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變污濁,一杯污水卻不會因為一滴清水的存在而變清澈,原理是什麼?
注意問題是透明。
而不是理解多樣的渾濁,含有雜質。或者不是純水。
那樣問題應該,一杯水放入多少牛奶可以稱為牛奶?一杯水放入多少酒精可以稱為含酒精液體。
一杯水放入多少雜質,就不是純水。一盤素菜放多少肉就是肉菜?而可能是,一杯水放入一塊石子為什麼不會混濁不透明,一杯水放入一把沙粒為什麼不會不透明,一杯水放入一塊泥為什麼會不透明又會沉澱透明,一杯子放入一滴墨水,為什麼就會不透明,不沉澱?
一杯很高的圓柱型水杯,放入一滴墨,從上往下垂直地面看或從後向前看,透明度為什麼不一樣?
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但遺憾的是,一年多來竟一直沒有得到很棒的答案,
所以忍不住來回答,拋磚引玉一下。
題主的真實含義是:
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污水,(很明顯地)變污濁了,但一杯污水中,滴入一滴清水,卻沒有(明顯)變清澈(肉眼很難察覺),原理是什麼?
由此看來,現有的大部分答案都很難令人滿意。
現有的回答主要分為三類:
- 糾結於·「清」和「濁」的定義,認為「濁」的定義比「清」寬泛得多,有一點點「臟」的水就是渾濁的。
——這話雖然不錯,但似乎曲解了題主的題意(把題意窄化,將相對「清澈」理解為絕對「清澈」),有抖機靈之嫌;
- 用 「熵」 來回答,認為變渾濁是熵增的過程,是自發的,而反過來需要做功,是比較困難的。
——這話本身也不錯,但我認為並不能解釋這道題。因為 「熵」 和 「渾濁」 並非是直接聯繫,真正與 「熵」 對應的,是 「混亂」,這兩個詞是不一樣的,比如,很多液體本身就是渾濁的,但也可以是純凈物,它並不「混亂」 ;
- 用「量變」和「質變」來解釋,清水是0,濁水是1,清水變渾是從無到有,是質變,而濁水變清是量變;
——在物理問題下這麼答,好像有點雞湯吧?
只有 @D Flip Flop 的回答道出了問題的一部分本質:
混合後是否渾濁是「或」運算
我贊同他的回答,只是他的回答太簡略了,需要提供一個詳細的解釋。
**********正式回答的分割線**********
【一】
首先我們得明白,什麼是「污濁」?
我們覺得一個東西污濁,本質是因為它的透明度低,而透明度低,本質是光線穿過率低。
而光線穿過率低,是因為有分子阻礙了光線的前進。
「透明度」 其實是一個有點複雜的物理概念,要計算物質的透明度,我們得考慮不同分子的濃度、分子的大小、結構、密度、折射率等等,計算過程也非常複雜,用來回答這道題,顯然是殺雞用牛刀了。
所以,不妨 簡化一下模型,像這樣
假如我們要研究的分子,形成成立體點陣,鋪滿整個平面。
- 分子之間其實是有縫隙的,為了簡化計算,先不管它;
- 「清水」並不是完全透明的,但也假設是完全透明的吧;
- 「濁水」 中的雜質並不是完全不透明的,但也假設是完全不透明的;
於是我們建立了一個簡單的模型:
一共 1000 個點,代表 1000 個分子,可以是 「清水」 的分子,也可以 「雜質的分子」,這些分子,鋪滿了 10*10*10 的立體空間,每個大小都是 1*1*1,它們的中點坐標 (x,y,z) 從 (0,0,0) ~ (9,9,9) ;
考慮在 xy 平面上的 「透明度」,即垂直於該平面的 「光線」;
xy 平面,一共 100 個「位置」,從 (0,0)~ (9,9),
我們定義一個「位置」 是「透明的」,
當且僅當對於任意 {0,1,2……9},
都是透明的
(這是容易理解的,因為光在垂直於 xy 平面傳播時,所遇到的 10 個點,只要有一個點不透光,這路光線就不會穿過來)
【二】
一開始,這 1000 個點都是透明的,所以 xy 平面的這 100 個位置也是透明的。
下面我們加 「雜質」,把部分點變得 「不透明」。
為了探究 xy 平面的不透明度,我們只要考慮「雜質」 在 xy 平面的投影即可:
當雜質是 1 個點時, 顯然,xy 平面的 100 個位置,有一個位置變得 「不透明」 了,總的透明度變為了 0.99……
