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的預後情況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有些患者一經康復就完全痊癒(似乎三分之一的抑鬱症患者是這樣),之後也不會再發作,但是另一些患者則很難完全康復。不同的患者的預後情況不同,這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呢?


謝邀 @劉柯 。以下就抑鬱症的五個方面展開思考,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並且有更多的人加入探討。


1 發病機制


抑鬱症的發病有一定的生理基礎,指向的是腦內神經遞質與激素的調節失衡(如腦內5-羥色胺水平與抑鬱情緒具有相關性,水平過低可引發抑鬱癥狀發作),但無法完全解釋抑鬱症的全部機制:如部分抑鬱症患者腦內的5-羥色胺水平正常,而針對5-羥色胺開發的抗抑鬱葯對整個抑鬱症的效果個體差異非常大。這可能預示著目前對於抑鬱症的研究和了解仍然處於非常基礎和模糊的階段,隨著對抑鬱症研究的發展,將來對這個疾病會有更多的認識。比方說今年出版的DSM-V,就將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和抑鬱症從原本的情感障礙大類中區分出來,分別設立專門的章節。

就抑鬱症的心理學研究(或者更具體一點在心理諮詢與治療領域)情況,目前普遍的共識有:

  • 生活事件往往作為抑鬱症發作的誘因或者「扳機點」(trigger),而非抑鬱的病因。(就像艾滋病的病因是艾滋病毒感染個體並且摧毀個體的免疫系統,而讓患者致死的原因並非艾滋病直接造成的損害,而是其他病原體的感染)
  • 部分(非全部)抑鬱症患者具有某些人格上的特質或者問題。人格問題與抑鬱症之間有很多密切的聯繫,在臨床工作中,人格障礙患者合併抑鬱症是很常見的。一類比較常見的情況是,抑鬱的癥狀和人內心的衝突(conflict)相關,而體驗抑鬱時常與「無法言說的憤怒」聯繫在一起。

如果我們將生理上的因素和心理上的因素放在一條線的兩端,就可描繪出抑鬱症的發病機制連續譜:


生理因素 抑鬱症成因 心理因素

那麼,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到預後的呢?

如果從生理因素進行考慮,則要探討抑鬱症是否具有器質上的病變(目前的研究傾向於無),以及機體對於失衡狀態是否具備自我調節能力。如果機體並不能對已經失衡的狀態進行很好的修復,則預示抑鬱症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康復。

心理因素上,也會有類似的情景。不管是用什麼理論去描述,抑鬱症患者的心理狀態都傾向於描述成一個惡性循環的「模式」(pattern),模式的起源基於過去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與負面體驗(認知取向),或者糟糕的養育環境或親子關係(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取向),或者僵化刻板的自我認識(人本取向)。而大部分的情況下,抑鬱症患者對此沒有覺察。*

2 癥狀


一般來說,癥狀影響預後的因素有:癥狀對機體的損害程度;癥狀的頑固程度;癥狀本身對康復和治療的干擾程度。

  • 抑鬱症的癥狀包括從抑鬱情緒、感受性下降到睡眠障礙、抑鬱性木僵等等。可以看到,抑鬱症在生理上的損傷並不強,比較明顯的是睡眠障礙和食慾下降的問題。不過抑鬱症容易引發自殘自殺行為,這是需要注意的。
  • 抑鬱症的各種癥狀可以說得上相當頑固。相當比例的抑鬱症患者在一生經歷2次過以上的抑鬱發作。
  • 最後一個因素在我看來是影響抑鬱症預後最重要、也是最受忽視的: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抑鬱症的種種誤解,使得很多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及時、合適的治療。抑鬱症本身很容易讓人陷入到悲觀的狀態當中,覺得「這個世界不會再好了,我的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死才是唯一的解脫」。這會讓人很輕易地放棄治療,放棄對抗抑鬱的努力。另一方面,當人們出於一個高壓、困難的生活位置時,抑鬱的狀態看上去會那麼的合理——這就是為什麼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只能從明星、作家、藝術工作者、名人當中找到抑鬱的影子,並且把抑鬱和某種高貴聯繫到一起——如果一個人處於成功當中,那麼他的抑鬱很容易被察覺;而當一個人處於底層社會,他抑鬱的狀態會被人看成是不努力奮進的結果(「你抑鬱是因為你不成功」「你抑鬱是因為你太懶」「你有什麼資格抑鬱」)。

