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風格的建築為何有大量的拱形和圓頂?
這幾乎可用作建築史考試的最後幾道論述題之一了。題目牽涉內容實在很多,鋪開去也許要一篇論文或一本書才可以講全面。如果簡單粗略地談,可以分為,歷史的原因,現實的原因。以下很多內容來自於陳志華先生著作《外國建築史》(19世紀末葉以前),圖片大部分也來自百度。不過,建築史和建築風格的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很多問題其實並非看起來那麼絕對。加之本人學識有限,所答難以全面。我想我只是為大家提供一個可能有用的思路。所以,無論何時,本人歡迎大家的批評和指正,歡迎糾錯,歡迎探討。
一、歷史的原因
最初,可以追溯到拜占庭的影響。伊斯蘭建築儘管獨樹一幟,但在初期形成里,無疑還是受了拜占庭建築和建築師的諸多影響。阿拉伯人本是游牧族,無從談建築傳承。「公元7世紀中葉,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從阿拉伯半島腹地出發,先後佔領敘利亞、巴勒斯坦、兩河流域、伊朗、中亞、亞塞拜然和埃及,8世紀初,佔領了幾乎整個歐洲西南的比利牛斯半島」。他們擴張時,「寬容地汲取各地文化,迅速地鑄成了燦爛的伊斯蘭文明」。在最初建立倭瑪亞王朝的大馬士革,統治者熱切希望把這個城市建成屬於他們的君士坦丁堡,他們任用拜占庭和敘利亞的建築師為他們建造清真寺。倭瑪亞王朝之後,再慢慢融入了諸如波斯等等其他文化特徵。
而拜占庭建築的偉大,在於它們解決了古羅馬建築懸而未決的問題——如何在方形基座上搭建一個完整的半圓穹頂?或如何在4個及其以上的獨立支座上支撐起一個完整的穹頂?
是拜占庭人,創造了獨特的結構形式——帆拱。當然,不管是劵拱還是穹頂,都不是拜占庭的首創。就伊斯蘭建築中大量採用的券拱形式來說,早在公元前四千紀末,兩河流域就產生了券拱結構,但當時磚產量極低,券拱完全不能發展。直到古羅馬時期,才將券拱技術發展到輝煌程度。(關於這一點,多謝@Blind Talker 提醒)
而古羅馬,不僅大大發展了券拱技藝,還發明了十字拱,和最初的拱頂體系。古羅馬人為世界提供了穹頂的建構初衷,但還是沒能把它們很好地發展下去,更沒能把穹頂這種「主要結構因素形成相應的藝術表現」,除了萬神廟——而萬神廟的平面也還是圓的。也就是說,是拜占庭人,將穹頂發展得又高又大又靈活,形成可以為上層意識服務的顯赫的集中式構圖。而這種穹頂高高在上一隻獨大的構圖和建築形制,從最初就沿用到了伊斯蘭世界的建築中,歷經慢慢轉變,形成伊斯蘭別有特色的穹頂。
穹頂的歷史演變簡單歸納如下:
古羅馬的十字拱(我們當然要承認,古羅馬的十字拱及其拱頂體系,無疑也是人類成功的結構創造。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其內穹頂仍然是不完整的,這對宗教、皇室需要更大更高更完整的空間氛圍來說,還是不完美的。)
拜占庭的帆拱(其下的空間可以是方形的,支座也可以多於4枚,這就將空間解放出來,不再被動地局限於穹頂圓形形式帶來的形態限制)
聖索菲亞大教堂,拜占庭傳世之作(注意區別,它最初是教堂,不是清真寺。土耳其人滅掉拜占庭之後,把它變為了清真寺,而奧斯曼帝國在伊斯坦布爾建造的另外幾個大型清真寺,與之極為類似。宗教的對立並沒有妨礙他們照搬東正教教堂的形制和結構。但拜家這個,才是最早最原創的,除了後來被土耳其人加上的用於清真寺的四周宣禮塔。)
伊斯蘭建築的穹頂(我們可發現,得益於拜占庭帆拱技術的採用和進步,在圓滾滾的穹頂下,可以有除圓形外的其他形狀的平面形制。只不過,與拜占庭灰溜溜的穹頂不一樣的在於,熱情的伊斯蘭人總是十分喜愛用裝潢突出他們的大穹頂了)
蘇利曼耶清真寺(Suleimaiye Mosque,1550~1556年,建築師Sinan)
蘇丹阿赫穆德清真寺(俗稱藍色清真寺,Sultan Ahmed Mosque,1609~1616年,建築師Ahmed Aga)
內穹內部的空間感受——高大,完整,開闊,宏偉,或許這就是有了某種神性的空間)
(經知友糾錯,此處內部圖引用了網友ju1970x的實地遊記,圖片來源請參見:藍色清真寺--伊斯坦布爾遊記--螞蜂窩 )
下圖來自百度旅遊,圖片來源請參見藍色清真寺_景點相冊
下圖自來維基百科,圖片來源請參見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
二、現實的原因
又大致有三:
1、穹頂空間的視聽效果與空間氛圍,適合於宗教儀式
2、古代伊斯蘭世界的主流意識形態
3、伊斯蘭自成一派的建築與結構技術。
分而簡述:
1、穹頂空間的視聽效果與空間氛圍,適合於宗教儀式
感謝穆斯林知友@吳aishah 的提醒,特增加此條。空間本身,也是一種形式。而每一種空間形式,都有它所需要的功能意義與之匹配或結合。從穹頂空間本身的聽覺效果上講,當然有為「在清真寺中誦讀古蘭經時聲音傳的更響亮、喚起大家內心強烈共鳴」的作用。從穹頂所營造的空間氛圍上看,如上面我們所看到的,穹頂空間往往崇高、開闊、內斂、集中,主從分明,這與宗教儀式所需的神聖感、靜謐感、內向感,是非常統一協調的。 上述兩個方面,相信都可以歸納為宗教對儀式空間的要求吧。
2、古代伊斯蘭世界的主流意識形態
陳志華先生在《外國建築史》中提到伊斯蘭建築的地域範圍,認為大約是「阿拉伯、西亞、中亞、北非和在歐洲的土耳其」。這片世界裡的伊斯蘭風格建築,與其他大部分亞洲建築一樣,具有比較典型造型特徵的,往往都是宗教與宮廷建築。而這兩大類建築,都需要或完整嚴謹、或宏偉莊嚴、或穩定健碩、或獨一無二的外觀,而在構圖上具有強烈集中性與內向感的穹頂與拱券形式,是可以良好地表達出上述精神氣質的。
