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致癌嗎?如何評估霧霾對人身健康的影響?
這種危害表現在哪些方面?怎樣定量評估在一個地區具體時間段內遭受的室外霧霾天氣對人身體的傷害積累?
2013年10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發布報告,首次明確將大氣污染確定為人類致癌物,其致癌風險歸為第一類——「對人類是致癌物」。報告指出,有充足證據顯示,大氣污染與肺癌之間有因果關係。此外,大氣污染還會增加患膀胱癌的風險。
國外幾乎所有相關大型人群研究都是在細顆粒物(PM2.5)水平年均值在10至30μg/m3,即在全球範圍內污染水平較低的三分之一國家或地區中完成的。然而,在此污染水平下,依然能夠觀察到與空氣污染相關聯的肺癌風險升高。人群流行病學研究中,下述兩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 歐洲九國研究數據的彙集分析(pooled analysis)研究(European
Study of Cohorts for Air Pollution Effects,ESCAPE):其數據來源於9個歐洲國家的17個隊列研究,涉及三十多萬人群。研究者對調查對象的基線地址進行了地理編碼,應用土地使用回歸模型對空氣污染進行評估,包括可吸入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with diameter of less than
10μm,PM10)、細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with diameter of less than2.5 μm ,PM2.5)、粗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with diameter between 2.5
and 10 μm,PMcoarse)、炭黑、氮氧化物等。研究者應用Cox回歸模型對隊列研究中可能存在的混雜因素進行了控制, Meta分析過程中則應用了隨機效應模型。研究中,312,944名研究隊列成員共計4,013,131人年數據。在平均長達12.8年的隨訪中,2095例隊列成員被確診為肺癌患者。研究分析顯示,肺癌風險與PM10和PM2.5均相關;這兩種污染物的增加量與肺腺癌的發生亦有關聯,危險度分別為1.51 (1.10—2.08) and 1.55
(1.05—2.29)。研究結果並未顯示出肺癌與氮氧化物、臨近街道交通流量等其他因素的關聯。該系列研究的大量數據,提供了大氣顆粒物污染致癌的直接人群證據。 - 美國癌症協會(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的一項大型隊列研究,從1982年起,開始對172個大城市的一百二十多萬30歲以上成年人進行隨訪調查。利用標準Cox生存模型對隨訪數據及污染物數據進行分析,同時對空調使用、社會經濟地位情況、人種、職業情況等混雜因素進行了控制。大量數據分析的結果表明,PM2.5和PM10與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有統計學關聯。研究者利用隨機效應Cox回歸模型,對不同城市、類別的人群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暴露時間窗及大城市之間的結果差異也做了進一步的分析,研究發現,紐約與洛杉磯兩個城市的結果不盡相同,研究者認為這與地理因素、城市屬性的不同有關,但全國數據分析及城市數據結果分析均確證了PM2.5與死亡率的關聯。很多研究針對室外空氣污染物尤其是顆粒物的質量濃度進行了評估分析,並校正了煙草煙霧等混雜因素。上述ACS隊列研究中,美國科學家Pope等對188699個調查對象進行了26年的隨訪,這些調查對象均不吸煙。研究人員對PM2.5濃度數據及人群肺癌死亡數據進行了統計,利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進行多變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嚴格的不吸煙人群中,同樣觀察到室外空氣污染相關的患病風險升高:PM2.5濃度每升高10μg/m3,將導致15%-27%的肺癌死亡率增加。正是基於ACS的大型研究隊列,眾多科學家得以對不同污染物類別及各種污染物毒性組分進行全面分析,除宏觀上的大氣污染與疾病關聯結果外,還獲得了大量的污染物毒性評價資料,初步識別出大氣污染物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方式,為機制研究提供了流行病學證據支持。
由於缺少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我國的大氣污染致癌風險難以評價和估計。與國外相比,我國大氣污染控制的任務艱巨。
既然郭老師已經回到了霧霾和癌症的關係,那麼我來回答一下,如何評估霧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談到霧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這個話題,可能要講得遠一些,回顧到1970年的時候。
1973年到1975年,中國進行了第一次全國範圍內的居民死因調查。居民死因調查簡單來說就是要調查導致居民死亡的原因有哪些?哪種疾病所佔比例較大?對於衛生決策十分重要。
那次調查由衛生部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負責組織,收集了全國29省、市、自治區(除台灣省),八億伍千萬人口地區範圍的三年(1973—1975年)全死因回顧性調查資料。
這個圖表是顯示在1973年至1975年的時候,中國人死因主要有哪些,排名首位的是呼吸系統的疾病。雖然, 目前呼吸系統疾病在二十類死因構成百分比中仍居首位。
1990年,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前身),建立了覆蓋全國範圍的疾病監測點,報告中國代表性樣本的疾病模式的變化。
分析發現,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處,中國前三位腫瘤是胃癌、食道癌和肝癌。但是胃癌的發展比較平穩,食道癌在下降,但肺癌一直呈上升趨勢。1996年,肺癌成為腫瘤中的第一位,超過胃癌,肝癌;及時去除年齡老化的因素,肺癌依然呈上升趨勢。
現階段,中國人群的肺癌死亡率為36.1/10萬,估計肺癌死亡人數接近五十萬人。在很多工業化國家,肺癌死亡已經開始下降,但中國一直呈快速上升。
