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錯率幾乎為零的行業工作是什麼樣的感受?
我所在的行業幾乎不能犯錯,對每件事情的處理,都需要極為謹慎的操作,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近期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錯誤,感覺被放大許多,特來向大家尋求一些經驗
分享幾個場景:
一:進手術室前,您好請問您叫什麼名字?讓我看一下您的腕帶好么?手術開刀前,主任,請您和我核對一下患者的名字及手術名稱。出手術室前,×××您好,能聽到我說話么?咱們現在要回病房了,手術很順利,不要再睡了,好么?……回到病房裡與病房護士進行患者交接,再次核對姓名住院號。
二:患者某某,男,手術帶葯,西力欣50mg,進行配液。「同學,配好的液為什麼不寫藥名?你確定這個液是西力欣么?如果你確定就輸,出了事的話你就要承擔責任!」「老師,我不太確定……」那就扔,記住了!自己配好的液一定要寫藥名!寫藥名!防止誤輸誤用!
三:阿姨,我是您的責任護士,現在要給您輸液,請您告訴我您的名字好么?……阿姨現在您今天的葯已經給您輸上了,您現在輸的是雙益健(谷胱甘肽類)是護肝葯,您叫某某某對吧?「嗯嗯,對,小夥子你怎麼這麼認真?」阿姨,您知道嘛,一旦藥物輸到您的體內或多或少都會對您的身體發生影響,所以我一定要嚴格執行三查八對,保證您的安全,也是保證我自己的職業安全。
四:燒傷植皮手術,開台,開始清點紗布,一、二、三、……紗布二十,鋇線齊。燒傷針,一、二、三、……針尖針鼻齊。組織剪,螺絲一、二、三、……螺絲齊。芽鑷,一、二、三、……芽齊。11號尖刀片一、二、三……
主任:打一支副腎上台。
我:好,鹽酸腎上腺素,1mg,在有效期內
5ml空針,針尖,針冒齊。
……
手術結束,紗布,空針,縫針……全部再次核對,如果有一樣東西不在,那麼主刀醫生,我,麻醉醫生,患者均不可以離開手術間。
這是我日常工作的一瞥,雖然很枯燥,我卻很喜歡。我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優秀合格的手術室護士。
大型國際會議同聲傳譯。
本科時代被老師帶著去感受了一場同聲傳譯,結果嚇到了。黑箱子里2-3個人輪流來。容錯率無限接近於零(這句被評論里的同傳經驗者糾正了…),一般一個人連續工作不得超過15min。雖說同傳這行日薪非常高,但代價也是真的大。
從此看電視上大型會議直播時總是下意識替同傳抹一把冷汗然後試著拿出本子一邊速記一邊跟著他們一起同傳。基本每次結論都是黑盒子里要是坐著的是我我必死無疑……
尤其是發言人特別愛用中文俗語、詰屈聱牙的詩句和引經據典、自由發揮的情況下……這種發言人往往位高權重,就算出了問題也是你同傳水平不行……
(是的沒錯溫爺爺我說的就是你。
觀眾們聽得是愉快。同傳聽得是真的要崩潰。
可以說每一個優秀的同傳都是雜學家了。都是被逼的。
本科畢業後無論如何都不肯在職業同傳的路上走下去。因為真的短時間內壓力太大了。下一秒會出什麼狀況完全是未知的。現在偶爾兼職個業務商務翻譯還是挺愉快的。
ps.
注意審題...我不是同傳啊(。就是看到沒人提所以拋個磚來引玉。
還有很多人說是有稿子的……
然而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之類的該怎麼有稿子啊…
說一個,管涉密文件的活,有個真實案例,一間辦公室,對桌坐的兩個人,都是涉密人員,涉密文件即使在這兩個人之間傳閱也是要登記的,但就是這麼規範還是有一份文件丟失了,兩個人感覺非常奇怪,可以肯定的是確實是在兩個人手中丟失的,所有的傳閱記錄都有,但是就是找到不到,抽屜里,地上,柜子里所有地方都找了找不到,難不成還能憑空消失?最後兩個人都被通報批評和處分了。是的,最後文件找到了,在兩張桌子之間的夾縫裡,應該是傳閱的時候掉下去的,但是又沒掉地上,這件事最終促成了我們這一個規定,就是涉密辦公室只准有一張桌子。
講一個保險/法律行業的真實案例吧:因為保險承諾書中的一個詞可能存在歧義,保險公司一下子多承擔了35億美元的賠償責任,這就是World Trade Ctr. Props., L.L.C. v. Hartford Fire Ins. Co. 345 F.3d 154 (2003) 一案。
2001年夏天,紐約世貿中心的業主為「雙子塔」買了一份財產保險。在保險行業中,對於像這樣重大的業務,往往採取先承保,再敲定合同具體細節的操作。在正式合同生效之前,投保人和保險公司就先用「保險承諾書」(binder)來粗略記載雙方權利義務關係,起到臨時合同的作用。
在本案保險承諾書中,有一條關於最高賠付額度的條款,規定每次發生財產損失事由時最高賠付額度為35億美元。該條款用「per occurrence" 來表示」每次」,occurrence 這個詞可以翻譯成「事件」,在英語中的近義詞是"incident" 或者 "event".
看上去沒毛病,說得很清楚了嘛,發生一次事故,最多賠35億,白紙黑字。
2001年9月11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兩架民航飛機撞上了世貿中心,造價超過300億美元的兩棟大樓被完全摧毀,近3000人罹難。
再讀以下上面那句話:兩架飛機撞上了世貿中心。所以,這到底是一次財產損失,還是兩次呢?到底是一個"事件」還是兩個?
