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綠色毛髮的哺乳動物?
相關問題為什麼沒有藍色皮毛的哺乳動物?
為什麼沒有綠色的哺乳動物|大象公會
文 | 劉大可
其實何止綠色,除了鮮血的紅色和毛髮的金黃色,哺乳動物缺乏所有鮮艷的顏色——相比其它脊椎動物,這的確有些例外:
▍花斑連鰭?俗稱七彩麒麟,是廣受歡迎的海水水族箱觀賞魚
▍紅犁足蛙,俗稱馬達加斯加彩虹蟾蜍,因為太鮮艷而陷入寵物貿易的深淵,已經瀕臨滅絕
▍豹變色龍俗稱七彩變色龍,通常是綠色,但在繁殖期間會變成鮮艷的彩虹色
▍七彩文雀俗稱胡錦鳥,是優派(ViewSonic)顯示器的商標圖案,因為寵物貿易已在野外瀕危
▍印度巨松鼠身上紅紫相間,在哺乳動物的色彩上已經堪稱極致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仍然包括兩個方面:關於生理結構的和關於適應性的。
首先我們要大致明白動物的鮮艷顏色從哪來。通常來說,動物身上鮮艷的暖色調幾乎都來自類胡蘿蔔素和蝶酸等色素,它們能吸收較短波長的可見光,表現出紅橙黃色。尤其是類胡蘿蔔素,它原本是植物在光合作用中的輔助色素,動物本身缺乏合成它們的能力,但可以通過食物鏈大量富集。所以如果用缺乏類胡蘿蔔素的飼料喂它們,它們就會褪色。
▍這群詹姆斯火烈鳥是動物通過食物鏈富集類胡蘿蔔素最經典的例子:甲殼動物濾食藻類,將類胡蘿蔔素轉化為蝦青素;火烈鳥又濾食甲殼動物,蝦青素從結合蛋白中分離出來,富集在羽毛中,顯出鮮艷的紅色
藍紫色則通常不是色素,而來自各種各樣的光學結構,典型的比如鳥類羽毛上細小結構產生的衍射光柵,或者某些細胞里嘌呤結晶產生的光子晶體。
▍白腹紫椋鳥的羽毛能衍射出強烈的藍紫色,並與少許類胡蘿蔔混合成非常艷麗的紫色
▍魚類鮮艷的藍色與它們表皮細胞內的鳥嘌呤晶體有關,這種藍色常有金屬光澤
而綠色有些特殊,僅就脊椎動物來說,它們通常會綜合兩種顯色方案,在體表用色素顯出黃色,再用光學結構顯出藍色,二者疊加,就成了綠色——比如青蛙就是這樣。
▍華萊士飛蛙是一種運動能力非常強的青蛙,幾乎終生不落地,而且能在樹冠中滑翔——和所有綠色青蛙一樣,它們有三層色素細胞:最下層是黑色素細胞、中間是黃色素細胞,最上層是富含鳥嘌呤晶體的虹彩細胞,通過反射和干涉產生明亮的藍色,三種顏色最終混合成有深淺變化的綠色
那麼回到哺乳動物身上就會發現,產生綠色的困難主要集中在光學色的部分上:相比鱗片、羽毛,或者裸露的表皮細胞,哺乳動物的角蛋白毛髮雖然非常適合保溫,但也缺乏精細的微觀結構,表面只有一層粗糙的毛鱗片,很難讓可見光發生規律的干涉和衍射,這讓我們失去了製造藍色和紫色能力。
▍美利奴羊毛和人類的頭髮:毛髮越細越密保溫性能越好
但另一方面,還有極少數脊椎動物能合成綠色素積累在體表,比如焦鵑科的鳥類,但哺乳動物同樣沒有開發出類似的代謝途徑,甚至不像其它脊椎動物那樣通過食物鏈富集類胡蘿蔔素,連唾手可得的紅橙色也放棄了——這就涉及到了適應性的問題。
