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平洋大西洋是一個洋,也就是說如果美洲這個新大陸不存在,世界歷史將會是怎樣的?

可以假設無關緊要的澳大利亞及南極洲存在,可以假設西歐跟東亞的距離就是哥倫布估計錯誤的大約相當於到美洲的距離,即假設西歐離東亞不遠不近,太平洋或大西洋不大不小。——————在這種假設下,那我們人類文明是不是不會發展到今天的高度,甚至都不會有現代文明? 葡萄牙經非洲到東方的航線仍然存在並以此為先決條件。並且哥倫布已經起航,但是他到達的是中國附近的島嶼——就琉球群島吧!歷史從這一刻接下去會怎麼走,他不久就將聯繫到中國


這個問題想了好久,目前沒看到特別好的回答,來強行回答試試
————————————割——————————————
首先,簡單考慮下沒有美洲對其他地區氣候的影響。如果沒有中間的大陸分割,超級大洋的風和洋流會更強,形成一個從北非延赤道向西直到琉球,以及從千島向東直到不列顛群島的北半球超大環流。南半球類似。

這樣對氣候的影響可以參考南半球西風漂流帶,具體的不班門弄斧了。至於對大陸人生存環境的影響……只能推測歐洲漁業更發達了?這樣造出更大的遠航船隻也是有可能的。
(這個真心分析不出什麼來,那就先假設,地球其他地區的環境還是跟現在差不多)
————————————割——————————————
對於東方來說,沒有美洲,對15世紀之前的東方應該基本沒有影響,暫且不表。

至於歐洲,古代時期維京人探索美洲的故事首先沒有了,但是應該考慮當時的探索殖民也是很初級的而且最後還是失敗了,對歐洲歷史進程應該也不會有大的影響。

地理大發現時期,葡萄牙向東開拓了通往印度洋的航路,開始殖民。而西班牙因為沒有發現美洲,則可能會開始和葡萄牙搶奪東方航路的資源,或者投入到歐洲內陸的爭霸中去。事實上,即使發現了美洲的黃金,西班牙人的重心也從來一直是在歐洲。只是這次,他們沒有了黃金的支持,想成為雄霸一方的強國會更困難。

同時,由於奧斯曼的崛起和拜占庭的毀滅是不可避免的,文藝復興依然會在義大利開始進行,科技的曙光還是會在歐洲出現。

但由於沒有新大陸發現對歐洲人的刺激,歐洲人對於科技和經濟的改革動力不再會有那麼強烈。
沒有了對於美洲黃金的迫切渴望,歐洲人會把視線更多的投向東方。此時,那邊是強大的綠色帝國,在強大的異教徒當前時,基督徒內部的凝聚力應該會更強,新教改革是否能如期發生還未可知。

此時,葡萄牙通過東方航路的發展,應該會比歐洲其他國家更為富有。葡萄牙會考慮更多的開發非洲和東南亞殖民地,其他國家如西班牙、英國,也會更多的考慮在非洲、印度洋、東南亞開始同葡萄牙爭奪霸權。
————————————割——————————————
另外,也有可能此時還是有幸運的航海家穿過了整個大洋來到了東方,根據洋流基本上是通過太平洋上的連續島嶼來到菲律賓。此時,著重發展東方的葡萄牙應該已經能擴展到這邊,並且和已經海禁的大明建立了聯繫。

故歐洲人仍可能完成環球航行,但是從大洋經北方環流會歐洲應該不太可能,也就是一個單行票。這對於貿易和戰爭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為一直都是歐洲從東方購買貨物支付黃金,而非相反,這樣既沒法給東方人買東西,又沒有足夠的美洲黃金,歐洲人的東亞貿易明顯很難做。而戰爭的話又過於遠離本土,除非東南亞的殖民地已經發展起來,但這樣歷史的進程就已經大大延緩了。

————————————割——————————————
同時,根據現實的發展:

葡萄牙的衰落,早在1580年之前就顯出端倪。
首先是讓他們富足起來的香料貿易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些反應讓葡萄牙始料未及。
葡萄牙在東方打破了阿拉伯商人貿易網路,成功地實現了貿易控制,壟斷了香料貿易。而他們在東方購買香料,大多使用現金交易,有時也以物易物。他們將一些歐洲的產品帶到亞洲交換香料,當時亞洲對歐洲的產品也有一定的需要,比如銅、鉛、水銀、白銀和布匹。遺憾的是,葡萄牙自己並不出產這些原料,也不想生產這些工業品,而是要到國外去購買。

