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自古以來中國南方政權常會敗於北方政權?

東吳、南朝、南宋、南明等,似乎南北對峙勝利的總是北方政權,北伐也少有成功的。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值得研究。
拋磚引玉吧,坐等大神來回答。
——————————————————————————————————————————
一、所謂南與北
一談到北方和南方,我們腦子裡往往是這樣想的:

實際上,北方根本沒那麼大,西北地區(新疆西藏青海等)大部分自成一體,東北地區很多時候人口和經濟規模也不大。所謂典型的「北方」,我覺得就是黃淮海平原和關中地區。

而整個中國古代,所謂的「南方」,我覺得從經濟總量、開發程度、人口數量等方面來說,只有兩個地方算得上——一是四川(巴蜀),準確的說是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另一個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江漢平原為中心的兩湖地區,以及長江下游的江浙地區。
其他的地方,要麼地理環境不理想,要麼人口太少,要麼離中原太遠不成氣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
二、北方打敗南方的一些案例
1、秦滅楚

秦朝先吞併了巴蜀,然後滅掉了韓趙魏,再發兵滅楚
楚國的核心地區就是上文所述的長江中下游。
———————————————————————————————————————————
2、劉邦滅楚

跟秦國類似,先吞併巴蜀,然後漸漸統一北方,最後集中全力對付江東,項羽的核心地域同樣是長江中下游。
———————————————————————————————————————————
3、西晉滅吳

同樣的,司馬家族先滅蜀漢,然後順江而下直取江東,孫吳的核心地區也是上文所述的長江中下游。
———————————————————————————————————————————
4、隋滅陳

隋朝起於北周,北周佔據著四川,隋軍得以順江而下,兩路並進滅陳國,陳的核心地域也是長江中下游。
———————————————————————————————————————————
5、唐平蕭銑之戰

唐軍自夔州(四川奉節)出發,順江而下,幾路並進,大破梁帝蕭銑軍。唐軍自巴蜀而來,蕭銑核心區域在於長江中游。
——————————————————————————————————————————
6、宋滅南唐

宋軍先滅後蜀,南漢,對南唐形成三面包圍;接著三路大軍同時進攻,其中以中路軍為主力,自江陵沿江東進,最終包圍金陵,李後主投降。
同樣是一個基本統一了北方的政權,沿長江順江而下,滅掉了長江下游的割據政權。
——————————————————————————————————————————
7、元滅南宋

南宋是一個特例。特別之處在於,它同時控制著四川和長江中下游,國力較強。因此,金滅不了南宋。但是——不幸碰上了全世界都怕的蒙古人。
蒙古(元)軍分三路進攻南宋,其中西路軍率先攻佔四川,南宋僅剩下合州(重慶一帶);中路軍與宋軍在襄陽反覆激戰了5年,最終奪取了兩湖地區;佔據襄陽後,元軍沿江東下(又是順流而進!),最終攻下首都臨安;後面的戰鬥就慘烈了,略去不表。
元滅南宋的過程非常典型,首先取四川,然後爭奪並奪取兩湖地區,最後順江而下。這與前述的統一進程多少存在一些類似之處。
———————————————————————————————————————————
8、清滅南明

首先,明朝不是被後金滅的。滅掉明朝的是李自成的大順軍。
南明面積看起來很大,其實核心區域也就是長江中下游平原。

清軍入關後,分為兩路大軍,東西並進。西路軍很快剿滅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控制了四川,然後進軍雲貴;東路軍則先佔河南,進攻江浙,進軍福建廣東,最終徹底滅南明。
———————————————————————————————————————————
三、腦洞來了!
總結以上多場古代的戰爭,很明顯有一個特點:
北方通常很快實現統一,而南方基本上分為四川和長江中下游兩個統治區域。
南方分裂為四川與長江中下游兩個地區,兩地距離遙遠,山川阻隔,很難互相支援,不能結為一個整體。這進一步削弱了南方的力量,便於北方各個擊破。

北方滅南方政權的案例中,要麼北方各個擊破,先攻佔四川然後順江而下;要麼也是幾路大軍並進,先攻佔四川,然後再進攻江浙。
也就是說,所謂的南方與北方的戰爭,很多情況下是長江中下游地區與整個北方的戰爭。


來自北方的政權不僅僅佔據著整個北方的廣闊領土和人口,而且通常先攻佔四川,力量進一步增強,再順江而下,攻取江浙。
長江中下游固然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割據政權國力也算強盛;然而以區區一隅之地,想要對抗整個北方加上四川這樣龐大的勢力範圍,落敗也是很自然的。
長江對抗北方時是天塹,但假如北方軍隊先佔四川,自上游而來,攻取江漢平原後順江而下,那就是長驅直入之勢,勢如破竹了。
唯一的例外,是朱元璋。
…………………………………………………………………………………………………………………
有知友提到了兩次成功的北伐——朱元璋北伐和國民政府北伐戰爭。在這裡先不展開,只談一個小點。
北方多次征服南方的重要戰略之一是各個擊破。朱元璋北伐和國民政府北伐的一個共同點就在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都是利用北方政權分裂為幾個大勢力集團(軍事集團)的有利局面,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用朱元璋的話說叫做不讓他們「 急之則并力一隅 」。
北方雖大且強,然而分裂之後力量不能集中,又不團結,自然就讓南方有機可乘。朱元璋分別打李思齊、張思道、王保保,國民政府先打吳佩孚再戰孫傳芳,拉攏馮玉祥閻錫山等,都是非常典型的利用分裂各個擊破。
…………………………………………………………………………………………………………………

上面是古代的戰爭。其實近代史更明顯,南京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了全國,其實核心區域也就是江浙地區而已。
日本人打完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基本上佔據了北方和長江中下游,國民政府就已經奄奄一息了。日本人的劣勢在於不能充分發揮佔領區的潛力。要是日本人整合東部資源的能力再出色一點,國民政府又沒有外援的話,只擁有雲貴川的國民政府能不能扛得住,都是一個問題。
解放戰爭差不多,等到共產黨打了三大戰役拿下了東北華北和黃淮海平原,國民政府的喪鐘就已經敲響了。
——————————————————————————————————————————
四、另外一點原因,大家看圖秒懂:

——————————————————————————————————————————
五、容易為人忽視的因素——戰馬。


記得之前知乎上有大神專門談過戰馬來源地這個重要問題的,可惜我找不到了。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打步兵優勢非常明顯。記得電視劇《新四軍》里就說過,平原上騎兵打步兵等於屠殺,此言非虛。
成吉思汗一定對此表示非常認可。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中國戰馬究竟哪家強?
答:拋開西域和蒙古不談,最好的戰馬由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傾力製造。
河西走廊馬好,但是很多時候控制在游牧民族手裡,中原王朝更依賴河套地區這一重要馬場。

很不幸的是——南方沒有一塊地方能產優良品種的戰馬。
四川雲南的川馬滇馬適合走山路,幹活兒很厲害,但打仗就不行。原因是個子矮(1米2左右),又是涼血馬,衝擊力不強,力量也有限。
中原馬在南方,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的變化,不斷退化,最後素質大大下降,不適合作為軍馬。
南宋韓世忠曾經得到一匹1.7米高的好馬,驚嘆它太高,「非人臣所能騎也」,而奉獻皇帝,可見當時南方的馬種狀況。

1、河西走廊的優良戰馬
漢武帝從西域搶來的大宛馬(汗血寶馬),那是真正的高富帥。大宛馬身高高達1米8以上,屬熱血馬,衝鋒速度快。可惜這天馬數量太稀少。
汗血寶馬經過與蒙古馬雜交,形成了優良的山丹軍馬。山丹軍馬體形勻稱,粗壯結實,雄健縹悍,耐粗飼,適應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優,非常適合騎兵作戰。即使到現在,位於甘肅張掖地區的山丹軍馬場是仍舊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優良馬場。

2、河套地區出產的強悍河曲馬
河曲馬與內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馬。
河曲馬屬於大型馬種,坐高(即馬背到地面的高度)能達到1米5到兩米,而且還是熱血馬。這種馬勇猛沉靜,爆發力和耐力都好,非常適合軍用,可以馱著重甲騎兵衝鋒陷陣。而這種寶貴的河曲馬的產地就是在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一帶。
有了良好的戰馬,才能打造強大的騎兵。

感興趣的知友可以參考:河套地區馬產地對中原王朝騎兵力量的影響與作用
鐵血網先寫到這裡,以後再更新。


@胡傑 的答案已經說得比較全面了。看到了那張人口密度圖,還是想補充說明一下人口因素。
多圖殺喵。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在制度、裝備技術差不多的情況下,拼的是什麼?
軍隊數量,或者說人口

有人問了,那謀略和地形呢?
這兩者的偶然性相對於人口來說較大,即便取得了一時的成果,也較難以維持,比如蜀漢。
高人口不僅僅意味著軍隊的數量高,還意味著高數量的人才儲備、社會實踐、技術革新...