▍焦鵑是唯一一種能合成綠色色素的鳥,這種綠色的焦鵑素是一種銅的尿卟啉螯合物,而卟啉類物質在脊椎動物身上極其多見,比如血紅素就是二價鐵的卟啉螯合物
簡單地說,無論警戒、婚姻還是偽裝,動物體表的鮮艷顏色都是一種信息,採用多大的信號寬度取決於接受者的識別能力,如果接受者看不到鮮艷的顏色,那就不值得煞費精力進化出鮮艷的顏色。而鳥類、爬行類、兩棲類、各種魚類乃至昆蟲都有良好的色覺,它們之間的生態關係也就促成了色彩上的軍備競賽。
▍天藍叢蛙是一種箭毒蛙,它們失去了黃色素細胞,露出了鮮艷的藍色,用來警示鳥類和爬行類捕食者:我有毒
但哺乳動物是個例外。在中生代,我們的共同祖先經歷了一段穴居和夜行的日子,而感受顏色的視錐細胞需要很多光子才能激活,所以控制色覺的基因在黑暗中不再受到強烈的自然選擇壓力,無法剔除有害的突變。到新生代早期,我們的視錐細胞已經只剩下綠和藍兩種,根本看不見鮮艷的紅橙色。繽紛世界在我們眼中只有深淺不同的黃色和和藍色
▍三種視錐細胞看到的彩虹吸蜜鸚鵡
▍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看到的彩虹吸蜜鸚鵡
在這樣尷尬的境地里,哺乳動物不需要為了吸引異性製造鮮艷的婚姻色,甚至不需要鮮艷的警戒色和綠色的偽裝色,因為哺乳動物的天敵通常也是哺乳動物,獵物也通常是哺乳動物,只需要棕黃色就能矇混過關——比如老虎黃黑相間的條紋,在鹿的眼裡就和大森林一個樣。
▍鹿眼中的老虎,其實隱蔽的很好
當然,這個規律也有例外,比如靈長動物是一個完全樹棲,並以嫩葉和果實為生的熱帶哺乳動物類群,識別不同狀態的植物非常重要,所以舊大陸的靈長動物,以及新大陸的雌性靈長動物,就分別通過基因重複和等位基因多態獲得了紅色視覺,建立了三原色——我們既然能看見紅色和綠色,就能進化出一些紅色和綠色信息。
然而這段進化歷史還不夠長,尚未出現給毛髮染上綠色的門道,只出現了很多裸露青綠色皮膚,這主要通過血液的瑞利散射和丁達爾效應,疊加一小部分黑色素構成,原理類似人的青筋,典型的比如山魈的臉:
▍山魈是世界上最大的猴,因為出現在《獅子王》里而著名,它們的雄性頭領會在鼻翼附近長出鮮艷的紅色、藍色、青綠色皮膚
▍另一個典型是非洲的綠猴,它們的雄性有綠色的陰囊和紅色的陰莖,並時常擺弄,炫耀給雌性
最後,平心而論,人類從來沒有跳出進化的掌握,如果樹懶因為身上長滿綠藻也算作綠色的哺乳動物,那麼因為文化而變得繽紛的人類當然要在「最鮮艷的動物」里佔有一席之地。
▍毫無疑問,人類的婚姻色是動物界最鮮艷的——即便我們比鴿子少看到一兩種顏色
根本原因是:(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分辨不出綠色。
(注意這是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確實是色素沒錯)
這個答案分成兩個層面。
第一層意思是,由於哺乳動物分辨不出橙色與綠色,哺乳動物的主要競爭者又往往是另一種哺乳動物,那麼對於它們而言,橙色與綠色並無優劣之分,既然橙色碰巧先出來了,所以就一直是橙色了。
邏輯順序如下:
1.哺乳動物不能區分橙黃綠(紅綠色盲)。
2.哺乳動物的天敵一般也是其他哺乳動物。
3.作為保護色,橙色和綠色的作用一樣。
4.綠色相對於橙色並沒有足夠的生存優勢,先有誰,誰就統一。
第二層意思是,那本來就是綠色,誰讓你非得把它看做橙色的。
人類的視紅和視綠基因是同一條基因變異出來的,它倆的實際差別很小,光譜峰值離得很近,這就導致了人眼對600nm-535nm這一段波長的變化「過於敏感」,說白了,橙和綠本來沒那麼大的差異,是人眼的視覺系統將其誇大化了。
回到話題本身,道理是一樣的,你問為什麼哺乳動物不進化出綠色毛髮,哺乳動物說:「我、我的捕食對象、我的天敵都認為那是綠色(樹葉草叢的顏色),這就夠了,至於你們人類看上去是什麼樣子,與我無關咯。」
———————————————————————————————————————
這是原文:
反對上面已經出現、以及未來仍然會新增的「色素論」答案,即說哺乳動物毛髮只有黑、褐兩種色素的回答——因為這雖然沒錯,但什麼都沒有解釋。
更加反對上面說的什麼陸生哺乳動物大都生活在地面或樹榦上,綠色不是保護色——這就是真錯了,它們的毛髮顏色正是保護色,橙黃褐色的毛髮就是綠色的保護色。
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我盡量壓縮那些「擴展內容」,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我會用很通俗的方式表述一些專業知識,但未必嚴謹,相關專業人士請輕拍。
先看看色素論是怎麼說:
哺乳動物的毛髮只有兩種色素:真黑素、褐黑素,前者為黑色,後者棕/橙色,再加上白化基因,所以哺乳動物的毛髮只能產生黑、棕、白這三種顏色。(棕色和橙色其實是同一種顏色,只是亮度不同)
一隻喵清晰地告訴你是哪三種顏色:
當然,喵們的毛色基因在X染色體上,與常染色體有些差別,由於X染色體失活的作用,使得它們成為稍為特殊的存在(不多解釋了,有興趣的自己查),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未必是如此界限分明的三色,而是由這三色產生的混合色:
由於基本色只有黑、棕、白,你只能在這個色調里混合,比如灰色、褐色、栗色、茶色、橙色、土黃色,然而,不可能混出綠、藍、紫、青、粉等顏色。
所以沒有綠毛/藍毛/紫毛/青毛/粉毛的哺乳動物。
(樓下有人提到綠狒狒,其實是暗黃色,並不是真正的橄欖綠)
(求別說豬……豬的粉色是皮膚的顏色,並不是毛髮)
——————————————————————————————————
正確嗎?正確,但這並不是個好答案,因為等於沒有解釋。
這就像問月球為什麼總是同一面朝向地球,回答說月球的自轉周期等於公轉周期,這沒錯,但是這等於什麼都沒有說。
只是把原問題換了個說法又描述了一遍。
(真正有用的答案是潮汐鎖定,不細解釋,有興趣的自己去查)。
——————————————————————————————————
所以我們也會繼續問:為什麼哺乳動物只能產生這兩種色素?