葡萄牙東方貿易帶動了歐洲其他國家如英國、荷蘭工業品的生產。葡萄牙人在安特衛普的大批收購,使這些工業品價格上漲。在葡萄牙,很多靠香料貿易發財的人要提高生活水平,不斷進口生活用品和奢侈品,從武器、紙張、傢具、藝術品、地毯、糧食、馬匹、車輛、船隻直到貼面石、書籍、裘皮、香水,可謂應有盡有。

但是葡萄牙的致命弱點在於,它的工業生產能力沒有提高。在壟斷香料貿易的100年中,葡萄牙的工業生產和13世紀沒有任何差別,仍然只是一些鐵匠鋪、瓦窯、土布紡織、製鞋、做馬具、紡麻,僅僅是農村生活和城鎮生活的補充。城市生活的大量用品都依靠進口。

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荷蘭和英國能靠自己的工業品和艦隊擊敗葡萄牙,一旦他們意識到葡萄牙人只是在轉手販賣他們製造的東西,他們就用自己的艦隊一步步剝奪了葡萄牙人在遠東的據點,自己取而代之。

這個歷史在沒有美洲的情況下也是會重新上演,東方成為了歐洲各個強國的殖民地的歷史依然會上演。只是沒有了美洲的黃金,歐洲更可能會用大炮來打開東方國家的大門。

另外,澳洲的殖民應該會更加重要,如此一塊大的陸地,將成為歐洲進攻東方的橋頭堡,當然很可能首都就不在東海岸而是西海岸了。在澳洲,由於本身沒有土著帝國,很可能會上演這個位面上的縮微版北美歷史。甚至最終很可能依然成為一個說英語的大陸。
————————————割——————————————
在歷史這種混沌體系下,後面的歷史很難推演了。

基本上科技的發展受經濟和生產力制約,將會比真實世界要慢,但仍然會進步。不同於殖民美洲,殖民東方對於歐洲人來說太過遙遠,亞洲部分土著的戰鬥力也強大很多,加上沒有美洲高產作物,歐洲在印度洋的殖民進程也會減慢。但拿下南部非洲、印度半島、東南亞、澳洲應該還是會發生的。並且歐洲人將更有意願建立起長久的殖民地,而不是撈一票就走。

同時,由於可殖民的世界變小了,歐洲大陸的版圖爭奪將會更加激烈,此時歐洲將是誰的天下,就很難說了。

對於當時大明來說,這種改變應該不會影響其對外政策,倒是日本、滿洲可能會提早與歐洲人接觸,但是根據真實世界其民族性和政府特性,很難說會有什麼巨大的改變,東亞史仍會按照既定的劇本前進。
————————————割——————————————
有時間再繼續腦洞……


第一沒煙抽了。
第二湖南四川人會死,沒辣椒吃。
第三看電影沒得爆米花就可樂。
第四就是不會有西紅柿雞蛋這個菜。
第五星巴克沒有可可賣。


地緣政治新觀點:工業時代的當代大陸不是中心...
並且世界島不是「歐亞非」,歐亞非是母陸,美洲才是海洋里的第一大島。人類的歷史是明顯的兩段:農業——大陸時代和工業——海洋時代。中國要成為第二階段帝國還需努力,地緣位置不佳。中國能不能成功復興絲綢之路還需要觀察!一帶一路就是中國對外聯繫載體,平台。舊大陸普遍還不能了解適應新時代

