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其實是由基因決定的?

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第一次性行為的年齡 - 趣味研究專區 - 生物谷

看到這個新聞覺得有些驚訝,同時也好奇生活中還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其實是由基因決定的?


吸血鬼的故事可能起源於一類罕見的遺傳疾病——先天性卟啉症(Congenital Porphyria)

卟啉症是一類血液疾病。它有好幾種分型,但所有的卟啉症都有一個共同病理機制,即血紅素合成障礙。血紅素(Heme)的合成一共有8個生化步驟,假設任何一個步驟出了差錯,比如編碼合成通路的酶的基因突變了,或者被環境毒素給抑制了,就會導致血紅素的合成受阻,同時其中間產物,即卟啉類物質,會累積到較高的濃度。而這些卟啉物質在接受陽光尤其是紫外線的照射後,會被激活成具有腐蝕性的毒素,從而摧毀周遭組織。

因此,卟啉症患者的兩個顯著特點是:貧血,畏光。血紅素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分,因此血紅素合成障礙,就會導致貧血,這點很好理解。而當陽光激活了在皮膚中過度累積卟啉物質,就會導致患者的皮膚起泡、潰爛,疼痛難忍。就算是陰天,紫外線的劑量也足以摧毀他們的皮膚。因此,卟啉症患者只能在夜間出沒室外。

目前緩解卟啉症癥狀的其中一個手段是輸血。第一,輸血本身能夠緩解貧血癥狀。第二,輸血帶來的額外血紅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饋抑制內源性的血紅素合成通路,從而降低卟啉類物質的堆積。

有趣的是,血紅素是可以通過腸道來吸收的。雖然目前缺乏文獻支持,但是從理論上講,吸血本身是有可能緩解卟啉症癥狀的。所以保不準有哪位罹患了卟啉症的先人,真的採取了吸血的手段來治病。

不過,卟啉症患者本身並沒有吸血的衝動。但是,如果把以上的一些關鍵片語合起來:「見光死」,「夜間行動」,「貧血」,「吸血可能緩解癥狀」……這些都足以讓腦洞大開的民間藝術家加工出吸血鬼的形象。

講了半天,到最後扣一下題,講講基因。正如開頭第一句中的「遺傳病」「先天性」這兩個詞所提示的,卟啉症,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的。前面講了,血紅素的合成需要8個步驟,即8種酶:ALAD,ALAS2,CPOX,FECH,HMBS,PPOX,UROD,UROS。這其中任何一個基因發生功能缺失性突變,都會導致卟啉症。突變的基因的不同,和突變類型的不同,癥狀的嚴重性也是不同的。近年來還發現了一些新的卟啉症相關基因的突變。這些新鑒定的基因本身不直接參与血紅素的代謝,但卻能調控上述那8個基因/蛋白。

儘管吸血鬼是虛構的,但卟啉症患者卻是真實存在的。由於比較罕見,因此卟啉症並不似癌症、心血管疾病那般受到重視。因此,當下的治療手段也比較有限。除了輸血之外,目前另外一個選項是輸氯高鐵血紅素,其藥理機制和直接輸血是基本一致的。同時,還建議卟啉症患者避免攝入含硫量高的食物,因為會加劇癥狀,這其中就包括了蒜頭(又一個和吸血鬼形象吻合的坑)。

希望未來某天能夠研發出更加有效的治療手段,讓卟啉症患者也能夠生活在陽光之中。


一部分男運動員使用興奮劑很難查出來。
一般來說,男性運動員的常見興奮劑之一是天然睾酮。以前的什麼勃龍之類的由於肝毒性比較大且容易查出來,早就被淘汰了。
很簡單粗暴,睾酮皮下注射,每幾天一次。麻煩是麻煩點,但是因為睾酮是天然的,所以很難查有沒有額外使用,也就是很難查有沒有打興奮劑。
一般來說反興奮劑組織查睾酮濫用的方法是尿檢,查運動員裡面睾酮和表睾酮的比例。

人體內從睾酮前體到睾酮的合成過程中還會產生一個睾酮的手性衍生物表睾酮。表睾酮沒有活性,理論上在尿液中和睾酮的比例是1:1。為了避免誤傷天賦異稟的選手, 反興奮劑組織把紅線劃在1:4。 也就是說 尿中睾酮殘留可以比表睾酮多3倍,再高就認為這人打了雄激素了,轉用成本較高但是更不準的方法複查。

然而70%以上的東亞人種缺乏一個酶,導致一系列複雜的後續反應,最終導致尿液中的睾酮很少,生理狀態下表睾酮和睾酮的比值僅為1:0.2,而且波動比較大。 即使剛注射完睾酮,這個比值也不高於1:1。高加索裔及非裔缺乏這個酶的比例大概是10-20%。