在美國保險法中,保險條款中的用語只要存在歧義,就必須做出對條款的撰寫者不利的解讀,這也是世界普遍通行的法律原則了。當世貿中心的業主起訴保險公司,要求為兩次損失事件賠付70億美元時,保險公司馬上請求法院立刻駁回原告的起訴。這可以說是保險公司唯一的勝機了,明眼人都知道,在當時舉國哀痛的背景下,只要這場官司得以開庭,那麼陪審團有非常大的概率倒向世貿大廈一方 -- 什麼?黑心保險公司居然拒賠世貿中心的損失?
經過幾輪拉鋸戰,聯邦第二巡迴法院做出裁決:」occurrence「一次是否存在歧義,不能孤立地從文義本身推知,還必須結合締約雙方的真實意圖,行業習慣以及其他外部證據,綜合做出評價。根據美國民事訴訟法,只要存在實體上事實爭議,原則上就需要由陪審團做出判決。
於是,本案得以開庭審理,陪審團判決被告敗訴,必須賠付70億美元,兩次「事件」每次賠35億。
--
也許,保險公司在撰寫承諾書時,可以採取更加清晰的表述方式,選擇一個更加準確的用詞,或者對「一次」這個概念做出文義解釋。也許您會說,兩架飛機撞大樓這種極端的小概率事件,怎麼能想到呢?但對於格式條款的撰寫者來說,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有一些段子,嘲笑律師經常寫出一些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的條款和警告,例如在椒鹽花生包裝袋上寫「小心:內含花生」,殊不知這些多此一舉的條款,背後都是真金白銀。
1
第一次抽合血,師姐就對我說:腕帶姓名一定要反覆核對,錯一次,你的職業生涯就到此為止了。
於是,每次抽血都問三四遍。有時候問到了最後,病人看我的眼神都是:這姑娘是個智障吧!
2
抽完血,過了一會發現托盤裡還有一張血常規條碼,而我確定這個病人的血常規我已經抽過了。頓時嚇懵了:是不是把別的病人的條碼貼上了。到護士站一問,血早已經送到實驗室檢驗了。
電梯都來不及等,噔噔噔跑了九層樓到實驗室,從垃圾堆扒拉出已經檢驗過的血試管,對著電腦,挨個數,挨個查對。最後發現是前一天打條碼時打到一半印表機壞了,重新修好後多列印了一張。
踏馬噠能不能換個好用的印表機!天天壞!天天壞!嚇死老娘了!
3
上手術,提前在病人身上做好切口標記。老師上台切皮,逐層打開,一切正常進行,眼看就要看到病灶了,突然老師問:是左邊吧。。。啊啊啊啊?頓時腦子一片空白,嗡嗡嗡。。。。
**床,病人***,因左側******入院,B超示左******,CT示左******。嗯,對的,是左邊。老師你幹嘛嚇唬我 。老師說我也怕出錯嘛。。。。。
綜上所述,
感覺就是:每一天都很害怕,經常受到驚嚇。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逐漸有了強迫症強迫檢查。
可能是因為我現在還太年輕。但是,哪怕我有一天能做到路熟駕輕、遊刃有餘,我還是會有這樣的謹慎的態度。
對待每一個病人的姓名、住院號,他們的主訴、病史、檢查,我的每一條醫囑,我的每一步操作,我說的每一句話,都要有這樣的謹慎的態度。
核電行業,很常見的是一個人幹活旁邊十幾個管事兒的看
聽著像是聯發科的CPU一樣一核有難九核圍觀,當然圍觀的人都是有身份有正事的各方面管理人員,比如可能有輻射防護的,工業安全的,核清潔的,第三方QC,本單位QC,本單位安全員,本單位防異物人員,工作負責人,介面處室的相關介面人員,重要點的活兒還有參觀的領導等等等等。
一個人幹活都十幾個人看了,兩個人幹活會有多少人呢,答案是可能會有幾十個人圍觀。俺在海南昌江核電1號首爐裝料的時候,可以看到裝卸料機上坐了倆操作員,裝卸料機下的水池邊圍了一圈三十多號各種管理人員圍觀。人頭涌動好不熱鬧,就差操作員喊一波老鐵們雙擊666了。
8月16日更新:
看到大家還挺關注這個問題,所以我作為電氣出身的順便也分享一下我在供電局工作的老同學們的事情
用今年的經歷說一下
請想像以下情形
1. 腫瘤手術
多切一刀,病人一輩子大小便不能自理,或者說不了話,或者癱瘓,失明
少切一刀或碰破了腫瘤,腫瘤複發,擴散,轉移,一條人命
2. 心臟手術
我摘下的靜脈和動脈只要有一個夾子沒夾緊,一個結沒打緊,主任吻合冠狀動脈只要有一個針角不牢,這條接在心臟上的血管就會漏,就會心包填塞,病人就會死。打結手上沒撒夠肝素鹽水,就可能造成血栓,造成中風
如履薄冰,說的就是我們的職業
當然更可怕的是,如果病人出了問題,你也有可能要陪葬轉載自浙大飄渺水雲間BBS,發信人sephiroth
電力系統出事故,輕則截肢,重則焦炭。
更新一下,有人問我水怎麼可能有幾百度的溫度。我只想說請回去複習一下高中物理。認真臉/
本人04年玉泉熱動畢業去了溫州的電廠工作,已有8年,這一行里要麼安全工作30年要麼瞬間死亡3秒鐘,這裡說幾個我聽到的事故,大概自認為是N手資料總有不少誇張因素了,但是基本是那個意思不會跑,大家權當了解了解。有些是活活冤死,有些是純粹SB。
