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種類的魚最好吃?都有什麼樣的做法?

比較喜歡吃魚,希望大家推薦魚以及做法!


最好吃的魚之一,是七日鮮,身扁平,屬比目魚或鰈魚科。鰈魚種類甚多,眼睛的方向不同,也叫成左口或右口。體積也各異,大西洋中抓到的,可達十二尺長,身重一百五十公斤,當成刺身,可分給一千人吃。

七日鮮已被我們吃得快要絕種,剩下的還有方脷,也極稀少。在市場中出現時,小販叫住倪匡兄來買,吃魚專家的他,叫小販把魚翻過肚子來看,是潔白帶粉紅色的才是正貨,如果看到的是帶有黑斑的,蒸出來後會發現肉質粗糙,並且有渣滓,故看魚,也要有慧眼。

倪匡兄一生吃魚無數,幾十年前我們到「北園」,大廚鍾錦前來,說有一尾青衣,要還是不要?倪匡兄皺起眉頭:「雜魚嘛,怎吃?」

當今這些普通的珊瑚魚也已經是寶貝了,就像平民也能選中當總統,古時之皇帝皇后一個個地消失。海洋的污染是最大的原因,另外的正如環保廣告所說「不要購買,就沒有殺戮」,我們當然也不鼓勵吃,要談的是一些控制捕撈的魚,食之不盡,身為貴族的。

到日本料理店,當今大家都知道賣得最貴的是KINKI喜知次,產於北海道,天氣開始冷,肥油就長出來,全身脂肪時最美味,翅邊還帶有半透明的膠質物,香滑無比。

剛剛捕撈時才可當刺身,冷凍後只能「煮付NITSUKE」了。這是日本吃魚的一種方式,用豉油、薑絲、牛蒡、香菇和大量清酒把魚從生煮到熟,最適當時收火,你就會發現除了刺身之外,煮熟的魚用這種方法最好,高手做起來,不遜我們的蒸魚。

時間控制是數十年的功力,學來不易,我的改良版本是在鍋中放清水、清酒、豉油、一點點的糖和薑片一起煮滾,這時將洗凈的魚放了進去,肉一剛熟,即食,邊煮邊吃,雖然扮相不佳,但不失為最美味的吃法之一。

喜知次是東京人愛吃,大阪人則把「喉黑NODOKURO」當寶,這種魚很容易認出,翻開魚腮就能看到裡面的顏色全黑,故稱之。和喜知次一樣,也是全身脂肪,新鮮時可當刺身,多數是撒鹽後燒烤。

除了這三種,日本還有一位貴族叫「金目鯛KINMETAI」,棲身於五百米的深海,捕捉到當天吃的叫「地金目鯛」,全身通紅,五月下旬的最肥,伊豆稻取區產的已成名牌,叫「稻取金目KINMEI」,有緣見到請即買即吃,天下美味也。

我們的年代較為幸福,奇珍異種的魚吃得較多,當年也沒人反對,只要有錢就能買到。不鼓吹,只當成一個記錄:

在日本吃到的「天皇」還是藍鰭吞拿,全身甜美,不必只吃肚腩。當年老饕還嫌TORO太肥,只是吃其他部份,顏色較深,叫為MAGORO。當自己是專家的人,看到MAGORO怕怕,以為是劣貨,他們還沒有吃過真正日本海附近捕撈的,當然不知其美。印度和西班牙的金槍魚,除了腹部之外肉質粗糙不堪,又毫無甜味,只能當罐頭賣了。

六十年代開始,香港人最崇拜的是老鼠斑。白色,身上有黑色的斑點,嘴巴向上翹,有點像老鼠的,故稱之。經七十年代的經濟起飛,再貴也有人買,結果你知道的啦,當然是吃得瀕臨絕種。當今在西貢或鯉魚門的海鮮檔中還能找到,賣為天價,但也不是正宗,品種相似而已,來自菲律賓,慕名而來者該死,吃不出味道,不必同情他們。

真正的老鼠斑,來自南沙群島,倪匡兄這麼形容:「肉質纖細,帶著一股清新的味道,像沉香。」

近年在友人家中吃到的,據說也是東沙的老鼠斑,肉質是不錯,但哪裡有那種倪匡兄所說的氣味呢。

早年到北京或上海菜館,菜單上必有鰣魚,四季都能吃到,凍僵了運過來,但也是天下美味的,並不屬於海鮮,而是生長在鹹淡水交界,富春江出的鰣魚最為出名了。

當今也被我們吃光,餐廳里的鰣魚,多是南洋的品種,或者是珠江三角洲的三賴假扮的,賣得也很貴,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倪匡則認為那是腥味,不是香味。

只有往河裡找了,我們一齊去了馬來西亞,這種野生河魚還是極多的,也不必吃甚麼忘不了之類的貴魚,最普通的丁加蘭、巴丁等也已經很美味,肚邊的那層脂肪厚得不得了,是從河中跳躍而起,吃河邊樹上的果實。

張愛玲說人生恨事之一,是鰣魚多骨,請倪匡兄形容這種馬來西亞的河魚,他說:「比鰣魚的香氣更重,肉質更細更肥,但除了中間脊骨之外,並沒細骨。」

喜知次的洋名叫「大手刺頭BIGHAND THRONYHEAD」,也許在歐美也能找到,但說魚再肥美,不會煮不行。還是我們清蒸的技巧最高,不像洋人那樣煎烤,又擠大量檸檬汁才能完成,這是當時吃到的魚多腐爛,只有用檸檬汁來遮羞,遺留下來的壞習慣,再改也改不了。

我們的蒸魚要蒸到魚肉剛剛好黐在魚頭,從前老饕一看廚子把魚蒸得過熟,就要翻桌子罵人,把好好一條魚糟蹋掉了。

蒸魚本事高的有流浮山的「海灣」,老闆肥妹姐一有野生黃腳鱲就會打電話來,我們一群人即去品嘗,黃腳鱲在廚房中蒸出來的香味,坐在餐廳中都能夠聞到。一碟魚捧出,有大有小,但蒸得每一條的火候都剛剛好,這時感到不只魚是皇親國戚,我們也是貴族。


在我心裡排第一的應該是中山脆肉鯇。

脆肉鯇可以切薄片,略微汆燙就能起很漂亮的燈盞窩;也可以切花刀用姜蔥絲和豉油蒸;或者是用油炸酥之後和椒鹽辣子同炒。

不過我還是覺得做法以廣東一帶清口為宜,真正的美女略施粉黛就傾國傾城,脆肉鯇也是一樣。
脆肉鯇最配順德的粥底火鍋,薄薄一盤晶瑩透亮端上來,放鍋里五六秒就要盡數撈起。

若是日常家中烹調只需白米粥來配。煮在粥里起鍋時撈出薑片,淋上一勺豉油,撒上小撮香菜,再切幾個辣椒圈拌勻,滾燙黏稠,還帶一絲辛辣,冬日裡有這樣一頓簡單健康的美食感覺真是無比幸福。

(前兩張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龍利魚很好吃啊,沒有刺,白白嫩嫩的
長這樣

我上鍋蒸大概3,4分鐘就熟了,只用放一點蔥姜和鹽,鮮味特別特別足

去年寒假做的(? *`?′ * )??

龍利魚還可以做魚丸,魚肉餡等等(?¤????ω¤????)?
我做的魚丸豆腐湯(? *`?′ * )??