為什麼有的人會特別討厭吃香菜? | 果殼網移動版

有一個對於歐洲人的對於香菜的喜好的研究
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
Nicholas Eriksson, Shirley Wu, Chuong B. Do, Amy K. Kiefer, Joyce Y. Tung, Joanna L. Mountain, David A. Hinds, Uta Francke
這篇文章中說到人的11號染色體上的位點rs72921001有A,就不會討厭香菜。

吃不了「苦」,怪你的基因 | 科學人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類似的,和一個人是否討厭蔬菜有關的基因,還有TAS2R38,這個基因上具有突變的人品嘗十字花科蔬菜會有苦味。


中國人習慣晚上洗澡,而西方人習慣早上洗澡。

因爲ABCC11基因,中國人有90%左右在其上的rs17822931的位點是TT基因型,就行表現出乾耳垢、少初乳、不容易有狐臭。而西方99%的人這個位點是CC或CT基因型,表現爲溼耳垢、多初乳、容易有狐臭。

狐臭(underarm odor)就是腋窩下在出汗時,尤其是夏天,會散發出強烈的氣味。其原因仍然是因爲ABCC11基因表達的轉運蛋白負責腋窩下的大汗腺的細胞分泌脂肪酸類物質。這些脂肪酸本身氣味並不大,但對一些細菌是天然美味,它們降解的產物是一些小分子的有機物,就是狐臭的根源。對於乾耳垢的人來說,因爲腋下脂肪酸分泌少,細菌也長得慢,可能哪怕幾天不洗澡也不會有狐臭。但對於溼耳垢的人來說,在熱天,可能只需要半天狐臭就會出現。因爲狐臭的味道不是人體自己分泌的,而是細菌降解所致,因此避免出汗,或對腋窩的清潔防止細菌的滋生都是能夠有效防止狐臭的產生的。洗澡不僅能去掉氣味本身,也能除掉附生在腋窩的細菌,而細菌繁殖起來還是需要一定時閒的。我注意到,中國人通常都是晚上洗澡,正好除去一天的灰塵乾乾淨淨睡覺。而歐洲人卻一般都是早起洗澡。我想歐洲人的溼耳垢比例可能是個重要原因,如果晚上洗澡而早上不洗,晚上腋窩的汗液在上午也許就能讓細菌長起來而造成狐臭了。

全文見此:

《人類學雜記--29. 耳屎、初乳和狐狸精》


謝邀。
其實你喜歡一個人是受基因影響的。(不是完全由基因決定,基因是影響因素之一)

有個很好玩的東西,叫做「genepartner」,大致是利用基因去相親。

不記得是在哪個記錄片裡面最先看到的,大致是說發現了免疫系統不同的人會有很大的概率相互喜歡。

紀錄片名稱:national.geographic.naked.science.whats.sexy
謝謝@謝昀辰

當時他們的實驗是讓一群打籃球的男生在操場上盡情發揮,最後拿著他們被汗水濕透的衣服放到實驗室,標上序號,讓不同的女孩子去聞,選出她們認為氣味最好的一件衣服。(好吧,講道理我覺得汗水味都很難聞╮( ̄▽ ̄"")╭)

之後他們再將女孩子和相應序號衣服的主人匹配,發現他們的免疫系統不同,而且相比於其他人更容易喜歡上對方,解釋是這樣不同免疫系統的人生出的後代會有更好的免疫系統。

現在這個技術已經上市並有相應公司了,下面是網址:http://www.genepartner.com/index.php/aboutgenepartner

其中的截圖:

大致是說:
為什麼基因的契合度很重要呢?
因為基因高度契合的人會讓我們與他們擦出火花。這是因為當我們的免疫系統與他人和諧契合的時候,我們的機體將會產生反應。基因的契合將導致:
增加形成長時間的成功關係的概率;
更讓人滿意的性生活;
更高的受精率。

鄙人才疏學淺,麻煩大神們斧正了,謝謝~^ ^


日本的現代周刊曾經總結過基因對人不同方面的影響程度。評價值1~5星,星級越大跟基因越相關。下面摘取部分總結:

先來看臉:

·眼睛大小:☆ (基因影響力較高)
單雙眼皮由基因決定,雖然雙眼皮是顯性基因,但是父母雙方的都是雙眼皮也可能生出單眼皮的小孩。

·鼻樑高低:☆ (基因影響力較高)
非常受基因影響的性狀,寒冷地區的人為了加熱空氣鼻子變得很高,炎熱地區的人剛好相反。(培根註:此解釋存疑)