溫州某個垃圾發電廠,燃料傳送帶在檢修,一人在帶上全力以赴,一人拿著對講機聯繫控制人員配合檢修,後者問前者什麼時候可以修好,前者可能是回答馬上可以試轉一下了,由於發電廠歷來雜訊大,後者聽成了"試轉一下",就聯繫控制室的操作員轉動皮帶。TMD人還在皮帶沒下來你也不管就往火爐里送啊?!那個人由於皮帶突然啟動摔倒在皮帶上,掙扎著想下來但是抵消不掉機器的速度,是活生生丟進火爐的,裡面溫度1600度,夾雜各種強力致癌化學生成物。
蘭溪電廠電氣班班長帶著新進廠的女大學生在解說廠用電的開關櫃的操作步驟。開關櫃就是家裡那種保險絲插座放大100倍的類似設備,無非就是小熔絲換成電子設備控制的機械設備。由於是老班長,經驗豐富,操作行雲流水,其實就是違規操作不搞接地保護,正在解說至精彩處揮手時電流擊穿絕緣,6000V電壓幾百安培電流瞬間擊殺。女大學生就業兩個月就看著一個活人轉眼倒在地上冒著焦臭味,一星期後辭職。
1981年清河電廠7號機除氧器爆炸,全國就發生過一次。除氧器是一個巨大的給水容器,容量50噸。其功能是加熱給水,利用氣體分壓力原理,將可能會慢性腐蝕鋼材的氧氣分離出來排向大氣。加熱源其實也是水,精確點說是汽輪機里抽出來的高溫蒸汽混入除氧器起到混合加熱的作用。這起事故是操作員SB連續發作,首先是用泵大量往容器里灌水,然後抽氣又選錯參數正常應該是用8個大氣壓的蒸汽來加熱,這次居然選擇了25個大氣壓。又是灌水又是瘋狂打氣想想讓你連續12瓶青島加9瓶2。5L的雪碧下肚你什麼感覺?除氧器當時就立刻頂開安全門泄壓,奈何連設計者都想不到有SB到這種程度的加壓工況,排得不及灌的1/10的速度,終於炸裂幾十噸180度的滾水在25個大氣壓推動下從20米高度往下AOE,13米處正下方就是控制中心的操作員們,那是淋浴呢還是叫桑拿?從此全國各個電廠再也不存在除氧器布置在控制中心上方的結構。
最後一個必須大書特書。
全世界都知道的北侖電廠爐膛爆炸事件。
題外話:火力發電廠是煤粉燃燒加熱給水成蒸汽,這部分是鍋爐功能。蒸汽衝動汽輪機轉動,這部分是汽機功能,汽輪機剛性連接著發電機轉子,發電機轉動弄個切割磁力線,自然就發電了,這是火力發電廠的主要骨架,三大部分簡稱機電爐。北侖電廠其實機電爐全部出過大事故以至於內部員工打趣說為什麼浙江省里北侖電廠收入最高么,因為它全球著名啊,如何做到讓老外也如雷貫耳呢,那就靠機電爐全部出大事啊!
其中爐膛部分那一次事故永遠載入史冊
每一個鍋爐建造時都設計好匹配的煤種,只有在合適的煤種比如發熱量,灰分,揮發份,含硫含水等等這些符合要求才可以30年連續正常工作。很顯然北侖電廠能有這麼大的動靜就是因為煤種不對胃口,這有經濟反面的因素,事實上燃燒匹配煤種的電廠有幾個呢,都是哪種煤粉便宜了燒哪種。北侖電廠這次燒的煤種的特點就是灰多容易結焦。女人們經常咬牙切齒的說"你燒成灰我都認得你",但是知道把灰繼續燒下去"燒成灰"會怎麼樣的女人真心沒幾個在1600-2000度溫度下,灰都是液態的了。煤粉磨得非常細,細到漂白的一盆煤粉和一盆麵粉放在一起,五星級廚師分不出來。它從進入爐膛開始燃燒到成灰只要3秒種,它是隨著煙氣在飛舞中燃燒殆盡的,也就是說,灰也在飛舞中融化成粘糊狀。糊狀的灰你就把它想成是高溫鼻涕,碰誰粘誰。
憑良心說,正常的固體灰是不容易粘在鋼鐵上的,會積壓但是不會黏住,積壓的灰普通人一吹就飛掉了,粘著的灰去你吹試試。灰想粘在鋼鐵上是很困難的,畢竟是兩相的物質,但是反過來說,一旦黏住鋼鐵,第二層的灰就不是往鋼鐵上粘了,而是粘同相的灰自己,那就像是開了外掛一樣打了雞血飛快疊加,幾小時內就是一個人造石鐘乳。這個石鐘乳是怎麼樣的呢,它掛在20層樓高,它燒得通紅,關鍵是它重達幾百噸。體育課讓你掛橫杠1分鐘就是100分,你才幾斤重?它掛幾個鐘頭的時間裡還在不斷的變重,一切全靠最上面那一層灰粘著。這個才是真正的"千鈞一髮"的定義,晚上22點57分,它終於掉下來了。
叫斯皮爾伯格來拍這個畫面么,肯定是毫無疑問的3D大片票房大熱。大概是隕石撞地球的那種氣場。
這塊巨大的火紅高溫含碳焦石砸下來,砸壞了鐵管,和水相遇,劇烈反應生成了氫氣和CO,接下來是強勁的爆炸衝擊波,相當於康師傅桶裝盒裡拉響一個手雷。鍋爐特種鋼材製造的水管不是被擰成麻花就是被硬生生扯斷,好比日本動作片里撕裂黑絲的效果,水管里流動的給水全部泄漏到外部環境中。
插播這些水的參數:
中國人用的電的頻率全國統一為50HZ,即1秒鐘忽明忽暗50個餘弦周期,對發電機轉子來說,就是1秒鐘轉動了50圈,換句話說,1分鐘轉動3000圈。你通過觀察孔看它在轉動,你只能聽到巨大的轟鳴聲,眼睛只能看到白蒙蒙一片,如果你能看到一個個葉片,你就會覺得家裡的電燈泡一閃一閃的讓你視力疲勞的要死,你一定不是本星球的生物。
整個轉子長20米左右,其上裝滿了數不清的用來供蒸汽衝動的葉片,最寬的葉片一圈兩個姚明高,簡單點說就是一根巨型狼牙棍,淑女們的最愛。這根粗長直合計300噸重,一秒鐘轉動50圈,已經沒有固體軸承可以承受這樣的大傢伙了,所以這300噸的棍子其實是液體頂在空中懸浮著轉動的。它被設計為工作時候水平位移不允許超過1毫米,振動幅度不允許超過0。175毫米,相鄰的軸承不允許超過0。127毫米,一旦超過極限,保護模塊不顧幾百萬的損失也立刻停機,這300噸的棍子在沒有任何動力的情況下計時到完全靜止不動需要1小時40分鐘。
以上的兩段文字主要是想說:推動這個一個霸氣的玩意的蒸汽到底應該是怎麼樣的?
