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燒紙錢的?
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燒紙錢祭祖的?在紙被發明出來之前我們以什麼方式祭祖?
資料來源:亡靈奠祭中的生命祈盼——「燒紙錢」民俗別解兩個問題都解答了:之前是埋葬金錢實物,而燒紙錢始於魏晉六朝。
首先燒紙基本算是「喪葬習俗」,和「祭祖」還不完全一樣。
具體到紙錢的話,開始大量出現相關記載應該是在唐朝,有詩:
「寒食家家送紙錢」,「風吹曠野紙錢飛」……
宋朝開始真正普及,紙錢以外出現了更多的紙人紙馬等物,出現了專門的從業者(「鑿錢爲業」)和商鋪(「紙馬鋪」)。是否支持燒紙錢也在士大夫中引發了爭議。
說起來漢代的時候是在墓葬中用真錢實幣的,這麼說來的話「燒紙錢」倒算是進步了……
來源不一一列出了……順著下面這篇文章的來源接著找都能找到……
ref: cnki - 兩宋時期的喪葬陋俗印象中在一篇論文中看到過一些邊角料。順著爬查到了這篇論文。
從宋代開始出現了大量的紙制明器
我只知道評書中提到的野史(個人感覺也很不靠譜,就當聽一樂吧)。
紙錢是東漢發明造紙術的蔡倫的親戚「發明」的,他跟蔡倫一起研究造紙術的時候發明了一種很薄而且不結實的紙張,無法用於書寫,墨會蔭過去。可以認為是後來紙張的鼻祖或是半成品。
但是不知什麼原因,這種讓蔡倫覺得很蛋疼(話說他應該覺不出了)的紙張廢料在當時被大量生產了。但是由於無法寫字始終沒人願意購買。蔡倫冥思苦想了很久怎麼處理掉這批廢料,終於有一天他想了個餿主意,雇了大量的市井之徒散播謠言說有鬼託夢於自己,說陰間沒有錢用,希望陽間的親戚或者後人可以接濟。
等到這個謠言轉發了五百條和在朋友圈刷屏後,蔡倫很是時候的推出了這種用易燃廢料做的「產品」,於是銷售一空,廢料解決了,但是謠言根本停不下來了,而且流傳到了今天。
如上……就當我沒吃藥萌萌噠吧。
說起來紙錢,繞不開紙馬。
《水滸傳》中排名二十的好漢天速星戴宗慣使神行甲馬之術,書上說他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一日能行八百里,絕對一流的馬拉松高手。他這所謂的神行甲馬就是紙馬的一種別稱。
除了甲馬之外,它還有許多別稱,比如「花馬子」「紙符」「紙畫」「巫畫」「神貼」等,簡而言之,紙馬就是用抽象或者寫實的筆法在方寸之間畫出一個鬼神的世界,寓形於紙,讓普通的紙張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魔力,用畢即焚,溝通神鬼和凡俗的世界,以寄託人們的哀思、希望和崇敬。
這麼說,它和紙紮的馬就有了一個共同點:都是封建迷信的東西。但紙馬通常是木刻的版畫,和年畫類似,從藝術上來說,它是一種民俗藝術品;紙馬上的各種神靈都附就著一個個神話傳說,這又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我們要說的紙馬和那紙糊的馬不同,拋去迷信的層面,有足夠多的意義,讓我們記住它。
一、溯源
紙馬既然是紙上所畫,那一定要先感謝一下偉大的祖國------在東漢時期孕育了一位發明家蔡倫,因為有他發明紙,才有可能產生紙馬。
有一個很離譜的傳說,蔡倫發明紙張之後,無人來買,他就想出一個辦法,自己躺下詐死,然後讓他的妻子在紙上畫滿符咒燒給他,他再幽幽醒來。通過這種死而復生的方式讓大家認識到紙張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以達到推而廣之的目的。
這個傳說如果是真的,蔡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還是一個厚顏無恥的炒作大師,當然這不可能是真的,它的離譜之處在於沒有考慮蔡倫的實際情況胡亂臆造,蔡倫同志雖然是供職於國家機關的一名大內公務員,但可惜他的職務是宦官,為了這個神聖的職位他已經像岳不群那樣「為練神功,揮刀自宮」,哪來的妻子?
儘管如此,這個傳說有一個很靠譜的地方,在紙上畫神像或者符咒來彰顯其威力,這應該是最原始的一種紙馬,只不過編造者將紙馬的產生歸功於蔡倫,認為有了紙立即就有了紙馬,顯得有些急功近利。
事實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產生紙之前,人們已經開始迷信神像的魔力,他們沒有紙張,就畫到磚上,現在出土的許多漢墓上,經常可見墓室壁畫上畫著神仙,如風神雷公雨伯等等,這些神仙后來都出現在了紙馬上。
即便在產生紙之後,也並非立即在紙張上畫神仙,人們將紙首先用作祭祀的方式是以紙代替錢,就是我們現在經常看見的封建迷信習俗:紙錢,紙張發明之前,我們的老祖先很實誠,都是給死人放真錢,但這樣一則容易引來盜賊,二來也太浪費了。南北朝時期,老百姓們大概看到放什麼錢死人也不會花,就放些象徵性的紙錢。雖然有道學先生阻撓,說紙錢是山寨貨,給祖先用山寨貨太不尊敬了。然而經濟基礎決定一切,到唐朝時期紙錢已經逐漸流行。
之所以在這裡提到這種燒化紙錢的封建陋俗,因為最早關於紙馬的說法是和紙錢聯繫在一起的,而且還和唐明皇有關係,這個風流皇帝不知道什麼事情得罪了鬼神,他手下管祭祀的官員王玙就用以紙為幣,用紙馬以祀鬼神。
現在一般關於紙馬的敘述都以這個傳說作為紙馬的濫觴,堂堂《辭海》中關於紙馬的記述中也引用用了這個傳說。但我對此持懷疑態度,我以為「這丫頭不是那鴨頭」,此處的紙馬是紙糊的馬而非畫神於紙的紙馬,因為這個傳說中紙馬是和冥幣一起使用的,這和現在農村的習俗太像了,不可能是我們要說的紙馬。無奈我才疏學淺,從古籍中翻檢不出反證。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個唐明皇的故事只見於清朝人王棠的《知新錄》,清朝去唐已經將近千年,我想這個作者也搞不明白,這個紙馬到底是哪個紙馬?