在導致肺癌的因素中,煙草的使用是導致肺癌上升的因素之一, 2013年6月在《Lancet》發表的論文顯示,2010年煙草使用的歸因死亡是140萬,歸因到空氣污染的死亡達到120萬,是第五位的主要危險因素。
這項研究的目標之一是提供政策建議。換句話說,希望國家能夠在保護人民健康方面,通過研究結果,能夠知道最應該下大力氣做的事情有哪些。現在的研究表明,煙草控制和大氣污染治理,是解決中國居民疾病的兩個重要途徑。
現在回到霧霾對健康影響的評估上。
無論是倫敦的煙霧污染事件(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還是日本的四日市空氣污染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當時對空氣污染和健康的研究都局限在污染物本身對健康的影響,就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這些物質對健康會有什麼影響。隨著我們對空氣污染混合物複雜性的了解不斷深入,通過單個污染物的準則值控制空氣污染的局限性也變得越來越明顯。
從歐美國家和亞洲的研究來看,顆粒物帶來的對健康的危害,特別是長期危害的話,基本上範圍是差不多的,不同的研究顯示,顆粒物引起的健康風險是在0.5%左右。比如說PM10每立方米增加10的話,死亡率會增加0.6%,有些是增加0.45%,基本上是在0.5%。就相當於如果原來的PM10是100,現在增加到110的話,死亡率會增加0.5%左右。這個健康危險是指因為顆粒物增加所帶來的總死亡率的增加。這是在歐洲29個城市、美國20個城市以及在亞洲很多城市的觀察的出來的結論。
但是中國的情況有一個特殊性,前述0.5%的數值的研究,PM10濃度範圍基本在100微克以下,這是歐美等國在當時的本底值,在中國,很多時候是PM10和PM2.5在兩、三百以上,那麼,當顆粒物達到這麼高的時候,是不是還是0.5%的線性關係,是我們希望研究能夠解答的。
也就是說,霧霾對健康的影響有多大?不同地區的差別有多大?哪些地區是最嚴重的地區?哪些人群受到的健康危害影響最嚴重?這些信息和研究結果對制定防治措施和評價干預效果都非常重要, 非常必須。
此文在「雲端心理實驗室」(ID: cpsylab)首發
公元2015年12月1日,我泱泱大國的天空再次被霧霾肆虐,各地PM2.5指數不斷暴表。北京,室外空氣能見度接近0.00米,局部地區PM2.5指數超過2000,破了北京市空氣污染的歷史紀錄。
作為人類,當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都變為奢望之時,我們的尊嚴又該如何安放?一時間,朋友圈哀嚎連連------灰黃的照片昏暗了我們的雙眼,《穹頂之下》刺痛了我們的神經,廣場的大媽調戲了我們的智商,各式的口罩面孔帶來了生化危機的黑色喜感,就連科比的退役都爭不上頭條。
我們似乎無處可逃、無處可躲,無助、焦慮、壓抑、憂慮……,撕扯著我們本已焦躁的靈魂。
面對著空氣中的致癌物,我們惶恐。惶恐著它們對我們自己,對我們的父母和孩子,對我們的親朋好友,乃至無關的陌生人,都無處不在的侵害。
我們聽過很多關於大氣污染對心肺損傷的報道,了解了這些污染物對癌症的貢獻。殊不知,即使大多數人有幸遠離癌症,大氣中的污染物對我們的大腦功能和心理健康,都有著無法忽視的影響。
事實上,過去10多年的研究表明,污染了的空氣能損傷我們的大腦結構和功能。這些漂浮在空氣中的污染物,不但加快了成年人認知能力退化的速度,增加了人類罹患抑鬱的可能性,而且還可能損傷兒童的智力發展。
1大氣污染對成人認知能力的影響
這方面的大部分研究,主要關注微小的污染顆粒(PM2.5和PM10)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美國Rush 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19000多名年齡在71-80歲之間的美國婦女進行的研究發現,那些在之前7至14年里居住在空氣污染嚴重地區的老年婦女,和居住在無污染地區的老年婦女相比,她們的認知能力表現出更為嚴重的退化 (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2)。
一般認為,與大顆粒的大氣污染物相比 (如PM10),小顆粒的大氣污染物 (如PM2.5)對人類的健康有更嚴重的損害作用。因為前人的研究表明,PM2.5更容易穿透我們身體的防禦體系,由肺部進入血液,甚至有時候能夠進入到嗅覺神經的軸突而進入我們的大腦。可是,Rush醫學院的這個研究發現卻發現,PM10和PM2.5一樣,對人類的認知退化有顯著的負面作用。
2大氣污染對兒童認知能力的影響
空氣污染,對兒童的認知發展同樣有害。波士頓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200名波士頓地區的兒童發現,從出生到10歲左右這段時間裡,生活在被碳黑(black carbon)嚴重污染地區的兒童,在記憶力測驗還有智力測驗上,有更低的得分(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08)。
2012年,哥倫比亞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研究人員,對在紐約城出生的6、7歲的兒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那些從胚胎時期就暴露在城市污染物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如煤炭燃放)的兒童,他們更可能有注意力方面的問題,並且展現出明顯的焦慮和抑鬱癥狀。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2)。
另外,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密歇根州的公立小學的學生進行研究。在控制了家庭的社會經濟差異還有其他混淆變數的影響之後,研究發現,就讀於工業污染嚴重地區公立小學的學生,與低污染地區的小學生相比,缺課率更高,沒能通過標準化成績測驗的比例也更大 (Health Affairs, 2011)。
美國蒙大拿大學的神經科學家Calderón-Garcidue?as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試圖揭示霧霾對兒童神經系統的影響。研究的地點在以霧霾「聞名」的墨西哥城。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核磁共振技術對兒童的大腦進行掃描,對比了55個從墨西哥城長大的孩子和18個從一個墨西哥低污染城市長大的孩子。結果發現,生活在嚴重大氣污染環境中的兒童,大腦神經炎的可能性更高,他們的前額皮質有更明顯的腦組織損傷,這些孩子在記憶力測驗還有智力測驗中的分數也更低(Brain and Cognition, 2008).
