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氣象諺語其實是不科學的?
希望能說明原因 XwX
謝邀 @張之詩,@Mabel,@卞卡,@雲舞空城。
親,收藏記得要點贊呦 ~( ̄︶ ̄)~
諺語作為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因為其簡練通俗,而被廣為流傳,是有一定的準確性的。
但是呢,正是由於諺語的簡練,而導致在傳播過程中大眾的理解容易出現偏差。在錯誤的情況下使用諺語,下面說幾個例子。
1、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各位親們
日出東方,霞彩在西。
日薄西山,霞彩在東。
意思是,這個諺語讓各位看的是在背對太陽一側的天空。而不是早上看見太陽附近有雲,就說:「美麗的朝霞!」大錯特錯好么。
圖片中的不是諺語里指的霞,而是沒有太陽那一側的才是諺語中指的霞。
至於原理么,也很簡單,中國大部分位於北半球西風環流中,大型天氣系統受到高空西風的作用都是自西向東移動的。
所以,早晨日出時,點亮了西邊的雲,因為自西向東移動,西邊的雲就可能飄過來影響本地,就有可能出現壞天氣,就要「不出門」。晚上日落時,點亮了東邊的雲,東邊有雲系統可能已經過去,所以就可以「行千里」。
下面進入了佔了諺語中很大一部分的內容,看雲識天氣。
答主在如何看雲識天氣? - 漠北的回答里撕心裂肺的讓各位看天氣預報不要看雲。下面就來看看具體的表現。
2、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
在開始之前。。。
Q:各位小夥伴,下面1,2,3,4四幅圖片,哪個才是鉤鉤雲?
鉤鉤雲指的是高雲族捲雲屬的勾捲雲(Ci unc)這一雲種,由於大氣上下層風速差異較大(切變較大),形成了鉤子一樣的雲體。
上圖是上層風速大,下層風速小形成的向上勾的情況。
但是!但是!但是!如果Ci unc不同的朝向也會指示不同的天氣現象,不僅僅是下雨這個情況。
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這個諺語指的就是由西南-東北走向的Ci unc,這通常意味著低壓槽前的西南氣流,由於槽前高空急流的作用產生了較大的風速切變,形成了勾捲雲。低壓槽通常會帶來陰雨天氣,通常這個走向的「鉤鉤雲」就會指示著雲雨天氣。而且如果有絮狀雲和堡狀雲的出現則未來出現降水的可能性則更大。
而如果方向相反是一個偏北-偏南走向的Ci unc,意味著高空受到槽後偏北氣流的控制,則是久晴的象徵。
這就是我為什麼反對大眾去看雲識天氣的原因,第一,大家很難準確的辨別雲;第二,就算認出了雲,雲的不同狀態也會指示不同的天氣現象。所以,看天氣預報吧。現代天氣預報3天內的準確度能達到很高,比看雲識天氣靠譜多了。
(A:2是鉤鉤雲也就是勾捲雲Ci unc,1是毛捲雲Ci fil,3和4都是密捲雲Ci dens,下面拖著的尾巴是下落的冰晶。被稱為幡。)
3、各種魚鱗雲/高積雲
如果前面的諺語還能繞的清,還是有些作用的,那麼以前的廣大人民群眾在碰見了魚鱗雲(或者說高積雲)這朵大氣中妖艷的奇葩之後,諺語就像是走進了迷宮,變成了長長的耳機線,繞在一起怎麼也解不開。
先來看看高積雲的分類(藍色表格)
而真正涉及到的雲種的則是橙色表格的部分,增加的雲種用橙色字體表示了。
Cc
Ac tra
而高積雲在不同的分類體系下,有不同的名稱,國際分類中屬於層雲的一種,貝吉龍的分類法則是屬於波狀雲,而有一個更加貼切的名稱——限制性對流雲,則比較形象的描述了高積雲的特性 :雲體內部不穩定,但是不穩定能量只被限制在這個層次中。如果不穩定能量被長久限制後頻散,則天氣趨于晴好;但如果不穩定能量擴散,則大氣會逐漸變得不穩定,而大氣的不穩定就會出現降水。而高積雲這種攜帶雙重指示BUFF的坑爹存在,造成天氣諺語出現了精神分裂一般的不協調。
天上魚鱗斑,曬穀不要用翻。
魚鱗天,不風雨也顛
天上魚鱗雲,地上雨淋淋。
瓦片雲,曬死人。
如果魚鱗雲有節奏的入侵本地,並長時間的存在,則需要考慮有降水的可能性。
再者,如果魚鱗雲出現在幾個高度上(也被稱為復高積雲),則是強烈的預示著天氣轉壞。因為這預示著大氣不同層次高度上都開始失去穩定,大氣在逐漸失穩,天氣可能出現轉折。
3.1天上城堡雲,地上雨淋淋/早晨棉絮雲,午後雨必淋。
這個分別指的是堡狀雲cast和絮狀高積雲Ac flo
堡狀雲和絮狀雲都是對流企圖突破穩定層的時候形成的雲,而絮狀雲則是受到了穩定層的下沉作用和大氣湍流作用使得雲體破碎。
堡狀高積雲 Ac cast
絮狀高積雲 Ac flo 也是屬於鯉魚斑的一種。咦,不是說「魚鱗斑,曬穀不用翻」的么,其實魚鱗斑的高積雲,是單純由波動形成的,流體在風速、密度發生差異的時候層流會失穩,必然產生波動,多發於穩定層結,天氣晴好。然而,絮狀雲是在大氣不穩定的情況下形成的,雖都為魚鱗斑狀的雲,但是卻會帶來皆然相反的天氣現象。
3.2莢狀雲
莢狀雲這邊也出現了精神分裂。
天上豆莢雲,不久雨將臨。
天上豆莢雲,地上曬煞人。
莢狀高積雲 Ac lent
如果莢狀雲出現在系統入侵之後,則它常常的是作為系統影響結束的休止符。而莢狀雲出現在入侵前,則是作為入侵的號角。
但是,也有因為地形作用形成的莢狀雲,這種雲則是局地性質的,並不能表示天氣。
因為地形作用形成的 Ac lent。
最後總結一下高積雲與大氣不穩定的關聯度
堡狀雲&>絮狀高積雲&>復高積雲&>波狀高積雲&>莢狀高積雲&>普通的高積雲
---------------------------------
圖片來源於《中國雲圖》,本文的分類採用國家《地面氣象觀測規範》中的標準。
天氣諺語這個東西吧...就跟中醫差不多(我貌似在作死...),都是悠久的歷史過程中老百姓從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其中多少有些道理。然而這類歷史經驗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他沒有價值,而是說不清它哪些部分是有價值的,在什麼情況下是有價值的......我們如果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蕪存菁的話,那麼這種經驗用起來,就像是嗑一包時不時冒出一兩顆苦子的劣質瓜子,那忐忑怎一個酸爽了得......