我來講一下今天的世界格局為什麼是這樣:這一切要從一個偶然的事件——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工業從英國開始,然後分別傳向法國和美國,又傳向德國和日本,再傳向俄國和中國。英法都有廣闊殖民地,此時西班牙殖民地已經獨立。美國自身就很廣大,再加上美洲就是他後院。但是後來的德國和日本就比較狹小,於是他們開始侵略他們還是主要把魔爪伸向了臨近的落後的德國和中國,但是他們還是不小心或頭腦發熱的挑戰了法英美,然後就不可收拾,導致了覆滅。先進和落後共同戰勝法西斯後,戰勝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了。俄中通過戰爭的洗禮,培育了力量,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希望加快自身追趕先進的步伐。此時法英美看到了這一潛在的挑戰,於是他們吸收了戰敗的德日加入他們的陣營,扶持使其在對抗俄中的前沿能抵擋住。後來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的霸主,西歐和東亞的系列國家地區成為了對抗蘇聯和中國的前沿。俄中其實是被誇大的威脅,被捏造的敵人。並且歐洲和亞洲就這樣史無前例的被冷戰分裂了!後來外強中乾的俄國和中國撐不下去,紛紛服軟,一個硬著陸,一個軟著陸。以前蘇聯是重點,而中國算是小蘇聯。西歐各國和日本韓國台灣集團經歷了一段共同的歷史。著陸後的今天,俄中紛紛融入今天美國主導,美歐日制定規則的全球化世界。現在俄羅斯依舊努力維持著其強大的形象,中國則在改革開放的政策下真實的變得強大,但跟先進還有差距。中國和海洋亞洲的隔閡還沒有消除,彌合。海洋亞洲還存在著警惕中國,對抗中國的思想,或者是被美國灌輸的,或者是自己有自私的考慮。在對抗俄國和中國的年月,美國對西歐和東亞的盟友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並且在不義的戰爭中大量的軍事訂貨慢慢的培育了這些國家的工業,悉心引導,使他們逐步的發展壯大。
我們現在則是處於後冷戰時代,因為冷戰思維廣泛存在,中俄作為一個大國,其想要完全的現代化卻被視為一個必然的威脅去加以圍堵和隔離。中俄被「國際社會」不公正對待。
我想如果不是中國偶然加入了共產主義的陣營,那麼台灣和韓國能不能作為一個發達地區而崛起是很需要懷疑的。今天中國的發展路徑就是在真切的學習他們(海洋亞洲:台韓日坡港)崛起的經驗——這是一條被證明的道路,也是一條穩妥而不激進的正途。我不知道當時他們高速發展時有沒有想過自己會進入發達地區的行列,但是他們的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的深藏功與名下幸運的進入發達世界了
我想怎麼解決因工業革命以來的發展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的高峰在冷戰

如果農業社會的重心在陸地,絲綢之路串聯起了幾大強權,從四大文明古國的大河時代,到基督教,伊斯蘭,印度,中華四大古典帝國的時代。世界的中心和重心在歐亞大陸的中亞,也即歐亞草原(蘇聯勢力範圍),蒙古帝國是其高峰。
那麼工業時代世界的重心則在海洋,具體的如果把歐亞(非)大陸視為中心大陸,那麼美洲大陸毫無疑問是相對於的第一大島嶼。所以工業時代現代世界的重心具體的海洋,那麼更具體的就在全球第一大島——美洲——他們曾經是海盜的大本營。我們知道海上的島容易成為王法外之地的流亡壞人,海盜等等的集中營。他們在那裡建立了不同的秩序,這種共和制總統制後來又反過來影響了舊大陸的制度改進。旁敲側擊的去影響。所以新大陸一躍成為世界最先進的地區,舊大陸的人們紛紛前來尋求新氣象下不一樣的更吸引人的發展。這些移民到世界第一大島的勇者和聰明人,敢於創新,也只有創新,因為一切都是空白的,沒有舊有的陳腐。所以他們建立起了一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他們首先稱霸了世界第一大島——美洲,然後又稱霸了世界的海洋,然後開始侵蝕舊大陸的海岸線,他們建立了他們的統治,古典帝國紛紛game over,在這之前人類大陸上的聯繫早就被瓦解了!
也許從工業革命誕生在英國這個大陸邊緣島嶼的那一瞬間起就註定了他們的大本營必然要轉移到最大的那個島上去,也就是美洲。海洋的突然興起和繁榮,尤其是遠洋。當新大陸被發現。舊大陸的各個角落就分別的與之建立了聯繫。新大陸什麼都很缺乏,把東西包括人運過去都是有利可圖的,沉睡海洋的繁榮必然激活了日本這個島嶼。地球的活動開始重新以海洋為舞台,——人類發現了一個更大的舞台。人們很快就喜歡上了它。(也許我們思考世界歷史,不應該去區分人種族,語言等等,而應該把他們都當成無差別的人。人的意志難揣測難捉摸。)人們在海洋這個舞台上跳舞,人們很快就拋棄了陸地這個舞台——它已經不fashion了,絲綢之路上的駱駝緩慢而沉重的步伐已經被人們嫌棄。
所以今天的世界其實是以海洋為中心,人類的重心完全完全轉移到海洋,俄國和中國是最後的大陸上的有力的力量。或者說今天是一個在博弈後海陸並重的這麼一個時代
中國能不能成功的復興絲綢之路?通過高鐵!是的,高鐵只有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人類的中心、本來的大陸才更具有意義。能不能把絲綢之路高鐵化事關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計劃的成敗即使用高鐵武裝了絲綢之路,我仍然要對中國人能不能重新復興大陸的聯繫感到懷疑。海洋帝國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妙計,而大陸帝國總是沉重,拖沓著冗餘的人口。並且大陸帝國主要靠征服,而這是困難的,不義的。
把人類的聯繫重新積聚在歐亞大陸的中心,這一任務本身就是艱難的,逆近代歷史的大勢,但近代歷史的大勢其實飽含了不公平重新恢復大陸聯繫的鼎盛狀況需要中俄(印,伊斯蘭)的通力合作。
絲綢之路不僅是第一的,而且是最主要的紐帶