3大氣污染和腦變化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Nelson教授和他的學生,對老鼠進行的實驗室研究發現,如果老鼠在一半以上時間裡生活在受污染的空氣中,那麼10個月以後,這些老鼠與生活在無空氣污染環境里的老鼠相比,更有可能 出現焦慮和抑鬱的癥狀,他們在學習和記憶的測驗中,得分也更低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1)。
這個研究還發現,那些長期暴露在污染空氣中的老鼠,它們的大腦中負責情緒和記憶功能的海馬體(hippocampus)發生了結構性變化------細胞複雜性降低,細胞之間的聯結變短,並且整個海馬體出現了發炎反應。
居住在中國中東部地區的人們,足不出戶就有可能面臨致癌物的威脅,僅僅呼吸這一最基礎維持生命的機能,也可能會帶來癌症的風險。這可不是毫無來由的危言聳聽,而是經過全球頂尖公共衛生與健康專家的長期研究結果指出——在2013年10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對外宣布,確定室外空氣污染為新的致癌物,致癌級別與吸煙、吃發霉的食物、遭受紫外線輻射、呼吸甲醛等歸為一類。而生活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印度等國的人們,面臨著更高的風險,因為這一區域的空氣污染嚴重程度可謂全世界之首。
霧霾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除了會有致癌風險,還必須要強調的另外兩點,一是對敏感人群例如仍處在成長發育之中的兒童、青少年,以及身體各項技能走下坡路的老年人群造成的影響會格外的大;另一點是,霧霾天對人們生活質量的影響會進而影響到更深層次的人體健康。
國內外有許多的研究報告指出,例如燃煤電廠所排出的空氣污染物,可能會對生活在周邊地區的兒童基因受損,影響兒童腦部發育,而大氣污染物會影響兒童、青少年肺活量的研究報告也屢見諸報端。而另一敏感群體——老年人,本身便易遭受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等疾病影響,而空氣污染尤其是細顆粒物PM2.5污染,已經被證實會直接誘發上述這些疾病的突發。
更難量化的,是霧霾對人們生活質量的影響。2014年2月中國大面積持續霧霾時期,京津冀重災區範圍內一些中小學限制了學生的課外活動。由於污染天而無法進行學校正常的體育鍛煉,無法參加戶外的娛樂活動,無法進行踏青、滑雪等戶外活動,這些越來越為現代人重視的代表生活質量的活動都受到了限制。更無須提及灰濛濛的臟污天氣給人們帶來的負面情緒了。這些無法量化的生活質量的影響,也會從方方面面來影響人們的生活健康和人體健康。
霧霾,帶來的社會影響、健康影響甚至經濟影響是多方面的,是環境和人類社會的一種深層互動。人們無法脫離環境而生活,而若想在這樣的深層互動中逐漸走向良性的方向,全社會,包括所有從地方到中央的政府,都必須建立對霧霾問題真實客觀的認識,並儘快地從根本上解決和緩解這一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17日發布報告,首次指認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並視其為普遍和主要的環境致癌物。有專家認為,量化到每個人,大氣污染的致癌幾率不高,但危害在於幾乎難以完全避免這種可能。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專家說,在人口密集且工業化發展迅速的經濟體,人們面臨的大氣污染威脅顯著加大。這份報告向國際社會傳遞一個強烈信號,即迫切需要採取有效措施,減少影響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大氣污染。
設在法國里昂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報告中說,有充足證據顯示,暴露於戶外空氣污染中會導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風險會相應增加。
報告說,接觸顆粒物和大氣污染的程度越深,罹患肺癌的風險越大。儘管大氣污染物成分以及人們與污染的接觸程度因地點不同而差異明顯,報告給出的結論仍適用於全球所有地區。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對物質致癌性的評估分為四大類,由輕到重依次為第四類的「不大可能對人類致癌」、第三類的「無法界定是否對人類致癌」、第二類的「可能或很可能對人類致癌」以及第一類的「對人類致癌」。
這家機構先前已將大氣污染中的一些成分界定為第一類致癌物,比如柴油尾氣,但這是第一次將大氣污染作為整體列為第一類致癌物。由此,大氣污染在致癌方面的危險程度已經與煙草、紫外線和石棉等致癌物處於同一等級。
「我們呼吸的空氣已經被一些致癌物質所污染,」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負責致癌評估的「專著大綱」主管庫爾特?斯特拉伊夫說,「我們現在知道,戶外空氣污染不僅是公眾健康的主要風險,還是導致癌症病死的最主要環境因素。」
按照斯特拉伊夫的說法,大氣污染是「最重要的環境致癌物,甚於被動吸煙」。不過,斯特拉伊夫強調,就個人而言,大氣污染構成的風險較「低」。
總體而言,致癌!