很快手啦,放一個簡易步驟2333

1. 把魚肉剁成泥,可以放一點澱粉和雞蛋會比較嫩,怕腥的話再加一點蔥薑末(黑白鬍椒看個人口味),按照一個方向攪拌,龍利魚肉比較嫩所以上不了勁,看到肉不散就行了(*′ω`)o
2. 挑一坨肉泥用虎口擠成丸子,丟到滾水裡,等到魚丸浮上來就好了


煮魚丸的湯不要扔!不要扔!不要扔!那個湯特別鮮的!


可以往湯里倒一點生抽,放一點鹽,紫菜和蝦皮,湯就會炒雞好喝?′???`?

然後什麼青菜豆腐之類的隨意加呀,自己吃的開心就好?˙3˙??(??? ? ???)??˙3˙?


我應該會投「龍頭魚」一票!

潮汕這邊稱為「忒魚」,也叫「豆腐魚」,龍頭魚呈灰色與白色,它沒有魚鱗,只有一條主骨,並且主骨很柔軟,剛出水的時候如貴妃出浴,又白又嫩,表面也很光滑。

小時候,最喜歡油炸忒魚了,忒魚水分極多,要溫油慢慢逼走水分,最後高溫一舉炸得骨酥。

若要「存其本味」,可直接清湯,起鍋時撒點鹽花和蔥花。

不似殼類海鮮般烈性子,也沒有陸禽飛鳥的肥膩粉味,吃起來卻是如沐春風,當然,吃膩了順其自然的水煮,倒也可以換種流光爛漫的紅燒煮法。


還有一個就是潮汕雜魚鼎,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除了沒有三足,潮州鼎的功能與漢代是很相近的。

將這種鼎小型化,變成一種炊具和食器兼備的用具,在裡面放上一些雜魚,煮熟之後直接揣到餐桌上食用,就是俗稱的「雜魚鼎」了。

至於「雜魚」,食俗也有規定:

第一必須是海水魚,淡水魚是沒人用來做雜魚鼎的;

第二品種必須多樣,最常用來做雜魚鼎的魚類品種有沙尖、帶魚、紅口、黃牆、龍舌等,甚至小沙蝦、小螃蟹和小貝殼也常被加入,一般來說一鼎雜魚要搭配3至5個品種;

第三必須是小魚仔,大魚即使切成小塊也不太適合放進魚鼎中。


潮汕「打冷」,也是對魚的一種升華。


做為一個資深的舟山漁場的老漁民來告訴你 1 近洋,遠洋的魚多數不好吃 2 小海鮮 比如豆腐魚啊虎頭魚啊之類的,太大的雨不好吃 3 水質好的地區,比如答主所在的舟山漁場的核心區域----嵊山漁場,堪稱碧海藍天。 4 淡海水融合的地方,比如長江口東海一帶。可惜我不會放圖啊,感覺能說一個星期。

你們要的圖。。。。我自己做給自己吃的,所以就不追求色啦。。


其實看到這個題目,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是「豆腐魚」,但是已經有人說過了,那我就再推薦一個更家常的——

黃魚,也叫黃花魚,大概家家都吃過吧~

這個魚的好處是蒜瓣兒肉、沒雜刺兒,腥氣也不重,做的方法很多:

清蒸、紅燒、干煎......

但是最好吃的做法,一定是:

黃魚面

!!!

上海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道上海本幫菜,上海人形容這道菜是讓人「打耳光也不肯放」,真的超級鮮美!

正宗的黃魚面必是新鮮黃魚去了頭尾和大骨,魚肉雪白,細嫩,滑而不柴。

湯頭由黃魚骨頭熬燉而成,麵條入口爽滑無比,不硬不爛。

黃魚肉煎煮過,鮮嫩不碎,讓人慾罷不能!

下面就和我一起看一下,家常黃魚面的做法吧,保證你吃過之後就忘不了了~~~

黃魚面

by 君夢深藍

主料:黃花魚250克、鮮麵條500克

配料:香蔥、姜適量

調料:鹽2大勺、白鬍椒粉適量

1.黃花魚洗凈,片下魚2側魚肉

2.片好的魚肉用鹽腌制一會

3.將腌制好的魚片入鍋煎制2面金黃色取出備用

4.鍋中燒油,油溫7成熱時將魚骨和薑片入鍋煎製成金黃色

5.沖入開水,水開後轉小火燉制

6.湯汁燉出奶白色時,將魚骨和雜質去除掉,留下魚湯

7.將湯汁重新入鍋加熱,將麵條入湯汁里煮制,加入鹽和白鬍椒粉調味、煮好的麵條撈到碗中,擺上煎好的魚片,撒上香蔥末即可

小貼士

1、魚片一定要片制完整,用鹽腌製片刻讓其入味;

2、一定要衝入開水,魚湯才會奶白色,開水量要多一些;

3、麵條入魚湯里煮制時間大概3-4分鐘即可,不易煮太久影響口感。

.

好啦,這就是步驟啦~

大家收藏的同時,記得點贊,這樣做菜更容易成功哦!

.

菜譜來自好豆App


有那麼一種魚。

記得第一次吃它是大領導和另一位老領導的小聚時,在某低調的淮揚菜館。

因為都是熟人,老領導很隨意地親自點了魚,點完還對我說,**啊,這個魚不錯,也不貴,以後跟你男朋友吃飯的時候,沒事可以來兩條……

剛才點的什麼?石……魚?石斑魚?沒聽清啊
還在狀況外的我在一邊只好猛點頭,表示附議

沒多久,服務員悄悄過來,兩位大佬正在聊天,她跟我請示魚的做法,問魚鱗怎麼處理

這是什麼鬼問題?我當然毫不猶豫地告訴她刮掉啊……刮掉啊……

然而,去了麟的魚端上桌時,老領導臉色明顯一變,有點遺憾地說,哎,魚鱗不去味道會更好些

還有這種操作?我嚇得直往桌子底下滑,飛快地回想,他們剛才有沒有看到我跟服務員講話?

……

驚魂未定中,眼看兩位領導快吃好了,我趕緊跑去結賬,就我們三個人,點了幾個家常菜,估摸也就幾百塊吧,我遞給服務員一張普通卡

「不好意思,您的餘額不足了」

怎麼可能?!

當我仔細看了看水單,尤其是魚的價格之後,我就二話不說默默掏出了另一張金卡……

然後,忽然想起老領導剛才跟我說的話


沒事來兩條?

……我們不一樣

人生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黃花魚這種魚出水即死,所以哪怕是去漁民那裡買魚,也不容易看到活蹦亂跳的黃花魚。
東海的小黃花出水後打掃乾淨,用油煎至焦黃,去除大骨,咬上一口,酥脆暖香。與它類似的有舟山的帶魚,加拿大的多春魚,哪怕是家常做法,也能送下去兩大碗米飯。
這兩年超市裡常見龍利魚柳。肉嫩刺少,無土腥氣,是做各種水煮魚酸菜魚熗鍋魚的好材料。
白鱔價格不菲,但是非常好吃。剁成連刀塊,表面的粘液不要衝洗乾淨,很有營養。放上豆豉,澆上油,上鍋蒸出來的白鱔又香又辣,皮肉皆是彈口,一條就夠一家人食用了。
廣東人口味清淡,喜歡清蒸魚,野生的石斑,老虎斑價格不菲,水燒開後,將魚放上去蒸幾分鐘,倒掉第一遍蒸出來的魚汁就去了腥氣,倒上蒸魚豉油,再蒸幾分鐘,而後拿滾熱的油淋上去,就大功告成。
但我個人並不是特別喜歡各類斑,我喜歡鱈魚,上好的鱈魚一片片的蒜瓣肉,含著豐富的油脂,哪怕是清蒸這種清淡的做法,也能感覺到魚油在口中細小的微微炸開味蕾,跟潔白細嫩的魚肉相輔相成,妙不可言。
南方有種九肚魚,也叫豆腐魚。從名字就知道了,這魚肉嫩的猶如豆腐,所以一般做法並不適合它。有種蛋煎九肚魚,用蛋液將九肚魚包裹起來,下鍋去煎,煎到蛋液凝固兩面焦黃,裡面的魚也就熟了。吃起來似豆腐的口感,又有魚肉的香氣,在口中又香又滑,有煎魚的香氣,又有蒸魚的滑嫩,吃過不能忘。
紐西蘭的橙鯛魚奇醜無比,但是因為成長緩慢,肉質緊實。運到國內都是冰凍的了,可是魚本身很好,所以清蒸出來也十分不錯。