3 環境·文化


如同前面提到的,一個人的抑鬱症或多或少和他成長、生活的環境有關。一方面各種生活事件容易促使抑鬱症患者出現抑鬱情緒的急性發作;另一方面,一個人的人格結構和特質的形成受周遭環境、尤其是養育環境的巨大影響。具體說來,環境包括患者身處在怎樣的生活當中,是否具有持續性傷害事件的發生,是否有足夠的支持系統(如家人、親友、社區支持等)。良好的支持系統將有助降低抑鬱症給患者帶來的社會損傷(如工作能力、社交圈子等),並且能很好的扶持患者走出急性期的糟糕狀態,提高患者面對抑鬱和貫徹治療的信心和勇氣。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患者所處的文化對抑鬱情緒以及抑鬱症的看法。在更為寬容的社會氛圍與文化下,個體跟容易表達和面對自己身上的抑鬱問題也更容易獲得社會的理解與支持;而崇尚競爭、堅強、勇武的文化背景下坦誠和面對抑鬱需要更多的勇氣,更容易受到來自社會的指責和貶低。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抑鬱症甚至會被當作是某種高尚的品質或者惡魔附體,社會的普遍認識會嚴重影響人們對抑鬱症的態度。

4 疾病觀


抑鬱症患者對抑鬱症的態度可以簡單分成以下幾種:


1)不承認自己身上有抑鬱症/不相信自己的抑鬱問題能夠被他人所療愈

把這兩種類型的人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會去面對抑鬱症也不願意治療。我們時常能夠從他們的身上看出某種偏執:骨子裡對他人的不信任、輕視以及對自己世界的沉溺,堅信是自己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實。

「But the truth lies.」(by Andrew in TED)


2)積極治療,希望能夠永久擺脫抑鬱症。

這可能是大部分抑鬱症患者的願望。但遺憾的是抑鬱症是一個複發率相當高的精神疾病。所以涉及到複發的時候,如果沒辦法調整好心態,會比較容易陷入偏執和絕望當中,比較容易出現非理性的行動(比方說聽信「偏方」,為了「根治」花費大量錢財,情況和社會開始關注糖尿病的時候接近),或者自殺行為。


3)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並且積極挖掘抑鬱症對自己的意義

可以說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並且更容易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和更高社會成就。而這是建立在對抑鬱症和自我的充分了解上的。

患上精神疾病是一個比較糟糕的事,但這不妨礙我們從糟糕的事情上尋找積極的收穫。比起很多普通人,抑鬱症患者有了更多機會去探索、感受和思考痛苦與快樂(儘管是被迫的),他的生活,他自己。這些思考會逐漸通向自我了解、自我成長之路,在與疾病對抗的經驗和體會將成為日後人生的寶貴財富。


5 治療


如果回到第一條上的機制連續譜,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麼抑鬱症的治療手段可以五花八門並且會分成藥物/物理治療和心理治療兩個主要陣營,也可以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強調聯合治療的重要。

用藥物治療容易出現的情況是,抗抑鬱藥物的作用機理多是針對腦內激素和神經遞質產生、釋放、接受、分解過程上的干預,很多藥物需要較長的起效周期,服用劑量的調整幅度緩慢且複雜,擅自加減量或者停葯容易造成諸多不良後果。另一方面,長期服藥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常常很明顯,使得患者備受煎熬。

心理治療的情況則是更多的體現在局限上。心理治療無法快速有效地緩解惡劣心境,無法在患者感覺糟糕的情況下給予幫助(抑鬱症在心理治療的獲益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程反比,患者功能越好,越能夠清晰的分享和探討,心理治療的效果越好;而當患者越是處於糟糕的狀態時心理治療越無效)。但心理治療在改善患者社會功能,減少自殺衝動,降低抑鬱發作強度、時間和頻率上效果明顯。