霧霾會增加一些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的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研究霧霾的定量影響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自然實驗。經濟學家最喜歡干這個事了,已經刷了好多篇paper了,有一些還是發在很好的期刊上。下面舉一些例子。
冬季供暖以淮河為界,冬季供暖會增加空氣污染,所以有人通過比較淮河兩岸的死亡率差異來估計污染的影響。
每逢大型活動,當地政府會通過一系列超常規政策來降低污染,這也是個自然實驗。
節假日時,高速公路免費,這會增加車流,從而增加污染,所以可以比較免費的節假日和不免費的節假日來評估污染影響。
2013年11月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2013年《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中稱,霧霾天氣現象能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影響生殖能力、改變人體的免疫結構等。
10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公告,首次指認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並且有充足證據顯示,暴露於戶外空氣污染中會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風險會相應增加。這家機構先前已將大氣污染中的一些成分界定為第一類致癌物,比如柴油尾氣,這也是第一次將大氣污染作為整體列為第一類致癌物。由此,我們已經可以肯定地說,大氣污染在致癌方面的危險程度與煙草、紫外線和石棉等致癌物處於一個級別。
霧霾中會有很多致癌因素在,但具體確證呼吸多少年就能得肺癌,如「七年之癢」的說法科學依據還是不太充分。沒有這麼準確,因為引起肺癌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簡單歸結為細顆粒物也有點不專業。
不過還需要我們重視的是,霧霾對心血管的影響是甚於對呼吸系統的影響的。細顆粒物很容易通過肺泡-呼吸膜-肺靜脈進入心臟,加入血循環。尤其是老年人,在霧霾天嚴重時很容易導致心梗、心絞痛等疾病。
近些年我們關注的主要是顆粒物上附著的3類物質:第一類是重金屬,其中砷、鉻是明確的致癌物;第二類是多環芳烴,大分子有機物,北方尤其是供暖季煤燃燒產生的該類物質是比較多的。目前已經發現有200多種多環芳烴類物質,其中有相當部分具有致癌性;第三類是最近才發現的「最可惡」的物質——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它主要的危害在於對生殖生育的影響,不光影響這一代,還影響下一代。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具備4種特性:高毒、持久、生物積累性、親脂憎水性,而位於生物鏈頂端的人類則把這些毒性放大了7萬倍,有「三致」效應——致癌、致畸和致突變,還能干擾內分泌。最最可怕的是,它對人的生殖系統危害很大,可導致男性的睾丸癌、精子數降低、生殖功能異常、女性的乳腺癌、青春期提前等。還會通過生殖發育影響下一代,造成嬰兒的出生體重降低、發育不良、骨骼發育障礙和代謝發生紊亂等永久性的影響。
我只知道空氣中霧霾啊,
小顆粒物比較多的地方,
男人更容易陽痿喲^_^
女人更容易提不起性趣。
我還知道北方人平均壽命,
比南方人短6年,
我還知道冬天北方容易死人,
冬天北方死人因為霧霾,
我還知道煤塵里有很多放射性物質,
罹患癌症的可能大大的哦
而且霧霾多的地方,人們的幸福感不高,
更容易抑鬱情緒低落,心腦血管問題突出
別的癌症啊,抑鬱症啊,精神疾病啊,
短命啊,出門一鼻孔灰啊,我都不在乎的,
我只是覺得,
大多數人,還沒有真正的愛過,
就患了陽痿^_^
這樣是不是有點虧?
「你讓我死都行,但就是不能不男人」
這是很多人的心聲吧?
所以
北方壯漢們一定要保護好環境啊,不要讓南/北方姑娘/gay們笑話。
霧霾對精液質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後期。霧霾中的可吸入物質進入人體血液循環,會逐漸堆積在人體各個器官,包括精液工廠的陰囊。此外,由於生殖泌尿系統是人體代謝最快的組織,當由外界吸入的顆粒進入人體血液循環時首先要受影響的就是生殖泌尿系統,會引起一些列生殖泌尿系統病變,比如腎衰竭、尿毒症、少精、精子畸形、前列腺增生等。
目前有證據證明,pm2.5能通過肺部進入血液,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根據於康老師的說法,pm2.5一旦進入體內無法排出,沒有任何食物或者藥物能緩解,只能戴專業防護口罩減少吸入量。
霧霾主要是顆粒物,也就是PM2.5,顆粒物進入呼吸道引起慢性肺阻,也就是COPD。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已說過「慢性肺阻患者肺癌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所以,早日遠離二手煙和霧霾天吧。
在北京生活過六年,08、09年沒啥特別感受(畢竟奧運…),之後每年冬天從早咳到晚,咽喉發炎那是家常便飯。幸虧回老家回的快,不然真的要少活多少年。
在我還不知道霧霾長什麼樣子的時候,水污染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了。家鄉還是有一些小的支流,看著看著水裡面的魚都病殃殃的。當時覺得魚好可憐,原本對它們最美好的東西被污染了,根本無處逃離,霧霾來了之後,便是同病相憐了。
這算是沒有拒絕的選項的毒藥吧。
可以看柴靜的《穹頂之下》,裡面就說的很詳細。
雖然被封了,耐心尋找,還是可以搜得到下載資源。
這片剛出來那會,柴靜被水軍五毛自干罵的不成樣子,八輩祖宗都被翻了出來。
不關心柴靜身份,也不關心她私生活,只關心她說的是不是事實,是的話怎麼解決。
霧霾帶來的癌症早衰早死,配合延長退休政策,可以解決我國養老金缺口的問題。讓一部分人早死,讓另一部分活的更有質量。呵呵
各位說了那麼多霧霾的危害,接下來我來講講如何應對霧霾吧!
重陽到了,灰霾還會遠嗎?9件道具幫你在家中戰天鬥地!
家優站原創,轉載請註明
昨日重陽。
《易經》中,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月都是陽數,所以稱為重陽。
但這也是一個最具迷惑性的名稱。
重陽節的成因有很多說法,其中一個比較靠譜的說法就是:這一天,大火星開始隱沒。
重要的事情說3遍:
大火星不是火星!大火星不是火星!!大火星不是火星!!!
大火星,是天蠍座主星α星,全天最孤獨的一顆一等星。(天蠍座可以得瑟了!)是一顆和太陽系的火星一樣紅光似火的星星,所以被稱為大火星。
相傳早在三皇五帝的顓頊帝時代,就開始派人專門觀測此星,並發現了運用大火星相對於地球方位關係來確定季節的規律。
《詩經》中「七月流火」一句中的「火」,指的就是大火星,意思是大火星西行,天氣將寒。所以緊接著的下一句就是「九月授衣」。
九月,最悲摧的事情就是大火星隱沒,你看不到它了。
對於一向以大火星作為農業生產與生活的古人來說,這意味著一個劃分季節的長周期時間坐標消失了。
既不能從事農業生產種糧食,黑夜又在一天天變長,再加上漫漫長冬即將來臨。你能體會那種在心裡設想即將到來的饑寒交迫外加黑暗籠罩,同時還不知時日的恐慌+近乎絕望的心情嗎?