建築是時代的產物,是人類思想的承載者,只不過,在大部分的人類時代里,建築承載的並非是普通老百姓的思想,而是皇室權貴與上流階層的罷了。對於整個伊斯蘭世界來說,在最初的穹頂技術和形態引進後的日子裡,無外乎就是皇家和權貴階層如何去運用它們,以達到他們所締造的建築想要讓世人感知的氛圍。皇家建築是需要無比莊重威嚴宏偉嚴肅的空間和形態的,當然,世俗的宗教,也是需要靜謐安詳完整高聳的空間和形態的,一開始,由於建築與結構技術的限制,做得還並不好。但時代總是變化的,技術總是發展的,伊斯蘭建築結構技術的發展,有自創、有吸收、有借鑒、有照搬,最終形成一片燦爛的、獨一無二的、具有極強可識別性的建築外觀——以曲線為母題的千差萬別的拱券與穹頂。
3、伊斯蘭自成一派的建築與結構技術。
在西亞,初期的大馬士革清真寺是在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堂基礎上建的,後來,正中還是加了拜占庭式的穹頂。伊斯蘭人非常喜愛把他們的建築、他們的拱券和穹頂都裝飾起來,圖案化效果很強烈。由於伊斯蘭反對偶像崇拜,以至於後來的裝飾圖案里,「幾何紋樣基本上排斥了寫實的形象」,連最初還可以見到的動植物形象都沒有了。正因為對建築物外立面和建築細部都傾向於圖案化,伊斯蘭人也不斷總結、發明出各式各樣的拱券形式,諸如火焰券、馬蹄券、雙圓心尖券、海扇券、花瓣券、重疊花瓣券等等等等,不同的拱券形式註定了要有與之相應的穹頂形式。所以,伊斯蘭建築的券和穹,大多都是風格統一的。這種形式上的處理,即讓拱券不僅配合裝飾而發生諸多變異,其拱券形式本身,業已成為一種獨特的裝飾和建築細節,同時反過來又影響建築上佔據最大體量的穹頂,這種系統化的造型模式,應該也是伊斯蘭建築特殊之一吧。
讓我們看看大量存在於伊斯蘭建築中的券。券和拱,都是伊斯蘭建築中發展得極為有本土特色的建築組成了。
另外,伊朗及中亞的伊斯蘭建築,更為大量地採用磚築拱券結構,仍以穹頂為基礎修建各類紀念性建築。在這一區域里,君王的強大和偉岸需要更進一步的表露,於是,穹頂的集中式在外形上地位愈加突出,甚至流於形式,跟內部空間脫節,穹頂外部的裝飾也身為繁瑣。這些大都是皇權的意願。穹頂的形式還廣泛運用到了陵墓上,如沙赫辛德墓。簡單說,即穹頂下面又多出了一大截造型事物,把穹頂抬得老高老高,形成高聳雄偉的紀念感——這應該也是泰姬瑪哈爾陵的濫觴了——初期伊斯蘭的陵墓,不過是方形體量上扣一個穹頂,四個外立面基本相似。11世紀後慢慢強調一個主要外觀立面,正面中段檐口升高,正中設一個通高大凹龕(這種形制稱為「伊旺」),其上還有一截基座,其上才是拱頂。「這種形制廣為流傳,直到印度」。
沙赫辛德墓,14~15世紀。(那穹頂是不是很像著名的泰姬陵?)
與上圖對比一下,泰姬瑪哈爾陵(1632~1647)的穹頂造型模式。穹頂下面也是「一大截」,包括連接穹頂與下部體量的「鼓座」。此時,穹頂的造型更加豐富,對穹頂與主體量的連接方式處理得更為巧妙自然。上述穹頂形制被反覆運用、總結乃至進步,在這組獨一無二的印度的伊斯蘭建築里,終於發展到一種巔峰。不僅將伊旺與平直牆面結合起來,也將穹頂與整個建築形式完美的結合起來,構圖考究,簡潔大方,對比得當,「可以說是整個伊斯蘭世界建築經驗的結晶」。
當然,11世紀伊斯蘭建築形成上述穹頂下方「伊旺」形制以後,富有熱情的伊斯蘭人不滿足於此,繼續對穹頂進行創新、變革與優化,還形成方形主體、圓柱形基座、飽滿的穹頂、瘦高的尖塔的構圖形制,甚至穹頂與鼓座形成分段式處理,區別明顯。這種穹頂的造型,主次分明,變化豐富,外觀獨到,幾何形態與尺度大小均對比強烈,把莊嚴宏偉的意願表達得非常到位和令人滿意。代表例子如帖木兒墓(1404~1405)。
大量而特有的裝飾,使得伊斯蘭的拱券看起來民族特色濃郁,以至於舉世聞名。至於穹頂,伊斯蘭建築的穹頂看起來根本與拜占庭的穹頂沒有太多關係。儘管它們最初也是脫胎於拜占庭式穹頂,但它們歷經傳承、融合與創新,已然自成風骨。這就是建築史上經常出現的本土化。所以,千萬別看到穹頂就認為那是拜占庭建築或拜占庭風格,拜占庭只是為世界提供了一種建構模式,他固然偉大,但卻不是所有穹頂都姓拜的。
談及伊斯蘭建築的演變,除了在外觀造型乃至內部空間中佔據重要地位的穹頂本身,始終還是要提及他們獨一無二的建築裝飾。伊斯蘭建築的裝飾,在全世界堪稱奇秒而獨道。在中亞和伊朗高原,自然景色單調荒蕪,所以人們偏愛濃烈色彩,室內多用華麗的壁毯和地毯,而反映在建築上,也就偏愛大面積的彩色裝飾。波斯曾喜愛用琉璃磚作為建築材料,後來,伊斯蘭世界裡,琉璃磚的花樣也愈發地多,甚至一度形成外牆獨有的鑲嵌工藝。既然色彩和光澤成了伊斯蘭建築主要裝飾成分,凹凸不平的建築外牆面當然不太適合琉璃磚貼面——所以片狀塊狀的貼面材料終於還是不可取的,人們發現牆麵粉飾比較適合伊斯蘭建築上大量的曲面和弧形,這進一步地影響伊斯蘭建築的造型,為了利於裝飾,伊斯蘭建築的造型和體量逐漸化於簡潔、平滑,建築體形逐漸傾向於純幾何形態,總之,建築物也更為重視整體的協調性。
一種風格獨特而強烈的建築,其形成往往不是在短時間內完成的。而是在沿襲、傳承、汲取及本土化的過程中,由很多建築造型因素相互影響而導致的。這其中,又有宗教、皇權的力量對其加以影響與強化,最終,才形成建築史上一頁獨特而瑰麗的篇章。
比比哈內清真寺外觀及穹頂內望
伊斯發罕皇家清真寺外觀及細節
一、拜占庭風格的影響
伊斯蘭教由游牧民族中產生,原本沒有自己的建築傳統,在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不斷擴張的過程中,繼承和發展了其他文明的建築成果。在攻佔基督教城市後,穆斯林征服者有時將基督教堂改作清真寺使用,有時則利用當地工匠興建新的清真寺,因此不免帶有鮮明的地域風格。