故目前在治療問題上,可以說抑鬱症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於某一個患者的治療方案。

而是否能夠找到這個合適的治療計劃,將會成為患者康復和好轉的關鍵。

——————————————————————————————————
*這也是為何許多抑鬱症患者會在疾病平穩期選擇自殺。
延伸閱讀:
TED:心靈各種_安德魯?所羅門: 抑鬱, 我們各自隱藏的秘密


我對於精神疾病的科普觀點,就是拿器質類疾病來類比。

抑鬱是相當常見的精神類疾病,在臨床上的危害也是有非常大的涵蓋範圍,輕者就像感冒,無醫自愈,重者就像埃博拉,非醫藥可以迴轉。

雖然臨床醫學還是非常注重生理上的變化,以及大腦化學成份及分泌的紊亂與抑鬱的關聯。因此臨床醫學傳統上還是以抑制或者激發大腦的某種激素來改善抑鬱患者的癥狀。但是現代心理學,精神衛生學,精神康復學,流行病學,醫學社會學等等學科越來越多的認識到,人的個人經歷,家庭環境,社會因素甚至民族歷史對於各類精神疾病形成的影響和相互作用。因此,越來越多的治療方案更側重非生理生物學的簡單矯正,治療越來越多元化,多學科化和跨學科化。

精神類疾病,尤其是重症患者的完全康復率並不高,這一點在發展中國家尤其突出。諱疾忌醫,社會歧視,等等不利因素導致精神類疾患往往拖延治療,貽誤治療時機。這也是造成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治癒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很多抑鬱的人,同多自我調節,社會支持等等因素,在尚未就醫之前就已經自愈。這些人往往不認為得患過抑鬱症,當然也不會進入醫學統計之中。

回到問題本身。就像器質性疾病一樣,每個人的愈後情況也不是都一樣的。這不僅取決於人的生理構造差異,更取決人的生活環境,家庭狀況,工作性質,個人經歷,教育水平,經濟情況等等。國內似乎對這些外部原因的研究還處在非常不充分的階段,這與中國統計人才不足,專業分工不強也有關係。國外非常重視外部因素對於精神健康的影響,因此對於外部因素的調控往往在治療之初就列入計劃,通過多學科合作達到更好的預後。

同時,相當一部分國家,包括中國,沒有完善的社區醫療體系,病人在康復到一定程度後,不能從專業人士上在得到進一步的跟蹤輔助和治療,導致複發,再發率上升。對於有完善社區醫療體系的國家,比如大多數英聯邦國家,美國,發達的歐洲國家,社區跟蹤不及時,病人的地理性遷徙也有可能對病人的完全康復產生不利影響。

簡而言之,精神類疾病的康復是一個複雜的醫學社會學問題,簡單的臨床藥物治療對於各類精神疾病的康復有效,但是非藥物類的介入和引導對於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軌道的作用更為明顯和不可忽視。


我們得知,大部分抑鬱症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程遷延,反覆發作,所以首次抑鬱發作治療及時徹底至關重要。第一次抑鬱發作且經藥物治療臨床緩解的患者,藥物的維持治療時間多數學者認為需6月~1年;若為第二次發作,主張維持治療3~5年;若為第三次發作,應長期維持治療。


針對預後的問題,小編採訪了簡單心理 精神科顧問王陽醫生 和 精神科顧問劉文娟醫生。兩位醫生告訴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般有幾個因素是必須要注意的:

第一,診斷的準確性。


當抑鬱症治療效果不佳時,首先要做的是再次明確診斷。


精神科顧問劉文娟醫生 強調,需要確認患者是單純的抑鬱症,還是雙相情感障礙中的抑鬱發作。如果把雙相情感障礙診斷為抑鬱症,沒有捕捉到躁狂發作,只使用了抗抑鬱藥物進行治療,有可能效果差,也有可能誘發躁狂發作,或者加重抑鬱和躁狂的循環,導致波動更加頻繁。