所以,古人才會拚命登高希望能夠多看一眼大火星的背影,遍插茱萸以期抵禦寒毒,再喝幾杯菊花酒暖暖胃。
或者,借重陽之機好好踏踏秋,趁著這最後的機會再好好看一看大好河山,揮揮一衣袖,作別這廣闊的原野。
然後,貓起身子,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從今後,室內活動比室外多。
好了,繞了這久,終於說到了重點。
重點就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各種朋友圈攝影大賽的背景,都把名山大川、錦繡中華什麼的統統給我收起來,這塊領地,我們室內生活空間要接管了!
哈!哈!!哈!!!……
在正兒八經說室內之前,還得再說說天氣。
進入秋冬季節,從南方海洋吹過來的、溫暖水靈的信風停經了,從北方高寒地帶吹過來的、高冷乾枯的寒風高潮了。
這意味著:灰霾、霧霾又要猖狂了!
大火星要躲起來,風你能躲,雨你也能躲,唯獨這無孔不入的滿天灰塵,你躲無可躲!
所以,接下來將介紹9大道具,讓你的家盡量遠離這漫天塵土。
[道具1:門窗]
當室外空氣污染嚴重時,關閉門窗是營造一個小環境的前提。
開窗通風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時機。一般來說,中午是室外空氣受污染相對較輕的時候,比較適合開窗通風,還是就是下小雨且雨水不會飄進室內的時候。
另外,可以考慮防塵紗窗。
[道具2:新風系統或空氣凈化器]
新風系統事先對進入室內的空氣過濾凈化,空氣凈化器則是對室內的空氣循環過濾凈化。
[道具3:加濕器]
加濕器濕潤了空氣,家裡的灰塵就不容易揚起擴散,保持適度的室內濕度,可以讓空氣中的塵埃隨著逐漸地被濕潤慢慢地沉積到地面。
[道具4:吸塵器]
很多灰塵靠打掃或濕拖的方式是比較難清理乾淨的,尤其是落髮、絮絲等,這個時候吸塵器就派上大用場了。
[道具5:柔順劑]
記住,卧室所吸附的灰塵是最多的,尤其是容易產生的靜電的紡織品!柔順劑可以去除靜電,在大掃除的時候,用加了柔順劑的水來打掃,特別是用抹布沾濕加了柔順劑的水對傢具或者多塵的地方,會出現很明顯的改善。
[道具6:舊晴綸衣物]
柔順劑是通過消除靜電來除塵,舊晴綸衣物則是利用靜電來吸塵。床單被套上的浮塵,用干刷子刷或用木棒敲打,會造成塵土在室內空氣中瀰漫。這個時候用洗凈晾乾的舊腈綸衣物在床單被套上,朝一個方向迅速摩擦,就能通過靜電將表面的浮塵吸附走。
[道具7:濕毛巾+木棒]
布沙發、棉被、枕頭等,可以把毛巾浸濕後擰乾,鋪在表面,再用木棍輕輕抽打,塵土就會吸附在濕毛巾上,重複幾次效果更佳。
[道具8:舊報紙]
紗窗上容易落灰塵,如不及時清潔,透氣時大量灰塵會通過紗窗孔進入室內。嫌取下紗窗清洗麻煩,可以廢舊報紙用抹布打濕,再將打濕後的報紙粘在紗窗的背面,10來分鐘後取下報紙就能粘附走大量的灰塵污漬。用這種方法清掃紗窗,省時省力。
[道具9:綠植]
綠植並不會直接吸附灰塵,但室內的植物具有一定的蒸騰作用,對增加室內空氣濕度有一定幫助,尤其是多肉植物。
另外,成片種植的植物能夠有效降低風速,隨著風速的降低,空氣中裹挾的塵埃顆粒便更容易沉降下來,減少塵土飛揚。所以,在陽台上成片種植綠植對減少室內灰塵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請分享你的觀後感!
關注家優站
(微信ID:withuhome)
「家優站」
時尚生活加油站
打造專屬於你的時尚生活空間!
根植DIY
為個性樂活的時尚生活空間
提供新主張、新方法!
投稿郵箱:3310229870@qq.com
這是一篇我寫在我們微信公眾號 神經貓學術觀察 (neuron_cat)里的文章:
腦子進霧霾引發老年痴呆?這是真的嗎?
這次回國深深感受了一次霧霾,又剛好看到有個微信公眾號熱轉的文章(不是笑話!BBC、CNN最新研究:霧霾進腦真的會成「傻呆殘」!)說腦子進霾比腦子進水還厲害,讓人傻個好幾年。所以想和大家一起討論,一起增進對霧霾的認識,因為霧霾是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們是在和未知搏鬥。
年底我回國了一趟,在北京上海感受了一次兇猛的霧霾的洗禮,特別是正好趕上了PM2.5突破500ppm的那幾天,剛下飛機的感覺,真是辣眼睛。眯著眼睛憋著氣去瞻仰了天安門和大褲衩,讓我有一種聽迷幻樂的效果,煙霧氤氳,萬物迷離。
之前有一篇在朋友圈被轉發得很火的文章,標題很聳人聽聞:《BBC、CNN相繼報道,最新研究發現:霧霾會進入大腦》,文章里介紹了著名新聞媒體英國廣播公司(BBC)在2016年九月的一篇報道,原報道的標題是:《污染顆粒物會進入大腦》。
同時,也引用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文章:《在人腦中發現空氣污染顆粒》。
這兩篇文章所報道的都是同一項研究成果,就是在2016年9月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由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Barbara Maher教授領銜的研究《在人腦中發現磁性污染納米顆粒》。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對居住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和英國的曼徹斯特的居民,一共37人的腦組織標本進行檢測。在所收集的這37個大腦前額葉皮層的標本中,有29例來自墨西哥城,年齡是3至85歲,8例來自曼徹斯特,年齡是62至92歲(請注意這些細節,會有後續分析)。