三文魚切成厚厚的一片,直接吃刺身味道最美妙。可三文魚頭油脂豐富,火燒之後味道才香郁逼人。
可以刺身吃的魚類很多,劍雨肉質更面,味道乾淨透徹,沒有一點魚腥氣,是不中意刺身的人可以選擇的生食魚類。
如果是湖魚與河魚,必須選水質好的地方,最好是冷水區,否則魚肉土腥氣太重,難以入口。好水域的胖頭魚的魚頭拿來做剁椒魚頭只會有調味料的鮮香入骨,卻不會有一點點泥土異味需要被遮掩。而那些野生的小魚仔們撈出來下油鍋一炸就很美味。
曾經有一次我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帶隊的司機師傅告訴我,他有時候有空會自己帶著釣竿去海子里釣魚,那裡的魚非常美味!
沙漠里的海子常年無人光顧,非常乾淨。
師傅用質樸的語言指著這片海子向我描述:好吃!很好吃!
我一邊看著海子,一邊流口水。
當時行程太緊,我來不及嘗試,如果你們有時間有機會,一定要試試。


適合寫回憶錄的隨手一答

據老爹說,我對魚,天生有仇,見魚就要吃。小時候,除了水缸里養的金魚,沒有一條魚,能在我家活過半天時間

前二年看新聞,最貴的時候,長江刀魚一斤得好幾千塊錢,大驚失色

我老爹坐在邊上,一指我,要按這個價錢,你小時候吃過的刀魚,可以在北京三環內買一套房了。這應該是真的,嗜魚成性,刀魚小的拿來煎,大的拿來燒蒸燜,普普通通下飯菜而已

可惜了,我北京三環的那套房子

關於吃魚,印象比較深刻的並不是刀魚河蝦之類不值錢的貨,那個時候,刀魚湯泡飯,蝦子粉炨之類,吃多以後,也不覺得有多鮮美

常規做法不值得回憶,印象最清晰的,是二種煎炸加工的魚菜式

一種,臭腌魚,拿新鮮的大青魚剁成瓦塊狀,撒鹽,放在常溫下,根據季節不同,讓它自然腐敗。用老人的話來說,就是等到魚肉脫刺臭味瀰漫的時候,就成了

油煎,薑片料酒蒜段干辣椒起鍋

聞的時候,有些微的臭味,一咬之下,魚肉裂成瓣狀,香味濃郁,拿來下白酒,絕配。這種口味,因人而異,很難說得上最好吃,不過,風味獨特,值得嘗試

另一種,糍粑魚,用半斤左右的新鮮小鯽魚,洗刮乾淨,撒鹽料酒姜蔥段,腌制半天時間,內外風乾,半煎半炸,微黃即可,不能過火

這道菜說起來不難,但要做出魚肉緊實鮮香入味一咬脫骨的效果,並不是那麼容易

這二種做法,前者已經不多見了,後面這種,在武漢近郊一些餐館中,還偶爾見得到,在武漢蔡甸區,鐵鋪附近,有一家破破爛爛的老店,這道菜算是一個比較有名的招牌

吃這道菜,得上一大盆才夠豪邁,不要用筷子,得拿手抓著啃

邊啃,邊喝酒,還是比較過癮的

再抽上一根黃鶴樓

完美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松江鱸。
它是連伊麗莎白二世都求而不得的美味哦~

1.盛名久負
松江鱸在中國魚類食材當中,可以說是最負盛名的一種,自古以來便記載甚繁。
「 操從容顧眾賓客曰:『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松江鱸魚耳。』」
--《後漢書·方術傳下·左慈》
「六年,吳郡獻松江鱸魚乾膾,鱸魚肉白如雪,不腥,所謂金虀玉鱠,東南之佳味也。」
--《太平御覽》卷九三七引唐杜寶 《大業拾遺錄》
大名鼎鼎的典故「蒓鱸之思」--西晉文學家張翰,一年秋風起,想起家鄉蒓菜、鱸魚之美,辭官回家鄉吳郡吳縣(今蘇州)--所思的,不是尋常鱸魚,而正是這種松江鱸。
此外,古龍小說中擲杯山莊左二爺,給楚留香做的羹魚湯所謂四鰓鱸魚其實就是取了「左慈擲杯戲曹操」其意,那魚也說的是松江鱸。
2.松江鱸不是鱸

有人可能會問,鱸魚不是極常見么?怎麼到這還成了保護動物了呢--其實松江鱸屬於杜父魚科,與常見的淡水鱸魚、海水鱸魚、智利海鱸魚均無任何親緣關係。
個頭較鱸魚小,兩側鰓部各有兩道橙色斜紋,古人誤以為有四個鰓,故又名四鰓鱸。上世紀末由於過度捕撈、水質變化幾近絕跡--
以至於70年代尼克松訪華吃得到,80年代伊麗莎白二世點名要吃都沒能吃到了。

【字太多了放一張女王吧!】
3.幾近失傳的蒓鱸之烹
題主想要答案中列舉做法,事實是對於這種幾近絕跡的食材,要掌握烹調技術談何容易--至少答主自己肯定是不會--但好在我們有百度,以下請允許我複製粘貼一段:
~~~~~複製內容分割線~~~~~
王中青小的時候,父親曾用野生四鰓鱸給他做過一次四鰓鱸魚燉蛋和一次鱸魚羹,他狼吞虎咽地吃完了。「現在彷彿還能回味出當時的鮮味,恐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今年已69歲的王中青回憶說,四鰓鱸魚的肉質潔白似雪,肉質肥嫩,遠勝過普通鱸魚。不過,對於早已無緣吃到野生四鰓鱸的市民來說,嘗到養殖鱸魚的滋味已屬不容易,如此美味的菜肴烹飪技藝差點失傳。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曾品嘗過松江四鰓鱸魚。但是,當時的這道菜究竟是怎麼燒的,已經沒人能說清楚了。「50歲以下的廚師都沒見過四鰓鱸魚,怎麼烹飪就更不知道了。」王中青介紹,四鰓鱸魚的做法並不簡單。他家五代為廚師,他的外公曾經在榮毅仁家中做過廚師,會烹制名菜「八珍鱸魚膾」。小時候,外公曾告訴過他這道菜的做法,但後來魚都絕跡了,他也沒法施展這門技術,直到這次四鰓鱸魚「重出江湖」,他才結合祖輩的經驗,重新總結了「八珍鱸魚膾」做法。
王中青說,為了保持魚肉的完整,宰殺四鰓鱸魚要注意「快進快出」,用一根筷子從魚嘴捅進去,一攪,然後迅速抽出筷子,稍作沖洗後便開始進入烹制階段。整個殺魚過程不過幾秒鐘,鱸魚下鍋時還在撲騰。除了鱸魚外,這道菜內還用上了鴿蛋、瑤柱、魚肚、松茸、海參、蒓菜、鴿脯等,加起來一共「八珍」,需用高湯熬制,如此一來,「八珍鱸魚膾」可算是鮮中極品。
「書上說,四鰓鱸魚有幾十種做法,但現在知道的只有幾種。」王中青不無遺憾地說,已知的做法包括蒓菜四鰓鱸魚羹、四鰓鱸魚燉蛋、青雪筍片四鰓鱸魚湯等,其中最有名的要數蒓菜四鰓鱸魚羹。如今松江地區只有3位80歲以
上的老廚師知道這道菜的做法。為此,王中青特意去這幾位老廚師處取經,才沒讓這道菜失傳。「烹飪這道湯時,不能用雞湯,而應該用『半雞湯』。」王中青解釋,雞湯味道太重,容易遮蓋鱸魚的鮮味,「半雞湯」指的是一半雞湯加一半魚湯,用「半雞湯」烹制的鱸魚羹才能保有鱸魚獨特的鮮香,讓人吃過回味無窮。
~~~~~複製內容分割線~~~~~
4.美味不該只存留於故紙堆中
看到這些描述松江鱸美味的文字,除去嚮往大概更多的是惋惜--對於上個世紀就已經連伊麗莎白二世都吃不到的東西--再嚮往也沒什麼用吧?