在阿拉伯征服者入侵之前,中東由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統治。因此,早期的伊斯蘭建築主要受拜占庭風格和波斯風格影響。
巴列奧略王朝時的拜占廷帝國疆域,公元1265年前後
滅亡前夕的東羅馬帝國疆域,公元1440年前後
拜占庭的基督教堂多採用長方形的巴西利卡平面,聖壇設於東面,即聖地耶路撒冷的方向。阿拉伯的哈里發帝國定都大馬士革時,將基督教堂改作清真寺,則需將巴西利卡橫向使用,以便向南面即聖地麥加的方向朝拜,例如倭馬亞大清真寺。
倭馬亞清真寺最早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朱庇特神殿,後來在羅馬帝國定基督教為國教後改為聖約翰大教堂。705年,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瓦利德一世接收了這座教堂,將其改為清真寺。倭馬亞清真寺作為早期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成為後世清真寺效仿的範本。
由於將巴西利卡橫向使用,截取長方形的中段形成正方形的主廳也就成了合理而自然的選擇。而對正方形的主要空間加以強化,拜占庭建築已經給出了完美的解決方案:利用帆拱(Pendentive)巧妙解決了圓形穹頂與方形平面的銜接。奧斯曼帝國在對拜占庭帝國征服的過程中,繼承了拜占庭的建築遺產——包括建築實物和建築思想、技術。伊斯坦布爾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就是個頗具代表性的例子。
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於公元532年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公元537年建成。奧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將大教堂轉變為清真寺。
另一方面,敘利亞很早就已經出現集中式的紀念建築,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被認為是最早的伊斯蘭建築)就繼承了這一特點。
二、材料決定形式
如上所述,早期的伊斯蘭建築主要源自拜占庭及波斯風格,而這兩種風格的形成都與當地的地理條件有關。由於兩河流域缺少石材和樹木,當地建築傳統材料為夯土、土坯磚。利用磚的疊砌來獲得建築空間的結構形式,不外乎疊澀和拱。
波斯建築曾以疊澀為特色,而後從羅馬傳來的拱券技術逐漸取而代之。相對來說,拱的受力更為合理,結構也更穩定。而要用磚來覆蓋較大跨度的空間,穹頂顯然是最符合力學原理和材料特性的結構形式。
三、形成穩定風格後的傳承
早期的伊斯蘭建築風格既已確立,宗教文化對建築的影響在伊斯蘭教傳播至世界各地之後佔了更為主導的地位,清真寺等建築即使部分吸收了所在地域的建築特點,仍然保留了以早期經典清真寺為範本的基本特徵。於是,給人留下了題目中所說的印象:伊斯蘭風格建築有大量的拱形和圓頂。
因為哈里發國打了一半東羅馬帝國還有整個波斯的領土下來。
謝邀,因為我的回答往往容易「偏題」,所以這個問題也是等了這麼一陣子,有了一些好答案之後再為大家接著說。(答案略長不過古蘭經)
但是在離題之前,我希望能首先支持題主的問題里實際隱藏的一個現象:伊斯蘭建築的確擁有異常強烈的符號化語言,正如Moffett在《A Worl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Moffett et al,2003)里提到的:
誠如我們所見,早起基督教經歷了一個有意識的過程去發展建築形式用以貼合和表達宗教行為。跟隨先知默罕默德的信徒們也經歷了相似的演化過程,但是引向了不同的結果,因為他們供奉和追求象徵化的是他們的伊斯蘭(Islam)。
這實際上是宗教建築得以展現宏大敘事的主要原因,然而建築上有一個問題在很久的一段時間裡都讓古代的工匠望而卻步——不是如何讓建築看上去 「高、大、上」, 而是如何賦予高大上的建築相稱的內部尺度。
逼著工匠絞盡腦汁的當然另有人在,而這批人不但推動著建築技術的進步,而且他們能夠自圓其說一些當時因為勉強不來而退而求其次的建築效果。就讓我們姑且管這個叫「神棍的危機處理能力」吧。
上圖是柏林新博物館(Nueus
Museum)展出的一個古埃及神廟的復原模型中主神殿的部分(自己粗心忘記了名字,經@袁夢源 指點,極有可能是The Gem-pa-Aten Temple。)除了怪異的石陣,厚實的高牆,這個復原的神廟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它
沒 有 屋 頂。從圍合的牆面,到中軸線上那四根巨大的柱子,它們都是直直的與天空接在一起。對於這樣一個略顯粗放的設定,古埃及祭祀是這樣圓場的:這個神廟屬於太陽神瑞(Re),所以天空就是神廟的屋頂。唯有如此,主神的榮光才能在這樣的尺度下被慶祝(你可以看到那兩堵極少見的打斷中軸線的L形的牆,很有可能以此界定神廟的「內部」,因為用有無屋頂已經無法界定了)。相比之下,現存最大的卡納克神廟(Temple of Khons Karnak)卻不得不在笨重的結構中掙扎了一千九百多年(斷斷續續的工程耗費時間)