研究人員使用磁力計、高解析度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能量損失光譜和能量色散X射線這幾種方法研究了大腦皮層里磁性納米顆粒的形態和礦物學組成,結果發現在腦組織的標本中檢測到了以納米顆粒形式存在的強磁性氧化鐵。
一般來說,人腦內本來就會產生一些原生的磁性微粒,這些微粒主要是由鐵蛋白(ferritin)作為內核,再由一部分細胞膜類物質包裹而成。早在25年前,加州理工學院的環境科學學家Joseph Kirschvink就研究過這些腦內自然產生的磁性微粒,他認為這些微粒的內核(氧化鐵)確實有神經毒性,會誘發氧化應激反應,通過產生自由基破壞正常細胞功能(Kirschvink et al., 1992)。所以近年的一些研究發現,這些存在於腦中的磁性微粒有可能會誘發或者加劇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
而除了這些大腦內原生的磁性顆粒以外,Maher教授的研究首次在人腦中檢測到了另一種磁性顆粒。這種新型磁性顆粒和原生顆粒相比,邊緣更圓滑。從下圖就可以看出,腦內原生磁性顆粒(圖右),是以多邊形的形式存在於腦內。而新型的磁性顆粒(圖左),大部分是球形的。
這些球形磁性顆粒的表面,很類似高溫熔化後的結果,就像汽車發動機(特別是柴油發動機)高溫作用後的顆粒。下圖是作者在柴油發動機的廢氣中提取出來的磁性顆粒物,和腦內觀察到的很類似。
通過光譜分析,這些球形磁性顆粒除了氧化鐵作為內核以外,還含有一小部分其他稀有金屬,比如鉑、鎳和鈷等等。這些稀有的重金屬物質大腦是不會自發合成的,也間接證實了這些球型顆粒並不是大腦的原生產物。更可怕的是,這些球型顆粒在所檢測腦區的含量和多邊形原生磁性顆粒的含量差不多達到了100:1!也就是說每發現一個大腦自然產生的磁性顆粒,就會發現有100個球型顆粒在它旁邊,這個比率簡直驚人。
以上就是這項研究的主要結果,研究者們憂心地推測,這些磁性顆粒很可能和腦內那些原生磁性顆粒一樣,會讓人得上老年痴呆。看到這裡,小夥伴們肯定很驚恐,覺得霧霾好可怕,不但讓我們每天辣眼睛+難以呼吸,現在還要侵蝕我們的大腦!這不是要命了嗎?!
等等,先別急著恐慌:首先,這畢竟只是一項研究,至今還沒有任何其他研究輔助驗證這項研究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其次,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項研究的結論是不是真的足以借鑒?最後,我們再去擔心:生活在嚴重污染地區,比如天朝大北京的人,是不是腦子也進霾了?進霾以後是不是真的會得老年痴呆或者其他認知障礙?
1.
中國城市和墨西哥城的數據有對比性嗎?
細心的小夥伴應該已經注意到,前面介紹過這個研究的樣本主要來自墨西哥城,佔37個人中的29個。墨西哥城從20年前空氣污染就十分嚴重,主要原因還是風水不太好,這座城市處在盆地中,外面圍了一圈5000米高的火山,這要放在農耕社會倒也算是個土壤肥沃的好地方,但隨著工業化的加劇,很多工業廢氣聚集在盆地里釋放不出去,讓墨西哥城做了世界上嚴重空氣污染城市的老大好多年。
墨西哥城和中國的城市中霧霾污染是不是有可比性呢?讓我們還是用數據來說話。下面是我查到的墨西哥城的空氣成分分析(Chow et al., 2002),數據揭示墨西哥城的污染中大部分來源於地質顆粒污染(圖中紅色網格部分),其次是有機碳類污染(紫色部分)。
再來看看我們國家部分城市的PM2.5成分(Yang et al., 2011):大部分城市含量最高的是藍色部分:有機碳污染,第二高的是綠色部分:硫胺化合物。所以我們中國的整體環境狀況和墨西哥城的環境狀況還是有很明顯的差異的,可比性不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篇來自墨西哥冶金研究院2012年的報告,分析了墨西哥城北部PM2.5顆粒的成分和特徵。
文章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和能量色散X射線耦合分析發現,在墨西哥城北部區域的PM2.5顆粒中的鐵離子成分非常高,特別是氧化鐵的含量達到了24%!小夥伴們應該還記得前面霧霾入腦的研究,在人腦中發現的就是這個氧化鐵顆粒。而且,在這篇PM2.5顆粒成分分析的文章中,給出了電子顯微鏡圖像描繪的氧化鐵形態,也大部分是球型的,和霧霾侵入大腦的磁性顆粒形態一致。結合這兩篇文章的數據,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或許在人腦前額葉腦區檢測到磁性顆粒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環境中的氧化鐵含量大大超標所致。
而我查到被引用率很高的一篇北京市pm2.5成分分析的文章顯示(He et al. 2001):北京市抽查樣本中,鐵離子的含量是比較低的,濃度只有0.009微克每平方米,遠遠小於鈉鎂鋁等其他離子。再一次說明,霧霾入腦那篇文章的參考意義暫時不是很高。
2. 老年痴呆和霧霾入腦的因果關係
或許有一部分思維嚴謹敏捷的小夥伴看到這裡要提出異議了:除了墨西哥城的居民以外,英國曼徹斯特的居民也腦子進霾了啊,難道他們的環境狀況就和墨西哥城一模一樣嗎?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霧霾是怎麼進入腦部的?