280個大氣壓!
現在這個280個大氣壓越獄出來了。。。
氣壓差距是如此之大,即使冒出來的水溫度達到400度,也依舊被強行壓成液體四濺,壓力突降遠遠快於溫度下降,隨後終於形成水蒸氣,把整個破碎的鍋爐包裹在水火之中,好比一個白蒙蒙的蠶繭。那是死亡之握毫無爭議。
當時在這個鍋爐上進行檢修工作的人大概是26個。其中有一個美女會計員在去控制室的鍋爐電梯里,你想像不出電梯門再次打開的時候看到裡面那一坨是什麼東西。
05年我還在工地實習的時候和一個老師傅聊天侃大山說:咱們這一行啊,倒班陽痿不說,秒殺也是果斷的,奈何電力局他們的罵名也連帶著享受。這口鍋爐近百米高,危樓啊危樓,比如北侖那一回。
師傅吸了一口煙說:當時我在上面
尼瑪我操,這人是人是鬼?這都能活下來,貝爺也俯首稱臣啊。
師傅說:他們說下來校對圖紙,好像有個再熱器降溫水管路接反了。30分鐘後就炸了。
我說:你是不是從此相信聽天由命這回事了。
師傅:能不么?你不想想那個工會主席?
師傅說:他們說下來校對圖紙,好像有個再熱器降溫水管路接反了。30分鐘後就炸了。
我說:你是不是從此相信聽天由命這回事了。
師傅:能不么?你不想想那個工會主席?
自從上任以來從來沒有來過工地的北侖工會主席好死不死的不去空調辦公室呆著,那一天出現在工地,也不知道來幹啥,北侖電廠那麼多口鍋爐,就偏偏去那一口,非要去也可以,非得挑那時候去,非要那時候出現也成偏偏走的這麼近。也有人在附近但是距離遠啊,被衝擊波掀出去17米暈了一陣起來拍拍衣服走了啊。總之凡是提到北侖電廠事故的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不說到這個莫名其妙的工會主席的,那絕對完美闡釋了什麼叫"死催"
死神來了6可以考慮啊
講個幾小故事。
1.那天,溫文爾雅的教授帶著小弟們在台上切腎,腎腫瘤(左側),乾的熱火朝天,不亦樂乎。
手術室門開了,來了一個實習醫生(還是進修大夫?),看了看片子:啊,切腎呢啊?右邊的唄?我也瞅瞅。
台上,台下,死一般的寂靜。
然後,台上,台下,大夫,護士,都開始冒冷汗。
沒人說話。
教授顫顫巍巍的抖著手走到片子前面,瞪大眼睛,仔仔細細上上下下瞅了半分鐘:
你TMD,好好看看!這是左邊還是右邊!滾蛋!滾蛋!
2.那天,麻醉師在台下悠哉悠哉的玩手機,和台上的大夫插科打諢,不亦樂乎。
突然,手術室停電了。
麻醉師跟被狗攆了一樣,從凳子上一躍而起,拿起簡易呼吸器對著患者開始捏皮球,捏了一會
「啊?你是腰麻,嗯,很好。」
3.我們某科主任,手術技術杠杠的,手術飛快。
某天,縫的時候,把助手扎了。
助手臉色慘白的捏著手指,哀嚎著:
"梅毒,梅毒啊!"
衝出手術間,擠血,沖手,肥皂水,碘酒……
然後打了一個月的青黴素……在麻醉科輪轉時能聽到不少事情,麻醉科嘛,上完麻醉沒事時又喜歡八卦,故事是一個接一個的!
上海某三甲醫院一30多歲泌尿科護士,查出腎上腺腫物(還是腹膜後腫物?時隔久遠,也確實記不清具體什麼病了),當時住在自己醫院,然後找關係讓某部隊醫院著名專家來開刀。此醫院泌尿科在華東地區還是相當不錯的,此教授平時也是謹慎風格,每次術前必會親自看病人CT或MRI。由於業務太熟,手術時,三下五除二就把腫物給端出來了,放在一邊也未留意,繼續處理殘端和探查腹膜。
後面過了半小時,一個實習的小護士在邊上問巡迴:
老師,這個怎麼有點像腎啊?
