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即使在國力並不雄厚的情況下,中國也應該發展航天技術?

可以用在吃不飽飯餓著肚子的情況下還堅持做什麼事來比喻這種情況?
相關問題:人類連地球都沒搞清楚為什麼跑去研究太空宇宙?


我想,下面的故事或許能完美地回答你這個問題:

1970年,尚比亞修女瑪麗·尤肯達(Mary Jucunda)給恩斯特·施圖林格(Ernst Stuhlinger)博士寫了一封信。施圖林格因在火星之旅工程中的原創性研究,成為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馬紹爾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學副總監。信中,瑪麗·尤肯達修女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
施圖林格很快給尤肯達修女回了信,同時還附帶了一張題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這張標誌性的照片是宇航員威廉·安德斯於1968年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他這封真摯的回信隨後由NASA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為標題發表。
【這也是目前為止,對類似質疑,最著名最令人信服的回應】


----------------------


轉自譯言網:http://select.yeeyan.org/view/265546/309669

1970年5月6日
親愛的瑪麗·尤肯達修女:
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但這封對我的觸動最深,因為它來自一顆慈悲的飽含探求精神的心靈。我會盡自己所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請允許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
在來信中,你問我在目前地球上還有兒童由於飢餓面臨死亡威脅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進行飛向火星的航行。 我清楚你肯定不希望這樣的答案:「哦,我之前不知道還有小孩子快餓死了,好吧,從現在開始,暫停所有的太空項目,直到孩子們都吃上飯再說。」事實上,早在了解火星之旅的技術之前,我已經對兒童的饑荒問題有所了解。而且,同我很多朋友的看法一樣,我認為此時此刻,我們就應該開始通往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偉大探險。從長遠來看,相對於那些要麼只有年復一年的辯論和爭吵,要麼連妥協之後也遲遲無法落實的各種援助計劃來說,我甚至覺得探索太空的工程給更有助於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危機。

在詳細說明我們的太空項目如何幫助解決地面上的危機之前,我想先簡短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在400年前,德國某小鎮里有一位伯爵。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將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給了鎮子上的窮人。這十分令人欽佩,因為中世紀時窮人很多,而且那時經常爆發席捲全國的瘟疫。一天,伯爵碰到了一個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個工作台和一個小實驗室,他白天賣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幾小時的時間專心進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鏡片,然後把研磨好的鏡片裝到鏡筒里,用此來觀察細小的物件。伯爵被這個前所未見的可以把東西放大觀察的小發明迷住了。他邀請這個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里,作為伯爵的門客,此後他可以專心投入所有的時間來研究這些光學器件。

然而,鎮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這麼一個怪人和他那些無用的玩意兒上花費金錢之後,都很生氣,「我們還在受瘟疫的苦」,他們抱怨道,「而他卻為那個閑人和他沒用的愛好亂花錢!」伯爵聽到後不為所動,「我會儘可能地接濟大家」,他表示,「但我會繼續資助這個人和他的工作,我確信終有一天會有回報。」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贏來了豐厚的回報: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給醫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由此展開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傳染性疾病。
伯爵為支持這項研究發明所花費的金錢,其最終結果大大減輕了人類所遭受的苦難,這回報遠遠超過單純將這些錢用來救濟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我們目前面臨類似的問題。美國總統的年度預算共有2000億美元,這些錢將用於醫療、教育、福利、城市建設、高速公路、交通運輸、海外援助、國防、環保、科技、農業以及其他多項國內外的工程。今年,預算中的1.6%將用於探索宇宙,這些花銷將用於阿波羅以計劃、其他一些涵蓋了天體物理學、深空天文學、空間生物學、行星探測工程、地球資源工程的小項目以及空間工程技術。為擔負這些太空項目的支出,平均每個年收入10,000美元的美國納稅人需要支付約30美元給太空,剩下的9,970美元則可用於一般生活開支、休閑娛樂、儲蓄、別的稅項等花銷。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從納稅人為太空支付的30美元里抽出5美元或3美元或是1美元來救濟飢餓的兒童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需要先簡單解釋一下我們國家的經濟是如何運行的,其他國家也是類似的情形。政府由幾個部門(如內政部、司法部、衛生部與公眾福利部、教育部、運輸部、國防部等)和幾個機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航空航天局等)組成,這些部門和機構根據自己的職能制定相應的年度預算,並嚴格執行以應對國務委員會的監督,同時還要應付來自預算部門和總統對於其經濟效益的壓力。當資金最終由國會撥出後,將嚴格用於經預算批準的計劃中的項目。(當然···如果天朝也能嚴格執行財務預算的話···)

顯然,NASA的預算中所包含的項目都是和航空航天有關的。未經國會批准的預算項目,是不會得到資金支持的,自然也不會被課稅,除非有其他部門的預算涵蓋了該項目,藉此花掉沒有分配給太空項目的資金。由這段簡短的說明可以看出,要想援助飢餓的兒童,或在美國已有的對外援助項目上增加援助金額,需要首先由相關部門提出預算,然後由國會批准才行。

要問是否同意政府實施類似的政策,我個人的意見是絕對贊成。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點點稅款來幫助飢餓的兒童,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我相信我的朋友們也會持相同的態度。然而,事情並不是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計劃取消就能輕易實現的。相對的,我甚至認為可以通過太空項目,來為緩解乃至最終解決地球上的貧窮和飢餓問題作出貢獻。解決飢餓問題的關鍵有兩部分:食物的生產和食物的發放。食物的生產所涉及的農業、畜牧業、漁業及其他大規模生產活動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高效高產,而在有的地區則產量嚴重不足。通過高科技手段,如灌溉管理,肥料的使用,天氣預報,產量評估,程序化種植,農田優選,作物的習性與耕作時間選擇,農作物調查及收割計劃,可以顯著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

人造地球衛星無疑是改進這兩個關鍵問題最有力的工具。在遠離地面的運行軌道上,衛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掃描大片的陸地,可以同時觀察計算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多項指標,土壤、旱情、雨雪天氣等等,並且可以將這些信息廣播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進一步處理。事實證明,配備有土地資源感測器及相應的農業程序的人造衛星系統,即便是最簡單的型號,也能給農作物的年產量帶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提升。