不!
復旦大學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進行松江鱸的人工訓育技術研究。2000年,組織尋找松江鱸蹤跡,調查範圍涉及到我國沿海地區,其中包括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天津和上海,最終找到了幾十尾野生松江鱸。為了拯救這一瀕危物種,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啟動了新一輪研究命題。經過三代科學家的努力,終於攻克了松江鱸的人工繁殖難關。
尤其振奮人心的是,由於我校生科院王金秋副教授的團隊近幾年在人工養殖松江鱸方面的突破性進展,松江鱸魚苗已經完成了規模化生產,年產魚苗最高已可達16.3萬尾。2015年商品化成魚約五萬尾,產魚上海松江地區已經可以吃到。
【不然你以為複製那段文字如何能存在啊喂】

松江鱸、黃河鯉、松花江鱖和興凱湖鮊傳統四大名魚同池共養的技術也正在發展--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期待更大規模更經濟低成本的養殖方法--同樣,我們完全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這道鱸魚膾,將會端上各地尋常百姓家的餐桌--也希望那時,這篇回答,能不用複製粘貼來的烹飪方法了。
最後請允許我用一小段文字講一點別的--我由衷地希望大家明白,在我們不知道的時間和地點,總有一些和我們素昧平生的人們,在用他們的智慧與勇氣,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確實地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每一次難過的時候,就獨自看一看大海--許巍

…………………………………………………………………………

老乾媽蒸野生黃立倉。哈哈我又來浪費食物了。

…………………………………………………………………………

跑個題:奶油椰香蝦。(頗有西餐風味)

參考馬來西亞華人的做法:黃油+椰漿(今天用的新鮮椰肉)+紅椒+紫蘇葉子(原版用咖喱葉子。)喜歡偏甜口味可以加幾粒冰糖!

…………………………………………………………………………

(本視頻來自朋友圈,侵刪)剛釣上來的帶魚。和陸地動物一樣,同樣的海魚在不同海域會進化成不同品種,就如蝴蝶有成千上萬種。我們日常買的帶魚就是這種,目前還沒完成可產業化的人工養殖。所以只能買冰鮮。所有的魚兒都會隨著生命的逝去而變得顏色暗淡。帶魚在深圳南澳五六月可以夜釣。
………………............................................................

本答海量圖片,高能預警!答主乃自戀的曬照曬假期狂魔, 小心您的手機流量。
作為一個自由潛水員,本海釣大濕釣魚技術水準幾乎能趕上本吃貨的廚藝水準。
本答漁獲基本上是我親手所釣,烹飪也是興之所至,隨意發揮。海鮮講求一個鮮字,我潮汕的朋友往往批評我焚琴煮鶴暴殄天物,海鮮怎能放辣椒?
我也很無奈啊!畢竟我釣魚那麼厲害,吃來吃去清蒸白灼好容易膩的!不然你可以來做我的鄰居,我保證是時不時就拎著不想自己殺的魚來禍害你。不得不說,我的鄰居們是幸福的。
本答隨時更新,建議WIFI瀏覽。手機打字,格式和內容比較隨性,望大夥海涵。 有人點贊我就有繼續得瑟的動力。
喜歡某道菜想要知道工藝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想知道哪些海魚野生哪些是養殖的也可以私信。下面是不定期更新的正文:

大多數的海魚都是只有幾根主刺。

你們最愛的龍躉石斑。我覺得吧,沒香港人說的那麼好吃。我還是喜歡吃小一點的魚。大家能夠市面上買到的,或酒店中吃到的,都是飼料加小雜魚養殖的,味道很一般。

身為潛水員,夜潛遇見可愛的剝皮魚。面對如此美味,我的人格是分裂的。

海蝦,最好吃的肯定不是龍蝦,最好的就是老虎蝦這種,mark筆粗細的。太大了口感就柴了。 這一碗深圳海蝦加我家鄉紅薯粉做的滑肉面,堪稱潮汕與四川飲食文化碰撞的火花。說真的,難得在飯店裡吃得到這種級別的麵條。

鸚鵡魚,珊瑚礁魚類,沙灘白沙子的製造者。國人也是奉為美味。

噴完墨的魷魚。魷魚是海洋里最奇幻的生物之一。變色能力超過變色龍。活魷魚味道和口感與大家見到的街邊烤魷魚,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

這一盤烏絲斑和泥猛清蒸,生無可戀。(島上酒店加工,非本大廚作品。)

你們問什麼最好吃,我最喜歡這種,石九公,小石斑,石頭魚。
明天出海去釣點黑鯛,給大家直播哈。技術過硬,漁獲有信心。對我而言,定期去看海是一種心理療愈。所謂葯不能停哈哈哈哈。

今天風浪大,發揮不好。

今天大風大浪,就我們船下午絕地反擊,最後時刻開始了狂抽表演。
……………………………………
海量圖片介紹各種海魚和做法。全部漁獲自己釣自己烹飪,不定期出海,隨時更新。
最喜歡的魷魚。釣魷魚最歡樂,噴墨可以噴幾米高。鮮魷魚從刺身,清蒸,白灼,爆炒,做丸子湯火鍋都一流。

將軍甲,蛇口市場有賣,新鮮的話可以果斷買,絕對野生,美味。魚甲堅硬如鐵。

大家好,周末沒事,又來更新啦。這個是尖吻笛鯛。

從馬來西亞出航到南中國海九段線暗礁釣的金線魚。

東星斑

準備刺身和燒烤

塞班島釣的狗牙金槍。 魚也分紅肉白肉。金槍屬於紅肉。總體而言,紅肉一般是刺身,不適合煮熟。中國人民因為領先世界的烹飪技能,多數還是更喜歡白肉的魚。 紅肉的比如金槍魚三文魚虹鱒魚,往往是中上水層的掠食性魚類,運動量超大,游速極快。而白肉的魚比如香港人民最愛的龍躉石斑,則是底棲魚,躲在礁石和障礙物裡面守株待兔捕食小魚的。
所以我認為大體上可以認為,白肉魚比紅肉魚好吃,底棲魚比中層魚好吃,長得圓滾滾的比扁扁的好吃。這個規律也多數時候適用於淡水。比如淡水我最愛鱔魚,桂魚,土鯰,黃骨魚,肯定比白鰱啊翹嘴啊好吃。