主刀一驚,仔細查看這個像腎又不像腎的怪物,完了,真是一顆病變的腎,但不是這回要處理的腫物,切錯東西麻煩大了。過了半個多小時,重新植回去估計也沒用了。
具體手術細節我不了解,也不明白為什麼會切錯器官,只是一個行業頂尖專家,行事一向謹慎,都能犯這種低級錯誤,而且助手都是主任主治級別的老手,在手術取錯標本時也末覺得有半點不妥,細細思量,不寒而慄,真撞鬼了也說不定。
可能你們關心後續處理如何。結果就是院長親自承諾此護士的後續治療包括後期複查以及遠期併發症處理費用醫院全部承擔。醫院額外賠償40萬,此專家個人賠償30萬(還是20萬?)。然而患者家屬不願意,堅持要求院方額外賠償200萬,後面弄的打官司,詳細結果我也不得而知了。
核電站工作,容錯率0
包括夜班的時候,再困都要大聲喊出來閥門上的十字碼。
旁邊還要有監護的同事,邊聽你喊邊核對工作文件的十字碼。
倘若倆人都恍惚了,開錯了閥門
後果
大家自行腦補
分割線……過百贊給大家詳細說下核電站的小秘密
雖然沒百贊,厚著臉皮更新一個
1 核電站工作要不要穿防輻射服。
答案,不需要。
核電站分常規島與核島。
常規島基本上與常規火電廠一樣,就是發電機汽輪機這些動力轉化系統,這裡工作就不需要穿什麼防輻射服,正常勞保服就可以了,勞保服勞保鞋非常熱,廣東的南方,汽輪機廠房40多度,熱得要死。
大國工匠馮平
圖片出自CGN官網
核島就是反應堆產生能量的部分,所有的放射部分都在管道里包裹著,計量很低但還會有。不過我們每年控制的受照的總計量不會超過四次CT的計量。
大國工匠喬素凱,25年來給反應堆換料從未出錯。你看喬工換料的時候都沒穿防護服
圖片出自人民網
上圖那一根根的就是核燃料棒,喬工就負責將用完的燃料棒換出來,再將新的放進去
用完的燃料棒裡面放射性物質非常多
更新2
2 核電站容錯率為0,但不代表如果錯了就一定會出事故
因為核電各種安全系統都有冗餘,就是都有備用。
像剛剛已經融合技術的華龍一號,中核與中廣核的不同點之一就有安全設計的不同。融合後的堆芯都採用的是177型,但是安全設計中核採用兩個能動安全系列加一個非能動設計,而中廣核則採用三個獨立的能動安全系列。
三套安全系統互為備用,都可以獨立工作,安全性大大提高。
這個能動與非能動就是安全系統的動力源,非能動就是在全電廠沒有任何輸電,柴油機也壞了的情況下,利用重力作用完成安全保護。
融合之後華龍一號的使用廣核與中核不用互相付產權費用,在國內核電發展和國外市場方面都是利好。
國內的華龍一號建設的的地方一個是中核福清5號機組,還有廣核的防城港3號機組。
好像漳州項目,中核也提交了申請。
更新3
3 核電站工作是不是要提前生孩子
不是!
剛簽工作的時候,爸媽也會擔心這個問題,畢竟獨生子一個,去核電站會不會影響後代。
也會有很多同學在我工作前勸我辭了得了,主要就是怕輻射,一是對自己不好,二是對後代有害。
其實,在公司里,根本沒有什麼鼓勵你早結婚的規定,反而很多同事會因為探親假晚結婚。
在核電基地的生活區,有很多小朋友,一兩歲的最多,再大點就去市裡讀幼兒園了。尤其在食堂里,一家三口四口吃飯的場景,隔幾桌就有一家。
在這裡就好像一個大學一樣,大家生活在一起,有圖書館有健身房,有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自然不在話下。
關鍵,我們還有一片海,每天下班了都能去海邊走走,吹吹風,放鬆下心情,跟家人聊聊天。
下圖是集團發起的婚紗照免費拍攝活動的圖片,很美
圖片出自CGN官網
這是大亞灣的夜晚
更新4
4 最後還是要扣題嘛
容錯率為0就是不允許出錯,這是態度。
出了錯可能會導致重大後果,這是行業性質。
在核電工作的確不允許出錯,出現了重大事故可能導致的後果,整個國家或者全世界都無法承擔。
所以核電行業是一個容錯率為0的行業。
就像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一樣,一次把事情做好 一次把事情做好就是對容錯率為0最好的解釋
但是容錯率為0不代表不會出錯,更不代表出了錯就一定出現切爾諾貝利這樣的大事故。
因為核電站的保護系統都會有冗餘設計,保證萬無一失。
希望大家對我們保持理性關注,持續關注,我們也會一絲不苟,守護核電的安全。
就像最高贊關於醫生的答案,我們每個人都會生病,所以大家對醫生的容錯率,更多的是我們個人主觀上的要求,關乎我們每個人切身的利益。
但是,核電也是一樣
大家可能覺得核電離大家很遠,但是福島的事故發生後,影響的卻是全世界的每個人,畢竟大家搶鹽的身影才剛過去不久。
所以,我們在工作中的要求就是按程序辦事,一絲不苟,一次把事情做好,避免出現小故事,或者事故。
我兔鎮樓,望不被和諧
再來幾張美圖,CGN官網的圖片
下圖是核電大道,正對著的就是大亞灣核電站
下圖是嶺澳觀景平台,能看到的是嶺澳核電站
下圖是材料碼頭,我們最常去的散步場所,海風很舒服,風景很美
最後,如果以後還有這樣的活動,我給大家發報名鏈接,歡迎關注
(不但有公眾開放日,還有這樣的公益活動,全免費,包來回機票)
又尼瑪死了一個!
艹!
齊魯醫院規培麻醉醫生自殺
用的是丙泊酚
願小石(化名)在天堂不用通宵值班
希望一線醫生先保命再看病,你們的犧牲毫無價值,輕如鴻毛!
-----------之前寫的不會修改任何一個字-----2017.9.26
更新一下吧,我原文的統計是前幾年的,更新一下最新的消息
@菲利普醫生
下面這是我剛剛找到的
這些年,一直在死,不停的死,還要死幾個是個頭?隨便在哪個平台搜索:麻醉師猝死,麻醉醫生猝死。太多太多。
說實話我非常心疼
但是我無言的抗爭就是一走了之,我走之後我醫院麻醉科還不進新人,我也不知道那個主任是怎麼想的,好像是怕人多了賺錢少,反正我是理解不了,大家不要對號入座,每個醫院有每個醫院的特殊情況吧。
----------------以下是特么的滿篇都是麻醉師三個字的原答案,我不會修改任何一個字!---------------因為不管你是麻醉師還是麻醉醫生,其實你就是個要死的人-----------在生命已經受到威脅,要扔下家中父母妻兒的時候,你們在乎的只是個名字,說真的,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麻醉師
知道為什麼麻醉師累死的最多嗎?
