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 11 月 18 日世界最大飛行器「飛天屁股」Airlander10 墜毀?

為什麼會發生這一事故?這一事故對飛艇復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飛天屁股」摔爛了 世界最大飛行器墜毀

脫離停泊塔,「飛天屁股」摔成兩半_湃客科技_澎湃新聞-The Paper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8日報道,在英國貝德福德郡,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器「天空登陸者」Airlander10於當地時間18日早晨在一片田地上墜毀。當時,飛艇正在試飛。英國《鏡報》說,一名女子因此受傷,附近道路被封鎖。


此次事故,我們也非常關注。此次還特地邀請了@黃金一代 分析了「飛天屁股」此次事故可能的原因。

截至目前,我們還沒有得到事故過程的詳細描述,也沒有事故過程的視頻,僅有事後的一些照片。在Airlander的製造商HAV公司的官方網站上,僅僅是發布了一個語焉不詳的聲明:

雖然非常簡短,我們還是試圖從中挖掘一些信息,字面上看:在使用錨泊拖車對Airlander進行轉場的過程中,出現了錨泊塔與艇體脫離的意外情況,Airlander自動啟動了安控措施(據推測是一個撕裂裝置,能夠將主氣囊快速撕破,讓艇體快速泄氣)。錨泊點意外脫離的原因還在調查中,目前Airlander已經排氣不成型,安全地待在地面。

這裡提到的「錨泊塔」,英文名是mast,直譯就是桅杆。這裡的意思應該是錨泊車的桅杆

右上那個小短粗的杆子就是Airlander的錨泊塔了

錨泊塔

固特異飛艇的錨泊塔,估計有十幾米高

錨泊塔在是飛艇和系留氣球兩類浮空器的重要設施,主要作用有兩個:第一個是牽引轉場,類似於飛機的牽引車,是一種用於在機場地面牽引飛機移動的保障設備。

而更重要的作用是浮空器錨泊約束點,當浮空器在場地長期停留的時候,可以圍繞錨泊約束點隨風轉動,以保持風阻最小狀態,也就是艇頭迎風。

根據推測,本次事故很可能是發生在外場錨泊停留的狀態下。因為HAV官方一直強調mast break away,也就是錨泊塔脫離。既然是脫離,肯定是受到了強大的外力,分析有兩種可能:錨泊車的牽引力或者地面突然颳起的側風。

如果是前者,在牽引的過程中脫離,無非是進入了起飛前的準備狀態,因為正常飛行之前也要有這個過程。正常情況下是主動的脫離,如果是鼻塔與艇體的連接點被動脫離,應該也沒有太大危險,因為飛艇本身就是凈重的,在地面也是安全的,不至於啟動安全控制機構釋放氦氣。

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錨泊狀態下突遇側風,將錨泊塔鼻錐處的約束破壞,同時側風將飛艇吹翻,甚至由於飛艇的凈重較小(可能在錨泊狀態下配重不多),出現失控飄飛的情況。這種情況確實比較危險,考慮到駕駛艙內還有操作人員,為了人身安全,地勤人員通知操作人員執行安控操作,將艇體撕開,快速排除氦氣,避免飛艇繼續飄飛,這樣的操作也是合情合理的。從Airlander癱落的位置看,顯然距離機場中心錨泊區有一些距離,所以有極大可能是被狂風吹走的。

從艇體上尾部矢量推進器的結構損傷推測,Airlander出事時發生了比較猛烈的撞擊

Airlander癱落的位置顯然不是在機場的錨泊區域內,很可能是被陣風吹到機場周邊

這張是Airlander場內錨泊的圖片,中間紅色的就是錨泊車,外面那個圓圈就是外場錨泊時的迴轉軌跡,正常情況下,遇到風向轉變時,艇體會圍繞錨泊塔隨風自動旋轉,逐漸穩定到艇頭迎風的角度,這個情況下風阻最小。

當地面遭遇風切變,特別是強側風時,這時飛艇側面風阻最大,錨泊車鼻塔的約束點承受的力也最大。如果超出了約束力極限,則會出現鼻錐與飛艇上約束點脫離的情況,風阻最大的狀態無法得到修正,飛艇就可能會被吹翻甚至失控飄飛。

上圖是Airlander錨泊時的局部照片,可以看到中間的錨泊車通過斜拉鋼索固定在地面的約束點,也可以看到在錨泊狀態下駕駛艙離地面也是很近的。所以如果狂風將錨泊塔約束脫離,那對駕駛艙內的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這個時候採取安控措施強行釋放浮升氣體,防止飛艇失控飄飛,避免人員傷亡也是非常必要的。