當雜質是 2 個點時,設兩個點分別(x1,y1,z1)和(x2,y2,z2),則有兩種可能:- 若 (x1,y1) = (x2,y2),則兩個雜質點投影到 xy 平面是同一個位置,所以透明度還是 0.99;
- 反之,兩個雜質點投影到 xy 平面是不同位置,透明度為 0.98;
考慮到兩種情況的不同概率,我們需要做一個加權平均,最後得出兩個雜質點的 「平均透明度」,大約是 0.9801
類似地,我們可以計算當雜質點的個數為 n 個的時候,xy 平面的 「平均透明度」。
計算方法不是很容易,我用 動態規劃 的方法,由於懶得寫代碼 ,
所以就直接在 Excel 中編程,像這樣 (中間一塊代表概率):
最後可以算出 平均透明度,像這樣:
最後得到下面的圖:
其中,橫坐標為「雜質的個數」,縱坐標為 「透明度」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透明度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隨著「雜質」的增多而降低,而且,幾乎可以近似成等比例衰減函數。
OK,答案呼之欲出了。
假設總共有 1000 個分子,一滴水是 10 個分子。
A- 在清水中加入一滴濁水,就好比在 1000 個透明分子里混入了 10 個不透明分子,即 1010 個分子中有 10 個不透明分子,等效於 1000 個分子中有 9.9 個不透明分子
透明度從 1 下降到了 0.905 —— 變化幾乎達到了 0.1,很明顯
B
- 在濁水中加入一滴清水,就好比在 1000 個分子中,可能本來已經有 100 個不透明分子,我們滴完清水後,變成 1010 個 分子中有 100 個不透明分子,約等效於 1000 個分子中有 99 個不透明分子——僅僅相當於減少了 1 個不透明分子
透明度從 0.347 上升到了 0.351 —— 變化是 0.004
由於不透明度越高,透明度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就越小,加上 B 中的「等效不透明分子」變化要小於 A ,那麼——
就透明度而言,無論是絕對值的變化,還是從比例的變化,B 都要遠遠小於 A。
這就從直觀上解釋了題主的疑問。
【三】
當然,真正的「透明度」計算模型,比這個要複雜得多,但大體原理是一樣的。
「透明度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隨著『雜質』比例的增高而降低」 這個結論,依然成立。
那麼,為什麼會算出這個結果呢?
回到這句話:混合後是否渾濁是「或」運算
現在,它是不是容易理解一些了?
在一瓶清澈的水中,混入一點點 「渾濁」 分子,由於數量比較少,投影后很少會有空間位置的重合,所以幾乎每一個都會遮擋我們的視線,使水的透明度下降;
正如這樣的或運算:
- 原來:0 || 0 || 0 || 0 || 0 = 0
- 現在:0 || 0 || 0 || 1 || 0 = 1
(左邊多了一個1,右邊從 0 變成 1)
而一杯混濁的水中,混入一點點 「清澈」 分子,本質上,和一杯渾濁的水,去掉一點點渾濁分子是類似的。
只是,當渾濁分子的數量達到一定的量的時候,去掉一點點渾濁分子,在空間上看來,很多時候並不能增加透明度,因為在這條線上,可能還有別的分子遮擋了光線。
- 原來:0 || 1 || 1 || 1 || 0 = 1
- 現在:0 || 0 || 1 || 1 || 0 = 1
(左邊少了一個1,右邊沒有任何變化)
正因為這樣的區別,才會有這樣的結論:
原來的水越清,雜質濃度變化在視覺上的表現越明顯。
你看,看起來很簡單的生活現象,背後可是蘊含著不太簡單的道理的。
**********扯淡的分割線**********
「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變污濁,一杯污水卻不會因為一滴清水的存在而變清澈」
這句話,其實是一個絕妙的比喻。
比如,在工作中,
一個優秀的團隊,往往會因為一個糟糕的人變壞。
一個糟糕的團隊,卻很少因為一個優秀的人變好。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一個項目是否失敗,往往是 「或」 運算。(牽一髮而動全身)
人生的很多事情,不也是如此嗎?