因為麻醉師就是0容錯率的行業
所以麻醉師的精神都特別緊張
俗話說:開刀去病,麻醉保命
但是很多麻醉師去保別人的命
卻獻出了自己的命
「
據2015年數據顯示,近兩年全國已有至少15名麻醉醫生猝死,約佔麻醉師人數的1/5000。猝死的麻醉醫生大部分是三四十歲的青壯年。時值壯年,為何會多發猝死?
上海市醫學會麻醉科分會主任委員俞衛鋒教授曾公開表示,在美國,1萬人配2.5個麻醉醫生/護士,在英國,1萬人配2.8個麻醉醫生,而在我國,13億人,僅有6萬個麻醉醫生,比例遠遠落後於歐美。此外,「我國年手術量約3500萬例,相當於每年完成全世界1/10的手術,在此期間,全國大量麻醉醫生都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
來自醫學論壇網
這個是我以為要干一輩子的行業
但是幹了幾年之後發現
真心干不動了
不好意思
各位麻醉同道
我做了麻醉師的叛徒
希望你們安好吧
說明一下麻醉師的工作內容
麻醉師不是只是打一針麻藥就完了
患者只要進入手術室
他的一切生命體征全部都是麻醉師全權負責,血壓高低都是麻醉師調控,甚至呼吸心跳也要保證到最理想的狀態
麻醉師手握患者的生命線
既要滿足手術要求的麻醉深度
又要維持生命體征的平穩度過術中的各個關鍵操作
記得當年實習結束,老師告訴我最最要加小心的就是剖腹產麻醉
現在很慶幸,在我的麻醉師生涯中,都是母子平安殯葬業。
和很多醫護工作者一樣,錯一次,職業生涯也到此結束。
1遺體出櫃(冷櫃)時,反覆對照姓名時間地點條形碼。有時候化妝化著化著把修改的手拿起來看看,手腕上還有一個類似醫院一樣的腕帶,看一下姓名時間地點條形碼。總覺得是不是拉錯人了。
2反覆要求家屬認人。「您看一下是不是你們的親人?」家屬淚眼。「是不是啊?」家屬繼續默認。「到底是不是?這是您的親人吧?您出聲啊,您看著我我知道你什麼意思啊,您倒是說話啊………」「是是是…」過後被投訴,化妝師態度差,怪我咯?燒錯了到時候別打我啊。
3骨灰裝埕的時候反覆看埕上刻的名字地址,整個埕身要旋轉360度檢查一遍。有一次埕身刻了兩個人的名字,當天很忙,我只看了前面沒看後面,當著家屬面裝完骨灰才發現的。幸好人家沒打我………想想真是後怕。
4有些遺體因為搶救過,再送回殯儀館防腐一夜的話,表皮上的搶救痕迹會顯現出來,可能會有些淤青發紫。同一個人,某一位家屬認過說是。我化了妝給人家安排見面廳見面,拜祭拜到一半突然出來幾個人說弄錯了,嚇得我這個小心臟差點回不過血。此後要求所有家屬來認屍,跟他們解釋清楚確認沒疑問再化妝。
5化妝化到一半,來個同事翻一下單子,邊看一遍皺眉頭。有事說話啊大哥,你不說話我緊張啊。
最怕拉錯人燒錯屍給錯骨灰,這個錯誤怎麼也彌補不回來的。
通信行業。
就前幾天的事,廣西一個大兄弟割接,手抖了下,主備板子的用戶數據都刪掉了。廣西80w用戶打不了電話,無服務。。華為被罰5億。。
只因為把1框輸成0框。這位大兄弟這輩子也別想干通信了。
哎,每次割接都尼瑪戰戰兢兢的,拿著賣白菜的錢擔著賣白粉的責任。
古語有云:摸網校尉,進機房前,必先沐浴更衣,再點三柱香,拜各廠商。入內,必在東南角點亮一無線路由,若斷電或信號丟失,則放棄所變更配置,原樣撤出機房,如若不從,必有斷網及大故障發生。謂之:信號滅,不割接!
--------------------------------------------
馬賽克了人名電話
統一回復下
是把災備板也格式化了。。所以一時沒辦法恢復。。
小弟拙見,這是個流程錯誤,也是大環境惡化後的結果。移動,華為設備,工程師都有責任。
移動這些年把網路相關全部都外包了,招標各種壓價格,低價中標。行業惡性競爭進一步擴大隱患,壓低工資。導致工程師水平資質參差不齊,高級的活,中級來干,中級的活,實習生來干。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個人認為醫院裡幾個高危科室之一,和心內科監護室,重症監護室,急診科,麻醉科齊名,屬於分分鐘死給你看的地方。一次急診科喊急會診,患者咽腔出血暈倒在急診科門口,咽腔出血倒不是什麼大事,我立即趕到,患者在搶救二室,我路過搶救一室,被醫生拉過去,大吼「來的好快,快快,病人不行了!」我一臉懵逼的進去,卧槽!急性上氣道梗阻,半喉術後,聲門狹窄無法插管,病人已經昏過去了,血氧60%,還在掉,這種時候給我的時間大概還有2分鐘左右,血氧掉到0,還可以挺一下,但是隨時可能心跳停止,那就是聽天命了。好在急診科已經準備好了氣切包和管子,我摸了一把頸子,做過放療,頸前瘢痕太重,摸不到環甲膜,瞬間的決定放棄環甲膜切開,氣管切開一刀切開皮,下面全是瘢痕,無任何解剖標誌。這種情況從沒見過,病人血氧已經到0,一根注射器捅下去,回抽是空氣,知道針頭插在氣管里,讓助手扶好針筒,一刀幹下去,進氣管,放管子,吸痰,接呼吸機,病人心跳未停,緩了過來。從頭到尾,不到5分鐘,期間任何一個環節遲疑一下,病人可能就掛了。腿軟,腿軟,才想起隔壁還有一個咽腔出血的,過去發現已經有一個師弟在處理了,腿軟,腿軟,回去抽根煙……
假裝有分割線
第一次回答得到這麼多贊,大家對於醫生的理解我很感動,本著二逼猴的特色,更一點其他的事吧,個人覺得這個對我個人影響更大。