·面部輪廓:☆ (基因影響力較高)
臉是否寬,頭的大小,輪廓都很容易受父母基因影響。

·聲音:☆☆ (基因影響力中等)
嘴巴喉嚨,以及聲帶的形狀等都是基因影響,所以聲音和父母,兄弟接近的可能性很高。

·禿頂: (基因影響力極高)
非常明確有關聯,已經發現了幾個影響禿頂的基因。

·腿長:☆ (基因影響力較高)
骨格,身高非常受基因影響,腿長也是。

·肥胖:☆ (基因影響力較高)
體格受基因影響較大,但是成人之後飲食習慣影響更大。

·巨乳: (基因影響力極高)
第二性徵發育期和荷爾蒙平衡都受基因影響,所以乳房的大小基本是靠基因決定。

·生殖器:☆☆☆ (基因影響力較低)
用鼻子的大小來判斷生殖器大小基本沒有根據,胎兒時期的荷爾蒙量影響最大。

傾向方面:

·左撇子:☆☆☆☆☆ (不受基因影響)
完全不受基因影響。(培根註:關於左撇子還是右撇子,形成原因有很多,大部分認為是胎兒時期的姿勢影響)

·酗酒:☆☆ (基因影響力中等)
基因影響的不僅是分解酒精的能力,連是否上癮都跟基因有關。

·抽煙:☆ (基因影響力較高)
對於尼古丁的上癮程度由基因決定,特別是男性50-60%都受基因影響。

·路盲:☆ (基因影響力較高)
自己的所在位置和方向所需要的空間認識能力,跟幾何學能力相關,受基因影響力較大。

·恐高症:☆☆☆☆ (基因影響力極低)
基本跟基因沒有關係,應該是過去經歷過的恐怖體驗的影響。

智力方面:

·記憶力:☆☆ (基因影響力中等)
短期記憶可以通過鍛煉增強,長期記憶首基因影響大。

·數學能力:☆ (基因影響力較高)
空間認識能力要比計算能力更受基因影響。當然應付考試級別的數學記憶力也很重要。

·語言能力:☆☆☆ (基因影響力較低)
跟記憶力比較接近,並不需要特別的才。越早進入學習環境越好。

·IQ:☆☆ (基因影響力中等)
雖然可以確定和遺傳有關,但是太多的基因有關聯很難確定是哪一個。至今沒有發現「IQ基因」

體能方面:

·奔跑速度:☆ (基因影響力較高)
基因決定了人是適合長跑還是短跑,短跑型的人鍛煉後可以長跑,但是反過來就不行。

·跳躍能力:☆ (基因影響力較高)
和奔跑速度一樣,基因決定了人可以在肌肉和瞬間爆發力方面是否優秀。

·球技:☆☆☆ (基因影響力較低)
雖然運動能力、肌肉能力和體格受基因影響,但是技術完全是後天的。

·平衡感:☆☆☆ (基因影響力較低)
在動物實驗中,研究者有通過基因治療恢復了平衡感,所以可能有一些聯繫。

·動視能力:☆☆☆☆ (基因影響力極低)
可能是過去研究比較少,這個能力跟基因的聯繫還不明確。但是通過訓練是可以提高的。

·游泳能力:☆☆ (基因影響力中等)
肌肉多的人就算肺里吸滿空氣也會沉下去,游泳能力和基因的關聯還不明確。

下面是日文原版:


PS:剛剛更新了兩個很重要的字:文末的「也許我們會邀請你來體驗」-? 「也許我們會邀請你來免費體驗!」

要不要贊一下?:)


這個問題,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現在的數據科學家等等學科都在研究。

我們來先看看心理學家精心設計的這些實驗:

一個從一出生就被領養的人,在什麼情況下可能出現犯罪行為?

親生父母犯過罪還是養父母犯過罪?

數據是這樣的:收養自己的家庭有罪犯,與自己的犯罪相關性為14.7%,而出生家庭有罪犯,這種相關將高達20%。

《先天後天》,作者: [英] 馬特·里德利,機械工業出版社
Tehrani, J., Brennan, P., Hodgins, S. et al.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1998) 33(Suppl 1): S81.

另一個數據:一個人結婚後,有多大幾率會離婚?

親生父母離婚與他離婚的相關度大約是30%。如果他有一個雙胞胎兄弟離婚,這種相關性會上升至50%。如果是非雙胞胎兄弟,對他的影響與親生父母是大致相同的。而如果是他的養父母離婚,則對他的婚姻狀況沒有任何預測意義。

Jerskey BA, Panizzon MS, Jacobson KC, et al. Marriage and Divorce: A genetic perspectiv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0;49(5):473-478. doi:10.1016/j.paid.2010.05.007.

這些行為受天生遺傳的影響是不是比你想的大?