這要從哺乳動物的視覺(色覺)說起,以下每個小段落,都足以單獨展開成一篇長文,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想深入了解,可以自行百度相關知識,否則直接跟著我的結論走就好:
————————————知識背景鋪墊開始————————————
1.色覺是由視錐細胞產生的,有幾種視錐細胞,就有幾色視,例如人類有三種,那麼便是三色視,你以為看到了萬紫千紅花花世界,其實只有三種顏色而已。所以顯示器只用三種顏色(紅綠藍)便能讓你以為看到了一切顏色。
(其實叫三維色覺更恰當一些,但怕有人會和空間的維度混淆,所以就乾脆叫三色視了)
2.視網膜上除了視錐細胞,還有視桿細胞。視桿細胞是用來在暗處看東西的,但它只有一種,不像視錐有好幾種,所以它(幾乎)沒有任何辨色能力,諸位回想一下,在昏暗的房間中,也就是你能看見東西在哪,卻沒辦法看清書上的文字這種亮度,你就是在使用視桿細胞——這時候你是看不到任何顏色的。
3.爬行動物擁有四種視錐細胞,所以是四色視,而當哺乳動物演化出來的時候,地面是爬行動物的天下(恐龍),哺乳動物被迫長期穴居,住在光線昏暗的洞穴中,且多為晝伏夜出,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辨色能力就沒那麼重要了,而暗視覺卻非常有用。所以哺乳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將四種視錐細胞舍掉了兩種,給更重要的視桿細胞騰地方。
是的,哺乳動物都是二色視。
4.風水輪流轉,一顆小行星砸滅了恐龍的霸主地位,哺乳動物得以重見天日,但二色視這個特徵卻被保留了下來。
(擴展閱讀)直到靈長目學會了上樹,一次偶然的基因突變(複製過程中多複製了一段),在猴子家族中埋下了三色視的基因,後來此基因隨著採集成熟果實的生存競爭得以壯大,人類的三色視就是這麼來的。然而這個基因卻並不十分穩定,在現今人類中只佔了大約94%的分布頻率,另外6%的基因仍然是二色視。
也許你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紅綠色盲。和有狐臭才是「正常」,沒狐臭才是「變態」/鏈接類似,紅綠色盲才是傳統基因,「正常色覺」才是變異出來的。
(紅綠色盲還分紅色盲/P型、綠色盲/D型,還有程度較輕的色弱,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6月15日補充:很多人有興趣問鳥類與人類的色覺對比,統一回復一下。
鳥類視錐細胞覆蓋範圍330-700,四個峰值是:黃(565)、青(508)、藍(440)、紫外(370),波峰分布相當平均。
靈長目的覆蓋範圍是390-700,三個峰值是:黃(565)、綠(535)、藍(430),波峰分布不均勻,黃綠離的較近。
其他哺乳動物只有黃(565)、藍(430)兩個。
(註:不同物種之間,波峰會有小幅變化,但性質不會變)
哺乳類的黃、藍視錐與鳥類同源,丟掉的是青(508)和紫外(370),而靈長目的綠(535)是由原有的黃(565)變異而來。
大多數脊椎動物與鳥類相似,哺乳動物是特例,靈長目是特例中的特例。
5.說了這麼多,就為點出這句話:(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色覺,相當於人類的紅綠色盲。
————————————知識背景鋪墊完畢————————————
毛髮的顏色,有的是作為保護色,使自己隱藏在背景中不被敵方發現,使得捕食者難以發現or使得被捕者難以發現,比如蚱蜢、螳螂的草綠色,蟬的棕黑色,魚類的腹白背黑。有的是作為警戒色,用非常鮮艷刺眼的方式告訴對方:「我有毒,別吃我」,比如一些毛蟲、蜘蛛、蝴蝶的鮮艷顏色。
警戒色只有被獵食者才會用,而且它們一般是有毒的,保護色則二者都會用到,沒有毒性限制。
哺乳動物身上沒毒,毛髮顏色都是保護色,但很多都是在綠色的樹林、草叢中,披著一身黃皮,比如下面這隻大貓……
…………
你在開玩笑嗎?綠綠的樹叢中一身鮮艷的橘紅色,你是怕你不夠扎眼嗎?是怕羊兒鹿兒看不到你嗎?你這到底是更方便捕獵,還是更方便把獵物嚇跑?
其他哺乳動物我就不碼了,大抵都是這個套路。
這能隱蔽個鎚子?
鋪墊了半天的知識背景終於派上用場了——哺乳動物大都是紅綠色盲。
那麼在其他哺乳動物眼中,它其實是這樣的:
您看,妥妥的保護色吧。
當然,做成下面這樣也可以:
這張和上一張是同一個意思,把樹葉變成橙色或把老虎變成綠色,對於哺乳動物而言,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反正都是同一種顏色。
再進一步說,在哺乳動物眼中(以及人類的紅綠色盲),三張圖看起來幾乎是一樣的。
老虎不傻。
再來看看獅子。
我們眼中的獅子:
保護個牙刷!