最後我想如果世界上不曾有新大陸的話,那麼人類的聯繫恐怕仍將集中在陸地上。文明的飛躍可能比較慢,海洋的作用會比今天弱很多。長安仍將是帝國的中心。人類可能還將處在古典帝國時代。歐洲人將不能征服伊斯蘭,印度,更不能征服中國。而只能去征服一些無關緊要的非洲沿海人。也沒有黑奴貿易。
但新大陸其實只是一塊被遺忘的大陸(無論你知不知道,他一直在那裡,他一直是未知的力量之源,就像埋藏的金子,一旦發現一定會發光。不知道西班牙國王和哥倫布能不能理解今天的世界——新大陸騎在了舊大陸之上。)
中國復興大陸聯繫的努力必將艱辛,中國應該聯合所有的歐亞大陸國家來做此事,同時中國應該更重要的面向海洋聯繫世界。

其實韓國一開始也是海上國家。


我猜歐洲再現統一帝國的可能性會增幾分。


沒有美洲大陸,巴拿馬地峽的阻擋,赤道洋流不會北上,墨西哥灣-北大西洋暖流不會形成,歐洲會比現在更冷,像東北一樣,西方歷史會改寫。

沒有美洲的新品種如辣椒,土豆,番薯,玉米等,中國人口在清朝不會破億。


根據麥金德的地緣政治理論,今天估計地球早統一了。

地緣政治 - 收藏夾

英國崛起的時候如果發動世界戰爭,那我們就是英聯邦的一部分。

二戰德聯邦崛起的時候如果發動世界戰爭,那我們就是德聯邦的一部分。

二戰中蘇聯成功耗贏日本和德國,那我們就是俄聯邦的一部分。

二戰中日本成功佔領中國,把中國人全部培養成小日本,那就有戰爭最寶貴的人力資源,那我們就是日聯邦的一部分。


沒有美洲,地球旋轉還會平衡嗎?估計非洲會跑過去,所以還會有另一個美洲。


如果沒有美洲,澳大利亞就是現在的美國,只是會是個縮小版的美國


拒絕回答


沒有大航海時代後面的都沒有了


沒有美洲,希特勒橫掃歐洲大陸逼降英國,中國蘇聯孤立無援完全淪為殖民地,德意日三分天下,德國吞併傀儡意呆梨,然後和日本決戰,地球將統一為一個國家或者德日長期冷戰 相持(雖然我們不喜歡美帝但是不得不承認他才是二戰事實上唯一的戰勝國,中蘇歐都成了美帝奪取勝利果實的墊腳石)


中蘇爭霸


天吶,沒有NBA的生活你能忍受?我可忍受不了沒有LOL的生活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有哪些熱門的觀鯨地點呢?
如果緬甸是中國的一個省,世界格局會發生什麼變化?
南極洲領地是怎樣的存在?
貽貝(青口/海虹)上長的草是什麼東西,是身體的一部分嗎?
在海邊撿的寄居蟹怎麼養?

TAG:地理 | 國際關係 | 地緣政治 | 世界歷史 | 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