事實上,在生活體驗中,你總是和跟自己基因相似的人從小就生活在一起,因此,從來沒有機會把「環境」和「基因」的影響徹底剝離開。加上我們常常過於強調「人定勝天」的努力,也常常忽略了先天配置在生活中發揮的作用。

比如有篇很火的文章——《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去拼天賦》,從題目中看,該作者認為天賦存在個人差異,努力是不存在個人差異的,所以每個人只要想就能達到同樣的努力程度。

然後他舉出一些完全可以通過努力做到的小事:

做學生時,做到準時上下課,按時完成作業。
畢業面試時,穿不起名牌衣服,就把自己打扮得乾淨清爽,做到準時赴會。
參加工作,寫郵件時,注意書寫格式,分段清楚,意思表達明白。
老闆安排事情時,多問幾句,問清楚再行動;老闆要求你彙報工作時,及時給予回應。

這種「小事」真得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么?慢著,我們得追問一下,什麼叫「努力」。

在心理學上,我們把這種品質稱為「自控力」,一個有自控力的人,被刻畫為「遵守規範的,剋制不合適行為的,持續行動以達成目標的。」

一個有自控力的人,在學校會是好學生,參加工作後會是好員工,就像這篇文章中說的那樣,在細節中能體現出自己的努力。

非常遺憾的是,努力背後也存在先天基因的影響,行為遺傳學研究表明,自控力大約40%到56%來自遺傳的影響(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Levels of Self-Control and Delinquent Peer Affiliation)。此外,這篇文章還提到了「整潔有序」、「善於溝通」等似乎很容易做到的「小事」。研究發現,這兩件小事受遺傳影響分別約為49%和48%~74%。

這篇文章的作者一定沒有學過行為遺傳學,不然這篇文章題目就會變成「以大多數人努力天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其他天賦」了。

是時候,真正了解你生命里最獨一無二也是最大的密碼厙-DNA了

人的DNA是長長的雙螺旋鏈條結構,一對鹼基則是連接兩根長鏈的梯子,也是對每條DNA編碼的基本單位。DNA的鹼基共有四種,我們用ATCG四個字母來指代。

每個人的DNA中有30億個鹼基對,所謂的全基因組測序,就是把整條DNA上所有的鹼基序列都測量出來。為了保證準確度,通常要測十遍以上。以ATCG為基本單位來存儲這些信息,一個人的DNA數據量有幾十G。

在整條DNA上,定義人與人之間差異的鹼基對已知的有一千萬個以上,其中在人群中比較常見的變異有幾百萬個。所以,獲得基因信息最具性價比的做法,就是直接測量這些已知的變異,來定義人與人之間的區別。

基因測序能告訴我們什麼?

最簡單的應用,就是確定一個人的身份。因為除了同卵雙胞胎之外,你和另一個人擁有完全一樣的DNA序列的可能性幾乎為0。美國FBI研發出的「基因身份證」,只需要檢測幾個被精心挑選的基因位點,就可以給每個人賦予一串獨一無二的數字,據此識別和比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基因位點D3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18S51D5S818類型15, 1816, 1619, 2412, 1329, 3112, 1311, 13人群頻率8.2%4.4%1.7%9.9%2.3%4.3%13%
基因位點D13S317D7S820D16S539THO1TPOXCSF1POAMEL類型11, 1110, 1011, 119, 9.38, 811, 11X Y人群頻率1.2%6.3%9.5%9.6%3.52%7.2%(男性)

這是一個美國人在13個一般選點和1個性別指標上的檢測結果。進行概率連乘可以發現,出現這一特徵的人在高加索人群中不到千萬億分之一(1.3*10^-16)

Polderman, T. J., Benyamin, B., De Leeuw, C., Sullivan, P. F., Van Bochoven, A., Visscher, P. M., Posthuma, D. (2015). Meta-analysis of the heritability of human traits based on fifty years of twin studies. Nature Genetics, 47(7), 702-709.

對,有了DNA數據之後,每個人都是這麼特別。也唯有DNA的數據,能夠充分刻畫每個人的特別。

除了確認身份之外,DNA中還蘊藏了關於我們身體和行為的秘密。其中最為我們熟知的,就是遺傳病檢測。

我們可以把疾病粗略分成兩種,

  • 一種是有單個基因突變決定的疾病;
  • 另一種是由多個基因突變以及環境生活方式共同決定的疾病。針對遺傳病的診斷,主要是前一種。

例如,有一種無藥可救的運動神經遺傳病,叫亨廷頓舞蹈症。亨廷頓舞蹈症一般中年發病,起初為不自主產生舞蹈動作,然後逐漸喪失說話,思考,行動,吞咽能力,患者會在10到20年內死亡。

亨廷頓舞蹈症是單個基因變異決定的,父母只要有一方得病,子女患病的概率即為50%。有家族病史的人,很容易通過基因檢測,知道自己是否攜帶這一可怕的致命突變。在這種情況下,基因檢測變得非常殘忍:一旦確定,就會處於知道自己隨時可能發病,但又無能為力的狀態。

幸運的是,除了極少的幾種罕見遺傳病,人生的大部分軌跡,雖然都受到遺傳傾向的影響,但並不是完全由基因決定的。

那麼,到底是哪些基因在起作用?在最近的十幾年內,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從數千萬美元降低到一千美元之內,這為科學家從分子層面尋找基因與現狀的關聯提供了技術支持。

有一些關聯迅速得到確認:

決定腋臭有無的是ABCC11基因,主要和大汗腺分泌的一種膜蛋白有關,

這一基因rs17822931位點只要攜帶C型,就有95%的可能性會有腋臭。

決定喝酒後會不會臉紅的是ADH1B和ALDH2基因,這兩個基因的變異會影響乙醛在體內的積累,

rs1229984位點T型和rs671位點A型的人,有90%的可能性喝酒更容易臉紅。

以上詳見參考文獻 123

而大部分複雜的身體和行為特徵,例如是否容易發胖,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並不是由單個基因上的單個鹼基決定的,而是多個基因上多個位點的共同影響。此外,後天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的現狀表現。

這裡有一個列表:

? 幾乎完全由遺傳決定的性狀,包括你的臉型,發色,體味,對酒精的敏感性。

? 絕大部分由遺傳決定的性狀,包括你的身高,是否容易發胖,注意力是否集中。

? 對大部分心理特徵來說,遺傳約決定其中的一半。例如,抑鬱傾向,焦慮傾向,人格特點。

? 對運動能力來說,先天和後天的作用也各佔一半,但你能達到的能力上限,則主要由基因決定。

? 對很多常見病和慢性病來說,遺傳的作用要小於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作用。例如,高血壓,中風,還有大部分類型的癌症。

? 當然也有些特點主要是由環境決定的,例如宗教信仰,政治傾向,以及幽默感。

環境對某個特性的影響的程度,我們稱之為「遺傳率」。遺傳率的變化範圍從0到100%。雖然我們可以估算出每個特點大致的遺傳率,但遺傳率事實上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比例,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狀態。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在一個貧富差異很大的社會裡,環境對人的影響會被放大,而基因對人的影響會變小。

肥胖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朝鮮的胖子主要集中在金氏家族裡。大饑荒時代,肥胖往往也是富裕階層的象徵。環境對肥胖的影響壓倒了基因的作用。在這樣的社會裡,肥胖的遺傳率可能不會超過30%。

現在中國一線城市的胖子,都是先天更熱愛高熱量飲食,更易囤積脂肪的人。也就是大家都有能力吃飽的時候,基因在發胖中的作用才會更顯著的體現出來。這樣的社會裡,肥胖的遺傳率會高達70%。

另外,環境在人一生髮展中的影響,也是動態的。例如,親生父母很聰明的孩子,被一對天資愚鈍的父母領養,他小時候可能不容易成為一個出色的學生,但中年以後很可能會從事對智力水平要求高的工作。

很多研究都指向共同的結論:基因的作用隨年紀增長變大。這聽起來有點違背常識。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小時候,人很難自主選擇環境,而年紀越大,你面臨的自主選擇的機會越多,而驅使你做出選擇的,可能是你的基因。

擅長學習的基因會把一個人更多地領到圖書館,而擅長運動的基因則會把人帶到運動場。

相信很多人已經急不可耐想通過基因檢測來了解自己了。

市面上已經有不少號稱可以做到這一點的產品:

「長大能夠當領導查查基因早知道」
「你為啥一直單身,都是基因的錯!單身基因」
「網癮基因檢測」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
「3歲可測早戀基因?」
真的有「xx基因」嗎?

針對複雜特質與遺傳之間關係的研究已經進行了幾十年,全基因組的研究也已經做了近十年,答案有點令人失望:沒有一種複雜特質的現狀是由單個基因甚至單個鹼基決定的,多個基因上的鹼基組合方式會怎樣影響性格與心理,這樣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在這個領域尚未成熟的時候,只使用個人的基因數據,得出的結論可能是不準確的,甚至自相矛盾的。例如,各色的CEO郭婷婷曾經體驗過接受了一個營養健康類的基因測試,給她出具的檢測結果是:極易發胖體質。她看到報告非常驚訝。因為郭婷婷其實是個飯量很大,熱愛夜宵的人,無鍛煉習慣,但一直都沒有變胖過,身高170,體重105斤,BMI一直在偏瘦的區間,體脂率20%,在女性中也是偏低的,所有的體檢報告都建議我,應該加強營養和鍛煉,增一些重。為什麼基因報告卻給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郭婷婷仔細看了一下他們的分析報告,發現是因為她被評估為攜帶「情緒性進食」和「作息紊亂」兩種風險基因,即使我同時有「無遺傳性肥胖」和「脂肪代謝能力強」這兩個結論,最後給出的綜合評估依然是「高風險」。

這種解讀會給人造成誤導和困惑。這說明,儘管肥胖大部分由先天因素決定,但影響肥胖的因素非常多,現有的研究不足以得出精確的綜合結論。基因檢測是「測不準」的,這句話應該寫在每個基因解讀報告的顯著位置。