如何將食品發放給需要的人則是另外一個全新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輪船的容量,而在於國際間的合作。小國統治者對於來自大國的大量食品的輸入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他們害怕伴隨著食物一同而來的還有外國勢力對其統治地位的影響。恐怕在國與國之間消除隔閡之前,飢餓問題無法得以高效解決了。我不認為太空計劃能一夜之間創造奇蹟,然而,探索宇宙有助於促使問題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以最近發生的阿波羅13號事故為例。當宇航員處於關鍵的大氣層再入期時,為了保證通訊暢通,蘇聯關閉了境內與阿波羅飛船所用頻帶相同的所有廣播通信。同時派出艦艇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以備第一時間進行搜救工作。如果宇航員的救生艙降落到俄方艦船附近,俄方人員會像對待從太空返回的本國宇航員一樣對他們進行救助。同樣,如果俄方的宇宙飛船遇到了類似的緊急情況,美國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提供援助。

通過衛星進行監測與分析來提高食品產量,以及通過改善國際關係提高食品發放的效率,只是通過太空項目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兩個方面。下面我想介紹另外兩個重要作用: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學素養。

登月工程需要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對如此嚴苛的要求,我們要尋找新材料,新方法;開發出更好的工程系統;用更可靠的製作流程;讓儀器的工作壽命更長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規律。

這些為登月發明的新技術同樣可以用於地面上的工程項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項從太空項目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中,這些技術打造出更好的廚房用具和農場設備,更好的縫紉機和收音機,更好的輪船和飛機,更精確的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更好的通訊設施,更好的醫療設備,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先設計出宇航員登月艙的維生系統,而不是先為聽力障礙患者造出有聲閱讀設備呢。答案很簡單:解決工程問題時,重要的技術突破往往並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來自能夠激發出強大創新精神,能夠燃起的想像力和堅定的行動力,以及能夠整合好所有資源的充滿挑戰的目標。

太空旅行無可置疑地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通往火星的航行並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所帶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項目之外,這將產生數倍於原始花費的收益。
若希望人類生活得越來越好,除了需要新的技術,我們還需要基礎科學不斷有新的進展。包括物理學和化學,生物學和生理學,特別是醫學,用來照看人類的健康,應對飢餓、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我們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科學事業中來,我們需要給予那些投身科研事業的有天分的科學家更多的幫助。隨時要有富於挑戰的研究項目,同時要保證對項目給予充分的資源支持。在此我要重申,太空項目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它為學術研究工作提供了絕佳和實踐機會,包括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眼睛、物理學和天文學、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等學科,有它,科學界源源不斷出現令人激動不已研究課題,人類得以窺見宇宙無比瑰麗的景象;為了它,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
由美國政府控制並提供資金支持的所有活動中,太空項目無疑最引人矚目也最容易引起爭議,儘管其僅佔全部預算的1.6%,不到全民生產總值的千分之三。作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催化劑,太空項目開展了多項基礎科學的研究,它的地位註定不同於其他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太空項目的對社會的影響,其地位相當於3-4千年前的戰爭活動。

如果國家之間不再比拼轟炸機和遠程導彈,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飛船的性能,那將避免多少戰亂之苦!聰慧的勝利者將滿懷希望,失敗者也不用飽嘗痛苦,不再埋下仇恨的種子,不再帶來複仇的戰爭。
儘管我們開展的太空項目研究的東西離地球很遙遠,已經將人類的視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陽、至星球、直至那遙遠的星辰,但天文學家對地球的關注,超過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項目帶來的不僅有那些新技術所所提供的生活品質的提升,隨著對宇宙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地球,對生命,對人類自身的感激之情將越深。太空探索讓地球更美好。

隨信一塊寄出的這張照片,是1968年聖誕節那天阿波羅8號在環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的景象。太空項目所能帶來的各種結果中,這張照片也許是其中最可貴的一項。它開闊了人類的視野,讓我們如此直觀地感受到到地球是廣闊無垠的宇宙中如此美麗而又珍貴的孤島,同時讓我們認識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離開地球就是荒蕪陰冷的外太空。無論在此之前人們對地球的了解是多麼的有限,對於破壞生態平衡的嚴重後果的認識是多麼的不充分。在這張照片公開發表之後,面對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嚴峻形勢,如環境污染、飢餓、貧窮、過度城市化、糧食問題、水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等,號召大家正視這些嚴重問題的呼聲越來越多。人們突然表示出對自身問題的關注,不能說和目前正在進行的這些初期太空探索項目,以及它所帶來的對於人類自身家園的全新視角無關。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我相信,人類從宇宙中學到的,充分印證了阿爾貝特·施韋澤那句名言:「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 」

向您和您的孩子們致以我最真摯的敬意。
您誠摯的
恩斯特·施圖林格
科學副總監


之前在微博看到一句話是嫦娥二號上去之後發現的,蠻有道理的:
500年前我們的祖先放棄了海洋
100年後我們的後代會埋怨我們放棄了太空。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大概是這個意思


老鄧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還是有人會忽視掉這句話。


生產力不提高,怎麼能讓人吃飽飯啊。

而通過科技提高生產力,無非也就兩種方法,一種是學習先進國家的先進技術,用先進國家的先進技術來提高自己的生產力。

另一種,就是自己發展新興技術。

中國目前,想要崛起,不依賴科技能行嗎?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不要忽視這句話啊。

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其中一種觀點,就是說現在找不到新的產業增長點。換句話說,就是現在科技發展太慢了。

中國要想崛起,需要更多的蛋糕。而得到更多蛋糕有且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把蛋糕做大,第二種是搶其他人蛋糕。

把蛋糕做大,要麼開發那些非洲等窮地方的市場。要麼努力提升科技水平,畢竟中國還too young.

中國這麼大體量,不努力發掘新科技,借著科技革命的風頭,能崛起嗎?你看,最近互聯網就幫助了中國很多,已經彎道超車絕大部分發達國家了,全球互聯網領域,中國和美國平分天下。甚至移動支付,美國份額只有中國的五十分之一。

所以恰恰相反,越是吃不飽飯,越是應該早布局,早研發,搶先在新科技產業佔到位子。


我特別希望,中國崛起,順帶著能引領一場新的科技革命。


畢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為什麼不等40歲有錢有車有房有涵養有閱歷了再結婚?