精神科顧問王陽醫生 強調,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抑鬱的癥狀掩蓋了更深層的其他疾病。例如,一些未分化的精神病性疾病在初期會伴隨一些抑鬱癥狀。隨著治療的深入,時間的推移演變,癥狀會分化的更加明顯,這個時候就需要調整診斷和治療方案,就會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第二,藥物治療是需要足量足療程的。


關注此次用藥的過程和既往用藥的歷史。很多病人「依從性」很差(依從性是指患者理解並執行診療決策的程度),在醫生面前不表現出疑惑,當出現藥物的不良反應(心慌、頭疼等等),會不按照醫囑,過早的停葯減葯,導致殘留癥狀一直存在。這事實上會增加複發的風險。


另一個情況,醫生沒有足量給葯。一些病人在開始服藥後療效不理想,當可以加量時醫生沒有加量,而是過早否定所使用的藥物,草率地換了其他藥物;或者病人換了新的醫生,新的醫生沒有太多考量治療的連續性,過早地換了新的藥物。藥物更替過度,會影響病人積累持續的療效。


一些藥物相互作用也可能影響療效,如患者正在使用的抗抑鬱葯依賴某些肝葯酶代謝,新合併使用的其它藥物恰是這些肝葯酶的誘導劑,這將導致抗抑鬱葯血葯濃度下降影響療效。


第三,持續性的社會心理因素。


例如,工作當中持續的過高壓力;持續存在的人際關係衝突;家庭關係一直緊張,患者得不到足夠的心理方面的支持。例如,一些獨居的老年人,情緒改善起來就會比較困難。個人人格方面的顯著缺陷也會影響預後的效果。

第四,本身合併軀體疾病。


有很多腫瘤患者同時合併抑鬱,如果疾病的治療效果不好,也會影響到抑鬱症的預後。甲狀腺功能的減退,內分泌的問題本身也會導致抑鬱。中風、腦梗患者發生抑鬱症的概率也很高,這和大腦功能的損害有關,治療的難度就相應有所增加。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是緩解抑鬱的重要方面。


第五,發病時間。


精神科許多疾病,一般發病時間早(例如青春期發病),預後相對會更差。可能由於過早的疾病妨礙了患者社會功能的發育和保持,缺乏社會支持(如經濟、自我價值感、人際支持等)常常與預後不佳有關。


第六,難治性抑鬱症。


當既往用藥歷史中,兩種以上不同化學結構藥物,足量足療程進行治療以後,仍舊到不到預期療效,就需要考慮患者可能是難治性抑鬱症。事實上,難治性抑鬱症在臨床上也並不少見,大約有1/5到1/4的患者屬於難治性抑鬱症。這個時候就需要按照難治性抑鬱症來治療,包括合併藥物治療、甲狀腺素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電痙攣治療、合併特定的心理治療等。


======================================================================


以上,想要向大家傳達的是,一方面疾病的治癒通常可能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另一方面人又是具有相當的可塑性 (resilience)。當癥狀沒有好轉的時候,希望你堅持和醫生與治療師配合,千萬不要放棄治療。


有公眾號喔~

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最近分享到我們公眾號的,我自己總結的。標題《這四點,讓我最終康復》。

八月底的時候,我和倫倫說:

——「真的很奇怪,我怎麼感覺自己像突然長大了?我的焦慮沒了,安全感很好,睡眠很好。甚至我都根本不發脾氣了,不是像以前說的忍住,而是我覺得根本沒什麼好發脾氣的。「這一連串的我自己意想不到的反應,我真的覺得很驚訝。


——倫倫說:」其實你知道嗎?你越來越靠譜了,以前吧,做決定你根本不思考,很衝動,現在會考慮很多種可能性;你越來越有責任感,你現在做什麼事情更多地是考慮到我和寶寶,不像以前那麼自私;我覺得你其實是個很好的媽媽,很好的老婆。現在每天一下班就想回家,當然有時候為了工作還是必須得加班,因為這個家庭對我很大的吸引力,讓我覺得快樂。「