拿先秦時期的楚國舉例。初中的時候我一直納悶兒,楚國如此牛X,佔了那麼多土地,最後居然沒有統一中國,莫非領導人都是渣渣(霧)?
後來才知道,楚雖大,但人不見得就多。以蘇秦時期舉例

蘇秦說: 燕地 2000 里,兵甲數十萬,車 600 乘,騎 6000 匹 趙地 2000 余里,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 韓地 900
余里,帶甲數十萬 魏地 1000 里,然人民之眾,車馬之多無如魏者(魏國在六國中人口、甲兵第一) 楚地 5000 余里。 估計: 燕面積大約
20 萬平方千米,人口 150 萬
都城薊(天津薊縣),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南部,內蒙部分地區,
後來拓展到朝鮮半島(面積會超過蘇秦時期,大約 25 萬平方千米) 趙面積大約 20 多萬平方千米,人口 350 萬
都城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 齊面積大約 15 萬平方千米,人口 300 萬
都城臨淄,疆域包括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一小塊),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 地區。 魏面積大約 10 萬平方千米,人口 500 萬
都城安邑,後遷至開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塊)、河南中部、東部、安徽西北部 (一小塊) 韓面積大約 9 萬平方千米,人口 300 萬
都城平陽,後遷至新鄭,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 陝西東南部(一小塊),長平之戰前山西領土全部劃給趙國,韓國面積這時大概只剩下 不到 3
萬平方千米。) 楚面積大約 50 萬平方千米,人口 300 萬(蘇秦時期)
都城郢,後遷至壽春,最大時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貴州部分、重慶、河南南部、 安徽中南部、山東西南、江蘇南部、浙江北部,面積大概有 150
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 500 萬。 秦面積大約 30 萬平千米,人口 300 萬(蘇秦時期)
都成雍,後遷至咸陽,疆域包括陝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塊)、河南西部(一小塊)、
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

呵呵。
我當時的心情就是:

咳咳,開個玩笑。
當然這也不能怪楚國,畢竟真正可耕地有限,兩熟制、輪作制也剛剛開始在傳統農業發達的中原推廣開(戰國時期)

《管子·治國》說:當時「嵩山(今河南登封)之東,河(黃河)汝(汝水)之間」,已經能夠「四種而五獲」(四年五熟)。《荀子·富國》說:當時黃河流域有
的地方,可以「一歲而再獲之」(一年兩熟)。複種輪作的耕作技術,在後世的農業生產中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漢代的《異物志》說,南方有「一歲再種」的雙季
稻。東漢著名的經學家鄭玄注釋《周禮》時提到,在他生活的那個時期,已經流行「禾下麥」(粟收穫後種麥)和「麥下種禾豆」的耕作方式。北魏的《齊民要術》
對複種輪作的認識已經比較深刻。書中總結了一套輪作法,並對不同的輪作方式進行了比較,還特彆強調了以豆保谷、養地和用地相結合的豆類穀類作物輪作制。

附一個中國地形圖來說明,有點政治不正確的地方請忽略

那麼我們可以有這麼一個小結論:
南北之戰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人口之戰;
人口之戰的重點,即糧食作物之戰。

說到中國的糧食作物

中國傳統上對於重要的糧食作物有五穀、六穀乃至八谷、九穀之稱,其包含的內容並不一定,如周代《大戴禮》的五穀指黍、稷、麻、麥、菽;明朝《本草綱目》中
的八谷指黍、稷、稻、粱、禾、麻、菽、麥;而清朝程瑤田的《九穀考》則包括粱、黍、稷、稻、麥、大小豆、麻、菰等。一般而言,中國古代主要的糧食作物大概
有粟(Setaria
italica)、稷(或稱黍稷,Panicum
miliaceum,以上兩種通稱小米,古代對於粟稷禾黍並沒有很大的分別)、高粱(或稱蜀黍,Andropogon
sorghum)、稻(Oryza sativa,包括稉、秈、糯三種)、麥(Tricticum)、大豆(Glycine
max,或稱菽)和麻(Cannabis
sativa,或稱蕡、苴)。早期最常見的是粟和稷,一般常通稱用來表示平民的食物,如以「社稷」(即祭祀與農耕)來表示國家大事,以及《史記》中以「義
不食周粟」來形容伯夷、叔齊的決心。粟跟稷都是中國原生的植物,在新石器的遺址中常常可以看見,並且在史前就曾經外傳至歐洲地區。高粱也是中國原生的作
物,有中國北方和非洲西部兩個種源,在公元一世紀時傳至印度和波斯。然而高粱早期的應用並不十分廣泛,屬於較為高貴一點的食物。大豆則是農民蛋白質的主要
來源,生長在低濕的地方,很早就被運用了。麻則多半食其子。

中國歷史人口的發展,貫徹著水稻與五穀、水稻與小麥的戰鬥(好中二啊(/ω\*)
具體的此消彼長過程很長,就不在此一一敘述。這裡主要要講的,是水稻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先貼一組圖,中國一些時期的人口密度分布。

西漢

東漢

北宋

那麼問題來了:
1.南方人口密度開始較明顯地超越北方是哪個時代?
2.南方(感覺上)不再隨便被北方摁在地上[嗶——]是哪個時代?

答案是宋。當然第二個問題比較主觀,這裡只是我的觀點,我不知道歷史學界的說法。
另外或許有人會說「弱宋」的觀點,我不完全否認,但這和宋本身的選拔制度有關,不是本答案的範疇。並且南宋實際上對蒙古的抵抗也是當時最為有力的,碰上開掛的你能咋辦?

附一個人口變化圖,可以看到宋是一個小高峰,直到清中期才恢復南宋水平。當然清朝的人口激增和賦稅政策改變有關,和宋不一樣。

水稻事實上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學過初中歷史的都知道有個文明叫做河姆渡對吧。
但是,

  1. 此稻非彼稻,早期的稻米一年只能一熟,畝產還低,只能被五穀打得滿地找牙。
  2. 農業技術還不完善。我們這兒畢竟不是非洲,不是撒點種子進地里就能去睡覺了。水稻對種植者以及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等等;更不要說兩熟、間作、輪作了。

這些技術都是在幾百年上千年的農業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知識結晶,都不亞於歐洲工匠們在機械作坊里鑽研不休的成果。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大的南遷運動,其中五代十國到宋代是影響很大的一次。
主要原因有三:

  1. 五代十國北方戰亂
  2. 北方變冷了

    可以看出宋左右是一個變冷的過程,這和北方糧產減少、人口南遷有很大關係。

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就是 Winter Is Coming(咳咳

第三個原因,就是新種類水稻的引進和普及。

中國OL伺服器提示:您的好友【宋朝人民】獲得了傳說級道具【占城稻】


「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大致起源於明朝,但實際上在南宋時期湖廣地區就有相當的糧食產量了,我們以湖南為例說明。

湖南是傳統的水稻產區,佔優勢地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這是由湖南的氣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條件與歷史傳統所決定。湖南屬於亞熱帶,氣候溫暖,四季分明;熱
量充足,雨水集中;嚴寒期短,暑熱期長,十分適宜水稻的生長。正如《宋史·地理志》所云:「荊湖南北路……其土宜谷稻。」[5]宋代湖南境內的水稻主要有
粳、糯兩類,而以粳稻為主;有早、晚之別,而以早稻為主。大約在12世紀30年代之前占城稻傳入湖南並在多處推廣,優化了水稻的種植結構。


 占城稻原產於占城國(今越南中南部),最早在什麼時候傳人我國以及如何傳人我國的,存在多種說法。中國種稻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但是中國的水稻品種耐旱
性較差,真宗大中祥符年間,江、淮、兩浙一帶經常發生旱災,稍遇旱災水稻就失收。此前福建已大面積引種了「耐水旱而成實早」,且「不擇地而生」的占城稻。

有鑒於此,真宗於大中祥符五年(1012)「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斛,分給三路為種,仰者蒔之」。[13]並將佔城稻的推廣以榜文的形式,何時浸種,如
何掌握髮芽標準,如何整治秧田,何時插秧等予以明白地公布。[14]由此可知,至遲到北宋初年,占城稻已經傳人我國,至於大規模的推廣,則在真宗大中祥符
年間。
湖南小麥的全面推廣主要在南宋時期,這一時期促進稻麥兩熟制在南方全面推廣的直接因素,是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史載:「建炎之後,江、浙、湖、湘、閩、
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30]「淮民避兵,扶老攜幼渡江而南,無慮數十百萬人」。
[31]這些以麵食為主的中原人大量南渡,大大促進了小麥的種植與稻
麥兩熟制的推廣。紹興初年,由於驟然增加大量麵食為主的北方人,以致小麥供不應求,一斛麥競達一萬二千錢。[32]中原人南下後,在小麥價錢增高的同時,
宋人還記載說當時「佃戶輸租,只有秋課,種麥之利獨歸客戶」,因而「農獲其利,倍於種稻」。