很簡單么
玩即時略遊戲的時候,你是造大量的初級兵搞人海戰術還是勇攀科技樹?


五百年前,我們抱怨祖先放棄了大海;五百年後,不能讓子孫痛惜我們放棄了星空。


這和貧困家庭節衣縮食供養孩子上大學是一個道理


並不是只有把鈔票食物塞到窮人手裡才叫救濟窮人。很多人根本不願意做深入的思考。


因為中國人已經嘗到了錯過大航海時代的苦果,不想再錯過大航天時代


雖然我覺得最多贊的答案很贊,但是
1.這是NASA高層寫的
2.這隻回答了後半句:為什麼要發展航天技術,而沒有回答前半句:為什麼即使在國力並不雄厚的情況下

那麼我就來回答一下前半段,才疏學淺,贅述一番,還望各位指點:
我的觀點是:我國只是在國力的基礎上量力而行的發展了航天的,以下從時間角度分析
1.首先是60~70年代

參考官方出版的紀錄片《軍工記憶——東風5號》

其中有一句話,是利用了DF-5號的備份彈製作了CZ-2號火箭座位我國最初的運載火箭工具。
這就意味著,這筆資金不是專款用於航天的。
至於為什麼要發展戰略導彈,那是做流氓的本錢,1945年誕生的聯合國五大流氓在數十年間所必須擁有的身份,也是迄今為止僅有的五大流氓所擁有並裝備成軍的技術裝備:

a.洲際導彈ICBM再入大氣層技術(英國沒有可查的洲際導彈再入試驗的發射),這不比神舟再入大氣層簡單,神舟實在再入不成可以變軌再繞一圈,ICBM在特定的區域和特定的高度必須一次性再入成功,否則損毀
b.潛地遠程彈道導彈技術
c.戰略核潛艇(印度那是個戰術核潛艇,戰術核潛艇服役的也僅有五大流氓)
d.戰略核武器

言歸正傳,為什麼那時候要做兩彈(原子彈,導彈),那時候真的是國力不雄厚,但是當時世界格局兇險,不做流氓不行,除了高盧雞對華略顯友好,約翰牛跟定了老大,那兩個流氓虎視眈眈的看著你,又是要外科手術般的打擊又是各種恐嚇。逼得當時又是大三線建設又是長期備戰等等,現在看來,當初狠下決心做流氓的決定是正確的,一是錯過那次機會就做不了流氓了,二是時局所迫,身不由己。因此在國力不雄厚的當年做出了兩彈,那麼中國航天的起步,就是這兩彈的副產品,叫一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兩彈一星」。

為什麼稱作副產品呢,這就回到了液態火箭了,液態火箭+彈頭就是最初的洲際導彈,而換成衛星就是運載火箭了,我國在70年代發射了少量的衛星,由於國力限制,這方面沒有多做。

2.80年代
這裡繼續引用

參考官方出版的紀錄片《軍工記憶——巨浪一號》

其中提到,中央當時提出「三抓」(洲際導彈、通信衛星、巨浪一號)
其實80年代我國國力也不很強,因此也是量力而為,除了繼續深化70年代就開展的實驗衛星和返回式衛星,重點放在了通信衛星上。
那麼通信衛星和之前的那些衛星有什麼區別呢,最大的區別就是軌道:絕大多數衛星都是低軌道,極少量衛星中軌道運行,少數在高軌道運行,而諸如通信衛星等衛星由於需要保持和地球的相對禁止就必須處於地球同步軌道。通常,低軌道在約100km的高度,國際空間站處於約300km的高度,而地球同步軌道距地面36000km。
為什麼通信衛星需要在同步軌道,因為一個頻道需要不間斷的向特定區域的用戶提供信號,因此通信衛星必須對地保持相對靜止,如圖是Asiasat-4亞星4號的覆蓋信號強度,定位於東經122度:

總體來說80年代我國航天依然是量力而行,通信衛星解決的也是我國當時亟待解決的問題。3.90年代
我就不在這貼航天發射表了,找個可信的資料是能查到的
90年代依然是量力而行,主要是以下幾件事:

a.通信衛星的實用和普及,這對於改革開放取得一定成效的中國是有需求的,電視,通訊等等
b.氣象衛星的發射,氣象衛星的用途不僅僅在於天氣預報,其對氣象災害的預報迄今已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挽回了難以估量的財產損失
c.打開了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發射了很多外國衛星,這是盈利的
d.載人航天的起步,為什麼要做載人航天,其實我國很早就想做,奈何國力不濟,另一方面則是國際空間站不帶我們玩了。我這裡解釋的都是有關航天與國力的關係的,為什麼要發展載人航天,最多贊的用戶援引NASA高層的那封信可以解釋。

我附帶說兩句,無人航天發展至今,已經在很多方面日趨成熟,對人類已經帶來了很多便利和益處,載人航天在中國屬於起步階段,可能暫沒有那麼大的成效,但是,等做到一定程度了,也日趨成熟了,如太空梭修理或延壽衛星(總比重新打一顆強),國際空間站做各類學科的各種實驗(有利於科技進步)等等,也會給人類帶來很多便利和益處。無人設備(指永久無人)和有人設備,即使在地面上也能感覺出哪個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4.21世紀
這時期就不是國力並不雄厚了,與題意有悖,但這個時期依然算是量力而行

a.北斗區域導航的建設,軍事定位對於一個流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兼顧民用市場,一舉兩得
b.氣象,遙感,海洋等衛星的引用,誰覺得對我國不必要單獨問我吧
c.空間技術的驗證,為下一步鋪路,這是每個時期都需要的
d.載人航天進一步發展和空間站建設,不多贅述了
e.月球和深空探測,我依然堅持月球探測不屬於深空探測的NASA/ESA的標準,嫦娥二號飛越拉格朗日點和小行星屬於深空探測。