昨天晚上,我和倫倫在一起總結了以下康復的四點原因。當然,這只是我們的經驗總結而已。參考參考就好。


01

一定的經濟基礎

一定的經濟基礎,畢竟經濟是生存的保證。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最底層的需求就是生存需求,這之上才是安全、愛、尊嚴、自我實現、審美和認知的需求。


所以:

1、沒有經濟來源的患者建議盡量不要辭職,辭職之後會更焦慮更痛苦,盡量找壓力適中的工作,堅持工作也能適當地與外界產生社交聯繫,封閉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其實對抑鬱症沒什麼幫助;

2、我這裡說的是一定的經濟基礎,並不是說非得要很多,就我個人觀點來看,當今社會只要能去工作基本上不會餓死。所以,根據自身情況,面對現實,適可而止。


抑鬱人群中每個人的經濟狀況是不一樣的,不需要去比較,不是每一個抑鬱的人都要跟誰一樣慘或者一樣好。前天想到比較這個行為,我們很多時候只是在和他人比較結果,而沒比較他人所處的環境,達到結果的過程。上次成長篇中提到過,父輩的影響,當然還有個人文化背景、努力程度等等,很多很多東西要去具體分析,不要只比較結果。所以,我想說的是,人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沒有比較的意義。


最近相信大家都看到關於春雨醫生CEO張銳因勞累過度心肌梗塞而逝世的消息,如果是以前,我會跟很多人一樣,說「看吧,現在還是發現身體重要吧。」,而我在微信圈裡首先會去肯定張銳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同樣也慢慢找更多資料去了解這個人,慢慢發現他和很多人對成功的追求不一樣。很多人,不管抑鬱沒抑鬱其實都是利己主義,為了他人看得起,而張銳,卻是「如果沒能改變點什麼,我就白活了。」。


我可以說,張銳不是我們普通大眾,他早已經成為他自己,他知道他需要什麼,他在做這件事之前他也明白要付出多少,也早已內心堅定不管多難都會堅持。當然,我昨晚跟倫倫說,我也不喜歡站在張銳的角度去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人與人沒有可比性,我如今只想和倫倫、我們的寶寶幸福地生活;踏實地做著自己勝任的工作;有空在溫暖家園公眾號上分享一些自己的成長經歷。這就是我的選擇,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我欣賞張銳,但我知道我成不了張銳,因為我反問自己「如果在你現在的生活與40多歲如張銳一樣勞累而去世之間,你選擇哪個?」,我相信我肯定選擇現在的生活,所以,這就是我與張銳的不同之處,我很難達到他的成就,因為我沒有他的付出精神。一旦你接受得了最低位置的自己,你的身心就處於自由狀態,接受得了低,才能承受得了高。

02

家人無條件、耐心地給予愛的支持

很多患者一開始其實是真的不懂得愛,也或者根本不敢愛。今天我在好友圈轉發了張家輝和關詠荷的愛情故事,張家輝也曾經是一個抑鬱症患者,冷漠,怪癖,自卑,遇到關詠荷之後,關詠荷用無私的愛,不斷地感動他,走進他的內心,最終張家輝成為一代影帝,關詠荷也收穫了一個顧家愛孩子的好丈夫。


張家輝和關詠荷的細節經歷我無從知道,只是我相信這個故事,因為我自己也曾經是這樣的一個人,與倫倫在一起的時間裡,我知道我正是由一個不懂愛、自私、在乎他人看法、強勢、焦慮、沒有安全感的曾經的自己變成如今的自己喜歡的樣子。


家人的支持重要之處我覺得在於以下幾點:

一、在抑鬱發作期,給予患者力量:

抑鬱期間,患者確實沒有任何自身力量走出來,正如倫倫說的,他們如同一個嬰兒,需要父母的愛帶著他們一步步學會坐、學會爬、學會走,從不會自理到慢慢獨立。


二、讓患者感受到愛和關註:

我們說的在意他人看法,成為不了自己;我們的憤怒和抱怨,是因為缺乏寬容;我們很多時候都朝向消極的一面;我們不敢愛等等,其實都是因為希望獲取關注和愛,而我們自己不自知。自尊有一個要素:自愛,即自己覺得自己是否值得愛。因為從小成長環境,其實很多患者內在有一個聲音都是「我是不值得愛的。」。所有這一切都是缺乏愛的表現。