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廣,讓中國南方獲得了空前的人口繁榮,直接推進了技術、文學、商貿的高速發展。附一張宋代南北經濟比較表。

當然由於其他答案提到的種種原因,宋及以後,南方在軍事上仍然有劣勢,但是北方與南方軍力的情況對比已經不同於以往了。
朱元璋推翻元朝;
太平天國起義(算半個吧,雖然沒有征服北方但是圍剿太平天國的主力也不是北方軍隊);
國民軍北伐;
這類南向北進攻成功的例子也不算是偶然了。

後來明代前後小麥在北方的地位崛起,成為北方人的主食,北方人口也逐漸恢復。現代中國基本糧產結構也是水稻老大,小麥老二,還有路人甲乙丙丁等等...這些都是後話了。

講到這裡可以說結論了。
1.南方政權並不總是敗給北方政權。
2.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在宋以後。
3.這和宋以後經濟、人口南移有很大關係。
4.第三條和新糧食作物的引入普及,還有氣候改變有很大關係。

貌似偏題了?不要在意這種小事。

最後加一點私貨。
糧食作物之爭(至少目前),水稻與小麥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和這片土地上一代代的中國人一起,走到了今天。而這片土地上誕生的新的國家,用自己的方式,感謝著這場勝利(見圖)。

相關資料:

稻麥複種制 _百度百科
戰國時七國各有多少人口和國土面積
經濟發展與重心南移
對清代前中期人口發展的再認識
宋代湖南的糧食種植結構初探
--------------------------------------------------------我是分割線-----------------------------------------------------------------
補充一下:
評論裡面有人問,清代除了賦稅政策改變,來自美洲的番薯、玉米、土豆的引進是否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番薯和玉米我還不太了解,這裡談一下土豆吧。

普遍觀點是有影響的。比如說這一篇: 馬鈴薯與中國人口的歷史性增長 講到的觀點都屬於比較廣泛被接受的。

我個人的觀點:有影響,但是不算大。
理由:在近代以「綠色革命」為代表的農業技術大進步之前,負擔不起大量種植。

還是初中的時候,懵懂的我第一次知道了土豆的畝產,當時的我覺得:

不了解的可以自行度娘一下。

那麼,既然土豆畝產這麼高,為什不是多多益善呢?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土豆需要的養分也多

馬鈴薯生長過程中要供給充足水分才能獲高產。馬鈴薯植株每製造1公斤干物質約消耗708公斤水。在壤土上種植馬鈴薯,生產1公斤干物質最低需水666公斤,最高1068公斤。沙質土壤種馬鈴薯的需水量為1046—1228公斤。一般畝產2000公斤塊莖,每畝需水量約為280噸左右,相當於生長期間419毫米的降水量。

馬鈴薯是高產作物,需要肥料較多。肥料充足時植株可達最高生長量,相應塊莖產量也高。試驗表明,每生產500公斤塊莖,需從土壤中吸收氮2.5--3.0公斤;磷0.5—1.5公斤;鉀5.6—6.5公斤。

另外補充一下,水稻生產1公斤干物質大約需水700公斤。

所以說,土豆是神器,但前提是你能提供足夠好的條件。

但是我們都說,凡事要看療效,那麼已經引入了土豆等作物的清朝糧食生產水平究竟如何呢?

除清初順治時期外,清代的糧食生產在畝產和總產兩方面均較明萬曆時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康、雍之際的糧食畝產量約比明代全盛時期提高14.8%,總產量則增
長了45.3%;又經過100多年的和平發展,到道光末年,即中國歷史即將進入長期動蕩的「近代」前夕,糧食畝產水平較康、雍之際又提高了16.8%,總
產則約提高了44.7%(道光末數均按估計區間的中值計),達到了中國傳統農業糧食生產水平的「頂峰」。

是不是感覺很厲害呢?但是這種事情,要看畝均、人均。

但是,或許只是因為人數增加太快呢?
再來看下面的表:
南方水稻畝產

北方旱糧畝產(旱糧包括玉米、番薯、土豆)

可以看出,即便是引入新型作物,不論當時實際上是否普及種植,都沒有改變旱糧畝產低的現象。
這是從結果來推斷效果。

到這裡可以得出一些結論:

1.清代新型作物的引進並未改善糧食生產效率。
2.主流作物仍然是水稻。
3.當時對人口暴增起主要作用的並非糧食因素。

事實上從宋以後,糧食種植的再次革命性進步是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大量引入化肥、農藥等等以後的事情了。
清代中後期由於農業技術的發展沒有跟上人口增加的步伐,人均糧食一直是一個痛處,許多人吃不飽飯也就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我認為直至今日,任何一個人口上億的國家,能做到糧食自給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相關信息:
全面認識馬鈴薯
馬鈴薯種植環境條件的要求
十九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糧食畝產量及總產量再估計


有朋友說簡單粗暴了,我補充了一下。之前因為是手機答的,實在無法寫多,不是我偷懶。

------------------------------------------這是原來答的。

很簡單,因為幾乎都是北方向南方發起攻擊,南方除少數個案外幾乎沒有主動向北進擊過。

一方不停地進攻,總會得逞的。哪個朝代不是打了幾百幾十年的 。

倒過來和漢朝一樣,天天打匈奴,最後匈奴就掛了。洪武永樂見天就出擊蒙古,蒙古掛倒忽蘭忽失溫以外去了。

故,無他,攻守易勢耳。

其他如人口經濟這些,當然有關係,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北方由於生存問題不斷地主動發起向南方的攻擊,而南方少有此類行動,絕大部分時間是安穩地生活在原地。生活太好了,不用發起對外戰爭。
------------------------------------------以下是新補充的。

其實所謂南北方戰爭,需要分為兩條線來說。

一條是圍繞北緯38度線的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農耕帝國之間的長期鬥爭,這個鬥爭真是自古以來的,從周開始就連綿不斷,一直延續到清入關。這個戰爭的最主要原因,絕大多數情況是游牧民族壯大了肥了,後果是人口多了地皮不夠養人和牲口了,於是南下擴張。或者是連年災害活不下去了要找吃的,於是也南下,基本就這兩種情況,沒什麼例外。

一條是以淮河、長江流域為界線的南北方戰爭。這個情況就複雜點,但主要是權利鬥爭,屬於中原各政治勢力內部的統治權爭奪,和圍繞38度線的鬥爭不太一樣。這個區域內的鬥爭,前期主要是爭奪黃河流域及到長江為止的區域,因為這個區域最富裕發達。到隋的大運河開通後,南方地區經濟開始快速興起,於是爭奪區域擴大為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這種情況下,中國西高東底的地理,使得從西北高原順勢向東,及從西南內陸乘高順流而下兩路進擊,就佔據了地理上的先天優勢,再加正好這兩都是富裕地區,所以勝率較大。

先說前面的游牧民族和中原帝國問題。這個鬥爭,最後的勝負實際上就是看誰主動出擊次數多,游牧民族不斷地攻擊中原,總會被打進來一次的,於是大家就說中原帝國失敗。

問題是,游牧民族打了多少次?多少年?西周太遙遠而且也說不清楚,我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吧。蒙恬和趙括就和他們長期作戰,一直也沒讓對方進來。到西漢武帝,實在被騷擾得受不了了,國力也攢夠了,於是連續主動出擊,前期勝負都有,但你架不住中原帝國年年一小打幾年一大打,終於最後匈奴頂不住,掛掉了,於是向西遷徙,朝歐洲方向去折騰了。

這下中原清凈了。這一休息就好幾百年。

到魏晉,桓溫北伐和前秦南下都屬於第二類鬥爭,而且一來一往,算是沒出大勝負手。然後38度線沿線的各種小游牧民族部落各種興起,結果五胡十六國什麼的,臨了誰也沒佔到大便宜,還被滅族了一大批民族。最後終於是隋唐出了頭,做了老大。與此同時,北邊最大的勢力突厥也壯大了,結果當然是要南下。結果就是大BOSS對決,突厥被隋唐陰謀加武力,分裂了然後各個擊破。這個結果,其實不是一朝之功,而是從五胡亂華各種亂戰,一直延續到唐才為止的。

而後來的安史之亂,實際又是中原帝國內部鬥爭,就是搶皇帝做的鬥爭了,不屬於第一類鬥爭。這次唐軍從南邊淮河開始大反攻獲得最後勝利。

宋,就不說了。在我看來,宋所謂的北伐總共也就兩次大的,太宗一次大敗,然後童貫……其他的在我看來都不算,包括岳飛那次,我一向歸為局部反攻。但是,你們仔細想想,西夏、遼、金、蒙古打中原打了多少次、多少年?一直都是北方游牧民族打,中原守,從38度線退到黃河,最後長江,最後是福建廣東,從太祖起一直打到崖山,最後輸一次大的,帝國完蛋了。

結果大家又說,是南方中原帝國輸了。

尼瑪我連續打你幾百年你來防守試試,看看最後誰贏?

