,主流的是西方(儒略曆+格里高利曆,後者就是現行公曆),東方(以中國為代表)是干支紀年月日+皇帝年號,後來雙方發生接觸,你說你是2月14情人節,我是正月初一過春節,那好,大家各自推算不就對應上了嘛。有系統的演算法,有一個起算點,就好說了,
我倒覺得最佩服的是翻譯,當初相遇時雙方為了對應起來肯定非死勁兒了。利瑪竇就記載他請了個中國人教漢語,沒詞典啊,說到「滾」,那人就真的在地上滾來滾去!哈哈。不扯了。 貌似被邀了。不是專業的不好意思亂說,就說一些自己知道的吧。
不知道樓上那位為什麼被摺疊了,但是說的沒有錯啊。
曆法源於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會對人類的生產勞動,尤其是農業有很強的預示作用。所以它要最大程度上準確描述天象。所以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它第一要務是擬合天象,所以曆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必要根據事實進行修改和調整。農曆的發展就是這麼一個複雜繁瑣的過程。而公曆,主要的一次修改是格利高利十三世改儒略曆為格里高利曆。但是對於歷史研究來說,曆法更注重的是對歷史事件的標註性,必須是一成不變的,某個事件發生在某年某月某日,如果曆法變了,因此將歷史事件的日期改變是一件極為麻煩且沒有必要的事情。例如從前的曆法發生了誤差累計導致過去某個冬至日太陽直射點並不在南回歸線上或者某個朔日也能看到月亮,人們是不會將其日期改變的,只要今後不再錯了就好!
所以歷史研究需要的曆法是一把永恆不改的尺子,哪怕它刻度的標準不盡相同,也不能隨便更改。否則將會大亂。現在世界上通用的這把尺子便是公曆,它的前部分是儒略曆,後面一小部分是格利高利歷。雖然儒略曆的誤差較之格利高里歷很大,但是畢竟已經使用了上千年,影響深遠,所以不可能,也沒必要對利用儒略曆記載的日期進行修改,而其他文明通過自己的曆法記載的歷史事件在轉換成公曆日期的時候,也要考慮公曆當時的計算規則。不然會導致兩個日期相同的時間竟然發生不在同一天或者同一個事件發生的時間有兩個日期的笑話。牛頓的生日就有兩個,1642年12月25日(儒略曆),以及1643年1月4日(格里高利曆)。
為了避免文化差異等因素對日期記載的影響,天文學上採用了「儒略日」紀日的辦法,這是一個只考慮日子更迭而不考慮月份年份的記法,儒略日的起點訂在公元前4713年1月1日格林威治時間平午(世界時12:00),之後每過24小時就加一天。數到今天已是2456617天了。因為這個紀日方法比較絕對,所以常作為曆法轉化之間的橋樑。而中國的曆法雖然不斷有定朔置閏改正等事,但是干支紀日一直是連續不斷的,所以兩者有很強的參照性,便於兩曆日期的對比。
任何一個文明都有必要將自己的曆法所記載的日期找到在公曆上對應的點,這樣才有助於世界意義上的歷史研究。例如考證孔子和釋迦牟尼誰出生的早,亞歷山大大帝進攻印度的時候中國人在幹什麼,都是歷史學家樂此不疲的事情。
就研究中國史的學者來說,也有必要將中國的歷史事件的日期轉化成公曆的日期。例如孔子的誕辰或者武王伐紂的日期。這項工作的首要方法是查史書當中對中國古代曆法的記載,對此二十四史提供了明確的資料。每本史書都會有《曆書》的篇章,用以記載該本史書記載年限當中每年的定朔、置閏的具體情況。所以我們就有了具體推算的數據。一般來說農曆的月份是嚴格按照十二地支的順序排列的,但是正月具體在哪個月,是有統治者來定的。所以推算的時候需要考慮的情況很多,不過這項工作已經有前人完成,並編製成表,我們想知道某某朝代某某年號某月某某日,查表即可。
例如孔子誕辰一事,學術界尚有很大爭議。史記記載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未記載日期,而《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記載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一年,月份前者記為十一月,後者記為十月(公羊傳:(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穀梁傳:(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這可能是因為春秋時期國家之前的正月不同。