有一次,一個一年前診斷喉癌(沒錯又是喉癌)不願治療的病人,這次是呼吸困難來醫院,三度呼吸困難。本來沒到非做氣切的程度,但是因為他是喉癌,梗阻情況只可能加重,不可能再變好了,隨時可能一口濃痰卡住就憋死,我決定給他做預防性氣管切開,他半年前做過心臟支架手術,口服波立維,保險起見還是聯繫了手術室(氣管切開平日基本都是床邊就做了,最多10分鐘)。一刀切開,到處滲血,波立維的效力誰用誰知道,要了個雙極電凝(慶幸自己來手術室的決定,要啥有啥)。突然患者呼吸梗阻(估計就是我擔心的一口痰梗住了,而且手術平躺位本來就可能加重呼吸困難),病人一下子昏了過去。我一看,就來不及止血,趕緊用血管鉗分了下去,想直接分到氣管,但是一鉗子下去,很多血涌了出來,瞬間填滿術腔,什麼都看不見了,動脈血。我腦子裡第一反應,頸總捅破了?(頸總動脈是頸部、頭部大腦最主要的供血血管)。試了兩下止血,位置深,沒找到確切出血點。這時候病人血氧開始掉,助手有些慌了,建議我就從中間切下去吧,這裡不會有其他東西。我嘴裡說「不慌,不慌」,心裡想過了100種想法,頸總,血氧,出血,請示上級,時間來不及,等等等等,我用紗布壓住整個術腔,停頓了半分鐘,示意周圍人不要說話,半分鐘後,我做了決定,重新止血(不是大血管破裂),按規範操作分離組織,甲狀腺峽部又厚又大,而且非常脆,向下分離暴露氣管,這個病人無名動脈高位,就橫在氣管前……操,真是一身冷汗,當時要是一刀下去,後果不堪設想。最後病人雖然血氧低到30,但氣管切開後很快就緩解了。助手說你他媽好淡定,那時候了還歇一下,我說老子他媽慌死了,聽你的老子就真坑了!走趕緊去點根煙……
醫生的工作容錯率都很低。
心內科的容錯率,那是相當低。
如果輪轉到了CCU,那容錯率可是低的不得了啊。
如果還被安排上CCU的夜班,算了,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我一個師弟,剛安排上夜班,某一天,和我搭班,中間我待在病房裡寫病歷,讓他去轉一圈病房。
這可好,幾乎每十分鐘來彙報一下。
「師兄,XX床房顫,心跳比較快,但是沒有做過動態心電圖,不能排除長R-R間期,可以打西地蘭嗎?」
「師兄,XX床睡不著覺,可是他有COPD,可以給安眠藥嗎?」
「師兄,XX床血壓有220/160,給葯還是上泵?」
「還有。。」
「好了!夠了!你是護士還是醫生?為兄平日里如何教你的?心要細,膽要大!跟我過去看看,學著點!」
就在這時,急診室打來電話,「收一個嚴重心衰合併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已經送到樓上去了!」
我立馬抄起電話
「內分泌科嗎,趕緊下來會診,心衰合併酮症,趕緊的。」
「X主任嗎,來了一個心衰合併酮症,跟您彙報一下,您要來看看嗎?」
「已經叫了會診了,行,那我們自己處理了,有事情再跟您彙報。」
回頭看著那小子,正在翻著白眼看著我,「看什麼看,碰到疑難的事情首先要向上級醫師彙報,並且請求其他專科的會診,為兄平日教你的你都忘了?」
怎麼地吧,我就是立於不敗之地了!
別走啊,老弟,夜班得上啊,為兄剛叫的DQ都不吃了嗎?
別走啊,咱有話好說!坐標上海 航空管制業
上海的空域繁忙大家應該有所了解,每次飛上海流控不在少數吧。兩個繁忙程度都排名全國前五的機場擠在一起,(虹橋第三浦東第二,僅次於首都機場)周圍一圈軍用機場包圓。想想繁忙程度和特別活動時期的流控程度和指揮難度。
指揮起來 一架飛機幾百條人命,手上握著十多架飛機。這裡限制區不能飛那裡特殊活動不允許靠近。日夜不停。比起醫生手底下的病人,這個可能更有精神上的衝擊力了吧。
好多同事年紀不大白了頭,禿頂的。三十歲不到得了癌症走掉的,我們這行不是少數。因為干我們這行全國才六千人左右,基數小,比例不算小了。
但是現在呢,人員離職擋不住也就算了,排班指揮隨著人員離職變得越來越密集也就算了,工資待遇相當一般也就算了,為何連工資待遇也要來忽悠我們呢?朝三暮四把我們當猴子耍。去年漲工資,今年上半年剪了一部分,下半年又要漲工資,就變成張兩次工資了我也是無fuck可說。我們也沒啥好抱怨的,做好分內事,完成「中國夢」
對吧。
加油。如果有拼勁,就走。如果沒啥可以踏出去的本事,就低下頭,管他喂來的是 還是尿,先干為盡。不要廢話。
我也算說了點廢話吧。祝同僚和兄弟們日夜平安。一覺醒來,質疑的聲音又多了,好吧,那我解釋一下
如果我是想騙贊騙回復騙關注我一定不會匿名,做好事哪兒有不留名的道理(?˙ー˙?)因為軍人身份要保密的啊,雖然已經不是現役了,但還是怕牽扯出亂七八糟的事情。
我也知道都說知乎是分享你剛編的故事,但是第一次被質疑還是挺難過的
1.有人問戰鬥機能飛三十年嗎
不能,我為什麼說近30年呢,因為我爸是87年上的航校,那他是哪年開始飛的我真的不清楚。
2.軌道偏差
在評論里我也說了,爸爸是典型中國式父親,他很多東西都不會在家裡說,尤其是工作上的,這件事是媽媽告訴我的,媽媽也是外行啊,她也是按照她的理解跟我說的,所以可能真的用詞不當了,更別說什麼降落時的偏差還是滑行時的偏差,我也不清楚。
我再說一遍,我不會用這種人命關天的事情開玩笑,如果是放在之前,誰開這種玩笑我都會很生氣,覺得,這種東西怎麼能瞎說呢!