但是……其他哺乳動物眼中的獅子:
或者:
分明妥妥的保護色!
(三張圖對於哺乳動物而言並沒有區別)
(其實這套圖順便可以檢測出紅綠色盲……)
(6月16日補充:讀者的數量超乎我預料,而且還有不少紅綠色盲的朋友,為了方便色盲朋友們理解三張圖的區別,我將紅藍通道交換了一下,把色盲難以區分的橙、黃、綠換成了容易區分的綠、青、藍,這樣在普通人眼中三張圖的差異,色盲朋友也可以體會到了)
橙綠對比換成了藍青對比,在普通人眼裡對比程度差不多,色盲朋友可以參考。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很簡單,當哺乳動物成為地面的主宰之後,它們的天敵或者捕獵對象,一般也是其他的哺乳動物,所以,很大程度上,保護色只需要騙過同為紅綠色盲的其他哺乳動物就夠了。
少部分例外,比如鷹捉兔子,對於兔子而言,每年死在鷹爪下的兔子,比起死於其他哺乳動物的同胞,實在是少的可憐。所以即使偶爾有那麼一兩次基因突變出綠兔子,也不會提升多少生存優勢,反而可能連帶其他疾病,於是就不會繼續進化下去了。
很多人在評論中問到,若綠毛與橙毛沒有優劣之分,那為何只有橙毛?
進化不是你想進,想進就能進,基因突變不是主動的,而是隨機亂碰、不可控的。
綠毛這個性狀本身是無害的,但你想突變出綠色素的基因,需要弄出一段全新的基因編碼,這些編碼都是靠胡蒙亂堆,蒙出來的,而不是專門為綠色素編譯的,所以它一定會伴隨其他的性狀,而這些性狀是沒有規律的,絕大、絕大多數是對生存不利的。
(註:突變出綠毛與突變出三色視不一樣,靈長目的三色視只是因為複製基因的時候出了差錯,相當於抄代碼的時候抄串了一行,除了辨色之外沒有其他影響,而綠色素的產生要編碼一段新的基因,幾乎必然會產生其他的副作用)
比如羊,有可能某次突變出的綠色基因同時伴有耳聾,對生存不利,過幾代就會滅族了,又有一次綠毛變異同時伴有軟骨病,那它會在幼年時最先被獅子吃掉,或者還有一次綠毛伴隨心臟缺損,那它連活著出生都做不到。
既要產生綠毛基因,又不能有其他副作用,這是撞大運無法做到的,這種事情只能靠人工轉基因。
(比如黃金大米,胡蘿蔔素對稻子而言是既無益、又無害的性狀,那麼便幾乎不可能靠自然進化得到,只能靠人工植入「專門產生胡蘿蔔素又不產生其他副作用」的基因。)
綠毛能正常存活已屬不易,若非取得絕對優勢,是無法取代橙毛的。當然,如果一開始是綠毛,那麼橙毛也很難後來居上。
一句話概括就是:橙毛捷足先登,綠毛對橙毛沒有絕對優勢,沒有進化的條件。
(6月7日補充):
從另一個更顛覆世界觀的角度解釋:
按照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視覺標準,那本來就是綠毛,綠和橙本來就是同一種顏色,是你們人類攪亂標準、硬要區分的。
這就好比人類說「動物為什麼都多了一條尾巴」一樣——不是動物多了一條尾巴,而是人類少了一條尾巴。
人類的視紅和視綠基因是同一條基因變異出來的,它倆的實際差別很小,光譜峰值離得很近,這就導致了人眼對600nm-535nm這一段波長的變化「過於敏感」,說白了,橙和綠本來沒那麼大的差異,是人眼的視覺系統將其誇大化了。
另一方面,作為婚姻色,那就更不用解釋了,婚姻色只能作用於同一物種之間,那麼就更沒必要進化出紅毛綠毛了。
當然,對於已經進化到三色視的哺乳動物,鮮艷的婚姻色還是很管用的。
比如:
然而這仍然不是毛髮的顏色,而是皮膚的顏色,哺乳動物在特定環境下需要紅色或藍色的時候,毛髮仍然做不到,只能通過皮膚和毛細血管來實現了。
。
。
。
。
。
。
。
(山魈的圖片刪了,怕嚇到小朋友……換成這位是想說:)
…
…
…
…
…
…
不,
許,
抖,
機,
靈。
發完圖,才注意到,初音(站著的那個)的頭髮和衣服是討論色盲問題很典型的顏色:
初音的頭髮、領帶、袖口、裙擺,全部是青色的,但上衣是灰色的,這是紅綠色盲(尤其綠色盲)很容易混淆的顏色。
而手裡的蔥是綠色的,對面兩個小孩(鏡音)的頭髮是黃色的,同樣的道理。
於是畫面就略顯違和了,在普通人看來,蔥是和初音搭配的(因為是同色系),而在紅綠色盲看來,蔥明顯是從對面搶來的……
大概是這麼個意思(譜外色實在是難弄,湊合看吧):
哺乳動物的自然毛髮是不可能有綠色的。前面答案都講的很清楚了。
如果要是綠色只有後天染上去。
所有哺乳動物能夠出現整個種群大部分染上綠色的只有這貨:
樹懶
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學名:Folivora)動物的通稱,哺乳動物,共有2科2屬6種。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之為樹懶。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分布於南美洲。由於太懶……毛上長滿青苔233333333……
綠色只是我們人類眼睛接受特定波長的可見光產生的一種神經衝動。大多數哺乳動物並不能認出來這種顏色,換言之「綠色」光波其實和波長更長一點的「橙色」看起來差不多。
下圖顯示了脊椎動物主要類群的色覺進化。可參見我的另一個回答為什麼有蝴蝶是色盲的說法還有蝴蝶能看到比人類更多的顏色的說法?哪一個說法是正確的? - 感光。
綠色波長一般在505~566納米之間。
所以這個問題可以等價於「為什麼沒有反射波長在505至566納米間光波的毛髮的哺乳動物?」
答案是,綠毛不會提高物種優勢,1,不能提供隱蔽保護(對獅子老虎來說是隱蔽,對被捕食者來說是保護),因為拋媚眼給瞎子
2,不能威懾警戒(臭鼬)
3,不能吸引異性,可能還會因為與眾不同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而不喜歡
4,不能...總之,沒有卵用。
先放結論:哺乳動物從生物化學上說沒有合成藍綠色素的能力,因為藍綠色素對應的生化過程早就被哺乳類拋棄了。
自然界的藍綠色素要麼與光合作用對應,要麼其生物合成路徑與其它自養生物特有的代謝途徑相關。而哺乳動物不進行光合作用,因此缺少複雜卟啉環系和其它捕光色素的合成能力,只能夠合成結構相對簡單的細胞色素C(而且無法從頭合成),或是對攝入的葉綠素類進行氧化降解,最終生成尿中的一系列四吡咯化合物。
哺乳動物的色素來自於芳香氨基酸的代謝,這是對任何細胞都不可或缺的通路。由於芳香氨基酸的化學性質,其氧化代謝過程中產生少量有色物質是必然情況。又因為哺乳類缺乏產生其他種類色素的能力,所以哺乳類最終表現出從黃至紅至黑的顏色譜系,這也與高聚的芳香化合物的顏色譜系相符:聚合度越高,顏色越深。
也就是說,哺乳類表現出或深或淺的黃/紅/黑色是出於環境選擇,而不表現出綠色/藍色/紫色等顏色不出於選擇。
以下是分析:
從進化上分析是非常正確的切入角度,我在這裡試著從進化視角下的生物化學提出一點解釋。