那麼,怎麼才能讓基因檢測結論越來越准呢?——途徑只有一種,不斷擴大研究樣本量,不斷獲得用戶更豐富的數據,繼續進行基因與現狀的關聯分析,不斷從中發現新結論,這也是美國的「精準醫療計劃」,現在叫做「all of us」計劃致力於實現的目標。精準醫療,現在是一個美好的目標,離實現還有一段距離。

各色也在做這樣的事。通過獲得用戶的現狀表現數據,可以用來不斷修正現有演算法,使結論更加準確完善。這些信息不但可以不斷完善我們的資料庫,讓演算法預測力更高。並且,這些數據會成為給用戶做出綜合評價的重要參考。

所以各色除了提供基因檢測,也提供了各種可以用來評估現狀的專業工具。各色想做的是「以基因檢測為起點,了解何以造就現在的你,幫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我們非常不提倡用「天賦」來形容基因檢測結果。我們也明確說明,各色服務對象只針對充分理解基因檢測局限性,完全出於主動探索精神進行檢測的成年人。我們希望每個用戶都作為推動這個領域研究進程的一個部分,深度參與這件事。我們不建議給兒童進行這樣的測試。

正是因為各色的用戶深度參與了這個好玩的探索過程,各色也有幸聽到了很多故事,這些故事大大拓展了我們對人類多樣性的認識。

結婚前,我每年會丟2.5部手機,請警察上門幫助開鎖3次。有一回,警察一周之內兩次上門,幸好有個天使化成保安及時安慰我——他說,我小區有人三天之內丟了兩次鑰匙。

每月還房貸,我總要等到銀行電話催促之後,結果我申請信用卡被拒。因為總是嫌提前訂票麻煩,有一年我在南行的火車上度過除夕。

我太太說,「那年五月份我們就已經裝修好了房子,但是他拖到12月還不去領結婚證。我當時特別生氣,說再不領證就不結婚了。」幸運的是,太太的話還是有效的,我總算沒有因為拖延而結不成婚。

——大象公會創始人黃章晉 基因標籤:最易分心 現狀標籤:最易分心

朋友里誰高誰胖,誰戴眼鏡誰頭髮長,我統統不記得。看到一段日子沒見的朋友,我會驚呼「XX,你居然這麼高!」「谷大白話戴眼鏡嗎?」「戴吧」,我不很確定,轉頭去翻他的朋友圈,「啊,戴,這次對了。」

我前夫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痹,一條腿粗一條腿細,結婚四年有一次他躺著我在床角一個角度靠著,突然驚呼,啊,你兩條腿不一般兒粗。他非常傷心,說公司來了個會計第一天就看出來了,我們都結婚四年了……

——菠蘿科學獎策劃 王丫米 基因標籤:比較健忘 現狀標籤:特別健忘

我和我男朋友在一起七年了,本科的時候因為都比較忙,每次見面都要掐表計時,後來養成習慣了,一見面就想控制時間。每次見15-30分鐘,見完了就回各自的自習室學習,不然太浪費時間。

我不會帶他參加我的私人聚會。不希望他認識我的其他朋友。我只能接受他認識我爸媽,別的就不想讓過多參與了。之前他和他爸媽參加了我奶奶的葬禮,這個我本應該感激的事情,卻讓我很懊惱。男朋友關注了我的微博,被我發現之後,就把他拉黑了。我對他暴露得已經足夠多了。

我一想到以後住在一起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生活就很恐懼。我跟他說過,如果同居,一定要有兩個獨立的房間,不能長時間黏在一起,但是可以一起睡覺。

——心理學在博士 付小姐 基因標籤:戀愛超難 現狀標籤:戀愛較難

我很反感 Google 在辦公室里裝滑梯、辟咖啡間、設遊戲室的行為。辦公室有且只有一個作用——辦公。我特別不主張在辦公室里弄什麼健身器材,吃零食也不行。我只能接受你坐在電腦前,仔細盯著屏幕,無視身邊一切。

上班前,我必須把自己從頭到腳再到心情都拾掇好,就跟古人進山一定要焚香禱告沐浴更衣一樣。因為我要創造一個未知的東西,我必須虔誠,可能也是有病。

我無法接受四五個小時以開會為名義的吹牛大會:「還有沒有正事?沒有我先走了,有的話趕緊。」工作時間,看見員工玩手機或閑聊,我會有直接開除的衝動。以前沒當老闆時,遇到過這種人,我就崩潰了,晚上都睡不著覺。不符合我辦公要求的人太多,所以當初給老闆提要求,必須給我單獨的辦公室。

——知名設計師 nod young 基因標籤:盡責性較高 現狀標籤:盡責性最高

這是部分目前各色提供的檢測項目截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這裡查看全部測試在其中大部分項目上,你都可以同時了解自己的先天傾向與現狀表現。

各色也期待你的「各色故事」,你身上最「各色」,最「獨一無二」的事情是什麼?