這是題外話,首先現階段國力比較雄厚,可以從事這方面工作,於是我又回到為什麼要做深空探測的問題了。
當然我就不援引那位NASA高層的話,不浪費大家的時間和資源,說幾句另外的觀點:

a.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人類探索深空的根本理由,所有其他原因,以及其他的回答皆可從這一句展開。
b.為什麼有些人考慮的是下一頓能吃上什麼而有些人考慮的是如何上火星?參考馬斯洛金字塔。為什麼有如此的差距?社會的階層也是一座金字塔。絕對平等是沒有的。國家也是如此,空間技術帶來的效益和空間資源都是大國說追求的,做了流氓就要一直做下去,不做的後果是什麼?一是日本,被人打敗,受其牽制,雖不一定是壞處,但是清朝被日本打敗後呢。二是墮落,是啊,大航海的起始地伊比利亞現在是不用考慮航天,於是被各大勢力所魚肉,直到歐盟之後略有好轉。
c.大國都有一些指標,比如我之前提到的五大流氓的立足根本,航天是系統工程,涉及面十分廣泛,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機械,電子,材料,化工等諸多科學技術綜合水平。因此歷來受到領導人的重視,這裡面最重視航天的當屬美國總統肯尼迪了。


1對未知領域的探索起碼不是壞事,它可能對已知問題或潛在問題提供間接幫助。
2抗日戰爭期間,是不是為了徵兵要遣散西南聯大?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但也不要忽略次要矛盾。
3一個沒鞋穿的人一樣可以週遊世界,一個吃不飽的人一樣可以仰望星空。現實的拮据並不代表夢想的匱乏。


-
明朝的官員問過類似的問題,估計明朝的皇帝答不出來,於是把鄭和出海留下的文本資料全燒了。
幾百年來,中國的讀書人,很認真,也很守本份地專心致力解決中國的問題。

就是這樣,我們錯過了整個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世紀……。

五百年鎖國。

連小小的台灣,都在1998年時,就拚命想方設法進入太空(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6%8F%E7%88%BE%E6%91%A9%E6%B2%99%E8%A1%9B%E6%98%9F%E4%B8%80%E8%99%9F)。大陸有百倍千倍資源,又豈能固步自封?

若有人要問:「為什麼要發展航天技術?」

如此答他:「不為什麼,就為了不再重蹈明朝的遺恨。」

「這個民族,不能只有一個鄭和。」
-


其實這問題分兩個方面

一個是非洲還有那麼多難民,為什麼我們還要搞航天

二是美國領先其他國家那麼多,為什麼其他國家還要重新造輪子


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很多了

第二個問題其實也很好回答:

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人類歷史上因為某個國家完蛋導致整個地區文明倒退的例子太多了。

有一個關係不大但是特別典型的例子。

電子遊戲產業起源於美國,但是ATARI崩潰後美國的遊戲業產值狂跌97%,已經不存在成規模的遊戲產業了。幸好70年代末日本已經開始山寨美國遊戲,80年代任天堂發明的新的產業模式在日本獲得成功,反過來推廣到美國,重啟了美國遊戲業。如果沒有日本人,我非常肯定美國遊戲業20年內都是恢復不過來的,現實中美國遊戲公司重回世界一流是在2005年以後。


這個視頻或許能更完美地回答你這個問題:

先摘錄一段:

我為什麼用環保的投資與和航天的投資相對比,因為它們兩者的投資很相似,都是初期投資沒有回報,而從長遠的回報來看環保還遠不如航天。現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很奇怪的狀況呢?我們現在討論到了我們對人類未來的第二個選擇。我們前面的選擇是用科幻的眼睛來選擇,我們現在做出的選擇是用現實的眼光來選擇,這個選擇就是人類放棄了太空,把未來寄託於環保。這一點不光是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都一樣,它們情況可能比我們好一點,就是太空投資值稍微高一點,但還是大同小異。這就表示人類現在放棄了太空中的十萬個地球,我們準備在這一個地球上節儉過日子活下去。由其實有很多政治家和科學家都能給出一個很堅實的理由,就是太空開發有很大的冒險,有政治上的冒險和經濟上的冒險,我們不能把人類的未來寄託於這樣一種完全不可靠的冒險上。那麼現在我們來考察環保是不是不冒險的一項事業。

視頻封面劉慈欣--用科幻的眼睛看現實-香港書展2011講座視頻


我們曾經錯過了大海,請不要再忘卻了星辰


比中國國力更雄厚的國家,貌似也不是很多。

發展航天可以拉動一系列行業的發展,如果中國不發展航天,那些錢也花不到普通百姓身上。


我覺得是賭技術爆炸吧。
現在技術進步的不確定性太大了,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做的決策太不可靠了,這種情況下廠商的rd決策就會變得更加具有前瞻性,而不是功利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諾基亞,人家自己都冤枉:我也沒做錯什麼呀。
所以現在的it行業都有擴展研發領域的傾向,收購或者自己去研發很多不相干的,完全沒有現實意義,但是未來有可能變得牛逼的東西。
技術不確定下的競爭,已經不是在截面數據和現有的競爭者競爭了,而是和未來競爭。


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外交,其實不比中學生打架高明多少,我有個美國同事說:其實國家越大越強,外交上就越容易幼稚(childish),我認為他說的是對的。

外交其實是軍事的延伸,弱國是沒有外交的。現在有很多小朋友小同學圖樣圖森破,整天說啥:上海應該獨立啊,廣東應該獨立啊,西藏應該獨立啊。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覺得這樣自由啊,大家自己過自己的日子有什麼不好啊?我說這其實連個數學問題都不是啊,這就是個算術題,你說我們中國人,是分成一小塊一小塊,自己打來打去競爭內部資源好,還是做一個大國向外競爭資源好?現在地球上有70億人口,地球就這麼大,森林田野就這麼多,別的國家最喜聞樂見的就是中國人自己爭來爭去不要爭到他們的地盤上就行了,最好你們的地盤再給他們幾塊,壓縮你們的生存空間。很多人都喜歡把已經擁有的東西當成理所應當的,只是看到現在生活不好的一面,就是不願意去想想我們的生活會不會再壞一百倍、一千倍。

我是70後,生長在上海,我見過的日子是這樣的:過新年了,每家每戶可以憑票買一隻雞、一隻鴨、幾斤牛肉和豬肉、一塊冰蛋(平時積累起來打好的雞蛋凍起來的,過年時切成一塊塊板磚一樣的分到每家每戶)。我小時候,那吃頓紅燒肉就是過節了,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要是能多吃幾隻蝦仁就好了。我有個身邊的朋友成天跟我說,我們不象你們上海長大的,我小時候就是吃醬油拌白飯長大的,我說:是啊,我奶奶就是比你奶奶聰明點,她會拿黃豆磨豆漿給我喝(用今天的話來說,還是有機食品呢,多幸福)。用不著提我父輩和祖輩過過的日子,我們過的日子,現在的大多小同學們已經是聞所未聞了。不過那時的天真的很藍,日子也過得太慢。

中國人今天的日子,也許過得不夠好,但是要說這是四五代人用激情和生命打造出來的天空是一點都不過分的,我們國家被帝國主義霸凌的日子根本就不遙遠,有沒有人還想過這樣的日子?