好吧,孔夫子教導我們說「吾從眾」,我們也從眾,這個真假我們姑且不關。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隋唐時期雕版印刷技術逐漸成熟,開始大規模的印製佛經和佛像,這為紙馬的流行做了最後的準備,後來紙馬中許多佛和菩薩,大概也因此而來。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鋪墊,到宋朝時紙馬已經非常流行了,據宋人孟元老在他的著作《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年清明節,北宋開封府各處的紙馬鋪,都在當街競相兜售紙馬。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就畫著一家門面比較大的紙馬鋪,店招上寫著「王家紙馬」,顯然也是大規模經營了。《水滸》中不僅在寫戴宗的時候提到過紙馬,在寫武松的時候,也順手提到過紙馬,如果你讀書讀得很細的話,應該注意到武松在殺嫂之前,曾經去對門請兩家作證,其中一家是開紙馬鋪的趙四郎趙仲銘。四郎道:「小人買賣撇不得,不及陪奉。」這趙四郎說買賣撇不得,雖然是害怕惹禍上身的託詞,但也可從中看出,宋朝時候紙馬的盛行。
以上所說,只是解釋了紙馬中關於紙的那一部分,可是紙上畫神仙,這和馬有什麼關係,應該叫紙神才對,為什麼叫紙馬?
這個問題比較難,沒有人知道確切地答案,目前有兩種猜測。
第一是源於先秦的祭祀,先秦的時候流行用真馬祭祀,到了漢朝,馬作為重要的一種作戰和生產工具,僅僅殺給死人看太可惜了,大家就開始用木馬(寫到這裡我突然覺得木馬的用途真廣啊,可以用作屠城,可以用作電腦病毒,想不到還可以用作祭祀。),木馬用後就焚化。後來,人們大概覺得用木頭雕刻馬匹,太費時費力了,到蔡倫發明紙張,人們就開始用紙馬。
——不好意思,在這裡我又要提出自己的懷疑,這個演變過程,真馬——木馬——紙馬,這個紙馬,我越發覺得還應該是那個紙糊的馬,因為畢竟紙糊的馬才和木刻的馬相像,這跟紙上畫神沒有關係啊。那麼先打住,我們來看第二種說法。
據清朝的趙翼在其著作《陔余叢考》中說,過去在紙上畫完神像,都要再為其配一匹馬,用以神仙騎乘,所以叫紙馬,現在大家省略了馬,將神像用完就燒,這紙張就是神像的馬,所以也叫紙馬。
這個記述告訴我們,原來神仙出門也不光是騰雲駕霧,還要和現在的領導一樣,配備專門的交通工具:馬匹。所以又叫紙馬。
關於神仙騎馬的事情,有一則故事還足以為證。唐朝的時候有個著名的畫家韓幹,尤其善於畫馬,據說他畫的馬匹都能活,有一天有個黒帽紅衣的人來找他,自稱是鬼使,麻煩韓幹給畫一匹,韓幹當即應允,畫完就燒了送給他。過了幾天,有人登門拜謝,說感謝你賜給我一匹好馬,免去了我不少山川跋涉之苦,送上報酬云云。
這個故事不僅證明了鬼使都要騎馬,而且韓幹畫馬焚化的做法,已經是紙馬的做法。所以說,現在誰要善畫汽車,如果哪天有黒帽紅衣的人找你,一定要問問是不是鬼差都改乘汽車了,紙馬是不是也要叫紙車了。
比較這兩種說法, 第二種更有說服力,但我以為不妨將這兩種說法結合起來看,即人們先用紙糊的馬代替了木頭刻制的馬,後來人們大概感覺紙糊的馬也太麻煩了,不如在紙上畫馬來得簡單,於是拿紙塗鴉,畫好之後,再焚化給要祭祀的神靈,隨後由紙上畫馬逐漸演化出紙上畫神騎馬,然後馬被忽略僅僅剩下了神,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紙馬了。現在雲南的紙馬中還保留著一種單獨畫馬的紙馬,或許可為我這種猜測的一種證據。
從宋朝開始的,當時有一種紙幣叫驕子,人就自然的燒紙來思戀死者
1、你們指的是誰?
2、應該是在「你們」出生以後
3、出生以前可能是別人燒給你
推薦閱讀:
※歷史上重大事件發生時,天象就會異變是真的嗎?
※作為一個現代人,用簡單的工具(就是一個普通人都能可以用到的工具),怎樣證明是地球繞著太陽轉呢?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天文學家?
※如果沒有月亮的話,人類文明會有何不同?
※中國古代有哪些關於外星人、不明飛行物(UFO)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