時間再往後延,通曉疊澀技術和掌握柱式尺寸的古希臘人在葡萄酒的微醺里就著露天的劇場開心,衛城的帕特農(Parthenon)神廟柱廊的韻律以及柱頭的精緻程度顯然要比內部跨度來得重要,所以每年祭祀活動最重要的一環不是神廟內的參拜而是祭祀隊伍繞著衛城山丘拾階而上從每個角度對神廟的注目禮。
(帕特農神廟,公元前432年)
再後來,古羅馬人的萬神廟(Pantheon)看上去一副英明神武,荷爾蒙旺盛的樣子。因為它實現了驚人的43.3米的跨度,然而這個穹頂從剖面上看還是採用的「疊澀」這種老辦法(所以萬神廟有時會被戲稱為大尺寸的Igloo)。更「不誠實」的是,他的疊澀竟然偷偷地通過替換材料來實現重量上的分層——通過石灰華,泉華,磚和火山岩等幾種材料的不同配比,這個穹頂可分被為6層;當然還有最後的第七層——空氣,也就是穹頂中央8.5米直徑的孔。因為逐漸變得輕薄的結構在中心處實在不能有類似定心石的存在。而由這個「孔」帶來的光影效果很容易的被解讀為擁有天啟一般神聖感。
(萬神廟,公元126年)
誰知道,一種早早就在兩河流域發展並被羅馬人用於水道的構築的結構真正的給與建築受力當時最優美的敘事。這種結構優異到被冠以建築還有建築師的希臘詞根:Arch(為首的,頂端的),這就是拱。
拱成就了砌體建築優雅的氣質,就像康(Louise Kahn)說的:「我問磚,磚你想成為什麼,磚回答我想成為拱。」
拱在建築中的應用帶來了建築技術的蓬勃發展,其後在拜占庭建築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帆拱做法的出現更是把單向度的拱支撐立體化。而其中「最高最大」的例子就是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利用帆拱,她的直徑達到33米。再配合羅馬人喜愛的半圓拱,巨大的,開敞的,呼應宗教感情的室內空間終於實現了。這種把拱『空間化』組合的意識也在往後的歐洲建築史里為基督教帶來了羅曼式,巴洛克式和哥特式教堂建築。
(原索菲亞大教堂,公元563年第一次重建版)
正題來了,我們在這裡討論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築卻不是始於帆拱。
(圓頂清真寺,公元691年建完)
縱然相比537年第一次竣工的聖索菲亞,691年修建的伊斯蘭的圓頂清真寺看上去形式挺類似的。但是實際上而這在結構上有很大的出入:聖索菲亞大教堂里,利用帆拱接受重力轉化到四個墩子是在一個正方形平面的四角上;雖然數墩子數目的話也是四個,屬於早期伊斯蘭教建築代表的圓頂清真寺是把穹頂的重量傳遞到一個類似鼓形的圓平面上。然後以此放射出去的結構在頂部是類似桁架的設計。另外重要的一點,從結構圖上看到聖索菲亞的穹頂和它厚重的底座相比非常之薄,可是這個穹頂也是貨真價實的砌體結構。而圓頂清真寺的穹頂卻是內外兩層各由32條肋木組成的木質屋頂。
(索菲亞 vs 圓頂)
實際上,圓頂清真寺的,是一種更類似於早起基督教教堂的結構,而參考的就是這個清真寺不遠處的聖墓教堂,而這是一個比聖索菲亞的帆拱結構落後200年的木質穹頂結構。而這就是當年被趕出麥加,艱難險阻中存活下來的伊斯蘭教能夠負擔得了(affordable)的建築結構了。(之前此處有自己理解上的失誤,虧得@葉雅寶 指出,謝謝)
(聖墓教堂, 公元326年)
(聖墓教堂結構, 公元326年)
圓頂清真寺之所以具有代表性,是因為它的宗教地位。當默罕默德推行認主獨一的主張而在麥加遭到貴族階級抵制和詆毀時,用以證明其先知身份的是在621年7月27日那晚的「升霄」:真主命令天仙哲伯勒依來帶著神獸布拉克來麥加迎接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遂在哲伯勒依來的陪伴下,瞬間即乘布拉克趕到了耶路撒冷(遠寺),並在此處準備「升霄」(真主邀請他遨遊七重天)。他身下的岩石居然受到感應想一同被召喚,在默罕默德施令的情況下石頭就此懸停(我昨天和坐我後面的約旦PhD哥們兒討論這事的時候,他還堅稱這是真的,他在流體力學方面甩我五十條街。。。)。由此,這個石頭就成了見證奇蹟發生一刻的聖石。進而先知身份神聖感加強(默罕默德是最接近完美的普通人,他不會法術,他表現出來的神跡只是真主要他做的時候才會做),再進而就在這個石頭上修建了清真寺。
(先知升霄時站的石頭)
傳說什麼的可以靠宣傳手段,房子可得實打實的建。這個重要的清真寺照搬了老式基督教堂的結構很有可能是因為本質上默罕默德就認為伊斯蘭的真主就是基督教的上帝,大家都是根正苗紅的一神論;另外鼓形基座接上部穹頂的做法很有可能就是起源於波斯,只是(東)羅馬人發狠地把科技樹點到了帆拱的級別和這個原初結構一比太過耀眼。以聖索菲亞大講堂為例,那麼敦實的基礎,那麼謹慎的穹頂,除去558年的戰亂造成的損毀,563年重建以後,這個穹頂依然在989年和1346年坍塌過兩次。1453年後被奧斯曼帝國搶來當清真寺是後話(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大教堂比之前圖上的多了四座叫拜樓),在建教初期及後面的近百年的穆斯林內戰里,帆拱不是當時伊斯蘭世界用得起的。相較簡單的聯排拱的技術或者類似上文提到的穹頂技術更容易參考和借鑒。更重要的是,在伊斯蘭教的迅速擴張中,清真寺的的確確就是作為象徵符號來推廣的。每日要做五次祈禱(這還是默罕默德那次上天討價還價,真主才同意由一天五十次降下來的次數)的信徒需要在所到之地方便的找到可供安心祈禱的地方,所以標示性非常重要。所以在常見的清真寺造型中除了在遠東的中國推行拱結構稍稍受阻轉而使用中國本土的建築語彙外,在其餘地區(從西班牙到非洲,從阿拉伯到印尼,從中亞到印度)清真寺的特徵都有一定的保留,比如帶拱廊的庭院Sahn;禮拜室Haram;經典的立面造型Iwan。當然還有我們眼熟的穹頂和叫拜樓。而建築結構和形式原型除了一開始說到的基督教早期教堂建築外,還有先知默罕默德在麥加故居(提供了圍有柱廊庭院的原型)和古波斯宮殿大廳Apadana(也就是連續拱形成的禮堂的原型),這些都從視覺上不斷提醒著宗教的影響力。
