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什麼設備來確定二十四節氣?
日晷的作用是不是只能看時辰?
- 二十四節氣不是直接測量值,而是間接測量值。
- 冬至節氣時刻不是直接測量值,而是間接測量值。
- 回歸年長度不是直接測量值,而是間接測量值。
- 圭表是定節氣的主要手段,圭表度量的是正午太陽高度,但是讀數是正午表影長度(L)。
通過冬至前後十幾日或者更長的時間的日影,折取其中。這種折取是假設日影變化是均勻的(實際上當然不是這樣)。
求得冬至節氣時刻T1。(從原理上講更加理想的測量點不是冬至而是春秋分)。
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擬合。差別就是擬合方法。之後只需要求一個極大值就可以了。
上圖日影數據來自郭守敬,工具為excel
回歸年長度的測量,實際上也就是多組冬至時刻的測量。
目前來看,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靠譜測量回歸年是祖沖之,前面說的求對稱軸計算冬至時刻的方法也是祖沖之提出的,之前所有冬至時刻和回歸年長度都是經驗估值。
他使用東漢劉洪的日影數據計算出劉洪測量那年的冬至時刻,又在南朝宋大明六年測得當年冬至時刻,時間上,跨越了二百多年,兩者相減,除以年數,得平均回歸年長度Y。
單次測量越準確,時間跨度越大,則平均值誤差越小。我國元代的郭守敬,在授時歷中使用的回歸年長度精度非常高,實際上是使用了包括祖沖之那次,一共六次,跨越近千年的冬至時刻數據求的平均數(當然,他還修正了回歸年長度變化)。不過除此以外,確實也有很多時候,回歸年長度是經驗估值。宋代的楊忠輔,通過對比多組不同年代的回歸年數據,發現了回歸年長度實際上是變化的。
- 冬至下一節氣時刻:T1+Y/24,
- 再下一節氣的時刻:T1+2*Y/24
- 再下一節氣的時刻:T1+3*Y/24
- 再下一節氣的時刻:T1+4*Y/24
- 以此類推
如樓上所說,這種方法叫做平氣法。平氣法是一種比較落後的計算方法,在明末棄用。
為什麼不能直接觀測冬至日?因為理論上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小,影長最大,但是實際上,我們看我國某地區2016年12月下旬的正午太陽高度數據,看得出來,變化量非常小(這也是為什麼春秋分更理想的原因,因為春秋分附近正午太陽高度日變化量很大):
實際測量中還會遇到半影問題造成的讀數精度下降,這個直到郭守敬發明景符才得到改善。
圭表_百度百科
另外,古人用過平氣法,正午日影最長是冬至,然後把兩個冬至之間平均分24份就可以得到其餘的節氣了。平氣法中,節氣之間的距離稱之為氣策,氣策的長度是通過觀測然後計算出來的。
先秦曆法,節氣是根據太陽的視位置來劃分的,當時只分「分、至、啟、閉」四時。春分、秋分為分,冬至、夏至為至,此為四中氣。立春、立夏為啟,立秋、立冬為閉,此為四節氣。
發展到三統曆,劃分為24節氣,即12節氣,12中氣。
這就是答案里說的平氣法。因為太陽、太陰運轉不定,太陽曆跟太陰曆相差11日余,通過設置閏月調整這個關係。即12個月和13個月,曆法採取19年7閏月,閏月安排在年末。上年如有閏月,則此閏月有節氣,無中氣;中氣移到次年的正月。
《左傳》上說:「先王確定曆法有3個原則。第一,冬至或立春放在歷首;第二,中氣放在月中;第三,閏余放在歲末。」
具體計算相當複雜,可以參考《古代天文曆法釋證》,劉操南。
古代曆法主要靠觀星
推薦閱讀:
※我們生活中的曆法哪個准?(包括陰曆陽曆和干支記年法)為什麼?
※一秒是多長是誰規定的?
※西曆的閏月為什麼是二月,而不是別的月份?
※如何通過公式精確的計算二十四節氣的具體時刻?精確到分或秒的那種
※1582 年的 10 月 4 日是周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