也許各色會邀請你來免費體驗我們的服務。


參考書目:

《先天後天》,作者: [英] 馬特·里德利,機械工業出版社

《基因與人格》,作者: [美] 蘭迪·拉森等著,人民郵電出版社

Beaver, K. M., Schutt, J. E., Boutwell, B. B., Ratchford, M., Roberts, K., Barnes, J. C. (2009).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levels of self-control and delinquent peer affiliation. Criminal Justice Behavior,36(1), 41-60.

Terracciano, A., Sanna, S., Uda, M., Deiana, B., Usala, G., Busonero, F., et al. (2010).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can for fiv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Molecular psychiatry, 15(6), 647-656.

Walum, H., Lichtenstein, P., Neiderhiser, J. M., Reiss, D., Ganiban, J. M., Spotts, E. L., . . . Westberg, L. (2012). Variation in the oxytocin receptor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pair-bonding and social behavior. Biological psychiatry, 71(5), 419-426.

1.Agarwal, D. P. (2001).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alcohol metabolizing enzymes. Pathologie Biologie,49(9), 703-709.

2 Harker, M., Carvell, A. M., Marti, V. P., Riazanskaia, S., Kelso, H., Taylor, D., … Kirk, J. M. (2014). Functional characterisation of a SNP in the ABCC11 allele—effects on axillary skin metabolism, odour generation and associated behaviours.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73(1), 23-30.

3 Ohashi, J., Naka, I., Tsuchiya, N. (2011). The impact of natural selection on an ABCC11 SNP determining earwax type.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8(1), 849-857.

Polderman, T. J., Benyamin, B., De Leeuw, C., Sullivan, P. F., Van Bochoven, A., Visscher, P. M., Posthuma, D. (2015). Meta-analysis of the heritability of human traits based on fifty years of twin studies. Nature Genetics, 47(7), 702-709.


中國人不怎麼喜歡香水,或者說是香水不是那麼普及,是因為東亞人種沒有特殊體味。

這個是由基因決定的。


香菜,有的人吃香菜覺得像是吃肥皂,這就是基因決定的


謝邀。

特意去查了一下這篇文章並粗略看了一下 Physical and neuro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reproductive onset and success

本文中並沒有「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第一次性行為的年齡」這樣的表述。

實際上,文章中描述的是一些基因影響了生理特徵(比如青春期啟動時機)或者個性特徵。而這些基因在人第一次性行為年齡的差異中起到了作用。也就是說,基因通過影響生理特徵和個性特徵從而影響了人第一次性行為的年齡。

文章也強調他人既往的研究中將第一次性行為年齡的影響因素局限於社會因素(家庭,教育,宗教等等),這項研究只是補充了基因這一影響因素。

另外,文章中多次提到一些相關,但是,相關不等於因果。

也就是說,媒體報道的「很大程度上決定」這樣的表述是欠妥的。

回答得很粗略,抱歉。


我外婆吃東西很容易被嗆到,我大姨也是,媽媽也是。

她們的老公們都以為她們是吃貨,生怕好吃的被搶光才會這樣。於是都對她們提出過嚴厲批評,教導她們要做溫柔賢淑的小公舉。

後來有一年過年三個女人聚在一起,此起彼伏地被嗆。我們才知道這估計就是遺傳。

我最近發現我也開始這樣了,即使很慢地喝東西,也會覺得水無法完全被吞咽進食管,而是跑偏到了氣管里去。吃糕餅類的東西就更不行了,碎屑一定會把我嗆死。約會很容易噴別人一臉哈哈哈哈!


我懷疑我們的會厭軟骨無法完全蓋住氣管。有機會我要去拍個片看看。


外耳道多毛症

該疾病(或者說性狀)是Y染色體遺傳病,也就是說,只在家庭男性成員之間遺傳,父傳子,子傳孫,子孫萬代,千秋萬世!

家庭男性成員在初生時外耳道即有一定數量和長度絨毛,而隨著年齡增長,毛髮逐漸會變硬,顏色也會加深,甚至有些人的毛髮會與鬍鬚連為一體,活像毛人。。


最後,上圖


既然被邀請了,就隨便答一發吧。

其實我覺得所謂「基因決定」從某種意義上是被過度解讀了。「決定」和「影響」是有區別的。譬如題主所給出的例子,遺傳因素對於初次性行為年齡差異的影響佔到25%,在僅僅依靠關聯研究,連機理都不清楚的情況下,說是「基因決定的」恐怕有所不妥吧。。。

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喝酒臉紅?