家屬在患者患病期間,最好的給予愛的方式就是默默地陪伴,傾聽,不再那麼焦慮地去緩解患者的痛苦。前天在武志紅寫的一本書中看到一段話,大意是痛苦是成長的一個機會,如果家人或者心理諮詢師快速地幫助患者去掉了那個痛苦,其實是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權利。


在患者抑鬱期間,我們應該如何給予患者愛,幫助患者恢復呢?而患者又該如何學會理解、原諒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呢?介於文章篇幅的原因,我會在後續的文章:《父母與子女如何互動促進抑鬱康復?》中有經驗分享,感興趣可以關注。


三、給患者豎立榜樣的作用:

我在抑鬱期間很少與父母聯繫,因為我一旦告訴父母那時的狀況,父親除了焦慮,然後還會告訴我,他擔心得整夜睡不著覺,然後不斷地給我電話。這一切也許在他們角度來看這就是愛,而在我來看,這給我增加很多很多的負擔,內疚、自責感。所以,在抑鬱期間,其實倫倫是充當了父母的角色。我一直在朋友圈裡說倫倫多好並非情人眼裡出西施,其實每一個人認識倫倫的人包括我父母、姐姐、倫倫的老師、同學、同事,都非常喜歡倫倫。所以倫倫的人際關係很好。確實,在很多人眼裡,倫倫是一個:踏實、誠信、敢於付出的人。


在抑鬱的過程中,倫倫除了默默地陪伴,在我好轉的時候也給我講了很多道理。當然,在我未抑鬱的時候也給我講了很多很多。只是,有些東西確實需要自己經歷、體會、領悟才能學會。所以,我們不應該想著去說服一個人,只要告訴他們你的想法。我們沒有辦法說服任何人,真正的成長必須靠自己領悟。在我慢慢開始領悟的時候,我會去回想倫倫說的話,會去分析倫倫的人際關係,他所得到的,他的優點,他如何這麼豁達、樂觀等等,而這個榜樣的作用在此時此刻是幫助一個人得以飛躍的必然條件,也就如同一個孩子學會了「跑」,他並不是一下子學會了跑;就像心理學所說的頓悟,也並不是真的一下子學會了開悟,而是慢慢在積累,雖然這種積累我們看不到,但他確實存在。

03

患者本身的堅持和毅力

雖然我們看到很多文章說,毅力和堅持與抑鬱本身無關。對於這個觀點,我是不贊成的,正如很多文章把抑鬱症當成生理疾病一樣。當然,我知道,至今,仍舊很多人反對這個說法,甚至我看到很多人因為我們的這個說法而取消關注了我們的公眾號。


昨天晚上,我和倫倫聊起了為什麼做「溫暖家園」公眾號,他問到:」你是為了將來寫書?還是為了給自己的互聯網生涯增加更多的經驗?還是?「,我說:」其實我不知道這個公號將來怎麼發展,我只知道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做好這件事本身而已,記錄自己的成長。有人看也好,沒人看也好,我就寫在那裡。以前,公眾號也因為一些患者和群友的意見不斷地調整,增加視頻,增加精神醫生,增加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增加漫畫。可是我最終發現,這個號慢慢也成不了自己。精神醫生、專業的心理學知識這都不是我的優勢,雖然我們學過心理學,但我覺得程度還遠遠不夠。我們也不是知名公眾人物,所以權威也不是我們的優勢。而我們的優勢也是別人的劣勢,精神心理學專家很多未必自己親身經歷過一切,如何一點點好的,他們並不知道;權威公眾人物,肯定要介意外界的看法,很難真實地面對自己內心黑暗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堅持自己的選擇。不管它將來發展成什麼,至少我們是快樂的,因為我們讓它成了它自己。正如同,我現在接受我是我自己一樣,那麼自由。「