我們先來給一個看起來量比較大的天氣諺語集合,當然網上能找到的版本比這個答案中呈現的更多,但我還是要先感謝一下這位勤奮的答主:如何根據云的形狀判斷天氣? - 了空的回答
其實我沒打算認認真真地答這個題,我只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中學地理老師你能指望我啥?
但我就想說一句:
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魚鱗天,三日晒谷不用翻;
魚:怪我嘍?
青蛙叫,大雨到
「天氣預報說要下雨,但江。。。」
晴天下雨澆王八
XXX一來,天氣晴朗
狗打噴嚏天下雨?
我也借用一下如何根據云的形狀判斷天氣? - 了空的回答 裡面的諺語……
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
天上掃帚雲,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雲,午後必雨淋。
早晨東雲長,有雨不過晌。
早晨雲擋壩,三天有雨下。
空中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天上豆莢雲,不久雨將臨。
天上鐵砧雲,很快大雨淋。
老雲結了駕,不陰也要下。
烏雲接日頭,半夜雨不愁。
烏雲腳底白,定有大雨來。
低雲不見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惡雲長,冰雹在後晌。
暴熱黑雲起,雹子要落地。
黑雲起了煙,雹子在當天。
黑黃雲滾翻,冰雹在眼前。
黑黃雲滾翻,將要下冰蛋。
滿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脫。
我想說的是……怎麼看到啥雲都會下雨啊……
當然還有前面那位答主說的前後矛盾的情況,諺語感覺就像算卦,什麼情況都能自圓其說……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極大的謬誤,天氣系統大體都是自西往東移動的,尤其是在大尺度上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下雨和娘嫁人有什麼關聯??
要是看雲識天氣那麼准就沒有各種死人的特大暴雨了。我們的確能從積雲得到陣雨,但我們只能看見這個雲的形狀,看不見裡面的各種預報參數,如果我們只要求雨/沒雨還是勉強可以一用的,但是顯然現在人沒那麼講理,他們還要知道是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等。甚至還要求啥時候下啥時候停。。φ(..;)袁守誠我們需要你。我們真有六點搬家七點下雨怪氣象局沒報的,曬莊稼被淋了怪氣象局的,預報員都快哭了好么,市長熱線來的還不能罵回去。。。大家也知道現在抬頭看雲過一會可能就兩個樣子了,這早上發一份預報要光靠看雲別的工作就別幹了,光應付投訴好了。最後,中國古代所有的結論都是不科學的,因為只是經驗總結,沒有從特性上升到共性
其實就是科學是嚴謹的,不能全憑經驗主義。
蟹腰…私下認為只要是氣象諺語就不能說是「科學」的。諺語是前人通過大量的經驗和實踐而得出的結論,所以它存在局限性,所以也就會出現諸如什麼天都下雨這樣的結論,而事實上我們的天氣不可能只有晴雨雪。而科學則需要嚴謹的理論推倒,儀器監測(實踐)才能得出最終的結論。其實就是科學是嚴謹的,不能全憑經驗主義。
當然,我們不能說氣象諺語的是錯的,相反我還覺得挺準的,當然可能也是我並沒發現能夠完全反駁氣象諺語的依據。記憶猶新的是,小時候看到天上有「魚鱗雲」,第二天就真的有強降雨。
至此,我只想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晴帶雨傘,飽帶乾糧。╮(╯▽╰)╭
說的好像天氣預報就一定準一樣...
瀉藥,雖然這是我第一次被邀,但可能要被失望了。
大氣探測那門課哥們實在沒咋好好學。。。
氣象艷遇(我喜歡這樣稱呼)就那麼幾句。。。不無道理,但那都是古時候大祭司之類的總結的,身為現代版大祭司,我想說,准你妹啊,氣象局那麼多儀器都報不準,你一雙眼睛能准個鬼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陸地要形成連片的幾大塊,而不是形成散落的零星小塊呢?
※世界上有沒有一個地方全年是雨水天氣?
※為何谷歌地球上巴哈馬附近的海域如此之藍?
※求解釋一下風壓定理,有什麼簡便判斷的技巧啊! ! !謝謝?
※用衛星地圖環顧全球,為什麼只有中國的海岸線污了那麼大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