********************【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轉載請私信】
其實你們想得太複雜了,這不過就是個邏輯問題罷了。
顯然,
清水=純凈水=純凈水+0?污物
然而,
污水=純凈水+n?污物,n ∈(0,∞)
所以,
污水∈ (0,∞)
所以,這只不過是值域大小問題罷了,污水的值域是無限的,只要有污物就叫污水。
一滴污水進入純凈水就使純凈水變成污水,只要污物在就是污水。而一滴純凈水進入污水卻不能改變污水的本質,但如果是無限多的純凈水進入污水,也許可以得到近似的純凈水,而這叫做「極限」。
一盤素菜加一塊肉就是肉菜,一盤肉菜加幾片菜還是肉菜。
根本原因使用了比例參考系,並且用了兩次。
計算濃度參考系是溶質濃度比溶液總體積。
而計算污濁程度的參考系是最終濃度比原始濃度。
(0+1)/(100+1):0/100比增加了無窮多倍。
而50/(100+1):50/100比區別不大。
這還告訴我們,知乎聽取蛙聲一片,不上農藥怕是滅絕不了。
美國FDA規定,罐裝或冷凍的黑莓等漿果,每500克中不超過4隻幼蟲,或者不超過10隻昆蟲以及相當於10隻昆蟲的殘片,就算合格。其他食物也有類似的規定,10克調料粉中可以有30塊昆蟲殘渣,100克蘋果醬中可以有3根老鼠毛或者4隻昆蟲。等等。
既然蟲子少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會把食物判定為「可食」,那麼髒水少到一定程度,也可以把它判定為「清水」。認為「只要加了東西就不是百分之百的清水」,這種思維方式太唯心了。
好多人還喝過游泳池裡的水呢,那裡面什麼沒有啊……
來自:食物里的那些蟲因為熱力學第二定律,無序變有序是要消耗能量的。
或者不妨這麼想,一杯水的澄清程度是有無數種狀態,按題主的定義,完全澄清的水只有那一種狀態,污水則有無數-1=無數種狀態,所以相對於污水,清水是有序的。
為了讓無序了的水變有序,必須消耗能量,比如蒸餾回收
原本無序的污水,加入清水並不消耗能量,所以無法變為有序.
樓上很多回答都很對,但是題主的問題總會給人一種「道理我都懂但鴿子到底為什麼那麼大」的感覺對不對?
因為題主提了一個條件全反的實驗,直覺上實驗結果應與原實驗也剛好相反,但卻完全不是這回事。這就是大家覺得很反直覺的原因所在。
問題就在於,樓主提出的命題在逆反的時候是有概念偷換的!關鍵點就是:清水的對立物並不是污水!
我們假設只有「純水」和「純土」兩種「純凈物質」,那麼:
清水= 100%純水 +0%純土
污水= 90%純水 +10%純土
濕土= 10%純水 +90%純土
干土= 0%純水 +100%純土
簡單來說就是下圖:
顯然,清水的對立面不是污水,而是干土!這裡「清」和「干」都表達「純」的意思,而污和濕都是不純的意思。
因此,「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變污濁」的實驗條件全反過來,不應該是「污水會因為一滴清水的存在而變清澈」,而應是:「干土會不會因為滴入一滴清(污)水而變濕?」 這個顯然是成立的。給你個《讀者》式的答案:清為無,濁為有。0加上非零的數,就變成了那個數;一個非零的數,不論加上多少個0,都不會有變化。
題主之所以有這個疑問,是因為沒有把一杯水和一滴水放到平等的位置上。
一滴污水都能讓一杯清水渾濁,難道一杯污水還不能讓一滴清水渾濁了?
大污水還不如小污水的話,那這個污水真是X了POI了。
更新一下:今天一看,很多人在意我對第一名答案的看法,說我噴人啊什麼的。我說明下,一來本身我並不排斥用建模啊,純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對於這類人我甚至是很欽佩的。可第一名這個彎繞的莫名其妙,因為透明度這個概念,書上是明確有的,甚至計算方法,檢測方法都是有的,你直接拿過來用就是了,為什麼一定要用這種晦澀的方法重新證明一次?倒不是說他反智,而是這種分析方法絕對是有問題的。恕我直言,我不是針對第一名,只是能把簡單問題這樣複雜化搞得人云里霧裡的,我「大開眼界」。二來,我也沒想到這麼多人認可我的答案。所以措辭有點嚴厲,我表示道歉。
至於有人說,我在一桶水裡放一粒牛屎,你敢喝嗎?