多說兩句:飛行員的小孩都聽不得「摔飛機」 「掉飛機」(呸呸呸)這種話,不論是脾氣多好的,都會瞬間急眼。
以下為原答案
替我老爹答一發
老爹曾經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今年已經轉業啦~
可以說是零容忍了,有一點偏差都會造成很大的後果。輕則飛行員跳傘,活活損失一架飛機,飛行員還會留下心理創傷,很長段時間都不能飛行;嚴重了,比如飛機難以控制墜落至人群密集處,後果不堪設想。
白天還好,正常訓練工作
夜晚待命,全副武裝的躺在床上等待任務,隨時都可能集合
長久以來,爸爸就有很嚴重的神經衰弱,一點輕微的響聲他都會突然間驚醒。
時時刻刻要保持高度集中精神
爸爸在單位一直是模範,飛行近三十年出色完成各項任務,唯一一次很細微的失誤是因為前一天和媽媽大吵了一架,第二天有些分心,降落滑行時偏離了一絲軌道,聽到消息媽媽當時就哭了,我還不明白為什麼,後來才知道,偏離軌道如果嚴重導致翻機,那又是大事一樁,不過還好,虛驚一場。
雖然爸爸已經不是飛行員了,但我還是對飛機有著別樣的情懷。
我知道當一名戰鬥力飛行員是多麼的不容易,壓力有多大。
願,天下所有高危職業者都能職業生涯零失誤。
蟹邀。
職業:飛行員
看到民航屆的機務大哥和空管兄弟都來了,作為一名三輪車司機也來湊個熱鬧。
作為飛行員,是安全壓力的直接承受者,往小了說,是個人的飯碗,飛行沒有小事,出了任何錯誤少則停飛十天半月,去大隊學習手冊,要是到了嚴重差錯,事故級別的事情,哪怕是機長教員也能給擼成副駕駛,甚至撤銷飛行執照終身停飛,停飛對飛行員意味著以後不可以從事飛行行業,作為一個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其他技能基本為零,到了四五十歲要是被停飛,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
知道一名機長,落地時操縱不慎,停飛一年,降為最低級別的副駕駛,飛行員的工資是與等級和飛行時間掛鉤的,停飛後由於沒有收入來源,還不起房貸,最後把房子都賣了,想想三十多歲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全家都靠自己的肩膀扛著,最後淪落到賣房,說起來也是一把辛酸淚。
除去個人,一飛機幾百的旅客在後面,他們的背後就是幾百個家庭,任何操作上的失誤,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我已經不只一次夢到自己駕駛飛機出現空難了,半夜驚醒全身是汗。聽到好多老飛講,飛的時間越長越害怕,飛的越多,經歷也就越多,遇到各種事情,才發現飛行到處都是坑,說不定哪天就被繞進去了。
現在安全壓力越來越大,航空公司都經不起任何事故,馬航以前是很優秀的航空公司,自從摔了兩架777,最後落得破產重組,國內的航空公司更甚,要是摔了飛機,還有多少人會做這家公司的航班。出了任何事故,都要上網易頭條,航空公司表示也很無奈啊。
往大的方面講,對於中國民航來說,很長時間沒有發生過空難事故,但是大家都明白,事故是有周期性的,無論做的多麼細緻,總有不安全隱患的,而現在每天都在創造新的飛行安全記錄,如果由於自己的原因打破,不僅是公司的災難,也是中國民航的罪人。
除了安全方面,體檢也是另一個問題,飛行行業對身體要求比較高,每年一次的體檢對很多人來講也是一道過不去的坎。如果體檢不過,只能停飛,直到身體恢復。
現在中國民航還是很缺少飛行員,特別是機長,所以現在航空公司都是破壞性使用飛行員,每年規定1000h的上限飛行時間,每年飛到990+的大有人在,而歐洲一些國家的飛行員一年時間才五六百。
相比之下更加疲勞,由於熬夜,飲食不規律,壓力大,也更損耗身體,前一段時間,深航一機長就猝死在準備過程中,讓人很惋惜。
飛行無小事!
且行且珍惜!
從事一線民航維修工作,講幾件事吧。
1.工具三清點。工作前清點,工作場所轉移清點,工作後清點。每次工作前後都是強迫症一樣點工具,如果工具找不到怎麼辦?直到找到遺失工具飛機才能飛。如果工具上了飛機被下一航站的人發現了,你就有可能上民航局的明傳電報傳首九邊了。
2.工作單卡填寫。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漏填一項被查出就會被扣錢,但最恐怖的是有可能被記錄到誠信檔案里,而這份檔案會伴隨你職業生涯一輩子。
3.有三套連續夜班做領取航材的任務。第一套夜班領件檢查時發現一台飛控計算機的插針有點點歪,就拍照報告給航線主任,主任決定退件,並向運行控制中心報告申請取消維修任務。第二套領料檢查發現一個氮氧分離器有一面格柵有一個大概一平方厘米的穿孔,報告主任,退件,任務取消。第三套領料發現一個熱交換器一排格柵不太整齊,退料,任務取消。
4.不管什麼時候,從家出來關門之後必定來回拉拉門把手確認門已經關上。這也是工作養成的強迫症,因為但凡關閉飛機上的任何艙門蓋板都要確認必須是關閉鎖定的。如果蓋板沒蓋在天上掉了就是維修事故癥候,那麼你的職業生涯可能到此為止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