到了明朝,洪武永樂發飈了,徐達藍玉不說,光永樂就五征蒙古,這是大的,小的還不算。蒙古於是被攆到漠北去了。然後清凈了好一陣,瓦剌什麼的幾個部落養肥了,又開始到38度線來騷擾中原了,於是繼續拉鋸,這個拉鋸,又回到了中原防守北方進攻的態勢,於是人家就輪番換著人來打,從瓦剌開始,到蒙古,到女真,終於是建州女真鑽了空子揀了個大便宜,瞬間殺進中原。

結果就這樣。至於說騎兵什麼的,兵種是重要,但真到了南方和西南,騎兵用處幾乎沒有,要靠水師和步兵,清入中原,南方戰爭幾乎全是四漢王帶明朝降軍打的,水師就不說了。蒙古也一樣,進入南方後,主要是靠漢軍水師和步兵,騎兵只是一小部分。北宋南宋頂了北方游牧民族這麼多年,戰鬥發生在中原內的,南北方一直都是互有勝負,因此騎兵是厲害,但確實也並非是佔據中原的最主要的因素。騎兵在北出長城後與游牧民族的戰爭中,確實是必須的勝利因素,但到淮河長江流域開始以及更南的南方,肯定不是決定性因素。

不可否認,人口、馬匹這些因素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經濟和科技等等,都會大幅度影響戰爭結果。

但題目問的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的最關鍵的原因,是中原農耕帝國少有主動向北出擊的時候,因為沒有這個需求。中原這麼富裕,它完全沒有動力耗費如此巨大的力量去佔領38度線以北那種在中原看來鳥不拉屎的地方,有什麼理由要干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而北方游牧民族則一直有理由向南進軍,南邊太富裕了,我們這邊鳥不拉屎的,一到冬天就擔心死人死牲口,有什麼理由不去佔領他們那邊?這理由簡直太充分了。

於是結果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見天就殺向中原,中原則見天就防守,防守幾百年下來,一不小心失手,就完了。任誰防守幾百年都有失手的時候。

所以我說這個結果無他,攻守易勢耳。你看中原帝國被搞毛了之後,天天向北邊打,北邊也一樣頂不住,一失手就被打到歐洲去了,或者跑忽蘭忽失溫以外的戈壁灘里避風頭去了。

完畢。


不要光看南方山地多,南方的河流湖泊也多,這些都可以成為限制軍事行動的有利地形。
南方的人口實際上主要分布在多個被山川河流割裂的平原上,從西往東,成都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安徽的長江沿岸平原,巢湖平原,江浙滬的長江三角洲,而且平原上河汊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高郵湖、巢湖、洪澤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長江中下游,而長江上游的重慶則有大量山區。所以亂世中南方的割據勢力自保相對容易,佔住一塊平原,然後守住四邊的山隘湖泊河流就能安穩一段時間了,反過來,打別人也不太容易。最突出的就是四川,打進去難,打出來也難。
還有個悲傷的事情就是即使有人能統一南方的幾個平原,準備北伐戰爭的人員和物資調運還是要比北方困難,畢竟地形更複雜。即便南方軍隊能殺入北方,他們遇到的場面會比較尷尬,面積巨大的平原,依賴船運和步行的南方軍隊行動緩慢,如果沒有北方人民的支持,他們的補給線會越來越長,而北方軍隊遲遲不來決戰,即使佔領了幾座城池,也無險可守。一旦到了秋冬季節,天氣變冷,南方軍隊士氣低落,很容易就會崩潰。
北方大面積的平原導致最初那批割據勢力難以固守,所以弱者會被迅速吞併,活下來的一定是強者,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最後幾個最強者對決,勝者統一北方。注意這時候北方的統治者絕對不是吃素的,吃素的早被當野怪給打死了,北方英雄這時候滿級神裝,南方英雄有時還是草鞋先鋒盾,比如唐朝李靖vs蕭銑,後者居然在開打前解散了部隊,真·裸裝。南方的悲劇在於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沒有長期你死我活的吞併戰爭讓人才脫穎而出,整個國家的體制也沒有北方那麼軍事化,像李煜這種要是地盤在北方,早被人打爆了。破碎的地形既是南方的福,也是南方的禍。


我認為是慾望,北方將領只用說一句,兄弟們南邊的妹子水靈啊,乃們想不想要,大聲告訴我。南邊的怎麼說?難道說你們想不去吃羊肉泡饃?


談一點看法。
官渡之戰時,袁紹的謀士認為曹操的優勢在於南兵勇猛(當然最大優勢是曹操自己),袁紹的優勢是兵多餉足。為什麼說南兵勇猛?因為理論上我們會認為從北向南統一容易,如果南兵勇猛那不是統一很難了嗎?
當然不是,因為當時曹操主要佔據山東江蘇河南一帶,收編了農民起義中戰鬥力強的青州兵並精簡了人員(相當於職業軍人)。而袁紹的四州在黃巾起義中破壞程度小恢復快,兵士訓練少。這裡的南北只是相對袁曹地理位置而言。

所以我提供的一個原因就是北方戰亂多和少數民族威脅頻繁,使得北方在亂世中軍隊組織的演進更多,軍事訓練更多,動員能力更強。比如魏晉時期魏對於軍屯的利用,南北朝時北朝府兵制的建立,後金的八旗制度等等,這些制度往往是經濟軍事一體的,南方的軍事組織改革乏善可陳。可見無論朝代如何變化,北方始終是軍事重心所在,並且王朝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與北方少數民族的交鋒多也往往使得雙方都得到軍事實力的改善。

至於世界上的這些例子,我並不了解,在我看來這些除了中國和美國獨立戰爭之外,別的北勝南都因為地域不夠遼闊,不具有說服力。中國的最明顯有中國特殊情況在其中。
對於美國南北戰爭,很顯然是經濟組織動員能力決定了最終勝利,南方因為富庶的土地和簡易的生產方式使得自己不能很好地迎接現代化(中國可能有類似原因)。朝鮮則是顯示了初期獨裁政府優於新興民主政權的一面,因為北朝鮮可以很快解決誰領導的問題。至於二戰那個,其實根本不算的,因為德國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俄國人能打,而是受制於俄羅斯的自然條件,總的來說是大國戰勝了小國。


天行乾 地勢坤
天行乾者,天高西北,易守難攻
地勢坤者,地傾東南,勢如破竹


北兵打南兵,劣勢是車船技術;南兵打北兵,劣勢是缺少戰馬。然而車船易造,戰馬難尋。沒有戰船。北方政權可以聘請工匠大規模造船解決。然而戰馬必須要吃牧草才能成為戰馬,吃五穀的馬不叫戰馬,那叫騾馬,是用來馱東西的。


因為中國主要人口都在長江以北。特別是齊魯大地。
南方荒涼、環境比北方惡劣、整體實力遠遠遜於北方。


我來說一點。

院里舉辦了個比賽,每個宿舍做個工藝品,然後全院學生投票,票多者贏。

我們舍長的思路是:我們先在班裡投出一個最好的,然後在大賽上全班投那個工藝品。

然後,我們隔壁宿舍(我們班的)得了50多票(我們班48人) 。

你們知道第二名多少票嗎?17票!
我們班的那個工藝品,我覺得比第三的還差點。第三的9票。

票少,原因是很多人都只投了自己宿舍的。

南方多山多丘,地不太平,不像北方大平原。山多交流少(十里不同音不是說笑的 ,我們鎮有四種方言,我會倆),各自為政,易被人各個擊破。

對了,後來院里說我們鑽空子,但奈何不了我們,牌牌還是我們的。


從地理文化角度分析,北方地勢平坦,萬里平原,國家的凝聚力更強,容易形成合力,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而南方山地丘陵河網縱橫將南方分割成數個小區域,國家的凝聚力較差而且偏安一隅,危機感和進取心較差;從經濟角度看,南宋以前中國的經濟中心在北方,北方經濟實力和人口都遠遠強於南方,戰爭潛力更是強於南方;從民族氣候特點來說,北方人身材高大,性格豪爽,驍勇善戰,而南方溫暖濕潤,身體素質較差,性格也相對溫和,軍隊的戰鬥力偏弱;還有北方產馬,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步兵的優勢是壓倒性的,綜上所述,所以南方政權總是不敵北方政權。