自然界的常見色素從結構上包括以卟啉母核的葉綠素家族,長鏈共軛烯烴(萜)類的葉黃素/胡蘿蔔素家族等為代表的植物色素和以黑色素/褐色素為代表,來自於芳香氨基酸的動物色素特別是哺乳類色素。不論植物色素還是動物色素,我認為它們對生物體外表的改變並不是產生這些色素的第一目的。應當說,這些色素要麼直接對細胞生存起到重要的功能性作用,要麼是細胞中重要的代謝通路的旁支,無意間改變了個體的外觀並使其擁有了選擇上的優勢,並因此保留了下來。
1.本質上是功能性的色素
葉綠素/細胞色素C由於其適當的氧化電位、激發波長等性質使其在細胞的能量轉換和電子傳遞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一「合適的」激發波長,即意味著能吸收陽光中可見波段的主要能量,或者說顯色。
胡蘿蔔素等色素作為捕光色素,擔任著向葉綠素傳遞能量較低光子能量的任務。因而它們同樣要有與其功能——即為細胞覆蓋盡量廣泛的光譜——所對應的顏色。
任何自養生物都必然保留這些色素,大量合成這些色素使個體外觀向藍色/綠色/黃色/紅色偏離的結果不可避免,與保護色無關。
哺乳類沒有合成萜類的能力,萜類在哺乳類的體內與葉綠素類似,最終都被氧化供能。因此哺乳類的黃色色素,與植物的黃色色素有本質的區別。
2.代謝通路的旁路
哺乳類的黑色素來自於酪氨酸的代謝通路。以逐步氧化為特點的芳香氨基酸代謝通路中涉及到大量的單電子轉移過程的酶類,這些酶產生少量突變增強了其氧化能力甚至進而使底物氧化為高聚物是完全可以想像的。事實上,這一過程也正是黑色素合成的特點。由於不同物種中具體突變的差異,類似的芳香氨基酸底物氧化產生了不同的產物,最終產生不同的顏色,並與物種的生態位相匹配,是可以理解的。
這裡有篇文章,是從分子機制方面解釋的:
http://www.madsci.org/posts/archives/2003-09/1064503150.Ev.r.html
大意是說哺乳動物僅有一種色素細胞,僅能產生黑/棕色素或紅/黃色素,而這些顏色無法調出綠色。
哺乳動物最初是與恐龍並存的,被更適應環境的恐龍擠佔了生存空間,只能利用自身溫血的優點在晚上跑出來活動。晚上沒有強光源,顏色變得沒有意義,既對隱藏自身沒有意義,也對彼此傳遞信息沒有意義。所以,哺乳動物發展出了靈敏的嗅覺,退化成了色盲(靈長類又重新進化出彩色視覺,是為了在綠葉中更好尋找果子),同時,披了一身灰不拉機的皮毛。
重新佔領世界之後,哺乳動物中的一部分轉而改在白天活動。它們中只有靈長類的生活環境是在樹叢掩映之中,是綠色的背景色。不過,還有另一個選擇——樹榦的棕褐色。靈長類顯然選擇了後者。進化不在乎是否最佳,只要能適應環境就行。就好像澳洲的有袋類進化出了哺育袋,但這並不是一個必須的選擇。看看我們自己就知道了。到了冬季白雪茫茫,有個綠色的傢伙,獵人和狼同時都注意到了它,結果它沒有挺到交配的春季。
到了秋季,滿世界都是豐收的顏色,金燦燦,有個綠色的傢伙,獵人和狼又注意到了它。。。。
無數年後,獵人的n代子孫,穿著迷彩服,看見對方突擊小隊有個貨穿一身綠,心裡想。。。。。還以為是不方便摳圖
綠色的話到冬天不就很容易暴露目標了的說……這樣子會被吃掉的吧
哺乳動物的皮毛中只具有兩種色素:一種色素使毛髮呈黑
色或褐色,另一種色素使毛髮呈黃色或橙黃色。另有一些白毛動物,