剝皮魚的一種。剝皮和炮彈魚我有時候也分不清。

剝皮魚顏色和花紋簡直和川劇臉譜一樣變化多端。老外最喜歡BBQ,剝皮魚的皮真的很硬,烹飪前必須和蛇皮一樣,脫掉衣服。很好打理。

和淡水鯉魚長得像。

馬鮫。

深圳產剝皮。

海鱸和釣海鱸的魚餌。

自己飛上夾板的小飛魚。

清蒸吹筒仔(小魷魚)。口感清脆鮮甜。

這一大盤魚最好吃還是黑色的小石斑。

黃雞魚,很多人狂迷這個魚,清蒸一盤味精。

真鯛和沙尖,永遠吃不膩。沙尖香煎,沒有一點刺。

大眼雞,這種魚近海較少,南中國海才有。

這道清蒸吹筒最能代表潮汕人民的理念。

全部漁獲都是答主本人所釣,烹飪也都是我自己隨意發揮。喜歡請點贊。看上那道菜可以私信問我具體工藝。本人四川人在東北念書在深圳工作。各種口味各種多元,由一個對魚不感冒的人變成了一個海魚迷。

自己手打的魷魚丸子。火鍋或者爆炒或者煮麵或者油炸都不錯。我做菜講究隨意發揮,蛇口市場買的四川鮮嫩黃牛肉搭配自釣自打的魷魚丸爆炒,又辣又鮮甜。

鯛科魚之船磯釣法是我的最愛。日常吃得最多的魚。

紅色的是真鯛,鯛科魚中的高級魚種。

石九公燉粉條。

黃腳鯛先下油姜蔥香煎,然後摻水蓋鍋蓋煮開三分鐘,也是潮汕人民的最愛。蔥葉不耐火,最後下鍋。

吃膩了鮮甜的,換麻辣口味。老乾媽豆瓣醬隨便加唄。

最原汁原味就是這盤魷魚加烏絲斑清蒸,加了潮汕黃豆醬。烏絲斑肉質緊實,魷魚口感清脆,混在一盤也算是頂級食材的相遇。

新鮮帶魚和真鯛炭火燒烤,喜歡肉質嫩的就包著錫紙烤,喜歡外焦里嫩就直接烤。加一點胡椒粒和鹽。

我真的不認為有最好吃。好吃的太多了。

必須是自己釣自己烹的野生海魚啊,海鮮海鮮,自然是要活才鮮。 那些說沒有之一的朋友,你只是吃得少而已。參見我另一個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493177/answer/207882335

都是自己釣,自己做的魚。流口水的同學請點贊,謝謝。有人看我定期更新。
……………………
有同學看哦,我繼續。 沒錯,就是深圳! 我大深圳很美哦,有山有海,海水水質在全國絕對前列。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石九公煲湯比鯽魚湯鮮10倍。

活帶魚比熔化的銀還要閃。

鯛科魚日本人喜歡吃刺身,江湖地位很高。

魷魚墨魚八爪魚都很好吃,清蒸白灼燒烤爆炒魷魚丸子,都好吃。 帶著去海底撈請兄弟們品嘗,沒有能停下來的。

沒噴墨的魷魚。

海鮮炒麵,加上我四川辣椒,也是一絕。

辣椒炒魚哈哈哈哈

四川粉條之廣東黑鯛之黑龍江得莫利燉魚工藝。

麻辣香煎泥猛

紅寶石,南海九段線暗礁才有。

東星斑,賣價夠高,味道嘛,和石九公也差不多。

我川味做法,先煎後燜,蘑菇辣椒青蒜,好吃到一踏糊塗。

繼續重口味,芹菜酸菜水煮。

沙巴名菜,奶油老虎蝦,去了N次還是不過癮。在深圳山寨的,沒有咖哩葉,用的紫蘇,別說,也是一種風味。懂得同學自然懂。

我最喜歡釣的鯧魚。孩子們愛吃,刺少肉鮮。

紅燒海鰻,潮汕人是不是看了想打人。

爆炒姜蔥魷魚

辣椒煎泥猛。泥猛是淡水白條一樣的存在,在大海里特別多,有一股特別的鮮美,很多人不待見這魚,因為身上長滿毒刺,扎人特別疼。同船的兄弟曾經被扎過嘴唇,哀嚎一個下午哈哈哈。

豆腐燉東星斑

香煎馬鮫

烏頭魚,肉質鮮嫩,但是比一般的魚要腥。潮汕人民喜歡用酸梅來清蒸。 我覺得還是川味的麻辣比較好,新鮮的烏頭也是大塊的蒜瓣肉。 重點是力氣特別大,釣法很刺激。

剝皮魚真的肉質緊緻Q彈

金槍刺身,我不是很狂熱

這個釣點深圳釣友都懂哈哈 大海之美,非釣魚人和潛水人不可感受。

在南中國海疆(地圖九段線)洛克尼亞暗礁,等待朝陽升起。

要真正感受寬廣的大海,一定要乘船去到大洋中間,四周沒有參照物,看日落月升,看浩瀚星河。大海時而平靜如鏡,時而咆哮如雷。當晚霞照徹整個海面,你真的會豁然開朗會心胸開闊。李安電影《少年π的奇幻漂流》中那些美麗場景,大海真的有。

「我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我的夢想就是去這世間最美的海,自由潛水+禍害全世界的魚。我時常自我調侃的告訴朋友:我就喜歡這樣無意義的活著。畢竟,要活得有意義,需要很努力,可是活得有意思,就容易多了。

願每一個讀到此帖的朋友都找到自己心中的那片海。


以下圖文皆原創,內容較長。

在這個複製時代,美食之所以難複製,魚就是典例。如 @蔡瀾 先生提到了很多魚,都用香港俗稱,外地人不知道樣子,或者不知道準確的所指,即使見到,也不知道,又怎會吃?又如他所言,很多魚,因為產量或法律問題,很難再吃到野生的。像我爺爺年輕時,在潭江吃過海豬,雖不是魚,但也是如今無法複製,也無法解釋的現象了——在開平,怎會有海豚或江豚?而養殖的味道,不僅不如野生的,也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養,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到新鮮的。

先從傳統說起。珠三角有俗話:第一鯧,第二罔,第三馬鮫郎。所以,粵菜並不是一直以鮮為先——這三種海魚,小刺少,肉結實,尤其前兩種較肥,在過去飯都不夠吃的年代,這樣的魚當然最受歡迎。但也吃得精緻,不是籠統地說一種東西味道如何,而分部位,所以還有俗話:鱅魚頭,鯉魚尾,鱔魚肚,田雞腿。

又如太湖周圍地區,按月(農曆)吃魚:正月菜花鱸、二月刀魚、三月鱖魚、四月鰣魚、五月白魚、六月鯿魚、七月鰻魚、八月?魚、九月鯽魚、十月草魚、十一月鰱魚、十二月青魚。當年七月去無錫,正是休漁期,太湖三白中的銀魚和白魚,很難吃到,只吃了白蝦。在嘉興的西塘吃了白魚,像武昌魚,和很多中國肉嫩的淡水魚一樣多刺,並不算很鮮——

更喜歡銀魚,生的透明,熟的全白,從人的感覺說,魚肉無骨而有彈性,適合小孩和老人。

鯽魚,以前在兩個沒有養殖的,所以個頭不大。用來煮湯,鮮中略甜。十多年前還流行很像小鯽魚的禾花魚,也非常鮮嫩,刺軟,現在倒不常見了。

草魚,中山培育出一種脆魭 ,用蠶豆喂,用水沖打,使草魚肉質變脆而彈,涮火鍋、煮粥都不會爛。

河魚味道和價格,一般排序是河裡(包括網箱養殖)優於水庫,水庫優於池塘。但河裡污染較重,水庫最乾淨。於是千島湖所謂有機魚頭,也要上百一斤。就是和豆腐煮湯,蔥姜少許,鮮而不腥——

不知是廣東哪裡,為了專吃鱅魚的頭,培養出頭大身小的品種。白鱔後邊就是——

為了去頭風,降低膽固醇,珠三角燉魚頭湯,喜歡做成藥膳,川芎、白芷,還是簡單的,這個就複雜到看不出是魚頭湯了——

不喜歡藥味,而且魚身用來做成別的菜,味道一般偏重,像這個還配酸筍,還補個鬼?