大部分同意@胡傑的說法
中國歷史中 大部分都是北統南,只有朱元璋和 民國李宗仁是南打北,北方的優勢其他人說的很好,土地肥沃,自古河南就是大糧倉,平原,經濟發達,自古說中原,說關東就是這個地方,人多,加上上面的屬性,導致戰爭潛力巨大,但是我覺得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就是敢戰,善戰,身體素質,北方人的單兵身體素質,簡單說就是基因好,北方的風雪和游牧民族的入侵導致了北方男兒確實就是比生長在南方溫室里的花朵要更加彪悍。
導致了最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北方人的侵略心更強

南方的優勢:
物產比北方還多,人口也不少,兵甲也很犀利,名將也不少,但是,為什麼每次都是北統南?長江的基因也不弱,楚霸王,但是,幾千年就一個,頂多加個岳雲。。長江中下游最輝煌的歷史就是,吳越國、項羽了,但是只從漢滅亡後,南方獲得了大量北方難逃的人力和物力,再加上五胡亂華確實太慘太可怕,南方政權也只敢守著長江了。就這樣,南方再也不會出產霸王了。就這樣,南方一步步的變成了詩書之鄉,而少男兒之雄了。以文為美,以武為恥。
這樣的地方是出產不了有侵略心的人的

朱元璋,這是個例外,蒙古入侵,又是大量的北人難逃,同時,再加上多年的積累,南方民間的人力、物力已經遠超北方,蒙古人又沒有女真人這麼開化,太快速的滅亡,當時的南人和北人都還存在著反抗心理,所以第一次中國出現了南統北。

第二次南統北,出現在民國,李宗仁!這才是一個奇蹟!
前面說到,南方,其實特指長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對也不對,請不要忽視,全中國還有這麼個特殊的一個省份---廣西。始皇帝大手一揮,橫掃六合的無敵大軍--南下百越-跟四野過長江一個樣,分數路大軍,齊頭並進,最終匯總在廣西桂林,這這裡被廣西土著-西甌人擊敗,統帥屠雎被殺,屍橫遍野。一直到靈渠開鑿成功,又集結了30萬人,由趙佗統領沿著湘江到灕江一直到北海,再加上西甌人總數才5-10萬直接,也死傷慘重,廣西這才被佔領。趙佗建南越國,拒不北上救援,也是秦國滅亡最主要的原因。
廣西2000年生聚,人力,物力,又一直以狼兵雄天下著稱(這是一個奇蹟,放眼世界,2000年都保持著尚武傳統,能出精兵猛將的地方還是很少的)
李宗仁統一廣西後,開始是悶頭髮展,一直到北伐
北伐過程簡單說明:
北洋攻打湖南,湖南求救,李宗仁問蔣介石打不打,蔣介石說不打,
李宗仁自己打併大勝,蔣介石覺得有利可圖這才起兵並搶走了大義名分,
打完湖南,李宗仁去佔領了江西,蔣介石在武昌城下被砸出血後求救,
佔領南京城,李宗仁和何應欽一起把蔣介石趕下台,這也是廣西三趕蔣介石的第一次。這是一個轉折點,白崇禧說,給我10萬人,我去殺了蔣介石,李宗仁說:他是我拜把兄弟,他都被趕回老家通電下野了,得饒人處且饒人。
白崇禧佔領北京城-山海關,至此,李宗仁在南京,白崇禧在北京,廖磊在武漢,李濟深在廣州,就這樣廣西人從一個貧瘠的省份出發一直到頭頂山海關,腳踏海南島,完成了初步的關內統一。就在李宗仁和白崇禧坐著龍椅想著如何統一全中國的時候,危機就來了
轉折--武漢缺大將,如果李石愚不早逝,就是他坐鎮武漢了
蔣介石用計廣州,廣州反
南京反
何應欽投蔣

蔣介石抓住機會離間武漢本土將領和廣西將領,武漢反
鄧公放大招,王霸之氣爆發,廣西最精銳的軍隊,廣西的支柱---七軍和軍長李明瑞反
馮玉祥進攻河南
閻錫山進攻河北
張作霖進攻北京-山海關
如果這樣還能不輸,可能嗎?
李宗仁和白崇禧就只能通電下野去香港了,題外說下,民國很有意思,打不過我就通電下野,我認輸了,你就不能繼續來殺我了。
失敗原因就不總結了,我只想說,以廣西這麼個貧瘠的省份,能一直佔領到山海關真的是一個奇蹟!