(伊斯法罕的帶柱廊的清真寺中庭(Sahn)每條變的柱廊中間都有一個主體的建築體飾以拱形門這就是Iwan,而真實結構多內藏三拱,中間較大的一跨用來當門洞。)
(拱技術傳入我國較晚,所以早到一步的伊斯蘭精神只能寄居在中式語言里)
除開結構廣譜性造就的清真寺在信眾地區的易於推廣,第二個支撐伊斯蘭建築保有固定風格的就是這種風格令人信服的實用性。
這種實用性不僅僅表示在清真寺里厚重圍牆和高聳穹頂遮蔽的巨大的無阻礙的參拜空間,以及利用穹頂光滑內壁為講經提供的聲學上的助益等方面(有篇paper:Impact of design decisions on acoustical comfort parameters: Case study of Do?ramac?zade Ali Pa?a Mosque)。當時深諳建造伊斯蘭清真寺的工匠很容易把這種技法推廣到同樣是信徒的貴族或平民家裡去:拱形的屋頂意味著豎直方向更大的通高和水平方向更通暢的聯繫;類似Sahn式的庭院縮減到住戶家裡的尺寸配上植被和水池後就可以很好地對室內微氣候進行調節;絢爛的柵格窗扇不僅為家中女眷保有了隱私,還最大程度的方便了空氣的流通。
(Court of myrtle trees,14世紀)
不光是住宅尺度,在城市尺度上,連續拱的結構也因為豈能創造的跨度和高度成為炎熱乾旱的中亞地區重要的城市長廊(Bazaar),莫森·瑪克瑪爾巴夫的《萬籟俱寂 (豆瓣)》里那個盲人小孩就是在這裡帶領手工藝工匠們演奏了一曲命運交響曲(提到這個現在還在起雞皮疙瘩)。
(伊斯法罕的Bazaar)
(《萬籟俱寂》劇照)
所以,這就是我一貫支持的一個觀點:傳統建築的先驗部分是保證這些房子好用的前提,也是這些房子得以流傳的最根本原因,而非僅僅的經濟制約或宗教約束。
因為伊斯蘭教在接受現代化的過程中雖然還有被詬病的地方,但是的的確確的好過佛教道教在我國的情況。現代的清真寺允許Bjarke把玩這種知白守黑的邏輯遊戲去置換穹頂的空間體驗;
(BIG, 2011年設計)
也允許這位伊拉克大娘的慣例式的出奇:
(Zaha Hadid,Avenues Mall Mosque,2010)
1. Moffett, M;Fazio, M; Wodehouse, L (2003). A Worl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 p 165.
說個唯物主義的觀點,古代為發展出大跨度的樑柱體系,只有拱這種結構形勢可以是最經濟的,最實用的解決大跨度問題,以滿足伊斯蘭眾信徒聚集禮拜的需求,往後拱頂就發展成伊斯蘭的符號了…
整個建築史能反映人類的兩大愛好:對美追求和對技術的突破。世界各地的古人為了彰顯或神靈或自然或個人的偉大,總是要在建築上做做文章。要使一棟建築具有標誌性,紀念性讓它在諸多建築中與眾不同,很簡單,讓它更大!更高!更美麗!從此人類就走上了這條「康庄大道」,無數人前仆後繼。。。你比我高,我就更高,你比我大,我還要再蓋個比你大的,不然我不能反映我對上帝的熱愛,不然我就對不起我的祖宗。
直到今天也還是這樣,看看這些年天朝各地的政府大樓。。。
扯遠了,對於人類為什麼會建造圓拱和穹頂,打個比方,兩個婦科大夫,A能用B一半的時間做完人流手術,B要怎麼取勝?B發明了無痛人流。。。。(這個比方讓我也覺得汗顏。。。)在過去,人們如果想撐起一個很大的屋頂,需要豎起很多的柱子去支撐它,然後水平方向上有需要很多橫向的構件,如梁、椽子、檁條等等。這些構件本身抗彎等力學性能是有限的,所以其長度也是有限的,支撐其重量的柱子間距也就是有限的。也就是說不過你這個屋頂有多大,所覆蓋的空間必定會存在很多柱子。。。這樣的空間使用上有時會不方便。。。可能有人覺得不純粹。。。
所以人們開始追求跨度了,讓支撐屋頂的結構:牆、柱等等離得越來越遠,形成一個無柱的純粹的大空間。顯然材料的局限性不能產生很大的大空間,於是人類在結構上想辦法,拱、穹頂,應運而生。
拱與穹頂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大家解釋的很多了,就不再贅述。能夠形成跨度很大的空間,非常適合用於紀念性建築等公共建築。古羅馬人率先在建築上使用穹頂,具有代表性的是羅馬的萬神廟,完整龐大的空間讓千年後的我們依然嘆為觀止。值得注意的是,起先羅馬人建造的穹頂是用當地特有的火山灰調製出的混凝土澆築出來的,而後來由於這種資源逐漸消耗,拜占庭人在修建大型建築的時候只能燒磚來搭建穹頂,這種技術也由後來的侵略者伊斯蘭民族所繼承。
對於古代文明來說,穹頂圓拱是獲得紀念性空間的有效手段,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人類對於跨度的追求也僅限於此。世界各文明中,西方的教堂是以拱為基礎的巴西利卡的發展,中國最大跨度也是拱橋趙州橋,伊斯蘭文明堅定繼承了穹頂並有一定的發展,形成風格。
個人想法,不理論,不系統
學生:伊斯蘭風格的建築為何有大量的拱形和圓頂?
康:我認為,若要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那就會回了它.以希伯來的方法來挑戰你的邏輯.我問你一個問題,也許你可以回答.我會說假若你提出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萬物?"也許答案就在裡面.