而兩傳同時記載,孔子誕生的這一年,九月庚戌朔日和十月庚辰朔日都有日食,據天文學上的計算,公元前552年九月初一卻有日食,但是十月初一沒有。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九月那次日食的記載是正確的,那天的公曆日期為公元前551年8月20日(儒略曆),這一天的干支為庚戌,而有記載孔子生於庚子日,為50天後,即為公元前551年10月9日(儒略曆)。但是為什麼現在通行的孔子誕辰是9月28日?因為他們計算的是格里高利曆的日期。儒略曆沒有百年不閏四百年才閏的規則,說以儒略曆每400年就會多3.12天。從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規定春分日必須在3月21日後,誤差就開始逐漸累積,1200多年後,儒略曆到1582年時,春分日(3月21日)與地球公轉到春分點的實際時間(3月11日)已相差10天。所以1582年羅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把全面儒略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為格列歷10月15日,中間銷去10天。同樣從公元325年到公元前552年這877年間,儒略曆比格里高利曆差了6天,所以儒略曆的公元前551年10月9日這一天的格里高利曆是公元前552年的10月3日。前面我說過,為了所謂的「準確」而非要將1582年之前的歷史用格里高利曆來計算是得不償失的。所以我們一般都採用10月9日這個說法。
孔子誕辰的另一說法是取《史記》當中的年份(魯襄公二十二年)和春秋兩傳當中的十月庚子日的說法,確定為儒略曆的10月4日或者格里高利曆的9月28日。但是這個說法沒有天文學上的佐證。
由上可見,實際過程要比計算理論上複雜,一方面史料提供的信息可能會不完善甚至之間有矛盾,這給考據添加了極大麻煩。為此,還有一個檢驗史料、作證事實的方法,即史料中對天象的記載。人們可以根據日月食、彗星回歸的年份、行星的位置、乃至超新星爆發來檢驗歷史記載。例如史書當中的《天官書》當中會有大量的天象描述,而天象,尤其像日月食,具有很強的規律性,人們向前推算附近時間內的日月食的公曆日期,就有了一個兩歷對比的準繩。還有像1054年金牛座蟹狀星雲M1超新星爆發的天象,《宋史·天文志-第九》記載:「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出天關東南可數寸,歲余稍沒」,同時日本等其他國家也有記載,這樣這一事件就造成了校對兩歷的準繩。
一般來說越古老的事件推算日期越麻煩。而且史書對年份的記載方式是主要是年號紀年而非干支紀年,這樣導致對年份的推算要求年號的使用年限的記載必須準確,否則將一錯再錯。例如史料當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周厲王時期國民暴動產生的共和時期的具體時長,導致歷史時間的推算至此斷代。十幾年前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應運而生。不考慮工程實施的方法和結果的可信度,工程提供了這麼一個思路:跳過對共和時期的時間的尋找,直接去考證武王伐紂這一事件的日期,先通過史料記載的戰爭發起時的天象,計算出符合該天象的若干時間值,再通過考古學等手段不斷縮小時間範圍,最後確定武王伐紂的日期為: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
古代封建王朝都經常說奉正朔一詞,正朔,不僅指的是皇帝的年號,也包括日曆,我們現在經常說的老黃曆,其實就是欽天監每年頒行全國的皇曆,全國通用
推薦閱讀:
※夜晚,沙漠里看星空是什麼樣的體驗?
※宇宙整體電中性嗎?實驗如何檢驗說明?
※從地面蓋樓能到達月球軌道嗎?
※人類首次發現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 的意義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或者進步?
※如何分辨宇宙中的光線是否被引力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