補充下:蔣介石重新上台的手段過程,確實高明--以下是蔣介石重新出山的過程

1928年6月,國民黨北伐軍打下北京、天津後,蔣介石就以祭告孫中山先生為名,邀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集團軍總司令到北京,舉行靈前會議,就軍隊編遣問題交換意見。
與會的各路首領在原則上贊成編遣,但在實施上各有打算。馮玉祥反對取消集團軍總司令和總指揮銜;白崇禧要求自率桂軍10萬,到新疆鞏固邊防。
因此,北京裁兵會議以及1929年1月召開的南京編遣會議,不僅沒有結果,反而演化成蔣、桂、馮、閻四派的激烈鬥爭。
當時馮玉祥任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開封政治分會主席,擁兵20萬,分駐陝甘豫魯各省。閻錫山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太原政治分會主席,佔有山西、河北兩省。而以廣西軍人為核心的桂系勢力最大:其中,李濟深任總參謀長和第八路總指揮兼廣州政治分會主席,坐鎮兩廣;李宗仁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兼武漢政治分會主席,統轄兩湖;白崇禧任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統率李品仙的第十二路軍,駐屯河北唐山、山海關一帶。此一形勢,顯示出桂系從嶺南橫貫長江,蜿蜒以迄燕薊,宛如一條長蛇俯瞰著蔣介石統治的華東地區。蔣對此如坐針氈,必欲去之而後快。
1928年冬,南京、上海一帶謠言紛興,有的說桂系部隊將沿江東下,威脅寧滬;有的說蔣的中央軍將揮戈西指,直搗武漢。
李宗仁為消弭謠言,於1929年初從武漢去南京,參加編遣會議,並於1月5日就任軍事參議院院長,以期緩和日趨緊張的蔣、桂矛盾。1月25日,南京編遣會議草草閉幕。閻錫山以回山西太原過春節為名,匆匆離開南京。馮玉祥見大勢不妙,也於2月5日突然不告而行,回河南輝縣百泉村休養。馮一離京,蔣即私下向李宗仁徵詢意見,要同李合力對馮。李以為內戰一開,將引起連鎖反應,認為不可。殊不知,蔣介石早已悄悄地對桂系下手了。
俞作柏策反李明瑞
當時,李宗仁在武漢的基本部隊包括:夏威的第七軍,胡宗鐸的第十九軍和陶鈞的第十八軍。胡、陶都是湖北人。李宗仁主張「鄂人治鄂」,故任胡、陶把持湖北軍政大權。陶鈞為人驕橫,首先搶得湖北收入最大的禁煙局。胡宗鐸不甘後人,也一手攫取榷運局。
開始胡、陶對第七軍還按月補助軍費,後來則只是口頭答應,實際上不給。由於老欠軍餉,在桂系軍中爆發了「廣西人打仗、湖北人享福」的憤慨情緒。第七軍師長李明瑞、李朝芳、尹承綱曾向夏威訴苦,要求夏向胡、陶算帳,夏漠然置之。
1928年冬,夏威解除李明瑞師李毅、鍾毅兩團長的職務。李毅到南京向何應欽反映桂軍不滿情緒。而蔣介石也早已通過鄭介民及其他人士,獲知桂、鄂兩軍不和,曾派高參周伯甘赴漢口密晤李明瑞,進行策反活動。周是雲南人,與李明瑞是韶關滇軍講武堂的同學,私交甚好。周告知李明瑞,蔣桂交鋒,勢所難免,望能陣前倒戈,叛桂擁蔣。李明瑞以茲事體大,不能單獨決定,要同他表哥俞作柏商量,才能答覆。
俞作柏是廣西北流人,保定軍校畢業。在桂系將領中,他思想比較進步。北伐時,他身兼第七軍第一旅旅長、南寧軍校校長、廣西省政府農工廳廳長、國民黨廣西省黨部執行委員兼農民部部長。軍政大權集於一身,難以兼顧,因此,他把第一旅旅長職務交其表弟李明瑞擔任。及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桂系頭目都站在蔣介石方面,唯俞作柏力持異議,從而辭去各項職務,隱居在香港。周伯甘向蔣介石彙報認為,此事非俞作柏出頭不可,遂由楊永泰通過梁五鳳,與俞作柏取得聯繫。
1928年12月間,張任民受黃紹竑之託,從香港乘輪赴滬轉往漢口。上船後,發現俞作柏同輪北上,但避不見面。張到漢口後,對李宗仁說,俞作柏必將有所活動,但李不以為意。俞到南京見蔣,得到一筆巨款,就去漢口見李明瑞。通過李明瑞居中拉攏,俞作柏在漢口李薦廷家裡同楊騰輝、梁重熙、龐漢禎等七軍軍官秘密會晤,相約採取共同行動反胡、陶。
魯滌平案給蔣可乘之機
蔣介石見俞作柏在武漢策反成功,便有意激成事變。
1929年2月中旬,駐長沙的第十九師師長何鍵到漢口秘密報告說,蔣介石由陸路經江西運送武器補充湖南省主席魯滌平所部第十八師,積極備戰。當時李宗仁、白崇禧等都不在武漢,凡事由胡宗鐸、陶鈞、夏威作主。他們年輕氣盛,對此不細加審度,也沒有估計到這是蔣介石故意布置下的圈套。胡宗鐸主張先發制人,四集團軍總部民政處長潘宜之更從旁附和。這樣,2月20日,他們竟以武漢政治分會的名義,下令免去湖南省主席魯滌平職,以何鍵繼任,同時派葉琪、夏威兩部由鄂入湘,解決魯滌平部。魯滌平倉皇率部退入江西。
這事是胡、陶背著李宗仁乾的。到21日海軍艦隊司令陳紹堯告訴李宗仁時,李這時才知道事態嚴重了,連忙化裝逃出南京,前往上海。
蔣看到武漢政治分會的行動,完全符合他的所料,因為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曾有過 「不得以政治分會名義對外發布命令及任免特定地域內人員」的決議。而武漢正好違反了此決議。此時興兵討桂,便名正言順了。但是蔣對搞垮桂系,早有整套計劃,此刻還沒有部署完成,不想過早地暴露。因此,就指使吳稚暉請國民黨元老蔡元培來調停「魯案」,表面上似乎是對桂系寬大,實際上是藉此掩蓋正在進行的陰謀詭計。
「魯案」既起,坐鎮兩廣的李濟深便電責胡、陶,並建議李宗仁自請處分。李濟深本來打算到南京出席編遣會議,到上海時,魯案已經發生,遂遷到法租界「融園」同李宗仁住在一起,會商善後辦法。此時,蔡元培、吳稚暉已到上海拜訪他們。蔡問李宗仁對「魯案」有何意見。李說自己應引咎自劾,以明責任。蔡謂這樣便有迴旋餘地,吳稚暉則提出邀李濟深一同去南京調停。李宗仁對李濟深此時去南京是否合適,表示懷疑。但吳稚暉拍著胸脯說:「任潮先生的安全問題,我敢以人格擔保。」這樣,李濟深遂隨蔡、吳到南京去了。
3月13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根據蔡、李的報告,作出決議說,武漢政治分會改組湖南省政府一案,誠屬不合,應由該分會主席負責。對李宗仁不處分,對武漢政治分會委員張知本、胡宗鐸、張華輔予以免職,交中央監察委員會議處。事情至此,「魯案」似已完全解決,然而實際並不如此,鬧劇還在繼續演出。
蔣要緝拿李宗仁白崇禧
桂系軍力當時分駐在兩廣、武漢、唐山至山海關三個重點,力量分散。因此,蔣介石瓦解桂系的計劃是,粵、漢、津三路同時進兵,使桂軍首尾不能相顧。
到了1929年3月20日,蔣介石接到報告,確知俞作柏在武漢、唐生智在天津策反工作非常順利,李濟深進入南京已受到秘密監視。蔣以為解決桂系,已有確切把握,於是就在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對付桂系的意見。蔣怒氣沖沖地說:「中央對於地方的不法事件,只有執行法紀,絕無所謂調停的可能。」這表明,蔣完全推翻了3月13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的決議,要對桂系用兵了。次日,蔣即將對李濟深的暗中監視改為公開拘禁,送去湯山溫泉 「休息」。3月26日,蔣下令,李宗仁、白崇禧、李濟深撤職查辦。27日,蔣介石發表「為討伐李宗仁等布告將士」文告。
李宗仁在上海得知李濟深被囚,估計戰禍無法避免,遂在上海市長張定璠的大力協助下,秘密離滬經香港回廣西。28日,張定璠為此被蔣撤職。當李濟深被囚消息傳出後,廣州第八路軍總指揮部參謀長鄧世增、師長徐景唐等深表憤懣,致電質問蔣為何囚李。可是掌握廣東軍政實權的陳濟棠、陳銘樞早已與蔣介石妥協。所以兩陳就在3月30日發出通電錶表示不支持桂系,這樣桂系便孤立了。
與此同時,蔣介石部署軍隊,進攻湖北。蔣電令在江西各部編成第一路軍,西攻武長路,截斷武漢退路;中央軍第一、二兩軍為第二路軍,沿長江西上攻武漢;以馮玉祥的主將韓復榘為第三路總指揮,由豫南向武漢進攻;當晚蔣介石也從南京乘「楚有」艦到江西九江,親自指揮。由於李明瑞臨陣倒戈,使得桂軍很快就敗退到廣西。
李宗仁、白崇禧從上海、天津分別逃回廣西,住在容縣黃紹竑家中,原不打算有更大的行動。但到4月底,蔣介石卻通電要將李宗仁、白崇禧緝拿到南京,聽候查辦。在蔣的重壓下,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決定奮起抵抗。5月5日,李宗仁在梧州就任「護黨救國軍」總司令,通電反蔣。 蔣桂大戰全面爆發。

補充李石愚的簡介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正文:1925--中華民國十四年乙丑:五月二十八日,(4)自貴州進入廣西之滇軍第一路唐繼虞部近衛軍司令王潔修敗桂軍於三江,桂軍指揮官李石愚陣亡,滇軍進向柳州。這是目前看到唯一記載李石愚的史料。但是,野史記載,最後一天在打完最後一針就要出院時死亡。醫院說法是傷勢複發,搶救無效。

李石愚又名仲承,生於光緒十四年,祖居興業縣石南鎮楓睦村,父親李緝庭與兄李伯籌皆是前清秀才。
李石愚為人慷慨豪爽,性格好動,幼年時懶於攻書,常偷出學堂到山野外騎牛玩耍,學唱山歌。時常被其父嚴加管督,石愚即以厭倦八股舊學為由作答,弄得其父十分氣惱,訓斥他不以學業安身立命,將來何以報國?石愚即以如今清廷腐敗,立文無從救國辯解。李緝庭雖怒子懶於習文,也暗中驚奇李石愚的愛國之心和少年奇志。當下,李緝庭只作大聲訓斥道:「不管你將來何以為業,學好文章才是根本,才是一切事業的基礎,你既有救國之心,為何少小不努力?」石愚在其兄勸導下,接受父親的訓導,遂發奮攻書習文,不久,學有所得,詩文書法大大長進。特別是寫得一手好的書法,堅挺猶勁,功力駕於兄長李伯籌之上。
  光緒三十一年(1901年)清廷推行新政,廢除了舊科舉。李石愚之兄也受了新學影響,跑到桂林進新學堂去了,李石愚對習文又產生厭倦。李緝庭對國政的驟變也彷徨疑惑起來,他不再對李石愚強加管束,讓兒子好好的思考前途之路。
宣統三年,身在桂林的大哥李伯籌突然給李石愚來信,謂當今巡撫張鳴岐推崇新政,舉辦陸軍學堂,賢弟既不好文,那就到桂林報考軍校吧……
  這一提議,正中李石愚下懷,他大為喜悅,馬上向父母稟明意向,並言就是上山砍柴出賣也要湊足旅費赴桂林考軍校。父母深受兒子堅心所動,雖然當時家庭經濟已十分拮据,但也盡量湊了一點路費給李石愚。族中人聞訊後又熱心發起一個「充錢會」,大家湊錢給李石愚以支持。大約在1909年至1910年間,李石愚到了桂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陸軍講武學堂(後來改為陸軍幹部學堂)。
  這所陸軍講武學堂是由林虎負責籌劃管理的,與李宗仁就讀的陸軍小學都先後由蔡鍔擔任總辦和教官,只是講武學堂屬高級班,陸軍小學屬低級班。
林虎是廣西民國時期一代儒將,對清朝統治十分不滿,有新潮革命思想,與總辦教官蔡鍔志趣十分相投。他本人書法、詩詞、繪畫造詣也很深。在眾多新生中,他特覺李石愚和自己志趣十分相近,是可以造就的將才,加上李石愚老家與他老家陸川同居玉林五屬,他就將李石愚另眼看待,並鄭重託付蔡鍔重點培養。蔡鍔對書畫也十分酷愛,因而對李石愚十分看重,他們的師生關係非同一般。李石愚、林虎課餘後常到灕江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或到大酒樓去大嚼出名的桂林馬肉米粉,暢談當今革命形勢和愛國青年的出路。在這一時期,李石愚受林虎和蔡鍔灌注了不少孫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思想,也認識了一些革命黨人,不久,他就在這間軍校里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