有的人喝酒臉紅,有的人喝酒臉不變色。臉紅的人未必不能喝酒,不變色的人也未必能喝酒。我記得小時候權延赤寫周恩來喝酒的故事的時候提到這一茬,還是感覺蠻玄妙的。

眾所周知,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首先是經由乙醇脫氫酶催化成為乙醛,然後再經由乙醛脫氫酶催化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不過東亞人普遍具有乙醛脫氫酶基因的缺陷,體內乙醛脫氫酶水平較低,於是喝酒過後體內乙醛濃度上升,於是頭暈,臉紅。這就是喝酒臉紅的人。喝酒臉不變色的人有兩種可能,一則兩種酶水平都高,這便是所謂「很能喝酒」的人,再者兩種酶水平都低,雖然也面不改色——

當然,後來在某個行為遺傳學的課上,教師為了說明「沒有絕對的好基因與壞基因」,就舉了這個例子:

「雖然東亞人由於這樣的基因缺陷,導致一喝酒就會噁心、臉紅,可是這樣的缺陷恰恰導致他們不容易像歐洲人一樣酗酒,反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

當然,這是個洋人教師。我想,他大概沒聽說過天朝的酒桌文化。


考慮是否有家族遺傳病也是結婚前必須要了解的。
眼科來講,紅綠色盲色弱、高度近視、原發性眼球震顫、先天性青光眼、視網膜色素變性等等,都和遺傳有關。
很多人對近視遺傳的問題有分歧,但是我在這裡要說的是高度近視,高度近視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學研究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個高度近視的候選基因及位點被發現,以及有關高度近視的遺傳方式、候選基因與位點以及分子遺傳學研究方法也都有論文的發表。
《中國實用眼科雜誌》2016年中就有一篇可以參考。


前幾天聽我們院劉醫生講了一堂關於視網膜色素變性的課,這種疾病的損害完全不亞於高度近視帶來的併發症,包括夜盲、色覺異常、進行性視野縮小。
視網膜色素變性的病因:

眼科中的遺傳病就不少,可見基因遺傳病不容小覷!


基因是個筐,啥都往裡裝。

進化是個筐,啥都可以裝。

上火是個筐,人都可以裝。

過敏是個筐,不服都能裝。

外事不決問進化,內事不決問基因:

我好奇的是,有什麼是跟基因沒關係的?


彈鋼琴折指!

作為練了12年琴的老手直到現在也改不掉折指的毛病,手指第一關節柔若無骨,以至於我彈琴都是靠砸才能出音量
後來我發現我老媽和姥姥都有關節過度活動的毛病,我是最重的一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permobility_(joints)

沒錯就是這玩意兒,遺傳的,很多人都有,但由於大多數人癥狀輕且不為人所知所以很少人發現
你們可以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


狐臭是基因決定的,但其實狐臭是人類自帶基因,而沒有狐臭的才是變種人。在人類遷徙到亞洲後,第16號染色體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發生基因突變,導致大汗腺減少分泌。所以黃種人狐臭比例極低,而所有其他人種都帶著傳承了幾百萬年的狐臭基因。也是為什麼白人需要香水,印度人需要香料的原因。


雲康寶前來答一發!

吃瘦子的屎能減肥!!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刺!不!刺!激!!!!

眾所周知,人出生時的胖瘦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基因影響的,

同時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後天形成,

據一項發表在《科學》上的研究顯示,你們沒事能研究點有用的嗎啊喂!!

將瘦子體內的腸道菌落,移植到胖子的腸道中,

可以重塑腸道的消化和營養吸收機制,達到減肥的目的。

雖然說是吃屎,但實際上肯定不是直接吃屎,而是提取糞便中的細菌,

進而改善肥胖體質人群的腸道環境。

當然目前只有可憐的小白鼠享受過這種「福利」。

據說米國已經有人開始研製這種「糞菌膠囊」,

不過即使是膠囊,也感覺怪怪的,不還是出自別人的屎嗎。

不說了,吃屎能減肥這事,讓我很惶恐啊,

我去跑步了,乖乖滴,運動減脂更舒服一些,別天天凈想些歪門邪道!!!


...謝邀。

看過一本很有意思的書《自私的基因》。

重點在於他講得很有道理!

人類的所有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均為基因作祟。

生存和繁衍是永恆的追求,人類只是基因的容器而已。

所以,都已經是作為一個容器了,還有什麼是意想不到的... ...


暴力。

在2009年,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犯罪學家Kevin Beaver指出,攜帶MAOA-L基因的男性比非攜帶者更有可能選擇加入幫派。同年,McDermott和四位同事的研究表明,MAOA-L基因攜帶者比非攜帶者更傾向於實施『行為侵犯』。因此MAOA-L又被戲稱為『Warrior Gene』(鬥士基因)。

所以,基因可以一定程度上決定易怒傾向和攻擊傾向,進而增加暴力的可能性。

(PS:反對這種說法的學者也很多。)


推薦閱讀:

整容看得出來嗎?
向日葵晚上在幹嘛,跟著月亮嗎?
這世界上最毒的物質是什麼?
恐龍滅絕之後人類主宰了地球,如果若干年後人類滅絕了,下一個最可能主宰地球的是哪個物種,為什麼?
恐龍化石有什麼用?

TAG:基因 | 生物學 | 分子生物學 |