學生:為什麼有萬物?
康:是的,完全正確,因為他就是存在的.
這些不是伊斯蘭風格,伊斯蘭國家的圓頂建築大多是受拜占庭風格的影響。
圓頂可以增加建築物的內部空間,比較有名的圓頂建築最早出現在古羅馬,萬神殿就是其中之一:
隨著東羅馬帝國的興起,也就是在拜占庭帝國的鼎盛時期,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了聖索非亞大教堂。
聖索非亞大教堂竣工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在拜占庭帝國滅亡之後才被改建成清真寺。
拜占庭式的建築風格對早期的伊斯蘭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位於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才是最早的伊斯蘭建築(見下圖)這能看出來吧。
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也是受拜占庭風格的影響建立而成的
俄羅斯的東正教堂同樣也是受拜占庭風格的影響。哎,一樣一樣的,拜占庭才是祖師爺爺阿,但俄羅斯是改良派,圓頂沒那麼大,配色也比較歡騰。。。。細胞癌變的感覺阿...
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果想要拜占庭式建築的科普在維基上可以找到詳盡的解釋:Byzantine architecture 以及 Byzantine Revival architecture
嗯...其實伊斯蘭建築中,也不全是「大量的」拱形和圓頂。確切地說,圓頂(DOME)事實上是宗教建築中常用的一種造型,而你所觀察到的,大多數都是伊斯蘭建築而已。
簡單說說圓頂(Dome)。
圓頂最初是由羅馬人所使用的建築風格,常見於墳墓/紀念堂的頂端。尼祿曾經有過用圓頂作為宮殿頂部的嘗試,但隨著他的倒台,該宮殿也迅速被拆毀。現今我們能見到的羅馬文明中使用圓頂的最明顯例子,就是建於公元118年的羅馬萬神殿:
時至今日,東西歐地區遺留下來的羅馬遺迹中,還時時可以看到圓頂的影子。
而與此同時,在近東和中東地區,人們也在使用圓頂進行建築。在黑暗時代,建造一個圓頂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這種設計僅僅被應用在宮殿和高級宗教場所。比如大約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薩珊朝薩爾維斯坦宮:
但如果要問圓頂從哪兒來,我傾向於相信這既不是拜占庭的創造,也不是阿拉伯人的發明。
圓頂的建造難度較高,在公元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其製作技藝一直由佔據近東地區的亞述人所掌握。而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這種建造技術顯然是被羅馬人所接受,因而才出現了羅馬式的圓頂。拜占庭人繼承的是東羅馬帝國,於是便將所謂羅馬式的圓頂和其所在的近東地區圓頂進行融合,所誕生的就是這也許是世上第二大有名的圓頂建築:索菲亞教堂(Aya Sofya):
而另一方面,隨著伊斯蘭教在中東地區的誕生,以及阿拉伯伊斯蘭革命的迅速推進,該地區政教合一的結果便是將最頂尖的建築技術用來建設宗教場所。作為伊卜拉欣(亞伯拉罕)向神奉獻自己的兒子以撒,以及先知穆罕默德得到天啟的地方,岩石清真寺的圓頂可謂獨一無二的美麗:
作為伊斯蘭教三大聖地之一,世界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建築,岩石清真寺成為了各地興建清真寺的基準。因此這一圓頂被伊斯蘭教帶到了世界各地,成為了伊斯蘭教建築風格的特點之一,其實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從穆斯林的角度來回答吧。從我的角度來理解,理由沒那麼複雜。
題主所說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築應該單指清真寺而言的。清真寺需要兩個條件:在預算有限的條件下,內部空間盡量足夠大。因為要容納儘可能多的人禮拜,,尤其是開齋節基本上再大的清真寺都不能容納。所以,只要場地允許,大門口外面都要有空地,預備這種事情的發生。這時候伊瑪目是背朝大門帶領大家禮拜。內部面積不夠的時候,大家在外面排班禮拜也可以。比如下面利比亞的那個就是這樣。
第二:盡量讓內部光線足夠強,足夠亮堂。清真寺不興弄得裡面燭光搖曳給人壓抑感。
之所以大家對阿拉伯國家清真寺的印象都是那樣,原因也很簡單:修建教堂和清真寺的基本上是一撥人。阿拉伯地區以前和拜占庭帝國,羅馬帝國比鄰而居。建築圈的人沒準都是師徒關係,只會蓋一個樣式的,最多有點小差別。在中國,修建清真寺和修和尚廟的我估計就是一撥兒。
其實,如果克服結構力學或預算限制和根深蒂固的阿拉伯風格(這種建築風格太費錢了,真的是太費錢了!阿拉伯那幫土鱉啊!),清真寺的建築風完全可以在不違背關鍵理念的前提下花樣迭出。
大家不知道的是第一座清真寺完全不是第一贊裡面的樣子。簡陋的不可思議:矮矮的泥巴和石塊壘的院牆,沒有足夠長的樹,禮拜殿也很小。屋頂用椰棗樹葉覆蓋。
利比亞的清真寺
美國的清真寺
波音廠房其實也可以做清真寺。
祝大家發現更大的世界!拋磚引玉,拱形圓頂在東正教建築中也很常見:
所以估計是地區風格而不是宗教風格
應該說西亞風格建築!
拱形和圓頂在伊斯蘭教誕生前就存在今西亞敘利亞巴勒斯坦約旦土耳其等地。在伊拉克伊朗也有。當然當時伊拉克敘利亞巴勒斯坦還是信基督教為主。基督教本來就是起源於西亞。伊拉克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黎巴嫩這些地區自古就發達,無論是被波斯人佔領時期還是希臘羅馬時期還是阿拉伯人統治時期。無論是信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時期。這些地區都是文明是連著發展沒有中斷,人種也沒有變。因為只是敘利亞巴勒斯坦伊拉克埃及阿拉伯語化而已,血統沒有變。同樣土耳其人也只是土耳其語化的小亞和希臘亞美尼亞後代。。我們要知道昔日拜占庭帝國領土民眾今日已經改信伊斯蘭教了。他們用同樣技術建基督教堂就不能用同樣技術建伊斯蘭教堂?