徽菜偏將鱖魚半發酵,搞出臭鱖魚。聞起來,沒臭豆腐臭,但有人還是受不了,所以要和濃厚的醬料一起燜;吃起來,肉變得緊實而有彈性。這手法和口味,恰如安徽整體,南北結合。楊興記還搞個爐子,配了面,土特產成了土豪,近兩百一條——

花魚,二十年前養殖還不多,賣得很貴。珠三角又稱生魚,一魚二吃最具特色。魚頭、骨煮湯,配西洋菜;魚肉切片清蒸,叫生魚卷。曾在老家吃過一家,似乎用油淋熟的魚卷,口感像脆魭,可惜這店關後,再無此味。

鯉魚,我多少年不吃。有腥筋,是發物,商家卻不會幫抽筋;底層魚,雜食,不幹凈。小時候,不知道為何農村的廁所,建在魚塘邊。去過一次才知道,人上邊拉,鯉魚下邊吃……所以,和鱅魚、鰱魚等常被做成魚丸。魚丸,不只是做火鍋、麻辣燙,也不都一個樣。有一種很光滑、有彈性的,魚肉含量並不高,香港稱之為魚旦(蛋)。咖喱魚蛋,其實不算傳統了。更傳統的是做成餃子形狀,可配米粉做成南寧的八鮮粉,也可配糯米丸做成珠三角的鹹湯圓。南方還有用這些魚皮做涼拌菜的。陳添記一份魚皮,估計全球最貴,夏天店裡熱死不說,味道就是個咸,不脆,很韌,跟貴州做法的酸辣香脆沒法比——

而另一種魚肉含量高的,較為粗糙,如果是現做的,呈灰色。按粵菜做法,配上西洋菜或者絲瓜煮湯,清甜鮮美——

但在開封,慈禧發明的鯉魚焙面,讓我破例。想不到北方的大菜,還有這麼甜的。不如西湖醋魚鮮嫩,卻更香甜。焙面不要全攪進醬里,否則泡軟了沒嚼頭。中興樓做的,路邊攤沒法比。河南很多城市在行政上都有回民區,這店也清真了——

魯菜的活吃鯉魚,是其一絕。魚身已熟,魚嘴卻還因心臟的跳動而翕動,肉卻可能不熟。所以,不要一說中餐殘忍,就只想到活吃猴腦、老鼠仔,並因為有廣東人吃,就強加到粵菜上。吃猴腦,是滿清有關,不建議百度,否則會看到相關搜索有周恩來和人腦那種低級黑。

如今刀魚又貴又小,鰣魚也不是原來的品種。在杭州還賣得不貴,到廣州就翻了幾倍(2014年夏)——

現在松江鱸魚也降價了,不知又是哪裡的品種?

我自己花錢吃的最貴的魚,只是樓外樓用筍殼魚做的西湖醋魚。二百多一斤,無小刺,肉嫩滑,非常入味。草魚雖七十多一斤,卻比較腥,或許因為便宜,點了也不裝進桶里給你證明是活魚。其實最好的證明,尤其點海鮮時候,就是點完就殺,商家就沒法換小的、不新鮮的給你——

粵菜吃魚,不止是清蒸。鯰魚類,沒見過清蒸。黃鱔,也是。為了補血,有生焗黃鱔煲,即小黃鱔不開膛破肚,留住血液,焗熟了,用牙籤挑出血條吃。但我還是喜歡老家的黃鱔瓦煲飯,不僅肉新鮮,而且不是養得粗大的,細小的更嫩——

兩廣之外的瓦煲飯,基本和木桶飯、石鍋飯、鐵鍋飯等一樣,都是拿容器當噱頭,並沒有特別的味道。瓦煲地沒燒黑,底層飯沒成鍋巴的,都是陋嘢貨:說明飯不是裝在瓦煲里,放在火上煮熟的。蝦爆鱔是杭州另一特色大菜,但這種油炸,把黃鱔的鮮美、滑嫩都掩蓋了。如前圖,在樓外樓吃了,還覺得鱔塊炸得難嚼,不過也比龍井蝦仁好吃、划算。(上圖筍殼魚的下邊就是)

再說流行。粵菜過去的海魚其實並不多,所以最有特色的是鹹魚。小時候聽過的這個故事,可以解釋為何:孩子太多,鹹魚不夠吃,於是家長掛在牆上,讓孩子看一眼,吃一口飯。後來香港人先富起來了,粵菜的檔次也大幅提升。除了石斑魚,魚翅的知名度和價格,也是被香港人吃出來的。重要的不是口感和營養,而是身份象徵——天九翅,一看名字就知。即使石斑魚,市面上的除了老鼠斑,我都吃過,並不覺得多鮮,肉緊實,並不很嫩。小時候愛吃海魚,比如那種去頭的鱈魚和現在成了敏感詞的一種魚,也是因為肉厚實又便宜。後來覺得海魚不如河魚鮮嫩,就吃得少了。比較喜歡的是三文魚,大西洋鮭變成這名字,也是受香港人影響。焦糖烤、味噌湯和魚生(刺身),最喜歡這三種做法。尤其生吃,越嚼越香——

但國內的芥末是辣根做的,不是日本的山葵,醬油有的也不夠好,影響口感。海魚的確寄生蟲更少,尤其是海里的寄生蟲很難在人體生存,所以但吃無妨;而淡水魚生,肝吸蟲特別多,看看陽江、橫縣便知。有人用蝦青素把虹鱒的肉喂紅了,冒充大西洋鮭,麗江常見。生吃比較韌,嚼起來淡而無味的,絕不是大西洋鮭。

蒲燒,和鰻魚簡直絕配,咸香濃厚而不膩。壽司的太小,一大塊那種,一口下去才過癮。劍魚也不錯,沒有鯛魚韌,沒有金槍魚軟,精瘦有彈性——

至於河豚,已回答過,可見千手關叔:吃河魨是種怎樣的體驗?