錨泊塔脫離的原因

至於錨泊塔脫離約束的原因,肯定有待HAV做出更加詳盡的調查和分析。這裡我想提兩點看法。Airlander的錨泊車和艇體上約束點與傳統的飛艇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傳統大型飛艇都是從頭部進行約束,例如齊柏林NT07,Airship 600,國內的華教2000等,幾乎全都是一樣的方案。

位於德國腓烈特港的齊柏林NT飛艇,錨泊車牽引飛艇移出艇庫

Airship600錨泊狀態(頭部約束)

華教2000飛艇採用的也是頭部約束(固定錨泊塔)

另外,所有的系留氣球系統也都是從球體頭部進行約束的,當然跟飛艇不一樣,系留氣球屬於凈輕的浮空器(所謂凈輕,簡單說就是浮力大於自身重力),所有不需要有起落架之類的著陸機構,除了頭部約束點,一般在球體兩側還有兩個約束點。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PTDS(持久威脅探測系統)系統,這樣的錨泊車設計也是大部分中大型系留氣球系統採用的經典造型

只有Airlander的錨泊車採用的是在飛艇的腹部約束。這樣的設計,除了對錨泊塔的要求會低一些之外,我認為沒有什麼別的優點,反而是艇體腹部的受力狀況會比較複雜,不利於增加其約束力。

上圖紅圈內就是Airlander的艇上錨泊約束點,相比起頭部約束,這樣的約束點可能比較單薄

如果說Airlander的頭比較扁,不適合採用頭部鼻錐約束的話,國產的混合式飛艇「068基地雙橢球飛艇」造型跟Airlander類似,但是同樣採用了比較成熟的頭部鼻錐約束的方案。所以感覺Airlander的錨泊方案並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而是後來改裝的。

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是Airlander的移動平台設計。

我們從照片上都可以看到,Airlander並沒有設計起落架,或者氣墊式著陸裝置,這跟傳統飛艇有很大的差別。

跟Airlander同屬於混合式飛艇的P-791,採用了4個大象腿一樣粗壯的氣墊裝置作為著陸系統,但P-791沒有設計外場長期錨泊的功能

Airlander 沒有起落架,也沒有氣墊,著陸時靠上圖紅色區域的兩根管狀緩衝墊緩衝。這樣子起降是沒有問題的,但地面如何轉場呢?

Airlander的轉場或者錨泊迴轉是依靠下圖紅圈的白色平台,下面安裝的帶輪子的底盤實現的。

假如輪式平台出現轉動不夠靈活的情況,在強側風情況下,沒有快速迴轉,而造成錨泊塔處的受力持續增大,也許是造成約束脫離的一個原因吧。

其實這麼大型的飛艇也許不應該在艇庫外長期錨泊,但是因為艇庫的寬度對於Airlander來說並不夠大,在通過艇庫大門的時候操作非常謹慎,飛艇的尾翼距離艇庫大門最近的地方僅有6米,所以與其經歷出入庫的風險,還不如呆在庫外。所以感覺無論是錨泊車約束還是庫外錨泊的迴轉平台,這些都像是在HAV公司低價回購了LEMV之後,對其改裝後加的設備,也許是無奈之舉,難免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當然Airlander做了很多後期的改裝工作,其中吊艙附近的充氣支撐墊就是在第一出現著陸故障之後,改進增加的設備。

2017年增加的兩個輔助著陸氣墊,只有在著陸的時候才會充氣展開,用來保護吊艙

結語

當然,本文內容僅僅根據目前有限的信息做出的推測,真正的事故原因還需要HAV公司做出詳盡的調查之後公布。不管怎麼樣,希望Airlander能夠早日修復,重返藍天。

本文經科普中國融合創作項目作品《網紅飛艇「飛天屁股」到底經歷了什麼?》整理而成。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黃宛寧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啊!人類!


西班牙內戰
飛艇墜毀
emmmmmmm
下來該某法西斯國家侵略鄰國了


飛艇事故,環球飛行,奧運會。。。。


鋼三套路....內戰,墜毀,某鬍子要開始了.....


推薦閱讀:

飛行員視野中看到的雲是怎樣的?
航班遇颱風該不該繼續起降?
飛機機翼上垂直的豎起是做什麼用的?
國外有哪些航天科技相關的公司在從事太空旅行的業務?
為什麼同樣發射衛星,韓國沒有成功,朝鮮成功了?

TAG:飛行器 | 航空 | 航空器 | 飛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