伊斯蘭教最多誕生在公元6世紀。距今一年多年歷史
但你說的拱形至少三千年前的西亞就有了。這是亞述古城,3000年前。
這是新巴比倫時期的。
這是伊拉克哈特拉。至少兩千年歷史。
這時候已經大量使用拱型
這是薩珊波斯首都,今伊拉克泰西封。大大園拱門。
羅馬的拱形門也是來自西亞
這是約旦,貌似是約旦被羅馬統治者,風格像羅馬,很多直接說是羅馬人帶來的。但是呢?我覺得西亞原本就有悠久文明,到底是誰影響誰還說不定。
這是土耳其清真寺。
而圓頂在很早就有了。
下面一些伊斯蘭教前的圓頂。
圓頂至少在3000年前兩河流域的亞述尼尼微宮殿發展。
建於公元4世紀在巴勒斯坦的聖墓教堂是圓頂的,如拉特蘭洗禮堂和可能上的可能的木製圓頂。安季奧奇在安提阿的八角形教堂可能是幾個世紀以後類似建築物的先例。
樓主知道我國古代百年歷史的清真寺嗎?那是和中國佛寺沒什麼區別。孟加拉清真寺好多和印度教寺廟沒什麼區別。「在18世紀以前的歐洲。人們幾乎不使用「伊斯蘭世界」這一用語。將西亞北非等地稱為「伊斯蘭世界」,產生於19世紀後不斷世俗化的西歐。說到底就是歐美對伊斯蘭教的排斥。對於西亞等地區他們首先想到的是伊斯蘭教。於是才有的伊斯蘭藝術,伊斯蘭建築,伊斯蘭音樂,伊斯蘭世界貢獻等,而不是西亞藝術,西亞音樂等。本質歐美的心理畸形。事實上在西亞人們不太喜歡這個說法「伊斯蘭世界。(注意世俗化不等於不信教。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5月12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無神論者也就佔3.1%左右)。
傑拉士裡面建築被認為建於公元前27年-公元6世紀左右。不過也不一定。特別是在西北地區和zues的周圍,那裡有幾個馬穆魯克時期的建築現在被挖掘出來。傑拉士 建築風格和羅馬相似,於是很多人會直接認為這是歐洲殖民者帶來的。事實上,傑拉士等西亞埃及擁有比義大利更加悠久的歷史文明。留下比義大利更加悠久的古建築。而且敘利亞行省是羅馬帝國最富裕的行。柱子群建築最早公元前14世紀埃及,而大量採用雕刻裝飾風格在公元前6世紀的波斯波利斯也有。這種頭裝飾風格類似科林斯柱,這種風格最早起源於公元前3世紀的埃及,在西亞和希臘羅馬這種風格也常見。希臘羅馬本來大量吸收埃及西亞建築而來的。所以是歐洲殖民者影響了西亞還是西亞影響了羅馬歐洲統治者還真說不定。
。整個中東無論是被羅馬波斯人統治時期還是阿拉伯人突厥人統治時期,還是信多神教時期還是信基督教伊斯蘭教時期。文明是從沒間斷的!圓頂建築很早就出現在西亞。比伊斯蘭教歷史早。還有羅馬不等於歐洲!西亞建築風格和羅馬相似,於是很多人會直接認為這是歐洲殖民者帶來的。事實上,西亞埃及擁有比義大利更加悠久的歷史文明。留下比義大利更加悠久的古建築。而且敘利亞行省是羅馬帝國最富裕的行。柱子群建築最早公元前14世紀埃及,而大量採用雕刻裝飾風格在公元前6世紀的波斯波利斯也有。柱子頭裝飾風格類似科林斯柱,這種風格最早起源於公元前3世紀的埃及,在西亞和希臘羅馬這種風格也常見。希臘羅馬本來大量吸收埃及西亞建築而來的。所以是歐洲殖民者影響了西亞還是西亞影響了羅馬歐洲統治者還真說不定。羅馬帝國佔領西亞埃及,吸收西亞埃及文明,西亞埃及是羅馬最發達收入最高地區。有人說來自羅馬拜占庭建築。沒錯,但是事實上羅馬建築風格很多來自西亞地區。這種風格西亞就有。
而且中東≠伊斯蘭≠阿拉伯。伊斯蘭教已經是世界性宗教,而不是目前穆斯林人口只有20%集中在中東,其它集中南亞東南亞,以及我國回族黑非洲地區。而且中東是基督教起源地,基督教曾經是西亞主流宗教,7世紀伊斯蘭教傳入慢慢改信伊斯蘭教。但是11世紀認為保留一半基督徒,20世紀初保留20%。後來基督教移民海外。目前還海外中東人主要是基督徒為主。應該說西亞文明而且中東文明
至於園頂建築。
我比較傾向於早期圓頂清真寺來自其它西亞建築。西亞黎凡特被羅馬拜占庭佔領,但不能說被拜占庭佔領時期的西亞建築稱為拜占庭建築。西亞在伊斯蘭教前就出現圓頂建築。圓頂建築應該古代西亞人和伊斯坦布爾人共同產物。早期阿拉伯人沒有征服伊斯坦布爾和義大利的羅馬。而是征服黎凡特巴勒斯坦敘利亞埃及伊拉克等地。征服君士坦丁堡那是14,15世紀土耳其的事。而圓頂清真寺在11世紀左右就已經有了。而土耳其清真寺建築確實來自伊斯蘭教前的小亞和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建築。其實對於土耳其來說。他們就是拜占庭希臘和小亞土著後代。只是土耳其統治時期被土耳其語化而已。血統幾乎沒有多少變化。
不錯不錯,樓上有講歷史來源的,有講藝術表達目的的。既然來晚了這些方面就不湊熱鬧了,我來從客觀成本上來講講為什麼伊斯蘭建築大量出現拱頂。
首先想兩個問題:拱頂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搞出拱頂這麼一種東西最初是用來做什麼的?