美國的科技是很發達的,看看以色列吧,巴勒斯坦的那些裝備拿以色列一點點辦法都沒有。中國是有核武器,很牛吧?我跟你說,你要是火箭垃圾,根本不用接近美國大陸就會灰飛煙滅,就象以色列可以把巴勒斯坦的小彈彈全擋在外邊。你沒有軍事實力,中國拿什麼東西談條件?門都沒有,別以為光買點紙頭債券就行了,就沒軍事,那就是一堆廢紙。

中國發展航天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對美國說:我們軍事是不如你,但你別得意,我們發個會跳舞的洲際導彈,我不活了你也別想過。就這麼簡單,這就是大國外交,大國外交跟中學生打架一樣,拳頭大的說話。


評論區的朋友指出太長了。。。簡單的寫個摘要,原文在下面。

從國家角度這是必須的發展之路。

空間計劃會促進科技發展的同時帶動經濟。比如太空梭的發動機,電感測,絕熱材料等等,以發動機為例再細化是材料系的粉末冶金等,化工系的潤滑油和燃料合成等,機械系的設計和精密儀器和高強度材料比如軸承等等。

這是一個基本上涵蓋了所有人類工業文明最高精尖技術的產物。

大家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航天計劃可以是在實踐中檢驗科技產物的性能,發展方向的正確與否等。

這會帶來難以想像的經濟效益。對太空計劃的投入將帶動相應產業的發展,革新生產技術,改良生產思路。當年工業化大生產給國人帶來的思想衝擊(或是亡國的危機)大家想必都有了解。當然現在工業水平的提升不是當年1到100的相對,但是絕對100到120也將讓國家的經濟實力更上一階。個人認為經濟問題的本質是科技問題。(非經濟專業,看過一些入門書比如曼昆的原理,裡面全球化資源配置合理方法是大家做自己擅長的生產而後交換,但競爭可以是師夷長技,從縫褲子這種低附加值的工作變成飛機,晶元等高附加值的產品。這是國家發展工業的重要性,科技是工業的瓶頸。)


從整體人類文明的角度講,太空計劃給人類帶來前線,簡單的說就是人類文明會變得更有活力。

大家想一想,在開拓星海的過程和當年大航海時代有沒有共通點?看上去遙遠(其實到火星六個月,到月球只要三天,這還是阿波羅時代的速度)的路程,充滿幾乎無盡資源的宇宙(和新大陸)。用鋼鐵意志開拓新世界的移殖民毀滅了印第安文明,還好,在已知的太陽系沒什麼文明可以供毀滅,但他們創造了什麼?

華盛頓曾經被提議當美國皇帝,當時君主制是主流。。。我不在這裡論述美國是如何建國的,但是可以肯定的說,新大陸篩選出人類中最堅強的人,去面對全新環境重新定義文明的組織形式。開玩笑的說,也許大家把奴隸分了搞共產主義,比當年打土豪分田地還簡單(沒有推行新制度的阻力,而推行新制度的人都經過完全陌生的環境的歷練)

傳統民主制度並不是完美的,比如可憐的希臘。在地外空間的殖民生活提供了形成一種新機制的機會。而這也許是下一次文藝復興(指對某種和當時「人性」這個主題一樣的精神而不是單純「復興」希臘羅馬或者春秋戰國
未完待續

這篇文章,根源性的解釋了空間探索(比如載人登月,火星計劃,探索小行星等等)對人類的重要性。

我們選擇火星 — 前線對人類文明的重要性

本文出自先鋒航天公司總裁,前NASA工程師羅伯特祖步林《the case for mars》一書,譯者陽曦,徐蘊芸。本文意圖不是介紹幻想,或者從科學角度進行火星計劃的可行性分析(載人火星飛行任務的細節具有高度技術性,但判斷這類探險是否可行和必要的核心基礎並沒有那麼難以理解。這些策略上的問題,任何人只要願意思考,具有一定常識,就完全可以明白。我會在之後的另一篇日誌簡要說明),而是從相對便於理解接受的社會學角度介紹火星計劃的重要和迫切。

一百零幾年前,在美國歷史協會(AHA)的年會上,來自當時還默默無聞的康斯康星大學的一位年輕歷史教授發表了一次演講。在當晚的議程中,弗雷德里克·傑克遜·特納的演講排在最後一個,在他之前有一大堆無足輕重的論文,不過,大多數與會者還是留下來聽他的演講。也許此前已有流言稱,他會說些很重要的話。如果真是這樣,那流言就是對的;因為在這次大膽而富有氣魄的演講中,特納表現出了非凡的洞察力,他觸碰到了美國社會與美國特徵的根基。他說,美國的平等民主制度,個人主義與革新精神,其源泉不是法律理論,不是判例,不是傳統,也不是國家或民族的血統,而是前線的存在。

「美國的智性應當歸功於前線的優秀特質」,特納說,「例如粗獷的力量與敏銳及好奇相結合,例如頭腦實用而富有創造性,能迅速找到變通方案;例如善於抓住要點,缺乏美感卻利於達成好的結果;例如永不停步的充沛精力;例如居於統治地位的個人主義,自由的為善或作惡,還有隨自由而來的恢復力與活力——這都是前線的特特質,或者說,只要有前線的存在,別處也會發展出這樣的特質。

特納繼續闡述自己的核心觀點:「曾經一度,前線打破了傳統束縛,提供新體驗,產生新制度,出現新格局;對美國而言,一直在後撤的前線同樣意味著這一切,甚至更多。」

特納的觀點是一顆智性炸彈,數年間,圍繞這個觀點產生了整整一個學派的歷史學家。他們證明了不僅僅是美國文化,還包括以美國為代表的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都主要是從探索時代(Age of Exploration)開始的。就在那個時代,歐洲開闢了全球移民的大前線。

特納的論文發表於1893年,就在三年前,1890年,美國前線走向了終結:一直以來界定西部擴張最遠端的移民線與從加州一路東來的移民線迎頭相撞。一個世紀以後的今天,我們面對的正是特納提出的問題:如果前線真的消失了,怎麼辦?美國機美國所堅持的一切,會怎樣?如果失去了成長的空間,一個平等,自由,創新的社會還能倖存下來嗎?