大腦作為人體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除了顱骨的保護之外,還有另一層保護機制,就是血腦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BBB)。人體內大部分物質要運輸到大腦中,都是利用包裹在大腦外側的血管作為輸送通道,這部分血管和其他部位的結構不同,除了氧氣、二氧化碳、血糖和部分親脂類小分子之外,基本上不讓其他物質通過。這就讓大腦成為了一個非常獨立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吃的葯也是無法進入大腦的,這是現在納米甾體類藥物研究的熱點,今天就不扯遠啦。總得來說,正是有了血腦屏障這個天然的保護層,我們的大腦一般不會受到外來物質和病菌的感染。
圖片來自:Blood Brain Barrier Illustration - CLD
據Maher教授解釋,她認為腦中發現的磁性顆粒很可能是通過鼻腔吸入以後,穿過內嗅皮層進入腦部的,因為有研究證明內嗅皮層附近的血腦屏障相對比較薄弱。再加上腦中發現的磁性顆粒直徑較小,大部分是納米級別,只有150納米左右,理論上也是可以部分透過血腦屏障的。(也有理論認為,嗅粘膜入腦是繞過BBB的,現在納米載葯系統就是利用了這點,給一些神經系統疾病患者通過鼻腔給葯客服BBB障礙)
但這個解釋還沒有實驗數據驗證,而且大家還記不記得前面介紹過,外來球形磁性顆粒在腦中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比原生磁性顆粒的高了100倍。這麼高的濃度,對於正常的血腦屏障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
我發現文章中曼徹斯特居民的樣本全部是來自62到92歲的人群,而且在這些樣本中,有三分之二已經患有老年痴呆。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因為老年痴呆患者的血腦屏障和正常的血腦屏障有著很大的差異!簡單來說,老年痴呆患者的血腦屏障已經無法正常發揮作用了,它們的通透性很強,讓糖蛋白和脂蛋白都更容易透過,由於這些隨便進出的糖蛋白和脂蛋白乾擾了很多其他蛋白的合成和傳遞,從而造成腦中Aβ蛋白沉積引起腦澱粉樣血管病變(cerebral amyloid angiophathy, CAA),讓老年痴呆惡化。
圖片來自:Fig. 8. The blood-brain-barrier in Alzheimer disease. In healthy...
所以,我認為文章中在曼徹斯特居民腦中檢測到的磁性納米粒子很可能是由於老年痴呆病症引起了血腦屏障失調,從而導致了外界的污染顆粒更容易進入到腦部,而不是因為腦部的磁性顆粒引起老年痴呆,因果關係弄反了。
而且,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研究完全證實腦內的磁性顆粒和老年痴呆或者其他疾病有確定的聯繫。再退一萬步說,就算腦內的原生磁性顆粒確實會造成老年痴呆,也無法確認外界進入的磁性顆粒會和原生顆粒一樣,產生類似的效果。所以要說腦子進霾引起老年痴呆,還為時尚早。
結論:
雖然幫霧霾說了不少「好話」,但我的主要目的是想告訴大家:兼聽則明,我們還是要對很多聳人聽聞的新聞標題黨抱有質疑的態度,不要看到後就驚慌失措,還沒得老年痴呆就自己嚇呆了。
但回過來說,霧霾和環境污染確實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多不可逆的影響,比如近二十年多項隨訪研究已經證實,空氣污染的確會導致呼吸道系統疾病和血液疾病的感染率增加。而且世界衛生組織也有明確數據表明,全球由於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造成的死亡人數從2000年到2013年上升了13%。所以,對於環境污染問題,我們絕對不能姑息,一定要給差評。
環境污染,特別是空氣污染,對於正在發育期的少兒和老弱病人的影響比正常人要大很多。雖然有部分研究表明,在嚴重污染地區生活的小孩和老人的認知能力會更差,但我認為現在這些統計還不完全,不足以讓人信服。但是,對於小朋友們來說,他們很多器官功能發育還沒有健全,而且新城代謝和呼吸速率更快,所以更容易吸入被污染的有害氣體,導致他們更容易患病是真的。所以在空氣嚴重污染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家長們讓小朋友多待在室內或者盡量帶上專業口罩外出。
希望天能早日變藍,水能儘快變清,我們能儘早摘掉口罩。聽到過很憂傷的一句話:希望我們的小孩長大以後不要認不出自己最好朋友的樣子。
參考文獻:
· Maher et al., Magnetite pollution nanoparticles in the human brain, PNAS, 113-39 (2016) 10797-10801
· Kirschvink et al., Magnetite biomineralization in the human brain, PNAS, 89 (1992) 7683-7687
· Chow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M2.5 and PM10 in Mexico City during winter 1997,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87 (2002) 177-201
· Ya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speciation in representative megacities and across China, Atmos. Chem. Phys., 11 (2011) 5207–5219
· Labrada-Delgado et al., Chem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M2.5 collected during MILAGRO campaign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3-3 (2012) 289-300
· He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in Beijing,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5 (2001) 4959–4970
http://weixin.qq.com/r/BDlRSQXEhFj7rUEq92wW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BDlRSQXEhFj7rUEq92wW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以前我不覺得空氣污染什麼,從來不戴口罩。不過上海的馬路上也沒什麼人戴口罩,尤其是專門用來防pm2.5那種。直到最近,家人得了癌症,住在上海應該算是最好的醫院治療,病房裡三十多歲到五十多歲佔了非常大的比例。我不知道癌症越來越年輕化是不是跟霧霾或是水污染之類有關,可我真的害怕了,我大概再也不敢在空氣質量顯示污染(哪怕輕度)的日子連口罩也不戴就出門了。
不過,就算不是致癌,但咽喉炎之類也挺麻煩的。最近得了咽喉炎去醫院看,醫生直接回答,現在空氣質量這樣,10個裡7個咽喉炎,你也別太在意了,沒辦法的,真要徹底好不複發還是移民算了。
另外,我不知道兒童醫院是什麼情況,但我那天去看耳鼻喉科看咽喉炎的時候,坐了幾十個小學生,也不知道是不是也得了咽喉炎之類。作者:麗莎大夫
鏈接:PM2.5口罩怎麼選擇? - 麗莎大夫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作者:麗莎大夫
鏈接:霧霾天致癌嗎?如何評估霧霾對人身健康的影響? - 麗莎大夫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關於霧霾和健康,分享一些我的體會吧。
作者:麗莎大夫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跟麗莎大夫做健康女人
最近,霧霾籠罩,咱們都要各自保重。
戴口罩,是必須的自我保護了。
我嘗試過一些口罩,都不是很滿意。直到我在美國的Home depot大型家居店裡買到了3M的N95醫用防護口罩,心才終於定了下來。
我常戴的是這款8511。它能阻燃防塵,還附帶空氣閥和M型鼻夾,戴起來比較舒適。
N95,是基於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的標準。
「N」代表非油性顆粒,包括煤塵、酸霧、微生物等。該標準還有兩大類R和P,代表油性顆粒,包括油霧、油煙和焦爐煙。
「95」是過濾效能,代表過濾非油性顆粒效率為95%。除了95%之外,還有99%和100%兩種效能級別。
3M口罩的防護效果如何?