  參加辛亥革命與南京之戰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前夕,桂林陸軍講武學堂改成了陸軍幹部學堂,林虎積極響應革命,遂將學生組成學生軍開往廣州集結,李石愚為其中之一。
  7、8月間,學生軍到達廣州,林虎將李石愚推薦給粵軍第一師師長陳之驥。陳之驥是林虎密友,他知道李石愚是林虎和蔡鍔一手培養的得意門生,見李石愚英姿勃勃,相貌堂堂,心裡十分器重,當下,將李石愚任命為麾下第一團見習連長。
  10月,武昌起義爆發,全國各省一下子獨立了大半,清廷的統治搖搖欲墜。而這時,忠於清廷的張勳卻率著「辮子軍」在南京拚命頑抗。國民革命軍令討伐張勳,李石愚所部首當其衝,開赴南京,攻擊守衛在雨花台的「辮子軍」。
  戰鬥一開始,李石愚就身先士卒,他揮著駁殼槍,冒著槍林彈雨向清軍衝殺,由於張勳下了死命令,「辮子軍」拚命抵抗,戰鬥萬分激烈,雙方交火,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李石愚部幾乎全軍覆沒,陣地上一片屍體狼藉,情景十分慘烈……
  當李石愚滿身血污從死屍堆里爬出時,他只剩下了孤身一人,與師部完全失去了聯繫,他偷偷換上了便裝,巧妙地躲過了敵軍的搜索,跑到江邊,爬上了一艘郵輪逃到了上海。
  在上海,李石愚舉目無親,他躑躅在外灘碼頭,望著滔滔的黃浦江水發愁。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這不是仲承嗎?」李石愚回頭一望,不由驚喜萬分,原來是到上海投親的恩師蔡鍔。兩人相見,悲喜交集,李石愚向蔡鍔彙報了南京之戰的慘況,蔡鍔也向李石愚相告了自己到上海的動機。當下,蔡鍔安慰李石愚不要對前途灰心,並讓他先躲進其表姑家。蔡鍔分析了當前形勢,主張李石愚還是先回廣州找林虎。
  次日,蔡鍔草擬了一封書,讓李石愚帶上,交代了林虎在廣州的地址,取出幾十塊銀圓相贈,讓李石愚買船票南歸。
夜色匆匆,李石愚戴上禮帽,巧妙化裝,告別了蔡鍔,他搭上了往南的火輪,順利回到了廣州,並很快找到了林虎住的廣州文德路56號三樓。
  在這一段日子裡,李石愚通過林虎的推薦和安排,先是在呂淪隱部任警衛營長,後又任林虎自己部隊的第一營營長。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總統後,他又被推薦任國民革命軍警衛營營長。接著,在隨後的好幾年中,李石愚跟著林虎,參加了護國、護法諸大戰役,東征西討,屢立戰功;他率所部先後在廣東的新會、江門、開平、陽江等地駐防;又在水東、梅錄等地就任統領之職。在新會時,他支持李宗仁清除了當地李耀漢的勢力;在梅錄他又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特別是救濟饑民一事,深受地方讚賞,地方百姓曾贈牌匾一方,上書:「花村雨露」,頌讚了他的政績。
袁世凱復辟失敗死後,孫中山為了紀念二次革命兩次戰役及表彰辛亥革命有功之士,在廣州舉行了一次追悼烈士和表彰功臣活動。孫中山對一些將士舉行了授勛,在這次授勛典禮上,李石愚得到了孫中山的嘉獎,會上,孫中山將一把指揮劍授給李石愚,劍上一面刻著:「辛亥革命,孫中山贈」,另一面刻著「李石愚同志」。這把劍一直保管在李石愚家中,解放後在「文革」期間不幸失落。

  隱居故里,受李宗仁顧請出山輔佐

  1920年,以陳炯明為首的粵軍與桂軍鬧矛盾,粵軍提出「粵人治粵」口號,企圖將陸榮廷在粵的勢力趕出廣東,時林虎部是桂軍主力,李石愚任林虎副官。粵、桂摩擦至當年8月,戰爭終於爆發。過了一段時間,林虎看不慣時局,遂辭去軍職,憩息林泉。李石愚與林虎一樣,也對背叛孫中山革命的上層不滿,同時也辭職,解甲歸田,他回到生養他的故鄉興業石南老家,不久,即碰上粵、桂第二次戰爭失利從廣東高州敗回興業的李宗仁。
李石愚在新會時就大力支持過李宗仁剪除李耀漢的勢力,幫助他捕殺了新會縣長何瑞珊。在那個時候因林虎的關係,李石愚和李宗仁就很相熟。他們在林虎軍部經常見面,兩人在軍校時的教官又同為蔡鍔,加上,李宗仁除去何瑞珊後,任命的新縣長黎仲丹又是李石愚的姑表親戚,所以,當李宗仁敗回興業,找到也辭職在家的黎仲丹求助時,黎仲丹第一個要求就請李宗仁去向李石愚求援。當時李宗仁正不願隨長官黃業興西逃靈山,要在興業的六萬山隱藏,屯兵易幟,他這時身邊只剩下不到一千人馬,幾百條槍,無錢無糧,人生地不熟,十分窘迫,迫切需要能幫助他的人才。當黎仲丹向李宗仁提出李石愚後,李宗仁高興得連連大呼:「著,著,我怎麼竟忘了他……想不到,在此卻遇見他,是天助我也!」
李宗仁即付以行動,率著俞作柏、何武等人,騎著馬,親到楓睦村求見已是一介村民的李石愚,並說出要請他出山相助。
  起先,李石愚因已十分厭倦時局,對李宗仁的相請只是待以盛宴,給以贈金,出山之事作婉意推辭。李宗仁不死心,遂兩次三番,真誠懇請,並說出易幟屯兵養銳,伺機的目的是統一廣西,繼承孫中山的願望,進行北伐,剷除軍閥。李石愚的革命雄心本還未泯,見李宗仁十分摯誠,一番審時度勢後,遂答應出山相佐,並向李宗仁建議了以六萬山為屯兵之地,利用興業和玉林的地博物豐,民風熏治的優勢,迅速壯大隊伍的策略。
  翌日,李石愚即投入李宗仁軍旅。李宗仁如魚得水,似虎添翼,立即任命他為支隊司令兼屯兵總指揮,位置只在李宗仁一人之下,這在當時李宗仁麾下已是最高的待遇。
李石愚深受李宗仁厚待,自然十分賣力于軍務,他努力整頓軍紀,並利用自己在本地的聲望,很快取得地方勢力的支持,如興業富紳黎春三、梁權、吳祖謀、梁昆南等人的經濟資助;梁伯靄等將才的加入及武器彈藥捐助;接著他又利用黎仲丹熟悉六萬大山匪首中的一些人的關係,著力收編地方土匪武裝……經過一番慘淡經營,認真整訓,李宗仁這支敗軍成了一支新旅。在六萬山屯兵期間,經李石愚協助指揮,李宗仁部隊和粵軍作戰曾打了兩次漂亮的勝仗——
  一次是駐兵玉林的粵軍陳炯光部曾派兵試圖進犯六萬山前沿的小鎮城隍。李石愚指揮俞作柏、何武等人率部在鎮外十里處一要隘埋伏。當陳炯光先頭部隊的一個連神氣十足的進入埋伏圈時,四面槍聲大作,兩面山頭伏兵齊起,大家一齊吶喊開火,陳部被打得措手不及,一連人馬當場擊斃數十人,連長被擒,陳炯光本人被嚇得面黃耳白,掉轉馬頭倉皇逃回玉林,從此再也不敢進犯六萬山。
  第二次勝仗是次年的4月間,當時陳炯明已進軍南寧,他欲叛變孫中山,遂令在桂的粵軍撤回廣東。撤退的部隊從南寧經靈山往玉林的通州大道緩緩地走,李石愚所轄的俞作柏、李明瑞部即率精兵在興業城東十多里處,一地名為黑石嶺細水坡地方設伏,襲擊東撤粵軍的後續輜重部隊。一陣槍聲大作之後,粵軍不知底細,四散逃竄。這一仗結果粵軍大敗,押隊司令丘耀西被擊斃轎中,俞作柏、李明瑞部奪得粵軍械彈輜重不少。