這個問題在特納的時代提出,也許為時尚早,但今天,時候到了。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越來越缺乏元氣,權力結構日漸固化,所有的階層都在走向官僚化;政治制度無力完成大的項目;條條框框延伸到公眾,私人,商業生活的每個角落;反理性主義擴張,流行文化走向庸俗;個體失去了冒險精神,也失去了自立精神與獨立思考;經濟停滯衰退,技術革新步履蹣跚。你隨便望向哪裡,這些都清楚的寫在牆上。

沒有了可供新生命成長的前線,過去兩個世紀以來推動以美國為代表的人類文化進步的精神也消失不見了。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損失,人類需要先驅才能進步,但現在我們眼前沒有。

因此,美國乃至全人類最大的社會性需求是一個新的前線,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可供成長的前線,不管你有什麼權宜之計,美國社會乃至建立在人文主義,科學,自由與進步基礎之上的整個全球文明都必將消亡。

我相信,人類的前線只可能在火星上。

但為什麼不能在地球上呢?海底或者別的什麼遙遠的地方,比如說南極洲?是的,移民海上或海底,或者南極洲都完全有可能,在這些地方定居會比建立火星殖民地容易的多。然而,從歷史的觀點來看,這種地球上的發展遠不能滿足前線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他們還不夠遠,一個新社會沒法自由發展。在今天這個時代,有現代化的通訊和交通運輸系統,不管你在地球上多麽偏遠的角落,甚至敵對的地區,傳統都離你太近了。如果人們要享有創建屬於自己世界的尊嚴,就必須遠離舊世界的束縛。

火星就是這麼個好地方。它離地球更遠,所以殖民者可以擺脫的舊世界智性或文化的支配;而且和月球不同,它的資源足夠豐饒,可以促成人類文明新分支的誕生。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乍看之下,紅色星球也許是片冰凍沙漠,可是它資源豐富,可以支持一個先進的技術文明。火星很遙遠,而且可以移民。火星可以移民並改造,所以我們可以將它看成一個新世界,往後幾個世紀中,這個新世界能為地球上的人類創造一個光明的未來。


人類為什麼需要火星


所有的事情都在促成他們的新生:新的法律,新的生活模式,新的社會系統;在這裡,他們變成了真正的人。

—— 讓·德克雷夫科爾 ,《來自一個美國農人的信件》,1782
(Jean de Crevecoeur,Letters from an American Farmer)
人文主義社會的精髓在於看重人類自身——人類的生命和人權是無價之寶。幾千年來,這樣的觀念都是西方文明哲學價值的核心,可追溯到希臘時期及猶太教,基督教共有的思想,即:人類靈魂由天賦神授。不過,這一觀念卻從未真正成為社會組織的根基,直到發現時代的到來。偉大的探索者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在這裡,中世紀基督教世界裡休眠的人文主義種子得以成長綻放。

基督教世界的問題在於它是固化的——它是一場戲劇,劇本已經寫好,主要角色已經選定並分配妥當。問題不在於自然資源不夠分配——中世紀的歐洲人口並不過剩,還有大量森林及其他無人居住的地區——問題在於所有的資源都有主了。統治階級已經被選定,一整套統治制度,觀念和習俗也隨之而定。在「貴者生存」的規則之下,沒人會被取代。此外,被選定的不光是主要角色,還有配角和伴唱和聲,而且只有這麼多角色可供分配。如果你想保住你的角色,你就得保住自己的位置,而沒有角色的人就沒有位置。

新世界提供了一個沒有既定統治制度的地方,改變了這一切。在這樣一個即興的舞台上,演員們不僅僅是原來那些傳統的角色,他們還成為了編劇和導演。在這種新情況下爆發出來的創造性不但讓身在其中的幸運兒得以親歷一場偉大的冒險,而且,一般而言,根據演員的能力,觀眾的觀點也會發生變化。在舊社會找不到位置的人,可以在新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融於」舊世界的人可以發現並證明自己絕非一無是處,他們在新世界裡價值非凡,無論他們是否真的踏足那裡。

新世界摧毀了貴族統治的根基,創造了民主制度的基礎。它讓人們從千人一面的舊制度中解放出來,由此,多樣化蓬勃發展。它接納未經認可的經驗和資料,由此摧毀了封閉的智性世界。它逃脫了舊制度的控制,那些制度必須依賴社會停滯才能維護自己的統治,由此進步成為可能。它還創造出一種新的社會情況,這裡最需要的是創新精神,以便讓有限的人口發揮出最大的能力,由此推動了社會進步。它提高了勞動力價格,讓所有人看到人類可以成為自己世界的創造者,由此工人得到了尊嚴。在美國,從殖民時代直至19世紀,城市一座座拔地而起,人們明白了美國不僅僅是他們居住的地方——還是在他們的努力下建設起來的地方。人們不僅僅是自己世界的住戶,他們還是這個世界的創造者。

兩個世界的故事


想像一下,21世紀的人類在兩種情況下各自會有怎樣的命運:有火星前線和沒有。

21世紀,如果沒有火星前線,毫無疑問,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將急劇下降。自20世紀末以來,先進的通訊和交通運輸技術已經侵蝕了地球上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健康。因為技術讓我們走的更近,所以我們變得更加相似。在北京找到一家星巴克,在東京聽到賈斯汀·比伯,或者在亞馬遜土著身上看見喬丹的T恤已經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多樣文化的融合有健康的一面,因為某些時候,這樣的融合會在藝術及其他領域催生出暫時的繁榮。它也會導致討厭的種族緊張情緒上揚。可是不管文化融合釋放的能量是如何在短期消耗掉的,長期來看重要的是:它耗盡了能量。文化的同質化就像用導線把電池兩極連在一起。短時間內會產生大量熱能,不過等到電勢平衡下來,熵值就增到最大,電池廢掉了。羅馬帝國就是人類歷史上這一現象的經典範例。統一的黃金時代後面通常緊跟著停滯與衰退。