我曾看到一篇關於口罩的測試研究。研究比較了多種口罩的過濾效能,證實3M的 N95口罩能抵禦95%以上的細小顆粒。根據下面這個對比圖,可以看出3M口罩的防護效果很不錯。1
對於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顆粒物,也就是PM2.5,N95防護口罩的過濾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即使報告重度污染,我戴上N95出門也會比較放心。
我的一些同事,出門戴的是普通醫用口罩,覺得反正也戴了口罩,戴總比不戴要好。其實,這只是自我安慰啦。普通醫用口罩只能擋住像細菌一樣的大顆粒物,對小懸浮顆粒基本沒有作用,而且容易漏氣。
還有的姐妹會戴一些好看的棉布口罩,也是沒有防護效果的。
室內要戴口罩嗎?
如果污染比較嚴重的話,即使在室內,我也會間斷性地戴口罩。
我曾看到一篇研究,當上海連續3天霧霾時,室內外PM2.5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下圖。2
從圖中看出,雨天時,PM2.5基本沒有;之後霧霾加重,室內PM2.5的濃度隨室外濃度升高而升高,並且峰值滯後。
一般來說,室內PM2.5的濃度大約是室外的50%-90%,所以室內霧霾也需要我們足夠重視。現在大多數人都是出門戴口罩,在室內就拿掉了,這樣並不能很好地防護霧霾。
戴口罩還需注意什麼?
我選擇口罩的時候,還會根據自己的臉型選擇大小和款式,要完全貼合臉部,不要在呼吸時產生漏氣的縫隙。否則,污染的空氣漏進來,會降低防護效果。
我特意選擇了像8511這種帶呼吸閥的口罩,是因為沒有呼吸閥的口罩,呼吸時會覺得非常憋悶,而且水汽很多——特別是戴眼鏡的人,眼鏡蒙上一層霧的滋味真不好受。
我連續佩戴口罩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因為即使是帶有呼吸閥的口罩,仍然會阻礙呼吸功能。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呼吸功能差的人,每戴一段時間口罩,要記得拿下來透透氣。
另外,口罩不戴時,要疊好放入清潔的密封袋裡,避免沾染污物。我一般最多戴3周,就會更換口罩。反覆使用的口罩,會積累病菌,反而成為傳染源,對健康不利。
霧霾對皮膚有何影響?
其實,霧霾何止是傷害我們的呼吸系統?
單說下對皮膚的影響吧。霧霾多的時候,大家細心體會便會發現,自己的皮膚狀態也不會很好。霧霾會導致皮膚敏感、乾燥和過早老化。
我曾看過一篇文獻,一些國外學者找來159名生活在上海的人,評估空氣污染對他們皮膚的影響,結果發現他們皮膚脂質角鯊烯的含量下降,乳酸含量升高,並證實污染會導致皮膚出現氧化應激,膠原蛋白降解,導致皮膚鬆弛和皺紋產生。3
註:A 乳酸,B 角鯊烯,C 皮膚乾燥指數
所以,在霧霾的籠罩下,除了戴口罩,咱們還要保護皮膚。具體來說,就是做好清潔、隔離和修復,我以後會在關於美膚的文章里分享給大家。
參考文獻:
1.Jeremy P Langrish,Nicholas L Mills,et al.Beneficial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reducing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with a simple facemask.Part Fibre Toxicol,2009: 6-8.
2.同濟大學許鵬教授,科學網博客。
3.M-A.Lefebvre,D-M.Pham,etal.Consequences of urban pollution upon skin status. A controlled study inShanghai are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2016,38:217-223.
跟麗莎大夫做健康女人。關注微信公眾號「麗莎大夫」,獲取更多健康知識和方法。
天氣網交通頻道 2016年10月19日,北京南苑機場因受大霧影響,所有航班停運延遲時間,大批旅客滯留,機場停止辦理十點後的登機手續,機場大霧能見度不足百米,能見度不符合起飛標準。
主要影響有:
1.能見度太低,交通環境日趨嚴酷。
2.明顯的憋悶感,像吸入輕微的煙霧,口罩可見的明顯變黑。
3.心情抑鬱,情緒不高,記憶力衰退,困,缺氧表現。
4.呼吸道疾病明顯增多,如鼻炎,咳嗽頻發。
5.相關環保部門,行政部門公信力嚴重下降,APEC藍,證明這一切都是可以改善的。
6.增加南北經濟差距,我願意有條件的情況下,舉家遷移南方,尤其是有了小孩以後。雖然有本地戶口,但絲毫沒法抵消環境所帶來惡劣影響。
7.不能開窗換氣,屋裡不通風,屋外有霧霾,就憋著。
8.一點幸福感都沒有。
推薦閱讀:
※格列衛為什麼賣那麼貴?
※2014 年 10 月 19 日,在 PM2.5 值超過 400 的情況下參加北京馬拉松是什麼體驗?
※學校在空氣質量極差環境下強制跑步,如何避免危害健康?
※戴口罩跑步,可行嗎?
※怎麼說服父母在輕度污染(PM2.5:100-150)時也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