你以為你的自來水水源地,沒有動物拉屎在裡面嗎。。。就那些水庫魚拉的屎,比一粒牛糞多不知道哪裡去了。。。
還有那些說我鄙視文科生的。。。我副業是推理小說作家。。。(自詡)
———————————————————————————————————————————
以下是原答案: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長年在實驗室工作,都沒聽說一滴污水滴入清水就一定會變污濁的說法。你就是豬屎豬尿(沒錯我天天和這個打交道)稀釋個1000倍,我拿你面前告訴你這是礦泉水你都信好吧。你非得說這一滴是劇毒物,是暴雨梨花針上的毒,是氰化鉀,這水就是髒了,那我沒話說。
所以題主,這是哪裡的雞湯,對不起,我不喝。
我直接說結論,怕又有人說我在扯淡……
其實一瓶水的污濁程度,也就是臟不臟,在實驗室里表現是濁度,色度,透明度,總磷含量,氨氮含量,COD含量,以及其他各種一百一千個數據的支持,不是什麼光光一個什麼透明度,也不是什麼熵值,更不是什麼宇宙的混沌!!!!!我的天都是什麼神人在回答問題!!!扯了一大堆有的沒的基本上等於把「透明度」重新解釋一次最後拿一個雞湯式的結論的答案出來還能有5000+贊啊!!!文科生們真好騙啊!!!
那麼有人就問了,那麼這個題目里的「污濁」,應該算是什麼呢?
我看這個圖的意思就是濁度和色度兩個指標了嘍。
國家環境保護局總局編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96頁定義:濁度是指水中懸浮物對光線透過時所發生的阻礙程度。水中的懸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細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膠體物質等。水的濁度不僅與水中懸浮物質的含量有關,而且與它們的大小、形狀及折射係數等有關。
那麼我們就算污水裡的物質都是豬屎好吧。我們看懸浮物濃度(SS)好吧。
接下來準備某豬屎水懸浮物濃度是1000mg/L的1000ml,清水1000ml。我們算一滴=1ml。然後開始實驗:
一滴污水加入清水,懸浮物變多了,你非得說1mg/L懸浮物濃度的水(比礦泉水還乾淨)的是污水,那我沒話說,反正我的實驗室里最低檢出量是5mg/L……
一滴清水加入污水,懸浮物濃度從1000mg/L變成999mg/L,懸浮物濃度基本不變,當然還是髒的嘍……
色度在P89,有興趣的自己去翻翻,我就懶得多說了,道理也差不太多。
————————————————————————————————————
第一名回答我也算是開了眼界了。。。這麼簡單的問題居然可以搞得這麼麻煩難懂。我看評論好像是都看懂了,反正我是沒看完。我沒信心看完啊。你們覺得他是大神,我反正……
後面還有提到熵值的,還有提到什麼什麼的,我很好奇都是些做什麼的人……
至於還有人說臟不臟不是你說了算的,我是環保局工作的,臟不臟還真就我說了算……
混合後是否渾濁是「或」運算
熱力學第二定律
為何你們沒有一個人真正往一杯清水裡面滴入一滴墨水看看呢
原理在於熱力學第三定律,在任何過程中,熵總是增加的……
世間萬物,倘若不施加外力,總是自發地從聚斂到擴散,從有序到混亂,從高處到低處,從憂到劣,從好人到壞人……(花擦你在說什麼啊
總之,咳咳,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你滾蛋啊!……
我是一個物理渣但是請別摺疊我,回答這個問題我很認真的。分子運動。其實在污水裡放一滴清水是變清澈了,只是清澈的不明顯而已
偽命題,有邏輯硬傷。
這句話完全可以改成一滴污水會讓一杯清水變渾濁,而一杯污水可以讓一滴清水變渾濁。
毫無違和感。
你發現了嗎?
說明搞哲學的藥丸,科學才是王道
因為題主對於清水的定義是百分之零的污水濃度,而污水的定義是百分之百到→百分之零,反映在坐標軸上,前者是點,後者是線,無法比較。
這裡是偷換概念了,看起來好像很哲學的一個問題,其實二者不對仗。
因為清澈比渾濁的熵要小。熵小的狀態總是更難以達到的。
我覺得吧這個問題還是挺簡單的啊。
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污水其結果不就是一杯清水+一滴污水嗎
一杯污水中滴入一滴清水其結果不就是一杯污水+一滴清水嗎
既然一滴污水都能讓一杯清水變渾濁,那麼你怎麼能指望一杯污水滴入一滴清水中而不變渾濁呢
推薦閱讀:
※從科學上來說,熱死和凍死哪種死法相對舒服一點?
※夏天有哪些神奇的降溫方式?
※下雨的味道究竟是什麼的味道?
※人類有哪些無恥的發明?
※狗吃狗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