21世紀,地球上文化同質化的趨勢只會越來越快。此外,快速的通訊和交通運輸技術短接了不同文化的隔閡,所以獨立度越來越難得,而這樣的獨立度正是地球上發展出全新的文化所需要的。但是,如果開闢了火星前線,同樣的技術進步會使我們得以建立一個截然不同,蓬勃發展的人類文明新分支,最終,我們還能在更多世界上建立更多這樣的新分支。因此,在一片更廣闊的的土地上,人類文明的多樣性能得以保存;但是,只有得到一片更廣闊的的土地,這樣的文化多樣性能得以保存。單個世界的版圖太小了,容不下多樣性的時代延續,而這樣的多樣性不但能使生活更有意思,還能確保人類的生存。

如果不在火星上開闢新前線,延續下來的西方文明仍要面對技術停滯的風險。對某些人來說,這樣的觀點也許很奇怪,因為這個時代經常被誇作充滿技術奇蹟的時代。但事實上,我們社會進步的腳步正在變慢,變慢的速度快的令人擔心。要看清這一點,只要回顧一下過去35年的變化,把它們與之前的35年相比,再比較一下再前一個35年就夠了。1905年至1940年間,世界主要的進步是:城市電氣化;洗衣機和冰箱出現;電話於廣博普及,家庭音響誕生;有聲電影變成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汽車進入實用化;航空工業從懷特的飛機發展到了DC-3和Hawker公司的颶風戰鬥機。1940年到1975年,世界又變了,出現了計算機、電視機、抗生素、核能源、抗生素、波音727、SR-71;還有宇宙神、泰坦和土星火箭;通訊衛星、行星際飛船以及載人登月。和這些變化相比,1975年至今的技術進步不值一題。這個時期理應展現出巨大的變化,但是沒有。如果遵循前70年的技術軌跡,今天的我們應該有飛行汽車、機器人、核聚變反應堆、極超音速洲際航班、便宜而可靠的飛上地球軌道的運輸方式,海底城市,開放海域養殖技術以及月球和火星上的人類居住區。但是,今天我們只看到重要的技術發展,如核能技術和生物技術,陷入停滯或爭執。我們的腳步慢下來了。

現在,考慮一下新生的火星文明的情況:它的未來主要取決於科學與技術的進步。正如19世紀,美洲前線出於自身需要作出的發明極大地推動了全世界人類的進步,「別出心裁的火星人」也將實現遠超平均水平的科技突破,極大的改善
世紀人類的處境。他們的文化會將智慧、實用性教育和果斷放在首位,要做出真正的貢獻,這些都是必須品。

火星前線將促進新技術的發展,這個觀點的首要例證毫無疑問的出現在能源領域。因為和地球上一樣, 火星移民成功的關鍵在於充足的能源供應。目前,就我們所知,紅色星球的確擁有一種重要的供能資源:氘,它可以用作幾乎無污染的熱核聚變反應堆燃料。地球上也有大量的氘,但是現在所有資金都投入了其它更高污染的發電方式,實用性核聚變反應堆的研究停滯不前。讓核聚變進入實用化,火星殖民者的決心一定大很多,他們的努力也將為母星帶來巨大利益。

總之,火星前線和19世紀的美國前線在推動技術進步方面的相似性被大大低估了。過去一個世紀里,美國推動了技術進步,因為西部前線的開拓為東部帶來了持續的勞動力短缺,這迫使人們研發節約勞動力的機器,也為公眾教育的改良提供了強烈的刺激。這樣,有限的勞動力掌握的技能才能最大化。現在,美國的情況變了。事實上,我們不再歡迎新公民的到來,反移民情緒上升,我們創造出大量累贅而粗劣的工作崗位,來安置那些真正有成效的經濟活動不再需要的人。結果,每個新公民都被看作負擔,這樣的情況始於20世紀末,21世紀變得更為嚴重。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在21世紀的火星上,勞動力一定極度短缺。事實上,可以打包票,在21世紀的火星上,沒有那種商品能比人類的工作時間更珍貴、更值錢。工人在火星上得到的薪水和待遇會比地球上好,教育也會發展到母星上前所未見的高水平。正如19世紀,美國曾改變了普通人在歐洲得到的待遇和受尊重程度,火星社會的進步應該也會對地球造成影響。火星上也許會出現更高形式的人類文明及與之匹配的新標準。與他們遙遙相望,地球公民肯定也會對自己做出同樣的要求。

前線創造了自立的人民,他們堅守自治的權利,由此推動了美國民主制度的發展。沒有這樣的人民,民主制度是否存續很值得懷疑。是的,今天美國隨處可見民主的幌子,但政治程序中幾乎沒有真正的公眾參與。想一想吧,自1860年以來,沒有一個新政黨的代表被選為總統,曾允許公民參與到政黨審議中的地區性政治社團和區域性組織也消失了。美國國會平均重新當選率高達90%,很難再說它是人民意願的晴雨表。此外,不管國會意願如何,現實的法律覆蓋廣度前所未有,從經濟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這些法律越來越多的出自冗餘的管理機構之手,這些機構的官員甚至懶得假裝自己是民選的。

美國和其他西方文明的民主制度需要一針強心劑。這一推動只能是來自於前線人民作出的榜樣,他們的文明吸納了最初賦予美國民主制度靈魂的精神。正如上個世紀美國人曾為歐洲作出榜樣,下個世紀,火星人也能為我們指出遠離寡頭政治與停滯不前的道路。

在一個封閉的世界中,人文主義社會會面臨比寡頭政治捲土重來更大的威脅。21世紀,如果前線仍然緊閉,我們一定會面對這些威脅:各種反人類思想蔓延,以這些思想理念為根基的政治制度發展成長。在一個封閉的社會中,這種破壞性的思想會自然的蔓延,首屈一指的就是馬爾薩斯理論:世界上的資源幾乎是恆定的,所以人口增長與生活標準必須要有所限制,否則我們所有人終將墜入無盡的苦難。