對海鮮過敏,怕嘌呤物,以及路途遙遠等原因,海魚在內陸的市場還是不如河魚。而河魚的市場繼續擴大。如狗魚、河鱸、鰉魚等冷水魚,開始養殖,賣到南方,很貴。有趣的是,一些食用魚,卻成了觀賞魚,國內的有一帆風順(胭脂魚)、金古,南美的有銀龍魚、鉛筆魚、招財貓……做法也在創新,南寧開始流行用甜酒(酒糟)配鱸魚,油、甜,卻不膩——

桐鄉黑魚(花魚)煲,再次證明浙江菜並不是以清淡為主。油鹽較重,也很香——

岳陽的豆漿煮魚,沒吃成,吃了老媽泉水魚鄉的火鍋煮江團,青椒必不可少,還放酸蘿蔔、薄荷葉,清爽鮮甜,似乎融合了西南和東南亞的方法——

東南亞的檸檬火鍋煮魚,酸爽。因為主要用黑魚等南方魚來做,較貴,口味又以酸為主,這種吃法北方還不多——

怕上火、魚不新鮮和沒鮮味,我很少吃烤魚。但東南亞這種烤清江豚,不知是什麼魚,放上廣西做魚也用的紫蘇等香料,配上肥嫩的魚肉,吃過還想吃。 ——

魷魚、鱷魚、甲魚、娃娃魚等假的魚,就不展開了。


沒刺的魚我都愛?。


謝邀。我目前最喜歡的就是酸菜魚,紅燒帶魚。至於為什麼是這兩種,帶魚我個人喜歡,而且刺少,酸菜魚我為了刺少用龍利魚做,也很好吃。紅燒帶魚這個菜我做不來,不過酸菜魚可以。首先你需要買材料,我一般買兩塊龍利魚,因為每次要吃好幾頓才過癮。然後配菜,看你個人喜歡,我喜歡的是袋裝的細筍,放進去口感脆嫩,還有黃豆芽,北豆腐,藕片,最重要的是酸菜魚料。我一直致力於研究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做出酸菜魚,結果還真被我找到了,就是海底撈的酸菜魚料。別的酸菜魚料需要下油炒一下,這個不用。你只需要把水煮開,把料放進去,然後把配菜放進去煮,最後放切好的魚片(塊),熟了就可以出鍋了。這個酸菜魚料里有一包油,呈稀糊狀,不知道是不是豬油,反正放進去香香的,如果怕太油可以少放。而且這個料的辣度比較適中,很適合不太能吃辣又想吃點辣的人。以前買過一款紫色包裝的酸菜魚料,忘了叫什麼名字了,辣得我胃不舒服好幾天,我爸更嚴重,好幾個月聲音都有點啞總說嗓子不舒服,後來硬是被我拉到醫院做了個喉鏡才放心。
至於我為什麼喜歡刺少的魚,就怕一不小心被刺卡住被同事笑話……


我記憶里特別特別好吃,能秒殺普通魚類的魚,大概有五種,都是海魚,大多是脂肪含量高的,所以才能入口即化無比鮮嫩。其中兩種不太好在家裡做,剩下的三種我也說說做法。

第一種,我童年的最愛,蘇眉。可能我爸是蘇眉的超級粉絲吧,每次和我媽帶我下館子的時候都要來上八兩一斤的做湯。又鮮又嫩,當然也是大師傅手藝好。
長大後大部分時間在國外,好多年好多年沒吃過了,有時去水族館看到它還是會看很久…懷念童年的時候就開始咽口水以至於周圍的人一定覺得我是變態。
經網友提醒,我發現它從04年開始就是瀕危物種了。所以現在應該也沒有賣的啦!在水族館欣賞一下它就行啦。

時間久遠,沒圖,只有從網上找張來充數,嘿嘿。

第二種,金槍魚,特別是肚子,哈哈,說得專業一點,藍鰭金槍魚大腹。很有質感卻很柔軟,但不是軟綿綿的那種口感,咬下去滿口都是優質脂肪的香味(反正就是「入口即化」,語文不好,找不到更好的詞了!)
年輕一點的時候愛大口吃刺身,最近幾年對口味平衡要求比較高,更愛吃大師傅精心製作的壽司。一定要去好一點的壽司店,金槍魚腹一旦處理不好,口感沒那麼好,更奇葩的還會有筋,咬不斷。順著肉切和逆著肉切做出來也不太一樣喲。試過買來在家裡做,分分鐘陣亡…還是出去吃吧。
下面圖裡分別是,大腹,中腹,赤身,炙大腹,碎魚卷。

翻了好久相冊勉強翻出兩張能看的裁剪了一下。這麼好吃的食物我竟然沒有好好拍過真是太對不起它了!

第三種,智利海鱸魚,Chilean Sea bass. 好像真正的名字叫啥Patagonian toothfish. 這貨在美國叫做海鱸魚但是好像國內叫銀鱈魚。脂肪含量非常高,煎過以後的脂肪更香了,肉質很嫩,入口即化(原諒我匱乏的詞庫)。可以買來在家裡做,煎就行了,很簡單,怎麼做都不會出錯,非常好吃。我上次買好像是三十多刀一磅,比在外面吃便宜多了而且想吃幾塊就吃幾塊。但是因為脂肪含量高,吃多了容易膩,配點帶酸味的汁,配點大拌菜啥的再加點碳水一起吃比較搭。
(其實我開始並不知道這貨和銀鱈魚是同一種魚,雖然銀鱈魚也很好很嫩,但我覺得沒這麼肥。可能是要切得厚一點油水更多吧,攤手…)

第四種,黑鱈魚,black cod, 其實也不是鱈魚,很多餐廳都會註明是sablefish 裸蓋魚。 這種魚我覺得挺好吃的,雖然沒有那麼肥,但還是很鮮美的。
並且!有一種做法簡直是把它升華了!那就是用白味增腌制後再煎。聞起來有味增和蜂蜜的香氣,吃起來原本的鮮嫩中多了一層味增和酒帶來的風味,思過咦!
自己做起來也不難:
準備小半杯清酒小半杯味淋,四大勺白味增,三大勺糖。
把清酒和味淋放鍋里煮開後關小火加味增和糖,味增和糖都溶解後就可以關火放涼了,一定要放涼啊!
準備好幾塊魚,擦乾後浸上腌料,找個盒子放冰箱。大概三天後就可以吃了。
吃的時候拿出來,烤箱或者煎都行啦!

網上找來的圖,自己拍得實在太丑,哈哈。

第五種魚,那就是三文魚。在西雅圖這種三文魚遍地的地方,很難哪個星期不吃至少一次。當然,真得很好吃啊!特別是肌間脂肪含量高的,生吃或者熟吃都行。
在家裡做話,我比較推薦熟吃,因為壽司級別的三文魚比較難買而且自己切刀工自然是比不上大師傅的。
熟吃我推薦煎或者烤,要用脂肪多的魚肚子那部分。先大火煎再小火煎到邊緣變成金黃色,有焦香味,撒點鹽啊胡椒啊蒜粉啊檸檬啊就可以吃了!外焦里嫩實在是太棒了!!

此處無圖…
刺身就參考上面那張金槍魚肚子旁邊的吧。

其他有些魚,雖然名聲很響,但我卻覺得不如傳說中那麼好吃所以有些失望啦。當然,很可能和近年漁業資源枯竭還有本人比較喜歡豐腴的口感有關。
比如說鰣魚,大概十年前那段時間吃得比較多,味道不錯,但並沒有好吃到傳說中的那個程度,可能真得和原來的鰣魚不是一回事吧。
比如說kinki,第一次吃是在七八年前上海某日料店,顏色很美,肉嫩味鮮,但可能是我沒找到做得完美的店家所以並沒有嘗到驚艷的感覺。
比如河豚,年幼時吃過幾次,印象里沒有太多關於味道的記憶反而就記得它長得很奇怪。長大後就怕它,不敢吃啦。


芥末醬油生三文
花椒水煮黑魚片
酸菜底料草魚美
原味清蒸鱸魚鮮
椒鹽干炸屬小黃
紅燒芡汁澆鯉魚
花式改刀松鼠桂
上湯汆滾河豚肥


海鮁子!雖然肉粗糙,但是沒小刺,可以大快朵頤!