拱頂實際上可以被理解為旋轉成三維的拱,而拱最初的產生就是為了在大型的石工建築的牆壁上開門和窗。
先來看一個圖片:
圖片中的拱門就是石拱在產生之前逐漸向拱過渡的一種結構,這時候的拱勉強可以稱之為拱,但這個時代還並沒有出現純拱(True arch)。
再看另一幅:
這一幅相比上一幅的區別就是在拱的每一個方向都有切割基本均勻的石料。這樣的情況下每一塊石頭的受力是基本均勻的,所以這樣的結構最穩固。這種拱被稱為楔形塊拱(Voussoir arch),圖片中的拱門建造於古羅馬時代。這時候的拱就已經算作是純拱(True arch)。
細心的人可能還會發現有些羅馬人建造的拱的最上端經常是一塊比其他石料大一些的石塊,這個石塊被稱為拱心石(Key stone),往往一個帶有拱心石的拱失去拱心石之後就會很快垮塌。由於在西方一帶拱的產生較早,所以拱心石這個詞又有不少引申義。比如說生物學在學生態系統的時候,Key stone species這個詞指的就是對一個生態環境至關重要的一個或幾個物種,這幾個物種的數量被破壞,它們所在的生態系統基本上就得拉閘。
拱似乎是一種二維結構,那麼它向三維方向「拉長」後是什麼呢?
桶形穹窿(Barrel vault) (別跟我說這個詞為什麼這麼容易讓人聯想起輻射4...)
桶形穹窿的基礎上十字交叉,之後去掉多餘的部分是什麼呢?
穹棱拱頂(Groin vault)
這裡還有一張眼熟一些的
在此基礎上以拱心為圓心畫圓,那麼旋轉180度之後得到的就是
拱頂(Dome)。純半球形外頂的清真寺圖片似乎不怎麼好找,拿我以前的一個模型來舉例吧。
這個模型最中心的部分最上端就是一個半球形,把它像切西瓜一樣切成兩半的話,截面就剛好是一個二維拱。那幾個宣禮塔稍有些奇怪,下次應該先做主體。
以上就是拱頂大概是種什麼東西,接下來說它是怎樣產生的。
說到拱的產生就不得不說地中海一帶以及中東的常用建築材料-------石料。古羅馬時期的士兵訓練中常常包含人力建造石頭防禦工事的內容。由於亞平寧半島多火山,羅馬人又有了火山砂這麼一種給力的原料可以製作石料之間的粘合劑。這樣一來羅馬人的石頭建築非常發達。
中東地區多沙漠,所以相比其他地區不容易得到木材作為建築材料,這時候就更需要善於利用石材。剛好一些地區也有特有的石材,比如埃及的斑岩(Porphyry)就是只能在埃及找到。
而石材相比木材等其他材料的特點又是什麼呢?只能承載擠壓力(Compression)而無法承載拉力(Tension)。生活嘗試告訴我們木頭或是金屬是可以搭架子的,當一根木棍橫突出去並且外端受力,這根木棍的下半部分承受的是擠壓力,而上半部分承受的就是了拉力。而你幾乎見不到石頭搭的架子,除了密度太大抬不動,承受擠壓力比承受拉力的性能好很多就是另一個原因。而近代出現的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做橫樑,實際上它裡面所有的拉力全部由內部的鋼筋承載,混凝土只承載擠壓力。
這時候再看這張圖你發現了什麼?
對,每一塊石頭都只承載擠壓力。石拱橋是這樣的,拱頂也是這樣的。
伊斯蘭風格的建築之所以大量出現拱頂,原因就是大部分伊斯蘭興盛的地區木材不是大量常見的建築材料,而像中東的沙漠、波斯的山地這樣的地形恰好不缺石頭建築用的石材和粘合劑。
樓上有人說因為伊斯蘭化的地區有拜占庭和波斯,但這恰恰不是根本原因。拜占庭人有發達的石工技藝是因為同等得益下石頭建築讓他們付出的成本更低。即使伊斯蘭產生之前沒有拜占庭和波斯,穆斯林在若干年後仍舊會琢磨出運用拱頂的技術。拜占庭的一部分工匠在十字軍東征期間逃往東南部,和拜占庭、阿拉伯之間的學術交流只是加速了技術的傳播。
明治時代之前的日本人可能也想多搞一點石制的穹頂啊,不管道、佛還是神道,一念什麼東西都有通透的回聲。你要問一個阿拔斯王朝的穆斯林說他願不願意在一座木製的清真寺里禮拜,像傳統上或是當時的唐人那樣拖鞋進門,寺內放眼望去一片清靜,此時除了紀念真主其他什麼也不用去想,每一根柱子上的斗拱都是幾何學最好的闡釋,抽象而不偶像化。這時候他的回答可能也是非常願意。事實上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後來也的確這麼做了,中原地區最早的一批清真寺幾乎都是落成時期流行的木結構建築。
但是對於中東人來說太難了,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何必捨近求遠。況且既然真主已經在眼前賜予了石材,那就當作是饋贈好好利用吧。這就是當時的情況。
有實用功能的考慮。
首先,這種造型的建築可以使室內冬暖夏涼。寧夏的清真寺多以這種造型面世,回鄉文化園是其中的典型。有一次盛夏去玩,當時室外溫度在三十四五度,室內門窗緊閉但是卻依然涼爽。
第二,穆斯林群眾有誦經的需要。而大大的圓形拱頂有利於聲音的凝聚,形成優美渾厚的合聲。我家附近常有回族群眾禮拜,誦經聲非常洪亮。以前常常以為他們有上千人,後來才知道是建築特殊構造的原因。
伊斯蘭教的藝術不允許出現人像,也不允許拜物,所以結果就只剩下幾何圖形了。
因為方便炸。
伊斯蘭文明產生於沙漠,原本的建築學除了帳篷就是石碓了吧。建築主要是模仿拜占庭和波斯文明。
因為特們愛吃洋蔥!!!!!
對本鼠的MC中世紀晚期城堡建築事業有幫助。
風格獨特的建築,其形成往往不是在短時間內完成的,而是在沿襲、傳承、汲取及本土化的過程中,由很多建築造型因素相互影響而導致的。這其中,又有美學、宗教、地理位置因素影響,才形成今天建築史上百花齊放的建築風格。
推薦閱讀:
※大海沙灘上的木樁是做什麼用的?
※磚結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哪種結構抗震能力最佳?
※國內的燈塔屬於公共建築么,個人可以購買/建設么?
※碧桂園森林城市有沒有宣傳片里那麼美好?
※土木工程的發展前景在哪裡?
TAG:伊斯蘭教 | 建築 | 宗教 | 穆斯林(Musl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