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一下各國為什麼不把太空在軌衛星作為核武器載體?是條約原因還是技術能力太難?

核武器,衛星


兩個方面的原因都有。
技術原因:
1,無法搞定長時間部署的問題。
目前人類的技術手段做到彈頭在太空中的短時部署,但是長時間部署難度極大。
彈頭需要人員進行保養,而一旦彈頭進入太空,就處於無人看管狀態,會出現維護缺失。
這種情況下彈頭需要通過衛星平台進行部署,衛星平台壽命也相對有限,同樣也需要燃料進行維持軌道,通常情況下衛星平台的壽命從幾年到十幾年不等。10-15年已經屬於較長壽命。作為普通民用衛星來講,可以在壽命末期墜入大氣層燒毀,而作為核彈頭來講,需要進行回收,總不至於到了一定時間就開始滿世界天上放臟彈吧。
那麼就需要進行回收,回收設施需要增載入荷,至少需要降落傘,甚至還需要再配備一個放熱大底。
2,成本過高。
洲際導彈的VBO只需要做到7000m/s左右即可,發射入軌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增加至少1000m/s左右的速度增量,能夠入軌的載荷只有洲際導彈投擲載荷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左右。
還需要提供衛星平台以及回收裝置,軌道用的推進劑等等,這本身就是一筆錢,而且又增加了載荷,變向的增加了一筆開銷。
條約因素:
插一句,歷史上不是沒有過這種武器,前蘇聯R36導彈(北約代號SS-9以及SS-18)就有過攜帶軌道彈頭的型號,不過這種型號也只是能夠進行短時部署。
不過1963年聯合國曾經通過過禁止在太空中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協議。
R36導彈的軌道型號也在START II之後得到裁剪。


最後腦洞一下太空核武器吧,為了集中維護,我覺得應該將數枚彈頭部署在一個衛星平台上。採用類似於KH11/12以及哈勃的方式用太空梭進行加註燃料,進行人工檢修。壽命到期的彈頭可以由太空梭帶回,並且安裝新的彈頭上去。
只可惜現在連太空梭都退役了。


現在隨便在手機上就可以計算和預測衛星運行軌道,你弄個核彈衛星上去,暫且不說核材料本身的變質和保養問題,別人每時每刻都知道你在哪裡,你一有動作別人立刻就可以發射地基核武器反擊,你還沒落地呢你家自己的核設施就被炸平了。

請問要腦子進水到何種程度才會幹這種蠢事?


是條約。1963年簽訂了禁止在太空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公約。不然太空部署核彈比核潛艇方便多了。一條核潛艇要幾百億。要是能在太空部署核彈誰還花這個冤枉錢?

有時候我感覺國際公約這玩意兒純粹就是用來抬高門檻的。明明在太空部署核武器最方便,但就是不允許這麼做,逼得大家捨近求遠搞核潛艇。結果有的國家技術不過關弄不出核潛艇。有了核彈了要搞遠程投送,有了彈道導彈了又要搞二次核打擊能力,最後大家燒錢燒出了幾條核潛艇才算安心。所以軍備競賽與其是為了軍事上打敗別人,比如說是經濟上拖垮別人。


因為能發衛星的有核國家決策機關腦子還都正常。你這麼做是往全世界人頭上掛達摩克利斯之劍啊。政治家能解決的事,軍人別往前沖。軍迷就更別胡扯了。


我不知道為啥,以下都是我猜的。
一般來說衛星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繞著地球轉的。另一種是在赤道上空一動不動盯著特定位置(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前一種,這衛星要繞著地球飛,一路不知道飛過多少國家。
第二種,你要釘在赤道上面一動不動。火力範圍有限,目標極其明顯。

這時我們要明白,自核武器不再是美國的專屬神杖以後,核力量就變成了一種防衛意義遠大於進攻意義的東西。
那麼按照你說的,如果某一國家用第一種衛星攜帶核彈。那麼其必然會引起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恐慌和憤怒,這除了製造外交困境和加大本國遭受先手核打擊的風險之外幾乎毫無意義。
如果你用同步地球軌道衛星攜帶核武器,且不說你要瞄準誰誰就得先手干你,這麼大一個衛星就釘在人家天上你以為人家打不下來么?
另外,核武器上了天,誰知道穩定不穩定,壽命有多長?萬一發射火箭失敗在發射塔上爆炸了怎麼辦?


說個小細節。近地軌道上有一層太空垃圾。那玩意對於航天器威脅巨大。萬一航天器被這東西碰了那就死定了。萬一這玩意上有核彈。我日,近地軌道幾乎沒法用,地面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太空垃圾有多狠,看過《地心引力》的都知道。


衛星軌道這麼好計算,降低了戰略導彈在敵方反導體系下的存活率。衛星載荷有限制,戰略武器,控制系統,發射裝置的配重限制太大,得不償失。衛星核武器在太空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軌衛星不行,在軌空間站也許可以,或者乾脆你在月球上部署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聯合國不允許朝鮮發射火箭?
如何看待朝鮮「成功發射"光明星四號"衛星?"
衛星電話,4000以內性價比較高的有哪些?
「螢火一號」 火星探測器在結構上和俄羅斯「福布斯-土壤」 有什麼區別?執行任務有什麼不同?
哪些衛星提供實時衛星圖片?

TAG:天然衛星 | 核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