則是由於它們的毛髮內有無數細微的氣泡,能將光線散射開去的緣故。
以上三種顏色的不同組合,就構成了哺乳動物毛皮的基本色調。
沒有獲得如此重要的綠色呢?對此,一些動物學家認為,需要在樹叢
中偽裝自己的主要是一些細小的哺乳動物,它們大都生活在地面,在
各種垃圾和枯枝敗葉中覓食,即使生活在樹上的,也主要在樹榦上活
動,它們所需要的保護色正好是灰色或褐色而不是綠色;其次,從遠
處看去,樹葉其實並非是純粹的綠色,而是帶有斑點的暗綠色。士兵
們穿的迷彩服之所以不採用純綠色,也正是這個道理;此外,哺乳動
物的敵人大都是些猛獸,這些猛獸的視力往往都沒有色彩感,有的甚
至根本分不出顏色。所以,對於哺乳動物來說,最重要的偽裝不在於
顏色而是外形。動物的顏色最大的作用就是偽裝,偽裝的和環境越像越有利於他們生存。所以自然界也有很多綠色的動物,就像青蛙、蜥蜴這些動物。動物讓自己變成綠色的辦法有兩種:
第一,就是自己產生綠色的色素,有昆蟲和腔腸類等動物採用這種辦法,比如水螅和螳螂。然而不止是哺乳動物,包括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的毛髮里都沒有產生綠色的色素。青蛙和蜥蜴這種兩棲類和爬行類之所以可以顯出綠色是因為他么皮膚上有特殊的細胞可以衍射藍光,然後與黃色素混合,就能顯出綠色了。然而哺乳動物和鳥類的一個特點就是身上覆毛,就算用這種辦法也看不見皮膚的綠色。
第二種辦法,是讓自己的體表上長上藻類,就如樹懶和一些烏龜一樣。但是除了樹懶這種哺乳動物以外,其他的哺乳動物都需要快速的運動和捕食以維持體溫,不可能長時間的保持不動,所以很少機會能讓藻類生長在身上,就不會呈現綠色了。
還有一些比較次要的原因,比如哺乳動物不像爬行動物那麼長時間不動,所以這樣的保護色比較不那麼重要;哺乳動物的天敵大都是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很多都是色盲,分辨顏色對他們來說沒有那麼重要等等。
所以除了樹懶這種之外,哺乳動物大都沒有是綠色的。
長綠色的毛髮是對配偶的不尊重。
因為人體沒有葉綠素!簡單粗糙萌
有,從隔壁老王誕生後,這個物種就已經出現了。
有啊
看到問題就想到了這個…摺疊我吧:)
到了冬季白雪茫茫,有個綠色的傢伙,獵人和狼同時都注意到了它,結果它沒有挺到交配的春季。
到了秋季,滿世界都是豐收的顏色,金燦燦,有個綠色的傢伙,獵人和狼又注意到了它。。。。
無數年後,獵人的n代子孫,穿著迷彩服,看見對方突擊小隊有個貨穿一身綠,心裡想。。。。。獲得文字作者 @徐軍帥 授權...
也可以有。
狍鹿、樹鼩(qú)、北極熊還有黑豹… 哺乳動物的毛色,和大多數其他物種一樣,能使它們儘可能地逃脫獵食者的追捕,再不行,就乾脆消失在背景中隱藏起來。
在大地上覆蓋滿蕨類植物的泥盆紀時期,還沒有出現哺乳動物。 現如今,陸棲哺乳動物的毛色與其生活環境的顏色常保持一致,通常森林或濃密植被下層的哺乳動物毛呈暗色,開闊地區的呈灰色,沙漠地區多呈沙黃色。
喏
推薦閱讀:
※我們的生命之源是水,外星人的生命之源會是什麼?
※自然界中有沒有哪些動物會只吃獵物的某一部分?
※貢貝黑猩猩戰爭是怎麼一回事?
※如何評價13名科學家呼籲對韓春雨啟動調查?
※俗語說狂風怕落日,為什麼白天刮大風日落後風就轉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