沒什麼複雜的做法,那大鐵鍋一燉,加上粉條,口水下來了~


這個問題太大,加上魚類實在太多,做法多樣,就算是同一個人也很難說哪種魚「最好吃」。

我吃到印象深刻的河魚,是在清遠一個靠譜的排擋(說靠譜是老闆親自招待),那是一條樸實的北江骨魚,略大,摸約一斤半。開背清蒸,放了少許陳皮絲,幾乎沒下醬油,盤底略盈著少許清澈湯汁。老闆用勺略分,令湯汁均勻。潔白清爽的魚,放進嘴裡頓時覺得耳邊搖鈴,「叮鈴」一聲一直響進胃裡,爽滑中透著細嫩鮮香,吃完一口立刻起身夾第二塊。望下身邊,朋友也因為美味露出訝異的眼光來。吃河魚我首選產地靠譜的排擋或農莊,估計是火力和出貨價量大的原因,出品定會比酒樓好的多。
再有的印象深刻的就是「鰣魚」了,那是在東莞的一場盛宴。這條魚端出來覺得做法很特別,也是清蒸,魚不大估計七八兩,沒刮魚鱗,上面仔仔細細的鋪了一層漂亮的火腿,火腿間還夾著筍片,淮揚菜的做法。那是我第一次吃鰣魚,聽說野生已經滅絕,不知魚從何而來,但能吃出是經過冰鮮的,肉質不嫩滑而是有點大魚肉粗的口感,鮮味很濃,奇特的是魚鱗下面有誘人的油脂香味。總得來說「還好」。不過東莞是個神奇的地方,輝煌的時候(你懂的)菜品比廣州順德的餐館有過之而無不及。我自己覺得吃過出品最好的粵菜,就在當年的東莞,分布各鎮。
海魚就沒什麼研究,蘇眉也好,東星也好,各類斑,鰈,味道當然是好的,端上台是很美麗的,但是肉太多,我寧願吃一窩鹽水煮的剛出水的小雜魚,味道更為細嫩鮮美。
刺身!我最愛的做法之一。吃過比較難忘的刺身是秋刀魚刺身,店家極力推薦給我,說空運的生鮮,難得有可以刺身的,於是點了。端上來秋刀魚的魚頭和魚骨做了一個盤龍的形狀半插在冰上,魚頭魚骨看得見血漬有點恐怖。秋刀魚本身肉薄,做成刺身只得幾片薄肉連著皮,吃一口,肉質細,鮮,有點韌。但是腥,真腥,一條沒有吃完。
同樣還是這家店,有一次給我推薦了「鰤魚」刺身。我沒聽過這個魚,店員就說是好的「油甘魚」,但是價格卻貴了數倍。點了靠腩的部位,刺身端上來略帶粉紅色,肉質油亮,吃一口,差點哭出來!!!比這個更貴很多的刺身我吃過,但這個實在太好吃了,爽滑鮮香,油脂潤澤不足以形容,一切恰好是最好的形容,大概是剛好複合了我的口味,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刺身了。後來知道它的全稱是「寒鰤魚」,和油甘魚是不同的。在日本也是很好的刺身,甚至位於金槍魚腹之上,真希望能籌備好錢和時間去到產地大啖之。
我有個好朋友,廣州人愛吃,號稱最愛的就是吃魚!有一次我們去陽朔遊玩,他竟然無可救藥的愛上了當啤酒魚。去了四天吃了10頓有多,把當地各種魚類皆啤酒魚之,吃了個遍。我本來以為以他口味不會愛上啤酒魚這類的,但他回來還念念不忘。可見何謂最好吃,是奇妙的一件事。


顫抖吧!干鍋魚!


魚大都比較好吃,我說說我吃過的覺得很不好吃的魚,第一名數秋刀魚了,真的很不好吃!!皮干而薄,肉糙而腥,也許是我吃的做法不對,或者是沒吃到好吃的秋刀魚,反正這個魚我是欣賞不來

其他常見的魚和做法

海魚裡面我比較喜歡吃紅杉,一點鹽煎了就好吃

大小黃魚也不錯,不過要新鮮的,清蒸或者煎都很好吃,冰凍的不好吃了,別買超市冰凍的

新鮮的帶魚清蒸最鮮美,也是要新鮮,冰凍的不好吃了

多寶這種我也不太喜歡,覺得肉比較稀

泥猛打酸菜湯特別鮮美好吃,其他做法覺得一般

石斑魚很多人都愛,我覺得也是一般吧,清蒸還可以,但談不上非常好吃

小白鯧魚是比較常見的,清蒸鮮美,有時也煎來吃,相比較還是清蒸比較好吃

新鮮多春也好吃,烤或者煎,冰凍的不行,會爛,不好吃了

剝皮魚不好吃,兩種,大剝皮和小剝皮,都不好吃,四川重慶用來做辣鍋的耗兒魚,用重麻辣去調味,肉質粗,不好吃

海鰻活的,我在韓國吃過一次烤的很不錯的,好吃

其他還有些想不起來的海魚,一般來說海魚都是清蒸或者放一點鹽煎一下都好吃,福建廣東有腌制的做法,然後蒸,也可以

淡水魚裡面好吃的比較多了

我個人比較喜歡吃黃辣丁也就是黃骨魚,湖南湖北比較多,買巴掌大小的,不要太大的,酸菜辣椒煮,很好吃。。

還有記憶非常深刻的在重慶的江邊船上吃的蘇眉,特別好吃。。是水煮的,肉質特別細嫩好吃

家常的大頭魚就是麻鰱吃得最多,一般是打片水煮,我還吃過一種炸的,也味道不錯,這個是一整條的跳水魚,也是麻鰱做的,是我餐廳的菜,有來長沙的朋友百度地圖搜鹽幫兔可以找到

另外我還喜歡吃黑魚,就是財魚,一般是小炒或者打片水煮,骨頭熬湯,自己經常做這道菜

鱖魚很多人喜歡吃,也屬於淡水魚裡面的高檔魚了,鱖魚腌制以後就是安徽的名菜臭鱖魚,這道菜還是好吃的,聞起來很臭,吃起來還挺香的,下飯菜,好吃的

鱖魚有小的鱖魚仔,用來紅燒或者做干鍋不錯的

烤魚的話一般都是鯽魚,鯽魚刺多肉嫩,鯽魚水煮是很好吃的,四川做法叫活渡,要用小的鯽魚做

其他就是白鰱和花鰱做法相似,口感肉更稀也就更嫩一些,刺多一點

草魚肉太厚,不容易入味,一般烤魚或者坨魚了

非洲鯽魚我不吃的,就是羅非魚

鯉魚一般吃整魚,我也不怎麼吃,做松鼠桂魚或者黃河鯉魚掛汁吃吧

刁子魚,大白刁香煎好吃,或者就煎一下都不錯的

鯰魚很少吃,一般是用來紅燒

其他的小雜魚用來掛糊,炸一下好吃的

想起來再補充吧,暫時這麼多


推薦閱讀:

為什麼河魨魚被禁26年,時至今日又被解禁?
海洋中的魚類是如何在非淡水條件下生存的?它們和淡水魚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魚在水裡要吸氧氣,可是為什麼到了岸上氧氣更多反而會死呢?
數量龐大的沙丁魚群是如何做到動作整齊劃一的?
魚會放屁嗎?

TAG:美食 | 生活 | 烹飪 | 吃貨 | 魚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