說起做公眾號,貌似是題外話。其實做公眾號,正如同做人一樣,你只有清晰定義自己的優勢劣勢,才能看到真實的自己。雖然面對真實的自己這個過程很痛苦,很難面對,但只有清晰定位了,接受了,後面的路才不會錯。選擇做自己,既難又痛。難就難在怎麼發現真實的自己,這需要時間的沉澱;痛,因為不僅僅要接受自己好的一面,還需要接受最黑暗的一面;痛,因為我們還要忍受著對我們最愛的人的內疚、道德的譴責(比如說父母)。成為自己,必將是一個痛苦而又艱難的過程,所以,這需要毅力。(抑鬱期間各種行動的毅力我們就不在這裡再說了,前面太多文章說過了。)但是,」成為你自己「這個目標的實現也終究會給你豐厚的獎勵,你的身心達到平衡、統一、身心自由。


能接受了最低的自己,就能承擔得了最高的自己。不要問我,我現在去做還來得及嗎?如果說互聯網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貢獻,我覺得最大最大的貢獻,在於它創造了一個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任何時候都不算晚的時代。

04

患者本身的領悟力

很多看過我文章,認識我的人都會說,包括倫倫也會說:」西西,我覺得你領悟能力好強。「。其實,領悟能力不是天賦,而是後天慢慢形成的。


領悟能力跟身處的環境,比如前面說到的倫倫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慢慢積累的知識,大家都知道我和倫倫進修了心理學;時間的沉澱,比如我今天早上看到一個20歲左右的大學生在微信圈裡抱怨,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不能理解不能包容,因為她經歷得還不夠讓她看得那麼透徹;比如你的見識,多和優秀的人接觸,多看優秀的書籍、電影,多去旅遊感受人文生活,等等都可以增加自身的見識。


正如同我發現自己一懷孕,好多東西都變了:情緒穩定、不再抱怨、不再容易憤怒、學會了理解、寬容、學會了多角度思考問題、學會積極看待問題、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樣,並非這些是我懷孕了才學會了,而懷孕僅僅只是一個契機,這個合適的時機讓自己頓悟了。


所以,領悟能力也跟小孩從坐、爬、走、跑一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積累的。所以,你如今還有痛苦或者未解決的問題都不要緊,要相信總有一天隨著時間、認知的積累,問題總是會解決的。因為:歷史總是前進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清晰定位自己,制定合適的目標,活在當下。能不能做到,做沒做到,康沒康復,不是給別人看,而是讓自己感受。

版權申明:本文由傑西西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因為有的人是心因性的 是生活事件 或長時間的壓抑和焦慮造成的 一般只是心境惡劣 輕中度抑鬱 按時吃藥 聽媽媽的話 一定會好起來的 而且複發幾率小
而重度抑鬱 一般遺傳因素佔據很大的比例 也就是有沒有精神疾病家族史 複發性抑鬱更是如此 不聽醫生勸導 私自停葯 導致複發的不在少數 特別的一些患者會出現情躁狂 也就是雙相二型
如果是這樣 那就只有接受現實 把抑鬱症當作一種生活方式了


2011-2016-不知道哪一天
期間經歷了很多事情 一下子也說不完
個人感悟 1正視自己的心理疾病 過去的事情不要再想 把包袱變成行囊 整理好 繼續前行
2一定要去靠譜的醫院找一個專業的醫生治療(劃重點)
3既然沒有死 活著 說明我們很幸運 上天想讓我們好好活著 大家都是幸運的人!


昨天下午我感受到了一點點康復的感覺,雖然心境還是很惡劣,但是至少我能感覺全身有勁,有希望,說不上是種什麼感受,可能抑鬱時間長了吧,9年,一個很長的時間,在我最好的年紀。可是這種感覺是短暫的,維持了差不多兩個小時而已,最後又回到了毫無心境的狀態之中、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在「東航精神病飛行員」張樂天一事中武志紅的表現?
精神病是不是人類獨有的疾病?
真實的精神病院是什麼樣的?
外科醫生克服恐懼的過程是怎樣的?
瘋和正常(或者不瘋)之間的界限是什麼?

TAG:心理學 | 抑鬱症 | 精神病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