  受令治理玉林,成為李宗仁得力臂膀

  1923年,李宗仁接受陳炯明的收編,從玉林移師桂平駐防。經李宗仁兩年慘淡經營的玉林成為他的經濟大支柱。主力撤走後,為了鞏固這個「大本營」,玉林成立「玉林五屬警備司令部」,司令官即是李石愚。
李宗仁將這一重擔交給李石愚,自然有他的策略用心,但最重要的是李宗仁看到了李石愚的治軍、治郡才能,他對李石愚十分倚重,可以說,他分給李石愚的權力,比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俞作柏、何武、伍廷颺等人還要重。
李石愚整治玉林十分出色,他甩開肩膀,大力發展玉林的經濟,興辦了一些企業,也發展了一些商業,做出了不少為人稱道的政績。在這段時間經他舉辦的企業除一些紗廠、布廠外,最有影響的是振華電力公司的興辦,在這以前,玉林幾乎還沒有一間像樣的電業公司,可以說是給玉林的電力業開拓了一個新紀元。
  另一件頗受當地百姓稱道的政績是經他倡導修建的一條從玉林通興業至貴縣的「貴興玉汽車公路」。這是二十年代第一條在玉林五屬中較有規模的交通要道,在這以前,玉林五屬幾乎沒有一條像樣的汽車通道。「貴興玉汽車公路」的修通,大大促進了玉林的商業和各行業的經濟發展,因而也大大促進李宗仁軍事實力的壯大和鞏固。這時的李宗仁已由原來敗退六萬山時的幾百條槍變成了好幾個縱隊成千上萬人馬,在此影響下,原和他是軍校同學的黃旭初先來投靠,接著在桂北一帶發展失利的黃紹竑、白崇禧等人也率部來聯合,這樣,新桂系的勢力終於形成,為日後扼唐(繼堯),討沈(鴻英),大敗陸榮廷、進攻南寧、統一廣西打下了基礎。
李石愚當玉林五屬司令還為李宗仁物色和扶植了一批治理人才,如玉林知事梁煥功,北流知事李伯籌,陸川知事黎仲丹,統稅局長黎協嘉,鹽稅局長黎拱光等。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李宗仁統一廣西後遍布廣西各地的治理人才,在廣西全省各地起了不小作用。
李石愚的墓碑上刻著……治軍十餘年,真誠報國,寬以馭眾,尊賢禮士,勤政恤民,歷職至少將銜中將,民國十二年,提倡興辦汽車路,工未及而內戰起……
柳州作戰負傷,住院猝死成謎團

  1925年春,雲南軍閥唐繼堯乘孫中山北上京都之機,為了佔據兩廣,爭奪廣州大元帥寶座,借口假道廣西,率滇軍大舉入侵廣西,矛頭直指柳州。
  在此情況下,李宗仁當然不讓,他一則要保護廣東革命根據地,二則也要保護廣西地盤。因此,李宗仁遂調動部屬抗拒唐繼堯的入侵。這時,李石愚所部剛剛攻克韓彩鳳等人佔據的柳州,他奉命正進駐在柳州城中。唐繼堯的大軍所指,李石愚是首當其衝。李宗仁為表示拒唐的決心,連夜下令任李石愚為前敵總指揮,責令他無論如何要頂住唐繼堯的矛頭所向。
  由於滇軍是突然性的大舉入侵,李宗仁雖已下死令給李石愚,但他的其他部隊還在別處作戰。一時還無法調集支援柳州,李石愚只得孤軍作戰。
  交戰一開始,滇軍攻勢很猛,李石愚率部拚死抵抗,雙方交戰了一天一夜,滇軍還是無法攻下柳州城,負責攻城的唐繼虞部暫停進攻,欲進行重新部置,李石愚乘這一空隙,作巡視城防工事,就在這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他在城牆上走動的身影被敵方用望遠鏡發現,敵方用幾支槍同時瞄準他,一陣槍聲響後,李石愚當場倒下……
李石愚受傷後,部屬將其搶救包紮,很快的取道運回梧州一家外國人辦的思達醫院救治。據陪醫的家屬後來回憶,李石愚在搶救之下,當時並沒有馬上死去,而是一度好轉過來,接著,傷口又漸漸癒合,將告痊癒的樣子,醫師曾高興地祝賀他不久即可出院。
  就在這個時候,一天,李石愚的同僚,一個高級將領到醫院來探視他,這將領寒暄過後說:「現省內大局已定,不久即可肅清敵軍殘餘,省政府即將成立,省長人選,同仁皆以兄台最為合適,今見兄台即快愈,請專心調養,早日出院赴任。」
李石愚當時即謙遜作答:「鄙人才疏,不足勝任,且這傷勢未知今後還能工作否?」
  這將領辭去後,法籍某醫生來給李石愚打針,就在這時候,奇特的事情發生了,好端端的李石愚,十多分鐘後,突然病情驟變,大汗淋漓,臉色鐵青,最終逐漸昏迷過去。醫院當即馬上緊急搶救,最終回天無術,一代戰將遂猝死於思達醫院。時為1925年5月3日,享年38歲。
李石愚的突然猝死,正在和唐繼堯和沈鴻英混戰中的李宗仁只道是陣上受傷送醫院不治而亡。他無暇去細查過問李石愚的死因,只是一直陪在李石愚身邊的母親和兄長李伯籌對猝死一直不解,他們多方奔走諮詢,最終也無法了解真相。李石愚,一個東征西戰,對辛亥革命有功的將領,他的死,至今還是一個謎。
李石愚死後,李宗仁從優厚恤,給予毫銀二萬元買舟扶棺回興業老家治喪,指令由軍需官黃遜智治理後事。李石愚的「玉林五屬」警備司令官則由曾其新接替,不久又改換黃旭初接任。
李石愚在李宗仁敗走興業時是李宗仁輔佐起家的得力副手,對李石愚的逝去,李宗仁自然十分傷感和惋惜,他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就這樣寫著:「……李石愚為人豪爽有俠氣,驍勇善戰,討陸討沈,無役不與,威名赫赫,勞苦功高,不竟於廣西統一之時,竟於柳州殉職……」
李石愚死後,膝下遺有三子三女。他的墓地葬在興業縣東平村的後山盆羅山。高高的拜台可以看到遠處的文筆山和興業縣城的石嶷古塔。每逢清明,家人都來拜祭英靈。
  1996年年底,本地地方政府為了緬懷先烈,撥款重修了李石愚將軍墓,新立了一座墓碑。


其實我覺得最大的差別在於思維方式
考究這個問題很簡單啊,如果你是南方人,去北方待一段時間。如果你是北方人,那就跑到南方待一段時間。
第一、個人感覺,南方人普遍不關注政治,只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
譬如我在北方跟朋友談論某一個政治熱點,北方的朋友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且大家都能聊得很嗨。但是在南方跟朋友談論,說不了兩句他們就說「管那麼多幹嘛,好好賺錢才對啊」。當然也有可能我南方的朋友不代表普遍性,但是這個還是能反映到思維方式。

第二、看打遊戲,這個其實很有意思。
在LOL沒出來的時候,北方網吧大部分人都在玩CS、CF、CSOL以及使命召喚等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而我到南方看到的都是在玩魔獸世界等RPG遊戲。是不是也能看出一點點問題呢?

第三、自古以來,北方生存環境惡劣,經常受突厥等游牧民族侵擾,幾百年下來,客觀上是不是也提高了北方人的戰鬥力?

第四、是我個人的一個想法,自秦朝以來,北方經歷了北魏、元等少數民族的統治,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雖然官方文件制止不同民族不能通婚,但是民間的互相通婚是無法徹底制止的,所以北方地區我感覺或多或少都是混血的,游牧民族的好鬥基因可能被保留下來了。當然這個只是個人看法,目前還沒有發現有關這方面的專業書籍等,如有大神,歡迎推薦,共同學習

以上,愚見,歡迎討論


感覺很簡單,打南方可以擁有更多的糧食和美女。好吧那就向南繼續打。北方,額。打下來了,美女呢?糧食呢?怎麼我還要給糧食,開始打他幹什麼?(戰爭建立在利益基礎上,南打北的收益遠低於北打南。)


題主看什麼理論都是抽象的,就一個建議,去玩光榮公司的《三國志》系列,推薦10,方便好找。

然後你就可以真切地從軍事、地理、資源等各個角度知道,從南中國拱北中國有多難了。

我玩過一次從雲南發端,統一全國,自虐啊。


水克火。


北方政權,往往是新生政權,帶有新事物的特點。而南方政權,往往是從前大一統政權南逃後的小朝廷,屬於舊事物,其本身原有的矛盾沒有解決,南渡以後又增加不少矛盾。
新事物取代舊事物,如是而已。
反觀南方戰勝北方的例子,其實也是新事物戰勝舊事物的過程。


南方的興起,是明朝以後的事情了,真正興旺,要到鴉片戰爭及以後,所以,歷史上,北方戰勝南方很正常。


朱重八人家表示不服


第一,氣候,北方氣候寒冷乾旱,遇到乾旱的年份,生存壓力逼著北方人向南打
第二,戰馬,眾所周知冷兵器時代騎兵的威力,但是江南的戰馬體型小,耐力也不足,但是北方的戰馬尤其河套地區的戰馬戰鬥力極強,譬如南方漢王朝打不過北方漢王朝,北方往往打不過再往北的少數民族


推薦閱讀: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戰爭 | 國家統一 | 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