馬爾薩斯主義在科學上已經破產了,基於它的所有預測都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因為人類不僅僅是資源的消費者,我們還會發展新技術,從而發掘出新資源。人口越多,革新的頻率越快。這就是為什麼(和馬爾薩斯理論正好相反)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生活標準反而提高了。然而,在封閉的社會中,馬爾薩斯理論卻是不證自明的真理,這裡潛藏著危機,但從學術上反駁馬爾薩斯理論是不夠的,學術期刊中這樣的論戰從未停止。除非人們能看見前方有未曾使用的資源,否則他們必將趨於相信資源有限論。而如果接受資源有限這一概念,那麼最終人們必將彼此為敵,每個種族和國家也將彼此為敵。極端的結果就是暴政、戰爭甚至種族滅絕。只用在一個資源無限的宇宙中,所有人才會成為兄弟。


火星在召喚


近來, 我們開始吹噓經濟全球化,卻不思考它的含義,不思考這樣的全球化有多麽不幸。要是有這樣的消息,那才更值得歡呼:太陽系裡出了點怪事,另一個世界輕輕劃入我們的軌道,離我們如此近,甚至能架起一座橋樑,人們可以跨過橋樑,踏上一片未經開墾的新大陸,到達未經標註的新海洋。如果真有這樣的機會,熱切的新移民是否會重走老路?還是說他們會制定新的權利法案,修正老地球上的遺憾?無論如何,就算這樣的星球不能拯救一個活躍的文明,至少也能延長它的壽命;在這延長的部分中,個人將再次享有自由。

想想這個有趣的問題,在一個沒有前線的世界裡,人類的想像力何去何從?這裡沒有變化,只有靜止;沒有差異,只有相似;沒有危險,只有安全;沒有陌生海洋,大陸的變幻莫測,只能在已知中探求無害的微妙變化。夢想者,詩人和哲學家畢竟只是工具,他們只是說出、串起人類的希望、抱負和恐懼。

人們將懷念前線,懷念的程度言辭無法表達。4個世紀以來,他們聽到它的召喚,聆聽它的允諾,拿自己的生命和財富賭它的未來。它不再召喚了。。。

——沃爾特·普雷斯科特·韋布,《大前線》,1951
(Walter Prescott Webb,The Great Frontier)

今天我們所知、所推崇的西方人文主義文明在擴張中誕生,在擴張中成長,而且只能在動態的擴張中存在。在一個不再擴張的世界裡,某些形式的人類社會也許能倖存,那樣的社會培養不出自由,創造力,個性和進步。這樣陰鬱的未來看起來也許是一個駭人聽聞的預言,可是不要忘記這個事實:人類歷史上幾乎全部時間中,大多數人不得不忍受這種靜態的社會組織模式,這可不是什麼愉快的體驗。在人類歷史上,自由社會是個例,除了孤立的小片區域外,自由社會只存在於西方前線擴張的這4個世紀中。現在,這樣的歷史結束了。現在,克里斯托夫·哥倫布的遠洋開闢的航線關閉了。如果不希望未來的歷史學家將西方人文主義社會的時代看作某種曇花一現的黃金時代、無盡的人類苦難編年史上短暫的閃光時刻,那麼就必須開闢一個新的前線,火星在召喚。

但火星只是一顆星球,在開拓火星前線的年代,人類的精力會煥發出來,地球化火星。移民火星的工作最多會耗費我們三四個世紀的時間。那麼,移民火星只是一個能「延長壽命,但不能拯救一個活躍文明」的基於嗎?無論如何,人類文明終將毀滅嗎?我覺得不是。

宇宙很遼闊,它的資源,如果我們能弄到的話,的確是無限的。在地球上開拓前線的四個世紀中,科技以驚人的速度發展。20世紀我們達到的技術成就,令19世紀任何一個觀察者的期望都相形見絀,18世紀的人做夢都想不出,而在17世紀的人看來,簡直就是魔法。最近的恆星遠到不可思議,大約是到火星距離的10萬倍。不過,火星自己離地球的距離也有美洲離歐洲的距離的10萬倍。如果在過去的4個世紀中,技術進步如此大幅的擴展了我們能到達的範圍,再有4個自由的世紀,我們就不能再來一次嗎?有充足的理由可以相信,我們做的到。

移民火星將推動前所未有的快速航天運輸方式的發展:地球化火星將推動更強大的新能源技術的發展。這兩種能力又將開闢新的前線,那是外太陽系中我們從未涉足的領域:新環境帶來的更艱難的挑戰又將更有力的推動能源,推進兩種關鍵技術的發展。關鍵是不要讓這個過程停下來。如果讓它停下來,哪怕只有一小會兒,社會就講凝固成靜態,抵制進步。所以,現在這個年代是緊要關頭。我們的舊前線關閉了。社會停滯的第一個信號清晰可見。但是,進步雖然放緩了,卻仍在繼續:我們的人們仍信仰進步,我們的政治制度仍未抵觸進步。

我們仍有400年前文藝復興留下來的偉大禮物:即開闢火星前線,開啟另一次文藝復興的能力。如果不能成功,我們的文化不久後就會失去這樣的能力。火星很嚴酷。移民們需要的不僅是技術,還有科學觀,創造力,以及這些背後自由思考的能力。火星不會屈服於一個靜態社會的人民,那樣的人沒有移民火星所需的能力。而我們還有。今天的火星在等待著舊前線的孩子們,但火星不會永遠等下去。

「選擇整個宇宙,或一無所有。世界之間遙遠的距離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可是,如果我們失敗了,我們種族的故事就走向了尾聲。人類將在仍未觸及的高度面前回頭,再次滑下那一段長路,跨越十億年的時間,跌回太初之海的岸邊。」


答案很簡單,看歷史就知道了。

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葡萄牙國力也並不雄厚,而那時候中國是真正的天朝上國,其後二百年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了。

再過二百年,我們要讓我們的後代像我們嘆息閉關鎖國一樣嘆息閉國鎖球么?【什麼鬼詞


推薦閱讀:

高分一號解析度達2米,算是什麼水平?
氣象衛星是如何做到全球實時遙感氣象數據的?
海洋是分為海和洋嗎?海有多深?人類已探測多深?
哆啦 A 夢的哪些道具已經實現了?
大型輪船的集裝箱是怎麼固定的,圖中的輪船不怕風浪大而使集裝箱落入海里嗎?

TAG:科技 | 中國經濟 | 中國 | 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